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8:30前告诉我答案
2006年08月11日02:40 新闻晨报
全球应征30岁上下女性是理想人选
作为太阳系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始终对这颗红色星球充满向往。你也希望成为“火星移民”吗?现在机会来了!俄罗斯宇航局的“火星-500”
试验计划正面向全球招募5名志愿者,一旦入选,你将有机会“乘坐”
飞船体验520天全封闭的火星之旅,并“登陆”火星。不过,这个“火星”是设在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基地内。
据《莫斯科时报》8月9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8月3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志愿者招募广告:年龄在25岁-50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首轮选拔;国籍和性别不限,俄罗斯和外国公民都可以申请;如果职业是医生、工程师、生物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将获得优先考虑;英语能力也是必备技能,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专业性的交流。广告称:“我们将组建一个国际宇航员机组,因此俄罗斯和外国公民都可以申请。”
实景模拟
将与“火星”亲密接触一个月
志愿者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截至8月9日,已经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墨西哥、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爱沙尼亚等12个国家的50多人提交了申请,其中包括3名女性。
申请者将接受生理和心理测试。首先是提交最近一个月的体检报告,通过初选的人再住院接受全面医疗检查。男女比例将在筛选结束后进行调整。根据美国科学家此前的研究,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女性患心脏病的几率要明显低于男性,适应能力更强,30岁左右的女性是执行火星任务的理想宇航员人选。
据悉,最终被录取的5名志愿者将分别担任飞船船长、随船工程师、随船医生和科研人员。他们将与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包括试验报酬等内容。研究所称,这项耗时520天的试验对参与者的身心条件和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因此选拔工作将十分严格和慎重。
志愿者就位后,“火星-500”试验计划将在2007年第四季度展开,虽然志愿者乘坐的“火星飞船”自始至终都不会离开地面,但所有的飞行、着陆环节都将按照真实场景一一呈现。
据俄罗斯宇航局介绍,模拟飞船由5个相连的密闭舱组成,内部总容积为550立方米,包括工作舱、储物舱、公共活动舱等。船长可以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变轨、起飞、着陆、对接等操作。飞船中的环境将考虑到真实飞行时的一切可能因素,包括空气成分、气压、温度、湿度、声压等,有时还要模拟失重状态。飞船上也配备了视频通讯系统,但信号传递将会出现延迟,这也是太空飞行不可避免的情况。
“火星”着陆也完全按照实景设计,研究人员专门修筑了一个类似火星表面的红色场地,土壤的颜色和质感几乎可以假乱真。5个飞行舱中的一个将用作登陆舱。志愿者将穿着宇航服踏上红色的“火星”。
520个昼夜将分成三个阶段,飞往火星(250天)、登陆并在火星停留(30天),返回地球(240天),根据具体情况,试验也可能延长至700天。
与“火星”亲密接触的一个月虽然短暂,却是整个旅程的关键,志愿者将经受长时间失重对身体的考验。在往返的路上,又包括在地球引力区沿螺旋轨道飞行、沿日心轨道向火星飞行、在火星引力区沿螺旋轨道飞行、沿环火星轨道飞行这几个阶段。
与世隔绝
不能抽烟喝酒只能种种花草
这次模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漫长的太空旅程对宇船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未来的载人火星之旅做好准备。在一年半里,5名志愿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任务控制中心进行沟通,登陆舱与母船之间也有视频通讯联系。和普通的工作一样,他们在飞船里也实行五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休息,不过也需要轮流值夜班。在接近“火星”时,他们的时钟将调整为火星时间———每天24小时40分钟。
志愿者每天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睡眠时间约为8.5小时,其余活动包括系统维护、科学实验、锻炼身体、体检等。在500多天里,他们要完成70多项生物医学实验。试验还会模拟出突发紧急情况,如仪器故障、身体不适等。届时,由于通信滞后,来自“地球”的帮助会非常有限,志愿者很多情况下要独立处理。试验期间,他们的口粮供应将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完全一致,抽烟喝酒是完全禁止的。
由于志愿者们长期生活在封闭空间,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很可能会产生孤独、寂寞、紧张等心理问题,对性需求的考验也是一大现实难题。在这次报名女性中,有一个是和她的丈夫一起提出申请的。据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发言人别拉科夫斯基说,即便他们被同时选中,也不可能被“正式”允许在试验期间过正常的夫妻生活。“除非他们想办法秘密进行。”
在俄罗斯以前进行的一次试验中,一名俄罗斯男航天员曾由于冲动,在新年时强行向他的同事、一名加拿大女航天员“索吻”。加拿大方面认为这次事件应该被作为性骚扰案件,俄罗斯付出了很大努力才说服这名加拿大女志愿者和她的同伴们,继续模拟完成了缩短到110天的试验。
为了帮助调节志愿者们的情绪,俄罗斯专家打算在飞船内开辟一间温室,作为“迷你植物园”,种植食用植物或美化环境的花草。此前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实验表明,种植植物对宇航员的情绪有积极作用。研究人员将观测大自然对志愿者心理产生的影响。
在整个任务期间,随船医师将负责监测、照料每个参与者的身心健康,并在突发情况时实施急救。任务控制中心还会试验通过视频为志愿者进行“远程诊断”的技术。
当然,如果志愿者的病情难以继续进行试验,“地球”工作人员将会进行干预,把他召回“地球”治疗,而其余人员将继续火星之旅。
□康娟(中国日报特稿)
在布什总统的号角下,正当美国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出台之际,世界上的另一航天大国俄罗斯也不甘寂寞和落后。近日,俄罗斯航天领域的一些专家纷纷在媒体的麦克风前大侃特侃俄罗斯对月球和火星探测的构想和宏伟蓝图,也希望俄罗斯早日恢复对月球和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第一副局长尼古拉•莫伊谢耶夫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的采访时说,今年年底前俄罗斯将制订2015年前联邦航天计划,恢复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活动可能要列入这一计划中。他还说,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探测月球和火星的方案,但暂时还不能确定哪一个方案将被最终列入未来的联邦宇航计划之中。
俄罗斯着名的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第一副总经理罗阿利德•克列姆涅夫说,上世纪前苏联时,他们的联合体中曾研制出传奇般的“月球车”。在后来30年的工作中他们的联合体一直没有间断对该项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了更加严肃的方案。如果俄罗斯将恢复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1年时间内我们就可以研制出新的月球车草图,再用2年到3年的时间研制真正的“月球车”。
在谈到对月球探测的意义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太空委员会委员埃里克加利莫夫认为,月球上的能源将能解决地球上的能源危机,月球上有大量的氚,从月球上获取的氚可用于热核聚变的燃料
‘贰’ 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发射基地—俄罗斯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位于哪国境内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位于北纬46度、东经63度的哈萨克斯坦半沙漠地区,基地南北长50英里(约合80公里),东西宽80英里(约合128公里)。
‘叁’ 俄罗斯境内唯一一个现役航天发射基地是哪个
当前,它是俄内陆唯一一个拥有现役航天发射场的基地,在这里不仅发射过几十枚俄军最新型的“白杨—M”型弹道导弹,而且储存了俄罗斯60%的核弹头,总量达数千枚。
‘肆’ 第一个到达火星的探测器是哪个国家的,叫什么名字啊
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率先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火星”1号重863.5千克,探测器直径1.1米,高3.3米,装有2块太阳能电池板和折叠式抛物面天线。探测器上装有拍摄火星表面照片并把照片传回地面的装置,还装有考察火星上有机物、磁场、辐射带等的观测仪器。它升空4个月后,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处与地面的通信中断,没有完成飞近火星考察的任务。
1971年5月19日和28日,前苏联又成功发射了“火星”2号和3号探测器,半年后它们相继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成为火星的第一批人造卫星。“火星”3号总重4650千克,其中着陆舱重816千克。它在同年12月2日进入火星轨道后,环绕火星运行12.5天,然后在火星表面软着陆,6分钟后向地球发出电视信号,因火星上强烈尘暴的影响,信号仅发送了20秒钟。这是人类第一个到达火星的探测器。
1973年,一组4个火星探测器又发射升空。7月21日升空的“火星”4号,于1974年2月10日飞到距 火星2200千米处,由于制动系统故障,未能进入火星轨道。7月26日上天的“火星”5号,于1974年2月12日进入火星轨道,向地面发回火星表面照片,但很快停 止工作。8月5日“火星”6号出发,到1974年3月12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但着陆1秒钟后与地面通信中断。8月9日“火星”7号启程,于1974年3月9日从距火星1300千米处掠过,降落装置发生故障,飞行去向不明。由于火星探测连连受挫,前苏联暂时中断了这项计划。1988年7月7日和12日工,前苏联又相继发射“火卫一”(福波斯)1号和2号探测器,揭开探测火星新计划的弃。这两个探测器各重4号,装有各种科学仪器、太阳能电池板、天线、姿控发动机、电视摄像机等。它们在太空飞行200天后到达接近火星的轨道,对火星及其第一颗卫星进行科学考察。
‘伍’ 有关火星基地的资料
怎么你们地球人总想打我们火星的主意,不跟你们玩了,bye-bye
———此信息,以100倍光速的速度,向地球发送成功———
‘陆’ 火星探测的中俄计划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中国航天局将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整个计划共分四个阶段:
阶段1:(现在到2009年)会对第一次任务进行充足准备,包括定立探测目标、技术研发和寻求国际合作。
阶段2:(2009年后)已发射的卫星将探测火星环境,所得的数据用作火星软着陆之用。
阶段3:发射火星着陆器并携带一辆火星车,在火星上软着陆。
阶段4:成立火星表面观察站、发展飞行器穿梭地球与火星、并且建立火星基地供机械探测器进入。此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为将来人类登陆火星提供基础,令人类可在火星观察站中观察火星。
萤火一号(YH-1)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作为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之一,计划于2011年和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Phobos-Grunt)卫星一起搭载联盟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大约经历10至11个半月的飞行后,进入火星轨道。萤火一号主要研究火星的电离层及周围空间环境,火星磁场等。2008年4月完成初样并公布于众。2009年6月完成正样并赴俄罗斯联合测试。
设计参数为:
尺寸:750×750×600 mm 重量:110 kg
功率:90 W(平均)180 W(峰值)
数据传输速率:80 bit/s
2 x 3块太阳能电池板,全长7.85米 2016年1月18日,有消息称,我国火星探测项目正在立项,首次发射有望实现“绕、落、巡”的三阶段探测任务。这是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今天在《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联合主办的年度全球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国际太空》杂志主编庞之浩透露,我国火星探测的一时间点可能在2020年。
‘柒’ 人类何时能建立第一个火星基地
俄将建造航天港 用于登陆火星和建月球基地
〔 来源:中国日照 发表时间:2004-10-20 8:44:04 阅读: 〕
新浪科技讯 据外电报道,俄罗斯日前已经邀请美国参加其专门用于发射超级火箭的举世无双的“航天港”工程。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在美国宇航局领导人弗兰德-格里高里结束对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参观后俄罗斯宇航局代表维亚切斯拉夫-达维坚科向他发出了上述邀请。
维亚切斯拉夫-达维坚科所指的“航天港”工程事实上指的是专门为“能源”运载火箭试验和发射建立的发射平台。根据俄罗斯当前的航天发射计划,“能源”运载火箭将主要服务于能够多次使用的“能源-暴风雪”飞船。达维坚科指出,早在1987年5月15日“能源”运载火箭就在这里成功地完成了其第一次发射。
维亚切斯拉夫-达维坚科表示:“‘航天港’工程建成后将为国际上其它一些合作伙伴节约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因为这里已经有足够完美的地面基地设施,我们只需要对它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射项目即可”。
俄罗斯联邦宇航局认为,“航天港”工程一经完成,它将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各类超级运载火箭的发射工作--无论是星际飞行发射,还是开发太阳系其它星球的发射。达维坚科称:“毫无疑问,这对不久后将进行的火星载人飞行计划以及在月球上建立航天基地等大型航天项目都有巨大的意义”。
他还指出,俄罗斯不但希望美国能来参与此项工程,还希望全世界的其它航天大国参加到此项目的建设中来。他同时还表示,美方代表团领导人弗兰德-格里高里已答应在向美国宇航局领导人舒恩-奥吉夫提交相应报告后与俄罗斯方面继续保持紧密合作。(久亮)
‘捌’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法国的各大航天基地名称
各国航天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是发射航天器的理想场所。
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这里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以发射地球静止卫星为主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发射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发射区位于该市西北约60公里处,
始建于1970年,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
美国航天发射中心
美国航天发射中心包括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和范登堡空军基地。
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转附加速度,有助于卫星入轨。
自1950年7月首次发射“下士”火箭以来,先后发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土星v”火箭等,囊括了美国所有向地球同步轨道发射的任务;还是发射了“阿波罗”飞船、“天空实验室”及各种行星际探测器。范登堡空军基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面积约280平方公里。该基地最初为战略导弹基地,由于其地理位置可以向西发射高倾角轨道和极轨道卫星,弥补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只能向东发射的不足,所以后来被选为美国第二个航天飞机发射中心。
欧洲航天发射中心
欧洲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属圭亚那,占地约90600平方公里,属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领导,主要负责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探空火箭的发射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运载火箭的试验和发射。
圭亚那靠近赤道,对火箭发射具有很大益处:纬度低,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航程大大缩短,三子级不必二次启动;相同发射方位角的轨道倾角小,远地点变轨所需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轨道的有效载荷;向北和向东的海面上有一个很宽的发射弧度。目前,航天中心有阿丽亚那第一、第二、第三发射场,是欧洲航天活动的主要基地。
日本航天发射中心
日本有两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种子岛航天中心和鹿儿岛航天中心。它们都位于日本南部。
种子岛航天中心由竹崎发射场,大崎发射场及吉信综合发射场组成。竹崎发射场占地0.79平方公里,1968年开始使用,主要用来发射小型卫星,大崎发射场占地7.6平方公里,1975年开始使用,主要用来发射大型液体卫星,吉信综合发射场具有相当的现代化程度,可与卡纳维拉尔角的“大力神3”发射场相媲美,该发射场主要为适应“h-2”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而兴建。
鹿儿岛航天中心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城内,占地0.71平方公里,始建于1967年,主要用来发射探空火箭和科学卫星运载火箭。
[b]前苏联航天发射中心[/b]
前苏联的航天发射场共有三个,按其投入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为卡普斯金亚尔靶尝拜科努尔发射场和普列谢茨克基地。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最早是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建于1946年底,1962年开始用于发射卫星,但数量不多。
拜科努尔发射场于50年代后期建成,成为苏联最重要的一个导弹靶场和航天发射常从这里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
普列谢茨克基地原是一个洲际导弹基地,6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作为新的航天器发射常它几乎承担了前苏联全部军用卫星的发射任务,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军用航天器发射基地。
[color=Blue]一、卡普斯金亚尔靶场[/color]
地理位置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48.4°,东经45.8°,位于伏尔加河北岸,在横贯东西的公路、铁路线上,离下游重要城市伏尔加格勒约90公里。
环境
靶场占地面积6912平方公里,海拔30米左右,是一片地势平坦、人烟稀少的半沙漠区。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是“L”形发射常1947年冬,苏联在这里进行了数次V�2火箭的飞行试验。这里还发射过大量的探空火箭,从事宇宙生物学研究活动。
[color=Blue]二、普列谢茨克基地[/color]
地理位置
普列谢茨克基地的地理坐标是北纬62.8°,东经40.1°,位于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北部,在莫斯科通向阿尔汉格尔斯克的铁路干线上。
环境
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约100米,是一片辽阔的平原和沼泽地。
整个场区南北伸展约100公里,东西58公里。
设施
该发射场是在1965年由原来的洲际导弹基地扩建而成的。主要设施均分布在普列谢茨克市东南和东北部,卫星发射区主要集中在场区南部。它是前苏联主要的军用航天器发射场,发射的卫星主要是军用侦察卫星和其他各种导航、通信和气象卫星等。由于发射场所处纬度较高,可以利用高纬度来发射大倾角卫星,可以满足侦察卫星和气象卫星对地球进行大范围全球覆盖的要求。发射的卫星倾角为60�8~82�9°。该发射场曾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发射场,大约每周发射一颗卫星。该发射场的作用与美国范登堡基地相当。
基地的人员居住和生活在普列谢茨克市,该市是物资和后勤供应的集散地,市东有机常在该市的北部是基地的主要支援中心,在中心进行运载火箭�卫星的总装、测试等技术保障工作,然后通过铁路或公路运往发射常各种发射尝遥测跟踪站共有12处,各尝站之间均有铁路或公路联结。
在普列谢茨克基地发射的卫星运载火箭有东方号、联盟号、闪电号、宇宙号等。这些发射场同拜科努尔发射场东北翼所见到的布局相同,也有同样的铁路网与准备大楼相联系。
为了适应恶劣的北极天气情况,该发射场的发射台具有不同的设计。运载火箭不是直接竖立在发射台支架上,发射服务工作是借助于可滑动的转塔完成的。这种转塔是一个底座面积约200平方米,质量450吨,高100米的结构。这种转塔安装在铁轨上,其上面部分有一个特殊的起重装置,能使火箭处于垂直位置。该滑动服务转塔能遮盖发射台和火箭,因此,转塔能保证地面服务人员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和白天任何时间都能进行正常工作。
三、拜科努尔发射场地理位置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地理坐标是北纬45.6°,东经63.4°。它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境内,咸海以东约150公里,拜科努尔镇西南288公里处。
简介
拜科努尔发射场是1955年兴建的,1957年10月前苏联在此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就发射场的规模、设备数量和工作范围而言,是前苏联最大的航天发射场,相当于美国的空军东靶场肯尼迪航天中心。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工作重点是:发射载人飞船、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行星探测器,进行各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另外,还进行拦截卫星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试验。从这里发射的航天器包括早期的卫星、射向火星、金星和月球的探测器,以及后来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等所有载人飞船和礼炮号航天站及能源-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拜科努尔发射场由发射区、支援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1987年又在此发射了能源号巨型火箭。
‘玖’ 六个“进军”火星的国家都是哪几个国家
俄罗斯(苏联),美国,中国,日本,法国
印度预备明年发射探测卫星,要争取做第六个进军火星的国家.
探索火星历程资料如下:
1960年10月10日14时27分49秒 苏联火星1A号(火星1960A)失败
1960年10月14日13时51分03秒 苏联火星1B号(火星1960B)失败
1962年10月24日 17时55分04秒卫星22号(火星1962A)失败
1962年11月1日 17时55分04秒苏联 火星1号失败
1962年11月4日15时35分15秒 苏联卫星24号(火星1962B)失败
1964年11月5日 19时22分05秒美国水手3号失败
1964年11月28日14时22分01秒 美国水手4号圆满成功
1964年11月30日 13时12分苏联 探测器2号失败
1965年7月18日14时38分 苏联探测器3号失败
1969年2月24日发射升空 美国水手6号7月31日抵达火星 圆满成功
1969年3月27日发射升空美国 水手7号8月5日抵达火星 圆满成功
1969年苏联火星2A号(火星1969A)失败
1969年4月2日10时33分00秒 苏联火星2B号(火星1969B) 失败
1971年5月9日01时11分02秒 美国水手8号 发射失败
1971年5月30日22时23分04秒美国 水手9号圆满成功
1971年5月10日16时58分42秒苏联 宇宙419号失败
1971年5月19日16时22分44秒苏联 火星2号失败
1971年5月28日15时26分30秒苏联 火星3号不算成功
1973年7月21日19时30分59秒苏联 火星4号失败
1973年7月25日18时55分48秒苏联 火星5号失败
1973年8月5日17时45分48秒苏联 火星6号失败
1973年8月9日17时00分17秒苏联 火星7号失败
1975年8月20日21时22分00秒美国 海盗1号成功
1975年9月9日18时39分00秒美国 海盗2号 成功
1988年7月7日17时38分04秒苏联 火卫一1号 失败
(弗伯斯1号、福波斯1号)
1988年7月12日17时01分43秒苏联 火卫一2号 失败
(弗伯斯2号、福波斯2号)
1993年8月21日美国 火星观察者抵火星轨道前与地球失去联系
1996年11月7日17时00分49秒美国 火星环球勘测者成功
1996年11月16日20时48分53秒 俄罗斯火星96发射失败
1997年美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
1998年7月3日18时12分日本希望号(行星-B)失败
1998年美国 火星气候探测器失败
1999年1月3日20时21分10秒美国 火星极地着陆者抵达火星前被坠毁失败
1999年1月3日20时21分10秒美国 升空2号失败
2001年4月7日15时02分22秒美国 火星奥德赛圆满成功
2003年6月2日17时45分26秒欧空局火星快车失败
2003年6月10日17时58分47秒美国 勇气号火星漫游车成功
2003年7月8日03时18分15秒美国 机遇号火星探测车 成功
2007年8月4日09时26分35秒美国发射凤凰号火星极地着陆探测器,后失去联系
2009年10月俄罗斯 火卫一-土壤与 中国萤火一号一起发射,因为某些原因,推迟到2011年
2010年6月3日 俄罗斯开始在莫斯科进行世界首个模拟火星之旅实验,6名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国的志愿者将在狭小的模拟密封舱内生活520个日夜。
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首枚火星探测器2011年11月9日凌晨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与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将飞行3.5亿公里,大约要经过10个月的飞行,卫星于明年8月至9月才能进入火星轨道。 2011年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2]。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波波夫金11月9号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向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他说:“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沉重的深夜,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找到这个太空飞行器。现在终于确定了它的位置,并且查明,其发动装置没有工作,两次点火都没有成功。”这意味着,中国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发射以失败告终。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随后顺利进入飞往火星的轨道。好奇号是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2012年8月在火星着陆。
‘拾’ 中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有哪些
1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我国最大的商用卫星、宇航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2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
2009年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将搭乘俄罗斯的火箭升空并前往火星。
中方卫星将由俄方运载火箭发射,并被送入火星椭圆轨道;其后,该卫星将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期间,俄“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则将在“火卫一”表面着陆,提取“火卫一”土壤等样品,并返回地球。我卫星还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