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白俄罗斯农民都是什么样的

白俄罗斯农民都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2-07-24 15:45:24

❶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解放战争是怎样的

1647年底,赫梅尔尼茨基率领一支哥萨克部队在第聂伯河下游集结。1648年1月,这支部队袭击并击败了扎波罗日斯卡亚谢奇的波兰驻防军。哥萨克人推举赫梅尔尼茨基为黑特曼。赫梅尔尼茨基在扎波罗日斯卡亚谢奇招募了一支约为8000人的队伍,并与答应派出5000部队的克里木汗伊斯兰·吉列伊结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结盟保证了哥萨克后方不受鞑靼人的侵袭。

1648年春,赫梅尔尼茨基所部前去迎击波军的几支先头部队,当时,波军主力正在切尔卡瑟和科尔孙集结。同年5月15~16日,乌克兰哥萨克于热尔特耶沃德击败波军。对波兰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次胜利使乌克兰人民的解放斗争活跃起来了。

赫梅尔尼茨基对下一步行动作了几天准备后,便派本部军队和别伊的鞑靼部队前去抗击波军主力。5月25~26日,科尔孙会战展开。此战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诺夫斯基两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队全军覆灭而告终。在乌克兰人民战争初期所取得的胜利的影响下,农民起义席卷了整个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直达喀尔巴阡山脉。

1648年9月,解放军已达7万人左右。还有一些游击队活动在尚未解放的乌克兰领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诺斯、甘日和莫罗津科的几支游击队。在白俄罗斯,农民起义也扩展起来。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尔库沙等人率领的起义队伍与波兰地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俄罗斯农民和顿河哥萨克也积极地参加了武装斗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各起义队伍的行动都有助于乌克兰解放军夺取新的胜利。同时,受贵族残酷剥削的波兰农民的反封建运动也日益强大。

这一时期,规模宏大的波兰农民起义在克拉科夫和卢布林两地区爆发。事态的发展使波兰和乌克兰大地主胆战心惊,他们纠集起一支12万人的部队,集结于兹巴拉日和旧康斯坦丁诺夫地区。赫梅尔尼茨基获得这一情报后,决定对敌实施急遽突击,在9月13日的皮利亚夫齐城下之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从而为其部队打开了直取华沙的道路。

乌克兰解放军对敌实施追击,首先逼近利沃夫,随后兵临扎莫希奇城下。起义席卷了整个东加里西亚。白俄罗斯的起义队伍相继攻占莫济里、戈梅利和平斯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的斗争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兰政府同赫梅尔尼茨基进行谈判,企图赢得时间,为继续作战作准备。赫梅尔尼茨基也进行了新的作战准备。伊斯兰·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鞑靼人前来援助哥萨克人。1649年春,波军又一次侵入乌克兰境内,但却被困于兹巴拉日城下达3个月之久。波兰国王卡吉米尔二世亲率一支波军大部队,从卢布林前来增援被困部队。赫梅尔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队继续围攻兹巴拉日,而将主力部署在波军开进途中,以阻止波军前来解围。8月15~16日,兹波罗夫战役展开,波兰贵族部队被击溃。但是,由于波兰国王贿买的伊斯兰—吉列伊的叛变,贵族部队才免遭全军覆灭。波兰贵族失败后,同赫梅尔尼茨基缔结了兹博罗夫条约。

1651年2月,波兰地主部队再度侵入乌克兰境内。别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乌克兰部队战败。赫梅尔尼茨基被迫同波兰签订了条件极为苛刻的白教堂条约,双方间的关系由此愈加恶化。1652年,赫梅尔尼茨基开始进军摩尔达维亚,以防摩尔达维亚公与波兰贵族共同对其采取行动。赫梅尔尼茨基部队在进军途中与波军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战,乌克兰部队围歼卡利诺夫斯基黑特曼指挥的波军主力。此后,乌克兰人民屡获大胜,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区歼灭波军4万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围困波军重兵集团的胜利。

在抗击波兰的同时,赫梅尔尼茨基就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合并为一个国家的问题同莫斯科政府进行了谈判。这一谈判符合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愿望。

年10月1日,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通过决议,将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并对波宣战。缙绅会议的决定受到乌克兰人民的普遍赞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亚斯拉夫召开了人民大会。会上,乌克兰各阶层的许多代表都一致赞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重新合并。佩列亚斯拉夫大会成为乌克兰人民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大会的决定表达了乌克兰人民多年来的要求和愿望。不久,俄波战争爆发,结果是双方缔结安德鲁索沃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与俄罗斯的重新合并。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

❷ 俄罗斯农村长什么样为什么去过的都说太普通了

以前,我认为旅游就应该去到当地最着名的景区,拍照打卡才算是到此一游。但也因为如此,常常都是走马观花的游历完了一个又一个景区。回首一想,才知道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错过了许多。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国家最真实的面貌,便是去当地的农村感受感受。在农村里面,你会发现这个国家不一样的面貌。这不,就有一位中国游客,在去俄罗斯游玩的途中,前去农村探访。

这几年来,我们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都比以前要密切的多,我们中国游客也特别喜欢去俄罗斯游玩。不过,主要去的都是一些着名景区,在首都莫斯科观光。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来到俄罗斯感受感受也是一场不错的旅途!

❸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这次战争与16~17世纪遭到波兰镇压的数次起义不同,它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宏大、行动坚决的特点。这次反波兰封建主的解放斗争是由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天才的军事首领赫梅尔尼茨基领导的,他认为乌克兰人民只有同俄罗斯人民联合起来,才能拯救自己。

1647年底,赫梅尔尼茨基率领一支哥萨克部队在第聂伯河下游集结。1648年1月,这支部队袭击并击败了扎波罗日斯卡亚谢奇的波兰驻防军。哥萨克人推举赫梅尔尼茨基为黑特曼。赫梅尔尼茨基在扎波罗日斯卡亚谢奇招募了一支约为8000人的队伍,并与答应派出5000部队的克里木汗伊斯兰·吉列伊结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结盟保证了哥萨克后方不受鞑靼人的侵袭。

1648年春,赫梅尔尼茨基所部前去迎击波军的几支先头部队,当时,波军主力正在切尔卡瑟和科尔孙集结。同年5月15~16日,乌克兰哥萨克于热尔特耶沃德击败波军。对波兰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次胜利使乌克兰人民的解放斗争活跃起来了。

赫梅尔尼茨基对下一步行动作了几天准备后,便派本部军队和别伊的鞑靼部队前去抗击波军主力。5月25~26日,科尔孙会战展开。此战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诺夫斯基两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队全军覆灭而告终。在乌克兰人民战争初期所取得的胜利的影响下,农民起义席卷了整个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直达喀尔巴阡山脉。

1648年9月,解放军已达7万人左右。还有一些游击队活动在尚未解放的乌克兰领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诺斯、甘日和莫罗津科的几支游击队。在白俄罗斯,农民起义也扩展起来。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尔库沙等人率领的起义队伍与波兰地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俄罗斯农民和顿河哥萨克也积极地参加了武装斗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各起义队伍的行动都有助于乌克兰解放军夺取新的胜利。同时,受贵族残酷剥削的波兰农民的反封建运动也日益强大。

这一时期,规模宏大的波兰农民起义在克拉科夫和卢布林两地区爆发。事态的发展使波兰和乌克兰大地主胆战心惊,他们纠集起一支12万人的部队,集结于兹巴拉日和旧康斯坦丁诺夫地区。赫梅尔尼茨基获得这一情报后,决定对敌实施急遽突击,在9月13日的皮利亚夫齐城下之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从而为其部队打开了直取华沙的道路。

乌克兰解放军对敌实施追击,首先逼近利沃夫,随后兵临扎莫希奇城下。起义席卷了整个东加里西亚。白俄罗斯的起义队伍相继攻占莫济里、戈梅利和平斯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的斗争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兰政府同赫梅尔尼茨基进行谈判,企图赢得时间,为继续作战作准备。赫梅尔尼茨基也进行了新的作战准备。伊斯兰·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鞑靼人前来援助哥萨克人。1649年春,波军又一次侵入乌克兰境内,但却被困于兹巴拉日城下达3个月之久。波兰国王卡吉米尔二世亲率一支波军大部队,从卢布林前来增援被困部队。赫梅尔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队继续围攻兹巴拉日,而将主力部署在波军开进途中,以阻止波军前来解围。8月15~16日,兹波罗夫战役展开,波兰贵族部队被击溃。但是,由于波兰国王贿买的伊斯兰—吉列伊的叛变,贵族部队才免遭全军覆灭。波兰贵族失败后,同赫梅尔尼茨基缔结了兹博罗夫条约。

1651年2月,波兰地主部队再度侵入乌克兰境内。别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乌克兰部队战败。赫梅尔尼茨基被迫同波兰签订了条件极为苛刻的白教堂条约,双方间的关系由此愈加恶化。1652年,赫梅尔尼茨基开始进军摩尔达维亚,以防摩尔达维亚公与波兰贵族共同对其采取行动。赫梅尔尼茨基部队在进军途中与波军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战,乌克兰部队围歼卡利诺夫斯基黑特曼指挥的波军主力。此后,乌克兰人民屡获大胜,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区歼灭波军4万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围困波军重兵集团的胜利。

在抗击波兰的同时,赫梅尔尼茨基就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合并为一个国家的问题同莫斯科政府进行了谈判。这一谈判符合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愿望。

年10月1日,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通过决议,将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并对波宣战。缙绅会议的决定受到乌克兰人民的普遍赞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亚斯拉夫召开了人民大会。会上,乌克兰各阶层的许多代表都一致赞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重新合并。佩列亚斯拉夫大会成为乌克兰人民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大会的决定表达了乌克兰人民多年来的要求和愿望。不久,俄波战争爆发,结果是双方缔结安德鲁索沃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与俄罗斯的重新合并。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

乌克兰与俄罗斯两民族的重新合并,对乌克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巩固了为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而共同抵抗外来敌人的两兄弟民族间的联盟和友谊。

❹ 去白俄罗斯所需 物品清单

!!首先,你要知道这些吧
白俄罗斯(Belarus)全称"白俄罗斯共和国",位于东欧平原,在原苏联欧洲部分西部。国名源于 民族 名。14世纪始见史籍。其名称由来,一说作为斯拉夫族东支的白俄罗斯人,比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留更纯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统和特点,故白俄罗斯可释为"纯的罗斯人"。 一说古代 该民族喜穿漂白的亚麻布服装和用白布绑腿,故而得名。一说白俄罗斯人是从鞑 靼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白寓有自由或解放的意思。白俄罗斯的祖先为公元初居住在第 聂伯河中游的 维亚季奇人,以及6至7世纪时来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德列戈维奇人。9 世纪,由若干东斯 拉夫部落结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12至14世纪分裂 成白俄罗斯、乌克兰和 俄罗斯三部分;1569年与波兰合并;18世纪末,被沙俄兼并;1917 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 年12月30日白俄罗斯作为创始国加入苏联;1990年7月27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 年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同年9月19日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 "白俄罗斯共和国",12月8日作为创始国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

独立日:8月25日(1991年)
联合日:4月2日(1996年)
白俄罗斯祖国保卫和武装力量日:2月23日(1994年,原苏联建军节)。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上半部为红色宽面,下半部为绿色窄条,靠近旗杆处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白花纹竖条。白俄罗斯曾于1922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1年起采用的国旗图案为:左侧为红白色花纹竖条;右侧上半部为上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的红色宽面,下半部是绿色窄条。1991年宣布独立,先采用自上而下由白、红、白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的三色国旗,后改用上述现国旗。
国徽:呈圆形。两束由国旗颜色的彩带环绕的麦穗等围成圆形,中间自下而上依次为地球、光芒四射的旭日和白俄罗斯的国土轮廓。圆形顶部是一颗红色五角星,底部的饰带上写着“白俄罗斯共和国”。

概况:白俄罗斯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国家。面积20.76万平方千米。人口1031万。白俄罗斯人占78%,俄罗斯人13.2%,波兰人4.1%,乌克兰人2.9%,犹太人占1.1% 。多信奉东正教。白俄罗斯语为官方语言。西北部一些地区居民信仰天主教及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合并教派。
首都明斯克,人口160万。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历史上即为联系波罗的海及内陆城市的贸易中心。

简史: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乌克兰同为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三大民族。公元9~12世纪,属于基辅罗斯大公国管辖。从14世纪起,被并入立陶宛大公国,自1569年起又归属波兰立陶宛王国。18世纪末被并入俄国。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45年联合国创立时,白成为苏联参加联合国组织的三个成员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独立法》,9月19日改国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 同年12月8日,白、俄、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郊区的别洛韦日签署成立独联体协议,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 目前,白俄罗斯与10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95年5月白当选为1996~1998年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
白俄罗斯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行政首脑。内阁隶属于总统,由总理负责日常工作。白现任总统:亚.格.卢卡申科。
白独立以来国内局势基本稳定,但经济上基本沿袭了旧的管理体制,经济改革未触及体制结构。生产虽连年增长,但产品积压严重,效益低下。私有化进程缓慢,且缺乏对已完成私有化企业的扶持和保障措施。

自然:地处东欧平原,地势低平,沼泽、泥炭地广布。北部有低缓的冰碛丘陵,捷尔任斯克山最高海拔345米。东南部有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普里皮亚特河、别列津纳河和索日河;北部有西德维纳河,西部有涅曼河,西南部有布格河。湖泊1.1万多个,享有“万湖国”之誉。全境大部是平原;西北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波列西耶沼泽地带。 温和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550-700毫米。
有丰富的泥炭、岩盐、钾盐和石油资源,水源充裕,林地占全国面积1/3。
白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有泥炭 (占原苏联总储量的36%)、钾盐(开采量居欧洲第二)、岩盐、花岗岩、煤炭、磷灰石等;木材储量为10.93亿立方米,每年出口各种木材约500万吨。
土壤以生草灰化土为主,约占60%。属温和大陆性气候。

政治:政治 1991年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宪法委员会开始制订新宪法。白俄罗斯议会称最高苏维埃。1994年1月M.格里布出任最高苏维埃主席。白俄罗斯政府称部长会议。
白俄罗斯主要政党有:①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1991年12月成立。②争取民主、社会进步和公正运动,1991年11月成立。③白俄罗斯人民阵线,1989年6月成立。④白俄罗斯农民党,1991年2月成立。⑤白俄罗斯社会民主大会,1991年3月成立。

经济: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有发达的仪器制造、无线电电子和电机工业;机床、汽车、拖拉机、石油加工、矿肥、化学、食品、纺织工业亦先进,以泥炭为燃料建有许多热电站和火电站。林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业以乳肉用畜牧业和马铃薯、亚麻种植业为主要。河湖渔产丰富。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和水运为主,有营运铁路5500千米,公路4.6千米,内河航道3900千米。机械制造业和畜牧业分别在工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为前苏联牛奶、油类、亚麻和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独立后采取渐进改革,基本上保留原有国营企业和农庄农场的所有制形式。在商业和服务业等部门进行私有化试点。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7303.2亿卢布。1993年9月800卢布兑1美元。
白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有钾盐、岩盐、泥炭、石油、磷灰石等。森林覆盖率为国土的1/3以上。工业基础较好。有机械制造、化工、电子、光学仪器、石油加工、木材加工、轻工和食品加工等工业。其中以汽车、拖拉机和机床制造较突出。仪表制造和电子工业也较发达。化工主要生产无机肥料、化纤、合成橡胶、染料、塑料等。钾肥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木材加工业主要生产家具、预制木板房 、胶合板、纸浆等。轻工业有纺织、针织、制革、制鞋等。农业以畜牧业为主。1988年亚麻产量占前苏联的26.6%。
1992年外贸总额为18.015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为前苏联各国,此外有波、奥、德、美、保、英、瑞士和南斯拉夫。

文化教育: 教育发达,居民文化水平较高。高等学府为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出版事业较发达。主要报刊有:《苏维埃白俄罗斯报》、《人民报》、《为了祖国的荣誉》。有白俄罗斯通讯社,白俄罗斯电台、电视台。

对外关系: 奉行中立、无核政策。致力于保持和加强与前苏联各国、尤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传统关系为其外交重点。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白俄罗斯与中国于1992年1月建交,1993年双方签有联合声明等7项文件。

投资政策:《白俄罗斯外国投资法》协调外资企业在白俄罗斯的一切经济活动。按其规定,外资不仅可以参股创办合资企业、购买已有企业、房产、股票、有价证券,还可以创办独资企业、开办外国法人的分支机构、购买土地和自然资源使用权以及购买其他产权。
外国投资者可以投资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合伙公司和白俄罗斯境内的其他金融信贷机构,还可以开办独资银行、金融信贷机构及分支机构和代表处。保险公司法定基金中外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9%。
外国资本可以参与白俄罗斯企业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但只有在劳动集体或其他白俄罗斯企业不购买实施私有化企业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才有权购买这些企业。
白对外国投资提供非歧视政策的保证、法律不变的保证、不被国有化和征用的保证、赔偿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保证。
鼓励外国投资的领域白俄罗斯优先吸引外国投资的领域有:食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科技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军转民和重要进口产品的替代工业。

重点:
其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日:1992年1月20日
货币:卢别里(货币结算券)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带什么?还用我说吗?好运!

❺ 白俄罗斯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语:The 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首都为明斯克,于1991年8月25日从苏联独立,于同年12月19日改称白俄罗斯共和国。

白俄罗斯东及北部与俄罗斯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达207,600平方公里,人口达968.98万人(2008年),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将近80%人口为土生土长的白俄罗斯人,主要少数民族依次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1995年后,白俄罗斯语和俄罗斯语被设为官方语言,白俄罗斯宪法并无明确规定国教,惟大多数人信仰东正教,其次则为天主教,基督教的不少节日,例如复活节等被设为国定假日。

白俄罗斯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19日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为 “白俄罗斯”,旧译“别洛露西亚”,自称“别拉罗斯”。

白俄罗斯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等比较发达和先进;IT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亦很发达。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建立了关税同盟,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军事等一体化趋势正逐渐加强。

❻ 白俄罗斯人与俄罗斯人差异

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具有这一人种的基本特征: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罗斯人还有自己的特点:北部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白海-波罗的海类型,身材中等,头型较长,鼻子高突,鼻梁呈直形或凹形,头发和眼珠色浅。南方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中欧类型(或称阿尓卑斯类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头型宽短,脸宽,鼻高且大,发色淡黄并呈波状。
http://ke..com/view/46766.htm

白俄罗斯主体民族。自称别拉罗斯人,又译别洛露西亚人。居住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部分分布在俄罗斯联邦西部、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哈萨克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另有少数白俄罗斯人分布在波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白俄罗斯语,分东北和西南两种方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有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信东正教,西北地区的居民则多为天主教徒。当地流传的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等原始迷信残余尚未完全消除。白俄罗斯人过去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副业以养蜂和捕鱼较为重要,木材加工、制陶和编织手工业发达。农业以种植黑麦、马铃薯、荞麦、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向日葵和亚麻为主。耕作技术长期落后。十月革命后,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姑娘们喜戴各种做工精致的彩色头巾,已婚妇女则戴素色花冠。男子多戴毡帽,穿齐膝绣花衬衫,系腰带。民间文学创作十分丰富,以歌颂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传说、故事、神话、谚语等,广为流传。
讲斯拉夫语系白俄罗斯语,是白俄罗斯共和国的多数(80%)居民。很多人已移居西伯利亚或至美国等国家侨居。主要是西元6∼8世纪居住在白俄罗斯的东斯拉夫诸部落的后代,曾先后被立陶宛及波兰征服,18世纪后期又成为俄罗斯的附庸。1921∼1939年,西部白俄罗斯人曾在波兰统治之下生活。
http://ke..com/view/72491.htm

❼ 白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白俄罗斯收入不高,但是贫富差距没有有些国家那么大,所以大家都穿着整齐,温文尔雅

❽ 什么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解放战争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解放战争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为反对波兰贵族的民族压迫,争取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合并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的起因是由于波兰大地主和天主教会残酷地实行社会、民族和宗教压迫。参加这一斗争的有农民、扎波罗热哥萨克、城市贫民、乌克兰小贵族和东正教僧侣。农民是战争的主要动力。只有乌克兰大地主、高级僧侣和部分哥萨克长老寻求同波兰封建主结盟。这次战争与16~17世纪遭到波兰镇压的数次起义不同,它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宏大、行动坚决的特点。这次反波兰封建主的解放斗争是由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天才的军事首领赫梅尔尼茨基领导的,他认为乌克兰人民只有同俄罗斯人民联合起来,才能拯救自己。

1647年底,赫梅尔尼茨基率领一支哥萨克部队在第聂伯河下游集结。1648年1月,这支部队袭击并击败了扎波罗日斯卡亚谢奇的波兰驻防军。哥萨克人推举赫梅尔尼茨基为黑特曼。赫梅尔尼茨基在扎波罗日斯卡亚谢奇招募了一支约为8000人的队伍,并与答应派出5000部队的克里木汗伊斯兰·吉列伊结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结盟保证了哥萨克后方不受鞑靼人的侵袭。

1648年春,赫梅尔尼茨基所部前去迎击波军的几支先头部队,当时,波军主力正在切尔卡瑟和科尔孙集结。同年5月15~16日,乌克兰哥萨克于热尔特耶沃德击败波军。对波兰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次胜利使乌克兰人民的解放斗争活跃起来了。

赫梅尔尼茨基对下一步行动作了几天准备后,便派本部军队和别伊的鞑靼部队前去抗击波军主力。5月25~26日,科尔孙会战展开。此战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诺夫斯基两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队全军覆灭而告终。在乌克兰人民战争初期所取得的胜利的影响下,农民起义席卷了整个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直达喀尔巴阡山脉。

1648年9月,解放军已达7万人左右。还有一些游击队活动在尚未解放的乌克兰领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诺斯、甘日和莫罗津科的几支游击队。在白俄罗斯,农民起义也扩展起来。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尔库沙等人率领的起义队伍与波兰地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俄罗斯农民和顿河哥萨克也积极地参加了武装斗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各起义队伍的行动都有助于乌克兰解放军夺取新的胜利。同时,受贵族残酷剥削的波兰农民的反封建运动也日益强大。

这一时期,规模宏大的波兰农民起义在克拉科夫和卢布林两地区爆发。事态的发展使波兰和乌克兰大地主胆战心惊,他们纠集起一支12万人的部队,集结于兹巴拉日和旧康斯坦丁诺夫地区。赫梅尔尼茨基获得这一情报后,决定对敌实施急遽突击,在9月13日的皮利亚夫齐城下之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从而为其部队打开了直取华沙的道路。

乌克兰解放军对敌实施追击,首先逼近利沃夫,随后兵临扎莫希奇城下。起义席卷了整个东加里西亚。白俄罗斯的起义队伍相继攻占莫济里、戈梅利和平斯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的斗争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兰政府同赫梅尔尼茨基进行谈判,企图赢得时间,为继续作战作准备。赫梅尔尼茨基也进行了新的作战准备。伊斯兰·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鞑靼人前来援助哥萨克人。1649年春,波军又一次侵入乌克兰境内,但却被困于兹巴拉日城下达3个月之久。波兰国王卡吉米尔二世亲率一支波军大部队,从卢布林前来增援被困部队。赫梅尔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队继续围攻兹巴拉日,而将主力部署在波军开进途中,以阻止波军前来解围。8月15~16日,兹波罗夫战役展开,波兰贵族部队被击溃。但是,由于波兰国王贿买的伊斯兰—吉列伊的叛变,贵族部队才免遭全军覆灭。波兰贵族失败后,同赫梅尔尼茨基缔结了兹博罗夫条约。

1651年2月,波兰地主部队再度侵入乌克兰境内。别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乌克兰部队战败。赫梅尔尼茨基被迫同波兰签订了条件极为苛刻的白教堂条约,双方间的关系由此愈加恶化。1652年,赫梅尔尼茨基开始进军摩尔达维亚,以防摩尔达维亚公与波兰贵族共同对其采取行动。赫梅尔尼茨基部队在进军途中与波军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战,乌克兰部队围歼卡利诺夫斯基黑特曼指挥的波军主力。此后,乌克兰人民屡获大胜,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区歼灭波军4万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围困波军重兵集团的胜利。

在抗击波兰的同时,赫梅尔尼茨基就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合并为一个国家的问题同莫斯科政府进行了谈判。这一谈判符合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愿望。

年10月1日,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通过决议,将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并对波宣战。缙绅会议的决定受到乌克兰人民的普遍赞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亚斯拉夫召开了人民大会。会上,乌克兰各阶层的许多代表都一致赞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重新合并。佩列亚斯拉夫大会成为乌克兰人民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大会的决定表达了乌克兰人民多年来的要求和愿望。不久,俄波战争爆发,结果是双方缔结安德鲁索沃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与俄罗斯的重新合并。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

乌克兰与俄罗斯两民族的重新合并,对乌克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巩固了为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而共同抵抗外来敌人的两兄弟民族间的联盟和友谊。

❾ 今年去白俄罗斯种菜的中国人住的条件怎么样

20多个人住在猪圈里,破被褥,非常拥挤,味道很大,脚臭的能死人,天天被毛子打,晚上他们喝多了就往你脸上尿,吃的比狗都差,还总被警察敲诈,回来那天,咱们都哭了,,,这辈子在也不去那里了!

❿ 来到白俄罗斯,看看白俄罗斯农村长什么样

阅读全文

与白俄罗斯农民都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