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现在军事实力与七八十年代苏联鼎盛时期到底有多大衰落
差距极大。我们从战略火箭军(核导弹部队)、空军(包括防空军)、陆军、海军和宇宙空间力量来说吧。
1、战略火箭军:由于和美国达成了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条约,俄罗斯的战略火箭军规模比起苏联来大幅缩水,而且现在的支柱力量是苏联后期发展的SS25白杨和SS27白杨M,此二种导弹目前只能搭载单弹头(55万吨TNT当量)。但是美国单方面废除《反导条约》后,俄罗斯又开始给白杨M发展机动多弹头,但现在没有列装迹象。至于老式的洲际导弹,如SS18撒旦和SS24手术刀,俄罗斯由于白杨生产速度的缓慢和需要大威力核弹头,暂不退役,验延寿继续服役。可是对于这些最早70年代发展的导弹而言,很多部件已经老化,可考虑堪忧。而且因为失去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所以很多配件弄不到,要俄罗斯重新研制。本来冷战期间苏联的核弹头是多于美国的,但是现在已经大幅落后美国。
2、空军(包括防空军):苏联时期空中力量分为攻势的空军和守势的防空军,苏联解体后已经合并。解体后,俄罗斯空军从91年至今,新装备的战斗机除了苏联时期的计划遗留生产的以外,不超过一百架(平均一年不到十架,要知道从9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27以来,中国空军已经自行组装和改进生产了SU27系列接近或超过300架)。而且由于预算大幅缩水,所以俄罗斯空军放弃了继续装备米格29,只继续装备SU27系列。由于重要的战略轰炸机图160大部分部队位于乌克兰,俄罗斯还要给乌克兰很多好处才要回来十几架,而图160在俄罗斯复产后一年生产两三架而已,严重影响了战备值勤(50年代的老古董图95现在仍是洲际轰炸机主力)。
衰落不止体现在装备上,还有训练上。一年训练时间,歼击航空兵只有几十个小时(对应西方的200个左右小时,落后非常多)。制导武器非常少,打车臣和格鲁吉亚主要靠火箭弹和非制导炸弹。
3、陆军:解体前苏联有三四百万军队,当然是陆军大头。现在只剩下一百二十万,而且有消息说要裁剪到85万,可见陆军的规模已经和美军差不多活着比美军还要小了(美军五十多万)。解体前苏联有五万多坦克,根据新大纲,要裁减到3000辆!而且苏联时期更优秀的T80坦克由于使用成本高,俄罗斯现在只装备T90了(T90不过是T72的终极改进版而已,性能不如T80)。陆军中,唯一水平还能稳中有升的,是空降兵。当然,因为空降兵是快速反应部队,不能弱。
陆军的训练也比较差,记得看过篇报道,说就算是合同兵,每年的实弹射击次数也是两只手数的过来的。
4、海军:这个军种相对于苏联时期,可能是削弱最严重的。鼎盛时期的七艘航母,如今只剩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而且由于发生了大故障,库舰远达不到设计航速,所以只能是给海军舰载航空兵练手用的训练品罢了。四艘核动力巡洋舰,只有“彼得大帝”号现役,其他都进了预备役。驱逐舰除了“现代”级和“无畏”级(算大型反潜舰),统统退役。护卫舰也留不下多少。
早先排名第二的太平洋舰队,现在已经不是日本鬼子的对手了(但是还有几艘核潜艇充门面)。黑海舰队更不必说,被俄乌格鲁吉亚瓜分后,已经没几艘大舰了。
现在俄国在建的主力舰船,上规模的都是2000吨的轻型护卫舰,大型的防空护卫舰也开建了一艘。据报道,从规模上,俄罗斯海军只能达到苏联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或更弱了。
俄罗斯海军的潜射弹道导弹发展也很不顺利,“布拉瓦”经常掉海里。原因么,原来的潜射弹道导弹局分在了乌克兰,现在只能由莫斯科热动力所硬头皮上,但是它没有研制潜射弹道导弹的经验。
5、航天力量。这个不用说了。在轨的侦察卫星没剩下几颗。“和平”号掉下来后,没有心的空间站上天。
总之,俄罗斯的军事力量相对于苏联,衰落的非常多,现在的主力装备都是苏联后期研制的。俄罗斯联邦成立后,很多新装备,也是用苏联的遗留技术造出来的,很悲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俩字:没钱。
累死了。慢慢看吧:)
⑵ 俄罗期人现在的生活 水平怎么样
据统计,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其余居民只能购买较为廉价的商品,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高达40倍。俄罗斯官方的正式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俄罗斯大约仍有近三成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俄低收入贫困户可分成四种:第一类是男主人为惟一劳动力,但收入低微;第二类为男主人失业,完全没有收入;第三类为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子女并负担生计;第四类是多子女家庭。这类家庭中有的属于赤贫。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和农村,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还不太好过。据俄国家统计部门调查,在靠近蒙古边境的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和毗邻格鲁吉亚的印古什共和国,是俄罗斯最贫穷的几个地区。在这些地区,除了来自半破产的集体农庄的一点收入,人民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在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仅为莫斯科的1/13。在俄罗斯一些地区,靠薯仔、面包等最基本食品维持生活的家庭达到两成以上。
在近几年俄经济状况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俄罗斯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即使在莫斯科这样繁华的大都市,穷苦百姓的身影也会时常进入你的视线。记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回忆起来让人感到内心酸楚。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记者在走出地铁车厢时看见一个老太太,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布袋,正在艰难地上台阶。记者上前意欲帮忙,但她婉言谢绝了。然而走出好远后记者发现,老人还在原地,一个台阶都未登上。于是记者又回来搀起老人,从她手中接过沉重的布袋,帮她慢慢地登上台阶。这次老人没有拒绝,却流下了眼泪。原来,老人在雪地上摔了一跤,扭伤了本来就不太利落的脚。于是记者决定送老人回家。一路上,老人告诉记者,她60岁刚刚出头,但是因为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无依无靠,生活艰难,过早地衰老得像70多岁一样。正在交谈时,老人忽然住口,并吃力地向路边拐去,那里有一个啤酒瓶。老人赶紧把它捡起放进布袋。这时记者才发现,老人那沉重的布袋里原来装满了啤酒瓶!
在俄罗斯,有着类似境遇的老人绝不是一个两个。在莫斯科地铁出口或一些地下过街通道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妇人,或者举着两个柠檬,或者举着两件刚从批发市场里买来的质次价低的衬衫,神情疲惫、两眼无神地等待顾客,期待着能出手挣上几个卢布,来补充那捉襟见肘的退休金。据调查统计,现在俄罗斯生活最艰难的是孤寡退休老人或单亲的家庭。目前,俄罗斯1/4的孤寡退休老人和1/5的单亲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老百姓正在走出贫困
穷人在俄罗斯所占比例不小,但俄罗斯社会学家指出,这并不是俄罗斯社会的主流阶层。俄罗斯社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动荡之后,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好转。
了解俄情况的人都知道,苏联解体后,俄人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在苏联时期,国家几乎包管百姓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等各种消费价格低廉,人们衣食无忧。而且当时卢布坚挺(1卢布一度可以兑换3美元),更使人们感到生活富足。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全面私有化,所有商品价格飞涨,而卢布价值却一落千丈,最低时甚至要1万多卢布才能兑换1美元。百姓手里成千上万的储蓄没用多久就变成了一堆废纸。20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刚刚开始稳定,很快俄又爆发了1998年金融危机,卢布一夜之间又贬值了4/5,人们手里的钱再一次被掏空。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俄半数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人民的生活从低谷开始逐渐恢复,特别是普京执政后,人民生活渐趋稳定,开始走出贫穷的阴影。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2000年,俄罗斯处于贫困状态的居民比例还达四成左右(贫困状态是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但今年这个比例已降到2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约为1795卢布(1美元约等于31.5卢布),比去年增长了近两成。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俄贫困居民的比例将逐年下降1到2个百分点,到2005年时这一数字将降到23%—25%。
普通职工需要挣外快养家
一位俄罗斯朋友在给记者描述俄社会阶层现状时,画了一个顶端很尖、基座很大的类似电视塔形状的图形,并从上到下划分成三段,然后形象地解释说:“现在俄罗斯社会就像这座埃菲尔铁塔一样,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的俄罗斯新贵,中间一小部分是中产阶级,下端庞大的基础部分是俄罗斯贫困老百姓。”
那么,大多数普通俄罗斯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么样?记者的邻居瓦列里·罗日斯基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他们夫妇都是大学教师,他是高级讲师,每月工资4000卢布;他的妻子是普通讲师,每月3000卢布。他坦率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学教师的工资太低了,只靠工资无法养家糊口,因此,他们夫妇在外都有兼职,其收入水平与工资收入大体相当,这样他们家月收入大约在1.4万卢布左右。家庭日常开支大致包括:每月的饮食开支约为4000—5000卢布;每月房租2200卢布;大女儿现在上十年级,为了准备高考,每月需要1000卢布的辅导费用(俄罗斯现在仍实行免费教育);小女儿住在奶奶那里,每月要付1500卢布的生活费。再加上其他非日常开销,大体算下来,他们每月需要花费9000—10000卢布。另外,他们每年夏天都要全家到海边休假,大约要花2万卢布。记者的邻居自认为,他的家庭收支状况在莫斯科是比较普遍的:生活不宽裕,平时很少购买衣物,饮食消费要算计着花,但一般会有点余钱每年去度假一次。
在其他城市,情况就要差一些。俄官方统计调查机构表示,俄罗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约为莫斯科的一半。但好在俄罗斯中小城市的居民一般都有私人住宅和一小块地,这样他们可以自己种些薯仔、黄瓜等蔬菜,节省食品开支中的一大部分,而食品开支往往是他们最重要的支出。
中产阶级开始出现
俄罗斯一些调查研究机关注意到,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俄罗斯已经开始出现中产阶级阶层。在两年前如果你问俄罗斯人,“俄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大多数人会说:“不存在,俄罗斯只有两个阶层———极少数的富人和绝大多数的穷人。”但今天更多的人会给你指出:街上那么多舒适漂亮的进口轿车在跑,冬天到埃及度假的旅游专机是那么忙,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排队等待交款的队伍是那么长,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俄罗斯中产阶级是客观存在的。
俄国家经济分析局认为,目前俄中产阶级的数量大约占总人口的20%—25%,这个阶层基本由有高等学历的中年人组成,拥有私有住宅,强烈渴求稳定。一项调查数字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目前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为总人口的15%,低于官方统计数字。“飞行”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中产阶级应该拥有私有住宅,有汽车和普通别墅,甚至可能有时全家去国外旅行。”一家名为“中产阶级风格”的专门调查研究俄中产阶级的网站表示:目前在俄罗斯,一个家庭如果饮食消费少于家庭收入的1/3,那么就已经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俄中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存款和消费方面他们却占有半壁江山。例如,去年俄中产阶级存钱数额为100亿—130亿美元,占俄罗斯居民存款额的一半;去年俄中产阶级用于教育子女的花销大约也在30亿美元上下,占俄罗斯教育服务市场份额的65%—75%……
另外,俄社会学家发现,俄中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更崇尚独立、自由和对命运的自我掌控,而对遗留下来的苏联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集体观念则不屑一顾。俄社会学家表示,中产阶级的观念已成为俄罗斯年轻一代的主流思想。
俄罗斯百姓看社会未来
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状况近几年来持续好转,这是否能代表俄社会的发展趋势,表明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稳定期了呢?全俄社会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俄社会学家尤里·列瓦德在年初曾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俄罗斯还没有摆脱危机”。
现在俄罗斯人的期待更为现实,半数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生活很艰难,但还能凑合”;有两成人认为,“生活没有那么糟糕”;而认为“无法生活下去”的人数则从四成半下降到两成。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俄罗斯百姓认为“贫富阶层差距悬殊令人难以忍受”,但是他们同时也知道,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人们正在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新生活”
⑶ 今天的俄罗斯能达到苏联八十年代的军事水平吗
达不到,一解体完啦……
⑷ 俄罗斯的收入水平如何,和我国相比是怎样的水平
以前苏联是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因为不能顺应时代需求,所以发生了经济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经济,还体现在俄罗斯个人的经济收入上,那你知道现在俄罗斯的平均工资大概有多少吗?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人们的生存法则,我们不能用自己国家标准来衡量他们,截止2018年5月,俄罗斯的税前平均工资是43550卢布一个月,扣除所有的税费和各种保险之后,得到的工资就是33400卢布每个月,折合人民币3600元,各位小伙伴你们觉得,俄罗斯的平均工资是怎么样呢?
⑸ 俄罗斯国民经济水平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解体前的1990年。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部门发达。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矿:库兹巴斯
最大的铁矿:库尔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库、秋明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 。 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旅游业
为新兴经济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尚不占重要地位。国内主要旅游点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市、黑海疗养地、伏尔加河沿岸城市、下诺夫哥罗德和滨海边疆区。俄目前吸引外国旅客不到国际旅客流量的 1 %,排名未进入世界前 40 名。
2003年俄入中国境的人数为137.1678万人次,其中持旅游签证的68.7521万人次;中国入俄境人数为67.9608万人次,其中持旅游签证的有20.3264万人次。
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
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至 2003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 13.9万公里,客运量 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 18016 亿吨公里( 2004 年)。
公路:至 2003 年底公路总里程 90 万公里,客运量 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 1821 亿吨公里( 2004 年)。
水运: 2003 年海运商船 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 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 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2001 年民用飞机有 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 8 万公里 。 2003 年客运量 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 2004 年)。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 2 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 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 1 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银行
主要银行有:
1 、俄罗斯储蓄银行, 1991 年成立,注册资本 241 亿卢布。
2 、俄罗斯外贸银行, 1990 年成立,注册资本 65.5 亿卢布。
3 、工商银行, 1988 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 亿卢布。
4 、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 1988 年成立,注册资本 21.6 亿卢布。
5 、国际工业银行, 1992 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6 、天然气工业银行, 1990 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此外俄大银行还包括外经银行、阿尔法银行和古打银行等。
对外贸易
2004年俄对外贸易总额278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1832亿美元,进口948亿美元,顺差884亿美元。
2004年俄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45.1%),其中德国(9.3%),意大利(5.9%),荷兰(6.5%),芬兰(3.2%),法国(2.9%),瑞典(1.2%);独联体国家(18.3%),其中白俄罗斯(6.8%),乌克兰(6.6%),哈萨克斯坦(3.2%);中国(5.8%),美国(3.8%)。
2004 年在与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56.8%),金属及其制品(16.9%),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7.5%),化工产品(6.6%);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农产品(18.1%),化工产品(15.9%),金属及其制品(7.9%),纺织服装类商品(4.5%)。
对外投资
截止 2004 年底,俄累计对外投资 69 .7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0%,协议投资占6.2%,其他投资占33.8%。主要投资对象国有:英国(18.6%)、塞浦路斯(10.9%)、荷兰(8.8%)。
截止2003年底,俄对华投资项目1542个,实际投资额3.38亿美元。
外国资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8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直接投资占44.1%,协议投资占1.9%,其他投资占54%。
2004年吸引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直接投资占23.3%,协议投资占0.8%,其他投资占75.9%。外国对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及日用品修理业130.37亿美元,加工业102.36亿美元,采矿业99.34亿美元,不动产25.72亿美元,交通、通讯业20.33亿美元,国家管理和军事安全、社会保障10.59亿美元,金融业10.01亿美元,建筑业2.34亿美元,农业、林业1.21亿美元,公用事业1.07亿美元。
2004年主要对俄投资国:德国(占11.4%)、英国(10.6%)、美国(8.1%)、法国(4.7%)、维京群岛(2.3%)、瑞士(2.1%)、奥地利(1.7%)。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⑹ 现在俄罗斯总体情况
据我所知,俄罗斯人不会想你说的那么懒,有些片面了。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其国内最为尖锐的问题。有的村庄里没有男人或者只有一个男人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近年来俄政府积极干预、出台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如一个家庭生育超过4个孩子以上国家就出钱给你养孩子,在莫斯科等地区还会给多子女家庭提供条件较好的廉价房屋等(在俄罗斯住房问题也有其严重,价钱不是一般贵)。在政府政策的积极干预下俄人口锐减的程度已有所改善。
而俄罗斯的科技,就现在的而言,大部分还是前苏联时期所取得成就。众所周知的,虽然俄罗斯在90年代解体,但是其科技水平特别是军工产业的科技水平仍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俄罗斯继承了绝大部分前苏联时期的地盘和各种资源。后来一度因为其国内萎靡的经济而只能守着技术没钱造、无法继续保持前苏联时期科技研发的惊人速度和生产水平。像苏-27等装备仍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
普京上台以后,致力于重振国内经济,而他本人也非常看重军队的建设。随着俄经济的复苏和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俄罗斯的国库也日渐丰盈。可以这样说,在普京两届执政期内,不仅重振了俄经济分复苏,这同样也给俄罗斯的科技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空间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近年来俄罗斯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发、猎装速度惊人,从前一阵子“北风之神”级潜艇的下水道最近其新型导弹的换代列装。都有着其日渐复兴的经济为基础。
可以说俄罗斯有着前苏联时期为他提供的丰富坚持的科技基础,而且资源丰富。前些年只是因为没钱而已。光是前苏联时期的科技水平就已经让其在现在站在了一个不低的位置了。国产歼-10战机的发动机一直是俄罗斯提供的。
⑺ 从俄罗斯现阶段发展水平来看,它到底是处于扩张期还是衰退期
现在的俄罗斯虽然还是没有完全的重现苏联时期的光辉景象,但是呢,俄罗斯在普京的带领下也是实现了扩张期,因为不断像印度,土耳其还有中国出售自己的武器,让自己的经济实力得到一部分的缓和和增长,可是这也并不是长久的。
我们知道俄罗斯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国家,他的领土全部都是通过侵占别国而得来的,所以这些被侵略的国家也是非常的不认同俄罗斯,具有比较强的独立倾向。苏联时期,通过强大的国力可以维持整个国家的统一,苏联解体时独立倾向比较强的波罗的海三国和高加索三国已经独立。
所以现在的俄罗斯虽然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完好,可是如果这些体系不进行改革的话,那么还是会存在进一步的分裂的。
⑻ 俄罗斯如今为什么那么穷
我感觉国内报刊对俄罗斯的报道不真实,我曾经写了一些关于俄罗斯的文章,有些报刊觉得夸大了负面不愿意刊登。其实,俄罗斯的悲惨状况是难以形容的,也是没有长期亲身体验的国内人难以想象的。 人民币和卢布的比价现在是1:3,俄罗斯的月人均收入约2000-3000卢布,而物价却比中国高得多,你可以想象俄罗斯有多穷。其实,我的感觉是他们的收入连这个数也达不到。
俄罗斯西伯利亚研究所是俄罗斯国家拨款的50个研究所之一,所长告诉我他的月收入不到2000卢布,我问所里的其他人员,他们也都不到2000卢布。俄罗斯的主食是面包、洋葱、薯仔等,除面包的价钱和中国差不多以外,其他疏菜的价格大约是中国的二到三倍。有一位教授曾对我说,苏联解体前,他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十几双质量很好的皮鞋,包括进口的,但91年解体后放开价格,他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一双鞋。
70%的俄罗斯人有别墅,别墅也不是什么好房子,就是几间小木屋,旁边都有地。每到周末,俄罗斯人都到别墅去种地,不是种花草,而是种过冬的疏茶、粮食,收割后窖藏起来,有的做成咸菜。他们也做果酱,一个秋天要做几十、几百大瓶,就靠这个生存,我还帮我的房东做过。这是俄罗斯工资外的收入来源。
俄罗斯人去别墅已不再是一种休息,而是为了生活而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现在俄罗斯经济根本不是什么市场经济,而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内兴起自由主义思潮,许多知识分子以此为荣,但俄罗斯老百姓经历了许多苦难,都认为自由主义是新兴爆发权贵阶层的代言人。
俄罗斯的工业
10年来,俄罗斯投资下降了80%,工厂根本不开工。1985年时,俄罗斯经济总量是中国的2.5倍,现在只有中国的1/5。我跑了那么多企业,就没看到几家开工的。国内现在说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其实不过是可以开工。普京曾说,俄罗斯经济要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需要每年增长8%,连续增长15年。在我看,这实际上根本不可能。
有人认为俄罗斯开始走出谷底,开始复苏,其实没那么回事。俄罗斯就象一个发烧40度的病人,烧了10年,回落到39度,还在烧,还可能回升。石油价格上涨带动了俄工业回升,但即使是秋明油田仍然非常困难,原因是工业金融寡头为了自身利益,出口的钱都留在国外回不来。莫斯科周围有几个核反应堆,这些反应堆10年没有维护,现在已经开始往外泄漏辐射。怎么办?要维护,单一个反应堆就需要25亿美元,哪里来的钱?专家说,这些反应堆迟早要出大问题,很可能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还严重。俄罗斯现在什么东西都年久失修,俄罗斯的飞机都已经超期服役,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经常可以看到房子里的水管爆了,地铁出故障了。库尔斯克号沉没,莫斯科电视塔大火,这些如戏剧般的事件引人注目,但都只是冰山一角。我在俄罗斯久了,习惯了,每天报纸的头版都是这些,库尔斯克号把这些暴露在世界面前了。有人说,俄罗斯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废料场,我看差不多,各个行业的设备都在急剧老化衰败,这是十年没有投资的必然结果,俄罗斯的前景究竟如何,可想而知。
俄罗斯的社会治安
在别的国家,杀人都是杀穷人,也都是穷人杀。俄罗斯却不光是杀穷人,杀得更多的还是有头脸的人。新兴权贵富人虽然戒备森严,住宅上空有直升飞机盘旋保护,仍然不断惨遭谋杀丧命,有一年光金融家就连续死了七个,议员更多。而且这些杀人案都是在光天花日之下干的,干了也查不出来。一位美国老板,在俄罗斯很出名,克林顿还赞扬过他,是最早到俄罗斯投资的。有一次不知怎么的,就和俄罗斯合作伙伴炒翻了。第二天,这位美国老板就暴尸街头。连别列佐夫斯基都差点被干掉。现在这些大老板都是随身带很多保镖,住所里三层外三层的戒备森严。但这样也不行。有一位新贵是在接电话时被毒死的,电话上有毒药。在俄罗斯做生意就得靠黑社会。在普通银行汇款,汇费高,而且一笔款子还得分多次汇。但如果是一家和黑社会有关系的银行,就可以,汇费低,一次就行,还保证安全。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黑社会,比如说报关吧,如果找不到马匪(音,指黑社会的小喽罗),这事就很难办。找到马匪了,就很顺利。反正政府是已经管不到了,黑社会就顺理成章地接管理了政府的角色。黑社会讲义气,他也要注意别吓跑了生意人,断了财路。
俄罗斯最大的黑社会是一个退伍军人组织。这个组织管的生意很大,恐是分赃不均,高层内部矛盾很激烈,连续三任总头目被杀。第三任去参加第二任的葬礼,刚出车门就被遭到乱枪扫射。他还算顽强,满面是血,带着满身的玻璃茬子楞往前闯,跑了,以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俄罗斯的军队
俄罗斯的军队也早已不象样子了。一位中校开着坦克跑到街上,要求发工资,不发就开炮。按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应该军法惩处的。但没事,因为大家都同情,事实上,坦克后面跟着一大帮军人。从军官到士兵,都是在靠着部队吃饭,有什么偷什么,有什么卖什么。所以库尔斯克号的事情一点也不奇怪。欠发军饷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核武器部队按说应纪律严明的,但却经常发生盗窃设备、材料的事情。
我住的地方就是俄罗斯的一个军营。一层是从东欧回来的部队,二层是我们中国商人。 俄罗斯的军人也惨,这个军营跟我们的筒子楼差不多,公用水房,公用厕所,楼道里臭 气满天。我认识一位军人遗孀,我们关系很好,长得非常漂亮,有两个公主般的女儿, 6、7岁左右。这个军营里大多数都是单身男人,谁都想跟她睡觉。但她坚决不干,宁可 给我们中国人的食堂洗盘子,她非常高兴地洗盘子。到了周末,军营里兴看脱衣舞。我 们是国营公司,还讲点规矩,不许看。我就和她聊天去了。下楼的时候大概正好是脱衣 舞高潮刚过,我看见她的7岁的小女儿从人缝中兴奋地挤出来,对我大声叫喊着:“娜达莎,我长大了也要跳脱衣舞!”我看了很伤心,我想她妈妈会更伤心。俄罗斯已经没有廉耻了。没过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美国人开办脱衣舞校的广告,我想,这能有人去吗?没有想到,到报名的那天,是母亲送女儿,丈夫送妻子。
俄军的现状很差。在这次车臣战争中,被车臣游击队俘虏的俄军士兵有相当一部分失踪了。为什么不见了,是被车臣游击队给卖了,卖给西伯利亚和周边国家的农场或工矿当奴隶了。这在俄罗斯被称作“白奴”。有一位老大妈,他的大儿子在阿富汗战争中牺牲了,小儿子在车臣战争中就被游击队给卖了,现在她还在找他的小儿子。政府和军队对此已无能为力。
俄罗斯的贸易
和俄罗斯做贸易都是小商小贩。你看北京秀水街,就是这么做。因为他们没有做贸易的 大公司。从1994年起,外经贸部提出要和俄罗斯做正规生意,连续三年在莫斯科、哈尔 滨等地开商品展销会。但是到展销会上来的几乎没有俄罗斯的大企业、大公司,来的都 是小商小贩,有的甚至是来零买的。这和广交会大不一样,都是公司与公司间的贸易。 俄罗斯的大公司都在忙着和西方做生意,卖石油,卖天然气,卖木材。
一度国内舆论说,中国货在俄罗斯倒了胃口,假冒伪劣。后来国家倡导要到俄罗斯卖精 品。但实际上,精品根本卖不动。俄罗斯人也有抱怨中国货假冒伪劣的,他们质问中国 为什么把质量好的产品销往西欧和美国,却在俄罗斯卖质量低劣的。他们没有市场经济 的意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分钱一分货。俄罗斯人没钱,他只能买假冒伪劣,我把这 个道理解释给他们听。
我们国内官员根本不了解这个情况,一味地想和俄罗斯做大生意 。实际上,象长虹这样的企业去了,签一个意向书回来,实际上就是敷衍,根本不想和俄罗斯做生意,看在外经贸部的面子上才勉强去一趟。国家外贸战略和具体战术根本脱节。事实上是小公司在做小生意吧,国家就应该为这一现实服务,使之规范起来,正常 起来。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就是不知道有什么规矩。包机运货,这到底是允许不允 许,有没有个规矩?所以我老是提心吊胆的。
我认为,俄罗斯也有一股生气勃勃的新生力量,这就是那些做小生意的商人。但俄罗斯的寡头们是在扼杀这股力量
⑼ 俄罗斯现在陆军是什么水平
俄罗斯的陆军装备水平已经落后于西欧国家,陆军的规模也不大,威慑力远不如前苏联的陆军。前苏联曾经拥有过600多万大军,5万多辆坦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号称“钢铁洪流”。然而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的陆军,但是却没有能力维持庞大的军队,也没有能力升级武器装备。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陆军的人数一直在减少,武器装备一直都没有太大的进步,现在的俄罗斯陆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俄罗斯在2016年宣称将会购买2300辆T-14主战坦克,T-14主战坦克的单车造价800多万美元,对于经济困难的俄罗斯来说,想要全部换装T-14主战坦克,最少也要等到2020年之后。除了装甲部队之外,俄罗斯陆军其他兵种的装备情况也不乐观,整体装备水平已经落后于西欧国家。虽然俄罗斯一直想要打造信息化的陆军,然而在军费紧张的前提下,俄罗斯陆军想要真正实现信息化,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⑽ 俄罗斯经济现状
俄罗斯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6%,超过欧盟和美国。据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提供的资料,今年头6个月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首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稳定和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另一个原因是国家保持了对一些行业的控制。
2006年7月1日起俄罗斯取消了对外汇业务的最后一些限制,这是俄罗斯领导人提出的保障卢布可自由兑换的战略性任务。俄罗斯政府认为,放弃对外汇的限制一方面可促进外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另一方面俄罗斯企业家也可没有任何额外负担地参与对其他国家的投资。
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稳定使我国有可能提前清偿债权国的债务。2006年8月俄罗斯提前还清了欠巴黎俱乐部的约220亿美元债务余额。据经济部的统计,提前还债可使俄罗斯财政在2020年之前节省利息支出超过120亿美元。同时可使国家外债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到9%。
这对于俄罗斯经济是一个重要事件。从1993年起俄罗斯既是巴黎俱乐部的债务国,也是债权国。偿还债务以后,俄罗斯就成为真正的债权国。这笔还款额是俱乐部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提前还款额。
2006年1月-6月俄罗斯工业产值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4.4%。在基础经济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贸易和建筑业。2006年上半年经济投资结构发生了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投资转向发展与资源开采毫无关系的加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冶金、纸浆造纸和化工生产、食品生产、管道运输和通信。
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居民更为明显。零售业活跃起来,2006年上半年零售业的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3%。俄罗斯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的良好行情。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亚洲国家对原料的需求增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近期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俄经济部提供的资料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俄产"乌拉尔"牌石油在世界市场上每桶均价为61.3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
如今俄罗斯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现代化问题。政府认为必须保障向经济的创新发展过渡。目的是推动制度性改革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如果说,此前当局一直在努力避免国家直接参与经济项目,那么现在俄罗斯出现了专门定向支持相关投资项目的机制。经济特区以及投资基金就属于这种机制。
俄罗斯已经出现经济特区:4个技术应用型特区和两个工业生产型特区。2006年联邦财政拨款80亿卢布(2.8亿美元)建设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联邦主体和市财政也出资同样的数额。根据法律规定,在经济特区的落户企业可享受海关和税收优惠。预计,到2007年底-2008年初这些特区将建成。
2005年成立的投资基金的主要作用是发展全国性的大型投资项目。基金与私人投资一起为这些项目融资,2006年为这一目的已经拨款2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