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的住房跟中国有什么不一样

俄罗斯的住房跟中国有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2-08-20 05:15:18

1. 各国家各地区房屋的特点

中国各地住房特点:
东北--墙壁厚、窗户较小、门小、屋顶坡度较缓--冬季严寒且时间长
黄土高原--窑洞--结实耐用,冬暖夏凉、且就地取材,方便
大西北--多平房--气候干旱,降水少,不用盖屋檐遮雨
南方--屋顶坡度较陡--雨季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陡坡屋顶便于雨水下泄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斯坦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2. 俄罗斯怎样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

和中国情况差不多,但是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更大一些,比如孤儿国家给免费的住房,转业军人士官以上给住房。公房的租金很低,一般是筒子楼。在大城市居民更喜欢独门独院的传统民居。都是私房。现在的商品房价格很贵,一般居民无法承受。只有大款才可以,在俄罗斯很少有人炒房的。

3. 俄罗斯族建筑有何特点

由于各地的气候及传统文化不同,由此在中国可以看到许多修建方式不同的民居。而木刻楞是典型的俄罗斯族民居,它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等优点,它也结合了俄罗斯的文化及汉族文化所创造出来的。木刻楞的建筑方法,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和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头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较结实。第二步就是盖,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低层。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二层压第一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况下不用铁钉,通常都用木楔,先把木头钻个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4. 中国人到俄罗斯,看看俄罗斯农村房子什么样,有你

中国人是觉得大床是比较舒服的,但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就是,没有这种大床的概念,因为小床是比较有安全感。

5. 为什么说中国房价跟俄罗斯没有可比性

知道什么叫垄断吗,一些组织做过一个调查,即便把全国的人全部住进北京,也占不了北京全市面积的百分之6(数据细节有出入),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想要降价,只需要增加供应,缓解供求关系,自然就会降温,现在土地被垄断,开发商根本就拿不到地,每年就那么几块,自然也就不肯能把房价降下来
但物极必反重来都是一个铁律,这种不尊重市场经济的玩法,迟早也会玩现,晚几天罢了

6. 俄罗斯的住房是政府分配还是自由买卖

尽管俄罗斯的领土面积比冥王星还要大,但目前俄罗斯家庭的单元住房每套平均建筑面积仅为52平方米。1959年7月2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并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展开了着名的“厨房辩论”,赫鲁晓夫宣扬苏联住房改革的成功,自豪地说苏联人不花钱就可以住进实用的房屋。这样的底气,来源于一种标准化住房革命——赫鲁晓夫楼。
赫鲁晓夫楼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发展项目。面对二战后城市规模爆炸式扩张、人口迅速增长、住房严重短缺的现象,1954年,苏联政府在五年计划中提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以确保1980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赫鲁晓夫命令建筑师开发一种可迅速复制的建筑模板,使其成为全世界的典范。与标榜古典主义的斯大林时代建筑有别,赫鲁晓夫楼统一规划为5层,这样就免去了装电梯的费用,且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装饰。
整个楼房简单便宜,可以大规模工厂化的批量生产,生产和建设速度快。在实际操作中,15天就能盖一栋楼,房屋外观很简单,不允许有任何雕琢的花纹装饰。
在这位领导人“我们不反对美丽,我们反对浪费”的指示下,楼体采用预制板结构,不设垃圾通道,并严格控制厨房、卫生间、门厅和过道的面积。由于施工只需短短数周,类似的建筑很快在苏联遍地开花。
1958年,首个实验住宅区在莫斯科南郊的切廖姆什基村开工。该项目采用住宅设计竞赛的优胜方案,3种主力户型分别为30平方米的一居室、44平方米的两居室,以及60平方米的三居室,成为此后在苏联广泛应用的样板式住宅。
作为苏联时代的独特风景,赫鲁晓夫楼一度化解了严重的住房危机。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时,近1/4(约5400万)的苏联人住进了新居。1961年,苏联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1.27亿。
半个世纪前,几乎全世界都为苏联的大规模计划经济量产“新生活”而惊叹。1967年,一位美国国家标准局官员对《芝加哥论坛报》表示,“苏联人想发明世界上唯一的大规模廉价住宅建设模式,他们所做的一切让人吃惊。”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类似的建筑在俄罗斯各地颇为常见。这些用混凝土预制板搭建的长方体不带任何装饰,秩序井然地矗立在裸露的黑土地上,远远望去,活像一堆堆排列整齐的火柴盒。
赫鲁晓夫时期建造了大量标准住宅楼,全国各地都非常相似。以至于有一部苏联电影就是这个主题,男主人出差到另一个城市,居然有跟自己家一模一样房子,只差个老婆了。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中,批量生产的住宅楼成为男女主人公相识的契机——醉酒的男主角住在莫斯科的一栋赫鲁晓夫楼里,在新年夜误打误撞地登上了去列宁格勒的飞机,然后在陌生的城市用自家钥匙打开了女主角的房门,开启了一段情缘。

赫鲁晓夫楼在设计之初尽可能地满足居民对舒适性的要求。今天看来,这种“舒适”相当有限——厨房为6平方米,卫生间被压缩到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仅5平方米。不过,赫鲁晓夫对此十分满意,称“只要容得下我,其他人都不会有问题”。
虽然空间局促,但居民甘之如饴。人们发明了折叠沙发、可以拉出书桌的柜子、可以拉出餐桌的碗柜、藏在窗台下的冷藏柜等,桌下、床下和一切能利用的角落都被用来储物。
其实传说中的苏联式新生活,即“共产主义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是骗人的。老百姓住房紧张充斥着整个苏联时期,从斯大林时代到赫鲁晓夫当政,再到勃列日涅夫。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就是赫鲁晓夫式的典型布局,内部空间很小,按照设计满足一般人日常生活就可以了。当初的每一平方厘米的建筑面积都经过了详细的数学模型计算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包括人体在厨房、厕所和浴室的活动范围,最后得出结论,以最节约的面积来满足居住要求。但是实际生活经常是不够用的。

上图为赫鲁晓夫楼的一居室平面图,厨房5.3平方,门厅过道3.1平方,厕所2.7平方,卧室12.4平方,总面积23.5平方米,可满足一个三口之家的勉强居住。当然也有大的,一般5口人住在50平方的房子。

苏联早期的公寓楼都是混居筒子楼,公用的厨房,因为争抢做饭的优先权,主妇们经常吵架,而男士们则把厨房作为聊天的公共空间,以至于大多数政治笑话都是公共厨房里流传出来的。筒子楼的卫生间也是公用的,却配备着坐便抽水马桶,但是没有马桶垫圈,需要各家自备,上厕所的时候,住户拎着自己的马桶垫圈去......

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时代的房子过于奢侈,设计师浪费国家和人民的钱,设计出普通老百姓根本不需要的花瓶式建筑,谁会去欣赏你家楼道漂不漂亮,屋檐的雕刻美不美?
隔音很差,设计年限最多50年,那个时候认为大家再过几十年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到时候肯定再换房子,虽然实际上发现可能不止50年的使用,至今俄罗斯很多家庭依然在居住,部分房子已经成危房。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建设稍微好一点的房子,这实际上也是赫鲁晓夫楼的改良版,比较舒适一些,如果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可以买来居住,主要在80年代建造。楼层多为十几层,有电梯,房间面积比较大。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目前俄罗斯全国都在进行老式住房的改造。根据即将实施的计划,莫斯科将投入3.5万亿卢布,在20年里拆除8000栋苏联时代的旧房,包括1000栋赫鲁晓夫楼,160万名居民将搬迁。
俄罗斯的还保留有大量的革命前楼房(俄语:дореволюционные дома),是指1917年之前建造的房子,在圣彼得堡甚至能买到1755年的房子,而且银行还可以还房贷。这些房子的质量非常好,最大的优点是结实。

斯大林式建筑的等级区别比较大,苏联干部和知识分子住的房子较好一些。如果按年代划分,50年代早期和中期的斯大林式建筑质量最佳,外观也是精雕细琢。50年代后期的斯大林建筑最难看,比较简单,因为这时正好是赫鲁晓夫上台,强调节俭,很多斯大林建筑在建设中途就决定减少装饰。

斯大林式建筑的建造时间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后期。
斯大林建筑内外部装饰都很漂亮,内部设施应有尽有,保存较好的建筑即便在21世纪也是优良的住所。房间内天花板至少在3.5米以上

直至目前,俄罗斯人的住房也并不想传说中的宽敞大气。据统计,俄罗斯77%的居民居住单元房,居住独栋住房的只有23%。俄罗斯公寓式住宅的单元房建筑面积普遍都非常小,卧室面积也相当小,俄罗斯家庭的每套单元房平均建筑面积仅为52平方米,其中一居室平均面积33平方米,两居室平均面积47平方米,三居室平均面积63平方米,四居室平均面积100平方米。俄国人的住房以两居室为主,在现存的各类住房中,一居室占23%,两居室占40%,三居室占29%,四居室以上占7.7%。
不过,在俄罗斯计算房子的面积,不是建筑面积,而是实际使用面积。俄罗斯住房的公摊面积也小得多,基本上只计算从你家门口到电梯门口这一段的公摊面积。在俄罗斯,不管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小区环境很好,大树参天,绿草茵茵。

上图为俄罗斯目前的普通楼盘,建造于2016年,黄色为一居室,面积小于40平方。绿色为2居室米,面积小于60平方米。蓝色为3居室,面积小于80平方米。在俄罗斯,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公寓就算是土豪级别了。

俄罗斯的免费住房也是以讹传讹,事实是这样的: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颁布了《俄罗斯联邦住房私有化法》、《保障每家庭单元房或独栋房》和《住房公用事业改革》三项法令,规定已有的公房应按照人均18平方米无偿转给个人成为私产,超出部分由居民掏钱补足。此后卫国战争家庭、低保残障仍可申请无偿分房,但需等待100年,普京上台后才好转。目前俄罗斯居民的住房私有率大约是70%,另有三成是国有住房,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居民租赁居住,例如武装部队的军官,政府官员、卫国战争老战士等等。

苏联刚解体时的1991年,俄罗斯的人均住房面积是16.8平方米,到了2013年,俄罗斯的人均住房面积增长至22平方米,而中国这一年的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2.9平方米和37.1平方米。

7. 俄罗斯传统民居特点

俄罗斯族传统住宅多为砖木结构、高大宽敞的平房,也有单一木材结构的房屋。

铁皮屋顶大多涂上彩色油漆,向四周延伸形成廊檐。屋顶上开有天窗,可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屋内分为客厅、居室、厨房等,多砌有取暖的火墙。室内铺有地毯,陈设有沙发、桌椅、书架、衣橱等。

农村的俄罗斯族民居,房屋四周砌有院墙,庭院内栽植有各种花木,后院建有畜圈、地窖和库房。有的村居自然环境优美,如俄罗斯族居住较多的塔城市二工镇喀浪古尔村,弯弯的小河从村中流过,一幢幢房屋和庭院被树林掩蔽着,显出一派宜人的田园风光。

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林区一带的俄罗斯族,有的还居住传统的俄罗斯“木刻楞”房屋,既保留了俄式的建筑风格,又加上新的设计。

(7)俄罗斯的住房跟中国有什么不一样扩展阅读

俄罗斯族主食是小麦面包,多为烘烤时中间裂开的长形大面包,称为“列巴”,进食时将其切成片状,上涂果酱或奶油。副食有各种蔬菜、鱼、肉、奶制品等。节日食品有馅饼、大圆面包、密糖饭和红甜菜汤、酸牛奶及各种做法的鱼。

俄罗斯族男子喜欢喝伏特加(白酒)和自制的啤瓦(啤酒),还有自制的各种类似啤酒的“格瓦斯”饮料。由于与其他民族的长期交往,抓饭、牛奶米饭、牛奶面条、馕、包子、饺子等也成了俄罗斯族的家常饭。许多俄罗斯族习惯用碗筷。家庭主妇多善于烤制各种香甜可口的面包和饼干。

8. 俄罗斯和美国的公寓有什么不同

我是俄罗斯的一名学生,我住在这里的公寓里。我还去过我哥哥在美国的家。我也住在那里的公寓里。

我将与你分享这两个公寓的图片,并区分它们,以便我能正确地证明我的观点。

对于那些看美剧或俄剧的人,我想告诉他们,这部剧大部分都是在片场拍摄的,而不是在真正的公寓里。

这个系列并不完全适用于公寓。以下是我想告诉你们的几点。

太空——俄罗斯人通常住在宽敞的公寓里。比如,俄罗斯的公寓有衣帽间,或者至少在你一进入公寓就有一个衣帽架。然后他们有大厅和卧室。

4. 厨房和大厅——这取决于建筑的类型或业主希望他们的公寓是什么样的。俄罗斯的一些公寓和美国的一样,都有单独的大厅和单独的厨房,或者有些公寓不把它们分开。

总结我的答案,我认为美国和俄罗斯的公寓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一间和第二间是美式公寓:如你所见,大厅和厨房并没有分开。而且厕所和浴室并没有分开。

9. 俄罗斯都有哪些福利要真实的回答

1,全民公费医疗。仅仅是俄罗斯的社会福利,就令人惊讶。在中国,享有公费医疗的,仅仅是政府公务员或少数国营企事业单位职工。即便在部分发达国家,全民保健也还是奋斗中的目标。然而,在俄罗斯,民众却人人享有免费医疗,不管工人、农民、还是无业者,只要是俄罗斯公民,就一律享有公费医疗。

2,免费教育。即便是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俄罗斯也没有停止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俄罗斯,孩子上学,一律免费,连教科书,都由学校无偿提供。非但如此,所有学校,每天都免费向学生供应一顿丰盛的早餐或午餐。

3,全民公费医疗。仅仅是俄罗斯的社会福利,就令人惊讶。俄罗斯人还享受许多令中国人羡慕的福利。比如,居民住房不收费,即便开始了住房改革,即把公有住宅转给私人,政府仍然规定,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

4、又比如,自来水、热水(每天24小时供应)、供暖,从来不收费,索性连水表都省了,以致于俄罗斯公民根本不知“水表”为何物。仅对天然气和电,有极低收费,然而,这种收费,对居民来说,根本就算不上开支。综合全部社会福利,包括对住宅和物业管理的补贴,2003年,俄罗斯社会福利政策耗资2.8万亿卢布,相当于政府全部预算的68%。

10. 请问,为什么俄罗斯的公寓楼和中国的公寓楼这么像

这和中国的历史的关系,建国初期,我国接受苏联的一系列的援助,我国有大量的项目有苏联的专家参与建设,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楼房。这就是中国和俄罗期公寓楼像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的住房跟中国有什么不一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