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谈谈“中美俄”世界三大国的关系(200字)
美国忌惮俄罗斯的战略武器,如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图160以及图95战略轰炸机等,这些武器都可以装载核弹头或搭载核导弹,只要有一枚打中美国本土,美国的一个大城市就灰飞烟灭了。因此美国视俄罗斯为现实主要威胁,出各种花招想整死他。而美国视中国为几十年后的主要对手,等整死了毛熊再调转枪口向着我们。因为我们发展的是综合国力,各方面都在提升,美国担心日后中国取而代之会怎样对待他这个曾经的霸主,会不会像现在的希腊一样。所以他现在对我们是以遏制为主,阻止你变得强大,尤其以军事为甚。中国和俄罗斯呢,各取所需,俄罗斯需要钱,中国需要先进军事技术和装备,又都面临美国的现实威胁,所以抱团在一起很正常。地球上除去欧美发达国家是美国的老牌盟友外,其他的发达国家都跟着美国屁股后头跑,除了军事底子强劲的俄罗斯和综合国力日渐强盛的中国不听话外,剩下的都是贫弱的小国,不足为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跟我们过不去的原因了。发表点愚见,还望采纳。
⑵ 美国与沙俄之间的关如何
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评论:既非敌人也非盟友.
美俄关系不会比中美关系好得了多少,既有合作也有分歧,甚至还有对抗。美国的国家战略说白了就是遏止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国家,使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受挑战。前苏联虽然已经解体,但是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遗产,当然也包括让美国胆怯的核武器,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丰富的能源资源,先进的军工产业,是一个让美国心惊肉跳的国家。美国决不会坐视俄罗斯的强大,防止又一个“苏联”的诞生,这也是美国的底线。一个支离破碎、弱小无能、无核化的俄罗斯才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最近的几个事件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欧盟东扩、格鲁吉亚事件、乌克兰事件、车臣问题等。总之一句话,美国为了遏止一切可能的对手将不择手段。
关系不好,两国是8分敌对,2分表面友好。美国利用“北约”东扩和日本来挤压俄罗斯,俄罗斯利用联合中国来抗衡美国。
⑶ 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
经济层面,中俄合作,中美合作对抗并存,俄美对立。
政治层面,中俄合作,俄美对立,中美对立。
军事层面,中俄合作,美俄中东叙利亚怼上了,但冲突可控。中美在朝鲜半岛怼上了,但就看北朝鲜那棒槌能否回心转意。
⑷ 中美日俄四个大国关系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前的大国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加强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中国实力增强,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4)中美俄罗斯关系如何扩展阅读:
当前的大国关系也产生了以下两个趋势性影响:
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多极”指的是世界上同时并存的3个或3个以上的这种力量。“多极化”则是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从单极或两极向多极演化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经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短暂出现的单极主导或“一超多强”格局之后,当前正朝多极方向加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力开始相对下降。
2.国际体系面临变革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特别是大国力量对比朝相对均衡方向发展,国际体系变革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活跃的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机构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上升,在世界银行投票权增加3.13%,从44.06%提升到47.19%。
⑸ 中美俄三国的关系
自2007年以来,历史似乎正在翻开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三国演义的新篇章,其主要特征为美国已在伊拉克困局中呈现败象,而中国和俄国却日益壮大,在地缘政治上逐步形成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局面。
中国多年持续的经济成长和全球软力量扩张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俄国在普京总统富有成效的领导下,似乎已度过了艰难的社会转型时期并开始稳步发展。
在近来一个时期,俄罗斯试爆了号称“炸弹之父”的超级武器,海军在北冰洋主动出击,并在东西两大战略方向上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空军战略轰炸机值班巡航。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全面加强,联合演习常规化,并扩充向整个“上海合作组织”的范畴。
中美俄三国演义的历史表明,美俄之间容易诉诸硬性对抗,而中国更善于谋略方面的周旋与纵横。
⑹ 中国和俄罗斯关系怎么样
俄罗斯已经确定发展资本主义,与中国在意识形态上有截然的差距。不过在国家关系方面,目前中俄关系还算不错的。
从俄罗斯方面看,面对西方国家日益逼近的地缘政治压力,绝对不希望对华关系再出波折,当年苏联在中苏边境备战花费了2000亿卢布,当时折合超过3000亿美元,俄罗斯肯定不想重蹈覆辙,现在俄罗斯也远没有当年的实力。同时,俄罗斯广大的远东地区发展迟缓,俄罗斯非常希望借助中国发展的良机,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是俄罗斯武器和原料的重要出口国。俄罗斯经济目前非常依赖能源和武器的出口,而中国则是重要的出口国。
而从中国方面看,中俄两国有漫长的边界,稳定的中俄关系对华肯定有利。同时,中国在能源进口,尤其是先进武器装备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合作没有太多的选择对象。而且中俄在维护世界稳定,发展多极化,抑制美国霸权等方面有共同利益。
不过中俄也并非一团和气。俄罗斯国内始终担心中国过于强大后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届时俄罗斯将东西两面受敌。中国的军工技术和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俄罗斯可供出口的武器越来越少,优势越来越小。中国则对俄罗斯在对华武器出口的诸多限制拖延以及能源出口上的多变感到不满。不过总体来说中俄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
⑺ 中俄、中美、美俄三者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
中美:从现在的南海问题上,美国也松手了许多,不过亚太在平衡战略还是证明美国已经把中国当成可以威胁自己的国家,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中俄:中国可以把俄当成贸易伙伴,但决不能当成可以并肩战斗的伙伴,俄从来没把中国当成伙伴,即使他们经济濒临崩溃,不过中国对俄一直持友好态度,去年俄受到制裁,中国在俄最困难的时候加大了在俄资源方面的购买量
俄美:目前美国大有重新发动冷战的企图,对俄并不友好,不过今年俄的阿玛塔坦克给了俄对付北约的信心。
⑻ 现在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如何
A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俄之间,现在是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两国关系发展很好。
中俄开展战略协作最主要的利益是,中俄两国由冷战时期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和伙伴,两国不用再拿出巨大的资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同时,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有利的支持者;两国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两全其美;中俄战略协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另外叙利亚问题,集中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但很多人一提到中俄关系,就会想到两国互相靠近取暖,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敌人美国,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 我们先来看看中俄关系的现状: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
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以及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基本覆盖中俄合作的所有领域,是中国对外合作中规格最高、组织结构最全、涉及领域最广的磋商机制。如此完备的大国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它为中俄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制度框架。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俄在台湾、西藏、“东突”等问题上坚定地支持中方立场。中方还在俄维护二战历史荣誉、反对改写二战史观等问题上坚决地站在俄一边。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
中俄军事合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说明,双方已不再相互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或军事威胁,两国间的互信程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
中俄能源合作稳步发展。两国天然气、核电等领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
(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
二、中俄战略合作的“弱点”
1、两国关系相当利益化
中俄两国都反对美国的全球扩张和单边霸权主义。虽然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并非直接针对美国,但它们达成的共识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遏制美国单边主义的扩张。
不过,中俄关系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不完全受中美关系的影响。除了共同抵御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中俄之间也有其他赖以紧密合作的原因。两国的关系可谓是相当利益化,基本上,双方都只想从自己利益出发,对于对方的要求,大家都有一定的保留。例如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但同时也对日本市场垂涎三尺;俄罗斯卖给印度的先进武器往往比中国还要多;俄罗斯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更甚于比中国害怕俄罗斯崛起。在政治层面,双方达成了相互支持的共识:我可以支持你打击恐怖主义和镇压车臣分裂分子的活动,但你也得支持我反对‘台独’的行动。
2、中俄关系未来或有质变
俄罗斯在处理俄中关系时有所保留,也许是因为俄罗斯担心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俄罗斯安全的影响,但中国对俄罗斯的国内稳定也心存疑虑。因此中国更注重其石油和武器进口的多元化,避免对一个大供应商过度依赖。一旦中国经济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性减小,俄罗斯在中国的战略考虑中的地位就将贬值。
与此同时,在中俄关系正进入所谓的经济发展高速轨道后,俄罗斯却在能源开发方面拖拉,而且对未来的规划也跟不上潮流。两国目前都处于后社会主义改革阶段,这是两国的共同使命。一旦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领先一步,进入更高的改革层次,中俄关系将会经历一次质变,这一点从两国对上海合作组织(SCO)的不同期望可以证明。
3、单纯双边交流难敌全球整合
俄罗斯仍然狭隘地以为SCO的使命应该是反恐、反分离主义和反原教旨主义,而中国希望将SCO的使命提升到经济发展的层次。中国建议两国共同建立欧亚自由贸易区,但遭到对方拒绝。其原因看来是俄罗斯觉得自己深陷危机,而且有一种被人围困的感觉。它相信一旦自由贸易区得以建立,俄罗斯和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将受中国操控,届时俄罗斯将失去它在这些前苏联共和国的影响力。
三、中国放眼未来20年
和目前的政治关系相比,中俄经济合作关系则过于虚弱和单调,缺乏动力和创造力。迄今为止,中俄合作仍然局限于能源和反恐两个方面。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处于更强势的战略地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而且必定会被中国用来实现其和平崛起的宏伟目标。因此要理解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从中国宏伟目标的战略阶段和空间的视角来审视它。要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合作机遇,以牺牲空间来赢得时间的方式是中国的基本选择。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何争执多年的中俄边境冲突,最终在有利于俄方的方式下解决了。这种中俄关系的战略阶段与空间与中国的大战略是相容的,因而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中俄战略协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追求更多具体的合作成果。西方谚语说“细节出魔鬼”,随着中俄双方合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触及两国的切身利益,利益协调难度无疑会有所增大,出现利益分歧的情况在在所难免。
(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中俄两国目前都在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中俄两国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也是第一次。随着中俄两国国力的同步增强,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会不会扩大?两国会不会调整对对方的政策?会不会提高甚至改变与对方合作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后于政治合作,中俄两国经济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未能挖掘出来。
四、中俄潜在冲突
1、 需要解决一个核心思想认识问题,就是中俄两国彼此如何看待对方的强大。
中俄两国都在走向强大。中国如何看待俄的强大?俄如何看待中国的强大?是否认为一方的强大将会对另一方构成威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俄政治互信的基础就难说牢固。
2、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3、一定要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中国的快速发展,俄方越来越担心自己恐有沦为中国原料市场的风险。而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对中俄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吸引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