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政策
俄罗斯从1993年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叶利钦于1997年12月签署《俄罗斯联邦安全构想》,初步确立了跨世纪的国家战略构想。普京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当今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两根主线是反恐与经济。俄罗斯在努力改善与西方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在苏联解体后的十多年间,俄罗斯联邦依然挣扎着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以及实现较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也意识到,国家的工业基础以及进一步的改革面临了严重的问题,并使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在苏联解体后连续5年下滑。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经济还是相对快速的从世界最大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2006年底,俄罗斯完成了持续八年的增长,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年均6.7%的增长率,尽管其间人口呈高负增长。
‘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为何下滑那么严重
提起苏联老大哥,大家并不陌生。想当初,新中国跟着这个超级大国亦步亦趋,在很多方面都要仰仗苏联的帮助。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是日渐强大,可是俄罗斯却已大不如前。
由于苏联把工厂和产业布局到全国各地,所以苏联解体后,原先完整的工业体系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导致很多世界先进的工业被荒废。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几乎是致命的打击,而俄罗斯自此之后也是一蹶不振。
‘叁’ 苏联为何解体,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对世界造成哪些影响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苏联的经济体制,在长达70年的运行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经济内在矛盾,直接导致经济崩溃,别无选择,只有建立资本主义;
二、政治上长期集权专制,在80年代末,当权者戈尔巴乔夫突然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力,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
苏联原来就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解体后,这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它们是:
拉托维亚、爱沙泥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僵、哈沙克、塔吉克斯坦、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俄罗斯。
苏联解体,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要由四方面组成:
一、冷战时代结束。冷战的两极格局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在国际格局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为主的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从而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才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重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而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从两大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变成了单一的市场经济。世界各国的经济均已纳入了市场经济体系,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使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势力过度膨胀。
政治上,美国提出了称霸全球的战略构想。策略上,提出了所谓人道主义干预来实现称霸全球的目的。由于力量对比严重内失衡,加上美国极力推行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这就导致美国和它的若干盟国在冷战结束后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结果使美国陷入了战争泥潭,难以自拔,加上金融危机和财政赤字巨大,也削弱了美国的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美国欢呼“战胜”了共产主义之时,也就是它实力逐渐下降之始。
四、全球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着兴起。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内乱四起,西亚、北非动乱,都与世界大格局的变化有关,这些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预提供了机会。
‘肆’ 俄罗斯如果分裂几个国家,人民会比现在过好吗
再好的小国都比上大国。在富有与安全上考虑,安全是第一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小国,不是夹起尾巴做人的。小国要想过上好日子,得向大国交保护费,一个国家的富裕,跟大小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有大国富,小国才能富,大国不能富,必有小国被收拾。
以美国为例,打穷了富裕的利比里亚,伊拉克,搅乱了叙利亚,现在又针对伊朗。俄罗斯先打残格鲁吉亚,肢解乌克兰。中国则把越南打退几十年。大国日子不好过,必有小国遭殃。
苏联因为解体,分成十五个国家,把所有债务全推到俄罗斯身上,其它十四个国家,没有一个好日子过。
别指望俄罗斯再解体,一旦俄罗斯解体,中国北方的军事威胁更大,对我国是不利的。俗话说:阎王好说,小鬼难缠,强大的俄罗斯能保持统一的行政管理,打起交道来容易。
‘伍’ 俄罗斯是怎样一步步吞并西伯利亚的对我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也是盘踞于欧亚大陆北方的一个大国,不仅领土面积大,军事也是非常的强劲的,那么它的领土面积是如此一步一步的达到今天如此之大的呢?这还要从它本身的历史上说起。原来的俄的国土面积并非现如今之大,我们知道现在的它领土面积非常之大,达到了1700万平方公里,但是历史上可不是这样的。
公元1533年俄统一的时候国土面积才仅有280万平方公里,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土面积一直在扩张,到伊凡四世时期,进行了一番扩张,国土面积才达到了398万平方公里,距离今天的1700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差甚远,之所以今天俄的国土面积能够达到如此之大,是因为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张,俄一步步吞并了西伯利亚。那么俄罗斯是怎样一步步吞并西伯利亚的?对我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结语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趁机侵占东北,签约割地,后来又出现了外蒙独立事件,让我国丢掉了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所以俄能在西伯利亚进行一番征服,而我国却没有,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太过于寒冷,种植业很难发展,作为一个古时候的农业大国,农民对这一块土地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俄来讲,他们能够适应这里的寒冷,并且这里虽然不能耕地,但是拥有着很好资源,这都让俄人看在眼里,“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我国古代是农业文化,但是因为俄相关气候与地理的原因,他们是商业文化,西伯利亚地区对于商业的扩充来讲,十分的有利,这使得他们非常的关注西伯利亚地区,并且最终收服西伯利亚地区,从他们民族的侵略过程可见,他们战斗民族的称号。一直不断的扩张侵略过程中,体现着他们身为战斗民族的血性。
‘陆’ 前苏联解体后分裂成了几个国家如今发展得怎么样
苏联解体是一个过程,以立陶宛、 格鲁吉亚两国先后宣布独立开始,并获得苏联承认,但这个时候苏联是还存在的,还没有完全崩溃瓦解的迹象。后来以八一九事件为导火索(此次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想要使苏联至少在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其他各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以哈萨克斯坦的独立结束,最后只剩下一个俄罗斯联邦,最终苏联完全解体。
反观中亚国家,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对外贸易很难发展起来,所以经济一直发展的很缓慢。
接着是白俄罗斯,它是苏联的创始国之一。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近千万。白俄罗斯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IT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亦很发达。目前人均GDP5000多美元,在世界排名中等。
再来看乌克兰,它分到了大约10%的武器装备资源,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重工业基地,自然顺理成章就笑纳了。可是由于本身不善经营,乌克兰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原本拥有的雄厚军事实力被自废武功,曾经欧洲粮仓现在已经名存实亡,成了欧洲子宫。
哈萨克斯坦划走了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之所以这么分配,是因为苏联时期的哈萨克斯坦这一块地方,就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得依仗着中央拨款的,地盘虽然不小,前景却着实不大,产业支柱大多依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气。通过出口石油、天然气给俄罗斯,变相成为其的能源补给站,吃到甜头后就走外交政策,与各国积极开展贸易,周旋的很有一套。
而外高加索三国,国家小民弱,战乱不断。此外还有个摩尔多瓦,基本是个小透明国家,目前被提及的次数少的可怜。
总而言之,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受到地缘影响的多少也是不同的。正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
‘柒’ 苏联解体分裂后的各国,发展的怎么样了
对,因为他们没有俄罗斯的领导,经济基础低,国家小,你看东南亚不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吗,都不咋地,欧洲虽然都小国,但都有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基础。
‘捌’ 分裂俄罗斯对中国的意义
没有意义!
现在大国的国境线基本不会改变!
现在国力竞争也不是看面积!小而强,大而弱也不罕见!
‘玖’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本质变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着名的别洛韦日丛林中签订了成立独联体的文件。苏联不再存在。有关苏联帝国的衰亡原因已经很多。但是研究人员往往忽略了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三大原因。俄罗斯前副总理谢尔盖-沙赫赖近日撰文指出这三大原因。 解体三大原因 首先,苏联宪法给了加盟共和国以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 90年代末,“改革”已经奄奄一息。随着中央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削弱,权力开始向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发展。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而只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苏联第一任总统的弱点表现越来越明显。同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一名总统相比,他的合法程度最差,权威性也最差。 所谓的“自治化计划”成了苏联解体的第三大原因。为削弱俄罗斯和“民主”的,建议把俄罗斯联邦中的自治区提升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结果在苏联境内出现了35个独立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变成一个满是洞眼的大奶酪,出现了近20个自治区,俄罗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战略资源和近2000万的人口。 鉴于俄罗斯联邦面临实际分裂的危险,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为保障联邦的完整性,于1990年6月12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但俄罗斯联邦宣布,仍将是更新了的联盟的一部分。 苏共出现裂痕 苏共出现了裂痕。俄罗斯联邦没有自己的共产党。伊·波洛兹科夫和根纳季·久加诺夫在紧急关头,为了与联盟的领导相对抗,成立了俄罗斯共产党,从而为苏共的解体,也是苏联的解体做出决定性贡献。 苏共中央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这两次全会意味着戈尔巴乔夫在与反对派斗争中遭到严重失败。为把戈尔巴乔夫从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位置上拉下来,党准备在1991年9月召开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求助于加盟共和国的领导,承诺大大扩大他们的权力,并于1991年8月抢先签订了新的联盟条约。根据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录下了总统同共和国领导人的秘密会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抢在戈尔巴乔夫和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前面,发动了政变。 但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不是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只是为天平倒向解体一侧增添了最后一点分量。鉴于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事件,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呼吁苏共中央“通过一个困难但却是诚实的自我解散的决定”,他说,“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他还说,“不认为自己能够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所以我要退出自己的权力”。这是苏共解体的开始,而正式解体是1991年10月底。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就这样决定了苏共的解体,不能对它进行改组,从而阻断了分阶段改组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企图。几乎就在苏共解体的同时,统一国家的分裂如雪崩般地展开,这是合乎逻辑的。这项破坏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的全民公决。在这场公决中,绝大多数公民支持乌克兰独立。 因此,1991年12月8日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协定正式圈定了已成事实的苏联的消亡. 东欧剧变东欧剧变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拾’ 俄罗斯为什么在苏联分裂以后成了资本主义国家
推翻了苏联,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Russian Federation),又称俄罗斯(俄语:Россия,英语:Russia)、简称俄联邦、俄国。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半总统制共和国。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
俄罗斯帝国
1613年,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开创罗曼诺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
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