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人喝什么沐浴水

俄罗斯人喝什么沐浴水

发布时间:2022-07-29 03:24:51

A. 请问俄罗斯宾馆没有开水,那俄罗斯人喝什么,他们只喝酒不喝水吗

俄罗斯人和欧美大部分人一样!!他们那里都直接喝自来水的!煮咖啡才除外!

B. 为什么俄罗斯人喝这么多伏特加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比喻:伏特加醉鬼——电视里的比喻。

事实上,不仅是俄罗斯,还有整个极北地区:冰岛、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所有被北极圈渗透的国家都属于所谓的伏特加带,它们在酗酒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我曾多次回答“你们国家怎么了?”如“气候”或“地点”。面对现实吧,身处北极圈是对人类尊严的侵犯。夏天温暖而明亮(现在,7月26日,赫尔辛基的日落时间是22:05,日出时间是04:44——实际上整个晚上都是黄昏,一点也不黑暗),秋天、冬天和春天则完全是悲惨的。圣诞节那天,赫尔辛基的太阳早上9点30分升起,下午15点30分落下——只有6个小时的凄凉阳光。如果不是很冷,那就是潮湿的。就好像整个大自然都在密谋对付你。

据说美国人对喝酒和不喝酒的人是有区别的;俄罗斯人把喝伏特加和不喝伏特加的人区分开来。那些喝萨摩贡(私酒)的人则是另一个类别。好的萨摩贡时钟至少60% vol,通常70%。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医用消毒酒精(96%,大多数都是安全饮用的)或类似浓度的各种替代品,其中很多都不那么安全。更不用说各种化妆品和沐浴剂了。

然而,酒精是自杀的解决方案。大约25%的俄罗斯男性在55岁之前死亡——通常是由于乙醇中毒、酒精中毒、酒精相关疾病、酒后斗殴或酒后事故。酒精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更不用说失去的人才,浪费的生命,破碎的家庭和浪费的金钱。

C. 俄罗斯是出了名的爱喝酒,俄罗斯人爱喝酒到什么程度呢

说到每个国家的饮食,都是有所差异的,那遵循的文化也有所不同,可能跟地理地势也有关系,要说到这,很多人都会想到俄罗斯,俄罗斯是出了名的爱喝酒,并且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事情。

如果想要购买烈酒,是需要交纳金钱的,就是最便宜的伏特加酒,也需要花费47到52元。他们把喝酒当成喝水,只能说他们无所畏惧,为了酒什么都可以。也有网友表示:在下彻底输了!

那他们爱喝酒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处于的地段不同,北寒带天气寒冷,喝酒有暖身的作用,而且他们又找不到工作,闲的无聊,只能拿喝酒来解闷,并且达到麻痹自己的作用。

D. 无酒不欢的俄罗斯人遇上中国白酒,会发生什么

俄罗斯是一个很漂亮的国家,俄罗斯有这很大很大的土地,但是人口却不多,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人都是很喜欢喝酒的,不管什么类型的酒酒精度数低的,高的,好看的,好喝的,他们都喜欢喝。所以说酒这个东西就好像是专门为了让他们喝而产生出来的。


中国的白酒一般度数比较高,但是入口并没有伏特加浓浓的酒精味,相反的,很多酒喝下去都是绵绵的,后劲很足,需要慢慢呡,可是老外不知道中国人喝酒的方式,初次尝试,往往还会像在自己的国家一样,一口闷,无奈度数高的让他们感觉咳都咳不出来,感觉就像被锁喉了一样,痛苦不堪,甚至有的人评价中国的酒就如汽油一样呛人。这一点我们应该理解,因为他们不仅会大口喝酒,而且他们喝的酒,比如伏特加、白兰地等,度数很少超过40度,还会加上冰块、果汁等做成鸡尾酒,喝起来更像是一种饮料。

当然,更多的人对中国白酒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他们评价中国的茅台就像丝绸一样,绵柔有层次感,非常好喝,俄罗斯的前总统叶利钦对茅台就很喜欢,在1992年的国宴上,一个人就喝了半斤茅台,好酒量。再比如影星基努里维新,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黑客帝国》男主角,大家应该就知道了吧,他对中国的白酒和川菜从不拒绝,可见喜爱程度。不仅是茅台,外国人对中国的剑南春、五粮液等浓香型白酒也是喜欢的不得了,中国的白酒也许一开始不会像伏特加给人的浓烈感,更像是一个老故事,值得你慢慢品尝,慢慢回味,越喝越有感觉,越来越上瘾,我相信国外的朋友回去之后会对中国的白酒肯定会念念不忘的,这点不要不相信,我国外的一位朋友在中国居住了一段时间回国后,现在天天嚷着要我帮忙邮寄白酒,看来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中国白酒。

E. 俄罗斯为什么泡冷水浴

俄罗斯人为什么身体如此健壮很少得病?毕竟是战斗民族,其实和他们的气候所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关!

在那里,温度达到零下22华氏度,但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这只是游泳合适的温度。虽然它听起来很吓人!

完全没有任何的寒冷感!真的不冷吗?

俄罗斯人觉得冷水可以激活你的免疫系统和整体健康。
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三浴"。江河湖海中丰富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日光浴中的紫外线对健身、供氧、防治骨质疏松等有益。当人的身体受到冷水刺激后,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就会加强,皮肤血管就会急剧收缩,很多血液被吸入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这样内脏重要脏器的血管就开始扩张。人的身体为了御冷,我们的皮肤血管很快又扩张,致使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向体表。这样有规律的一张一缩,从而使血管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血管弹性,所以冬泳也叫"血管体操"。

F. 为什么说格瓦斯是俄罗斯人民的“灵魂饮料”

说到俄罗斯的饮品,除了伏特加(这个如果也算饮品的话),不可不提的就是格瓦斯了。

俄罗斯人的灵魂饮料“格瓦斯” 看完就明白了格瓦斯是一种盛行于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饮料。格瓦斯由俄式大列巴(黑面包)发酵酿制而成,颜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红色。

在苏联时期,物质极大匮乏,街上的格瓦斯小车仿佛就是俄罗斯人民的“精神寄托”。它也多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影视作品中,为外国人民熟知。

格瓦斯是适合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东欧国家人群的口味。一直就这样作为灵魂饮料延续到了现在,我相信以后还会继续延续的很久很久。

G. 俄罗斯的风俗

俄罗斯民族饮食习惯有以下几大特点:

酸:俄罗斯人喜欢吃酸的食品。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多以酸为 冷:午餐多数是冷盘。以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为主。
汤:俄罗斯人午餐、晚餐喜欢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红菜汤、白菜汤等。
酒:俄罗斯人喜欢喝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茶: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在茶中加柠檬片和糖。倒茶时,先从茶炊里倒出一些酽茶,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主食大多数是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用来作为待客的食品。
副食:主要是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薯仔、萝卜、生菜和圆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吃的规矩

在服务性场所,一般给小费,也叫茶钱。付帐的时候酌情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应邀做客时,进屋应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间好。在主人家里,应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然后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吃西餐时,应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通常用手拿。饮酒时用右手拿杯;嚼东西时应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好身旁的妇女。

卫生习惯

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不许随地吐痰。在街上,即使你离人群很远吸烟,也会有人走过来"关照你"。俄罗斯人这方面公德意识很强。
俄罗斯人有"泡澡堂"的习惯。他们的澡堂很独特一蒸汽澡堂。澡堂里有炉子、上面放有烧热的石头,把水泼到石头上,立即出现蒸气,然后用白桦树条编成的"小扫帚"拍打身子。

打招呼

俄罗斯人对称呼相当有讲究。在大街、商店、公共汽车等场所,你可称对方"您"或"同志"。如果进一步交谈,你可以按对方性别、年龄,分别称先生、小姐、女士、朋友、小伙子。
假如你与俄罗斯人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互相认识和交谈,应该努力记住对方的全名,既要称呼他的名字还要加上

父姓,以示尊敬和客气。而且千万要记住:称"您"不能称"你"。

交际禁忌

让烟时,一般要递上烟盒让其自取,不能只合一支。特别应注意不要用一根火柴替三个人点烟。男人吸烟时,应先问问身边的妇女介不介意。出门进门,男子应帮助同行妇女穿大衣、开门。

谈话时应看着对方,不插话,以示尊敬。上厕所的代语是"对不起,请等一下",或说"对不起,我去打个电话,请等一等"。握手时要摘下手套,不能摇对方的手。如果关系一般,轻轻地握;关系很好时可以用力。对年长者的妇女,不应先伸手;对初次见面的妇女,可先鞠躬。假如你是女子,切忌用裙子当扇子扇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对他人不得用手指指点点,交谈时不要大声嚷嚷。俄罗斯人在公共场合要么不说话,要么低声交谈,很文明。 (夜鹰)

俄罗斯社会风尚之女士优先(远东经贸导报2003-29-1)

俄罗斯人一向把尊重妇女当作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修养好的标志。虽然"女土优先"并不挂在口上,但男士们却很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文明,在妇女面前,他们不仅注意仪表,而且还谈吐文雅、礼貌谦恭。
俄罗斯人尊重妇女反映在日常琐事的一举一动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社会所特有的公德和风尚,这种风尚几乎随处可见。比如,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常常见到男人们主动为妇女拉门,公共汽车上为妇女让座位,街道拥挤的路边让妇女先行等等,体现出整个社会对妇女的关心、爱护和体贴。

俄罗斯妇女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享有不少的好处,进而也形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习惯,如习惯了坐小汽车不自己开门,习惯了出门时别人给披上外衣,习惯了下公交车有人搀扶,总之,习惯了一切文明礼貌性的服务。就连七八岁的小男孩都不乏绅士举动,每当公共汽车停站时,他们会首先跳下车,然后转身递去一只手给自己的母亲或长辈,帮助她们下车,全然一副大男子的风度。

如果说平时这些点滴行动还不足以体现出社会对妇女的关爱的话,那么,俄罗斯妇女在外旅行时受到的周到服务则更为明显。坐飞机、乘火车途中,女性有时要手提沉重的行李,行走困难,这时,素不相识的人会走过来,热情地伸出双手为她帮忙。帮助妇女在俄罗斯似乎已成为极其自然而普通的事情。同宿一个包厢的男女旅客彼此非常照顾,列车起动后,男旅客自动离位,腾出地方和时间给女旅客,这时妇女们便能更换旅行时所穿的舒适的衣服。夜晚入睡前,男人们也让出包厢,等妇女合衣而卧后自己才归来。这些过程大家不用任何语言,仿佛成为一种惯例。

俄罗斯有不少吸烟者,当妇女在场时,他们吸烟首先要征得她们同意,获得同意后,才抽烟。当然,也有对妇女视而不见在公共场合"喷云吐雾"的人,对这种旁若无人的不自觉表现,妇女们,则敢于提出抗议,直至其收敛自己的行为。事情虽小,但尊重妇女的确成为俄罗斯男人一种优雅的风范。

尊重妇女不是一朝一夕人们心血来潮的表现,它是俄罗斯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中,有专门讲如何尊重妇女的课文供学生阅读。从小的正规教育、家长的正面传授以及社会的耳濡目染,培养了俄罗斯人文明、礼貌、懂得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 (珊珊)

传统婚俗:古罗斯和封建时代,俄罗斯人的婚姻严格受社会等级门第的限制,主张门当户对,贵族不与平民、农奴通婚。男女婚姻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没有婚姻自由。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发展后,婚姻自主的风气逐渐流传,但传统的婚俗影响仍长期存在,尤其是在农村。

古老的俄罗斯婚俗很具民族特色,但结婚仪式十分复杂隆重,其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说媒。十月革命前,每个村庄和城镇都有职业媒婆,以说媒为生,多是能说会道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对周围各家未婚男女的情况及其家庭财产情况了如指掌,专为男方出主意,举荐未婚妻,并受男方的委托,到女方家庭去提亲。媒婆去的时间一般是逢单的日子(决不能在每月13号或星期三)的晚上。媒人进房后不能说出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而是称自己是猎人、朝圣者或商人等等,过一会才花言巧语地说明来意:"你家有个小鸽,我家有只小鹰,你家有只小貂,我家有个猎人,你家有个姑娘,我家有个小伙,咱们来结个亲。姑娘是支花,为何耽误在家。"一番说服后,若女方父母同意考虑这门亲事,他们便与媒人绕桌三圈,然后商定相亲日期。相亲之日,未婚夫与父母、媒人来到女方中,与女方见面。男方父母出面提出婚姻要求。女方父母在相看了未婚夫之后,如初步同意,就把男方带来的面包切成相等的两块或四块与男方家人吃掉。随后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边喝酒一边商谈双方各自应该付的聘礼和嫁妆及婚期等问题。俄罗斯人很看重聘礼,也看重嫁妆。聘礼少或者嫁妆不够就难以缔结良缘。
接下来就是订婚。男方父母和未婚夫在媒人的陪同下择日再次来到女方家中,正式向女方求婚。女方表示正式同意,并接过男方父母献上的面包和盐。双手接过后要吻一下面包,表示感谢,然后把它放在摆满佳肴的宴席上。双方父母祝福未婚夫妇,未婚夫妇交换礼物。一般未婚夫送给心上人订婚戒指或珠宝首饰,有的还在礼盒里装一根短鞭以示丈夫的权利。未婚妻回赠情郎的则是她亲手绣制的围巾、手套等女红。仪式之后,宴会开始,未婚妻给客人们敬酒并回赠每人一块丝绸手帕。

婚礼前夕或当天早晨,待嫁的准新娘把闺中好友请来举行"哭嫁"仪式,向少女时代告别。她解开发辫,把发带分赠给女友,跟她们一起唱有关出嫁后悲惨命运的歌曲,这些歌曲都是描写新娘婚后的不幸生活: 啊呀,水是那么凉,又是那么黄/ 他们打发我这姑娘去挑水/ 我光着两只脚,没有鞋穿/ 我赤身露体,没有衣衫……。

接着是洗澡和与家神告别。未婚夫妇在婚礼前都要进行沐浴净身,在传统的浴室里洗个蒸汽浴。结婚时新婚夫妇还要交换桦树枝制成的浴帚。

婚前的一项重要活动是送嫁妆。送嫁妆的车队通常由五辆马车组成,第一辆上装着神像和茶炊,载着一个捧着茶叶和方糖的男孩;第二辆坐着新娘的教母,捧着瓷器和银盐碟;第三辆马车上放着厚薄被各2床,大小枕头各2对,床单床罩各6条,床帏2条,鹅毛褥子1个,还有新娘的衣服什物;第四辆载家具地毯;第五辆上坐着新娘的姨母和抱着一只母火鸡的媒人。新娘家如果富裕,嫁妆多,车队就更长。

高潮是结婚的日子。当天早晨,新娘换上白纱做的结婚礼服,梳上已婚妇女的发型,戴上基奇加帽(已婚妇女才戴的帽子),坐在神像下等待迎亲车队。这时,新郎、伴郎、媒人及亲朋好友分坐四辆马车而来,马车都用彩带、鲜花、树枝装饰得格外华丽。迎亲队伍要经过一番周折(用钱买路、寻新娘等)和逗趣哄闹之后方能进入新娘房内。伴郎向女方家人敬酒三杯,然后把一条手帕塞到新郎手里,把他领到新娘跟前,让新娘握住手帕的另一端。然后,新郎新娘坐在一起接受新娘父母的祝福。此后,新娘与伴娘及女方媒人随迎亲队伍去教堂。动身之前新娘及其家属照例要痛哭一场,这时为整个婚礼的转折点。按照风俗,新娘离家后不应再哭泣。

宗教结婚仪式由神甫主持。神甫给新婚夫妇戴上婚冠,询问双方是否愿意与对方结合,为新人祈福。然后,新郎新娘交换结婚戒指。按照习俗,只有在教堂举行过婚礼仪式、接受过上帝祝福的婚姻才是幸福的、牢固的。
教堂婚礼后,新婚夫妇到新郎家。宾客们在门前用面包和盐迎接新人,往他们身上撒麦粒、啤酒花、花瓣等,祝福新人婚后生活富裕、幸福。随后,盛大的婚宴开始了。婚宴上除了各种美味佳肴以外,特制的大圆面包是必备食品。上面饰有太阳、月亮、星星、鸽子,表示新人如日月相随,相亲相爱。按照传统习俗,婚宴中有一位扮作农家厨娘的妇女端上一瓦罐麦粥,请新人将粥喝尽,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要是树林里的树墩多,你们就多生几个儿子,要是草地上的树墩多,你们就多生几个闺女"。席间,宾客频频举杯向新人祝福,并高喊"苦哇,苦哇",让新人接吻。在这喜庆的宴会上,坐在最显着位置的新人却不能走动,也不能随意吃喝。

狂欢至深夜,新人入洞房。洞房的墙角或床上一定悬挂着箭,箭象征爱情。在俄罗斯的传说中,婚姻是由铁匠锤定的,而铁匠和箭都代表雷神。有雷才能下雨,有雨才能丰收,因而箭也象征多子多福。箭还象征威力,守护新人的幸福。洞房花烛夜,新娘必须为新郎脱鞋,以示顺从。

婚礼的最后一步是回娘家。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中去。岳母请女婿吃的头道菜是煎蛋,吃后女婿要把一枚硬币投入盛着葡萄酒的高脚杯里,并递给岳母,表示承认新娘的贞洁。

这是传统的结婚礼仪,礼节繁琐,以前通常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做到。

苏维埃时候婚俗:十月革命后,城市居民的订婚仪式很简单。通常是由女方在家中设茶点款待客人,时间一般选在婚前三个月内的某一天。这天未婚夫妇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首先由女方父亲宣布为女儿订婚,然后未婚夫向未婚妻赠送订婚戒指。未来的女主人给客人们斟上香茶,端出覆盆子果酱,请客人们品尝自己亲手烤制的甜点。而客人们照例一边品尝,一边对未婚妻的手艺给予评价。

城市里婚礼也很简单:未婚夫妇先到市、区的民政机关登记,然后在亲友的陪同下分乘两辆汽车来到专为新婚夫妇举行婚礼而设的"幸福宫"。,新郎携新娘在门德尔松的结婚进行曲中走进大厅。新郎一般身着深色礼服,白色衬衫,站在新娘的右侧。新娘则一般穿白色婚纱,头带花环,手持花束。传统的花环由香橙花编成,或为蓓蕾,或半开。花束通常用玫瑰、郁金香、康乃馨和牡丹编成,或是白色,或是玫瑰色。白色象征纯洁、温柔;玫瑰色象征青春。

婚礼主持人先询问未婚夫妇是否自愿结合,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请新郎新娘和证婚人在结婚证书上签字。接着新人交换戒指,接受双方父母的祝福。婚礼仪式结束后,新人会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如初次见面的地方、经常同游的地方,或者去烈士墓、纪念碑等地方献花,或在结婚林中植树。然后再回家或到餐厅举行婚宴和晚会与来宾欢庆。整个过程一般一天就结束了。农村婚礼保留了较多的传统礼节形式。

当代东正教婚礼:苏联解体后,宗教的地位在俄国逐渐上升,教堂婚礼也增多了。正教会禁止与不同信仰的人结婚,因此来教堂举行婚礼的人必须是经洗礼入教者,而且必须持有公民证和在官方民政部门办理的结婚证件。

未婚夫妇在婚礼前须斋戒7-10天。新娘须穿着白色婚纱,也可着兰色、玫瑰红或淡褐黄色婚纱,但忌穿紫色或深色服装。头上要有帽、盖头等物。新郎穿深色西装,不能戴帽。

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走进教堂。进入教堂后,新郎立于右侧,新娘立于左侧。神父问明他们确实同意结合之后,向新郎新娘各祝福三次,祈祷上帝赐福,把点燃的蜡烛递到他们手中,把置于圣坛上的戒指戴在他们手上,之后新人相互三次交换戒指,各喝三小口红酒。然后新人亲吻耶酥和圣母像,接受在场者的祝福。仪式结束后,新人男右女左携手走出教堂。

按照东正教的习俗,在斋戒期间、某些宗教节日、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不举行婚礼。

左右方位观: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右吉左凶的观念。受这些文化的影响,俄罗斯民族中形成了右为尊、为贵、为吉,左为卑、为贱、为凶这一观念,并将右与男、左与女联系起来。在俄语中,"右"这个词同时又是"正确的,正义的"意思;而"左"则有"反面的"意思。心情不好可能是起床时左脚先着地的原因;穿衣时,俄罗斯人必定先穿右袖,先穿左袖是不吉利的;右颊长痣是吉痣,左颊长痣是凶痣。俄罗斯人至今还有向左肩后吐三次唾沫消灾的习俗。

吉凶观念:征兆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遗留下来的,世界上各民族都有,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

在俄罗斯下列现象被视为吉兆:小孩出生时被羊膜包着全身,预兆终生幸福;儿子像母亲,女儿像父亲,也预兆孩子会终生幸福;两人交谈时,突然同时说出一个词,预兆未来两人的某一个愿望定能实现;坐在两个同名的人之间时,心中想一个愿望,此愿望定能实现;乔迁时先放一只猫进屋,日后生活必定顺意;在俄式澡堂洗澡时,用白桦枝条抽打上身,身体会健康;姑娘试穿新衣时被针刺,预示她穿这件衣服时定会有人,特别是小伙子的喜欢;蜘蛛落到人手上,预示此人将收到信或好消息;杯中茶叶垂直浮在水中,预示喝茶的人将会获得好消息。

下列征兆被视为凶兆:用毒眼看人,对方不吉;乌鸦在屋顶叫,预示死亡;途中遇到猫(尤其是黑猫),或看到兔子穿过道路,或遇到提空桶的人,预示此行不吉;出门时,忘记带某种物品而又回家取,不吉。避凶的办法是返回后照照镜子;看到衣着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人,不吉;盐倒洒出来,不吉,预示会与人吵架;杯中茶水突然泼掉,不吉,预示有突发事件。

禁 忌:俄罗斯传统习俗中还有一些禁忌,如:不能送他人尖利的东西,如刀、别针等物,如一定要送,则应讨回一枚硬币,或用要送的尖东西扎对方一下;不能送别人手帕,因为送手帕预示着分离;两个用同一手帕擦汗,预示终会分离;忌在家里和公共场所吹口哨,口哨声会招鬼魂;忌让姑娘对着桌角坐,坐在这地方预示姑娘三年嫁不出去。

H. 沐浴露,玻璃水 俄罗斯人为什么把这些当酒喝

俄罗斯人嗜酒世界闻名,其“豪饮”的酒文化也由来已久。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早在公元988年就宣称:“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

提及俄罗斯、酒,两个关键词,首先浮现在眼前的便是伏特加(Vodka)。作为一种无色透明的烈酒,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较有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当作俄罗斯的代名词。 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迷恋就是其酒文化的缩影。


伏特加酒之所以能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至爱,自有其道理。其一,这个民族自形成之日起,不得不忍受着极端严酷的自然条件,其冬季往往漫长且严寒。

伏特加是烈酒,最终的酒精含量一般在 40% 以上,伏特加不需陈酿即可出售。其风味口感十分独特,最明显的就是入口即可感受高酒精度带来的灼热感,因此俄罗斯人常在冬季饮用浓烈的伏特加来驱走寒气。

还有人将俄罗斯人对酒精的喜爱归因于政治。他们认为,俄罗斯人不仅要与自然斗,更要忍受着一个又一个暴虐的独裁政权:维京海盗的斧头,蒙古皇帝的铁骑,伊凡四世的鞭子,彼得大帝的刺刀。

因此,人们在有钱买酒的情况下把自己灌醉是惟一的乐趣。对他们来说,喝伏特加“只是为了将那些与生俱来的负担忘记”。

另外,历史上,伏特加酒与俄罗斯同时产生,它们之间有种不解之缘,使伏特加酒成为罗斯民族性格的一种象征。在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男人的眼中,伏特加能使他们更加强大。

伏特加在俄罗斯经济中也占有一定地位。作为俄罗斯继天然气和石油之后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每年有不少于一亿升的伏特加从这个巨大的工厂流向世界各地。

在世界很多国家,伏特加都被认为是调制鸡尾酒必不可少的原料。就俄罗斯内部而言,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也曾将酒业作为沙皇重要的税收来源。

总之,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俄罗斯形成了异常繁荣的饮酒文化。据统计,俄罗斯人均酒精年消费量为15.76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饮酒引发社会问题

酒是一把“双刃剑”,给俄罗斯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这个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据俄卫生部统计,每年与酒精有关的死亡案例达到50万起。俄罗斯三分之一的成年男子和七分之一的成年女子“喝酒上瘾”。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为65.9岁,大大低于俄罗斯女性的76.7岁,酗酒是主要原因之一。

I. 62名俄罗斯人因喝了含酒精的沐浴液而丧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因饮用沐浴液而死亡的人数已达62人,仍有36人住院治疗。这些俄罗斯人是将沐浴液当成了廉价的酒替代品,最后导致中毒身亡或住院。

涉案沐浴液。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俄罗斯15岁以上男性平均每年喝23.9升酒,女性喝7.8升酒;而中国男性每年只喝10.9升酒,女性2.2升。

2014年刊登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5%的俄罗斯男人活不过55岁,而英国此项数据仅为7%,美国为10%。 而俄罗斯男性短寿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度饮酒和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的2015年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男子的预期寿命为64.7岁,仅排世界第127名。
酗酒很可怕,更可怕的是他们酗的不是真的酒
酗酒本身就危害健康,而摄取低质量的替代酒精的健康风险更大。俄罗斯消费监管机构表示,在2016年前九个月,就有9,300名俄罗斯人死于酒精中毒。其中,1200人死于甲醇(工业酒精)中毒。
分析人士说,高达1200万俄罗斯人喝低价的含酒精的酒替代品,包括香水、润肤液、防冻剂和窗户清洁剂。
据了解,导致60多人死亡的沐浴液,每瓶价格最多40卢布(约4.6人民币),比最低成本的伏特加酒还要便宜。
俄罗斯毒理学专家奥列格·库兹涅佐夫说,由于经济危机,今年因饮用替代酒精而死亡人数已经增加。 “人们变得更穷了,但他们对酒的需求仍然存在。以前,对酒有依赖的人会去买最便宜的伏特加,现在他会去买别的,比如窗户清洁剂。”
原因1:有饮酒御寒传统,喝到断片儿有气概
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重度饮酒的悠久传统。
显而易见,俄罗斯人爱喝酒的一个原因是气候。俄罗斯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喝酒可以抵御寒冷。俄罗斯的饮酒模式在纬度较高地区的许多群体中也是常见的,例如芬兰人和北美因纽特人。

另外,酒的流行也因为男人想要展示自己的男子气概。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大卫·莱昂(David Leon)说,“在俄罗斯,喝到断片儿不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为了展示男子气概,你就应该喝很多酒。”
原因2:历任政府被指背后推动,以增税收填国库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相当程度上,饮酒文化也是由历任政府推动的。在俄罗斯,即使价格上涨,伏特加的需求仍然存在,所以国家有一种永远存在的诱惑,即促进民众饮酒,增加税收和填补国库。
例如,1591年,英国大使吉尔斯弗莱彻哀叹俄罗斯的一位沙皇伊凡四世鼓励臣民们把最后一分钱都用来去国营酒馆买酒,“没有人会阻止他们,不然就他妨碍了皇帝的收入。

后来,俄罗斯革命的精神领导尼古拉·切尔尼舍夫斯基谴责国家放弃其“提升国家荣誉,国家道德福利,正义与公平”的责任,他认为这些都为了得到高额伏特加税而牺牲了。
“它存在的唯一原因是挣钱,” 切尔尼舍夫斯抱怨道。 “唯一的目的和关注点就是钱,钱,钱。
但是,斯大林认为酒税收入是至关重要的。他曾说道“什么更好,外国资本主义的锁链,还是伏特加的销量?”他说。 “当然,我们会选择伏特加。”
原因3:香水、沐浴液被当酒消费,甲醇夹杂最是致命
根深蒂固的饮酒习惯与糟糕的经济状况一起催生了俄罗斯的酒品替代市场。
而这个替代市场有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标为香水或沐浴液的物品被广泛当酒消费。他们被放在饮料亭销售,显然人们会把他们作为酒来购买。

销售此次致命沐浴液的商店。
这次引发命案的沐浴液,甚至在某些地区的自动售卖机中有售。
普京总统日前对此表态,称会下令严厉打击酒的替代品,对所有酒精含量超过25%的香水,清洁剂,药品和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要做好管控。
普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酷爱饮酒的俄罗斯民众,尤其是男性继续饮用有毒替代品造成悲剧。
不过,最为致命的却是含有甲醇的假酒泛滥。在伊尔库茨克这个事件中,这两个问题结合引发了悲剧。
受害者所饮用的沐浴液标签中声明产品含有93%的乙醇、山楂提取物和柠檬油,但实际上里面含有致命的甲醇

J. 俄罗斯人为什么把沐浴液当酒喝

前段时间出现了一个新闻,就是俄罗斯人因为喝沐浴露而导致中毒死亡了几十人,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为什么有人去喝沐浴露,那不是去找死吗?毕竟在中国的电视剧,或者小说里就有很多弄这些东西去威胁别人自杀的人。

不过在俄罗斯情况完全不同,因为他们不仅仅喜欢喝沐浴露,还喜欢喝洗发水、飞机防冻液、鞋油等。而他们并不是因为异食癖,而是因为在俄罗斯这个国家中,这些东西的酒精含量都很高。而俄罗斯的地理环境是处于高寒地带,土地广阔但是又人口稀少,所以如果有烈性酒就可以暖身,抵御寒冷,并且还可以提神壮胆。

不过俄罗斯人,也因为爱喝酒而喝醉了干出了很多让人震惊的事情。最出名的就是殴打棕熊的事情。当时2个喝醉了的俄罗斯的年轻人,想混入波兰他特拉国家公园,而遇到了棕熊,他们因为做贼心虚,以为棕熊是工作人员所扮演的。于是为了自己不被抓住,而动手打了棕熊。后来的结果就是这2个人的伤口并无大碍,而棕熊的头部就缝了9针,甚至连獠牙都被打断了。而棕熊则在动物医院接受治疗,而这两个人不仅仅面临刑事诉讼,还要承担棕熊全部的医疗费用。

所以他们战斗民族的称号不是白来的。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人喝什么沐浴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