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有几大历史战争
1、俄土战争,是指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
2、大北方战争(1700~1721),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争霸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从此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从此衰退,由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3、拿破仑战争 1814年3月31日,打败了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率反法同盟军队进入巴黎。但是,这次胜利也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了隐患,许多参加战争的贵族军官受到美国和法国大革命的启发。
4、日俄战争国内危机发展。1905年工人和平请愿被镇压,全国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这次革命被列宁称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预演”。
5、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8月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
6、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俄罗斯侵略欧洲哪些土地扩展阅读:
早期历史
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善于流动的民族,索洛维约夫称之为具有“液态因素”。
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聂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这块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与沼泽交错、河流纵横、土质以砂质黏土为主,同时远离海洋、与大草原连接。
在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俄罗斯历史
❷ 俄罗斯历史上曾经3次要求加入北约,美国等国为何一直拒绝
苏联为了能和美国争霸,在军事,以及重工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让它拥有了足以匹敌美国的军事实力,但它的轻工业、农业等却很落后,这导致苏联很强大,但百姓的生活很贫穷。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苏联内部的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在1991年9月,苏联宣告解体。
三、俄罗斯加入会损害北约利益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不断向美国靠拢,处处讨好美国,但美国并没有完全接纳俄罗斯,而普京时期,俄罗斯已经认清现实了,北约不会接纳俄罗斯,但俄罗斯面对北约的围追堵截,却压力颇大,所以他们要求加入北约,也是向北约释放友好信息,希望北约不要将俄罗斯当成敌人。同时,俄罗斯也想通过这种方法让北约难堪,为自己赢得舆论支持,表达对北约扩张的不满。
❸ 俄罗斯除了掠夺过中国的土地还掠夺过哪些国家的土地
俄罗斯还掠夺过日本的北方四岛,乌克兰的克里米亚等领土。
❹ 俄国领土面积的欧洲部分,占整个欧洲面积的百分之多少
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俄罗斯面积约1709万平方公里,欧洲部分占俄罗斯总面积1/4,即427平方公里左右
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占整个欧洲面积42%左右。
❺ 俄罗斯在历史上三次要求加入北约,为什么一直被拒绝
北约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二战之后,美国为了对抗和自己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而成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而苏联为了能和美国抗衡,也成立了一个以自己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着名演讲“铁幕演说”,随后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这将美国和苏联推向了对抗之路,华沙集团和北约集团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苏联为了能和美国争霸,在军事,以及重工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让它拥有了足以匹敌美国的军事实力,但它的轻工业、农业等却很落后,这导致苏联很强大,但百姓的生活很贫穷。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苏联内部的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在1991年9月,苏联宣告解体。
三、俄罗斯加入会损害北约利益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不断向美国靠拢,处处讨好美国,但美国并没有完全接纳俄罗斯,而普京时期,俄罗斯已经认清现实了,北约不会接纳俄罗斯,但俄罗斯面对北约的围追堵截,却压力颇大,所以他们要求加入北约,也是向北约释放友好信息,希望北约不要将俄罗斯当成敌人。同时,俄罗斯也想通过这种方法让北约难堪,为自己赢得舆论支持,表达对北约扩张的不满。
但是俄罗斯体量太大了,北约将俄罗斯吸纳进来,很难将其消化。俄罗斯还与北约的不少成员国有矛盾,俄罗斯加入北约会影响北约内部的团结,他们之间的共同防卫协作也就名存实亡。同时,北约在苏联解体后没有解散,主要目的是防御俄罗斯,若俄罗斯也加入北约,就起到防御俄罗斯的作用,北约也就失去存在价值了,所以北约成员国不会同意俄罗斯加入北约。
❻ 沙俄疯狂扩张吞噬了哪些国家
四百年扩张史
[zxhm] 于 2006-01-14 21:48:49上贴
--------------------------------------------------------------------------------
东斯拉夫人请来诺曼人,遂造就一大强国俄罗斯.其实细想起来,原先在林海雪原里以打鱼打猎和养蜂为生的东斯拉夫人,其实可能是一个温和的民族,否则他们也不会去请来强悍的诺曼人统治他们。今天俄罗斯的性格,可能已不是原来东斯拉夫人的性格,而是得到了那些北欧海盗的真传。今天的瑞典丹麦早已成为最和平最与世无争的民族,俄罗斯却成了当年北欧海盗的真正传人。
凶悍的北欧海盗塑造了俄罗斯,于是,东斯拉夫人变成了霸气十足的俄罗斯人,不断扩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俄国的扩张,细究起来,其实应该分为两部分,即在欧洲的扩张和在亚洲的扩张。这两类扩张,其性质其实是不同的。
打开俄罗斯地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使俄国成为最大国家的主要原因,是那一大片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而对这片土地的占领,是与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明显不同的。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是俄国的政府行为,无论在规模上和形式上,与其他欧洲强国完全一样,争夺地区相对于亚洲来说面积不是很大,但至关重要,争夺极其艰难。
莫斯科公国建立后的俄罗斯统一战争,类似于金人的内部统一战争。来自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推翻金帐汗国的斗争,则类似于同样来自林海雪原的金人推翻辽帝国的战争。统一俄罗斯之后,莫斯科大公国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首先是伊万雷帝灭掉两个鞑靼小汗国,伊万雷帝还为了争夺北方出海口,发动了长达二十五年的立斡尼亚战争,但未能成功。
俄国在欧洲扩张的突破发生在一百年后的彼得大帝时代。罗曼诺夫沙皇与留里克沙皇在俄国的扩张上是一脉相承的。为了使俄国得到北方出海口,彼得大帝投入了自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血战,彼得大帝终于战胜北方劲敌瑞典,夺得波罗地海出海口,并且兴建了着名的彼得堡。瑞典也经此一战,彻底退出大国行列,变为一个和平小国。
彼得的老爹阿列克赛也对俄国有很大的贡献,从1654年到1667年,他经过与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的十三年战争,虎口拔牙,从波兰手里夺得了半个乌克兰。
而俄国在欧洲的大扩张时代则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时期。通过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俄国击败土耳其帝国,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俄国获得了比北方出海口更为重要的黑海出海口。
此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俄国,扩张起来已经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她轻轻松松地和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波兰彻底消失。波兰七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俄国分得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此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志得意满,环顾欧洲,她说:“我两手空空,来到俄国,现在我终于给俄国带了我的嫁妆,就是克里米亚和波兰。如果让我活二百岁,我将征服整个欧洲,使俄国变成一个有六个京城的大帝国!”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孙子亚力山大一世,和强大的拿破仑帝国苦苦周旋,战战和和,在惨痛的失败后, 面对拿破仑帝国的强大攻势,绝地反击,以俄罗斯人千百年来在林海雪原中养成的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特性,以及老天爷严寒的帮忙,艰难地战胜拿破仑帝国,再次吞并已被拿破仑解放了的波兰。沙俄也就此一跃而为欧洲霸主,独步欧洲。
1848年,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了欧洲革命,俄国更是不可一世。
1853-1856年,为向地中海突破,俄国与英法土之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割地求和。尼古拉一世成为俄罗斯帝国第一个割让土地的沙皇,因而气愤自杀。这也可见俄国在欧洲扩张的艰难。俄国就此被打回原形,沦落为二等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更是被德国打得找不着北,最后投降了事,还割让了西部一百余万平方公里最好的土地。
纵观俄国在欧洲的扩张,与其他欧洲强国一样,都是苦心经营,结果是有得有失。如果没有在亚洲的扩张,俄国与其他欧洲强国没什么两样,尽管会大一些,但还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有了在亚洲的扩张,才使俄国把其他欧洲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变成世界最大国家。而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与其在欧洲的扩张相比,形势也完全不同。
欧洲是俄国的重点,得失进退之间,生死攸关。相对于欧洲来说,俄国对亚洲则不是那么特别在意。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类似于西班牙在美洲的扩张,不完全是政府行为,而是官方和民间力量参半。但这种顺其自然不甚着力的扩张,给俄国带来的土地却比他们在欧洲所得的大得多,正是在亚洲的扩张,才使得俄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着力不多,收获很大,这是因为,第一,亚洲北部空地面积很大;第二,亚洲北部居民很少,而且原始,俄罗斯人对付他们,与西班牙人对付印第安人完全一样。
我们就来看看俄国是怎样在不经意间,一不留神,就把西伯利亚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轻易收入囊中的。
对西伯利亚的扩张开始于1581年。当时的伊万雷帝正在立斡尼亚战争中被当时的欧洲强国波兰和瑞典打得焦头烂额,对于遥远的西伯利亚根本没有概念,他只是派了经常与西伯利亚汗国打交道的一个商人家族斯特洛冈诺夫家族去向西伯利亚汗国收取毛皮。该家族的部属,哥萨克人叶尔马克,率领一支840人的小队伍上了路。那西伯利亚汗国是白帐汗国的后裔,相对于他们在南方大草原上的兄弟来说,这个老林子里的部落可谓是小国寡民,双方战斗的规模经常是几百人对几百人,和打群架差不多,和欧洲那种以举国之力相拼的大战不可同日而语。年迈的古楚汗和强悍的哥萨克苦苦周旋,到底弓箭长矛敌不过火枪火炮,1598年,西伯利亚汗国灭亡,古楚汗逃到南方草原,被那里的人杀死。俄国吞并了西伯利亚西部。这其实是由一个商队完成的。这支商队在与西伯利亚汗国缠斗的时候,俄国本土正是留里克朝末代沙皇弱主费多尔在位,西伯利汗国于1598年灭亡时,费多尔已于这年一月死去,留里克朝绝嗣,俄国正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在留里克朝与罗曼诺夫朝之间的混乱时期,俄国本土发生了大饥荒,三分之一的人饿死;并且俄国还遭到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的进攻,几乎亡国。俄国本土的危机,并未影响到遥远的北亚的俄罗斯商人们,他们仍在继续他们在北亚的进军。吸引他们的倒不是土地资源,他们不断向前推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毛皮。就在俄国本土一片大乱之际,北亚的俄国商人们又占领了叶尼塞河一带。随着商人们的开拓,农民们也随之而来。
1613年,罗曼诺夫朝建立,俄国本土这才稳定下来,俄国人在北亚的开拓也推进到了勒拿河流域。1632年,俄国商人们修建了俄国在北亚的第一个城市,雅库次克城堡,沙皇在此设立督军府,俄国官方开始接手在北亚的扩张。
俄国人于1639年推进到鄂霍次克海沿岸。之后,他们与贝加尔湖一带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展开争斗。原始的布里亚特人敌不过俄国的火器,七十年代,俄国人占领了贝加尔湖一带。
1689年,侵入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与清帝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他们在亚洲的第一次退却,不过,他们还是夺取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这时,俄国本土正是彼得的姐姐索菲娅大权独揽,姐弟俩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这一年八月,彼得一举推翻索菲娅的统治,夺取了政权。
之后一百余年,俄国没有再向远东扩张,远东似乎被遗忘了。十八世纪末,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末期,俄国人才又继续向东进军,吞并了楚科奇半岛,并进而越过白令海峡,吞并了北美的阿拉斯加。不过,在远东的扩张始终不是俄国人关注的重点,对俄国人来说,那只是偏远地区的小事,无关大局,所以,阿拉斯加后来又被轻易卖掉了。
正是在这不经意间,俄国夺得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土地,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北亚的征服,俄国的民间力量出了大力。对应我们在本文开始时所说的,如果说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是政府行为的话,那么俄国在亚洲早期的扩张多半是民间行为。由此可见,对外扩张不仅是历代沙皇皆如此,而且俄国人民也如此。扩张侵略,已经深入俄国人的骨髓,说俄国人侵略成性,恐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由于在欧洲扩张受阻,沙皇政府才把侵略的重点转向亚洲,全力以赴,在中亚和远东进行拓展。从欧洲到亚洲,俄国成为真正的双头鹰。
克里米亚战败后,俄国的矛头指向中亚。在欧洲沦为二流的俄国,在亚洲却所向披靡。至1875年,俄国用了二十年时间,出动大批军队,一举征服了中亚诸汗国。1858年至1860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侵占了清帝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又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侵占清帝国西北五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00年,俄国趁清帝国发生义和团暴乱,侵占了清帝国在乌苏里江以东仅存的立脚点,江东**屯,然后,十七万俄军大举南下,一举侵占清帝国东北全境,企图将东北变成黄俄罗斯。
1904年,俄国与新兴强国日本爆发战争,结果战败,被迫将东北南部让给日本。
1911年,俄国又煽动中国的外蒙古独立,趁机将外蒙作为其势力范围。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俄国已成为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总观俄国在东西两线的侵略扩张,重点在欧洲,由沙皇政府亲自出马;亚洲非重点,前期主要由民间力量完成,后期由沙皇政府接手。可见俄国由上到下,无不具有十分强烈的扩张性。对外扩张,成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4448327.html
❼ 俄国在欧洲所占领土的面积
俄罗斯的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在亚洲的面积为1110万平方公里
,欧洲为597.54万平方公里
❽ 俄罗斯侵略过哪些国家
1533年,立国不到50年的俄罗斯先后吞并了普斯科夫和梁赞,从立陶宛夺取了斯摩棱斯克。
1547年,俄罗斯的统治者伊凡四世被东正教主教宣布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从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沙皇。在伊凡四世在位期间,他先后发动了多次远征喀山的战争,最终将喀山汗国并入了俄罗斯的版图,之后,为了打通地中海的入海口,伊凡四世发动了持续25年的立沃尼亚战争。
1583年,伊凡四世病逝。1598年,继任沙皇费多尔也病逝,由于无后,留里克王朝自此终结。在经过了15年的内部斗争之后,1613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被加冕为沙皇,从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罗斯长达300多年的统治。
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他大刀阔斧的对俄罗斯帝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拉开了俄罗斯快速崛起的序幕。彼得一世的改革就其直接目的而言是为了改变俄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增强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而就其根本目的来看则是维奇向外扩张、夺取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围绕称霸这一国整体目标,彼得一世所确立的国战略发生了从地域性蚕食向世界性侵略的转变。这个转变的基本标志,一是从蚕食周边土地转变为争夺海洋;二是从争夺东欧霸权转变为争夺以欧洲为重点的世界霸权。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先后发动了的主要展示包括连次远征雅俗、北方战争、进军普鲁特河、远征波斯、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夺取远东水域、侵占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通过这些战争,俄罗斯不仅大大拓展了疆域,而且夺占了面向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入海口,使俄罗斯由内陆国成为濒海强国。由于彼得一世对俄罗斯扩张和崛起的巨大功绩,1721年,彼得一世获得了“大帝”和“祖国之父”的尊号,俄罗斯也正式改名为“俄罗斯帝国”。
1725年,彼得大帝病逝,俄罗斯政局一度陷入混乱。即使是在国内政局混乱的情况下俄罗斯的沙皇们仍然念念不忘对外扩张侵略。在东方,俄罗斯除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外,在1741年越过白令海峡侵入了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在西方,通过与瑞典的战争将帝国的西北边境推进到库门聂河一线。此外,还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七年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对土耳其战争等。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俄罗斯沙皇。作为彼得一世对内对外政策的继承者,叶卡捷琳娜二世继承了沙俄历来以军事为手段的领土扩张政策。南入黑海,西吞波兰,北控芬兰。巩固和扩大了俄国在彼得一世时期所占领的波罗的海亚南地区的地位。将克里木半岛、诺曼半岛和库班河南岸地区纳入其管辖之下,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黑海舰队,以克里木半岛为基地积极向东南欧、中近东以及地中海地区扩张。同时,通过瓜分波兰,把俄罗斯的西部边界从比聂伯河推进至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线,深入中欧,为干涉欧洲事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继任的保罗一世沙皇1801年死于宫廷政变,皇太子亚历山大一世即位。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期间坚持以同拿破仑争霸为其对外政策的中心,并继续向高加索、黑海和芬兰方向扩张。1809年,吞并芬兰。1812年占领了土耳其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和南高加索地区。1813年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达吉斯坦并入俄国。
1825年,有“棍棒”沙皇之称的尼古拉一世登基。他将继续保持拿破仑战争之后俄罗斯取得的欧洲霸权和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扩大俄国在巴尔干和南高加索的势力作为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1826年到1828年,通过对波斯的侵略战争吞并了亚美尼亚地区。1828年底到1829年再次入侵土耳其,割占了多瑙河口及其附属岛屿以及黑海东岸的广大地区,将土耳其的势力彻底逐出了南高加速,强迫土耳其承诺向俄罗斯无条件开放土耳其海峡。在东方,则加紧对我国领土的蚕食,于1853年占领库页岛,到1857年已经实际控制了我国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1853年,尼古拉一世发动了旨在占领伊斯坦布尔,彻底吞并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但由于其侵略扩张的胃口超出了自己的实力,这场战争在英法的干涉下以失败告终。
1855年即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因其开明的对内政策被称为“解放者”沙皇,然而在对外扩张上却一如其先祖野蛮而贪婪。仅对我国,通过1858年5月的《瑷珲条约》、11月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勘份西北界约记》,攫取了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其继任者亚历山大三世更是变本加厉,将中亚地区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变成了沙俄的殖民地,并进一步蚕食了我国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94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即使在这样一种即将面临崩溃的局势下,俄罗斯帝国仍然在继续着对外扩张的步伐。1911年,俄罗斯策动外蒙独立,入侵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
❾ 俄罗斯在欧洲的部分有多大俄罗斯在欧洲的部分 占欧洲
俄罗斯领土总面积为1705.54万平方公里,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即426.835万平方公里。欧洲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
在亚洲的部分1300万平方公里,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