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都有什么恐龙

俄罗斯都有什么恐龙

发布时间:2022-07-27 22:38:41

Ⅰ 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地方是哪个国家

中国,阿根廷,俄罗斯都有很多 的,主要是看国土面积,还望采纳,助人为乐不容易,谢谢。

Ⅱ 俄罗斯有没有恐龙化石

有,

阿穆尔龙
所有阿穆尔龙的化石都是从单一的骨床发现,位于1984年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郊。

Ⅲ 这种恐龙叫什么名字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十大排行网(Top10.ph)重点给小伙伴们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着名的恐龙。你听说过几个?

古代地球上最着名的10大恐龙

Ⅳ 白垩纪时期的恐龙有哪些


禽龙(Iguanodon)

雷利诺龙(Leae
LLynasaura)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梅莱营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重爪龙(Baryonyx)
古角龙(Archaeoceratops)
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恶龙(Masiakasaurus)
棘龙(Spinosaurus)
窃蛋龙(Oviraptor)
霸王龙(Tyrannosaurus)
奇异龙(Thescelosaurus)
鸭嘴龙(Hadrosaurus)
慈母龙(Maiasaura)
甲龙(Ankylosaurus)
肿头龙(Pachycephalosaurus)

Ⅳ 关于恐龙化石的资料

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一块恐龙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国牛津博物馆保管员罗伯特·普劳特发现并收藏起来的。此后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探险者及学者陆续发现和研究了本属于恐龙的化石,但几乎均未被正确鉴定。

1841年,古生物学家理乍得·欧文根据一些大型爬行动物化石标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词,该词来自希腊语“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国学者译之为“恐龙”。

“恐龙”概念问世之后,学者们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做了细致的观察和鉴定,并开展了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亚洲恐龙的发掘是在20世纪以后才开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1902年(黑龙江),以后又陆续在全国许多地方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云南禄丰、山东莱阳、四川自贡、西藏、内蒙古等较为着名的恐龙化石埋藏点。禄丰和自贡还分别建立了恐龙博物馆,1991年还举办了“禄丰首届恐龙节”。中国堪称“世界恐龙大国”。

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00多个,经鉴定,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生存过的恐龙数目在900—1200属之间),我国有80余属100余种。

现已发掘的最早的恐龙化石距今大约2亿3千万年。一般认为恐龙是从始鳄类中的假鳄类里分化出来的。最初的恐龙是一些两足性食肉恐龙,至三迭纪末期时,恐龙的演化支系基本建成,至侏罗纪晚期时,恐龙类大大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均超过三迭纪时的先驱,并成为地球上真正的统治者。还出现了广泛的适应辐射。

“恐龙”并不是分类上的术语,而是一个通俗名称。恐龙下设两个类群: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

(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下分五个亚目:

(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恐龙在距今60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灭绝,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动物类群神秘而不可思议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众多学者对其原因的推测和解释,至今尚无定论。当今科学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几种解释有:小行星撞击说(贝克莱理论)、周期性绝灭说(复仇女神说)、气候恶化说、群落演替说等,诸解释之所以未能被公认,主要原因是它们均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尽善尽美地解释恐龙为什么在大约50~100万年的时间里全部绝灭了。

初中《动物学》课本上记述恐龙等很多爬行动物的绝灭的原因,属气候恶化说,是一种渐变论观点。质疑者认为恐龙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对各种环境相当的适应能力,否则早就被淘汰了。地球气候恶化应当是逐渐的、或是局部的,恐龙对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适应的,或是可以避免的。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气候的重大变化,恐龙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即使地球气候恶化会导致恐龙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并非都是这样,仍有一些小区域的气候没有多大改变,那里的恐龙不会与别处的恐龙“同时”灭绝。总之,恐龙绝灭的真正原因还不太清楚,相信会有一天揭开恐龙家族覆灭之谜。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恐龙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

恐龙的四肢(尤其是腰带)与哺乳类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体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视阔步”地行走或奔跑。一般大小的恐龙(体长几米至十几米)通常步距约2.75~5米,奔跑时可达5~8米;小型恐龙奔跑速度可达35~40公里/小时,较大的恐龙奔走速度可达15~20公里/小时,最慢的仅为3.5公里/小时。

多数恐龙为植食性,食量很大,体重数吨至数十吨的蜥脚类每天进食量百余公斤,甚至可达一吨以上,肉食性恐龙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据统计,每100只恐龙中,仅有3~5只是肉食性恐龙。

恐龙属卵生动物,少数可能是卵胎生。生殖时期,雄性常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或是以委婉动听的喉音引诱配偶。卵径80~300毫米,卵壳厚2~7毫米,多借助阳光孵化,少数可能是象母鸡孵蛋那样来孵化。刚孵出的幼小恐龙有的发育比较完善,能自由活动;有的则发育不全,软弱无力,需由母体细心照料及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鸭嘴龙类因之又被称为“慈母龙”)。恐龙的寿命一般为几年至几十年,少数可长寿达百年之久。

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恐龙是“变温动物”,但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有些恐龙可能是“恒温的。”着名的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巴克研究认为:变温动物的能量转换速率低,骨头中的钙一磷交换场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温血动物的骨头中具有丰富的血管,以保证能量代谢的需要。巴克在比较了蜥蜴、恐龙和哺乳类的长骨磨片显微构造之后,认为恐龙可能已有了“恒温装置”。恐龙行走和奔跑时产生的热量,通常依靠长尾、长颈、体表骨板、扩大的鼻道、脑部大型静脉窦散热。

恐龙的体表具有鳞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状皮肤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鸟类那样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小、中体型的种类,幼体的颜色比成体更耀眼,大型的种类色彩则单调一些;生活在树林中的种类多杂夹着绿、棕或黄色,而旷野里的种类多为黑白图案。

许多人认为恐龙是巨大的、可怕的动物,这是不全面的。有的恐龙确实很大(震龙体长达42.67米),但有些恐龙则与鸡大小相近。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龙的特征可记述为:

腰带有臼窝,Ⅱ~Ⅺ枚荐椎愈合;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体下方,趾骨着地行走,趾指端有爪或蹄3~5个;皮肤粗糙,被有鳞片或骨质甲盔;属变温动物,卵生(少数可能卵胎生);大多具牙齿,多为植食性,少为肉食性;头骨的结构与鳄类相似。

Ⅵ 恐龙之最有哪些

速龙
类似猛禽的恐龙
速龙也许是大家最熟悉的恐龙之一,它大约生活在七千五百万年到七千一百万年以前。速龙是一种中型奔龙,成年速龙长约6.8英尺,高约1.6英尺,重约15千克。速龙的头颅能长到9.8英寸长,呈独特的倒弧形,上表面向内凹进而下边向外凸。上下颌都长有26-28颗宽大的牙齿,两侧的牙齿比门牙更加尖锐,这也许是为了与它捕食跑得迅速的猎物的能力相适应。

秀颌龙
已知的最小恐龙
这种动物只有火鸡那样大,重量轻的只有0.26千克重,它生活在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欧洲地区。它是已知最小的恐龙。秀颌龙是世界上少数几种确定所吃食物的恐龙,因为在它们的肚子中保留了小型蜥蜴的残留。尽管发现时并没有认出它属于什么物种,但是秀颌龙是最早从较完整的骨架开始被人们所认识,也是最小的,与早期鸟类始祖鸟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

剑龙
带刺的恐龙
由于它奇特的尾刺和骨板,剑龙是最好认的恐龙之一。它们生活在一亿五千万到一亿四千五百万年以前,一个由巨型生物统治的时代。剑龙的体格庞大,是一种食草动物。它的姿势非常独特,巨大浑圆的背部,前肢很短,头部离地面很近而僵硬的尾巴却高高的翘在空中。

中华鸟龙
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中带有羽毛的非鸟类恐龙,也是第一种被确定羽毛颜色的非鸟类恐龙。它生活在早白垩纪的中国,与秀颌龙(最小的恐龙)有着相近的亲缘关系。

滑齿龙
海生的恐龙
滑齿龙是这里唯一一种科学上不属于恐龙类的物种,但是由于它们与恐龙一起生活在侏罗纪时期,所以通常上把它看成是恐龙的一种。主要发现滑齿龙化石的地区在英格兰和法国,在俄罗斯也有较小的种类发现。它像划桨一样的强健四肢说明它是个游泳高手。它的冲击速度很快,是一种很强的潜伏性捕食者,它会用鼻孔观察水中的环境,来确定发出特殊气味的来源――这很有可能就是它的美餐。

雷克斯霸王龙
恐龙中的王者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忘记这种恐龙之王――雷克斯霸王龙。这也许是存活到最后的非鸟类恐龙。它生活在七百万到六百五十五万年之前北美洲地区。和其他霸王龙一样,雷克斯霸王龙是一种两足食肉动物,它巨大的头颅恰好与又长又中的尾巴相平衡。

易碎双腔龙
已知的最大恐龙
易碎双腔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恐龙。它也许是已发现的最长的脊椎动物,长约30-40米,总重量大概达到122公吨。任何产生巨大体型变异的进化因素都要从这个种类的起源说起。我们来看看巨型食草类哺乳动物像大象和犀牛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食草动物的体型越大,消化食物的效率越高。

Ⅶ 世界上有哪些恐龙的名字

1,棘龙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21世纪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到20米,臀高270至400厘米,体重4到26吨,生存于白垩纪的北非,约为11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2,地震龙

地震龙(属名:Seismosaurus)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是较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为梁龙科的一个异名。生存于侏罗纪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长,小脑袋,有一个脚趾长着爪子。

3,特暴龙

特暴龙(学名:Tarbosaurus)意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暴龙超科。是霸王龙的远亲。特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亚洲的蒙古和中国,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

4,霸王龙

霸王龙即雷克斯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5,腕龙

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

Ⅷ 恐龙有哪几种

早白垩世、美丽龙、始盗龙、穆塔布拉龙、无畏龙等。

1、早白垩世

白垩纪(早白垩世)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白垩纪(Cretaceus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

2、美丽龙

美丽龙klamelisaurus是蜥脚型亚目、美丽龙属、戈壁克拉美丽龙的一种,植食性,生活于侏罗纪晚期,化石发现于我国新疆。

3、始盗龙

在已发现的诸多恐龙中,始盗龙是最原始的一种。1993年,始盗龙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一处极其荒芜不毛之地--伊斯巨拉斯托盆地,该地属于三叠纪晚期地层。始盗龙是小型肉食动物,长约1.5米,能够两足行走。

4、穆塔布拉龙

木他龙是一种白垩纪早期的鸟脚龙类,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莫他布拉镇的岩层中所被发现。木他龙和禽龙十分相似,都是大型的草食性四足恐龙,并可用后肢支撑站立。像禽龙一样,木他龙中间的三个指头融合在一起而成蹄状,拇指上则有明显的爪。

它还有一个加大的、中空的会向上鼓起的口鼻部,用来发出声音及求偶炫耀。

5、无畏龙

无畏龙(属名:Ouranosaurus),意为"勇敢蜥蜴",是种奇特的禽龙类,生存于早白垩纪,约1亿1000万年-9500万年前的非洲。豪勇龙身长7米,推测体重4吨,草食。

Ⅸ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

二叠纪:(初龙不算龙)棘齿龙,灵鳄,蛇齿龙,(上龙类,迷龙类,鳄类)……三叠纪 :始盗龙(最早的恐龙),芙蓉龙,纯信龙,十字龙,加斯马吐龙(古鳄),南十字龙,埃雷拉龙,腔骨龙,原角鼻龙,金塔龙,原美颌龙,板龙(三叠纪最大的原始蜥脚类,长约5~7米),美颌龙(最小的恐龙,只有0.2米),跳龙,竖尾龙,槽齿龙,跃步龙(三叠纪最迷你的肉食恐龙),黑丘龙(生活在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黑瑞龙(三叠纪最凶猛的肉食恐龙),黑瑞拉龙,肩角龙,幻龙,沙尼鱼龙(目前最大的鱼龙,长约14~18米(萨斯特鱼龙可能更长)),泰曼鱼龙,卵皮龙(一种海龟型的水生动物),达尔文翼龙,蓓天翼龙(可能是最早的翼龙),真双齿翼龙(原始蜥臀目,鸟臀目)…… 侏罗纪 :合踝龙(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安琪龙(被称为“最美丽的恐龙”),扭椎龙,优椎龙(大型肉食恐龙,长约7米),盘足龙,叉龙,小盾龙(身上有像犰狳一样的盾甲,因此得名),沱江龙,双脊龙(分布广,中国云南、美国,加拿大都发现了化石),树龙(也叫树栖龙),单脊龙,大椎龙,青岛龙,巨椎龙,里奥哈龙,异齿龙(有三种不同的牙齿,因此得名),晓龙,橡树龙,莱索托龙,华阳 龙,胄甲龙(可能是最早的甲龙),斑龙,异龙,异特龙(侏罗纪最大,最凶猛的肉食恐龙,身长9~11米),剑龙(最着名的恐龙之一),永川龙(中国己发现的最大肉食恐龙),巨棘龙(剑龙类,不是肉食恐龙),角鼻龙(鼻上有一个角,因此得名,梁龙,腕龙,地震龙(侏罗纪最大的恐龙,可长35~40米),虚骨龙,超龙,窃鸟龙,圆顶龙,钉状龙,勒梭维龙,梭背龙
,嗜鸟龙,马门溪龙(脖子最长的龙),建设气龙(在中国,被一个石油考察队发现,因此得名。只有一个属),巨齿龙(最早有名字的恐龙),蜀龙(尾巴上有尾锤的长颈恐龙),翼龙
(翼龙类的通用名),鱼龙(通用名),翼嘴翼龙(鸟臀类,蜥臀类等30多种类)…… 白垩纪 :暴龙(也叫霸王龙),始暴龙,特暴龙,萨斯克霸王龙(最大的暴龙),澳大利亚霸王龙(要迁徙的暴龙),恶暴龙(头上有和异特龙一样的v型角),警暴龙,凶恶龙(属暴龙类),恶龙,冠龙(暴龙的近亲,发现于中国),恐手龙(肉食的镰刀龙类),恐爪龙(十分凶猛,脚上有弯钩,镰刀龙(恐龙中前肢最长),合尾龙,慢龙(也属镰刀龙类),懒爪龙,单爪龙,始祖暴龙,西母霸龙,栾川暴龙,奔龙,奔山龙,角龙,三角龙(最着名的恐龙),尖角龙,原角龙,开角龙(也叫隙龙),牛角龙,小角龙,戟龙(角最多的龙),中国角龙,祖尼角龙,北极龙(并非生活在北极,而生活在阿根廷和南极),尤他龙(也叫萨尔塔龙),巴洛龙(有许多个心脏),雷龙(原叫迷惑龙),似鲸龙,鲸龙,荒漠龙(跑得最快的龙之一),鹫龙(长有羽毛),内乌肯盗龙(我们了解最少的驰龙),南方盗龙,犹他盗龙(最大的驰龙,长约7米),爪龙,栾川盗龙,天宇龙(长有羽毛),天宇盗龙(长有羽毛),斑比盗龙,驰龙,似驰龙,古角龙,巨龙(分布广,中国,蒙古,非洲,北美洲都有分布)鸽龙,西爪龙(最小的龙),阿马加龙(也叫阿玛加龙),泰南吐龙(来自中国的巨龙类),剑角龙,龙王龙,冥王龙,肿头龙,伶盗龙(长有羽毛),伤齿龙(最聪明的龙),中华盗龙,中华丽羽龙,棘龙(最大的肉食恐龙,长达15~18米,可能食鱼),似鳄龙(食鱼),激龙(仅发现一头骨化石)似鸡龙,阿拉善龙(唯二来自中国的镰刀龙类),纤角龙(不是小角龙),冰河龙,北票龙(最早发现有羽毛的龙),中华龙鸟(可能有毒),中华鸟龙(唯一确定颜色的恐龙),鹦鹉嘴龙(长着鹦鹉嘴般的嘴,因此得名),火山齿龙(发现于火山附近,因此得名),阿普吐龙,蝴蝶龙(不是翼龙,是巨龙),葡萄园龙(发现于葡萄园,因此得名),副栉龙(头冠可以发声),栉龙(同前),真板头龙(一种晚期甲龙),扇冠大天鹅龙,甲龙,包头龙,鸭嘴龙(牙齿最多的龙),埃及龙,鲨齿龙(第三大的肉食恐龙),弯龙(布氏弯龙,全型弯龙,侏儒弯龙等6种弯龙的联合名),狂君颅龙,玛君龙,禽龙(第二早发现的化石,第一是斑龙,比禽龙早100年,不过当时还没有发现恐龙。直到发现禽龙,所以,禽龙被默认为最早发现的龙),雪松山龙,埃德蒙顿龙,埃德蒙顿甲龙,阿尔伯塔龙,食肉牛龙(前肢短小),林龙(也叫森林龙,海拉尔龙),山东龙,小盗龙(长有四个翅膀的龙),寐龙(发现它时显寐(睡觉)状,因此得名),乌尔禾龙(有方骨板的晚期剑龙),穆塔布拉龙(鼻子上有个“红灯笼”),满洲龙(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龙),锦江龙,窃蛋龙(被误为偷蛋,但不能改名),葬火龙,,神眼龙,皮拉坎龙,迈亚龙,大鸭龙,帕克斯龙,热河龙,拟鸟龙,古拟鸟龙,鸸鹋龙,似鸸鹋龙,似鸟龙(跑得最快的龙),准噶尔翼龙,海王龙,沧龙,菊石(鹦鹉螺的远古近亲,长约1米)大眼鱼龙(眼睛最大的鱼龙),泥泳龙,薄片龙,滑齿龙,飞龙,无齿翼龙,风神翼龙(最大的

Ⅹ 恐龙中比较有名的有哪些

1.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四只脚的食草动物。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可达 12 公尺长和 7 公尺高,可重达 4 吨。 剑龙,也叫骨板龙,是一类体型较大的恐龙,它们的背上长着许多骨板,尾端具有长刺,样子怪诞不经。如果我们不是从地层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化石,谁都不会相信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这样奇特的动物。 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大象差不多,但体形却大不一样,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这些骨板有什么用处呢?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意见不一,至今还是一个悬案。有人认为,骨板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因为在侏罗纪的时候,陆地上的恐龙开始繁荣起来,肉食龙个体逐渐增大,这对食植物的剑龙威胁是很大的,剑龙只有以背上“刀山”一样的骨板防御敌人了。但是,身体裸露的地方怎么保护呢?所以有人又认为,骨板实际上是一种“拟态”,用于迷惑敌人。剑龙的骨板上带有各种颜色的皮肤和一簇簇像本内苏铁植物一样的东西,把自己装扮得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剑龙觉得体温太高时,就爬到阴凉处,这时就有大量血液流到骨板里,通过骨板散发热量,这是变温爬行动物的一种特殊适应方式。 虽然剑龙的个头如大象,但头很小。一个小脑袋如何指挥庞大的身体运动呢?有人认为,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扩大神经球,大约是脑子的20倍大,它能指挥后肢和尾巴的行动,所以有人说剑龙有两个脑子。看来,剑龙移动它那粗重的后肢和活动它那强劲的尾巴,要比运用头脑肯定要重要得多。因为,剑龙通常生活在灌木、丛林之中,不时地选择一些细嫩的枝叶为食;但是如遇到肉食龙来侵袭它时,它会用钉子般的尾刺鞭打它们,与敌人决一雌雄,这时第二大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世界上的古生物学家对剑龙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自那时以来所发现的剑龙化石,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完好的标本比较少。在少数完好的标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886年费奇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的“典型”的剑龙。它是一具有相当完美头骨的骨架化石,百余年来,世界各国古生物学家再也没有找到过这样完整的骨架化石。此外,非洲坦桑尼亚的刺棘龙骨架标本,虽然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头骨保存不全,整个骨架也是拼凑起来的。 2. 暴龙又名霸王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公尺,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暴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暴君蜥蜴”,种小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属的第二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暴龙的前肢非常小。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可能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下目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食腐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大于暴龙,暴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着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目前已有超过30个雷克斯暴龙的标本被确认,包含数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龙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学家们有足够的资料研究暴龙生理的各个层面,包括生长模式与生物力学,有些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软组织与蛋白质。但霸王龙的食性、生理机能以及移动速度,仍在争论当中。 霸王龙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已知最大的陆生性食肉类,体长15米,仅头部就有1.5米长,身高达6米。头骨笨重,高而侧扁,具有两个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椭圆形。牙齿极为发达。在齿骨、髃骨和前关节骨之间有粗大的活动韧带固着痕迹 ,颈骨较短,有9~10个颈椎,其构造特点是短宽型。肩带退化,肩胛骨细长,而肱骨短小,长仅有肩胛骨的一半。前足退化细弱,仅有二指,亦可能残存第三指。霸王龙腰带非常发育,结构极为紧凑,不仅肠骨与荐椎紧密愈合,坐骨与耻骨的远端也彼此贴合在一起;其耻骨远端扩粗呈足状突,而坐骨远端为棒状。这样粗壮的腰带结构,表明其后肢活动强烈。霸王龙主要生活在丘陵区,以植食性的爬行动物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霸王龙在晚白垩世最晚期时绝灭了。 霸王龙就像是一台骨骼破碎机。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是一种非常致命的凶残恐龙,它在恐龙世界中的“暴君行径”是名不虚传的。其硕大颚骨和锋利牙齿能够将猎物撕裂成牙签大小。这种恐龙的体型很庞大,体长40英尺,身高20英尺,体重近1.6万磅。 霸王龙是两足行走,在0.65亿年前白垩纪末期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西部的广阔地域。目前,科学家们仍置疑是否霸王龙是动作迟缓的食腐动物还是动作敏捷的掠食性动物,但无论它的食物是活着的还是死的,它口中的猎物一定很大,这种食肉性恐龙进食时一定非常血腥。 3.翼龙(Pterosaur)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会飞并很可能是温血动物。中生代三叠纪出现在地球上的翼龙是最早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但有人怀疑它只是徒有虚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因其大脑中处理平衡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翼龙不仅能像鸟类一样飞翔,而且很可能是飞行能手。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使用计算机分层造影扫描技术,依据化石建立了翼龙大脑的三维图像。图像显示,翼龙的小脑叶片相当发达,其质量占脑质量的7.5%,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动物中比例最高的。与之相比,擅长飞行的鸟类的小脑叶片也只占其脑质量的1%到2%。 最大的翼龙是披羽蛇翼龙。展开双翼有12米长,相当于一架飞机大小。 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隐居森林翼龙,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 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近期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被古生物学家汪筱林、周忠和博士发现。今年6月10日,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世界最着名的学术刊物———英国的《自然》杂志上。由于这次重大的发现,《自然》杂志还在其网站首页“今日新闻”栏目中同时配发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在6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也报道了这一重要。由于这样一块无比珍贵化石的发现,今天的人们已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翼龙这类与恐龙同时出现又同时绝灭,比鸟类早约7000万年飞向蓝天的中生代空中霸主不是胎生,而是像其他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卵生。 早在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汪筱林就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一项重大发现。据说那是一个尚未出壳的翼龙的化石,发育中的翼龙胚胎,骨骼了了,清晰可辨。 它是汪筱林和同事周忠和两位研究员在辽西热河生物群中考察时发现的。化石产自辽西锦州义县一个湖泊沉积的地层中,距今约1.21亿年。这一地点曾经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狼鳍鱼、满洲鳄以及一些翼龙和鸟类化石。 然而,它的重要意义似乎远不止于此,在科学探索的路上,它更像一个神奇的时空穿梭机,从1.21亿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能够管窥史前翼龙生息的许多细节。 胚胎化石传达了最明确的信号:翼龙,与鸟类和其他爬行动物一样是卵生而非胎生。 4.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速龙,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一种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大约生活于8300 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也是目前唯一确定的已知种。伶盗龙由着名古生物学家奥斯本于1924年在蒙古发现,这是第一种亚洲驰龙类。其他驰龙类皆在北美洲发现 伶盗龙的体型接近火鸡的大小,小于其他的驰龙科恐龙,例如恐爪龙与阿基里斯龙,但它们之间仍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征。伶盗龙是种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龙,具有长而坚挺的尾巴,低矮的头颅骨,以及朝上微翘的口鼻部。 伶盗龙尖牙利爪,能高速奔跑,加上它家喻户晓的知名武器——长约九厘米的第2趾是它捕杀猎物的主要武器。其捕猎手段为: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举起第2趾,先用前肢上的利爪勾住猎物,一跃而起,用镰刀足扎进猎物的腹部,然后用力撕咬猎物的脖子等致命部位,开膛破肚,一下置于死地。 由于沙漠之中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一个月里,这时食物充沛,没有形成大群的必要,所以这时它们会结成小群行动,到了旱季,猎物渐渐稀少,它们往往集结成大群,以便捕杀大猎物。 迅猛龙往往选择大部分动物都处在繁殖期的雨季捕猎小动物迅猛龙通常在小猎物频频出没的沙丘,林地边缘或固定水源进行埋伏。当猎物进入视线时,它们就会更加谨慎,慢慢潜伏到离猎物100米左右的地方,做好冲刺的准备。然后,它们会一跃而起,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冲向猎物,再开膛破肚,慢慢享用。 到了旱季,其他恐龙开始了小规模的迁徙,大漠上数量最多的是似鸡龙但是,似鸡龙常常在开阔地段行动,根本没有遮挡物进行埋伏。所以,它们只能采取正常的追逐策略。当似鸡龙群发现迅猛龙之后,会迅速逃跑。但是,虽然似鸡龙的速度很快。但是,他们很没耐力,过不了多久就慢了下来,这时的迅猛龙会分离出来一个单独的目标,把它包围起来,然后围成梅花阵再渐渐收缩阵型。内圈的迅猛龙会跳到猎物身上,用前肢抓住猎物,后爪刺进猎物身体里,然后向后猛拽,再迅速跳开,即使猎物没有被它拽倒,那也会在几轮进攻之后失血过多。接下来,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5. 迷惑龙可能是所有恐龙中最受宠的一群,曾经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雷龙(brontosaurus),今天它失掉这个熟悉的名字,主要因为古生物学家在命名上如此的严谨与吹毛求疵。它可能重量达二十七公吨,而大约体长二十三公尺,它的脖子六公尺长,实际上比体躯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达九公尺,它站立到臀部,大约四公尺半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巨龙(megalosaurus)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 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北美洲丛林,午后时分,翼龙和始祖鸟在树上歇着,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林中时而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传来“轰”、“轰”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好像雷声一样沉重。然而,天上除漂浮的朵朵白云外,一碧如洗,毫无变天的迹象。晴天打雷,岂不是咄咄怪事!原来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丛林里走出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因其脚步沉重,声音巨大,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古生物学家给这种恐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 雷龙体躯庞大,重约40吨,体长可达24米。四肢粗壮,脚掌宽大,脚趾短粗,前脚上具有1个、后脚上具有3个发达的爪子。雷龙自发现以后,便“身世”不凡,起初人们把它视作最重的恐龙。尔后,美国一家石油公司耗费巨资,用它的复原形象作广告,使其普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都有什么恐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