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签署过什么海上条约

俄罗斯签署过什么海上条约

发布时间:2022-07-28 00:10:38

⑴ 近代沙皇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条约有哪些

主要条约是五个: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改订伊犁条约。

一、《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于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在尼布楚(今苏联涅尔琴斯克)签订的两国划界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这是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也是清政府第一次以中国为名签订的具有近代性质的条约。

1652年(清顺治九年)始,俄国开始侵入中国东北边境,并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清政府数次派军队清剿,亦无法将其全歼或驱逐。为求北方边境的安宁,清军在重兵清剿并围困雅克萨城之后,按照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签订了边界划界协定(史称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

1、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

2、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留待以后再议。

3、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及东西伯利亚大片领土让给俄国。

如何评价《尼布楚条约》的公正性,中国学者目前仍存异议。有两点确定确定的是:

1、这是一个在清政府作了很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在签订后150多年间,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2、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中俄尼布楚条约》使居欧洲的沙俄东侵合法化,获得了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而清政府自扎樊篱,无法西进北上,更为严峻的是它引入了西方威胁,强大的沙俄取代了北方散弱的游牧民族,使中国北方的地缘环境急剧恶化。另外,它分割了蒙古族,使生活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的蒙古族及其近亲民族从此成为了俄国的子民。

二、中俄《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19世纪中叶,俄国军队再次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并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1858年5月,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逼近京津之机,率领哥萨克部队南下,以“助华防英”为幌子,逼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要求废止中俄《尼布楚条约》对两国边界的规定。奕山最终屈服,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由于奕山根本无权与沙俄签订条约。因此,清政府没有批准、也不承认《瑷珲条约》,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

三、《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力求在中国获得与英、法等国同等的侵略权益,未获清庭同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借英法联军进攻京津之机,沙俄使臣普提雅廷乘机要挟,表示如能速按俄国条款定议,即可代向英、法说合。清政府担心英、法进攻京、津,被迫同意俄方条件。6月13日,俄国抢在美、英、法三国前面,同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有12条,主要内容包括:

1、向俄国增开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七处通商口岸。

2、俄国兵船可在各口岸停泊;在各通商口岸设领。

3、治外法权,中国今后给予别国的一切政治、贸易及其他特权,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

4、由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等。

可以说通过该约,沙俄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力图取得的沿海通商权利,并凭借最惠国待遇条款,一举取得了英、法、美等国日后在中国可能获得的侵略权益。同时,该约为沙俄以勘界为名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四、《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 日沙俄利用英法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军事压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清皇宫。出逃热河的咸丰皇帝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欣出面谈判。求和心切的奕欣请求“中立”的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伊格那季耶夫乘机要挟,逼迫清政府接受沙俄此前提出的领土要求和其它苛刻条件。清政府不敢反对,于11月14日奕欣与伊格那季耶夫在北京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该条约共十五款,主要内容为:

1、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端口。

4、俄国在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按照新条约覆盖旧条约的国际惯例,该条约表明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事实上使《中俄尼布楚条约》失去了法律效力。它与《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构成了《北京条约》的主体。

五、《中俄伊犁条约》

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由钦差大臣、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与沙俄代表在圣彼得堡签定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

1、俄国将伊犁地区归还中国,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所有。

2、中国赔款509万两白银,作为俄军“代收、代守”伊犁的兵费和补恤,限两年内偿清。

3、俄商在华通商优惠条款,及在华设领事事宜。

4、伊犁居民一年之内可以“自由”迁居俄国。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又根据该约中关于修改南、北疆边界的原则规定,于1882年到188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等5个勘界议定书。沙俄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和上述这些勘界议定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所以,《中俄伊犁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⑵ 中俄《瑷珲条约》内容是什么

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会同俄罗斯东悉毕尔将军岳福,在瑷珲城议定和约三条:
一、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各别外国般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着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二、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
三、 俄罗斯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大清国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奕山,
本和约见《咸丰条约》,卷2,页13―14,俄文本及法文译本见《俄外部:俄华条约集》,页83―84;两种满文本及蒙文本均见同书,页113―121。

⑶ 俄国1856年在中国定了什么条约

1856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其中第1条的满清方面居住和管辖权没用,第2条公关在1860年的中俄新约中被废除,第3条也没什么用,基本都是俄国船只在走。

⑷ 俄罗斯占领海参崴是谁签的字

1856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

⑸ 1858年,中俄签定了什么条约

1858年,中俄签定了《瑷珲条约》,该条约中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取得陆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权利,还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军舰、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瑷珲系满语“母貂”之意,明末清初,瑷珲一带曾以产貂闻名。建于明朝的瑷珲旧城地处黑龙江东,史称江东瑷珲。

由于江东瑷珲隔黑龙江与内地往来多有不便,清政府遂于旧瑷珲下游12公里的江西岸重筑城池,将军衙门也迁移到这里,相对江东瑷珲而称此地为江西瑷珲,也称黑龙江城或瑷珲新城。《瑷珲条约》就是1858年5月28日在瑷珲新城签订的。

(5)俄罗斯签署过什么海上条约扩展阅读:

条约影响

《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

正如恩格斯所说,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62页)

俄罗斯将穆拉维约夫割占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

其后,俄罗斯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不平等条约又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大片领土,都是这样干的。《瑷珲条约》的签订,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

参考资料:网络-瑷珲条约

⑹ 1689年中俄双方签定了什么条件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内容以满、汉、蒙、俄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界碑。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

条约原文:

大清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内大臣一等公都统舅舅佟国纲,都统朗谈,都统班达尔善,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总主教谢门·克尔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两国使臣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两国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议条款如下:

①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②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③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事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④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⑤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⑥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望采纳~

⑺ 中俄《瑗珲条约》内容是什么

《瑷珲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7)俄罗斯签署过什么海上条约扩展阅读:

19世纪50年代,腐朽的清政府已经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此时沙俄的侵华野心正日趋膨胀,并向清政府提出了领土要求,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臭名昭着的不平等条约。

将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纳入其版图,并在这些地区推行殖民统治,中国东北边疆的人民对此誓不相容,坚决反抗。

东北自古物产丰富,种类繁多,历朝历代均被称之为宝地。所谓“游鱼在水,奇宝在林,珍禽在天,神兽在山”,正是对这一方繁衍万千野生动植物的龙兴宝地真实写照。

自清兵入关后,清政府有别于中原地区的行政制度、管理方式和土地占有形式,在东北分别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 将军和黑龙江将军。这实际是将东北地区设置成“陪都特区”,将这片珍稀的土地资源专供清朝贵族享用。

沙皇俄国原本是欧洲国家,与中国相距万里之遥。自16世纪后期,它就跨过欧亚交界线,逐步向西伯利亚一带扩张,进而将边境线延伸到中国的北方边缘,并伺机侵占中国领土。

大清早期,政府尚有能力遏制沙俄的入侵。康熙年间,两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中俄边境百年之久的平静。

经过了百年的闭关锁国,曾经的帝国逐渐走向没落,与世界强国的距离已渐行渐远。到了19世纪50年代,腐朽的清政府在列强的侵略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瓜分的市场,成为帝国主义饕餮觊觎和不断争夺的殖民地。

此中,最为穷凶极恶的是沙皇俄国,鸦片战争以来,接连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臭名昭着的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推行“黄俄罗斯”殖民统治计划,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的头号敌人。

全中国民众的极度愤慨,东北边疆的人民对其更是誓不相容,坚决反抗。

⑻ 19世纪后半叶俄国利用其他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之际先后签订了

19世纪后半叶俄国利用其他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之际先后签订了《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罗斯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

正如恩格斯所说,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8)俄罗斯签署过什么海上条约扩展阅读:

条约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俄、美、英、法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

并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⑼ 俄罗斯签订一系列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起初,俄军进展顺利,接连夺取了敌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许多要塞,并包围了里加。然而,1657-1658年间瑞典加强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部队。得不到海上援助的俄军,在敌军的逼攻下开始退却。

由于俄国同波兰重启战端,从而使自己的处境更加困难,被迫于12月同瑞典签订瓦利耶萨里条约,3年之后又签订加底斯和约。俄国在战争中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统统付诸东流。

1741-1743年的俄瑞战争是因瑞典政府企图复仇——收复由于签订尼什塔特和约所丧失的领土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签署过什么海上条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