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与中国习俗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与中国习俗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22-08-09 22:01:55

㈠ 俄罗斯的民间习俗

中国的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基本与前苏联的俄罗斯人相同。俄罗斯族妇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无袖、高腰身、对襟长袍,下身穿毛织长裙。男子的内衣是斜领衬衫(长及膝盖)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逢年过节,花色鲜艳一些。春秋季节穿粗呢长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农民还穿一种用桦树或柳树皮条编成的简易鞋子(类似草鞋),冬天着毡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发辫,喜戴色泽艳丽的四方头巾,戴耳环等饰品。现在的俄罗斯男女大都喜欢穿现代服装。

住宅多为土木结构,屋顶用麦秸覆盖,土墙围院,前院种植树木花草,后院架设畜圈,建有库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屋内很整洁。

在饮食上,俄罗斯人以面食为主。面包、馕、各种馅饼等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丰盛,早晚简单。他们还爱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蔬菜,爱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种叫“克瓦斯”的低度饮料也是俄罗斯人喜欢的。禁食驴、马肉,有的还不吃猪、狗肉。

在婚俗上,俄罗斯族崇尚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讲究门当户对,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与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礼仪式隆重、繁琐。婚礼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为他们念祷文、唱赞美诗,互换结婚戒指。然后接回新郎家,举宴庆贺。现在中国的俄罗斯族婚礼形式多样化了,并且朝着简单而有意义的方式发展。

俄罗斯族很讲究礼节,见面时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礼、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礼节也比较盛行。到俄罗斯族家作客时,要先敲门,进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让给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给人递烟时,不得单独递一支,而要递烟盒,点烟时,不能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的烟。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必须戴头巾,以示尊重。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进屋,过去是用于迎新娘和贵宾,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吃饭用过的刀、又、勺不得放在桌布上,要搭在盘沿上。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

㈡ 俄罗斯谢肉节与我国春节有哪些相似与差异

相似:时间上差不多,都是在每年的2月份左右。

差异:

一、节日起源不同

1、俄罗斯谢肉节:“谢肉节”源于东正教。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谢肉节”因此而得名。

2、春节:起源于岁首祈年祭祀。

二、节日活动不同

1、俄罗斯谢肉节:舞蹈,歌唱,滑雪,滑冰,拳击等体育活动是谢肉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2、春节:贴年红、守岁、拜年、祭祀、舞狮等。

三、节日饮食不同

1、俄罗斯谢肉节:这一天人们要烹制薄饼,传统上,第一张薄饼会送给穷人以示对死者的纪念。

2、春节:茶果点心、年糕、饺子、春卷、汤圆等。

㈢ 俄罗斯风俗有什么

(1)他们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酱或蜂蜜,还要吃一些甜食,如自制的蛋糕、甜点心、饼干糖果等。

(2)喜欢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罗斯特有的烧开水用的水壶,传统的由铜制成,现在常见的则是不锈钢的,结构类似于中国北方烧木炭的铜火锅。

(3)喜欢喝浓茶,现代人还常在茶中放些罗姆酒。

(4)俄罗斯人是比较注重礼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万事如意”、“谢谢”、“请原谅”、“再见”、“请”等等礼貌语言,人们不但在外面经常挂在嘴上,就是在家里亲人间也离不开口。

展资料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莫斯科公国等多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受波兰立陶宛王国统治。东斯拉夫三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都自称是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㈣ 中国和俄罗斯文化习俗比较

说下俄罗斯的吧。俄罗斯人见面一般接吻和拥抱,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礼节,男女在隆重的场合相遇,常常是男子弯腰吻女子手背,日常生活中,长辈吻晚辈的面颊三次(先右、后左、再右),男子间只能拥抱,亲兄弟姐妹见面,可拥抱亲吻。尊重女子是俄国社会风尚,女士优先显示了俄罗斯绅士风度。男士吸烟要先征得女士们的同意,让烟时不能单独递一支,要递上一整盒,相互点烟时,不能连续点三支烟。俄罗斯人喜欢结交朋友,待人友好亲切,感情真挚热烈。公共场合人们相互谈话低声细语,从不大声喧哗,妨碍他人。与人交谈,不打断别人讲话,以表示尊重。谈话时不习惯问长问短,听对方讲话时不能左顾右盼或做小动作。初次见面,不宜问生活细节,尤其对妇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当面问她们的年龄。朋友久别重逢,寒喧问候时,切不可谈论胖瘦,俄罗斯人有这一习惯,特别是对妇女,他们觉得这是形容他们臃肿丑陋。俄罗斯人十分注重仪表美,外出时衣冠楚楚,他们认为不扣好纽扣或把外衣搭在肩上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罗斯人视“葵花”为国花,最讨厌“ 13”这个数字,最忌讳13个人聚在一起,而数字“7”却意味着幸福或成功。黑色表示肃穆、不祥或晦气。镜子被视为“神圣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个人生活将出现疾病和灾难,打翻盐瓶,盐罐是家庭不和的预兆,但要打碎盘、碟子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俄罗斯人都有两个神灵,左方为凶神,右方为善良的保护神,因此学生忌用左手抽考签,熟人见面不能用左手握手,早晨起来不可左脚先着地。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对兔子的印象很坏,认为兔子是一种 怯弱的动物,如果兔子从自己跟前跑过,那便是一种不祥的预兆。认为看到提空桶子过街的人,是凶兆。
(1)社交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着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在称呼方面,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

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2)服饰礼仪

俄罗斯大都讲究仪表,注重服饰。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里,俄罗斯目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

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务请立即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这是一种礼貌。

(3)餐饮礼仪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

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

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

此外,他们还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

用餐之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

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4)习俗禁忌

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

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

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

俄罗斯人主张“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们也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

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在公共场合里,男士往往自觉地充当“护花使者”。不尊重妇女,到处都会遭以白眼。

俄罗斯人忌讳的话题有: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问题。

㈤ 俄罗斯与中国不一样的节日重要的节日

1, 最重要的节日-新年的时间不同。我们是过春节,俄罗斯的新年是1月1日。一般从1月1日到1月10日都放假。

2. 男人节(2月23日,День защитников Отечества 卫国战士日 ( 俄罗斯又称男人节 )。这个节日是中国没有的,但在俄罗斯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这一天女性都会送礼物给男性祝贺节日快乐。

3. 妇女节(3月8日: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женский день)。虽然中国也有妇女节,但过得比较敷衍。但是在俄罗斯这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节日,国家层面上都很重视的节日。这一天,所有的女性都会收到鲜花,即使是几岁的小女孩和几十岁的老太太。

4. 胜利日(5月9日:День Победы 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 )。相当于中国的国庆节。每年的这一天在红场都会有盛大的阅兵仪式。

5.其余的还有不是那么特别重要的,中国没有的节日,比如诗歌节(6月6日,День рождения А.С.Пушкина ,为了纪念普希金)。知识节(9月1日:День знаний )这一天是全国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成千上万的儿童和青少年被迎入通往知识宝库的学校大门。

6.还有一些行业节日,如送冬节,桦树节等。

㈥ 俄罗斯婚俗和中国婚俗的异同

婚礼对于俄罗斯家庭来说应该算是最大的家庭喜庆了。过去同我国一样由父母给孩子定亲,现在由子女自己做主。这点同中国非常相似。我国古代由封建家长制包办婚姻发展到现在的自由婚姻。俄罗斯法定婚龄为女子16岁,男子18岁;而中国则为女子20岁,男子22岁。

现在俄罗斯的婚礼同中国一样也要到民事登记处办理,与我们不同的是俄国人习惯上是新人同父母亲友一起去,然后马上就举行婚礼。喜宴上新人坐上座,左右分别是同事好友,面对新人坐的是父母。当宾客高喊(горько)“苦啊!”时,也就是要求新人接吻,而此习俗从古一直沿袭至今,包括婚后要过结婚周年,想必是受到俄罗斯文化的一定影响。还有一点在俄婚礼上最有意思的是,说完祝贺辞干杯后把玻璃杯抛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征新人将有美满的婚姻。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花车的车头上的装饰,如果看到装饰为小熊则代表他们期望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是儿子,若为洋娃娃则代表想生女儿。当然,过去的俄罗斯人还较喜欢占卜,如众所周知的普希金的《叶甫根尼 奥涅金》一文中就有此例,他们还比较忌讳的是婚礼上戒指落地,还有就是婚后,新婚夫妇不应从原路返回。这都意味着日子不好过。在这里一定要作补充的是,现代的俄罗斯人结婚一定要到红场去给无名烈士墓献花,想必这不仅是对那些曾经为自己的祖国献身的英雄的一种尊敬,也反映出俄罗斯人的性格与内心。他们是不会忘记那些为后人的幸福而誓死保卫国家的无名英雄们的。

现在谈谈中国的婚礼,古代有这样的说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多为家长出面,然后下聘礼,定亲等。结婚当中与俄罗斯不同的是父母坐高堂,新人“三拜”,按与新人的关系宾客分别坐在的席位,由新人向父母长辈及各方来宾敬酒还礼,过去还讲究闹洞房,这一情节想必读者在电视、小说等都能见到。我国的现代婚礼上,结合了中西方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婚礼是新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另外,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在此无法向各位一一介绍每个民族的婚俗,这里只提及两个。一是朝鲜族,我曾经从我来自朝鲜族的同学那了解到,朝鲜族结婚一最大特点就是新娘结婚时要为新郎亲手缝一件衣服,在给父母等行礼时新人会被撒上栗子、枣等,表示祝福新人白头到老,早生贵子;另一个要提及的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他们对婚姻问题很慎重。青年人结婚表面上看虽然是自由恋爱,但还是必须要征得父母同意,同血统之间不能结婚,与其他民族之间可以通婚,但需讲究门当户对(这大概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吧)。其中男方求婚有一特点是请媒人带上有一撮盐巴的面包到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不接受面包,就表示拒绝;如果接受并亲手把它打开,就表示同意。结婚当天先到女方家举行,来宾用餐跳舞唱歌欢庆一番,然后到男方家,只有当新郎向一群由女方派出来向新郎索要红包的小朋友散发红包后才可把新娘接走,这又与现代的婚礼相同,去年本人参加亲戚的婚礼时就见到过同样的场面(亲戚为汉族),证婚仪式则与西方相同。我国的俄罗斯族同俄罗斯国家的多数大众一样信奉东正教,所以离婚率很小,结婚较为稳定。而俄罗斯人则普遍离婚率较高。

㈦ 我国的俄罗斯族与俄罗斯国家的风俗习惯是否有相似性

俄罗斯族就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在他们的饮食生活方面,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传统习俗。但是随着时间的影响俄罗斯族人长期居住在中国又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起初他们三餐都以俄式的面包为主,辅食通常是列巴俄式煎菜

第三次是在1932年到1938年,当时有许多在苏联远东地区定居的华侨被强行的遣送回国,在当时有许多的华侨带着自己的妻子丈夫会到的了本国。这一部分就是在俄罗斯族中俄罗斯和中国人最早的混血儿。

而现在大多数的俄罗斯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许多外表都与汉族无异,有的俄罗斯人在外表上跟汉族人根本看不出来区别,也有极少数长相与正宗的俄罗斯人相似。即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与俄罗斯人依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些俄罗斯族人依然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㈧ 俄罗斯也有酒桌文化,与中国的酒桌文化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的酒桌文化和西方比较接近,采用分餐制进食,但是中国讲究的是“圆桌文化”。此外,俄罗斯人在喝酒的时候,有不成文的规定,第一杯酒倒2/3,不管多大的酒杯,只要倒了就必须喝完。然后之后可以按照个人的酒量来倒。而除了喝酒之外,俄罗斯和中国的酒桌文化还有很多差异。

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出现了一些与西方类似的酒桌、餐饮文化,就餐越来越文明,用餐者越来越有品味和格调。而一些喜欢中国酒桌文化的外国人也逐渐接受喧闹的聚餐方式,和朋友一起体验中式酒桌文化。

㈨ 俄国百姓与中国百姓的生活习惯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的民俗文化
称呼:俄罗斯的姓名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名、父称、姓。女人结婚后一般随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罗斯人当中,不同的场合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称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写全称,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称写缩写。表示有礼貌和亲近关系时,用名和父称。平时长辈对晚辈或同辈朋友之间只称名字。在隆重的场合或进行严肃谈话时,用大名。平时一般用小名。表示亲近时用爱称。对已婚妇女必须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关系中可称呼姓和职务,再加上“同志”的词。

风俗: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面包和盐: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亲吻: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忌讳: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

洗礼节:俄罗斯东正教节日,在公历1月19日。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新生儿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河里破冰取“圣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别是女孩子,在这一天晚上要占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谢肉节:又名“狂欢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复活节的第8周,过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称,第1天为迎节日,第2天为始欢日,3第天为大宴狂欢日,第4天为拳赛日,第5天为岳母晚会日,第6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7天为送别日。节后第7周内是斋期,不杀生,不吃荤。人们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欢宴娱乐,跳假面舞,做群众游戏等。

俄罗斯节日:

送冬节(又名谢肉节,为期7天,在每年的2月19日—25日,节日期间,俄罗斯各地都要举办化装演出、游戏、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送走冬天。)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1918年,原为苏联建军节,1992年改为祖国保卫者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春天和劳动”节:5月1—2日(1992年起将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改为春天和劳动节)。

反法西斯胜利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5月9日(1945年)。

俄罗斯主权国家宣言日:6月12日(1990年)。

国旗日:8月22日。

和谐和解日:11月7日(1996年11月7日,俄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和谐和解日命令,把原来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1917年11月7日)定为和谐和解日)。

宪法日:12日12日

㈩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中国】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俄罗斯】
俄罗斯像中国一样,除公历外,还有古老的民间历法。根据东正教的历法,圣诞节和新年要比欧洲的节日晚两个星期。也就是说,1月7日是俄历圣诞节;1月14日是俄历新年。

提及俄罗斯庆祝的公历新年,还有一段长长的历史。最初其实俄罗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时分的3月1日。因为俄罗斯大地靠近北极地区,春季到来的时间要比其它地区来的晚。那时候,每年的3月1日当天都会举行祭祀太阳的隆重仪式。15世纪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响,俄罗斯又将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并一直持续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欧各国的传统习惯改为今天的1月1日。

俄罗斯新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传统节日。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罗斯人狂欢的日子,新年、圣诞汇聚于此,长达3个星期的狂欢日,除了在餐桌上度过,长久以来,俄罗斯人习惯于购买新年礼物,添置欢乐饰物,举办家庭派对,或者出国旅游。直到1月19日的耶稣受洗节,人们仍然保持着高涨的情绪,继续制作美味的菜肴,继续到亲朋好友家串门。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与中国习俗有什么不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