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自西向东分布哪四大地形区域
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比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叶尼塞河是西西比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的分界线,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
故答案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比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叶尼塞河是西西比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的分界线,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东高西低,东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
② 俄罗斯东北西三面所濒临的海洋,及其西部通过哪些海洋
俄罗斯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部有波罗的海,里海,黑海
③ 俄罗斯版图西部的小地方是什么
俄罗斯的海外领土 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旧称“哥尼斯堡/柯尼斯堡”(Königsberg)或“哥尼斯贝格/科尼斯贝格”。是个位于波罗的海海岸的俄罗斯海港城市,原东普鲁士(普鲁士王国的省份之一)的首府(康德的家乡),在维斯瓦湾东岸,西距加里宁格勒湾48公里,有运河相连。
1.地理位置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它位于俄罗斯的西部边境,有着与其它地区相比独特的地理状况。加里宁格勒州南邻波兰,东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从加里宁格勒到华沙距离为400公里,到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均在600公里左右。
在加里宁格勒州的西部及西南部环绕着波罗的海和波罗的湾。该州的领土多为低平原,在东南部是波罗的垅岗(高度为231米)。
境内主要的河流有涅曼河、普列戈利亚河。在该州境内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100多个,还有许多沼泽地。
加里宁格勒州的气候由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逐渐过渡。一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3℃~5℃之间,七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左右。境内土壤多为灰化土和草皮灰化土。
2.领土及行政区划
加里宁格勒州是1946年4月7日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成立柯尼斯堡州并归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命令成立的。同年的7月4日,柯尼斯堡市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市,州也同样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州。该州的领土面积为1.51万平方公里,其中1.3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为陆地。
州内的行政单位数量有13个区、8个州属市、14个区属市、5个市内区、5个城镇、97个行政农庄。
州的首府是加里宁格勒市,成立于1255年,从莫斯科市到加里宁格勒市的距离为1289公里。其它州属城市有:波罗的斯克市,建于1686年;古谢夫市,建于1724年;涅曼市,建于1288年;斯韦特洛戈尔斯克市,建于1258年;斯韦特雷市,建于1640年;苏维埃茨克市,建于1288年;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市,建于1336年。
州内的主要城市有加里宁格勒市、苏维埃茨克市、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市、波罗的斯克市。
3.人口
2003年加里宁格勒州共有人口92.09万人。在加里宁格勒州居民的民族构成中,俄罗斯族占78.5%,白俄罗斯族占8.5%,乌克兰人占7.2%,立陶宛人占2.1%,波兰人占0.5%,鞑靼人、莫尔多瓦人和犹太人占0.4%,楚瓦什人占0.3%,阿塞拜疆人占0.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5%。
二、主要经济部门
1.工业
加里宁格勒州工业的基础领域有机械制造业(生产自卸车厢、电工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纸浆造纸设备、食品设备、天然气工业设备、船舶维修设备等),纸浆造纸工业,食品业(其中包括渔业),以及轻工业。此外州内还有琥珀开采加工业。
州内的主要工业中心有加里宁格勒市、苏维埃茨克市、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市、古谢夫市、涅曼市。港口有加里宁格勒和波罗的斯克。
在加里宁格勒州的工业结构中,渔业占工业总产值的40%,纸浆造纸业占30%,各种类型的机械制造业占30%。
2.农业
加里宁格勒州的农业生产主要领域为奶肉畜牧业,家禽饲养业和养兽业十分发达。
③俄罗斯莫斯科州城市。西南距莫斯科22公里。是莫斯科近郊生活区建筑设施完善的卫星城之一。人口14.3万(1985)。1928年建镇,1938年
④ 俄罗斯西边有那些海
圣彼得堡的西边就是波罗的海,再往西越过丹麦海峡就是北海,俄罗斯的北边还有巴伦支海
⑤ 俄罗斯北临什么东临什么西临什么
以国家为定位应该是:俄罗斯北临加拿大,东临美国阿拉斯加,西临波兰(俄罗斯的最西端是加里宁格勒),西南邻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⑥ 俄罗斯西边怎么还有一块不与本土相连的土地
的确,它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加里宁格勒州游离于俄联邦本土之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这片土地原来是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它的中心城市是哥尼斯堡,即现在的加里宁格勒。1945年4月二战结束前夕,苏军攻占哥尼斯堡。根据同年8月苏、美、英签署的波茨坦协定,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1946年,苏联在这里设州,并以刚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名字命名,哥尼斯堡也改名加里宁格勒,定为该州首府。从此,加里宁格勒成了苏联的重要海军基地、贸易港和渔港,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3国独立,夹在波兰、立陶宛之间的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的陆上联系被切断,成为一块远离俄罗斯本土几百公里的土地。
⑦ 俄罗斯西部以______地形为主,东部多______、山地.
俄罗斯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为高原和山地.
故答案为:平原;高原.
⑧ 俄罗斯三面临海,背面是什么洋,东面是什么洋,西面是什么海
俄罗斯三面临海,北面是(北冰洋),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是(波罗的海)和(黑海)

⑨ 俄罗斯东西部的自然分界线是什么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气温平均为-1℃到-37℃,7月气温平均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北纬41到北纬8149之间,横跨11个时区。领土略呈长方形,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从最东端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端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俄罗斯北部领土36%在北极圈内。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疆界线, 边界的东、北部是海疆,西、南部主要是陆界。总长度超过6万公里,其中海疆占2/3,海岸线长4.3万公里,共与12个海相邻:北临北冰洋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东濒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西滨大西洋的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俄罗斯的陆路边界占其疆界的1/3,共与14个国家接壤: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和朝鲜。此外,在东部还同日本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俄罗斯联邦边界线总长度为60932.8公里,其中海界38807.5公里, 陆界14509.3公里,江河界7141公里,湖泊界475公里。中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其中东部边界4280公里,西部边界54公里。
二 地形特点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 各种地形地貌均有。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其中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60%,高原和山脉各占20%。俄罗斯境内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叶尼塞河以东大多是高原、山脉,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东欧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着名平原, 绝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海拔500~1500米,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俄罗斯欧洲领土大部分为东欧平原,乌拉尔以东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是阿尔泰山脉。俄罗斯山脉大部分布在边缘地区,可分为高加索山带、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峰高达5642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西伯利亚南部和东部及远东山地海拔1000~2000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有俄罗斯着名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为北西伯利亚低地。东部山带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火山。山体不高的斜交山脉斜着纵贯俄罗斯东半部。
俄罗斯联邦境内自北向南为北极荒漠、冷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冻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而整个地势如梯形排列,从西往东逐渐升高。 俄罗斯联邦的地形平展辽阔,多平原和低地(占60%),少荒漠和高原,可耕地面积广大。平原大部分被森林覆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和陆地野生动植物资源。
俄罗斯高原和山脉的面积虽不大,但其间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三 河流与湖泊
俄罗斯有许多着名河流和湖泊,沼泽广布,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00多万条,总长度900多万公里,但其中绝大多数(占数量的99.9%,长度的90%以上)是长度不到100公里的河流。
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包括额尔齐斯河)和阿穆尔河是俄罗斯最大的河流。其中最长的河流是鄂毕河(包括额尔齐斯河),全长5410公里,流域面积242万平方公里。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3690公里,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叶尼塞河的泄水量最大,年平均流量为1.94万立方米/秒, 位列世界第五(前四位分别是亚马逊河、刚果河、恒河和长江)。
俄罗斯的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类。绝大多数河流属外流河,分别注入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各海和太平洋,少数河流为内流河,注入里海。东欧平原中部的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丘陵、瓦尔代丘陵、北乌瓦累丘陵为俄罗斯欧洲地区河流的分水岭:以北的河流分别注入北冰洋和波罗的海,以南的河流分别注入黑海和里海。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河流分别注入北冰洋和太平洋各海。
根据水情,俄罗斯的河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汛期在春季、汛期在暖季、洪水出现于全年。大部分河流属于第一类,其特点是每年由于平原的积雪融化重复出现春汛,夏季和冬季都是枯水期。属于第二类的是高加索的山区河流,这里的汛期出现于夏季。在夏季,高山积雪和冰川融解得最为强烈,还有远东的河流,这些河流的夏汛是由充沛的季风雨形成的,春汛因冬季雪少而不明显。这一类的河流冬季水少,有时一直冻透到河底,尤其是在远东。高加索黑海沿岸的河流属于第三类,这里的河流有雨水补给,其特点是全年都会出现洪水状态。
俄罗斯的冬季气候非常寒冷, 大部分河流在冬季都会封冻, 时间为2~7个月不等。向北注入北冰洋和波罗的海的河流结冰期通常要长达5~7个月,而向南注入里海和黑海的河流结冰期则要短很多, 约为2~5个月。
俄罗斯境内湖泊众多, 共有湖泊270多万个,总面积将近4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被视为内陆海的里海)。其中99%的湖泊是水面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水体,多半是沼泽内的水体。湖泊中共蓄积2.7万立方千米的水。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是俄罗斯的三大湖, 它们蕴藏了俄罗斯89%的湖水。其中贝加尔湖是世界淡水容量最多和最深的湖, 它位于西伯利亚地区靠近蒙古边境,容量达2.3万立方千米,占俄罗斯湖水总量的85%。
四 气候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气候复杂多样,处于多种气候带。由北往南从北寒带到亚热带,从西北端的海洋气候到西伯利亚的大陆性气候再到远东的信风气候。但大多数地区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节甚短。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两地的极端最低气温曾分别达-70°C和-71°C,成为北半球的“寒极”,7月平均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里海沿岸低地可超过25°C。1月份莫斯科的气温低于零下20°C是很平常的事,而西伯利亚的冬天却比想象的要冷得多。全年气温温差较大:1月份平均气温为-1~-50°C,7月份平均气温为1~25°C。
俄罗斯基本上属于北半球寒带、亚寒带、温带的大陆性气候。根据大陆性程度的不同,以叶尼塞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分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气侯,西伯利亚属强烈的大陆性气侯,西北部沿海地区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远东太平洋沿岸则属季风性气候。不同的气候带在夏季温差尤其悬殊。
俄罗斯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山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多,平原降水较少。 北高加索地区的降水量居全国首位,达2500毫米。从俄罗斯平原到东西伯利亚,年降水量从500~700毫米降到200~300毫米。平原的中部地带,以北纬60°附近降水量为最大,往南降水量逐渐递减。冬季,俄罗斯全境普遍降雪,积雪期和积雪的厚度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在西伯利亚苔原北部,全年有260天积雪。
俄罗斯气候的多样性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东西及南北间的气候条件的差异十分明显。除了东欧平原的中部地区冬夏气温的差异比较适中外,其他地区大多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而少雨,缺乏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必要湿度和温度。尤其是处于苔原与森林苔原中的多年冻土面积很大。多年冻土能使土壤温度降低,因而限制了一系列作物的栽培。在冻土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到冻土有可能冻胀和出现沉陷。冻土解冻后,会沿山坡倾塌,在道路、桥梁等上面形成冰锥。
⑩ 俄罗斯的四周是什么
俄罗斯东边和北边是大海,西边和南边是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