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重型马的品种繁育
本品种的繁育工作重点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两个优秀谱系的基因特征。其中之一是卡拉乌尔(Караул),棕黄色1909年生,另一个是拉尔其卡(Ларчика)棕白花,1918年生。多年以来卡拉乌尔和他的后代的本品种的繁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卡拉乌尔和拉尔其卡是本品种的金色框架,以他们为基础产生新的优秀品系:拉尔其卡的优秀后代拉祖德其卡谱系,拉祖德其卡的后代格拉度斯谱系,卡娃尔内是拉尔其卡的后代。新的时代需要更大型的俄罗斯重型马,因此也产生了新时代的优秀品系:斯威斯特(Свист),他是卡比单的后代。这个品系的马匹拥有更大的体形,体重,牵引力也更大。 另外,巴金西克(Поденщик)、鲁宾(Рубин)以及鲁滨逊(Рубикон)等谱系也非常着名。
除了上述父系的优秀谱系以外,一些优良母系后代也比较着名。俄罗斯重型马的分布相当广泛:乌拉尔、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西部和西北部、西伯利亚部分地区、高佳索地区、白俄罗斯、乌克兰等。
大量纯种马匹集中在库耶金斯基马场(彼而姆地区)、瓦拉格罗德马场(瓦拉格罗德地区)、木斯季斯拉夫马场(白俄罗斯木斯季斯拉夫地区)。
2. 俄罗斯的马跑得快吗
俄罗斯的马种主要是顿河马和以它为基础育种而来的马匹
顿河马最大的优点是耐力好,力量大,不挑饲料
但绝对速度不快,所以赛马一般还是阿拉伯马和英国马的天下
3. 卷毛名马是什么品种
卷毛马是马的一个品种,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叫巴什基尔马,没有刻意说“卷毛”二字。在北美,则称为巴什基尔卷毛马、美国巴什基尔卷毛马或北美卷毛马。这种马有着不同的身量、毛色和体形,但都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一种很独特的卷毛基因。卷毛马沉稳聪慧,友好近人,易被调教。同时,卷毛马又因其坚忍的体质和良好的耐力闻名。多数人发现卷毛马喜欢与人相处,但又不好急躁。相比于大多数马品种来说,卷毛马头脑冷静,是一种非常值得信任且使役品性优良的马品种。
4. 最好的马是什么品种
什么马种最好?这就要看用马干什么?赛马。要用阿拉伯马。此马体长,腿高,身体匀称,耐力较好。负重,用挽马,此用途马品种较多,此类马特点,那叫身高马大,腿粗壮有力,耐力好。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有的耐热,有的耐寒,有的耐力好,有的冲刺速度高。比如蒙古马耐粗饲料,适于长途跋涉,而纯血马冲刺速度快,但也难伺候。
5. 俄罗斯名马
顿河马。在土库曼被称为:阿哈尔捷金马。中国称之为:汗血宝马
6. 马的品种有哪些
1、阿哈马
阿哈尔捷金马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神秘也是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它体形轻细优美,全身密生长毛,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高举步法,显得高贵出众。在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
7. 世界上有哪些品种的马才算的上是好马
世界最好的战马品种:英国纯血马 德国汉诺威马 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
法国塞拉.法兰西马 西班牙安达鲁西亚马 丹麦腓特烈斯堡马 苏联布琼尼马
苏联顿河马 中国蒙古马 中国伊犁马
以下为世界着名马种(排名不分先后)
英国纯血马:纯血马是世界上速度最快,身体结构最好的马匹,勇敢,敏感,个性倔强,血统为热血.最佳的赛马,娇贵,不适合其它用途.17世纪繁衍于英格兰,由阿拉伯马,西班牙马,加洛韦马杂交.体高1.50米-1.70米.
阿拉伯马:阿拉伯马是最漂亮的马,血统为热血,产地中东,尽管速度不如纯血马,但它具有极大的耐力和高雅的气质.它是纯血马的基本血统.体高1.42米-1.50米.
德国汉诺威马:汉诺威马是德国竞赛马中的领先者,它是跳跃马和盛装舞步的表演马.它有异乎寻常的力量,华贵而正确的动作和特别良好的性格.它是由纯血马,荷尔斯泰因马,特雷克纳马的后代.体高1.62米左右.
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马匹,属热血马,产地为北部欧亚大陆,它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长距离的骑乘马,也是跳跃和盛装舞步马.体高1.52米左右.
法国塞拉.法兰西马:塞拉.法兰西马是温血马,是欧洲各种竞赛马中最坚强和最多用途的一种.它具有高度勇敢的性格,适合跳跃,并能够在越野赛和各种比赛中进行竞争.体高1.60米.
法国阿尔登马:这种马生活在法国和比利时的阿尔登地区,骨骼粗壮,是狮子鼻的重型马,为全世界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在19世纪,发展了两个类型,其一为活泼的轻型挽马,另一而较慢但非常有力的重型挽马,这是法国北部的工作马。
英国夏尔马:夏尔马,世界上最高贵的挽用马 ,最重的重型马.身高常在1。8米以上,重达一吨。这种马可以拉动5吨的重物。现在英国的一些啤酒场依然让它们工作。他脚上长有细细的长毛,好象带有“护脚套”。
西班牙安达鲁西亚马:现代的安达鲁西亚马是西班牙的后代,它与阿拉伯马和柏布马对于全世界的马有最深渊的影响。到了19世纪,西班牙马成为欧洲数第一的马,而且是文艺复兴学院古典马术所使用的马,以 维也纳的西班牙骑术学校就是以西班牙马命名的。最着名的白色利皮扎马就是16世纪时由西班牙出到利皮卡(在斯洛文尼亚)的马直接演化而来的,西班牙马曾经对所有各类型的马有主要影响,并且现在还是美洲大多数马的血统基础
贝尔修伦马:贝尔修伦马的祖先为阿拉伯马——由摩尔人引入欧洲。由于马的强壮、勇猛,以及结实的四肢和身躯,在许多方面用途广泛,性情温顺,速度快且能持久,可作挽重炮用,体高150—158厘米,毛色多为青或黑色。因其有东方血统,尽管体形高大仍不失轻盈、优雅的体态,耐严寒酷暑,食量少而劳动量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40年里,贝尔修伦马在全世界的需求量很大,即用于农耕,又作为引种改良其他重型马。
美国标准马:产于美国,也称“美国速步马”,是世界一流速步马,含有纯血马血液。主要用于轻驾车赛,其快步和对侧步平地竞赛速度居世界之首,创造和保持着多项世界记
美国阿帕卢莎马:阿帕卢莎马是温血马,是印第安人以西班牙马培育的后代,它是育种和休闲的马匹,现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跳跃和赛跑,它以持久力,耐力和良好的性格而着称.体高1.42米-1.52米.
美国夸特马是一个完全美国种的马,被宣称为是全世界最普及的马。在美国夸特马协会登记注册的已达300万匹。它的血统基础是1611年进口到弗吉尼亚州的英国马和前几个世纪带到美国的西班牙马的血统。它能用于各种工作:种地、拖犁、赶牛群、驾车和骑乘。英国移民场用它们进行1/4英里的赛跑,从此就叫成夸特马(英语quarter的意思是1/4)。这种马具有全速跑过1/4英里的能力。在西方,夸特马曾是最优秀的牧牛小型马,赶牛群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本能。
丹麦腓特烈斯堡马:腓特烈斯堡马是的温血马,它是高雅而积极的骑乘马和高品质的军用战马主要来源.体高1.53米左右
苏联奥尔洛夫快步马:奥尔洛夫快步马是温血马,它是一种体形高而轻的马匹,它的肌肉非常有力,整体比例关系很协调.体高1.6米左右.
苏联布琼尼马:布琼尼马是苏联培育出的温血马,常作为军马.它具有较强的持久力和耐力,身体高大强健,但四肢和关节较差.体高1.6米左右.
苏联卡巴金马:卡巴金马是在北高加索地区培育的一种山地马。它的步伐稳健、机敏,而且还具有在浓雾和黑暗中寻找道路的能力。这个品种繁衍于16世纪,是干旱大平原的马与波斯马、土库曼马、卡拉巴赫妈等血缘混合的结果。后来在国家种马场中又经过优选培育而有所提高。那些用于提高相邻品种品质的卡巴金马都在跑道上进行过性能测验。盎格鲁-卡巴金马是与纯血马杂交的结果,它比较大一些,保留着吃苦耐劳的特性。
在这个品种里曾经发现天生的溜蹄马,它以长距离持久力见长。卡巴金马虽然最初是作为乘用马来培育,但也能挽用。
苏联顿河马在传统上,顿河马总是和哥萨尔骑兵相联系。现在,它主要用于长距离的竞赛,在布琼尼马的繁殖中,大量地使用顿河马。
顿河马是以西伯利亚无树大草原坚强的蒙古马与快速的阿克哈—塔克马和波斯马、阿拉伯马等混合血统为基础。奥尔洛夫、纯血马和混血高级阿拉伯马等在19世纪初用以提高顿河马的等级。
顿河马是吃苦耐劳的马,易于饲养,能够在冰冻的顿河干旱草原中生活。它的脾气很好、适应性强,带市在体格上没有吸引力。虽然它在体型结构上有很多缺点,例如动作受到限制、不自然、不高雅和不适宜,但是很少有马能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苏维埃重挽马:苏维埃重挽马原产于前苏联俄罗斯中部黑土地带,用比利时重挽马改良农用马而成。建国初引入我国,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改良农用马,培育农用马效果较好
蒙古马: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三河马: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马: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伊犁马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河曲马: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西南马: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着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8. 俄罗斯重型马的介绍
重型马俄罗斯种引进于100多年前。这种马曾经被称呼为“俄罗斯阿尔金马”,1952年以后改名为俄罗斯重型马。俄罗斯重型马是较为常见的重型挽马。马匹身型不大,但是却有一系列作为工作马独特的优点:拉力强大、有耐力、聪明、顺从,对于气候和生存条件的适应性极强。马匹身高150厘米,雄马体重650-700公斤。雌马产奶量较高。成熟期一般为3年,毛色一般为棕黄或褐色。产奶量3045 公斤。根据国家良种手册记载,该品种体貌特征:公马身高150厘米,体长158.2厘米、胸围192.5厘米、管围21.8厘米;母马分别为149.6、159、192、21.2厘米。体重580-700公斤。饲养条件比较好时,6个月的俄重公马体重可达265公斤。该品种繁殖率比较高,每100匹母马产子80-85匹。营养状况较好时可达95匹。该品种产奶量比较高。产奶期平均日产奶1.5-1.8公斤,饲养条件比较好时可产奶1972克。8岁母马在364天产奶期可产奶6412公斤。该品种体貌特征:马匹头部干燥、脖颈呈现优美曲线、肌肉有力、较长,宽肩、背部柔软,腰部平坦、肌肉发达,臀部健壮。四肢干燥、有力,鬃尾飘逸。一般毛色为棕色、棕色杂色、红棕色,少数马匹黑色。公马和母马的使用期限可以达到20-25年。
9. 俄罗斯重型马的用途与分类
本品种马匹适宜作为肉用马。本品种现有两种类型:乌拉尔种和乌克兰种。几个着名谱系分别为种公马拉祖德其卡、卡娃尔内、卡比单、斯威斯特、巴金西克等谱系。
产品养马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兴的养殖业。所谓产品马养马业,是指以获得商品性马肉、马奶及其生物制品等马类产品为目的生产、加工、经营活动的总称。俄罗斯与中国是近邻,两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很相似。发展产品养马业即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又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就业水平的社会效益。俄罗斯在发展产品养马业的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如,颁布执行完整的法律发挥,规范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专项计划,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行政管理的引导和服务职能;科学测算经济指标,鼓励多元经济主体参与新兴的产业发展、壮大;最终,依托科学技术力量,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产品养马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世界养马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能够像俄罗斯一样客观评价产品养马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俄罗斯产品养马业发展措施对我国本领域的发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希望我国的产品养马业也能得到相应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1 发展产品养马业具有时代意义
首先,挽曳型马转换为产品马是必然趋势。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领域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养马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业机械化有了很大发展,挽曳不再使用马,这些被时代淘汰的工作用马如何物尽其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其转化为经济型产品马。
其次,马浑身是宝,经济效益极其可观。近些年来,由于疯牛病和禽流感的肆虐,人们心存恐惧,对马肉和马奶优异的理化特点和营养价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而需求量大大增加,国际市场马类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而且,马肉的成本比牛肉的成本低2-4.5 倍,比羊肉成本低3倍。所以,当前与养羊业和养牛业相比,产品养马有盈利更高,稳定性更强的优势,即可以提高牧民收入,又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同时,发展产品养马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大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 俄罗斯马类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目前,全俄罗斯用于生产商品马奶、马肉的产品马约25万匹。主要分布于阿尔泰边疆区、巴什吉尔、布里亚金、卡尔梅金共和国等地,阿尔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以及新西伯利亚、秋明和车里亚宾斯克等城市也有。这些地区,一般天然草场资源丰富。俄罗斯产品马的品种主要有巴什吉尔肉用马乌恰林斯基种、俄国重型马、新阿尔泰重型马、苏联重型马、夫拉吉米尔重型马、新亚历山大重型马等。这些多为肉奶兼用型品种。苏联重型马是较为常见的产品马品种,该品种马匹体形巨大,雄马体重在900公斤以上。1985年曾有记录,苏联重型马雄马“陆卡尔吉斯特”体重1013公斤。该品种马性情温顺,雌马可产奶6000公斤,哺乳期日产奶量2公斤。毛色主要为棕黄或褐色。阿尔泰边疆区肉食马的饲养比例占6-8 %,亚库克25-30 %,每年可提供马肉8万吨。
从该国马肉和马奶的供给情况来看,产品市场求大于供的状况比较严重。最近10年俄罗斯马奶的平均产量是1800吨,而市场需求近2万吨,缺口较大。马肉是生产俄式马肉馅饺子、马肉香肠和熏马肉等食品的基本原料。2004年全俄马肉产量仅4341吨(占需求总量的17%),缺口为21422吨(83%),只能依靠进口。俄罗斯,2004年马肉的进口价是每公斤1.13美元,当年共进口2.1万吨马肉,总价值2451万美元。俄罗斯进口马肉的主要来源是阿根廷(70%),蒙古(13%),乌拉圭(12%)等十个国家。阿根廷和蒙古的马肉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质量差,口感不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普遍认为完全放牧的产品马马肉有“腥味”)。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推动俄罗斯必须加强产品养马业。
根据俄罗斯专家的预测,到2015年产品马的数量只有达到189万匹,才能满足其国内市场对于马类产品的需求,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2000年产品马数量(24.3万)的8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灵活应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措施加强本部门经济的管理,依据市场规律引导并快速发展产品养马业。
3 俄罗斯发展产品养马业的主要措施
3.1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
3.1.1 基本法。
《联邦马业和马场发展法》是俄罗斯马业和马场全面振兴和发展的基本法。颁布这部法律的重大意义就在于理顺养马业各个环节的关系、保护本国优良品种、保障公民和法人发展马匹养殖的合法权益,规范马匹进、出口管理和加强国际合作。规定公民和法人饲养或经营马匹需要在地方管理机构登记。如果持有纯种马匹,则有义务向俄罗斯联邦马业科学研究中心提交纯种马匹的资料报告,并获得由该机构发放的纯种马匹身份证。纯种马匹必须凭身份证交易。另外,把保护本国纯种马匹的工作上升到依法管理的高度,规定纯种马匹的持有者承担保护基因、保证数量,保证提供生产、繁育条件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国家农业部委托牲畜繁育局负责对他们进行监督。当纯种马匹持有者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时,纯种马匹、草场等没收,转归国家管理,然后公开拍卖。
3.1.2 专项法。
这些专项法包括:1993年颁布实施的《育种成绩》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联邦牲畜良种繁育法》以及即将制定的《保护牲畜基因法》(其中包括马匹品种)。依据这些专项法律,国家将大力扶持两家繁育本国优良品种(奥尔洛夫、俄快步、俄国重型马)马匹的马场,一家苏联重型马、一家顿河马的繁育企业,给予他们国家良种马匹基因库的地位,大力支持他们增加饲养数量,力度可达生产经营费用的100%;支持其他繁育本国和引进国外优良马匹品种的企业,力度可达生产经营费用的50%;大力支持赛马场、实验场的经营,最高支持力度可达生产经营费用的50%。
3.1.3具体的规则、标准。
依据产品养马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俄罗斯及时修订或重新制定了马厂设计的技术指标,各个品种马匹的饲养标准、马类产品的生产条件标准、马类产品的质量标准等。
3.2 系统的行政管理措施
3.2.1 专项计划。
农业部委托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全俄马业科研中心制定了2001年-2010年俄罗斯养马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马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应当树立市场观念,依据供求关系调整生产经营。对于涉及增加社会福利的产品养马业国家将大力支持,以便保证对饮用马奶和用于医疗的马奶酒的需求。到2010年,在梁赞等地区兴办若干家标准示范型马奶加工厂,专门为儿童提供高品质马奶,每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为500吨。在阿尔泰边疆区等地大力发展屠宰加工企业,生产马肉制品,每家马肉加工厂的年加工能力应在205吨以上。俄罗斯深刻认识到发展产品养马业始于良种繁育环节,为此在近10年当中俄罗斯将提供15亿卢布(近7千万美元)资金支持。另外,确定应加强饲料生产。因为到2010年,产品马的饲养数量预计可达260万匹,所以精饲料(浓缩)的生产应达到390万吨,干草410万吨,青贮饲料2740万吨。
3.2.2 许可证制度。
俄罗斯联邦农业部通过发放定期的许可证制度,调控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调控纯种马匹的出口活动。
3.2.3 组织保障。
俄罗斯马业管理的专门机构是农业部及其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如,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全俄马业科研中心。该中心专设产品养马业管理办公室。农业部各部门也有义务提供服务,帮助加强对外联系,支持发展国际合作。
3.3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
3.3.1 鼓励家庭农户养马。
在2001-2010年间,俄罗斯预计可将马肉产量从2.1万吨提高到3.3万吨,仅此一项就可增加4-5万个就业岗位。俄罗斯学者经过大量研究,依据产品养马业各个经济分区的基本条件,相应地设计出适合家庭农户发展马肉或马奶生产的模型。另外,根据该国国家规定,每年给予每匹雌马3000卢布(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补贴。国家支持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户养马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3.3.2 划分产品马生产经济区。
目前,全俄罗斯用于商品性生产的产品马约25万匹。依据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条件,俄罗斯划分了七个产品马生产经济区,按照各经济区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来排序,他们分别是西伯利亚区(42%)、普里瓦尔斯克区(22%)、西北区(12%)、远东区(10%)、南部区(8%)、中心区(4%)以及乌拉尔区(2%)。产品马的品种多为肉奶兼用型,其中苏联重型马是最常见的品种,该品种马匹体形巨大,雄马最重可达1013公斤,雌马产奶约6000公斤。经过科学规划,产品养马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南部区(04年比03 年增产149.55%),西伯利亚区(增产113.19%)和西北区(增产110.78%)。
3.4 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
3.4.1 加强地方品种改良工作,提高生产能力。
地方品种的马匹经过产品特性的改良也可以成为提高马肉产量的途径。如,在2002年度获得认定的产品马品种“新阿尔泰”就是由地方品种“阿尔泰”经过改良获得的。新品种产肉量比原来的地方品种高100公斤。在干草区域采用本地的雌马与重型挽马品种通过工业方法杂交所产幼畜的胴体重可提高15%—20 %。
3.4.2 调节种群、畜群结构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的畜种结构和畜群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专家分析,在干草区和半无人区饲养羊与马的比例应是1000比100-120,在山地和山地原始林区是1000比20-40。这样的养殖业结构比专门养羊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高15%-20%。通过对各种群结构的经济效益评价,俄罗斯专家得出结论,在大多数地区,种群中雌马应该占总数的45%—48%,幼畜最好在1.5岁左右屠宰。 在冬季气候寒冷的地区,如雅库特地区,雌马数量应占60%—62 %,幼畜可在6—8个月时屠宰。经过调整,产品养马业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
3.4.3 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马类产品。
俄罗斯注重开发高附加值马类产品,如结合雌激素是从孕马尿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复合激素类物质。以它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和心脏病,降低循环血脂水平,皮肤抗皱等。国际上纯制品价格约为4500元/g,号称“软黄金”。每匹马每个怀孕期马尿收入平均3500元。
4 俄罗斯发展产品养马业的启示
俄罗斯在在产品养马业的管理中运用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产品养马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使得各项管理可以有续地开展,各项调控政策有的放矢;行政管理措施既系统又细致,为实现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经济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转变了产品养马业发展的基础,即主要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产业发展方向;技术领域的管理措施确保了管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上述四类措施互为补充,管理的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收到显着成效。俄罗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核心,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科学地发展产品养马业的措施值得我国借鉴。
发展产品养马业一举多得,既体现经济效益又有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的国内、国际市场对马类产品求大于供的情况,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产品养马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目标,制定长远规划,积极借鉴国外宝贵经验,为发展我国的农业,富强我国的农村,造福我们的农民而进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Анализ состояния коневодства и коннозаводства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 Барминцев Ю.Н. и др. Продуктивное коневодство.
3. В. В. Калашников; Р. В. Калашников, В. С. Ковешников ;В. В. Калашников, В. С. Ковешников, Р. В. Калашников Продуктивное коневодство в России
4. Е.Е. Гладкова, доктор с.-х. Наук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О ПРОДУКТИВНОМУ КОНЕВОДСТВУ
5. Камбегов В.Д. Коневодство и коннозаводство России.
6. Программа развития коневодства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15 года
附俄罗斯主要产品马品种
1、巴什吉洛夫肉用马乌恰林斯基种
巴什吉尔肉用马乌恰林斯基种是肉奶兼用型马。一般2.5年成熟。身高130-142 厘米,6个月侗体重203公斤,18个月282公斤,30个月375-420公斤。春季生张速度平均为39公斤,秋季45公斤。育肥期平均每昼夜增张1000克。增重每公斤需要消耗8-9个饲料单位。雌马的产奶性能较为突出,总产奶量2100-2300公斤,其中商品奶1000公斤。 2、俄罗斯重型马
重型马俄罗斯种引进于100多年前。这种马曾经被成为俄罗斯阿尔金马,1952年以后改名为俄罗斯重型马。俄罗斯重型马是较为常见的重型挽马。马匹身型不大,但是却有一系列作为工作马独特的优点:拉力强大、有耐力、聪明、顺从,对于气候和生存条件的适应性极强。马匹身高150厘米,雄马体重650-700公斤。雌马产奶量较高。成熟期一般为3年,毛色一般为棕黄或褐色。产奶量3045 公斤。
3、新阿尔太重型马
在阿尔太地区培育的用马,新阿尔太重型马。雄马体重600-700公斤,雌马560-650公斤。
4、苏联重型马
苏联重型马是较为常见的品种。品种的繁育工作主要由巴琴科夫马厂和摩尔多瓦马场完成。马匹体形巨大,雄马体重在900公斤以上。1985年曾经记录苏联重型马陆卡尔吉斯特雄马体重1013公斤。本品种马性情温顺。雌马可产奶6000公斤,哺乳期日产奶量2公斤。毛色主要为棕黄或褐色。
5、夫拉吉米尔重型马
夫拉吉米尔重型马精力充沛、耐久力强。身型巨大,体重一般超过700公斤。强有力的身体继承于祖先-苏格兰克莱兹代尔马和英格兰夏尔马 ,而速度优势则继承于本地挽马。于1946年本品种正式得到注册。毛色主要为红棕色,在头部和肢体末端有白色斑点。
6、新亚历山大重型马
新亚历山大重型马注册于1948年。体形中等,身高149-191厘米。雄性体重590公斤,雌性560公斤。雌性产奶量2500-3000公斤
10. 马的种类都有哪一些
马的种类:
1、阿拉伯马
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马种,誉为马中贵族,它是全世界所有马的品种的起源,考古学发现它们源于4500年前,原产于阿拉伯半岛,在干旱少雨、食物匮乏的条件下,经长期精心选育而成。该马对世界上许多优良马种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英纯血马、奥尔罗夫马、莫尔根马等,都含有阿拉伯马的血液,长久以来阿拉伯马都以美丽、聪颖、勇敢、坚毅和浪漫而闻名于世。
2、纯血马
纯血马是世界最贵的马品种,以中短距离速力快称霸世界,创造和保持着5000米以内各种距离速度的世界纪录,近千年来没有其它一个品种马速力超过它,更重要的是该品种的遗传稳定,适应性广,种用价值高,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骑乘马品种,对改良其它品种提高速力极为有效,无论纯繁和杂交,在体质干燥和速力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3、阿克哈-塔克马
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它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汗血宝马的最快长跑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4、三河马
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它们以外貌俊秀、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而着称,外形比蒙古马高大,毛色主要为骝毛和栗毛,力速兼备,持久力好,脚步轻快,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首选品种,同时也是骑乘型品种,属挽乘兼用型。
5、伊犁马
伊犁马是我国着名的培育品种之一,产于伊犁地区各县,尤成年公以昭苏县所产堪称骏马。这种马品种性温驯,富有持久力和速力,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力速兼备,挽乘皆宜,长途骑乘擅长走对侧步,能够适应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终年放牧的自然环境条件,抗病力强,在参加全国性各项赛马比赛中,伊犁马以其超凡的速度和耐力,屡屡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