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T供电方式接线原理‘
AT供电方式又称为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是一种电力变压器,它并接与接触网、钢轨和正馈线之中。这种方式由接触网、钢轨、正馈线和自耦变压器组成供电回路,并在接触网和正馈线之间每隔10-15公里并入一台自耦变压器,其中心抽头与钢轨连接,正馈线与接触悬挂同杆架设,架设于接触网支柱的田野侧。在AT牵引变电所中,牵引变压器将110千伏三相电降压成单相55千伏,则钢轨与接触网间的电压正好是自耦变压器两端的电压的一半即27.5千伏。
AT线圈两端分别接到接触网(T)和正馈线(AF)上,其中点抽头与钢轨(R)相接,AF与T架设在同一支柱上。牵引变压器的次边以55kV,在供电臂上并接AT。AT两半线圈匝数n1=n2,即原、次边变比为2:1,使供给接触网上的电压仍按27.5kV馈出。
设机车取流为I,则AT原边电流为I/2,即牵引变压器次边为机车取流的一半。由于接在T与R间和AF与R间的AT两半线圈是电压相等的,在理想情况下,T与AF中流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馈线如同BT方式中的回流线作用一样,因此可以对通信明线的影响进行有效地防护。
AT方式与BT方式相比,在机车取流相同情况下,从变电所至最靠近机车的AT间,接触网与正馈线上电流只有机车电流的一半,对通信明线干扰将大大减弱。另外,在机车取流的两个AT间的区段内,机车电流总是由左右两侧接触网双边供给,方向相反,对通信明线的干扰互相抵消,因此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应当指出,实际上AT供电回路中的电流分布是非常复杂的。电力机车在任意一个AT区间取流时,除相邻的两个AT供给电流外,供电臂上其它的AT也要向该机车供给部分电流。机车电流通过该供电臂中所有AT的正馈线和钢轨之间的线圈与钢轨——大地形成的链形电路返回变电所,这种电流分布用一般的方法来计算将十分困难,通常都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实际的AT供电方式往往还增加一根接地保护线PW。在AT处,保护线与接触悬挂金属支座或双重绝缘子中部相连,并与钢轨连接,在自动闭塞区段则与轨道电路中的信号扼流线圈中点相连。保护线电位一般在500V以下,正常情况下不流过牵引电流。当绝缘子发生闪络时,短路电流可通过保护线作回路而不经信号轨道电路.提高了信号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保护线又是随接触网支柱架空悬挂的,相当于架空地线,对接触网起屏蔽作用,减小对架空通信线的干扰,同时也起到避雷线的作用,通过放电器G入地。在钢轨对地泄漏电阻和机车取流较大的情况下,为降低钢轨电位,还可在AT区段中部加横向连接线CPW,将钢轨与保护线并接。
AT并联于牵引网中,克服了BT串入网中BT分段的缺陷,使供电电压成倍提高,牵引网阻抗小,供电距离长(改为直接供电方式的170%-200%),网上压损和能损都小,是一种适于高速、重载等大电流牵引的供电方式。
② 谁知道电力火车的驱动原理
电力机车是从接触网获取电能,再利用牵引电机驱动的机车,是非自带能源式的机车。随着电力机车的发展,要使它跑得快,运载量大,就得提高电力机车供电系统的电压和功率,因而需要使用高压输电线和变电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使用设在地面上的第三条轨供电的方式了,因为这既不安全,又给使用带来不便。
电力机车使用的是电能,既可由煤炭、石油来发电,也可由水力、核能、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等发电,能量来源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丰富,而且效率高。蒸汽机车的热效率只有 7%;内燃机车的热效率较高,也仅为28%;而采用火力发电的电力机车,其效率可达30%,若以水力发电时,热效率高达60%~70%。
机车蓄电池供96V启动,80KW启动发电机。启动发电机发动机车柴油机,柴油机运转带动同步主发电机运行,45KW的感应子励磁机通过整流输出直流电给同步主发电机转子励磁,主发电机正常发电,(当柴油机运转后 启动发电机转成他励发电机运行发出110V恒定直流电,供给空压机以及一些机车辅助设备,另外再给机车蓄电池充电),同步主发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经过主整流柜,供给六台直流牵引电机,最后,机车启动。
③ 为什么电力火车只有一根电线是不是火车接到的是一根火线直接将电流接向地球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牵引供电制式按接触网的电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直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牵引变电所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供直流电,这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电流制,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较少使用。交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所降压和变成单相后,向接触网供交流电。交流制供电电压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赫)25千伏交流制,这一选择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这是书上的,一句话:受电弓把接触网19~29kV的单相交流电输送进机车内部,通过变压器降压,再通过整流设备整成直流电,再通过一系列滤波,稳压装置后输出最高1200V左右的直流电给机车动轮的直流(其实是脉流)牵引电机为机车提供牵引动力。此外还有一路电从变压器出来就进入劈相机转变成380V三相交流电供给主风泵电机,牵引,制动通风机电机等车内小型的三相交流电机使用。
纠正楼上一点:直流不叫火线领线火线零线,叫正负极!
参考资料:http://www.kepu.net.cn/gb/technology/railway/railway_engine/200402030009.html
④ 请教一下:电力机车供电方式
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有交流也有直流,采用直流电机的称直流传动;采用交流电机称交流传动.
回流方式:国铁干线电力机车从接触网引入电流经变压器原边接机车金属导体经轮对、钢轨、接地装置回流变电所。
是通过钢轨。
直流电动机采用的是专用电刷完成换向的。高速电力机车有两种,目前一种是直流传动的,电机需要电刷;另一种是交流传动的,不要电刷。
⑤ 火车是如何供电的
这个要分四种情况:
1、动车组CRH和和谐电HXD系列。动车组的牵引供电系统由接触网经受电弓到牵引变压器,牵引变压器变压后到牵引整流器,然后是牵引逆变器,最后到牵引电机。这是牵引供电系统。而车厢内照明、空气制动机和列车控制系统供电来源是由辅助变流器得到,在变压器后面有另一个绕组接出,接上辅助变流器。而控制电路和照明供电有专门的蓄电池备用。
2、韶山SS系列。韶山系列电力机车是直流传动,所以它的能量传递过程是,由接触网经受电弓到牵引变压器,牵引变压器变压后到牵引整流器,最后直接接到直流牵引电机,而没有逆变器。控制照明电路也是由辅助变流器得到。而机车上的通风机需要三相供电,所以在牵引变压器后另外接劈相机,将单相的网侧电流转换为三相电。
3、和谐内HXN系列。HXN系列是内燃机车,电力的来源是机车上的柴油发电机,发出单相交流电后,经整流器、逆变器,通入异步电机。照明系统、控制系统由辅助变流器供电。
4、东风DF系列。东风系列也是内燃机车,但是柴油发电机组发出的是直流电,然后直接通入直流牵引电机。而通风系统的电力来自劈相机。
对于博主的问题,参见第一条即可。因为空调的电力来源是辅助变流器,当列车停电时,牵引逆变器和辅助变流器都不能工作,所以空调也听了。但是照明可以由蓄电池供电,所以工作正常。
普通列车,即用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非动车组),很多情况下在电力机车的后一节加挂空调发电车,为车厢的空调设备提供电力。这种情况多见于韶山系列机车牵引时。
⑥ 火车用电来驱动,请问电是从哪里输送到火车上的
火车模型需要火牛,就是一个变压器再加一个控制盒,普通模拟火车需要5-16v直流电,控制器输出接到接电轨道上,然后机头通过车轮取电,调节电压,可控制车速,调节极性,改变运行方向的。还有高档的数码的,可控制多台机车运行。
⑦ 国四猛鸷摩托车怎么接遥控器一键启动
一键启动方便.一般的一键启动就是车头一个锁钮,3根细线接到配套控制器上,配套控制器接原车防盗,遥控开后箱的话需要接上电子锁板,启动的话有2种,一种是蓝牙的,一种是遥控解锁才能使用,我目前接触过的
⑧ 火车供电原理是什么
电气化铁道供电原理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装置,又称为牵引供电系统,其系统本身没有发电设备,而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目前我国一般由110kV以上的高压电力系统向牵引变电所供电。
目前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AT供电方式、同轴电缆和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四种,京沪、沪杭、浙赣都是采用的直供加回流线方式。
一、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T—R供电)是指牵引变电所通过接触网直接向电力机车供电,及回流经钢轨及大地直接返回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的电路构成及结构简单,设备少,施工及运营维修都较方便,因此造价也低。但由于接触网在空中产生的强大磁场得不到平衡,对邻近的广播、通信干扰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我国现在多采用加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二、BT供电方式
所谓B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吸流变压器(约3~4km安装一台)和回流线的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
BT供电的电路是由牵引变电所、接触悬挂、回流线、轨道以及吸上线等组成。由图可知,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接触网供电;电力机车(EL)运行于接触网与轨道之间;吸流变压器的原边串接在接触网中,副边串接在回流线中。吸流变压器是变比为1:1的特殊变压器。它使流过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相等,即接触网上的电流和回流线上的电流相等。因此可以说是吸流变压器把经钢轨、大地回路返回变电所的电流吸引到回流线上,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这样,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方向却相反,故能抵消接触网产生的电磁场,从而起到防干扰作用。
以上是从理论上分析的理想情况,但实际上由于吸流变压器线圈中总需要励磁电流,所以经回流线的电流总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因此不能完全抵消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另外,当机车位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回流还是从轨道中流过一段距离,至吸上线处才流向回流线,则该段回流线上的电流会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这种情况称为“半段效应”。此外,吸流变压器的原边线圈串接在接触网中,所以在每个吸流变压器安装处接触网必须安装电分段,这样就增加了接触网的维修工作量和事故率。当高速大功率机车通过,该电分段时产生很大电弧,极易烧损机车受电弓和接触线。且BT供电方式的牵引网阻抗较大,造成较大的电压和电能损失,故已很小采用。
三、AT供电方式
随着铁路电气化技术的发展,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投入运行,吸—回装置供电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各国开始采用AT供电方式。所谓A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并联自耦变压器的供电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供电方式是一种既能有效地减弱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的感应影响,又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的一种比较先进的供电方式。
AT供电方式的电路包括牵引变电所S、接触悬挂T、轨道R、自耦变压器AT、正馈线AF、电力机车EL等。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牵引网输送的电压为25kV。而接触悬挂与轨道之间的电压仍为25kV,正馈线与轨道之间的电压也是25kV。自耦变压器是并联在接触悬挂和正馈线之间的,其中性点与钢轨(保护线)相连接。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一般间距为10~16km)的自耦变压器将整个供电区段分成若干个小的区段,叫做AT区段。从而形成了一个多网孔的复杂供电网络。接触悬挂是去路,正馈线是回路。接触悬挂上的电流与正馈线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其电磁感应影响可互相抵消,故对邻近的通信线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AT供电方式与BT供电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AT供电方式供电电压高。AT供电方式无需提高牵引网的绝缘水平即可将牵引网的电压提高一倍。B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输出电压为27.5kV,而A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输出电压为55kV,线路电流为负载电流的一半,所以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大大减小。
2、AT供电方式防护效果好。AT供电方式,接触悬挂上的电流与正馈线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电磁感应相互抵消,所以防护效果好。并且,由于AT供电的自耦变压器是并联在接触悬挂和正馈线间的,不象BT供电的吸流变压器,串联在接触悬挂和回流线之间,因此没有因励磁电流的存在而使原副边绕组电流不等,以及在短路时吸流变压器铁芯饱和导致防护效果很差等问题。另外也不存在“半段效应”问题。
3、AT供电方式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因AT供电方式的供电电压高、线路电流小、阻抗小(仅为BT供电方式的1/4左右)、输出功率大,使接触网有较好的电压水平,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的要求。另外,AT供电也不象BT供电那样,在吸流变压器处对接触网进行电分段,当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通过时产生电弧,烧坏机车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对机车的高速运行和接触网和接触网的运营维修极为不利。
4、AT供电牵引变电所间距大、数量少。由于AT供电方式的输送电压高、线路电流小、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都小,输送功率大,所以牵引变电所的距离加大为80~120km,而B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间距为30~60km,因此牵引变电所的距离大大减少,同时运营管理人员也相应减少,那么,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费用都会减少。
四、同轴电缆供电方式
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简称CC供电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它的同轴电力电缆沿铁路线路埋设,内部芯线作为供电线与接触网连接,外部导体作为回流线与钢轨连接。每隔5~10km作一个分段。
由于供电线与回流线在同一电缆中,间隔很小,而且同轴布置,使互感系数增大。由于同轴电力电缆的阻抗比接触网和钢轨的阻抗小得多,因此牵引电流和回流几乎全部经由同轴电力电缆中流过。同时由于电缆芯线与外层导体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形成的磁场相互抵消,对邻近的通信线路几乎无干扰。由于电路阻抗小,因而供电距离长。但由于同轴电力电缆造价高、投资大,很少采用。
五、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
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结构比较简单。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与直供方式比较,能对沿线通信防干扰;比BT供电减少了BT装置,既减少了建设投资,又便于维修。与AT供电方式比较,减少了AT所和沿线架设的正馈线,不仅减少了投资,还便于接触网维修。所以自大秦线以后的电气化铁道,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我段所管辖的京沪、沪昆都采用这种供电方式。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六、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有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两种方式。接触网在牵引变电所处及相邻的两个变电所中央是断开的,将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的接触网分成两独立的供电分区,又叫供电臂。每个供电臂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每个供电臂同时从两侧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双边供电。
双边供电可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线路损耗,但继电保护等技术存在问题。所以我国及多数国家均采用单边供电。但在事故情况下,位于两变电所之间的分区亭可将两个供电臂连接进来,实行越区供电,越区供电是在非常状态下采用的,因供电距离过长,难以保证末端的电压质量,所以只是一种临时应急措施,并且在实行越区供电时,应校核供电末端的电压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在复线区段同一供电臂上、下行接触网接的是同相电,但在牵引变电所及分区亭内设有开关装置,可将上、下行接触网连通,实行并联供电,以减小线路阻抗,降低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提高接触网的电压水平。在事故情况下,又可将上、下行接触网分开,互不影响,使供电更加灵活可靠。
牵引变电所馈电线馈出的两供电臂上的电压是不同相位的。为了减少对电力系统的不平衡影响,各牵引变电所要采用换连接,不同相位的接触网间要设置电分相装置。为了灵活供电和缩小事故范围,便于检修,接触网还设置了许多电分段装置。
⑨ 机车佛佛如何充电
将稳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在蓄电池正负极上,取下蓄电池上的盖塞,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充电。
合适的充电机给电瓶充电,充电电压应设计在12V电压档,实际充电电压一般在13.5-14.5V之间,再稍高点也可以,充电电流应该用电瓶容量的十分之一电流,比如7AH的电瓶,就应该用0.7A的电流,有些充电机的最小输出电流是1A,那就用1A的电流充电即可。
充电时间视电瓶亏电情况及充电机情况,一般在3-10小时之间,如果充电过程中电瓶明显发热,或是产生大量气泡,应停止充电。
⑩ 电力机车在电线杆接触处如何取电
电线杆一边的支架用来支撑接触网,有的电线杆在另一边又有一个小支架挂一根回流线.
这根线是和铁轨相通的,另一端是与变电所相通的.就和电焊机的底线是一个道理,这样讲你会明白的,当电力机车从高压线上获得电能,然后就是通过车轮与铁轨的接触,再由这根回流线流回到变电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