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大象的资料
大象是哺乳纲动物。
大象的寿命很长,是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
大象的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鼻尖是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
(1)俄罗斯的大象叫什么扩展阅读:
亚洲象肩高2.0-3.7米,体重2-7.5吨,非洲象肩高3.0-4.0米,体重3-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2-4吨,有的体重不超过2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㈡ 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是什么,大象是有很多种类的。人们在公园里看到的大象其实算是很正常的,有些大象的外形特征是很奇怪的,大象本身就比其他动物更加庞大,下面我分享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是什么,一起来看下吧。
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是草原猛犸象,其体重可达12吨,是当时体重最为庞大的猛犸象种类。冰川世纪时期猛犸象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庞然大物之一,除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猛犸象,其他种类的猛犸象并不都像草原猛犸象那么大,其他的猛犸象种类相当于现代的非洲象那么重。
一、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
大概在公元前1670年猛犸象时代彻底宣告结束。猛犸象生存于大约一万多年前的冰河世纪时期,由于猛犸象被发现时已经灭绝并半埋于土中,所以被以俄罗斯古语即猛犸命名,意为“地下潜伏者”。它适应于高寒的草原、森林等环境,最终由于气候变暖、以及族群繁衍艰难等内外部因素导致族群灭绝。
二、猛犸象的外形特征
作为曾经最大的哺乳动物种类之一,它的外形特征非常明显的有威慑力。猛犸象身体高壮,腿异常粗壮,脚上有四趾,头和体重成正比。其中猛犸象最为代表性特征是不具有下门齿,上门齿形状很特殊,呈现向上弯曲的长条形状,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成30左右片,很是紧密。
猛犸象作为曾经世界上种类最大的象之一,身高不高,身体健壮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们细密的长毛有三种颜色,金、红棕、灰褐色。猛犸象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头骨很高,但它全身的最高点却是背部,背部往后又很陡的降下来,这就导致它的脖颈处呈凹陷的形状,像是驼背一样。
三、猛犸象的生活习性
猛犸象的食物也区分成,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草类豆类是夏季主要食物,而冬季因为天气原因以灌木、树皮为主要食物。猛犸象的生存环境一直是高寒地带,草原丘陵是主要栖息地,冬季会向寒冷的南方迁徙,春季又会有规律的返回栖息地。猛犸象属于群居动物,孕期很长,几乎22个月才会生育,生育率低到一胎只会有一个后代,伴随着更大的困难是幼象成活率也很低,同时其生长速度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要慢很多。
世界上最大的一只大象在体重上足足有十三吨重,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庞大的一只大象。这只大象是一只雄性的还未成年的象,身子的长度可以达到八米多,是常年生活在非洲的一只巨型大象。虽然大象的体型十分的庞大,但是是属于非常温和的一类物种,并不会随意的袭击人类。
一、非洲大象和亚洲大象
非洲大象和亚洲大象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非洲大象的体型一般都是非常的庞大的,而亚洲大象和非洲大象比较起来就会比较小一些。非洲大象的体重可以达到十吨左右,亚洲大象的体重平均也只有五吨左右。辨别到底是非洲大象还是亚洲大象可以从它们的耳朵来看,非洲大象的耳朵像芭蕉扇一样,是非常的大的。亚洲大象的耳朵就会小一些。
亚洲大象中,只有雄性的大象才会露出自己的象牙,作为一个雄性象的象征。而雌性的大象是不会露出自己的象牙的。非洲大象的象牙会比亚洲大象的象牙更大更粗一些,而且不管是雌性还是雄性的大象都会将自己洁白的象牙裸露在外。但是由于非洲的气温是比较的高的,所以很容易让它们的象牙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纹。
二、大象的特点
大象有着两扇大大的耳朵,而且看起来非常的`薄,大象的耳朵主要是用来散热的,能够让它们在炎热的环境中适应下来。而且因为大象的耳朵非常大,所以它们的听力也是非常的好的。每一头大象都是拥有象牙的,而且拥有越长牙齿的大象,战斗力和伤害力就会越强。大象的头部都是非常的沉重的,这让它们在整体上看起来十分的笨拙。
大象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长长的鼻子,而且它们的鼻子还可以任意的蜷曲,可以通过鼻子来饮水和吃东西。而且大象所生活的环境中是没有天敌的,它们也是属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但是近几年人类为了谋取利润而去伤害大象获取象牙的做法,使很多大象都丧失了生命。
㈢ 各个国家的国宝分别是什么
1.俄罗斯的国宝:北极熊
北极熊(拉丁学名:Ursus maritimus (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未来的不久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5.英国的国宝:知更鸟
知更鸟(英文名称:Robin)是一种小型鸣禽,分布于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英国的知更鸟常会飞到园丁身边找虫子吃,至于它在欧洲大陆的近亲,比起它来便要野性得多了。
英国人无论到那儿定居,心里总怀念着知更鸟,因而把一些外表大致相仿,其实种属迥异的鸟类,也称为知更鸟。于是就出现了印度“知更”、北美“知更”和澳洲“知更”。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
㈣ 最大的大象是什么
长毛象
长毛象学译真猛犸象,属于Mammuthus属(猛犸象属)下的一个种。源自于俄罗斯的古字 mammut,意思是地下潜伏的事物,因为所有长毛象在被发现时,都已死亡并半埋于土中。猛犸象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就是生活于寒带冰原的长毛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外表披着长毛,因而称为长毛象。长毛象的体型和现代的非洲象相似,但具有一身的长毛,头部前额高耸,门齿卷曲呈缠绕状,臼齿齿板数较多且密集等主要特征,为草食性的动物。长毛象是一种在石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现在已经绝种了。可是,古生物学家却在西伯利亚等地,仍能发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长毛象尸体。
㈤ 最大的大象是什么
简介
长毛象
长毛象学译真猛犸象,属于Mammuthus属(猛犸象属)下的一个种。源自于俄罗斯的古字 mammut,意思是地下潜伏的事物,因为所有长毛象在被发现时,都已死亡并半埋于土中。猛犸象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就是生活于寒带冰原的长毛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外表披着长毛,因而称为长毛象。长毛象的体型和现代的非洲象相似,但具有一身的长毛,头部前额高耸,门齿卷曲呈缠绕状,臼齿齿板数较多且密集等主要特征,为草食性的动物。长毛象是一种在石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现在已经绝种了。可是,古生物学家却在西伯利亚等地,仍能发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长毛象尸体。
编辑本段
生物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长毛象邮票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长鼻目 Proboscidea
科:象科 Elephantidae
属:猛犸象属 Mammuthus
Brookes, 1828
种
真猛犸(长毛象) M. primigenius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长毛象的形状和现代象差不多,但是体重,据古籍记载相等于现代的一条蓝鲸.
长毛象
头盖骨比较尖。长毛象最与众不同的,也就是与现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浑身长满了毛,毛的长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颈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较小,一层黄棕色的蓬乱长毛夹杂着黑色的长毛,遮住了长毛象的整个身体,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状也很奇特,呈螺旋形向内卷,两牙的尖端相对。
长毛象是象类中唯一能在北极气候下生存的,这全要仰仗它的一身长毛了。长毛象在西伯利亚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冰河时期,英法和北美洲等到地区有长毛象,但英法地区气候转暖后,长毛象也随着消退的冰向北迁徙。这些地区的长毛象高可达4米,身体也异常重,所以会陷入冰冷的泥泞地里,泥土冻结时,象也就被冻在其中了。
编辑本段
生物学
地球在150万年前左右曾出现过几次冰河期。所谓冰河时期是地球上的气温急速下降,在地表高纬度的广大围,全年都被冰层所覆盖着。
若要举冰河时代而生存的动物为代表,可以以长毛象为例。长毛象是在冲积世
长毛象
中期,大约37万年出现,但在1万年前就绝种的动物。全身长着褐色的长毛,且有着大而弯曲的牙齿。它的长毛和肥厚的皮下脂肪能保护身体,御防酷寒,而长大的牙能帮它挖起被冰雪所覆盖的草。长毛象的化石在欧洲、西伯利亚、北美和北海道发现。从西伯利亚的永久的冻土层中发掘出骨、皮、肉、毛、完全保存着冷冻前形状的化石。像这样冷冻的长毛象,被发现有2.5万头之多还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
长毛象的骨骸至少在十五世纪就为欧洲所知,但数百年间,它们一直被视为是巨人的骨骸。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对于这些绝种大象的知识就开始形成。我们拥有许多保存良好的骨骸,而西伯利亚北部与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层经常可以找到结冻的尸体,它们在“大自然的冰箱”中已保存了数万年之久。
编辑本段
进化
事实上,在新生代中期和晚期,长鼻类动物主要沿着两条进化路线发展成为世界性分布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其中一条是进化主线,是经由古乳齿象进化出现在的象类,另一条则进化小分支,演化成恐象类,但早已经灭绝了。
从远古时代,分化出很多类型的象。始祖象,和猪一般大小,没有长鼻子和长牙。后来渐渐出现了乳齿象、铲齿象、恐象,到了中新世时已经发展得十分繁盛,种类很多。历史车轮一下子就转到了第四纪时期,在此之前的象类很快绝灭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种类的象。剑齿象、古菱齿象和长毛象是象类大家族中的典型代表。
象类在快进入近代以前分三个占山为王,剑齿象占领南方和热带地区,古菱齿象在中部地区,占领亚热带,再往北冰天雪地的地方,它的霸主是长毛象!长毛象与今天的大象有亲缘关系。但是,它却比今天的大象凶猛得多!成年的长毛象体形庞大,在平原上,其他的动物对它们构成不了什么威胁,科学家们声称,长毛象会忽然去攻击任何在它看来是“威胁”的动物,而对手往往在“醒过神”来之前就被碾死,毫无疑问,长毛象处于整个食物链的顶端。但是年幼的长毛象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发育成型。因此,凶猛的捕食动物很容易伤害这些幼象。
编辑本段
灭绝
长毛象大约出现在400万年前的非洲,然后慢慢传播到欧洲和亚洲各地。更于180万年前左右,穿过了白令海峡迁移到北美洲。换句话说,猛犸象有很多种类,有北方型的寒带猛犸象,但也有南方型的温带猛犸象。北方型的猛犸象,体型比较巨大,有的肩高约可达四公尺半以上,南方型的猛犸象体型较小,如台湾猛犸象的肩高可能只有三公尺。亚洲象、非洲象及猛犸象,在更新世(10万到1万年前)时三种大象都同时存在,但猛犸象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时(约1万2千到9千年前)神秘的从地球消失灭绝了。
长毛象生活到距今1万年的时候突然全部绝灭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做过仔细的研究,找出了许多的原因,但归纳起来还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的。外因:气候变暖,长毛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长毛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内因: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长毛象生活在严寒地带,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在人类和猛兽的追杀下,幼象的成活率极低,且被捕杀的数量离现代越近越多,一旦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就会不可避免的迅速减少直至绝灭。这是大自然的淘汰规律,并非对长毛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纪末期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大量的原始哺乳动物绝灭了,由现代动物的祖先取代了它们,长毛象的祖先那时代替了它们,现在该轮到它们让出地盘了。长毛象以自己整个种群的灭亡标志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结束。
学界对于长毛象的灭绝大概有两种推断,其一是因冰河时期结束,气候遽然的变化使得栖息地环境的改变等,双重的变化让它们无法适应而灭绝;其二是人类的过度猎杀使得猛犸象消失。这个问题在2005年9月22日至25日于美国南达科塔州的温泉村,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象类会议中,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热烈的讨论,会中出现了一个折衷的说法,认为因气候的剧变使得长毛象濒临绝种,而人类的猎捕,让仅存的一些巨兽走入了历史,而造成了长毛象的灭绝。
近年来由西伯利亚广大冻原上偶而会发现长毛象的骨骸,甚至有些骨骸上还残留有毛皮、肌肉、内脏等柔软组织,只是或因长毛象死亡时尸体被食腐动物啃咬,或因解冻露头时被啃咬、冲刷等原因,很难发现完整的整付骨骸。这些出土的“冷冻”长毛象,和消化道中的最后一餐,及毛发中夹带的花粉,让世人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了解它们及当时的环境和生态。
在更新世的后期,人类大量出现,这些石器时代的人,经常猎杀猛犸象,以食其肉。在许多石器时代的洞窟中,遗留有猛犸象的壁画,画得非常逼真。
㈥ 最高大象大象多高
据记载到目前为止尚存活的最高的大象是4米。
㈦ 大象动物资料
①动物名。哺乳纲,长鼻目,象科。通称象,是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长鼻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兽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非洲象
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从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70-8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4米,体重5-7.5吨。最高纪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10.67米,前足围1.8米,体重11.75吨。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
非洲成年象确实强悍,近年来研究表明非洲象有两种: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常见的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性情及其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
非洲森林象耳朵圆,个体较小,一般不超过2.5米高,前足5趾,后足4趾(和亚洲象相同),象牙质地更硬。最近根据基因分析证明它和非洲草原象不是同一个种类。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着明显不同的遗传特征,其外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森林象体形较小,耳圆,象牙较直且呈粉红色。过去在非洲雨林中还发现过体形更小的倭象,现在被认为是非洲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足下肉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亚洲象
学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亚洲象(又名大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由一只雌象率领,无固定栖地,日行性。视觉较差(主要是由于象的睫毛比较长所以影响视力),嗅、听觉灵敏,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70-80年。北京动物园1951年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长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灭绝,仅余象科1科2属2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能捡拾细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3趾。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豢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当然野生场合和人工饲养是不同的,前者的寿命短些。据记载,哥拉帕格斯群岛的长寿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岁。
猛犸象
猛犸(měngmǎ)(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也称毛象(长毛象)。
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体重可达4~5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从猛犸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的一种古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的象,但头骨比现代的象短而高。体被棕褐色长毛。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紧密,约有30片,板与板之间是发达的白垩质层。曾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苏联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带有皮肉的完整个体,胃中仍保存有当地生长的冻土带的植物。我国东北、山东长岛、内蒙古、宁夏等地区也曾发现过猛犸的化石。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猛犸是死于突如其来的冰期,使得死亡后的尸体即遭冻结,故未来得及腐烂。又由于千百年来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护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来。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曾不止一次发现这种动物冷冻的尸体。
http://ke..com/view/6844.htm
去这吧
㈧ 大象的资料,少一点
大象,英文elephant,长鼻目,象科。通称象,是现存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平均每天能消耗75~150千克植物。尽管有一个巨型的胃和19米长的肠子,但是它的消化能力却相当差。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长鼻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喜欢群居。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22个月),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大象象栖息于多种环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性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使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象不能倒下 ,他一倒下就会死。
大象的求爱方式比较复杂,每当繁殖期到来,雌象便开始寻找安静僻静之处, 用鼻子挖坑,建筑新房,然后摆上礼品。雄象四处漫步,用长鼻子在雌象身上来回抚摸,接着用鼻子互相纠缠,有时把鼻尖塞到对方的嘴里。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长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灭绝,仅余象科1科2属2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
国画大象照片集锦(4张)能捡拾细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3趾。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豢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大象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当然野生场合和人工饲养是不同的,前者的寿命短些。据记载,哥拉帕格斯群岛的长寿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岁。
区分公象与母象的办法:一般来说,亚洲象雄象长着伸出嘴外的象牙(也有个别的没有),雌象一律没有。非洲象雌雄都有象牙。更直接的是看生殖器,但是雄象的睾丸是在腹腔内的,看不出来。阴茎平时也完全缩回体内,只有在排尿和交配时才会伸出。 长鼻目 哺乳纲的1目,通称象,是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本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兽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㈨ 关于大象
大象
长鼻目
哺乳纲的1 目,通称象,是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本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兽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非洲象
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从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7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4米,体重5-7.5吨。最高纪录为一只雄性,�募绺?.96米,体全长10.67米,前足围1.8米,体重11.75吨。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
亚洲象
学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亚洲象(又名大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由一只雌象率领,无固定栖地,日行性。嗅、听觉灵敏,视觉较差,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60-70年。北京动物园1951年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本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灭绝,仅余象科1科2属2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能捡拾细小物品。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豢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中文名称: 大象
外文名称: Elephant
公司: 大象烟公司
年代: 清末
单位数量: 10
类型: 卡标
规格: 长141mm 宽73mm
参考价格: 100~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