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10大严重污染城市是哪些城市
际环保组织布莱克史密斯研究院(Blacksmith Institute)对非政府机构和国际环保团体提出的三百多个地区进行长达七年的研究分析,根据受污染人口的规模、有毒物质为害的程度及民众健康所受冲击,选出十大污染城市。在此次列入黑名单的10个城市里共生活着1200多万人,主要是化工、采矿、废气排放和核事故造成的污染,这里的居民经常遭受心血管疾病、哮喘病、呼吸道病、早产、流产等各种病痛的折磨。
第一名: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距基辅14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成为人类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悲剧。这个城市在其放射性污染达到顶峰时期竟然是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所引起的污染的100倍之多,辐射导致当地居民患上了无数的呼吸性疾病、不孕症和出生缺陷,许多儿童还患上了甲状腺癌。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在隔离区许多建筑和设施内,仍不同程度含有过量核辐射物质。乌克兰政府规定,隔离区内严格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居住 。
第二名:俄罗斯的捷尔任斯克
俄罗斯的捷尔任斯克有30万常驻人口,同时这里也是俄罗斯冷战时期的化学武器生产基地。这里储备了大量的未处理完的有毒物质,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化学产品生产中心。这些成吨计算的有毒物质全排放到生活用水里,也为捷尔任斯克这个城市的死亡率一直高于出生率2.6倍。这也是一个人越住越少的城市,捷尔任斯克男子人均寿命仅为42岁,远低于俄罗斯58岁的全国人均寿命。
第三名: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纳
海纳可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毒城’。这是一个仅有8.5万人口的小城市但是他却已‘电池回收’地而出名。每年许多国家消费过的废旧电池都拿到这个没人管理的地方做简单处理。导致这里受到严重的铅污染。唯一的好消息是,当地政府终于看清了这个问题,正集中全力改进这里的环境。
第四名:赞比亚的卡布韦
卡布韦是赞比亚第二大城市,拥有25万人口。但是那里也是一个铅锌丰富矿区。由于胡乱开采和疏于管理,致使那里的铅锌污染非常的严重。由于当地的儿童经常在遭受铅污染的泥土中戏耍及在受污染的水中洗澡,使得这些儿童身体血液铅含量严重超标差不多是美国环保署规定的5到10倍,几乎达到了致命的程度。
第五名:中国的山西临汾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临汾以煤、焦铁为主要产业链的重型产业结构,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的小煤窑,没有安全保障胡滥开采。导致当里煤灰污染严重,空气里、水里到处都是煤灰,当地居民开玩笑似的说每天晚上几乎要在煤尘中窒息而亡。布莱克史密斯研究院研究报告说,“居住在严重污染的地方,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判……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如果不以立即中毒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就可能以癌症、肺部感染和痴愚症等形式表现出来。”据《山西青年报》报道:“此地不适合人类居住!”几年前,一名外商来临汾考察投资环境,临走前扔下这么一句话,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第六名:秘鲁的拉奥罗亚
秘鲁拉奥罗亚小镇位于安第斯山脉,人口3.5万,由于总部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Doe Run公司在该地兴建了金属矿物冶炼厂,从而导致当地居民暴露于重金属 的威胁之下。据位于纽约的相关机构调查显示,拉奥罗亚小镇所有儿童的血液中铅含量数据高的惊人,达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程度。同时,由于金属冶炼所产生 的二氧化硫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地面,致使这一地区的植被几乎被毁灭殆尽。
第七名:吉尔吉斯坦的梅鲁苏地区
梅鲁苏简直就是一个放射性物质垃圾厂,这里有近200万立方米的放射性铀矿等废弃物,它甚至威胁到整个费尔干纳盆地。尽管这里曾发生过剧大的爆炸,这可能消去一些放射性物质。但是如今仍旧存在着196万立方米的放射性废物。据悉,世界银行已经开始筹备一个项目,来减轻该地区的辐射污染。
第八名:俄罗斯的诺利尔斯克
俄罗斯最北端的主要城市诺利尔斯克年排放污染物超过200万吨,而这也标志着其在全球受污染最 严重地区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城市的矿业开采和冶炼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这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金属冶炼基地。据观察,这一地区的积雪 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雪白,而基本上都是被污染物覆盖的黑色。人们也可以经常在空气嗅到硫磺的味道,而这里的人们的平均寿命都要比俄罗斯居民的平均寿命 要短至少10年。
第九名:印度的拉尼贝特
拉尼贝特有3百万人口,这里是印度五个制革中心之一。皮革废弃物中的铬和其他化学物质污染了地下水源,据悉每年都有150万吨有毒物质排放到水里,如今这里的水已经严禁沐浴和饮用。
第十名:俄罗斯的鲁德纳亚
这也是俄国的一个巨型熔炼基地,这里的铅污染导致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水平超过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正常水平的20倍。几乎这个地球上有的东西都曾在这个仅有9万人的城市里熔炼处理过。据说已经没有植物能在这里生长了,其污染程度可想而知道。
㈡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发生在哪年
发生在1986年4月26曰。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㈢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有哪些危害呢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就会对人体造成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皮肤伤口和消化道进入体内,增加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核泄漏会使方圆成为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无人区,对周边土地造成核污染。一段时间后,受污染地区的动植物会发生变化。如果吃了被核污染的食物和肉类,会导致核元素进入人体,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对人体身体健康造成核辐射,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影响国家之间的和睦,应该加强对核设施的安全。
㈣ 俄罗斯核泄漏是怎么回事
一、俄罗斯核泄漏(属于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乌克兰语: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或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件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为止第二例为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称作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城因此被废弃。
合众国际社11月29日报道,英国电视制作人丹尼·库克(Danny Cooke)近日用无人机航拍了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遗址,镜头中荒废的切尔诺贝利静谧如鬼城。
二、原因分析:
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解释。第一个于1986年8月公布,完全把事故的责任推卸给核电站操纵员。第二个则发布于1991年,该解释认为事故是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RBMK)的设计缺陷导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在内。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关于反应堆问题报告。根据Anatoli 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蓄意将其隐瞒。这种情况是因为厂房主管基本由不具备RBMK资格的员工组成造成的:厂长V.P. Bryukhanov,只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经历和工作经验,基本上是负责政战的主管,事发半夜演习时并不在场,但主导演习的副厂长是核能专业。他的总工程师Nikolai Fomin亦是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3号和4号反应堆的副总工程师Anatoli Dyatlov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
第二个“有缺陷的设计之解释”是由Valeri Legasov于1991所公布,把事故的原因归咎于RBMK反应堆设计的缺陷,特别是由于控制棒的缺陷。
反应堆有一个危险的空泡系数(void coefficient)。空泡系数是一种衡量反应堆安全程度的数据,用于测量水冷却剂中蒸汽汽泡的形成与增加对于反应堆的影响。大部分的反应堆设计会在水温升高时产生较少的能量。这是因为如果冷却剂含有蒸汽气泡,则能被减速的中子数量将会下降。速度快的中子一般不易造成铀原子的裂变,所以反应堆会产生较少的能量。
然而,切尔诺贝利的RBMK反应堆,使用固体石墨当作中子慢化剂来降低中子的速度,且用吸收中子的轻水来冷却核心。因此尽管水中有蒸汽汽泡产生,仍有大量中子被慢化。此外,因为蒸汽吸收中子不像水那样的容易,因而增加RBMK反应堆的温度,就会有更多的中子能够铀原子裂变,增加反应堆的能量输出。这种设计导致RBMK在低功率时非常不稳定,在温度上升时存在输出能量在短时间内达到危险水平的倾向。这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是难以理解和预见的。
在这个系统中更重大的缺陷是控制棒的设计。在控制反应堆时,操纵员通过将控制棒插入反应堆来降低反应速度。在RBMK反应堆的设计中,控制棒的尾端是由石墨组成,延伸部份(在尾端区域超出尾端的部份,大约是一米或三英呎长度)中空且充满水;而控制棒的其他部份由碳化硼制成,是真正具有吸收中子能力的部分。因为这种设计,当控制棒一开始插入反应堆的时候,石墨端会取代冷却剂,反而大大地增加了核分裂的反应速度,因为石墨能够吸收的中子比沸腾的轻水少。因此一开始插入控制棒的前几秒钟,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反而会增加,而不是预期的降低功率。反应堆操纵员对于这一特点也不知晓,且无法预见。
水的管道垂直地穿过堆芯,当水温增加时水位将会上升,在核心之中产生温度的梯度效应。如果在顶端的部份已经完全地变为蒸汽,则效应会更恶化。因为顶端部份此时已无法被足够冷却,且反应会明显增强(相反地,CANDU反应堆设计中,水的管道水平地穿过核心,相邻的管道则是相反方向的流向,因此核心部分的水温变化较小)。
因为反应堆有巨大的体积,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建造电厂时反应堆周围并没有建筑任何作为屏障用的安全壳。这使得蒸汽爆炸造成反应堆破损后,放射性污染物得以直接进入环境之中。
反应堆已经持续运转超过一年以上,储存了核裂变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增强了不受控制的反应,使事故更难以控制。
当反应堆温度过热,设计的缺陷使得反应堆容器变形、扭曲和破裂,使得插入更多的控制棒变得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操纵员闭锁了许多反应堆的安全保护系统——除非安全保护系统发生故障,否则是技术规范所禁止的。
1986年8月出版的政府调查委员会报告指出,操纵员从反应堆堆芯抽出了至少205枝控制棒(这类型的反应堆共需要211枝),留下了六枝,而技术规范是禁止RBMK-1000操作时在核心区域使用少于15枝控制棒的。
三、国家影响: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
在最早发生意外的时候,有人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是来自瑞典而不是俄国,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该电厂距离切尔诺贝利大约1100公里。根据瑞典的研究,内容发现该辐射物并不是来自本地的核能电厂,他们怀疑是俄国核电厂出了的问题。当时瑞典曾透过外交渠道向苏联询问,但未获证实。另外,法国政府宣称辐射尘只飘到德国及意大利的边界。因为辐射尘的关系,意大利规定部分农作物禁止人们食用,例如蘑菇。法国政府为了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惧,所以没有作出类似的测量。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俄国及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之后36小时,就开始疏散住在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周围的居民。在1986年5月,即事件发生后一个月,约116,000名住在核子厂方圆30公里(相当于18英里)内的居民都被疏散至其他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经常会被称为疏散区域(Zone of alienation)。然而辐射所影响的范围其实能散播至超过方圆30公里外的地方。
核电厂爆炸事故对切尔诺贝利居民造成的长期影响一直备受争议,有超过300,000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仍然有数百万人继续居住在污染区内。然而,那些受到低剂量辐射所影响的人,几乎没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状。但是仍不能够确定其原因与放射性污染的关联。同时,前苏联当局在灾难中设置了障碍:科学研究也许因为缺乏民主的透彻性而受到限制。在白俄罗斯、一个受官方质疑的科学家Yuri Bandazhevsky,,因为错误评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马力(1000 Bq/kg) ,而被国家监控组织所拘留。
食物限制1986年4月,一些欧洲国家(除法国以外)已经强制实行食物限制,特别是菌类和牛奶。在灾难过后20年,主要限制制造、运输、消费过程中来自切尔诺贝利放射性尘埃的的食物污染、尤其是对铯-137指标的控制,以防止它们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瑞典和芬兰的部分地区,部分肉类产品受到监控,包括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环境下生活的羚羊等。
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芬兰,立陶宛和波兰的某些地区,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的铯-137含量达到每千克几千贝克。在德国一些野生蘑菇的铯-137含量甚至达到了40,000贝克/千克。按照2006年TORCH报告,这些地区的平均水平约为6,800贝克/千克,是欧盟规定的600贝克/千克的10倍以上。由此欧盟委员会已经表示:“对于从这些成员国进口的某些食物的限制必须在未来维持多年”。
在英国,根据1985起实行的食物和环境保护条例(Food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Act、FEPA),从1986年起限制了放射行指标超过1000贝克/千克的绵羊的迁移和销售。这项安全措施是根据欧盟委员会专家组第31项报告的建议而作出的。但是从1986年以来,受限制区域已经减少了96%: 从一开始限制区域几乎包括了9000个农场和400万头绵羊,到2006年已经递减到374个农场大约750平方公里的地区和约20万头绵羊。只有坎布里亚、北威尔士和苏格兰西南部的一些区域仍然受到限制。
在挪威,萨米人受到被污染的食物的影响,有些驯鹿因为吃了地衣而受到污染,因地衣在从空气中获取养分的过程中吸收了放射性微粒。
㈤ 核电站泄露有什么危害
核电站泄露的危害: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
(5)俄罗斯最大的核污染在什么地区扩展阅读:
核泄漏、核辐射、核污染……这些令人闻之变色的词语早已有之,近日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
日前,美国华盛顿州发生核泄漏事故。位于华盛顿州东南部的汉福德核设施内的6个放射性废料容器发生泄漏,至今泄漏仍未停止。
尽管有关官员表示,相邻水井暂时没有监测到较高的放射性污染水平。但是华盛顿州所有居民依旧惶恐不安。
追根溯源,此次事故的起因是一批超过20年使用期的储罐。这些“超期服役”的储罐,其中不少在此前也发生过泄漏。汉福德核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疏于管理,造成核泄漏的发生。
至此,汉福德已然成为西半球污染最严重的核设施。这几年,美国联邦政府斥资20亿美元用于汉福德核设施内的核废料处理,但是这项工作仍旧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这类因人为而造成的核泄漏令人叹息之余,也敲响了警钟,提醒着人们注意核设施的管理。
人为放纵核泄漏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据称,作为最大的核废料倾倒地,全球核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俄罗斯卡拉恰依湖,在上世纪90年代,人类在其中停留一小时即可丧命。
卡拉恰依湖附近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车里雅宾斯克州的癌症患病率增加了21%,先天性缺陷患病率增加25%,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了41%。
而现在,即使卡拉恰依湖大部分已被混凝土盖住,但核污染无法被完全盖住。
核废料倾倒所导致的核污染,原本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却由于人为的放纵,导致恶果,后患无穷。
相对于人为因素,造成核泄漏的自然因素让人们感到了自然不可预知的威力。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发生泄漏事故,21万人被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在这次核泄漏中,19名医护人员被污染,核泄漏将东京污染。
导致核泄漏的直接因素是地震,让人悲痛之余,多了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核泄漏的防治思考。
不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一方面昭示着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隐患。
㈥ 俄罗斯切尔诺贝事件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在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放射性尘埃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核辐射尘污染过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包括前苏联西部的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此外,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境内均受到严重的核污染,超过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离。前苏联官方的报告表示[2],约60%受到辐射尘污染的地区皆位于白俄罗斯境内。
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对于苏联(及本国)核电工业上的安全顾虑,并减缓了一系列的核电工程进度。同时,此事件促使苏联政府的信息公布更趋透明化。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及各独立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至今仍为切尔诺贝利事件所遗留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付出极大代价。此次事故对当地乃至全球生态造成了难以相像的负面影响,仅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因主观与客观的原因难以精确计算——前苏联时期的刻意隐瞒,使得统计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事实上,前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禁止医生在死亡证明上提及“辐射线”的死因事实。
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之一。
由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导的切尔诺贝利论坛在2005年所提出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报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灾人员,9名罹患甲状腺癌的儿童),并估算在高度辐射线物质下暴露的大约60万人中,将额外有4,000人将死于癌症 此数据包括已诊断出的4,000名儿童甲状腺癌将造成的死亡数字(依据白俄罗斯的经验,存活率接近99%)。绿色和平组织所估计的总伤亡人数是9万3千人,但引用在一份最新出炉的报告中的数据指出发生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单独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间可能已经造成20万起额外的死亡。尽管疏散区域和某些限制地区还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数的受影响区域已经被认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进行经济活动。
望采纳!!
㈦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情况 一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位于乌克兰基辅(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基辅州普里皮亚季镇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2013年2月12日,核电站因结构性损伤导致屋顶坍塌。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动力站开始按计划进行定期维修。然而由于连续的操作失误,4号站反应堆状态十分不稳定。1986年4月26日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说是悲剧开始的日子。凌晨1点23分,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随着爆炸声,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冲向天空。反应堆的防护结构和各种设备整个被掀起,高达2000℃的烈焰吞噬着机房,熔化了粗大的钢架。携带着高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随着浓烟升腾、弥漫,遮天蔽日。虽然事故发生6分钟后消防人员就赶到了现场,但强烈的热辐射使人难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飞机从空中向下投放含铅和硼的沙袋,以封住反应堆,阻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霾中。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
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分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在最早发生意外的时候,有人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是来自瑞典而不是俄国,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该电厂距离切尔诺贝利大约1100公里。根据瑞典的研究内容,发现该辐射物并不是来自本地的核能电厂,他们怀疑是俄国核电厂出了的问题。当时瑞典曾透过外交管道向苏联询问,但未获证实。另外,法国政府宣称辐射尘只飘到德国及意大利的边界。因为辐射尘的关系,意大利规定部份农作物禁止人们食用,例如蘑菇。法国政府为了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惧,所以没有作出类似的测量。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俄国及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飘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发粒子飘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分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意外发生后,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31人死亡,当中更有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队员和救护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辐射的危险。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特镇居民。卫生单位预测在未来的70年间,受到5–12艾贝克辐射而导致癌症的人,比例将会上升2%。另外,已经有10人因为此次意外而受到辐射,并死于癌症。
俄国科学家报告指出,切尔诺贝利4号机反应炉总共有180至190吨的二氧化铀以及核反应产生的核废料。他们也估计这些物质大约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据曾经到过石棺反应炉做后续处理的清理人(例如Usatenko和Karpan博士)说反应炉内只剩大约5%-10%的物质。反应炉的照片里显示了反应炉完全是空的。因为大火引发的高温,让许多辐射物质冲向大气层高空,并向外四面八方扩散。
奖励灾难调查员的苏联纪念章。在灾难中,负责复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员,将他们称为“清理人”(liquidator)。清理人在清理的过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剂量的辐射。根据俄罗斯的估计,大约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灾变后的两年内,进入离反应炉30公里的范围内清除辐射污染物。在被辐射污染的地区里,有许多小孩的辐射剂量高达50 戈雷(Gy)。这是因为他们在喝牛奶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生产而被辐射污染的牛奶,当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许多研究发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状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据日本原子弹爆炸的事后调查统计预期,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白血病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数量还不足以在统计学上推断,并和辐射外泄有关。但是,事实证明了在切尔诺贝利地区里,畸形婴儿的出生率的确是升高了,有调察显示证实是由辐射灾难余后的辐射尘,所导致的结果。
意外发生之后,人们的健康问题主要被放射性物质“碘-131”所影响。有人担心20年前的锶-90和铯-137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虫和蘑菇最表层的土壤会吸收铯-137。所以,有些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之后36小时,就开始疏散住在切尔诺贝利反应炉周围的居民。在1986年5月,即事件发生后一个月,约116,000名住在核电厂方圆30 公里(相当于18 英里)内的居民都被疏散至其他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经常会被称为疏散区域(Zone of alienation)。然而辐射所影响的范围其实能散播至超过方圆30公里外的地方。
核电厂爆炸事故对切尔诺贝利居民造成的长期影响一直备受争议,有超过300,000 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仍然有数百万人继续居住在污染区内。然而,那些受到低剂量辐射所影响的人,几乎没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状。但是仍不能够确定其原因与放射性污染的关联。
同时,前苏联当局在灾难中设置了障碍:科学研究也许因为缺乏民主的透彻性而受到限制。在白俄罗斯、一个受官方质疑的科学家Yuri Bandazhevsky,,因为错误评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马力(1000 Bq/kg) ,而被国家监控组织所拘留。
1986年4月,一些欧洲国家(除法国以外)已经强迫实行食物限制,特别是菌类和牛奶。在灾难过后20年,主要限制制造、运输、消费过程中来自切尔诺贝利放射性尘埃的的食物污染、尤其是对铯-137指标的控制,以防止它们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瑞典和芬兰的部分地区,部分肉类产品受到监控,包括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环境下生活的羚羊等等。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芬兰,立陶宛和波兰的某些地区,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的铯-137含量达到每千克几千贝克。在德国一些野生蘑菇的铯-137含量甚至达到了40,000 贝克/千克。按照2006年TORCH报告,这些地区的平均水平约为6,800贝克/千克,是欧盟规定的600贝克/千克的10倍以上。由此欧盟委员会已经表示:“对于从这些成员国进口的某些食物的限制必须在未来保持多年”。
在英国,根据1985年起实行的食物和环境保护条例(Food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FEPA),从1986年起限制了放射行指标超过1000 贝克/千克的绵羊的迁移和销售。这项安全措施是根据欧盟委员会专家组第31项报告的建议而作出的。但是从1986年以来,受限制区域已经减少了96%: 从一开始限制区域几乎包括了9000个农场和400万头绵羊,到2006年已经递减到374个农场大约750平方公里的地区和约20万头绵羊。只有坎布里亚、北威尔士和苏格兰西南部的一些区域仍然受到限制。
在挪威,萨米人受到被污染的食物的影响,有些驯鹿因为吃了地衣而受到污染,因地衣在从空气中获取养分的过程中吸收了放射性微粒。
灾后估计:
据英国《独立报》消息,在200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发生20周年来临之际,“绿色和平”组织披露,这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的危害程度要比当时的评估高出10倍,泄漏物将在未来造成约10万人死亡。
据报道,该组织掌握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核泄漏物进入了大气层,对空气造成极大的破坏,污染最严重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大约20万人伤亡,这些地区的癌症病例为27万例,其中有9万多例非常严重。
该组织声称:“从一个反应堆里释放出来的放射物远远超出被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放射性污染,我们非常清楚,一个核反应堆可以污染一半地球。”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放射主任迈克指出:“这次事故的潜在影响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当你用科学的结论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它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就没有当初人们担心的那样恐怖。”
这次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使500万人遭受核辐射,21人当场死亡受这次辐射影响的人数,从最初估计的不到50个清洁工人,达到了整个欧洲的数十万人。
对自然世界的影响:
在事故后,隔离区内变成部份野生动物的天堂。 虽然动物也饱受辐射之苦,但比起人类对它们的伤害是非常轻微的,所以对它们而言事故的发生反而是好事。在隔离区内的动物比如老鼠已适应了辐射,它们和没受辐射影响地区的老鼠寿命大约相同。下列为隔离区内再度出现或被引入的动物山猫、猫头鹰、大白鹭、天鹅、疑似一只熊、欧洲野牛、蒙古野马、獾、河狸、野猪、鹿、麋鹿、狐狸、野兔、水獭、浣熊、狼、水鸟、灰蓝山雀、黑松鸡、黑鹳、鹤、白尾雕。
㈧ 前苏联的核泄露事件是怎么回事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在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严重核污染的事件。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技术陈旧、安全设计不完备和管理不善,成为人类核电能开发史上最为严重的一起事故,使全世界震惊。
事故中有31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附近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损失惨重,据苏联官方公布损失在35亿美元,事故造成的潜在和间接损失还难以计算,预计将有成千上万人受辐射致癌,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波及范围大,使得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影响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分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在最早发生意外的时候,有人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是来自瑞典而不是俄国
在事故后,隔离区内变成部分野生动物的天堂。虽然动物也饱受辐射之苦,但比起人类对它们的伤害是非常轻微的,所以对它们而言事故的发生反而是好事。在隔离区内的动物比如老鼠已适应了辐射,它们和没受辐射影响地区的老鼠寿命大约相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
㈨ 史上最严重的核污染发生在那个国家
前苏联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死了十几万人,影响了五十万人,让苏联名声扫地。 回答者: 较可爱 | 二级 | 2011-3-20 09:51
史上最严重的核污染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前苏联基辅市北130公里的地方,是前苏联1973年开始修建,1977年启动的最大的核电站。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动力站开始按计划进行定期维修。然而由于连续的操作失误,4号站反应堆状态十分不稳定。1986年4月26日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说是悲剧开始的日子。凌晨1点23分,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随着爆炸声,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冲向天空。反应堆的防护结构和各种设备整个被掀起,高达2000℃的烈焰吞噬着机房,熔化了粗大的钢架。携带着高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随着浓烟升腾、弥漫,遮天蔽日。虽然事故发生6分钟后消防人员就赶到了现场,但强烈的热辐射使人难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飞机从空中向下投放含铅(Pb)和硼(B)的沙袋,以封住反应堆,阻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震中。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更是无法统计。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匕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回答者: 樊广中 | 十五级 | 2011-3-20 09:54
是俄罗斯·· 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回答者: 神啊我要名字 | 一级 | 2011-3-20 09:55
前苏联嘛。 回答者: 云哥来了0 | 一级 | 2011-3-20 11:44
苏联 回答者: answer3303 | 二级 | 2011-3-20 11:46
前苏联 回答者: lwx980505 | 一级 | 2011-3-20 12:01
应该是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绝密档案》或者叫《档案》的节目里有这个的专题报道 回答者: 骗人吧你 | 一级 | 2011-3-20 12:29
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后用混凝土进行封堆处理,但时至今日,仍存在隐患,大体积混凝土发热,封堆后出现裂缝,现仍存在核泄漏的风险, 回答者: gnzgb | 二级 | 2011-3-20 12:32
苏联 回答者: 银翼恤无 | 一级 | 2011-3-20 12:36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尔核电站发生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基辅市以北一百三十公里,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四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四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人们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一、二、三号机组随即暂停运转,电站周围三十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二人,遭辐射受伤二百○四人。
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摄氏三网络;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十五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一百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八百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组建了国家事故调查委员会。1986年7月3日,苏联科学院院长和库尔恰托夫核物理研究所所长在苏联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指出,科研人员严重违背安全操作规则,无疑导致反应堆出现故障,但这只是事故的诱因,核电站‘铀-石墨大功率压力管式’反应堆设计上的缺陷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1996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在维也纳召开的‘切尔诺贝尔事故’国际会议上也再次肯定了上述结论。
国际社会广泛批评苏联封锁核事故消息,并且应急反应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事故才曝光。原苏联官方四个月后公布,共死亡三十一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二百○三人;从危险区撤出十三点五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七千多人死于这次核污染。
灾后两年之中,二十六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四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埋葬起来。人们清洗了二千一百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二点一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八十亿卢布(约合一百二十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决定永远关闭该电站。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二百二十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靠近核电站七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一千公顷森林逐渐死亡。三十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八十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发现眼睛不正常。这些怪症称为‘切尔诺贝尔综合症’。
这一次,欧洲受到核污染的区域超过二十万平方公里,除了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部分东欧国家和北欧国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核污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河流,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直接导致二十七万人背井离乡,迁往其他安全地区。欧洲部分最肥沃的耕地受到污染而成了废地,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八百万人的生命和健康。据专家说,切尔诺贝尔事故将祸延一百年。 回答者: 弓长矢大雕 | 一级 | 2011-3-20 14:01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回答者: mmg1973 | 一级 | 2011-3-20 14:12
前苏联 回答者: 梦醒♂ | 一级 | 2011-3-20 14:58
20年前的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设在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绿色和平组织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核辐射让27万人罹患癌症,9.3万人死亡 回答者: 白叶白叶 | 一级 | 2011-3-20 14:59
发生在25年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回答者: 20年一无所有 | 一级 | 2011-3-20 15:01
美国 回答者: ONE小小ONE | 三级 | 2011-3-20 15:23
后苏联 回答者: a45664123 | 一级 | 2011-3-20 15:25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回答者: Frozen2011 | 一级 | 2011-3-20 15:26
前苏联 回答者: 冥界·王子 | 一级 | 2011-3-20 15:29
ccc此次 回答者: 黄金oooo | 一级 | 2011-3-20 15:29
前苏联 回答者: 869936975 | 一级 | 2011-3-20 15:30
转发到: 用户名:
密码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 录 忘记密码
注册网络账号,遨游知识海洋
使用网络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网络“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
请到网络知道投诉吧反馈。
&;2011 Bai 使用网络前必读 知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