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一共有多少驾安124大型军用运输机
82年12月安-124首飞,86年第五架原型机参加了英国范登堡国际航展,引起国际轰动。86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87年全面投产,至1997年已生产了54架,年均生产5架,至2000年其中26架在俄军服役。苏联解体后,该机主要作用商业租赁用途,为大量西方客户提供了空运服务。2007年俄军表示计划重新开始生产该机的改进型号。
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219千克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记录,打破了由C-5创造的载重高度原世界记录。此外安-124还拥有过20多项国际航空联合会FIA承认的世界飞行记录。安-124目前主要租赁给各国客户,提供超大、超重货物运输能力,据称每飞行小时的租赁费用为6000到8000美元。
安-124粗大的机身呈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下反式上单翼,翼展达73.30米。翼下4个短舱内,装有推力为23400千克的D-18T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由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带有反推力装置。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自由出入。安-124机腹贴近地面,方便装卸工作。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24个机轮。
其货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舱室较狭小,6名机组人员和1名货物装卸员组成的机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层舱室还可载88名乘客。下层主货舱尺寸为36×6.4(宽)×4.4(高)米,容积1013.76立方米,载重可达150吨,起飞重量达405吨。这一指标约为美国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
货舱前后舱门采用液压装置开闭,分别可在7分钟和3分钟内打开。货舱顶部装有2个起重能力为10吨的吊车,地板上还另外有2部牵引力为3吨的绞盘车。由于货舱空间很大,安-124能够运载普通飞机机身、化工厂塔件等大型货物。
安-124上安排有厕所、洗澡间、厨房和2个休息间,远程飞行时飞行员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
机载设备包括气象雷达、导航/地图雷达、卫星导航仪、4套惯性导航装置、大型移动地图显示器及大型雷达屏。机组人数为7人。
安-124有多种改进型号,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获独联体型号合格证,最大起飞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载120吨;安-124-100M,与100型相似,换装西方电子设备,样机于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换装电子式飞行仪表系统,机组人员减至3人;安-124FR,灭火型,可装200吨水,也可改装成货机。
安-124-100于1992年12月通过俄罗斯官方认证,最大起飞重量392吨。该机改用利顿LTN92惯性导航系统、洛克韦尔公司的GPS导航系统、汉尼威尔公司的航电设备等西方电子设备。改进型的D-18T发动机可以提供6000小时维修周期,寿命24000小时,机组减少到4人。未来的130、140型改进型号可能采用西方发动机。
作为新一代大型运输机,安-124充分考虑了用于民航运输时的适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噪音标准。
俄罗斯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空中发射”计划。最近,俄军酝酿已久的利用大型军用运输机在空中发射航天器的“空中发射”计划进入实施阶段,俄空中发射公司将正式利用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来开展卫星发射活动。安-124运输机是世界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之一。此次用于空中卫星发射的是安-124的改进型为安-124-100VS。而直接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则是一枚“飞行”型两级运载火箭。根据发射方案,安-124型运输机将携带长30米、重约100吨的“飞行”型火箭飞至距地面11公里的高空。飞机进入预定位置后,飞机尾部的舱门将被打开,当机身与水平线呈76度夹角时,机舱中的大功率活塞会把火箭推向舱口,使其顺“斜坡”滑出。与此同时,运输机将作出紧急跃升的飞行动作,使火箭与飞机快速分离。“飞行”型火箭可携带各种小型卫星以每秒3.8公里的速度飞向预定的太空轨道。
近期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进步”设计局、乌克兰航空运输部和俄“伏尔加-第聂伯河”航空公司,联合研究了安-124-100型的英国航空委员会标准认证问题。2002年6月,上述公司联合启动这一计划。计划将于2003年底之前,完成安-124及其发动机的英国适航认证。届时安-124-100将符合西方货运飞机的标准要求,极大加强市场竞争力。
2003年中,安东诺夫设计局大力游说北约选择约20-25架安-124型运输机作为其大型空中运输平台。北约目前急需大型运输机,用于保障其需要快速部署能力支持的反恐、维和和人道主义行动行动。而原本北约各国给予厚望的空中客车公司A400M型运输机至今尚在字面上,首批A400M型机要在2008-2010年前才能装备北约司令部,各国对购买数量也有所保留。相比之下,安-124已量产多年,可以立即组建成建制的部队。实际上这几年间,北约与俄罗斯的"伏尔加-第聂伯河"航空公司,即安-124-100型运输机的持有者,进行了多次合作,仅去年就在阿富汗为北约部队飞行了260架次,利润超过1亿美元。
2003年8月,在莫斯科航展期间,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总设计师巴拉布耶夫与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河”集团公司总经理伊萨尔金表示,现在已经签署决议,决定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企业内恢复安-124-100型飞机的制造。据称,将在俄罗斯的“航星”厂和乌克兰的“阿维安特”厂恢复安-124-100型机的制造与改进,在乌克兰的“西奇发动机”厂恢复制造D18T型发动机,也将恢复制造用于安-124-100型机的材料、半成品和配件。实施这一决定的最一个步骤是制订恢复生产计划并分阶段将现有的安-124-100型机改进成安-124-100M型机,将载重量提高到150吨,同时满足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四级噪音与排放物要求,以及提高D18T型发动机的功率,配备改进型驾驶导航系统等。
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针对2003年开始大作宣传的载重150吨、续航能力为15000公里的欧洲空中客车A380型运输机,推出了相应的安-124-300型运输机研制计划,载重和续航里程和A380一样。整个计划经费预算至少为5至6亿美元。这个项目将是相当费时费事的。2005年后才能完成项目计划的制定工作,同时还要寻找投资者和市场。归根到底是要先确定项目的研制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然后再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不断调整目标,甚至包括缩短续航里程等。乌方乐观的认为,A380将不是安-124-300的对手,因为A380造价比它高,又只能装运集装箱,而安-124-300还能装运非标准大件货物。据悉,乌方打算依靠进口解决该项目的核心问题,在安-124-300上使用加拿大普惠公司或美国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因为乌方自己研制新发动机的代价非常昂贵,而这些西方公司有现成可用的发动机,并且它们都愿意出售给乌克兰。
2004年4月,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星”工厂生产的安-124-100型开始进行飞行试验。该机由俄罗斯“飞行”航空运输公司于2001年4月10日签订合同订购这种飞机,但是主要的制造工作从2002年第二季度开始。该型号的研制费用由生产厂和订货方共同承担。根据航空运输公司的要求,飞机的载重量从120吨提高到150吨。目前该机已开始飞行试验,然后将投入使用。
2004年6月,除美、英两国之外的15个北约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在伊斯坦布尔峰会上,签订了”战略空运过渡方案“(SALIS)谅解备忘录,授权各签字国使用安-124-100来支援盟国或欧盟部队。签订空运谅解备忘录的动议是北约组织国防部长在2002年布拉格峰会上提出来的,还提出了签订类似的海运谅解备忘录的动议。现在这个空运谅解备忘录有效期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但是在2006年1月1日之前必须签订有效合同,否则该谅解备忘录将失效。
将米-35运送到斯里兰卡的安-124运输机正在进行装卸作业
北约组织的维护供应局(NAMSA)将负责SALIS采办事宜。按照该谅解备忘录规定,各签字国若需要使用安-124-100战略运输机,必须先提供授权签订该合同的批准书。主承包商可能是商业运输公司,在获得通知之后的6天内,提交多达6架安-124-100战略运输机,可连续使用20天,飞行时间最少800小时。使用安-124-100作为欧盟的过渡性战略运输机,旨在填补10年前就已存在的战略空运的空白,直到空中客车军机公司正在研制的A400M战略运输机投入服役时为止。
目前,全球共有三家企业在生产“鲁斯兰”,分别为俄罗斯的“伏尔加-第聂伯”和“飞行”公司,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尽管招标结果还未宣布,但专家们均认为拥有10架安-124的俄“伏尔加-第聂伯”公司将会在招标中胜出。一位专家表示:“对频繁参加维和行动的北约来说,保持运输机在如何时候都能迅速投入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只有那些拥有足够飞机储备的公司才能办得到。”另外一家俄罗斯企业“飞行”公司也拥有8架安-124。尽管开始时北约认为乌克兰的安东诺夫公司更符合有关条件的要求,但该公司目前的机会已经非常小了。安东诺夫共拥有7架安-124,但其中的两架已被加拿大和比利时的法院扣押。
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起点-SP”公司将于2008年开始组装首架改进型安-124-100M-150运输机,其载重量将达到150吨。据悉,安-124-100M-150运输机的生产周期将长达33个月。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安纳托利·梅里查表示,该公司下属的30家乌克兰航空制造厂中绝大多数将参与改进型机的建造计划。改进型安-124运输机载重量从原来的120吨增加到了150吨,其在负载120吨货物情况下飞行距离从原来的4600千米增加到了5400千米。与此同时,由于使用了最新型指挥控制系统,机组人员数量从6人减少到了3人。根据计划,2027年前俄乌将为订购商建造和提供55架安-124-100M-150运输机,而到2030年前还将交付30架该型机,未来世界航空运输市场对该型机需求至少为100架。据悉,因财政拨款问题,安-124运输机的批量生产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收缩,目前共建造了56架该型机,其中有10架属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所有,6架属俄“飞行”公司所有,另有7架属“安东诺夫航线”公司所有,其它归俄罗斯运输航空兵所有。此外,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正在开发另一种改进型安-124型机,其机身预计将加长5米,而翼展将增加13米。根据专家预测,实施这一方案预计需要20-25年时间,而第一阶段的拨款将需要4.07亿美元,第二阶段需要投资约11亿美元。
2002年12月,广州地铁为在二号线通车时能够使用德国新型列车首发,特别租用安-124运送该型列车前来广州。
美洛马航天公司正在研究可否用安-124运输机把宇宙神3和宇宙神5运载火箭从丹佛送到东、西海岸发射场。这两种新型火箭将使用俄罗斯设计的RD-180发动机,正常情况下应使用美国空军的C-5运输机运输。然而,随着今后几年内商业发射次数的增多,洛马需要有后备运输能力,以防因C-5供应不上而影响发射安排。
安-124座舱,与西方先进运输机相比有差距
2005年8月,"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星"股份公司执行总经理瓦列里-萨瓦特契科向记者宣布:航星股份公司正在恢复安-124的批生产。在过去20年里,乌里杨诺夫斯克航星工厂共制造了36架"鲁斯兰"飞机。恢复安-124飞机批生产计划在2005年莫斯科航展上开始,在航展上签订了"乌里杨诺夫斯克"股份公司、"伏尔加-第涅伯"航空公司和"飞行"航空公司之间的三方协议。2012年前,乌里杨诺夫工厂需要向每家航空公司提供5架飞机。萨瓦特契科解释说,"乌里杨诺夫航星"公司对生产"鲁斯兰"飞机有全面的准备。在财政充足的条件下,企业很快可以向订货人提供2架安-124飞机。对这种飞机的所有需求,包括国外需求,预计有50架。
2006年7月,报道指出安-124重型货运运输机在2020年前的市场容量预计为60~80架。这些俄罗斯和国外研究的数据是"航空工业"公司总经理康斯坦丁-卡杰诺夫在同记者谈话时提到的。如果考虑到未来东南亚国家快速发展的要求,那么对安-124飞机的需求可能更多。根据卡杰诺夫的意见,如果不研制新的改型也不生产安-124飞机,那么货运航空运输市场将被波音和空客公司的宽体货运改型飞机占领。卡杰诺夫提起,两年前已经讨论了恢复安-124飞机生产的问题,所有的计算都已经完成,进行了市场研究,制定了清晰的包括投资回报在内的商业计划,以便研制和生产载重量、航程增加的安-124型飞机,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通过任何决议。对于运输公司来说,恢复和改进安-124的项目是复杂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项目,同时也是回报很高的项目。他说:"国防部暂时不会购买这种飞机,但是现在,民用航空公司需要安-124。"当前联合国和北约组织都对安-124-100飞机表现了兴趣。
2007年5月,一架在挪威卑尔根(Bergen)Flesland机场停留的安东诺夫公司安-124-100飞机被迫进行了降噪改装,其发动机短舱带有V型罩。该机注册号为UR-82009,是一架服役16年的飞机,归属于安东诺夫航空公司(Antonov Airlines)。该机被观察到其所有4台Progress D-18涡扇发动机的喷管做了V型(chevron)改造,这一结构使经过发动机各处的气流平滑过渡,从而降低噪声。过去几年这种改装作为一种潜在的降噪方法进行了多次测试,并将应用到波音787和747-8的通用电气GEnx发动机上。静音技术验证(QTD)项目的波音777-300ER的GE90发动机也安装了类似V型罩。
2007年11月,使用俄罗斯的安-124飞机运送防地雷伏击车辆(MRAP)到伊拉克,在美国国会成为了一个热门政治话题。国会防务拨款小组主席John Murtha,当他与国会上层David Obey就11月20日的记者会勾画他们的战争经费立场时,明示借用俄罗斯的运输机。因为五角大楼暴出一项潜在有250亿美元的努力,今年生产、装备和空运MRAP到伊拉克,Murtha着眼点在他们的空运成本,这是因为他考虑到此前布什行政部门另一个完全失败的案例。Murtha说,如果拉姆斯菲尔德时代防务领导人要改变伊拉克的状况先行做出调整并因此而做出计划,那么MRAP可能早就及时生产出来,甚至节省费用装船运到中东了。替代方法,美国使用"由乌克兰人驾驶的俄罗斯飞机空运它们"。美国运输司令部告诉《航宇日报》,它已由运输司令部的民用预备空运机队(CRAF)的合伙人(Atlas航空和Lynden航空货运公司),通过两家俄罗斯公司(Volga-Dnepr航空公司和Polet Cargo航空公司)签下了安-124飞机。"MRAP运输的使用概念是,对于稳定状态的运输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安-124飞机……"运输司令部在电子邮件中说。"安-124的使用反映出我们利用民用运输的能力,正像我们例行混用美国政府和商业海运资产支持我们的作战一样。"运输司令部声称,安-124是不出租的,这样国防部是"为此能力签约,而不用专用飞机来支持MRAP的快速交付。"据司令部说,近来与Atlas/Volga-Dnepr签下的一份长期合同是每天提供一架安-124飞机直到三月底,约值3亿美元。
2007年12月,俄罗斯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日前宣布,俄罗斯空军准备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企业生产改进型“伊尔”-76MФ运输机,以及将在这里恢复生产“安”-124-100“鲁斯兰”运输机。“伊尔”-76MФ飞机将用来为空军军事运输航空兵补充一批重型运输机。将安装新的ПС-90经济型发动机,起飞重量为60吨,航程为8000千米。首架批量生产的“安”-124-100“鲁斯兰”运输机于1987年在基辅航空制造厂出产,共计组装了40架。有关恢复生产和改进“安”-124-100“鲁斯兰”运输机的决定,于2005年2月由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共同做出,并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间委员会。经现代化改造后,“安”-124-100“鲁斯兰”运输机的起飞重量将从原来的120吨提高到150吨,而机组乘员将由6人减少为4人,并将装备新型机载设备。2020年前计划组装80架。
2008年1月,乌克兰工业政策部宣布,乌克兰和俄罗斯计划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负责制定解决安-124飞机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案。双方就这一问题的最近一次商谈于2008年1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俄罗斯代表指出,已经准备好了一份为恢复安-124飞机的批量生产而调解知识产权的俄罗斯政府和乌克兰政府间的协议草案。该文件已经由俄罗斯各部门批准,并提交给乌克兰方面协商。乌克兰方面则宣布,俄罗斯方面提出的协议草案与乌克兰法律相抵触,因为知识产权划分应在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条约关系框架内进行。
2008年2月,乌克兰国防部长尤里·叶哈努罗夫向记者宣布,俄罗斯将继续在“安-70”军用运输机项目上与乌克兰合作。俄罗斯方面证实,俄方将继续“安-70”军用运输机的研发工作。乌克兰防长宣布,目前为了使“安-70”投入批量生产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及试验。而为了完成该项目需要大约3亿美元,一年半的时间。制造“安-70”军用运输机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联合项目。飞机将用于运输重47吨的货物及空投伞兵和技术装备。2006年7月俄罗斯政府决定就中止“安-70”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与乌克兰开始谈判。2006年10月24日当时的俄罗斯政府总理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宣布俄罗斯最终退出“安-70”项目。2007年8月在莫斯科国际航展期间,俄罗斯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与“乌克兰航空”国有航空制造公司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发展在运输和客运航空技术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恢复“安-124”“鲁斯兰”飞机的批量生产和在“安-70”军用运输机计划上进行协作。
安-124三面图
尺寸数据
翼展 73.30米
机长 69.10米,
机高 21.08米,
机翼面积 628.00平方米
货舱长×宽×高 36.0米×6.4米×4.4米
使用空重 175,000千克
最大商载 15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3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05,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 865千米/小时
正常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时(高度10000~12000米)
进场速度230~260千米/时
起飞滑跑距离2520米
着陆滑跑距离(最大着陆重量)900米
最大有载航程4500千米
最大燃油航程16500千米
B. 美国和俄罗斯的主力运输机有那些
都是大概的数字,这些都属于军事机密,所以不可能知道准确的数字.
俄罗斯军事运输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61集团军)编2个师,装备伊尔-76M/MD、安-12、安-22、安-124型运输机约280架。
http://hi..com/%CF%C8%C2%DE/blog/item/dc4eb838c76b71c2d56225f8.html
美国运输机:约1100架,其中C-5式126架、C-17A型59架、C-14lB型125架、C-130式521架。
http://hi..com/%CF%C8%C2%DE/blog/item/2238cdbfe537b70a18d81f73.html
C.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日本各有多少飞机,最先进的飞机多少架
全球最强大的空中力量非美国空军莫属。美国空军是美军中执行空中作战和航天飞行任务的主要军种。其不但负责管理洲际弹道导弹,还负责协调军用航天器的发射,以及陆军伞兵的空投行动。目前,美国空军旗下有飞机5600余架,包括了世界最先进的F22战斗机、F35战斗机、F15和F16战斗机;B-1、B-2隐形轰炸机和B52战略轰炸机以及C-5战略运输机、C-17战略运输机和C-130战术运输机等多种机型。美国空军现役人数约31.2万,尽管其人数少于中国空军,但其飞机数量则多余后者。文章称,美国空军不但是全球首支使用隐形飞机作战的空军、首支使用五代机的空军,还是首支拥有纯隐形作战飞机部队的空军。现在,美国空军将采购1763架F35,这可以保持自己领先的优势。不但如此,美国空军在无人机隐身和打击的能力越来越强,未来在美国空军机群里无人机占比将逐渐提升。文章还提到,美国空军不但拥有各种先进战机,还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两个部分的管理者,其还拥有450枚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部队。
世界第三大空中力量的交椅,则留给了俄罗斯。苏联解体后,其大部分空中力量都由俄罗斯继承,数十年来,俄罗斯一直在享用着丰厚的遗产。目前俄空军共有1500架作战飞机和400架军用飞机。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大部份飞机都已老化,目前,俄空军占主导地位的战机仍然是在冷战结束前就已服役的米格29、苏27和米格31等战机。除了战斗机之外,俄空军还拥有图95、图22、图160轰炸机等战略核轰炸机。面临战机老化的现状,俄罗斯空军进入持续现代化阶段,研发出了苏35战斗机,该型战机不但继承了苏27的敏捷和多功能,还将很多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目前,苏35已经服役,但数量不多。而且目前俄罗斯的防务承包商正在研发更先进的T50战斗机,该机有望成为俄军首款五代机。而且还有传言,俄军也在研制新型的战略轰炸机。
中国的空中力量主要来自中国空军和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中国空军和海航共有1321架战斗机和攻击机、134架重型轰炸机及加油机和20架预警机。除此之外,中国还拥有700架直升机,其中大部分是中型直升机。尽管从数据上看中国的空中力量很不错,但是尽管国防预算大幅增加,中国的大部分飞机早已落后,目前,只有502架飞机是苏27系列和中国自研歼-10战斗机等现代化战机,其他的819架战斗机都是上世纪70年代产品,不会对外国空军构成严重威胁。不过,中国的空中力量也在持续现代化,中国航空工业推出新型战机速度很快。目前,中国同时研制两款五代机,包括重型战斗机歼20和歼31战斗机。除此之外,中国还在研制运-20战略运输机。据传,中国还在研制一款战略轰炸机取代现在的轰6作为战略空军力量。中国和美国一样,正在推进各种作战用无人机,如“暗剑”无人机等。而且,中国的海军也在快速增长肌肉,目前已经拥有了首艘航母“辽宁号”,未来还可能拥有其他航母。
日本航空自卫队拥有超过300架战斗机。日本只从美国购买战斗机,上世纪80年代,日本便购买了223架F15战斗机。而现在,日本已经准备购买42架F35A战斗机,而且首批的4架已经订购。不仅如此,日本还在研制用以取代F15的自研F3战机,以防将来购买美先进战机时受到限制。同时,日本目前对F15和F2战机的升级正在进行,可以提升其对空能力。日本还拥有4架E767指挥机和13架E2C预警机,未来日本还将购买新款的E2D预警机,以应对越来越多空中拦截。
D. 俄罗斯有哪些先进的大型运输飞机
11月27日,新的运输机缓缓地从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公司(VASO)的装配厂撤出,该公司生产了一批Il-96型飞机,为首次飞行做准备,这是该办事处研制的首架双发Il-112V中型军用运输机。
E. 俄罗斯民航!
俄罗斯现有民用飞机5618架,其中包括轻型与公务、支线和干线飞机;货机及轻型、中型和重型直升机。保证商业运输(2004年为3380万人次)的客机现在有1438架,其中663架为干线飞机(伊尔-96-300、伊尔-86、图-154,再加上外国制造的飞机),有775架支线飞机(图-134、安-24和雅克-40)。这些基本上都是"原苏联遗产",但实际上能够飞行的只有其中的一半飞机。俄罗斯民用航空国家科研所总经理柳利科称,现在俄罗斯的航空器暂时还能完成空运任务,但这只是利用上世纪90年代需求缩减60%后形成的所谓剩余潜力。
F. 俄罗斯最大的飞机有多大啊
世界最大的飞机安-225平该机机身长84米,翼展88.4米,高18.2米,相当于5层楼高,最大载重量250吨,最大起飞重量620吨,可一次搭载16个集装箱或80辆轿车,可在机舱外背负一架“暴风雨”号航天飞机。
前苏联生产的安-225运输机在设计之初是用来运载航天飞机的。拥有六引擎的安-225能够运载重达250吨的货物,这比此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另外一种型号的安托诺夫产品--要高出两倍之多,它的应用将以超重型空中运输为主要目的。
安-225的翼展宽度有88.4米,其机舱内可以乘放80辆小汽车。安托诺夫公司和乌克兰的 Motor-Sych公司联合生产了最新的安-225,其造价约为2000万美元。世界上曾生产过两架安- 225,只有其中的一架升上过天空。
安225基本数据
翼展:88.4米
机长: 84.0米
机高:18.2米
最大巡航速度 865公里/小时
最大商载:250吨
最大起飞总重:600吨
最大载重航程:4500公里
最大油量航程:15400公里
动力装置:六台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
洛塔列夫设计局D181T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29.5千牛
G. 都说俄罗斯的运输飞机先进,都有哪些运输飞机呢
有安-22和安-30这两种最先进的运输飞机。
安-30
H. 俄罗斯400吨飞机一飞冲天,飞行3天绕地球一圈,再破纪录,你了解吗
近年来,我国在军事领域方面发展很快,但由于在大功率航天发动机方面存在不足,我国在大型飞机研发方面仍频频受阻。不过,俄罗斯有这样一款大型飞机,起飞重量超过400吨,被称为“巨兽”,其一飞冲天,飞行3天绕地球一圈,再破世界纪录。
除了这款大型飞机,据说苏联方面曾经还秘密研发一款绝密飞机,这种飞机功能强大,能够“上天入水”,甚至在不需要加油的情况下能够到达指定的地点,其攻击能力更是强悍无比。
后世人将其称为能上天的航空母舰,但可惜的是,这架飞机刚刚试飞不久,苏联方面便决定将这架飞机永久封存雪藏。
I. 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的难民哪里来的
这些难民大多来自饱受战争摧残的中东和非洲地区,白俄罗斯不久前宣布放行难民进入欧盟,以回应欧盟对明斯克实施的制裁,从8月以来,在白俄罗斯聚集的大量中东难民疯狂涌入白俄和波兰的边境。
波兰政府发言人穆勒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不断升级的难民危机,使用武器是波兰政府最不愿做的事情。
目前在白俄罗斯一侧有三千至四千名难民,至少有一万人正在伺机越境进入波兰。
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称,8日当天驻守波白边境的波兰军人数量已大幅增加至1.2万人,波政府拟继续增兵边境。
白方获俄罗斯力挺
波兰、立陶宛及欧盟均将难民危机归咎于白俄罗斯,但白方指责是西方制裁导致白方无力控制难民潮。
美国和欧盟因去年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和今年瑞安航空事件对白实施制裁。面对制裁,白俄罗斯宣布了对美国和欧盟的反制措施,其中包括暂停履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国的相关义务,这意味着协助欧盟打击非法移民和有组织犯罪的协议也将被中止。西方媒体分析认为,白俄罗斯希望通过难民问题迫使欧盟解除对白制裁。
波兰总统杜达指责白俄罗斯制造了针对波兰和欧盟的难民危机。立陶宛方面则指责白俄罗斯组织了移民流动,并将这一行为称为“混合侵略”。欧盟官网9日发布声明称,白俄罗斯借助难民向欧盟施压无助于实现目的。
但白总统卢卡申科表示,西方制裁使白俄罗斯“无钱也无力”限制非法移民涌入欧盟国家。此外,白方还驳斥说,引发难民潮的是西方而不是白俄罗斯。卢卡申科表示,西方指责他制造难民危机是无稽之谈,西方摧毁了难民原籍国才是导致他们逃离战争前往欧盟国家的原因。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9日说,欧盟国家应摒弃双重标准,在完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处理白俄罗斯与波兰和立陶宛边境的难民危机。他说,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北约和欧盟长期以来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奉行的政策,不断推广“西式民主”。各国在应对前所未有的移民潮时,不应该忘记这一切是谁之过。欧盟欲实施新制裁
对于此次难民危机,欧盟认为白俄罗斯政府是幕后操手。目前,波兰和立陶宛都在求助于欧盟,要求对白俄罗斯加强制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8日表示,她已呼吁欧盟成员国对白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欧盟可能还考虑对从中东地区运送难民到白俄罗斯的航空公司实施制裁。
3名欧盟外交官员近日表示,欧盟最早下周就将批准对白俄罗斯的新制裁措施,此次制裁将针对包括白俄罗斯外长马克伊和白俄罗斯航空公司在内的约30个个人和实体。欧盟称,遭受新一轮制裁的白俄罗斯官员策划了组织移民来白、再将其送往白俄罗斯与欧盟边界的行动。
此次制裁如若实施将是欧盟对白俄罗斯的第五轮制裁,将把遭受欧盟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措施的白俄罗斯公民扩大到近200人,其中包括卢卡申科及其儿子,另外还有十余家机构和公司。
今年5月,瑞安航空一架客机在白俄罗斯迫降,白方拘捕一名乘机的支持白俄反对派的人士后,欧盟已经禁止国有的白俄罗斯航空公司进入欧盟领空和机场。而现在对该公司的直接制裁将阻止其从爱尔兰、罗马尼亚和丹麦等国的公司租赁飞机。
J. 俄罗斯护送阿富汗难民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俄罗斯表示愿意为这些人提供航班之际,希望美、英、加等国迅速回应,不要让那些渴望离开阿富汗的难民再次失望。
其实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接纳其中的一些难民也是应该的。就比如说美国,如果不是拜登坚决要求撤军,阿富汗局势也不至于变化得如此之快。并且在阿富汗,还有很多曾帮助过美国的翻译等其他工作人员。
有数据显示,之前大约有30万阿富汗人隶属于美国,为美军服务,但是最后却只有大约1.6万人获得了特殊移民签证,并且自今年1月以来,美国只接收了2000多名申请者,而那些没有获得签证的人,只能继续留在阿富汗。
另外,之前英国本来就承诺会为一些阿富汗人,尤其是那些曾帮助过英国的人提供离开阿富汗的机会。但是就在不久之前,却发生了阿富汗警卫护送英官员前往机场后却遭辞退的事,而那段时间正好又传出了英国撤侨飞机空着飞出阿富汗的消息,简直是狠狠地打了英国的脸。所以英方既然已经承诺会接收难民,那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英国这次再食言可就真的不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