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俄罗斯有一小块领土分离是什么时候分离的
那块地区叫做加里宁格勒州,那里本来是属于二战时期德意志国家的领土,后来德国战败,便划给了苏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便有了那个海外飞地。俄罗斯面积仍是世界第一,这无可厚非的,其实俄罗斯曾经夺取我们中国领土一百多万平方,这也造就了它是世界上领土最广的国家。加里宁格勒州刚开始并叫这个名字,刚开始是纳粹德国的,叫做东普鲁士,在当时德国战败,东普鲁士被遭到分割。
假如俄罗斯永远的站在这片土地上,那么德国人永远都会觉得那是个耻辱。
B. 为什么俄罗斯的领土会有一小块分离出来在波罗的海的边上
本来在苏联时期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现在是苏联解散了以后,在波罗的海3国独立以后,这样就把俄罗斯的一小块地方给分离了出来,搞的俄罗斯非常尴尬。
C. 为什么俄罗斯在波兰与立陶宛之间还有块地
那块飞地叫里宁格勒。
里宁格原叫普鲁士王国,是魏玛共和国(德国前身)的领土,因位于大西洋东岸,叫东普鲁士。德国一战战败,土地被一分为四,分别是苏台德地区由捷克占领,旦哲走廊划给波兰,就是划出了旦哲走廊,把德国与东普鲁士隔离。波兰也因为有了旦哲走廊而获得了出海口,也正是这个地方,让德国人耿耿于怀,发誓要夺回旦哲走廊,二战最开端就是希特勒夺回旦哲走廊。
德国二战战败后,恢复二战前的领土,东普鲁士再次与德国本人隔离,由苏联占领。1990年,苏联解体,自身被肢解十五块。东西两德忙于合并,忽视了东普鲁士,被俄罗斯借机占领至今。
D. 地图上为什么有两个俄罗斯啊
那是加里宁格勒州,东普鲁士的一部分
“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在波罗的海东岸,立陶宛与波兰之间,有一块面积1.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是俄罗斯最小的一个联邦主体——加里宁格勒州(Kaliningrad),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夫人柳德米拉就出生于此。这个俄最西部的州虽然一直属俄联邦管辖,却距俄联邦本土有600公里之遥,是一块实实在在的“飞地”。
加里宁格勒大部分位于普列戈利亚河流域。地形以低地、沼泽和平缓丘陵为主,20%的土地生长着混生林。加里宁格勒原先是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中心城市是哥尼斯堡。二战结束后,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议,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东普鲁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领土分给了波兰。1946年,这片土地成了俄联邦的一个州。为了纪念刚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加里宁,该州以他的名字命名,哥尼斯堡改名加里宁格勒,并定为该州首府。苏联政府强行将这里的德国居民迁走,并迁入大批俄罗斯居民。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成为主权国家,把俄联邦本土和加里宁格勒州隔离开来,使该州变为“孤岛”。从此,该州居民走陆路进出俄本土,必须经过两个主权独立国家——立陶宛和白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濒临波罗的海,有人口45万,接近全州的一半。这里是俄罗斯的重要海军基地,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就设在此。加里宁格勒还是俄罗斯的贸易港和渔港,有闻名的造船厂和琥珀厂。这里的琥珀生产驰名全球,储量占世界储量的90%。琥珀厂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年生产琥珀400吨,创产值300万美元,产品出口到日本、波兰、立陶宛和德国等国。加里宁格勒州自然资源缺乏,工厂所需90%原材料主要靠铁路和汽车从俄本土及它国运进,80%的电能来自俄本土。
E. 为什么俄罗斯跨了两个大洲,而不是让它的所有土地归属于欧洲或者亚洲
历史原因,欧洲和亚洲作为同一个大陆,被分割成两个洲完全是政治历史原因,主要是早起欧洲的日耳曼人和希腊罗马人与亚洲的波斯人等的居住地之间有广袤的未开发土地,加之游牧民族(匈奴等)的阻隔,亚洲与欧洲的文化几乎完全阻隔,而根据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等划分亚欧也基本上是基于这个传统。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为斯拉夫民族,他们的祖先起源于乌拉尔山脉以西,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登上历史舞台来自于基辅罗斯,位于现在的乌克兰境内,也属于欧洲,甚至后来的莫斯科公国主体也依然是在欧洲,所以传统上俄罗斯就是一个欧洲国家。至于其亚洲部分,主要是蒙古人西征的时候征服了俄罗斯(当时是基辅罗斯分裂后的一大堆小国),然后蒙古帝国分裂后,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原来的俄罗斯诸国范围内实际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异族统治王朝——金帐汗国。从这个时代开始俄罗斯开始大规模地拥有亚洲的国土。后来的莫斯科公国虽然中心放在欧洲部分,但是基本上继承了金帐汗国在亚洲的所有土地,到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公国完全统一俄罗斯,同时通过联姻继承了当时已经灭亡的拜占庭帝国的衣钵,自诩第三罗马,称沙皇,大致奠定现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势力范围。到伊凡四世(也就是着名的伊凡雷帝,恐怖伊万)时期,俄罗斯开始大规模东征,横扫蒙古在北亚遗留的诸汗国(当时蒙古人也挺惨的,阿拉伯早就丢了,剩下一点地除了沙子就是冰雪,还要西边被俄国揍,南面被明朝揍),夺取西伯利亚,并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克里米亚(普京大帝说克里米亚自古以来blabla的其实就是大概五百年前的事),不过也因为穷兵黩武,在立沃尼亚战争惨败后,俄罗斯与伊凡四世迅速衰弱下来,加之伊凡四世暴虐不堪,晚年还有些精神失常,据路边社透露他打死了自己的独子导致留里克王朝绝嗣,之后几经波折,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之后经过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与叶卡捷琳娜的统治,沙俄日趋强大,后与当时也属于鼎盛时期的清王朝几次战争后经尼布楚条约基本确定其在亚洲的势力范围。最后么,就是经过中国各种被虐的近代史以后,沙俄趁机打劫了东北以及新疆一带一百几十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基本确定了俄罗斯现在的版图。
希望采纳
F. 为什么俄罗斯隔着两个国家后还有领土
因为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是又好多个小国家联合的!后来又解体了,也就是散伙了,而波兰边上的地区还支持苏联的领导,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所以还属于俄罗斯的领土!
G. 为什么俄罗斯有一小块领土分离
那块地不是分离出去,而是夺来的,那个地方是德国条顿骑士团的发源地,也是德国武魂所在,正因如此,当初苏联直接把这个地方割了出来。
H. 为什么俄罗斯有两个叫图拉的城市
一译“土拉”。俄罗斯的一州。在中俄罗斯丘陵东北部。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人口186.3万(1987)。首府图拉。一般海拔200米,最高300米。矿藏有褐煤、铁、岩盐、磷灰石等。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0℃,7月19℃。年降水量500毫米。奥卡河流经西北边境。1937年设州。工业以采煤、炼铁、农机和铁路机械制造为主,电力和食品加工业亦重要。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和甜菜。乳用畜牧业发达。主要城市有新莫斯科斯克等。②一译“土拉”。俄罗斯城市,图拉州首府。在奥卡河支流乌帕河畔,北距莫斯科180公里。人口53.2万(1985)。1146年见于史籍。十七世纪中叶成为铸铁中心。铁路枢纽。工业以钢铁、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农机等)和采煤为主。有矿冶学院、十六至十八世纪古迹及着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故居纪念馆。③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山地村镇,埃文基自治区首府。在叶尼塞河支流下通古斯卡河同科切丘姆河汇合处。人口5,100。俄罗斯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交通中心。有林业管理机构。④墨西哥南部城市。位于伊达尔戈州西南部,南距墨西哥城70余公里。人口约3.6万。附近有公元900─1200年古代墨西哥托尔特克人的都城遗址。经近30年的考古发掘,估计当时面积至少有7.7平方公里,居民约万人。主要建筑物有举行宗教仪式的4个广场,以及周围的金字塔、神殿、石柱和球场。金字塔高达4-5层,每边长65米,台基上屹立一排石雕巨人,墙上刻满浅浮雕,是研究古代托尔特克文化的重要文物。附近建有石油提炼厂。
1.地理位置
图拉州位于东欧平原中部、中俄罗斯丘陵(高度达293米)北部。其南部和东南部与利佩茨克州接壤,西南部与奥廖尔州交界,西部和西北部与卡卢加州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莫斯科州接壤,东部与梁赞州毗邻。
图拉州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0℃,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9℃,年降雨量约为500毫米。
州内的土壤是灰化土和脱碱黑土,植被大部分为落叶林(橡树、白桦、山杨),还有一片阔叶林带,被称作图拉屏障。
2.领土及行政区划
图拉州成立于1937年9月26日,领土面积为2.57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总面积的0.15%。州内的行政单位数量有23个区、9个州属市、12个区属城市、5个市内区、48个城镇、347个行政农庄。州的首府是图拉市,建于1146年,从莫斯科到图拉市的距离为193公里。图拉市市内有5个区,分别为扎列切斯基区、靠近车站区、无产阶级区、苏维埃区和中心区。
州属其它城市有:阿列克辛市,建于1236年;博戈罗季茨克市,建于1777年;多斯科耶市,建于1939年;叶夫列莫夫市,建于1672年;基莫夫斯克市,建于1952年;新莫斯科斯克市,建于1930年;乌兹洛瓦亚市,建于1938年;晓基诺市,建于1938年。
3.人口
2003年该州总人口165.91万人。在图拉州居民的民族构成中,俄罗斯人占95.4%,乌克兰人占1.9%,白俄罗斯、鞑靼人各占0.5%,德国人占0.4%,犹太人占0.2%,茨冈、阿塞拜疆、莫尔多瓦、亚美尼亚、图瓦人各占0.1%,其他民族人口占0.5%。
二、主要经济部门
1.工业
图拉州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工和石化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电力能源业、机械制造业、建材业、食品行业(包括奶类、肉类、面包类、酒类、蔬菜罐头类)。图拉州的工业具有多样性、多行业性,工业总产值占全州经济总值的70%。其中,国防企业占12%,化工行业占23%,黑色金属冶炼业占16%,剩余的由机械制造业、金属加工业、轻工业和燃料业、电力工业占据。
州内的大型企业有:图拉市的“图拉煤炭厂”,有职工28000人;“康拜因厂”,有职工8500人;“图拉机械厂”,有职工16000人;“图拉武器厂”,有职工14000人;“斯坦普”机械制造厂,有职工10500人;图拉子弹厂,有职工8500人;新莫斯科斯克市的“氮”厂,有职工9500人。
2.农业
图拉州的农业主要是农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畜牧业主要专门繁殖奶、肉牲畜、猪、禽类、羊等。种植业主要种植粮食、饲料作物及薯仔、甜菜、蔬菜、果类作物。
在古老的也门,每一座城都是名副其实的围城啊!走萨那(Sanaa),图拉(Thula),宰比德(Zabid)以及一座又一座无名的城堡扑面而来,立在高峰上,伏在谷底里,左端连右手,让人目不暇接。
I. 俄罗斯的成矿地质条件
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地质演化历史漫长,矿床的种类多、成因类型复杂、成矿作用具多期性。
(一)地层
俄罗斯从前寒武到新生代的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均较发育。
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出露在波罗的地盾及西伯利亚地块的阿尔丹及阿纳巴尔,在太梅尔、叶尼塞、东萨彦岭及贝加尔等地块的边缘褶皱带及布列亚中间地块也有分布,在乌拉尔褶皱带的轴部呈带状分布。
寒武系—奥陶系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块、太梅尔半岛、贝加尔山区及叶尼塞山梁还有阿尔泰-萨彦褶皱带,另在波罗的地盾南缘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
志留系仅在西伯利亚地块奥列尼奥克河源头,叶尼塞河中上游,布拉茨克等地有所出露。
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地台上。在阿尔泰-萨彦有泥盆系和石炭系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块的安加拉河上游有石炭系出露。在太梅尔地区、勒拿河东侧、布列亚地块东部、锡霍特-阿林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二叠系。
未分的古生界主要分布在乌拉尔褶皱带、阿尔泰-萨彦褶皱带、鄂霍茨克褶皱带、西伯利亚地块的叶尼塞、太梅尔等区,还有韦尔霍杨-科雷姆褶皱区。
三叠系、侏罗系呈较大面积分布在俄罗斯地台、西西伯利亚地块、韦尔霍扬褶皱带、鄂霍茨克褶皱带。
白垩系广泛分布在俄罗斯地台、西西伯利亚地块、西伯利亚地块的太梅尔地区勒舒河流域及东部滨海边疆区。
老第三系、新第三系主要大面积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地块,俄罗斯地台西南部及其他的小型新生代凹陷中。
(二)侵入岩
太古代在波罗的地盾有微斜花岗岩,阿尔丹地盾有辉长-苏长岩。
元古代在波罗的地盾有超基性、基性和酸性侵入岩,阿尔丹地盾有广泛分布的花岗岩类。太梅尔地区有辉长-苏长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阿尔泰-萨彦有小的超基性岩、基性岩体、斜长花岗岩、花岗岩等。
加里东期:阿尔泰-萨彦区有橄榄岩、斜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浅色花岗岩等。太梅尔地区有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正长岩、细晶花岗岩、正长岩。乌拉尔有辉长岩、钾质花岗岩。
华力西期:在太梅尔地区有二云母花岗岩。乌拉尔地区有橄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正长岩、花岗闪长岩、白岗岩。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及锡霍特-阿林中央带以西地区有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大高加索北坡有花岗斑岩小侵入体,托姆-科雷凡带有黑云母花岗岩及其边缘部分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
三叠纪花岗岩以小的侵入体分布于布列亚地块,侏罗纪花岗岩小岩体主要分布在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白垩纪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体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的滨海地区。古近纪的花岗岩小侵入体主要分布在锡霍特-阿林褶皱带的东部。
(三)俄罗斯非能源矿产的成矿时代及特征
1)太古代以含铁石英岩的变质成因矿床为特征,可形成黄铁矿、刚玉、石墨、红柱石、硅线石等变质矿床。
2)元古代有铁质石英岩,各种有色金属和金的变质矿床,还有大量的伟晶岩矿床、碳酸岩矿床和黄铁矿型矿床。元古代最典型的矿床是:①含稀有金属的钠长岩;②含云母及稀有金属的伟晶岩;③黄铁矿型矿床;④岩浆型钛铁矿-磁铁矿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元古代主要有铁、钛、镍、铜、锌、钒和金矿床。
3)里菲期矿床主要产出于地台边部,多数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南部的相关构造带与阿尔泰-萨彦褶皱带中,少量在乌拉尔、高加索。早期阶段为细碧-角斑岩、橄榄岩和辉长岩建造,中期阶段广泛发育花岗岩建造和晚期的陆相安山岩-英安岩建造。特征性矿床有岩浆型铬铁矿和钛铁矿,相当广泛的夕卡岩型铁矿、伟晶岩型、热液型和黄铁矿型矿床,以及变质铁矿、碳酸岩和钠长岩-云英岩矿床。里菲期最典型的为铁、铅-锌、金矿床。
4)加里东期成矿期:加里东成矿区橄榄岩的侵入及细碧-角斑岩火山活动很弱,而辉长岩-辉岩-纯橄榄岩和斜长花岗岩类广泛发育。中酸性和酸性花岗岩也有一定分布。
加里东最典型的矿床是:①岩浆型钛铁矿-磁铁矿矿床;②夕卡岩型铁矿床;③各种热液型金矿床。
加里东成矿期个别地区发现的钽-铌和石英-辉钼矿床。
加里东期代表性矿床有铁、钛、金及钼矿床。
5)华力西成矿期:该成矿期以复杂多样的火成岩组合和发育内生金属矿床为特征。该期矿床分布在乌拉尔、太梅尔地区南部、托姆-科雷凡带,以及中新生代褶皱带内的古生代侵入体中。
华力西期发现一定数量的早期橄榄岩、辉长岩-辉岩-纯橄榄岩和斜长花岗岩-正长岩侵入体,以及细碧-角斑岩火山杂岩。各处都有中期的花岗闪长岩组合及其后的酸性花岗岩组合,该旋回晚期发育小侵入体及安山岩-英安岩火山岩组合。
华力西期矿床有:①橄榄岩中的铬铁矿矿床;②辉长岩组合中的钛磁铁矿和铂族元素矿床;③细碧-角斑岩建造中的黄铁矿型矿床;④与斜长花岗岩-正长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铁、铜矿床;⑤与偏基性花岗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钨和多金属矿床;⑥产于花岗岩和白岗岩中的伟晶岩型、钠长岩型、云英岩型和石英型锡、钨、钼和其他稀有金属矿床;⑦在小侵入体和陆相火山岩阶段的热液型矿床,主要是多金属和铜矿床。
华力西期形成几乎所有金属的矿床:铁、钛、钒、铬、铅-锌、钨、钼、锡、铋、钴、金、铂、钽、铌等。
6)中生代成矿期:这个成矿期的矿床分布在远东,高加索和外贝加尔滨海区。主要矿床有:①与早期小侵入体和最晚期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②与酸性和半碱性花岗岩有关的伟晶岩型、钠长岩型、云英岩型和石英型锡、钨和其他稀有金属矿床;③稀有金属的碳酸岩型矿床;④热液型、夕卡岩型的多金属、铜、砷(毒砂)钼、钨、重晶石矿床,它们与中酸性花岗岩相伴生。
这个时期的矿床基本上是与中酸性岩体相关的金、多金属、砷、钼、钨和锡矿床。
7)新生代成矿期:该成矿期各种热液矿床最为发育,还有夕卡岩型铁及多金属矿床、碳酸岩的钽-铌矿床和黄铁矿型矿床。铜、多金属、钨、钼、锑和汞矿床分布较广泛;有些地方见铁、锡、砷、钴矿床和金的显示。
8)地台成矿期:该期内生成矿作用出现在前元古代地台的华力西期及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化带。该阶段形成了橄榄岩、辉长岩和碱性岩3个火成岩组合,它们通常受大断裂的控制,与橄榄岩的变种,即金伯利岩有关的是岩浆型金刚石矿床。与辉长岩类共生的是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以及岩浆期后的铁及铅-锌矿床。与碱性岩组合有关的是特有的碳酸岩和钠长岩,富集有钽、铌矿物,以及热液型金、钨、钼、萤石矿床。
(四)俄罗斯各成煤时代煤田分布概况
俄罗斯最早的成煤期为志留纪,但这一时代的煤无工业意义。
泥盆纪的煤是俄罗斯具工业意义的时代最早的煤,该期的煤田主要分布在伏尔加、乌拉尔西坡等地。
石炭纪的煤田主要分布在莫斯科近郊,西乌拉尔盆地、乌拉尔东坡、库兹涅茨、米努辛斯克、通古斯盆地等地区。
二叠纪的煤田主要分布在库兹涅茨、米努辛斯克、通古斯盆地等地,另在鞑靼和滨海边疆区也有一些小煤矿。
三叠纪煤田主要分布在乌拉尔东坡。
侏罗纪煤田在俄罗斯分布较广,中侏罗世的煤田有东部西伯利亚(坎斯克-阿钦斯克,伊尔库茨克,乌鲁海姆,阿尔丹),外贝加尔等地。晚侏罗世的煤田分布在西伯利亚的连斯克和布列亚盆地,以及极地乌拉尔东坡。
白垩纪发育有雅库特和远东地区的大部分煤田,早白垩世的煤只产于连斯克和布列亚盆地。以早白垩世成煤为主,部分为晚白垩世成煤的煤田有兹良斯克、绥芬、苏昌盆地以及阿卡加林煤矿。形成于晚白垩世的煤矿仅分布在萨哈林和堪察加等地。
第三纪煤矿分布于远东、萨哈林和堪察加地区。
古生代煤盆地大部分在地槽的内部拗陷和边缘拗陷。它们主要为滨海相煤系地层,具明显的旋回结构,有时为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
中生代仅外贝加尔煤盆地产于叠加的基米里地槽边缘和内部拗陷,成煤条件接近古生代成煤条件,其余的中生代煤田形成于山间构造盆地,为陆相含煤岩系。
新生代除了远东阿尔卑斯褶皱带外,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台条件。
(五)俄罗斯油气盆地主要特征
俄罗斯油气盆地可以分为:地台平原凹陷盆地及边缘拗陷(山前凹陷)盆地。
地台平原凹陷盆地按其基底结构特征可分为:①前寒武纪基底的地台平原凹陷盆地;②古生代基底的地台平原凹陷。
俄罗斯发育前寒武纪基底的平原凹陷盆地为麦晋-卡马盆地,盆地沉积的地层基本上是古生界。
发育古生代基底的地台盆地中沉积的地层是古生界-中生界,以广阔的西西伯利亚盆地为代表。
与古生代褶皱山系有关的边缘拗陷盆地,其中沉积的地层也常是古生界,这类盆地有伯朝拉-季曼盆地。
与新生代褶皱山系有关的边缘拗陷盆地,其中沉积的地层也基本是新生界。这样的盆地为西里海盆地。
俄罗斯的成油时代从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俄罗斯主要由俄罗斯地台、西西伯利亚地块、西伯利亚地块等规模大而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间内形成了许多古生代―中生代的大型聚油盆地,有的边缘地区也形成了中—新生代的聚油拗陷盆地,其中有众多规模可观的油气田,因而也蕴含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J. 为什么地图上有两个俄罗斯
恩!苏联解体了嘛!就那个小俄罗斯还属于俄罗斯! 跟台湾差不多啊!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