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哪
俄罗斯远东地区
英文名称:
Russian Far East
主要内容:
面积约6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
今俄罗斯远东地区,从古代起就有30几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尽管他们的发展程度相差悬殊,但他们都为创造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民族分别属于乌果尔-芬语系、突厥语系、满-通古斯语系和古亚细亚语系。其宗教信仰在古代均为图腾崇拜和原始萨满教。后来陆续接受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及东正教。大体上看,地处南部的民族发展程度较高,有的已经达到封建社会阶段。其中,有些民族受古代中国的影响较大,甚至有的地区曾受中国王朝所管辖,是中国的一部分。地处北部的小民族十分落后,直到16-17世纪,大多数小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可刚刚进入阶段社会。
单讲黑龙江流域。前1050年左右,华夏族羌族混血的周武王姬发灭掉通古斯-华夏族混血的商朝末代国王子辛,建立西周。黑龙江的肃慎向周王进贡弓弩。东周时期,黑龙江流域有两大民族东胡和挹娄(肃慎),都是通古斯民族,有图腾崇拜,后来信仰萨满教。东汉末期,匈奴在故土亡国后,东胡的乌桓部占领蒙古高原和黑龙江上游,成为草原骄子。乌桓部被汉族曹操击败,东胡民族的鲜卑部强大起来,控制了黑龙江上中游和蒙古高原,鲜卑民族形成,分为段部、慕容部、乞伏部、拓拔部、宇文部、柔然部。鲜卑南迁后,柔然部取代了鲜卑族蒙古和黑龙江的地位。555年,白黄混血的突厥灭掉柔然,柔然的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汉族唐朝灭掉高句丽,高句丽大将大祚荣跑到黑龙江建立渤海国,国民主要是三江平原的黑水秣褐和居住在今天吉林省粟末秣褐,国王高句丽人大祚荣及后代逐渐秣褐化,融入秣褐。917年,契丹在巴林左旗建立辽帝国,灭亡渤海国,统治着渤海国境内的女真族,疆域达到鄂霍茨克海。1115年黑龙江的土着女真族在在阿城建立大金国,摆脱辽独立,1125年灭掉辽帝国,契丹人耶律大石率部分遗众跑到中亚重建辽帝国,称西辽。室韦人演变成蒙古人,黑龙江流域属于元朝辽阳省管辖。明朝前期,汉族征服苦兀(库页岛),在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建立努尔干省,管辖黑龙江流域。1616年,黑龙江土着民族女真族摆脱明朝独立,建立后金。当时,大兴安岭东侧是海西女真、三江平原是野人女真,吉林省是建州女真。锡霍特山脉和库页岛是赫哲族,从鄂霍茨克海沿岸南沿乌第河-外兴安岭一线直至额尔古纳河居住着鄂温克人(索伦人、雅库特人),结雅河居住着鄂伦春人。他们都是当地的土着,通古斯民族,归后金管理。贝加尔湖以东则住着布里亚特蒙古族人,不受后金管辖,这就是后来《尼布楚条约》清朝把贝加尔湖东侧割让给沙俄的原因。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1581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俄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努,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大,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国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平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治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进军,于1601年在塔轧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军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从17世纪初,沙俄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
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信封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信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尔爾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鲆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在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国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种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例如,1658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俄国征服人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权力。
1850年以后,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真是吃人的恶魔;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抢占了黑龙江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内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尽,结雅河的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最后俄罗斯移民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不知道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族被同化没有?
清朝末年,汉民族大量移民东北,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这保证了东北对中国的向心力,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最强的力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因为已经被汉人屯垦多年,故在瑷珲条约中特别声明保留为中国领土,成为中国在黑龙江北唯一的领土。清末时俄人违约将该地汉族、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此乃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的被侵占,历经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均拒绝承认,并坚持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火打劫,占领东北全境,实行殖民统治。1905年日本国击败沙俄,夺取库页岛南段、千岛群岛南部和海参崴并控制吉林和辽宁。再后来黑龙江以南进入张作霖时期,黑龙江以北1917年远东共和国成立,日本控制整个千岛群岛。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相对峙。苏联将远东的汉族赶走或杀死,将远东的朝鲜族强行迁到中亚。1945年,苏联从日本国手中重新夺取库页岛南部和海参崴,并占领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日本北方四岛)。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库页岛,是俄罗斯远东的生命与灵魂所在,是俄罗斯在亚洲的人口中心、资源中心、经济中心,也是太平洋舰队的大陆依靠。没有了这些领土,俄罗斯就会与勘察加、阿留申失去便捷的交通联系,东北亚的安全就根本失去保障。没有了这些中国领土,俄罗斯在亚洲就没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前中国领土的俄罗斯远东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80多万人,始建于1860年,远东捕鲸业、捕鱼业和冷冻船基地,属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15℃,8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约690毫米。中国名字是海参崴,盛产海参的崴子(山、水弯曲的地方)。
哈巴罗夫斯克:70万人,始建于1858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内河航运通过阿穆尔河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达同江、富锦、佳木斯和哈尔滨。该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绿化城市之一,市效有占地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大草原森林。主要工业部门有飞机制造业、燃料工业、木材加工业、建筑和建材工业。中国名字是伯力,黑水靺鞨的首都,明朝时居住着女真族瓦尔喀部。
雅库茨克:20万人,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这里历来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弛名。与外区联系靠空运,有大型机场。不是中国领土,但是元朝辽阳省势力一度到达。乌斯季维柳伊的天然气田向该市供应燃料。
马加丹:位于鄂霍次克海北岸,建于1933年,15万人,是新兴的港口城市,纳加耶夫港是它的海上门户。不是中国领土,渤海国与流鬼的陆路贸易经过这里。
南萨哈林斯克:萨哈林州的首府,位于库页岛苏苏亚河畔,18万人,1946年建市。从这里可以通过铁路至岛西岸的霍尔姆斯克,那里有铁路轮渡到瓦尼诺港与贝阿铁路干线相接。工业主要是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和海产捕捞加工。中国赫哲族使鹿部居住地,韩国客机曾被击落于此。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该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的货运中转站,运入的是汽车、拖拉机、地质勘探设备、水泥、机床、日用品等,运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鱼等。不是中国领土,历史上流鬼的中心。
乌苏里斯克: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乌苏里--兴凯湖平原南端,是三条河(绥芬河、木科夫力河、苏普提加河)的交汇处,20万人,始建于1866年。农业比较发达,市区附近有科马罗夫自然保护区。该市有三个通道可到达中国:一个是绥芬河通道,有铁路公路各一条;一个是东宁通道,有公路一条;一个是密山通道,有公路一条。中国名字双城子,明朝的双城卫。
纳霍德卡:俄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和渔业中心,20万人,建于1935年。该市港湾内水深浪静,可全年通航。在纳霍德卡以东18公里处的亚美利加湾有由日本国协助建成的大型港口--东方港。到目前为止这里是全俄比较成功的一个自由经济区。中国女真族东海窝集部(库尔喀部)传统居住地。
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
布拉戈维申斯克(报喜城):20万人,1858年俄国强占该地并建城。在阿穆尔河与结雅河交汇外建有阿穆尔州最大的港口,河运事业发达。中国名字海兰泡,鄂伦春族世居之地。
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首府,1937年设市。位于比拉河畔,9万人。女真族萨哈连部传统居住地。俄国人就靠着那么几千个哥萨克,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占据了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Ⅱ 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英文名称:
Russian Far East
主要内容:
面积约6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
今俄罗斯远东地区,从古代起就有30几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尽管他们的发展程度相差悬殊,但他们都为创造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民族分别属于乌果尔-芬语系、突厥语系、满-通古斯语系和古亚细亚语系。其宗教信仰在古代均为图腾崇拜和原始萨满教。后来陆续接受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及东正教。大体上看,地处南部的民族发展程度较高,有的已经达到封建社会阶段。其中,有些民族受古代中国的影响较大,甚至有的地区曾受中国王朝所管辖,是中国的一部分。地处北部的小民族十分落后,直到16-17世纪,大多数小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可刚刚进入阶段社会。
单讲黑龙江流域。前1050年左右,华夏族羌族混血的周武王姬发灭掉通古斯-华夏族混血的商朝末代国王子辛,建立西周。黑龙江的肃慎向周王进贡弓弩。东周时期,黑龙江流域有两大民族东胡和挹娄(肃慎),都是通古斯民族,有图腾崇拜,后来信仰萨满教。东汉末期,匈奴在故土亡国后,东胡的乌桓部占领蒙古高原和黑龙江上游,成为草原骄子。乌桓部被汉族曹操击败,东胡民族的鲜卑部强大起来,控制了黑龙江上中游和蒙古高原,鲜卑民族形成,分为段部、慕容部、乞伏部、拓拔部、宇文部、柔然部。鲜卑南迁后,柔然部取代了鲜卑族蒙古和黑龙江的地位。555年,白黄混血的突厥灭掉柔然,柔然的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汉族唐朝灭掉高句丽,高句丽大将大祚荣跑到黑龙江建立渤海国,国民主要是三江平原的黑水秣褐和居住在今天吉林省粟末秣褐,国王高句丽人大祚荣及后代逐渐秣褐化,融入秣褐。917年,契丹在巴林左旗建立辽帝国,灭亡渤海国,统治着渤海国境内的女真族,疆域达到鄂霍茨克海。1115年黑龙江的土着女真族在在阿城建立大金国,摆脱辽独立,1125年灭掉辽帝国,契丹人耶律大石率部分遗众跑到中亚重建辽帝国,称西辽。室韦人演变成蒙古人,黑龙江流域属于元朝辽阳省管辖。明朝前期,汉族征服苦兀(库页岛),在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建立努尔干省,管辖黑龙江流域。1616年,黑龙江土着民族女真族摆脱明朝独立,建立后金。当时,大兴安岭东侧是海西女真、三江平原是野人女真,吉林省是建州女真。锡霍特山脉和库页岛是赫哲族,从鄂霍茨克海沿岸南沿乌第河-外兴安岭一线直至额尔古纳河居住着鄂温克人(索伦人、雅库特人),结雅河居住着鄂伦春人。他们都是当地的土着,通古斯民族,归后金管理。贝加尔湖以东则住着布里亚特蒙古族人,不受后金管辖,这就是后来《尼布楚条约》清朝把贝加尔湖东侧割让给沙俄的原因。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1581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俄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努,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大,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国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平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治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进军,于1601年在塔轧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军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从17世纪初,沙俄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
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信封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信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尔爾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鲆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在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国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种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例如,1658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俄国征服人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权力。
1850年以后,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真是吃人的恶魔;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抢占了黑龙江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内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尽,结雅河的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最后俄罗斯移民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不知道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族被同化没有?
清朝末年,汉民族大量移民东北,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这保证了东北对中国的向心力,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最强的力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因为已经被汉人屯垦多年,故在瑷珲条约中特别声明保留为中国领土,成为中国在黑龙江北唯一的领土。清末时俄人违约将该地汉族、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此乃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的被侵占,历经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均拒绝承认,并坚持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火打劫,占领东北全境,实行殖民统治。1905年日本国击败沙俄,夺取库页岛南段、千岛群岛南部和海参崴并控制吉林和辽宁。再后来黑龙江以南进入张作霖时期,黑龙江以北1917年远东共和国成立,日本控制整个千岛群岛。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相对峙。苏联将远东的汉族赶走或杀死,将远东的朝鲜族强行迁到中亚。1945年,苏联从日本国手中重新夺取库页岛南部和海参崴,并占领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日本北方四岛)。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库页岛,是俄罗斯远东的生命与灵魂所在,是俄罗斯在亚洲的人口中心、资源中心、经济中心,也是太平洋舰队的大陆依靠。没有了这些领土,俄罗斯就会与勘察加、阿留申失去便捷的交通联系,东北亚的安全就根本失去保障。没有了这些中国领土,俄罗斯在亚洲就没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前中国领土的俄罗斯远东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80多万人,始建于1860年,远东捕鲸业、捕鱼业和冷冻船基地,属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15℃,8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约690毫米。中国名字是海参崴,盛产海参的崴子(山、水弯曲的地方)。
哈巴罗夫斯克:70万人,始建于1858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内河航运通过阿穆尔河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达同江、富锦、佳木斯和哈尔滨。该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绿化城市之一,市效有占地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大草原森林。主要工业部门有飞机制造业、燃料工业、木材加工业、建筑和建材工业。中国名字是伯力,黑水靺鞨的首都,明朝时居住着女真族瓦尔喀部。
雅库茨克:20万人,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这里历来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弛名。与外区联系靠空运,有大型机场。不是中国领土,但是元朝辽阳省势力一度到达。乌斯季维柳伊的天然气田向该市供应燃料。
马加丹:位于鄂霍次克海北岸,建于1933年,15万人,是新兴的港口城市,纳加耶夫港是它的海上门户。不是中国领土,渤海国与流鬼的陆路贸易经过这里。
南萨哈林斯克:萨哈林州的首府,位于库页岛苏苏亚河畔,18万人,1946年建市。从这里可以通过铁路至岛西岸的霍尔姆斯克,那里有铁路轮渡到瓦尼诺港与贝阿铁路干线相接。工业主要是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和海产捕捞加工。中国赫哲族使鹿部居住地,韩国客机曾被击落于此。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该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的货运中转站,运入的是汽车、拖拉机、地质勘探设备、水泥、机床、日用品等,运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鱼等。不是中国领土,历史上流鬼的中心。
乌苏里斯克: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乌苏里--兴凯湖平原南端,是三条河(绥芬河、木科夫力河、苏普提加河)的交汇处,20万人,始建于1866年。农业比较发达,市区附近有科马罗夫自然保护区。该市有三个通道可到达中国:一个是绥芬河通道,有铁路公路各一条;一个是东宁通道,有公路一条;一个是密山通道,有公路一条。中国名字双城子,明朝的双城卫。
纳霍德卡:俄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和渔业中心,20万人,建于1935年。该市港湾内水深浪静,可全年通航。在纳霍德卡以东18公里处的亚美利加湾有由日本国协助建成的大型港口--东方港。到目前为止这里是全俄比较成功的一个自由经济区。中国女真族东海窝集部(库尔喀部)传统居住地。
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
布拉戈维申斯克(报喜城):20万人,1858年俄国强占该地并建城。在阿穆尔河与结雅河交汇外建有阿穆尔州最大的港口,河运事业发达。中国名字海兰泡,鄂伦春族世居之地。
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首府,1937年设市。位于比拉河畔,9万人。女真族萨哈连部传统居住地。俄国人就靠着那么几千个哥萨克,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占据了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Ⅲ 海上冷冻船(冷藏船)是哪个国家的谁发明的
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方面的,
Ⅳ 俄罗斯远东哪前三大城市
俄罗斯远东前三大城市是海参崴、伯力、雅库茨克。
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621.59万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629万。从古代起就有30几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尽管他们发展程度相差悬殊,但都为创造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自己贡献。
这些民族分别属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古亚细亚语系。其宗教信仰在古代均为图腾崇拜和原始萨满教。后来陆续接受了外来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及东正教。
哈巴罗夫斯克,原来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中国称之为伯力。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的中等城市。2002年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行政中心。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语:Vladivostok)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原名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现为俄罗斯远东最重要的城市,亦为俄罗斯海军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总人口约60万,主要是俄罗斯人和中国俄罗斯族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为主,全年平均高温8.38°C,平均低温1.38°C,平均降水量797mm。
雅库茨克是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首府,建于1632年,别称“冰城”,距北冰洋极近,是萨哈共和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中心。
从莫斯科到雅库茨克市距离为4888公里。雅库茨克市内有两个区,分别为十月区和亚拉斯拉夫斯克区,人口311 760,居民多以雅库特人为主。由于雅库茨克市建于永久冻土层上,因此有“冰城”之称。
(4)俄罗斯冷藏船在哪里扩展阅读:
雅库茨克经济发展
雅库茨克市以建筑材料加工业、木材采集加工业、皮革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业、水利能源开发、电力工业、渔业加工业、狩猎业为主,此外还有养马业和养兽业。
作为建于永久冻土层上的“冰城”,其冬季旅游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迷人的极地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旅游者前往观光。该市也是世界极地冰雪汽车拉力赛的举办地。
雅库茨克市与各主要地区之间都有交通联系,有多条航空线路连接俄罗斯各地和中国牡丹江和中国黑河,可以进行客货交流。
Ⅳ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城市特点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州首府,西伯利亚大铁道的终点,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着名港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约100万(2012年),城市总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线达100多公里。远东区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学校。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俄远东科学中心、俄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也是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面积56154公顷,人口约100万,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货物吞吐量居俄远东地区之首。工业种类有修船、机车车辆、采矿设备、电子仪器、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主要输出石油、煤、谷物,输入石油制品、鱼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大彼得湾生活着2千多种无脊髓动物、约300种鱼类、鸟类,以及约20种海洋哺乳动物。这里最常见的海洋动物是海豹。沿海的岩石上栖息着各种海鸟,人们称这里为鸟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亦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港,港口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其中国内运输量约400万吨,国外运输量约300万吨。港区结冰期约4个月,借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夏、秋两季多雾。北海航线的终点,远东区近海运输的中心。1979年港口吞吐量约900万吨,其中近海运输占三分之二。港口拥有良好的设备和大型仓库。主要货运是向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北冰洋东部沿岸以及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运输石油及煤炭、粮食、日用品、建材和机械设备,并运回鱼及鱼产品、金属、矿石等。外贸货物中,出口煤炭、木材、建材、矿石、化肥和鱼产品等。进口则以机器设备、谷物和日用品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重要的渔业港口,在日本海水域,在对马暖流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以及沿岸河口附近,富有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鳍鱼、墨鱼和鲱鱼等。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区的海洋渔业基地,拥有拖网渔船队,冷藏运输和鱼产品加工船队以及捕鲸船队,渔获量居俄罗斯远东区各渔港首位。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这里的工业同海运及海洋渔业有密切关系,主要是修船、造船、渔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已成为仅次于黑海、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三旅游疗养胜地。利用山丘地形、临海的位置和大片森林的特点,经过总体规划设计,把这个滨海山城装扮得秀丽多姿,别具一格,环境幽美,令人心旷神恰。这里有良好的海滨浴场,每逢夏季,来自远东各地、西伯利亚、欧洲部分乃至外国的游客、疗养者成千上万。
俄罗斯政府已决定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围地区建成自由经济区,以加强俄国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符拉迪沃斯托克有12所高校、11所中学。自1890年开办第一所航海领航员学校以来,已经建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高等海洋工程学院、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远东国立大学、还有其它几所综合性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专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远东国立大学,亦译为远东联邦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排行榜600名以上,它的汉语系培养出一批批的汉语翻译人才,当你走在大街上,若遇上俄罗斯人用流利的汉语和你交谈时,那么他(她)基本上就是远东大学汉语系毕业生。市内还有4座博物馆,3座剧院和1座音乐厅。 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当地最大的节日--俄罗斯海军节,世界各国的军舰都停靠在军港岸边,五颜六色的国旗迎风飘扬,热闹非凡。
主要大学: 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ТГМУ)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和服务大学(ВГУЭС) 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Дальрыбвтуз) 远东联邦大学(ДВФУ) 马卡洛夫太平洋海军学院(МГУ, бывш. ДВВИМУ, ДВГМА) 俄罗斯海关符拉迪沃斯托克学院 科教组织: 俄罗斯自动化和控制过程研究所(ИАПУ) 俄罗斯应用数学研究所(ИПМ) 俄罗斯海事科技学会(ИПМТ) 太平洋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ТИБОХ) 俄罗斯生物与土壤研究所(БПИ) 俄罗斯太平洋地理研究所(ТИГ) 太平洋科学研究渔业中心(ТИНРО-Центр) 远东地区水文气象研究所(ФГБУ «ДВНИГМИ»)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为了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为争取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战士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22年取得了最终胜利,纪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广场,始建于1961年,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战争期间,商业船队承担着从盟国运送物资的任务,不时与敌船和敌机相遇,不得不投入战斗,共有二十五艘商船被击沉,为纪念这些海员,在纪念碑前也燃烧着长明火。 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历史博物馆,坐落在船厂岸边,二战期间,太平洋舰队与德国法西斯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殊死战斗,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纪念广场的主体纪念物是C-56近卫军潜艇,这艘潜艇在二战中英勇善战,共击沉战舰十艘,重创四艘,立下汗马功劳。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按照俄罗斯17世纪的建筑风格,于1912年建成,车站附近有一个蒸汽机车头,这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蒸汽机车,从海上运到苏联,1963年前,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为纪念战争年代的铁路工人,1995年二战争胜利50周年之纪,设立了这座实物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旁有一个刻有288的标志物,这是贯穿俄罗斯的大铁路东端终点的标志,表示自此到莫斯科的距离是9288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1899年,符拉迪沃斯托克被正式宣布为要塞,第一道永久性防御工程是由俄罗斯着名的工程专家、尼古拉工程兵学院的教授K·I·维利奇科上校设计的。这条防线的总体方案由作战部长A·N·库罗巴特金步兵上将制定,它起始于阿穆尔斯基湾,经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最终到达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距离金角湾约3-5公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要塞成功的抵御了了来自海上和陆上的攻击,坚不可摧。要塞上遗留下大批在当时威力强大的武器,是很好的游览地。
Ⅵ 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在哪里
俄罗斯远东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统治东方):80多万人,始建于1860年,远东捕鲸业、捕鱼业和冷冻船基地,属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15℃,8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约690毫米。中国名字是海参崴,盛产海参的崴子(山、水弯曲的地方)。 哈巴罗夫斯克:70万人,始建于1858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内河航运通过阿穆尔河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达同江、富锦、佳木斯和哈尔滨。该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绿化城市之一,市效有占地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大草原森林。主要工业部门有飞机制造业、燃料工业、木材加工业、建筑和建材工业。中国名字是伯力,黑水靺鞨的首都,明朝时居住着女真族瓦尔喀部。雅库茨克:20万人,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这里历来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弛名。与外区联系靠空运,有大型机场。不是中国领土,但是元朝辽阳省势力一度到达。乌斯季维柳伊的天然气田向该市供应燃料。 马加丹:位于鄂霍次克海北岸,建于1933年,15万人,是新兴的港口城市,纳加耶夫港是它的海上门户。不是中国领土,渤海国与流鬼的陆路贸易经过这里。 南萨哈林斯克:萨哈林州的首府,位于库页岛苏苏亚河畔,18万人,1946年建市。从这里可以通过铁路至岛西岸的霍尔姆斯克,那里有铁路轮渡到瓦尼诺港与贝阿铁路干线相接。工业主要是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和海产捕捞加工。中国赫哲族使鹿部居住地,韩国客机曾被击落于此。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该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的货运中转站,运入的是汽车、拖拉机、地质勘探设备、水泥、机床、日用品等,运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鱼等。不是中国领土,历史上流鬼的中心。 乌苏里斯克: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乌苏里--兴凯湖平原南端,是三条河(绥芬河、木科夫力河、苏普提加河)的交汇处,20万人,始建于1866年。农业比较发达,市区附近有科马罗夫自然保护区。该市有三个通道可到达中国:一个是绥芬河通道,有铁路公路各一条;一个是东宁通道,有公路一条;一个是密山通道,有公路一条。中国名字双城子,明朝的双城卫。 纳霍德卡:俄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和渔业中心,20万人,建于1935年。该市港湾内水深浪静,可全年通航。在纳霍德卡以东18公里处的亚美利加湾有由倭国协助建成的大型港口--东方港。到目前为止这里是全俄比较成功的一个自由经济区。中国女真族东海窝集部(库尔喀部)传统居住地。 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 布拉戈维申斯克(报喜城):20万人,1858年俄国强占该地并建城。在阿穆尔河与结雅河交汇外建有阿穆尔州最大的港口,河运事业发达。中国名字海兰泡,鄂伦春族世居之地。 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首府,1937年设市。位于比拉河畔,9万人。女真族萨哈连部传统居住地。俄国人就靠着那么几千个哥萨克,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占据了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Ⅶ 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有那些主要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80多万人,始建于1860年-----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70万人,始建于1858年-----雅库茨克20万人,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马加丹:位于鄂霍次克海北岸,建于1933年,15万人,是新兴的港口城市,纳加耶夫港是它的海上门户-----南萨哈林斯克:位于库页岛苏苏亚河畔,18万人,1946年建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位于东经158°40',北纬53°00',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海港兼渔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乌苏里、兴凯湖平原南端,是三条河(绥芬河、木科夫力河、苏普提加河)的交汇处,20万人,始建于1866年-----纳霍德卡:俄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和渔业中心,20万人,建于1935年-----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20万人,1858年俄国强占该地并建城。在阿穆尔河与结雅河交汇外建有阿穆尔州最大的港口,河运事业发达-,鄂伦春族世居之地-----比罗比詹:1937年设市。位于比拉河畔,9万人。女真族萨哈连部传统居住地。
Ⅷ 冷藏船的介绍
冷藏船的货舱为冷藏舱,常隔成若干个舱室。每个舱室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装货空间。舱壁、舱门均为气密,并覆盖有泡沫塑料、铝板聚合物等隔热材料,使相邻舱室互不导热,以满足不同货种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冷藏舱的上下层甲板之间或甲板和舱底之间的高度较其他货船的小,以防货物堆积过高而压坏下层货物。
冷藏船上有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机组和各种有关管系。制冷机组一般由制冷压缩机、驱动电动机和冷凝器组成。如果采用二级制冷剂,还包括盐水冷却器。制冷机组安装在专门的舱室内,要求在船舶发生纵倾、横倾、摇摆、振动时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制冷剂常用的有氨、二氯二氟甲烷、一氯二氟甲烷、一氯二氟甲烷和一氯亚氟乙烷的混合物。二级制冷剂一般为盐水。三级制冷剂即是风扇供给的空气。根据货物所需温度,制冷装置一般可控制冷藏舱温度为15℃至-25℃。
近年来,为提高冷藏船的利用率,出现一种能兼运汽车、集装箱和其他杂货的多用途冷藏船,吨位可达2万吨左右。冷藏船航速高于一般货船,万吨级多用途冷藏船的航速每小时超过2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