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的扩张动力,源于恐惧。
现代俄罗斯的雏形,诞生于公元9世纪的基辅罗斯。即以基辅(现乌克兰首都)为首都的古罗斯国家。
这时候的地球,主角是东方的唐帝国、中亚的阿拉伯帝国、欧洲的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
基辅罗斯只是一个内陆小国,四面受敌。这一带是广袤的平原,几乎没有自然屏障,列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于是,俄罗斯人经常受到来自北方的瑞典、西方的日耳曼骑士团以及立陶宛的侵扰。
到12世纪,蒙古人占领了基辅罗斯地区,四分五裂的各个罗斯公国不得不向如日中天的蒙古人俯首称臣,交税纳贡,同时俄罗斯人也总结了历史教训:土地少就要挨打。既然无险可守,就用进攻性的扩张来御敌于国门之外。
13世纪,蒙古人册封的莫斯科公国开始崛起,逐步兼并其他罗斯诸公国,最终推翻了蒙古政权,统一了俄罗斯。16世纪末,俄罗斯领土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幅员最大的国家。统一大业完成后,莫斯科公国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把蒙古索要贡赋的国书撕毁,并当庭下令将汗国特使处斩,宣告和蒙古正式脱离关系。
而这种基于传统安全危机的扩张也深受蒙古人作风的影响,伊凡四世视自己为金帐汗的自然继承人,启用“沙皇”称号,在之后的300多年间,历代沙皇无不以扩大版图为既定政策,向西向东不断蚕食周边领土,以求扩张到天然地理边疆为止。
而俄罗斯在不断地对外扩张中又形成了一个悖论:扩张的目的是为了安全,但扩张的结果却增加了新的不安全因素,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B. 中亚都有哪些国家
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总面积400万平方千米,占亚洲9.1%。1993年人口约5300万,占1.6%。中亚五国曾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初独立为主权国家。本区深处亚欧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荒漠广布,靠高山雪水和河水灌溉,绿洲农业颇发达,棉花生产有世界意义。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铬、铜、铅锌等都很丰富。经济属较典型的初级产品类型,即输出棉花、能源、金属等,输入工业制成品,人均生产总值稍高于亚洲平均业数。五国独立前后,因政治、经济环境剧变,使工农业生产出现大滑坡,目前尚处于恢复过程中。 中亚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体可分3个地带:东南部高山区,以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斯坦两国为主,海拔达3000米左右,经济以农牧业占优势;中部低山丘陵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的主要区域,因有高山雪水补给,水源有保证,其他资源也丰富,而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灌溉农业突出,集中了全区主要城市;西部平原区,基本全为荒漠,因高山区来水被低山区消耗殆尽,本区深受影响,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因无水补给已濒于,
C. 中亚的5个斯坦里面,哪个斯坦的面积最大
说起中亚五国,最近关注的人比较多。因为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骚乱的事让很多人开始关注这片地方。不过大家的眼光虽然都集中在这里,不过对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并不熟悉。我们今天看一下中亚五国的故事。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吉尔吉斯斯坦成立最晚。
乌兹别克斯坦面积44万平方千米,人口3300多万,是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目前这个国家在慢慢转型,人均GDP并不高,只有1500多美元。
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划归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0年苏俄红军侵入希瓦汗国,1924年10月,原布哈拉汗国的一部分和希瓦汗国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最后看一下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面积近20万平方千米,人口640万,也是地广人稀。吉尔吉斯斯斯坦国民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目前人均GDP也只有1280多美元,可以说发展的并不好。
在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出现的是最晚的。1936年12月5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如果没有苏联,可以说就不会有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国家。
总的来说,中亚五国中除了哈萨克斯坦发展的最好的,其他国家发展的并不好。不过由于地处亚洲中心,这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都是大国博弈的地方。可以说这里的局势还是非常复杂的。
D. 中国和俄罗斯,谁对中亚影响更大
当然是俄罗斯了,俄罗斯跟好多中亚国家互相免签证,人员随意来往,货物的税率也很低,语言沟通没问题。
E. 中亚哪个国家最排挤俄罗斯
日本呗
F. 如果俄罗斯吞并了如今的中亚五国,它的国家实力有强大
吞并中亚五国,会让俄罗斯的工业得到巨大提升,经济压力也会有所缓解。但内部矛盾会加剧,外部压力的会增大。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成为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但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一直处于泥沼之中。特别是西方等反俄势力一直在阻挠俄罗斯的发展,导致俄罗斯一直难以恢复之前的强国风采。那么假设俄罗斯经过努力,再次吞并了中亚五国,他的实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所以综合来看,俄罗斯吞并中亚五国利弊都有。但如果俄罗斯能解决弊端,那必然会让俄罗斯的国力迅速攀升。可惜,俄罗斯吞并五国的可能性非常小,不管是国际上的压力,还是中亚五国政权的阻碍,都斩断了这种可能性。
G. 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1、决定中亚五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客观因素与中亚国家对俄关系的基本政策
在中亚五国对外关系中,俄罗斯被置于最优先考虑的地位,哈、土等国认为与俄发展关系是“最重要的”、“战略性”的关系。乌认为,“不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就不会有未来的前途”。
中亚五国所以作出这种决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中亚五国长期与俄罗斯生活在一起,经济、政治、军事人文各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其他国家无法与俄罗斯伦比的。
第二,经济原因。由于原苏联长期推行“劳动分工”政策,中亚各国只作为原料生产国,经济结构单一,对俄罗斯存在严重的依附性。这种经济联系是短时间无法改变的。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中亚各国不得不现实地对待与俄罗斯的关系。
第三,军事原因。中亚各国独立后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但人数少,武器供应也依靠俄罗斯。各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要靠俄罗斯的军事庇护。
第四,中亚各国生活着大批俄罗斯人,尤其是在哈、吉两国。因此,它们在发展对外关系时不能不考虑这一重要的人文因素。
1994年3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列举乌重视发展与俄关系的三个原因:一是靠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智力实力,同时依靠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来保障乌国内稳定、国内生活和国家前景;二是由于乌“没有一个大型工业企业与俄罗斯没有关系”,因此必须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三是由于100多年来,俄始终是乌的近邻,两国之间建立起不可分割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卡里莫夫这番话具有代表性,较明确地说明了中亚各国重视发展与俄关系的原因。
基于以上原因,中亚五国制定了各自的对俄政策,总的来看,五国对俄政策大同小异。现将其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俄在其对外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即视俄为“第一合作伙伴”,将彼此关系称作是“最重要的”、“最优秀的”、“战略性的”。
第二,努力寻求与俄罗斯的经济一体化,但以不损害国家独立和主权,保持领土完整为前提。哈、吉两国通过条约关系与俄共建“一体化”,而土、乌则主张通过双边关系与俄加强经济联系。
第三,哈、乌、塔三国与俄通过签署《集体安全条约》方式与俄在军事上搞共同防御,实际上是寻求军事庇护,土虽然宣布实行永久积极中立政策,但在军事上仍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和保护。吉的情况亦然。
第四,在国际事务和独联体事务上努力与俄协调立场。
第五,对俄有损于本国利益的言行,既批驳又斗争。各国处理与俄关系问题坚持从维护本国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并不唯俄马首是瞻。
2、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
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总的来说相当密切,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更为突出。这主要表现在:
①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皆为独联体成员国。在独联体的许多重大问题上,除土库曼斯坦有较大保留外,其余四国基本上与俄罗斯一致或接近。例如,1992年5月,除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外,其余三国皆加入了以俄罗斯为主组成的《集体安全条约》。1993年1月,哈、吉、乌、土四国一道签署了独联体章程。1993年9月,哈、吉、乌、土四国加入了“经济联盟”。1995年1月,哈与俄、白俄签署了“关税同盟”。1996年3月,哈、吉与俄、白俄一道签署了《关于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条约》。
②高层互访频繁,其中尤其以哈俄关系最为密切。据不完全统计,从1992年到1996年6月,仅哈俄总统双边会晤即达11次以上,正副总理级会晤还要多些。这还不包括哈总统、总理等高层领导参加独联体会议或其他多边会晤时与俄罗斯领导人的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于1992年5月和1994年3月正式访问俄罗斯。俄代总理盖达尔、现任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也访问过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五国还与俄罗斯签署了大量协议和协定。1994年3月,纳扎尔巴耶夫首次以哈总统身份正式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23个文件。1995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与叶利钦在莫斯科就双边关系又签署了17个文件。1995年5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问莫斯科,土俄两国就加强双边合作问题签署了23个文件。吉尔吉斯斯坦从1992年以来,与俄签署了75个条约、协议和协定。这些文件既包括经济、人文内容,也包括军事内容,它们既解决了各国独立以来彼此关系中产生的一些新的问题,也将双边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除塔吉克斯坦斯坦外,其余四国均与俄罗斯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哈、吉)或《友好合作条约》(土)、《友好合作原则条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条约使双边关系具有同盟的性质,尤其是哈、吉与俄签署的条约。
3、中亚各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中亚各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对俄的依附性很大。例如,独立之前哈使用的67%的石油、29%的石油制品、2/3的木材及其制品、90%的机器制品和60%的日用消费品来自俄罗斯。哈国内最终产品生产只占27%,而这27%产品中靠俄罗斯予以配套的又占42.5%。如果哈俄经济联系中断,哈几乎没有最终产品可以生产。盛产天然气的土库曼斯坦,向境外输气的唯一管道是通过俄罗斯输往欧洲。假如俄关闭输气管道,土库曼斯坦则立即会丧失创汇的来源。中亚各国独立后,都力图改变这种依附状态。然而,由于各国建国伊始,经济处在危机状态,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刚刚建立,因此,不可能很快改变这种格局。它们与俄罗斯的关系仍然非常密切。1994年,俄罗斯在中亚各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哈-76%,乌-62.1%,吉-48.3%,塔-28.5%,土-17.6%,在哈、乌、吉三国均占第一位。俄罗斯在中亚五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哈-77.2%,乌-43.7%,吉-27.8%,塔-50%,土-3.4%,在哈、乌、塔三国中均占第一位,在吉占第二位。上述数据表明,如果中亚五国中断,那怕是恶化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都会对自己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中亚国家特别是哈、吉、乌等国努力寻求与俄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中亚五国在力图使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推行经济联系多元化和同时,目前仍在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努力吸引俄的资本和技术,加强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例如,1995年8月,哈俄两国企业家在阿拉木图签署了组建“库姆科尔—鲁科伊尔”联合公司协议,这是俄方投资开采哈石油的一个大型项目。1995年11月,纳扎尔巴耶夫出访路经莫斯科时与叶利钦进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共同开发石油资源以及组建财政工业集团问题。1995年7月,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访乌期间,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除签订了1996-1997年两国政府间经济合作基本原则和方针的协议外,还签订了建立“伊柳辛”跨国联合金融工业集团协议、乌俄纺织控股公司协议等。1995年5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俄期间,土俄签署了2000年以前两国经济合作基本原则和方针的协议。这在独联体国家中还是史无前例的。土俄还签订了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协议等。上述事实表明,中亚各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已逐渐从贸易合作扩大到财政金融和技术的合作。
4、中亚各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关系
中亚各国独立初期都没有自己的军队。不久各国以驻在本国的原苏军为基础组建了本国军队,但数量都不大。哈拥有16万人,吉大约1.5万人,乌大约为 万人。这点军队尚不能确保边疆的安全。因此,各国边防军除乌兹别克斯坦外基本上由俄罗斯军队担任。各国军事装备和军官培养也主要依靠俄罗斯。
1992年5月,哈、乌、塔三国加入了以俄罗斯为主组成的《集体安全条约》,该条约规定了缔约国对彼此安全应承担的义务。实际上,加入该条约的国家把自身的安全托付给俄罗斯。纳扎尔巴耶夫认为,既然签订了《集体安全条约》,哈俄领土应视为统一的防御空间,军队应该进一步接近,甚至建立联合集群。土库曼斯坦虽然没有加入《集体安全条约》,但它与俄罗斯之间签订了包括《关于在防空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等一系列涉及军事合作的协议。目前,土边境基本上由俄军驻守,土还规定了俄军官可以在土军队中任职。至于塔吉克斯坦斯坦目前的安全与稳定基本上依靠俄军的保护。
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的军事方面合作还表现在俄为中亚各国培训军官、协调军工生产和订货、保证服役军官以及退役后的安置待遇协调一致等问题。中亚五国在无核化的情况下寻求俄罗斯的“核保护”。在对外军事领域,中亚各国尽量与俄协调立场。例如,在对待“北约”东扩问题上基本上与俄的观点一致。
5、中亚五国在人文领域与俄罗斯的关系
中亚五国境内的俄罗斯人问题是影响中亚各国与俄发展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在哈约有600万俄罗斯人,在乌约有100多万人,在吉约有90多万人。在土约有30多万人。自从苏联解体后,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俄罗斯人的地位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里的俄罗斯人在原苏联时期大部分生活在城镇,从事行政、科学、技术、文教卫生工作。哈萨克斯坦70%的俄罗斯人生活在城市,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俄罗斯虽然只占8%,但首都塔什干市俄罗斯人却占半数以上。1991年,俄罗斯人口占吉人口总数的21.5%,然而却占城市人口的半数。当时生活在中亚的俄罗斯人与生活在俄罗斯没有多大区别。
苏联解体后,由于中亚各国执政者强化主体民族意识,例如,主要行政官员多任用当地主体民族人士,定主体民族语言为“国语”,等等,俄罗斯人的地位远不如独立前优越。中亚各国把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人视为本国公民的一部分,而俄罗斯当局虽然并未正式宣布这些人是俄罗斯公民,但都把他们看作是特殊的“人口集团”,称他们是“境外俄罗斯人”,并把捍卫这些人的利益和权利看作是俄罗斯的重要“切身利益”。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在对待这些人的立场上的差异使彼此常常出现摩擦和对立。所谓“境外俄罗斯人”问题是影响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关系的重大问题之一。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各国面临的难题之一。俄罗斯提出采用“双重国籍”的办法,这一主张只有土库曼斯坦接受了。中亚其余四国皆未接受。1995年,哈俄两国签署了《哈俄关于哈常住俄罗斯的公民和俄常住哈的公民的法律地位的条约》、《哈俄关于简化申请到对方常住的手续》两个文件,使哈俄公民简化了迁徙和改变国籍的手续,使尖锐的在哈俄罗斯人的地位问题得到了解决。1996年3月,哈、吉、俄、白俄四国一体化条约的签署,有助于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广泛的合作。例如,俄为中亚各国培训外交官和其他方面留学生。俄罗斯还在吉尔吉斯斯坦开设了俄罗斯大学,以便为在吉生活的俄罗斯人提供高等教育。俄罗斯的报刊、电视在中亚各国仍在发行和播放,对中亚各国施加广泛的影响。
H. 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国名取自其最大民族哈萨克族,是中亚国家之一,独立前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原首都位于阿拉木图,1997年迁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东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与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国接壤。全国面积达2,717,300平方公里,是中亚地区一个大国家,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I. 中亚最大的城市是哪个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600万,重工业基础雄厚,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丰富,是中亚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该国已建立市场经济体系,聚集大量的中亚、俄罗斯和欧洲客商。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人口114万,是中亚最大的城市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J. 中亚最大的城市到底是哪个
塔什干市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州首府。就人口而言,塔什干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地的绿洲中心。塔什干 (Tashkent) 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着名的“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留下过足迹。
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稀少,日照充足。
具有250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