A. 的那个飞机怎么才能起飞
前苏联(俄罗斯)的雅克-38、雅克-141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V-8B海鹞和最新研制F-35
英国的海鹞都可以垂直起飞。
但此类飞行的垂直起飞一般不太使用,因为垂直起飞时耗油量较大,武器携带量不能太多,不然将影响战斗。
如果只是说能够垂直起飞的话上述都可以。
B. 俄罗斯400吨飞机一飞冲天,飞行3天绕地球一圈,再破纪录,你了解吗
近年来,我国在军事领域方面发展很快,但由于在大功率航天发动机方面存在不足,我国在大型飞机研发方面仍频频受阻。不过,俄罗斯有这样一款大型飞机,起飞重量超过400吨,被称为“巨兽”,其一飞冲天,飞行3天绕地球一圈,再破世界纪录。
除了这款大型飞机,据说苏联方面曾经还秘密研发一款绝密飞机,这种飞机功能强大,能够“上天入水”,甚至在不需要加油的情况下能够到达指定的地点,其攻击能力更是强悍无比。
后世人将其称为能上天的航空母舰,但可惜的是,这架飞机刚刚试飞不久,苏联方面便决定将这架飞机永久封存雪藏。
C. 航母上的飞机怎么起飞
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以分四种。
1,蒸汽弹射起飞
使用一个平的甲板作为飞机跑道。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蒸汽弹射有两种弹射方式,一种是前轮弹射,弹射时由滑块直接拉着飞机前轮起飞。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顾名思义,就是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
2,斜板滑跳起飞
有些航空母舰在其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帮助飞机起飞。飞机在起飞的时候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但是飞机起飞时的重量以及起飞的效率不如弹射。
3,垂直起降
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4,电磁弹射
与传统的蒸汽式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具有容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好处。
D. 俄罗斯航班在恶劣天气下依旧运行,靠的是什么
当然不可能。所以俄罗斯的飞行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应付复杂气象条件能力(同理,机务管制等也得非常熟悉如何处理这些状况),仪表着陆之类简直就是基本功。加上一些俄罗斯的机场设施不佳(可能近地防撞告警里都没有这个机场的数据……),更提高了俄国机组独自处理这些状况的能力。因为不这样做的话,整个国家的航空运输业可能就要瘫痪了……所以不要吃惊俄罗斯的飞行员(不只是俄航)恶劣天气下的起降为什么这么熟练啊。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他们国家航空业对环境的适应。类似的,国泰和港龙的台风天降落能力也较一般航司要强。俄罗斯的这种具体环境甚至可以影响到客机的设计。直到1970年代末,俄罗斯生产的客机仍然会在机头装有领航员舱,以便在恶劣天气且机场设施较差的环境下为机组提供尽可能好的起降条件。比较之下,西方似乎没有哪个国家生产的客机采用过这种设计。
E. 战机是如何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
?
1945年12月3日,英国“吸血鬼-I型”战斗机实现了喷气式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首次起降。那么,战机是如何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
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机在航空母舰上主要有两种起飞方式,即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
航空母舰上的调度员引导战机对准弹射轨道???
一架战机被弹射器弹射升空的瞬间。另一架战机正在弹射轨道起点等待起飞,注意飞机后面的偏流板已竖起
弹射起飞必须在有弹射器的航空母舰上进行。弹射起飞时,准备起飞的舰载机要预先将平尾上偏,襟翼下偏。接着飞机滑行进入弹射位置,将安装在前起落架上的弹射拉杆连接到弹射器拖曳装置上,并使飞机固定在弹射器动力冲程的初始端。飞行员把油门加到起飞位置,弹射器工作。当牵制杆上的释放部件的载荷达到释放值时,飞机被释放,开始弹射加速滑行。滑行到弹射器冲程末端,达到起飞离舰速度,飞机自动脱离弹射器飞离航空母舰。整个弹射过程不超过2.5秒。弹射起飞时的过载是很高的,可以达到5.5倍重力加速度,这要求飞机和飞行员都足够强壮才行。
舰载机在没有弹射器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方式是滑跃起飞。滑跃起飞时,飞行员先握紧刹车把手并将油门加到最大,然后松开刹车把手,飞机以最大推力加速滑行。飞行甲板终端的一块上翘斜板,会在飞机离舰前的瞬间,为其提供一个向上的动量,以避免飞机达到平飞速度之前坠入海中。甲板上翘的角度越大,滑跑距离越短,但对飞机发动机、飞机结构强度的要求也越高。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甲板的上翘角度为12°左右,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甲板最初的上翘角度为7°,后改为12°。目前大部分滑跃甲板的上翘角在12°~15°之间。理论计算表明,采用滑跃起飞,在同等重量、同等推重比的情况下,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比采用普通跑道可缩短50﹪左右。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起飞跑道有左右两条,交于舰艏,设有3个起飞点,左跑道两个,起飞距离既可为195米,也可为105米。舰载机离舰后即转入舰艏前方飞行,飞机重心的运动轨迹呈“凹”字形,即先下沉后上升。在此过程中,飞行员要不断向后拉驾驶杆,使飞机由下沉转入上升。
正准备降落到航空母舰甲板上的战机,注意尾部的着舰钩已经放下
不论什么航空母舰,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方式大同小异。舰载机归航后,先进入围绕航空母舰的环型航线,逐渐降低飞行的高度和速度。降落条件成熟时,舰载机先沿斜甲板延长线进入着舰航线,随后飞行员放下起落架、襟翼与减速板,伸出尾钩,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降速率,准备降落。降落时一般落在斜甲板上。由于斜甲板与起飞甲板之间有一个6°~13°的夹角,所以航空母舰的航迹总是向右偏移,飞行员要不断修正航向,这个动作称为“对中”。
航空母舰的着舰区一般设有四根拦截索,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后部压低,以保证至少能钩住其中的一根。拦截索是由液压制动的,它可以在2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最佳情况是钩上第三根拦截索(从离进场方向最近的一根开始算),假如钩上前两根,说明下降角度太陡,假如钩上最后一根,那么下降角度又太平。降落时,飞行员必须将发动机的推力始终保持在最大推力的85%~90%,如果飞机没有钩上拦截索,飞行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这个过程就叫“逃逸复飞”。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飞机无法复飞,作为应对降落特殊情况的最后手段,拦阻网将被派上用场。拦阻网一般安装在着舰斜甲板的前端,是一个高6米左右的巨大尼龙网,能使速度小于325千米/时的飞机停住。拦阻网是舰载机着舰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此时飞机的速度绝对不能太快。
?
?
F. 航空母舰飞机如何起飞
滑跃式起飞
弹射起飞弹射起飞分为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
蒸汽弹射30秒一次
电磁弹射相对来说至少要减小一半
滑跃式起飞是通过甲板上翘
加大了飞机的滑行距离
使其有时间把速度调制起飞速度以上
弹射起飞简单地说就是把飞机放在一个类似弹簧的器材上把它弹出去减少了航母的空间
两者相对来说后者研制技术上是难题
前者飞行技术上稍难了些
G. 苏俄航天飞机是从哪里发射升空的
1988年11月16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整,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失败,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人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H. 为什么俄罗斯航空的飞机无论什么样恶劣的天气都敢起降
曾经看过一句话说:战斗民族”、“从不晚点”。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网络段子,让俄罗斯航空在中国知名度人气飙升。俄罗斯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真的“玩命”吗?事实并非如此。人家严格遵守民航条例,不会盲目行事。只是他们的训练科目不同于我们的。
众所周知,俄罗斯大多数机场在冬天都非常难起降,因此俄航的飞行员必须接受过专业训练并且具有足够的资质去处理这些极端天气,这是他们技术水平比较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家不要对俄罗斯航空有什么误解,人家不是胆子多大,而且专业技术过硬,完全可以保证乘客的乘机安全,也可以放心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