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掌握核技术
10个
核技术与核武器技术不是同一个含义.许多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其民用核技术已经领先世界,比如日本和加拿大.综合来看,核技术排名如下:
1、美国
2、俄罗斯(在民用领域落后美国一定距离,江苏田湾核电站工期延后就证明技术上存在不少问题)
3、日本(其下一代核反应堆技术相比美国并不落后多少)
4、法国(国际核聚变试验反应堆落户法国就是明证)
5、中国(中国也有自己的核聚变试验反应堆,且舰用高温气冷堆技术是世界独家拥有)
6、加拿大(连中国的大亚湾核电站都得借用他们的技术)
7、英国
8、以色列(虽然没有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但它到底有没有地球人都知道)
9、印度
10、巴基斯坦
B. 空间核技术是什么
空间技术与核技术是现代高技术的两大重要领域,而这两门技术的完美结合则是现代人类智慧的又——结晶。
核能源可以成为航天的动力。
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在宇宙空间,已有来自世界各国的4500颗卫星。至20世纪90年代中约有70颗卫星采用了同位素电池和核反应堆电源。美国于1965年4月发射的SNAP-10A卫星,虽只运行43天,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核反应堆电源的卫星,这表明核反应堆电源是可以作为空间能源而加以利用的。
空间核反应堆能源的研究起步于美苏对峙的20世纪50年代。现在,从中国航天技术发展战略考虑,也只有空间反应堆电源才能满足航天事业发展的要求。
虽然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空间核反应堆能源,但反应堆在使用中或在事故条件下是否对人造成危害?对地面或近地空间是否产生污染?是否会因发射、操作失误或失控而产生爆炸?
据文献记载,在美国发射的38个空间核电源中,共发生4起事故,但没有发生人身伤害后果。
前苏联的空间核能源发生了两起较大事故,但检测表明未造成放射性污染。
首先,对空间核能源应有使用评价。
与太阳电池-蓄电池组合电源不同,空间核能源与光照无关,可在强磁场和尘埃流等等恶劣环境下工作,适合于星际和深空探测。核电源具有抗辐射能力,适合机动飞行,可用于大功率、长寿命、低轨道的航天器。例如可作为多功能军用卫星和空间站电源。
空间核电源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寿命长的优点:一个电功率为100千瓦的空间核反应堆,堆的本体积仅为20余升。在造价方面,美国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估计,一个100千瓦的电力系统,采用核反应堆将比用太阳能节省约4/5的费用;法国曾对200千瓦系统进行比较,初次生产(包括研究开发费用)价格与太阳能系统相当,若重复生产,其价格只相当于大阳能系统的1/100。
空间核反应堆能源目前使用寿命目标为3~5年,计划21世纪初达到7~10年。
其次,再谈安全评价问题。
联合国和平利用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78年“宇宙-954事故”后,对原子能在空间的和平利用作过多次讨论。那次事故发生在1978年1月24日,前苏联军用卫星“宇宙-954号,因控制机构失灵坠人大气层,变成许多小碎片,散落在加拿大。
1992年,又进行了专门讨论,专家们认为只要采取下列措施,空间使用核能是安全的:
(1)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前,反应堆不能启动;
(2)带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卫星在低轨道使用时,必须有两套独立系统保证核电安全;
(3)反应堆的燃料除不能用钚-239外,其他浓度的核燃料未受限制。
前苏联在“宇宙-954事故”后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制定出一整套确保反应堆系统安全的措施:
(1)发射前任何情况下保证反应堆处于次临界(包括掉入水中、石油和沙漠中)状态;
(2)有两套独立的安全的工作系统保证核安全:当停堆(事故停堆或任务完成后停堆),能用电火箭将核电源推人高轨道;当此计划失败后,卫星掉到110~100公里时,由地面或仪表库单独发出指令,引爆核屯源,使核电源系统粉化,其可靠性为0.99995;当再一次失败时,卫星降到90公里时,空气的摩擦力将使核电源系统解体,燃料元件弹出,烧毁。保证掉到地球上粉尘的放射性活度极小,与地面本底差不多。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对反应堆的控制系统的设计都增加了安全性。
据美国和俄罗斯空间核反应堆的运行状况和安全分析结果,反应堆的主要危险来自于运载工具的飞行器本身非核电部分及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但即使发生事故,空间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污染不大,不会对环境造成超过允许剂量的污染。
有关空间核能源的另一个设想是,在月球建立能源基地。
美国科学家曾于1968年提出,在地球轨道上,发射巨大的太阳能电池卫星,利用它再将太空中获得的电力用微波送回地球。这一设想将在21世纪初成为现实。
日本材料科学技术振兴财团进一步提出了月面能源基地构思。根据这一设想,日本将于2010年,在月球表面上设置大型日镜对太阳光进行聚光,再由发电装置转换成电力,把所得电力变换成激光返回地球的输电装置。发电规模为500千瓦,地面接受其电力约1/10的50千瓦,这是第一阶段。
202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计划在月面设置发电规模为400000千瓦的原子反应堆,以静止轨道上的长中继卫星为中介,向具有150米抛物线聚光镜的地面接受电力基地供应激光,激光强度设想为3~5千瓦/平方米,可获得约6000千瓦电力,届时还将验证太空发电对环境和氧气的影响。
第三阶段定于2050年时实施,届时将在月面建立1000个100000千瓦的长期反应堆,可利用月球上的铀资源,实行发电,地面可获得20000千瓦/个的电力,共计20000000千瓦总电力。
第四阶段为2100年以后,再由核发电向太阳能发电转移,从而建立永久性的能源供应基地。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核能的前景永远是光明的。
C. 为什么全世界的核废料要运往俄罗斯
目前全球一共有六百多座核电站,正在运行的反应堆有400多座,这些核电站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料”,对于这些核废料的处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由此可见,世界上拥有乏燃料后处理的国家不单是俄罗斯,所以不可能是全世界的核废料都运到俄罗斯去,有些国家自己有加工处理的能力。
D. 中俄核能项目正式开工,这会给两国带来哪些好处
中俄核能项目正式开工,我认为这对于两国的发展都能带来很多好处。
核技术共同进步。
因为中国和俄罗斯在核工业方面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而且各自的技术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行列。所以两个国家能够进行合作,不仅可以有效的开展技术交流,而且也能让自己的技术取长补短,因此双方的这个项目对于两个国家的核技术来讲,都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国家核技术的研发以及推动,具有深远影响。
总结: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核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掌握核技术的国家,必须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培育以及技术发展,这样才能让国家落于不败之地,让国家地位在国际社会上有话语权。
E. 俄罗斯的核技术是怎么来的
俄罗斯的核技术来由和美国不同。二战时美国本土基本没有收到侵扰,可以在大后方全力进行“曼哈顿计划”。
而俄罗斯二战苏联当时损失惨重,后方也是没有经济和工业基础的大地。所以俄罗斯的核技术是二战后利用大批科学家和技术资源集中开发出来的
F. 作为俄罗斯立身之本的俄罗斯核武库究竟有多强大
总的来说俄罗斯这几年的核武库更新不多,但论一个国家的核武库强不强大在于核威慑的神秘性,就好比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核大国,依旧不敢动俄罗斯,就是因为不知道俄罗斯的技术究竟有多先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俄罗斯现在拥有的核武器很多都是来自苏联,所以俄罗斯自研出来的核武太少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俄罗斯现在有的核武器已经存了几十年了,核武库的更新还是非常之少。
但这种结果跟俄罗斯近些年来的经济和技术有绝对的关系,别看俄罗斯在核武器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核心技术都是苏联那时候传下来的,所以技术上没有太大进步,俗称“吃老本”。
总结一下,作为当年西方和东方的巨头,美国与苏联,他们的核武库技术底子非常扎实,所以接受传承的俄罗斯自然不在话下,不要因为创新方面的轻微不足而小觑俄罗斯,能让美国害怕,就足以证明俄罗斯核武库的强大。
G. 苏联哪来的核技术
是前苏联间谍科瓦尔功地获取了美国制造核弹的曼哈顿项目 倨克里姆林宫一份声明称:科瓦尔是唯一一位成功渗透进入曼哈顿项目秘密工厂的苏联情报人员 ,他的工作“帮助俄罗斯大大加快了核弹的研制进度,他在执行特殊任务时表现出了勇气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份声明使西方学者感到震惊。科瓦尔是一位在苏联军事情报局受到严格训练的间谍,他可以接触到美国的核工厂。核专家称,核弹的制造机密要比核弹的设计机密更为重要。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负责设计核弹,而核弹的组成部分和燃料是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俄亥俄州的代顿等地点的秘密核工厂生产的。科瓦尔以一名陆军军士的身份不仅渗透进入了这些工厂,他还负责这些工厂的评估工作。曾在橡树岭与科瓦尔共事的克拉米什称:“他可以接触到所有东西,他有自己的吉普车,只有很少的人有自己的吉普车,他很聪明,他是一位受过苏联军事情报局训练的间谍。”科瓦尔在战后逃离了美国,美国在这之后获悉了他的间谍活动。但决定封锁消息。···········很显然这次间谍行动对苏联的帮助是可想而知。
采纳哦
H. 现在的俄罗斯究竟有没有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军事技术
俄罗斯现在有核动力巡洋舰和核动力破冰船,至于核动力航母技术,对于俄罗斯并不难。俄罗斯在帮印度改造航母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核技术。现在俄罗斯的难题不在于核动力技术方面,难题在于资金方面。自从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就没有继续建造航空母舰。不是没有技术,是没有经费去维持。
03、2019年俄罗斯经济停止了负增长,为什么没有建造核动力航母
也有一些疑问是俄罗斯现在经济已经没有负增长,但为什么还没有建造核动力航母?
虽说俄罗斯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俄罗斯还是第二军事强国,这个军事强国意味着俄罗斯有大批的武器装备需要日常维护,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包括培养技术人员也需要经费,不是说经济好转了就可以弄一艘核动力航母出来玩玩,要从俄罗斯国情来多方面考虑。
I. 俄罗斯的核技术世界一流吗他的核电出口目前超过千亿美元.为什么
从来不是世界一流。论核武器技术,毛子一直远不如美国。论核电,毛子更没有什么影响。出口千亿完全是错误的数据。现在核电出口比较多的无非就是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的核电技术。
J. 第一个真正将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的国家是
最先把核能用于和平事业的国家是前苏联,因为苏联首次建成了核电站,将核能和平利用。
1954年6月,前苏联在莫斯科近郊粤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送电的核电站,但功率只有5000kW。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于1954年6月27日在前苏联建成,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范。它的建设是当时的最高机密,即使是身处建设工地的工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建造什么。
1954年6月27日,俄语广播电台播报的一则新闻震惊了全国和世界,“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瓦发电量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已为苏联农业生产项目提供所需电力。”奥布灵斯克核电站(Obninsk)位于俄罗斯卡卢加州,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核电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
这所核电厂当时以高度隐秘的方式建造,甚至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都搞不清楚他们所在的确切地点。直到1954年的6月27日,前苏联政府才通过广播电台正式向全国和全世界播出了这一震惊听众的消息:“感谢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努力,苏联终于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核电厂,总输出功率可达5000kw。目前,这座核电厂已经完全竣工,并已投入使用,为苏维埃的农业项目提供电能。”当时,前苏联几乎所有的报纸媒体也都加入到宣传行列中,在全国各地报道这座核电站。而国际媒体同样也无法忽视这条耸人听闻的消息。
事实上,原子能的历史早在1954年6月奥布宁斯克核电站投入运作之前、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深深扎根。在奥布宁斯克核电站中的反应堆当时被命名为“和平原子能(Atom Mirny)”项目。这个核电站是在数以千计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努力下建造的,其建造的时间创下最短记录——项目从策划到实际建造竣工,总共只用了仅仅3年时间。
从这次核电厂的建造中,俄罗斯科学家们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之后该国原子能发展计划的推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该处反应堆本身在建造时就特意带有很大范围的“可调试性”,因此,科学家们就有了更多的实验材料。
2002年4月30日俄罗斯原子能部宣布,正式关闭这座已经安全运行了近50年的核电站,并表示考虑在将来将其建成一座核能博物馆。俄罗斯原子能部之所以作出上述决定,主要是出于经济和安全两方面的考虑。由于设备老化,要保证这座核电站安全运转,每年需支出3000万卢布的费用。
用于该核电站的 “和平原子能”(Atom Mirny)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座通过常规输电网供应电力的动力堆,也于2002年4月29日关停,但反应堆厂房本身不会完全拆除。虽然这座设施规模很小,但是它已被全世界公认为人类科学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时刻。
现在,奥布宁斯克核电站正式变身为俄罗斯的一座博物馆和科技馆,更名为“斯奥布宁斯克科学城”。2008年6月26日,也就是这座反应堆投运54周年的前一天,最后一批乏燃料元件从俄罗斯奥布宁斯克科学城的“和平原子能”(Atom Mirny)反应堆中卸载完成,标志着这座反应堆光荣退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