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有哪些战略要地

俄罗斯有哪些战略要地

发布时间:2022-01-29 22:18:34

① 俄罗斯东部战略方向主要防范

俄罗斯的重心还是在东欧,毕竟其核心地带就位于欧洲最东部,而且东欧国家大多都曾收到苏联|俄罗斯的直接控制或影响,这一带的形势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普京明确指出:“军事领域威胁的水平和规模日益上升和扩大,俄联邦国家安全在国际领域面临的威胁表现在,别国企图阻挠俄罗斯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的一极的努力,国际恐怖主义已公开以破坏俄局势稳定为目的发起攻势。”

《俄联邦军事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对俄联邦及其盟国的军事安全的潜在外部威胁和内部威胁依然存在,其中外部威胁包括:对俄联邦的领土要求;干涉俄联邦内部事务;在俄联邦和盟国的边境附近建立军事集团。内部威胁包括:极端民族主义、宗教和恐怖主义活动;非法武装的建立及其活动;破环军事设施及其他非法活动”。



(1)俄罗斯有哪些战略要地扩展阅读:

而美国虽然国土面积以及东西南北跨度没有俄罗斯大,但是地理位置要比俄罗斯好得多。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大平原、西部高原牧场、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都是可以利用的广阔的土地,实际上美国可以利用回旋的国土比俄罗斯还要大。

当然美国位居北美大陆主体位置,远离欧亚大陆战争频发地区,使美国本土免受战火殃及,这也为美国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 关于俄罗斯战略导弹的问题俄罗斯主要有哪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在其发展顶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战略火箭军),计有近1400套各型导弹系统,能向目标投送超过6600件核弹药——占苏联全部战略核武库的三分之二。从那时起至今,战略导弹部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只有4种型号约370枚洲际弹道导弹担负战斗值班,它们能携带约1250件核弹药。战略导弹部队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战略火箭军是权利完整的独立军种,其基础是6个导弹集团军,而今天的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已降格为直接由总参谋部指挥的兵种,其基础是3个导弹集团军(共11个师)。俄罗斯武装力量领导人计划继续削减战略导弹部队:到2016年前解散第31集团军,导弹师的数量削减为9个。2016年后很可能继续裁减。

迄今为止战略导弹部队的演变主要取决于寿命已耗尽的导弹系统的退役进程。大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装备的导弹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部署的。УР-100К(SS-11)、РТ-2П
(SS-13)、УР-100УТТХ(SS-17)、УР-100НУТТХ
(SS-19)和Р-36МУТТХ(SS-18)井式导弹系统在苏联解体前就已开始退役。80年代后半期,Р-36М2(SS-18 Mod
5)重型井式导弹、РТ-23УТТХ(SS-24)井式和铁路机动导弹以及“白杨”公路机动导弹系统取代了以上导弹系统。后来又研制了井式和公路机动式“白杨-М”(
SS-27)导弹系统。还曾经有过其他计划,如曾经研制过“信使”机动式导弹系统、加固型井式导弹系统,为了赋予导弹突破多层反导防御系统的能力曾对导弹进行过改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计划进行了重大修改,因为实际上参加所有新型导弹(Р-36М2,
РТ-23УТТХ和“白杨-М”)研制的重要设计局、科研所和工厂都留在了乌克兰。俄罗斯成功地将“白杨-М”导弹的研制生产(几乎整体)转移到本国境内,但继续生产Р-36М2和РТ-23УТТХ导弹是不可能的。这样,“白杨-М”导弹成为唯一可以取代退役战略导弹的新型号。

到2005年之前,俄罗斯销毁了全部46枚РТ-23УТТХ机动式和井式导弹。其服役时间为12-15年,再进行延寿不见得合理——固体燃烧导弹延寿是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同时,战略导弹部队和工业部门有足够的经验对液体导弹进行延寿,从而分别将Р-36МУТТХ和УР-100НУТТХ的寿命延长到25年和33年,因而推迟了其销毁时间。诚然,1979-1984年部署的Р-36МУТТХ已经耗尽其寿命。

那一时期生产的УР-100НУТТХ导弹显然能至少服役到2016年。今天还装备着70枚该型导弹,分别部署在塔季谢沃第60师和科泽尔斯克第28师。塔季谢沃的УР-100НУТТХ导弹发射井已经部分部署了“白杨-М”导弹,但该师可能不会全部换装。2007年开始销毁第28师的导弹,但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宣布,该师将保留。此外,战略导弹部队武库中还有30枚从乌克兰接收的、以前没有使用过的УР-100НУТТХ导弹。这些导弹部署后可以使该型导弹服役至2020-2025年。

1988-1992年部署的Р-36М2液体导弹应于2016年到寿。试验表明,该型导弹可以延寿至20年,而且可以预期该一参数至少可以提高到25年。目前有2个导弹师(第13和第62师)装备该型导弹系统,一共携带约600个弹头,占战略导弹部队所有弹头数量的近一半。

“白杨”固体燃料导弹因有延寿计划也将继续服役。但由于该导弹是从1985年开始部署的,它们已经开始退役。这一过程应在未来3-5年结束,但不排除“白杨”导弹会服役更长时间。目前,7个导弹师共装备174套“白杨”导弹系统。按计划,到2016年前战略导弹部队中将只剩下5个师装备机动导弹系统。到那时之前,它们很可能被新导弹所取代,但不排除一定数量的“白杨”导弹会继续服役。

现在已经部署的大部分导弹退役后,各型“白杨-М”导弹系统将构成战略导弹部队的基础。根据现有计划,2016年新导弹的比重将达到80%。

第一批“白杨-М”导弹于1997年12月部署在第60导弹师的发射井中。目前“白杨-М”导弹数量为75枚,包括50枚井式导弹和15枚公路机动导弹。目前全部“白杨-М”导弹均为单弹头导弹,但情况不久会发生变化:2007年1月,装备分导式多弹头的РС-24导弹进行了第一次试验。计划于2009年12月在杰伊科沃导弹师将首批3枚导弹投入战斗值班。之后,很可能全部新的机动导弹系统将装备分导式多弹头导弹。部署速度很难预测,但可以预期,到2016年前,各种型别(井式和机动式,单弹头和多弹头)的“白杨-М”导弹数量将达到150枚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新导弹能携带约400个核弹头。

РС-24导弹的出现显然是因为战略导弹部队不希望自己在战略核力量中所占比重下降。目前,单弹头的Р-36М2和УР-100НУТТХ陆基导弹大约占俄罗斯战略核武器的半壁江山。如果单弹头型是“白杨-М”导弹的唯一型别,那么在多弹头导弹退役后,战略导弹部队的比重将显着下降。俄罗斯战略核弹头的总数也将明显减少,而部署РС-24导弹能避免这一点。

这样,战略导弹部队最近的计划显然是到2016年前保留约180-200枚导弹,共携带约500-600个核弹头。这样的编成能让战略导弹部队在战略力量中保持关键的角色。同时,这些计划考虑到了工业能力,并能让俄罗斯积极参与核裁军进程。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导弹部队的遏制潜力还将整体得到保存——井式和公路机动式导弹能够确保在各种情况下进行反击。从这一角度看,在Р-36М2和УР-100НУТТХ导弹退役后,战略导弹部队摆脱对多弹头重型导弹的依靠是完全正确和合理的。在今天的情况下,核遏制首先通过提高生存能力而不是增加弹头数量来得到保障。

③ 俄罗斯有哪些型号的战略导弹

俄罗斯目前的战略导弹有:

1、P-36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18 "Satan"撒旦)是世界上体积最大、威力最大的现役导弹。

射程:11500公里

总重:47.2吨

④ 俄罗斯的战略想法是什么未来中俄真

对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综合评论
一、 俄罗斯"实现遏制"战略的主要特点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以核威慑为基础,以常规力量为实战手段,灵活地把机动能力强的作战部队(机动部队)和固定部署的作战部队(掩护部队)结合运用的积极防御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在战略指导上,突出战略核力量的威慑作用和常规机动力量的实战作用,遏制和反击来自任何方向的侵略,以维护和保卫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传统利益;在作战理论上,强调攻防结合,机动作战,一旦威慑失灵发生武装冲突时,在利用一线掩护部队抗击的同时,迅速出动部署在纵深地区的快速机动部队,增援一线部队作战,改变兵力对比,采取各种灵活、积极的作战行动,争取速战速决,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必要时则动用战略预备队,以实现战争的最终胜利;在军队建设上,保持一支常备不懈的战略核力量的同时,重点突出常规机动力量的建设,建立一支规模适中、装备精良、机动性强、指挥灵活、能可靠维护俄大国地位和传统利益的现代化军队;在战略方针上,以防止和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为主要目的,实施前轻后重的战略部署,力求建立攻防兼备,能应付各种武装冲突和战争的作战体系。该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积极性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积极防御战略。它既不同于前苏联时期奉行的"积极进攻"战略,强调进攻是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防御处于辅助和次要的地位;也不同于后苏联时期奉行的"单纯防御战略",把防御作为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而是在坚持战略防御的同时,强调战役和战术行动中的进攻和防御并重、攻防结合、灵活运用,以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重新确定防御和进攻在未来战争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俄军认为,"军事学说政治上的防御方针是指该国反对把战争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和不准备对任何国家首先发起进攻,而作战方法则是指导战争爆发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方法,这是在完全不同情况下起作用的两种因素,因此两者不一定吻合的,战争爆发之后,交战双方都不会在采取何种作战方式上束缚自己的手脚,防御一方在抗击侵略同时也将采取非常坚决的行动,对敌军整个部署纵深实施火力突击,为全歼敌人而实施积极防御,既包括首先向侵略国领土及最重要的军事目标实施突击,也包括打到敌国领土上去,使敌人无法恢复力量和重新进行侵略。""在未来战争的战役和战斗中采取何种作战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应选择最符合业已形成的局面并能夺得主动权和打击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和手段,而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作战类型。""武装力量的准备应能实施各种类型的军事行动,不论是防御,还是进攻,战争需要什么,陆海军应有针对性地训练什么。"以上表明,俄"现实遏制"战略正式放弃了后苏联时期"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首先动用武力"、"不越过边界"的防御理论,具有更加灵活、动植物的性质。
(二) 核威慑性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所采取的主要军事手段是战略核力量和常规机动力量,前者主要用于威慑,后者则主要用于实战。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治承诺,突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是俄"现实遏制"战略的重要特征,也是俄全面转入战略防御,在被动中争取主动而对核力量的一种积极战略运用。1994年11月4日,格拉乔夫在俄全军高级指挥员会议上指出:"今天战略核力量仍然是安全的主要保障,是制止可能出现的侵略的主要因素。他在布鲁塞尔会见北约代表时说得更为明确:"今天战略核力量仍然是安全的主要保障,是制止可能出现的侵略的主要因素。他在布鲁塞尔会见北约代表时说得更为明确:"俄罗斯不再把核武器视为一种实施军事行动的手段,而把它作为一种威慑手段。"俄新的军事学说也明确规定:"俄罗斯联邦在核武器领域的政策目标是,通过遏制对俄罗斯联邦及其盟国发动侵略来消除核战争的危险。"目前,俄罗斯核威慑思想已与美国的核威慑战略在本质上趋于一致,所不同的是俄罗斯在现阶段重视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在更大的程度上把核武器作为遏制对俄及独联体国家发动战争的主要手段。1994年,俄着名军事理论家加列耶夫大将在接受《红星报》编辑部采访时强调指出,为了贯彻核威慑思想,当前不仅要研究制度核威慑理论,而且必须改变整个核计划体系和军队的训练方针,侧重打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
(三) 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在确保国家军事安全的前提下,平时最大限度地缩小常备军规模,确保预备役力量,争取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谋求合理的安全效能,这是俄制定"现实遏制"战略的基本着眼点。俄罗斯认为,随着冷战体制的解体,搞军备竞赛花费巨额资金供养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目前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范围,已由应付世界规模战争转变为应付国内危机和周边的地区冲突,因此,俄罗斯保持大规模常备军的必要性减少了。此外,由于俄财政困难,军队满员率下降,俄要保持大规模常备军也有困难。俄空降兵司令波德科尔津在回答俄通社记者提出关于俄为何组建以空降兵为核心的机动部队时,曾明确提出:"像俄这样一个领土如此广阔的国家,应当拥有一支500-600万人的军队,但是我们不能允许自己如此'奢侈',于是,建立空降兵部队应成为机动力量的主干"。基于上述认识,俄从开始组建本国武装力量时就已明确了裁裁兵力的方式。这一兵力裁减方式在"现实遏制"战略中体现为:常备军以能对付目前具有威胁的地区冲突为限度,只保留掩护部队和机动部队,若发生为此不能对付的事态,则采取动员设备役的办法应付。为此,俄目前在裁减常备军规模的同时,为了防备事态的发展,正努力加强预备役力量。俄1993年2月通过了《俄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同年6月通过了《俄联邦预备役公民军事集训条例》,为了确保预备役力量,俄正在修订有关法律。
(四) 联盟性联盟战略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为分化敌视营垒,避免两线作战,建立缓冲地业,争取喘息时间而采取的一贯做法。在俄罗斯军事战略发展史上曾有过许多枞横捭阖的战例。沙俄时期,伊凡四世在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立沃尼亚战争"中,在东、南、西三面树敌的情况下,采取先东后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从而最终避免了两线作战。叶卡特琳娜二世在发动争战之前,总要进行充分的外交活动,以建立联盟,并分化和孤立敌人。俄国推行联盟战略,建立缓冲地带最成功的行动是二次大战后在欧洲建立了军事联盟集团--华沙条约组织。当前,俄"现实遏制"战略也同样高度重视建立军事聪明和缓冲地带。
苏联解体,统一的军事体系、统一的防御区、统一的军事战略空间已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各国的防御能力明显下降,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俄军认为,"俄罗斯的安全和独联体各成员的安全密不可分","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防御要在集体防御、统一指挥下,通过独联体各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为确保俄罗斯自身的安全与稳定,"不需要尼古拉一世时期的那种牢固的警戒线,需要的牢固的睦邻和相互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能建立在经济或军事的软弱上,而应建立在与大国身份和能力相称的力量上。"俄前总参谋长科列斯尼科夫也强调指出,独联体各国不应只是俄罗斯与其它国家的缓冲国,而应成为俄的军事联盟。当前俄罗斯推行联盟战略,建立缓冲地带的主要做法是,将独联体国家方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一方面普遍与各主权国家签署军事合作协议,积极谋求建立以俄为主导的集体安全体系;另一方面俄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手段,加强与重点方向国家的军事合作,谋求长期驻军并建立军事基地。目前,在中亚地区,俄罗斯与塔吉克斯坦斯坦等中亚四国签署了组建联合防御部队,以俄军为主保卫塔阿边界和控制塔吉克斯坦局势的协定;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共同保卫土珂边界和土伊边界的协定,进一步强化了中亚地区的集体安全体系。在高加索地区,俄罗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左右着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局势,迫使阿重返独联体大家庭,迫使格成为独联体的新成员,加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在格的军事存在。在摩尔多瓦,俄罗斯向德涅斯待河没岸派驻了维持和平部队,基本控制了该地区动乱的局势。俄推行联盟战略的最终目的的,建立以俄罗斯为盟主、类似北约的军事联盟集体安全体系。
综上所述,俄"现实遏制"战略,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根据新的地缘政治态势和现代战争的特点而重新确立的一种积极防御战略。它既受传统观点的影响,也有新颖之处;既渗透历史的经验,又体现着现实的要求,集"积极性""核威慑性"、"经济性"、"联盟性"于一体,较原苏联军事战略具有更加灵活、务实的特点。
二、 俄"现实遏制"战略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俄"现实遏制"战略是在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情况下,俄罗斯接管原苏军的基础上制定的,有着特定的国内国际背景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原因。
(一) 服从国家战略的需要军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战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国内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得不退出美苏全球争霸舞台,重新制定国家战略。这里的关键是俄罗斯已经不是具备原苏联经济实力的基础。据西方国家统计,1975年原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约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1987年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64%;而1992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美国的34%,到了1995年,进一步下降到17%。所以,早在1992年初,叶利钦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布什时就公开地承认,俄罗斯已经是一个"不正常的大国",俄罗斯"应从新的现实出发,放弃以往超级大国的外交政策,放弃世界救世主的思想,放弃与美国竞争的战略,不再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当然,叶利钦的这番话,有今天来看,显然有他政治和外交上的考虑。但是,他也基本上道出了俄罗斯国家战略的核心思想,即在俄罗斯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军事都极为困难的过渡时期,俄罗斯暂时放弃与美国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重点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以图今后东山再起。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放弃了原苏联那种咄咄逼人,全面扩张的传统做法,而把军事战略的目标,确定在维护大国地位,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这一基点上。
(二) 对40年"冷战"反思的结果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遏制性的防御战略,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核威慑和常规力量的实践,来遏制侵略,防止战争,从而确保其国家战略的实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现实遏制"战略有是战争性的战略,它的本意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而是为了防止战争。这和原苏联时期"要和平就要战争"、"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的传统思想截然不同。那么,在40年"冷战"后的今天,俄罗斯的军事思想、军事政策,为何会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呢?这和美苏40年"冷战"的教训是分不开的。今天,苏联为何从一个超级大国,最后落到崩溃瓦解呢?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前苏联军备负担过重。据俄国人自己统计,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苏联电子工业的绝大部分,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1/3,冶金工业的1/5,以及化工产品和能源的1/6,都用在了国防。除此之外,还由于苏联长期以军事力量为主要手段,积极向外扩张,使苏联在国际上又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据西方统计,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苏联每年为越南花费35亿美元,为古巴和尼加拉瓜提供60亿美元,为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埃赛俄比亚支援30多亿美元,仅为这6个国家,苏联每天就要消耗3500多万美元。俄国人称,苏联在阿富汗的这场战争,像一根稻草压垮了苏联这头骆驼的背。所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当局在总结"冷战"历史教训时,得出两条结论:一是现代战争不能轻易打;二是穷兵黩武,过度地发展军备将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的恶果。正是基于这些教训,苏联解体后,俄政府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困难,不得进一步减少军费开支,压缩军工生产,裁减军队员额。正如俄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所讲,在指望大力加快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同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合理地安排国家生产开支和国防军费开支。
(三) 适应俄安全环境的变化安全环境是俄罗斯制定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依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 地缘政治环境严重恶化。这一点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俄罗斯先后先去了纵深约2000多公里的战略掩护地带。在俄罗斯西部主要战略方向,俄罗斯的战略边界,已经从原东、西德的边界,向东后退了1500多公里,直接退到原苏联的战略腹地--斯摩棱斯克城下,俄罗斯的战略重心门户洞开,完全暴露在外。在西南和西北两个战略方向,不仅俄罗斯对欧洲的两个重要海洋方向--黑海和波罗的海同时受阻,而且其陆地的西翼--南高加索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也相继丢失,使其西部主要战略方向失去了重要的依托。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心脏地区很容易遭受外来的入侵。1996年4月,俄罗斯为何要不惜血本,免去白俄罗斯欠它的一切经济债务,与白俄罗斯搞统一?当然,双方各有各的考虑,但是俄罗斯更多地还是从地缘政治来考虑。所谓地缘政治,简而言之,是指在国际政治中,从地理环境角度来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在俄罗斯的历史上,东欧是西方列强入侵俄罗斯的基地。从中世纪条顿骑士的入侵,到近年拿破仑对俄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两次入侵,都是从这里直取莫斯科。1812年,拿破仑军队在攻下斯摩棱斯克城以后,不到一个半月就占领了莫斯科。历史学家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在1941年7月攻克斯摩棱斯克后,如果当时希特勒不临时改变其作战计划,不把其主力部队调向列宁格勒和基辅,而继续攻打莫斯科,那么莫斯科很有可能被攻下来,苏德战争的历史将改写。要知道,从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只有400多公里。从这里可以看出,白俄罗斯从地缘政治上讲对俄罗斯太重要了。
2. 原苏联的国防战略体系遭到结构性破坏。苏联解体后,不仅原苏军被所在国瓜分掉,而且最关键的是原苏联多年经营起来的统一的战略预警系统、统一的战略防空系统、统一的战区指挥体系和统一的国防工业体系等,都由于苏联的解体而被割裂开,遭到了结构性的破坏。而在俄联邦境内,一直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国防战略体系。因此,俄国人在军事安全上始终有一种危机感。
3. 原苏联地区战乱直接威胁俄安全。俄罗斯总参军事战略研究中心最近报道,在原苏联地区的领土争端高达200多处,而且自1992年以来就领土和民族问题已发生了20多场武装冲突和70多次争端。俄罗斯着名军事历史学家佐洛塔廖夫教授曾预测,在原苏联地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可能要发生80~85起武装冲突,而且在这些冲突出,将有50万军人战死疆场,800多万居民可能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总而言之,当前俄罗斯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比原苏联时期显得更为复杂、严峻。俄外长普里马科夫明确指出,俄罗斯所面临的安全环境,迫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全部防御构想,不得不改组武装力量,调整军事部署,修改作战计划。"(四) 顺应军事革命的潮流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的形成,与当今正在兴起的这场军事革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早在80年代初,俄国人就预见到这场军事革命即将到来。当时,苏军总参谋长奥尔加科夫明确指出:"先进的非核技术的出现,正在引起一次新的军事革命。"海湾战争使俄国人更加确信,"军事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俄军认为,海湾战争已具有核后时代战争的一些特征,特别是当今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军事思想实现了完全不同于核时代的一次质的飞跃,包括从战争观、建军理论到作战思想等。所以,苏联解体后,俄军在重视发展高技术兵器的同时,结合海湾战争不断地探索由军事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军事理论上的重大变革。西方军事专家曾分析指出,当今的军事革命和海湾战争的实践,从一个侧面为俄军改变传统的军事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这也是俄"现实遏制"战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现实遏制"战略,有以下几个着眼点:一是尽快摆脱俄内外交困的局面,改善俄罗斯的安全环境;二是在确保国家军事安全的前提下,平时最大限度地缩小常备军规模,减轻国家经济负担,重点保障俄国内经济建设;三是力争在21世纪的军事高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和增强综合国力。
三、 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的发展趋势一个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从理论上的提出,到全面实行,客观上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这是因为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军事体制的转轨、军队结构的改组、战略部署的调整等,都需要时间上的保证。战后美国军事战略调整,从"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向"灵活反应战略",前后整整花了10年多时间。当前俄军事战略调整,本身包括一整套对国家和军队进行根本性改组的复杂问题。俄不仅要继续裁减军队50多万,而且要彻底改变原苏军70多年来所形成的一整套建军原则、军事学说、指挥体系、军队结构、战略部署等,其军事改革难度大,牵扯面广。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一定时间。俄国进行军事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进行这种改革通常需要几十年时间。因此,俄"现实遏制"战略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其全面实行将至少是下个世纪初的事。
一是受俄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为此相应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客观上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而当前俄罗斯正处在政治动荡、民族分裂、经济危机的历史性过渡时期,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将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扭转。因此,在近几年内俄军事战略调整和军事改革将不可能有很大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俄"现实遏制"战略形成时间不长,尚需不断完善。特别是俄军内部目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存在严重分歧,如在军队员额、指挥体制、军队对内职能等问题上,意见还不统一,而俄罗斯军方的态度又是促进军事战略调整变化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俄军事战略的调整将不可能顺利地进行。
二是受俄国内财政状况的制约。军事改革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无论是进行军兵种的合并,还是组建机动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造,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但就目前俄经济形势而言,首先,虽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但改革将在军费紧缩的情况下进行,国家领导层尚未就改革所需资金的数额等进行最后的预算及评估,这笔资金的来源也不得而知。其次,改革善后工作也需要大笔资金。仅1997年,俄计划裁军20万人,其中将有5万名军官被裁减,仅为被裁减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和安置就业等需要3。5万亿卢布,这对经费本来就很紧张的俄军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尽管俄已成立了以丘拜斯为首的军事改革财政与经济保障委员会,但俄国内有关方面认为,仅付清施欠军队的债务就需要目前联邦税收的一半以上资金。而军事改革所需的高出其清还债务几倍的资金是其联邦预算所无法承受的。因此,经费问题必将成为俄军改革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三是受独联体、美国、北约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据西方报道,目前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企图重树大国地位,恢复传统势力范围的举动有所警惕。乌克兰指责俄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做法是不道德的;格鲁吉亚宣布,保留退出独联体的权力,可随时打发俄军回家,并也对黑海舰队提出主权要求;中亚五国尽管在安全方面对俄的依赖性增加,但对大俄罗斯主义的复活和俄罗斯军队的驻扎深怀戒心,曾严格规定便宴在中亚的军事行动必须得到所在国政府的首肯。而这种戒备心里将导致独联体军事合作的深度和力度都十分有限。与此同时,俄罗斯军事战略不断"趋硬"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警惕。西方快不会容忍俄罗斯独霸独联体的军事事务。目前,西方国家接纳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既而向东方推进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故西方国家削弱俄国的军事实力,插手独联体军事事务的意图和行动是制约俄罗斯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俄军事战略调整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军事改革进程将不会一帆风顺,"现实遏制"战略的全面实行将至少是下个世纪初的事。

⑤ 俄罗斯SS-20地地战略导弹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SS-20是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1977年装备战略火箭军,主要用于攻击政治经济中心和固定的重要军事设施。导弹装分导式多弹头,采用惯性制导,固体火箭发动机,由地面机动发射或地下井发射。根据1987年12月签署的“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要求,SS-20已在1991年6月前全部销毁。

射程5000公里,弹长16米,最大弹径1.7米,弹重33000公斤,弹头重280公斤,核弹头当量3*150千吨,圆公算偏差400米。

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进攻性战略导弹,通常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以及拦截对方来袭的战略弹道导弹等重要目标。战略导弹是战略核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按用途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按飞行方式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

世界上一般把射程1500公里以内的导弹称为近程导弹;射程1500~3000公里的称为中程导弹;射程3000至8000公里的称为远程导弹,8000公里以上的称为洲际导弹。

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战略弹道导弹主要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弹头等组成。弹体是安装弹上各部件的圆柱形承力壳体,通常选用比强度高的金属及复合材料制成。动力装置是为导弹高速飞行提供动力的装置,通常采用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系统是导引和控制导弹飞行的装置,通常采用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弹头是摧毁目标的装置,主要由壳体、核装药及引爆装置组成,有的还带有突防装置。战略巡航导弹的组成与战略弹道导弹所不同的是:弹体上安装有弹翼;主发动机通常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一般采用全程制导;战斗部安装在弹体内的前段或中段。

地地战略弹道导弹,可采用地面固定发射、机动发射或地下井发射。潜地战略弹道导弹,采用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巡航导弹,可在地面、舰艇或飞机上发射。

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

按作战使用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按飞行弹道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

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弹,其发射装置和控制设备不同,发射方式也不同。

⑥ 现在俄罗斯占中国的地方有大主要哪里(俄称)资源怎么样战略地位如何最好有图示

海蓝泡 叫布拉戈维申斯克 海参崴叫符拉迪沃斯托克 伯力叫哈巴罗夫斯克 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称那些地方的中文名 这些地方已经和我国签字了 划为了俄罗斯合法国土 并非争议领土

其中 符拉迪沃斯托克 是俄罗斯的东方门户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湾 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

⑦ 俄罗斯对我国有什么战略意义

有三方面的战略意义
1、为中国挡枪,吸引西方注意力
2、为中国经济提供足量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3、为中国输出科技成果

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政府的基本战略就是避免和美国的正面冲突,防止陷入一战前德国崛起遇到的问题。这样就需要一个能转移和吸引美国注意力的帮手
俄罗斯就是最好的帮手,感谢普京,感谢他张扬的个性和缺乏战略前瞻性眼光,屡屡和美国对着来,结果就是现在俄罗斯占到了对抗美国的前端,而美国的国力目前不足以同时对付中国和俄罗斯,他们更大的注意力在俄罗斯方向,为中国赢得了时间

其次,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什么资源都有。现在受制于西方制裁,中国正好获利,从俄罗斯引进大量廉价资源

其三,前苏联留下的不少东西还是很有用的,通过俄罗斯,可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在基础科学和基础材料方面的额不足

⑧ 俄罗斯国家能源及资源战略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出口已成为俄罗斯经济复兴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源泉,也是俄罗斯作为重振大国地位、“复兴国家”的重要武器和工具。从近年来俄罗斯能源地缘战略走势来看,主要有以下特征:①从政治关系出发,调整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政策;②“重回欧洲”大国目标出发,以“能源杠杆”制衡欧盟;③从国家经济利益出发,与欧佩克国家竞争多于合作;④从油气出口多元化出发,调整能源出口结构,向亚太国家倾斜;⑤以能源合作调剂与美国的关系。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俄双方都很重要。为此中方应做到:①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和能源投资环境的综合考察和研究;②认真研究俄罗斯国情,充分认识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多民族大国的复杂性;③充分发挥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能源经济合作;④严格按照国际法规和国际通行原则,规范中俄能源合作的行为。

《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对外能源政策的目标如下:

巩固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国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出口能力,提升其产品及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能源领域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推行非歧视制度,包括允许俄罗斯能源公司进入国外能源市场、金融市场,获取先进的能源技术等;

在合理的规模和互利的条件下,吸引外国投资进入俄罗斯能源领域。

为实现这些目标,该领域的政策规定:

通过对外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同时评估出口、进口和过境运输政策的相关后果,以及俄罗斯公司参与世界能源和资本市场的情况;

鼓励商品出口结构多样化,增加更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重;

开拓能源销售市场,并在确保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扩大俄罗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地理范围;

支持积极引进外资的项目;

在能源领域开展新形式的国际合作,包括科技方面的合作;

在能源领域外贸调控方面,建立国家政策的协调机制。

巩固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助于在今后20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出口能力,并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可使俄罗斯继续担当欧洲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而可靠的伙伴。

2020年前,俄罗斯将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者参与保障国际能源安全,这将是国际能源领域一个新的因素。

在欧洲和亚洲的毗邻地区建立统一的能源和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国际能源运输体系,保障能源过境运输免遭不平等待遇等,都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

为此,国家将鼓励俄罗斯的股份公司制定并实施大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和电力国际运输项目,并且既在西方,也在东方实施此类项目。

鉴于俄罗斯独特的地理和地缘政治位置,能源过境运输问题对其而言意义特殊。俄罗斯完全有条件,使能源过境运输既确保自身的能源供应,又保障能源的有效出口,同时靠发挥过境运输职能获得收入。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是向独联体国家出口能源的主要国家。今后几年内,能源出口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对外能源政策,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国际活动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出口能源;

在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能源;

加强在其他国家国内能源市场的存在,共同拥有这些国家的能源销售网和能源基础设施;

吸引外国对俄罗斯能源生产、运输和企业改造的投资;

组织与邻国电力联网的同步工作;

能源的过境运输。

俄罗斯仍将是世界市场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希望能够将中亚独联体国家的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长期作为自己的能源平衡中的一部分。这不仅可以节约俄罗斯北方的天然气资源,不必加快投资进行开发,而且还可以减轻市场压力,这一市场对于俄罗斯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公司参与扩大独联体国家的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俄罗斯石油年出口量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石油价格的变化和一系列国际项目的实施情况等等,可在1.4亿和3.1亿吨范围内变动。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目前俄罗斯天然气主要销往西欧。然而,亚太地区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促使天然气开采部门的兴趣转向东方。到2020年,俄罗斯天然气的年出口量将增加到2350亿~2450亿立方米,而2002年为1850亿立方米。

在亚太地区和南亚的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将是中国、韩国、日本、印度,这是有前途的天然气、石油、电力、核技术和核燃料系列产品市场。亚太地区国家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将上升至2020年的30%,天然气将上升至15%。

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项目和纲要,包括:

修订按产品分成协议条件开发矿物资源产地的纲要;

制定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油气资源和组织向亚太地区市场出口的纲要;

制定在俄罗斯联邦发展输油干线管道系统的纲要;

制定由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独立天然气生产企业参与的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改造和发展纲要;

制定发展天然气加工业和天然气化工业以及扶持液化气生产和分配的纲要;

制定发展国产动力机械和矿山机械产品的措施。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要求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石油开采到2020年最好能达到8000万吨,适中方案为5000万吨,而最低方案将不超过3000万吨。到2010年萨哈林大陆架石油开采将达到2500万至2600万吨,这一水平将平稳地保持到2020年,最低石油开采水平也要达到1600万吨。

对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输油系统发展作出以下规定:

东西伯利亚方向:保障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形成新的石油开采中心,包括建设“尤鲁布琴—托霍莫油田—阿钦斯克—安加尔斯克”石油管道和“塔拉坎油田和上琼油田—安加尔斯克”石油管道。俄罗斯要进入亚太能源市场,就必须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后调整为泰纳线)石油管道(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及其通往中国大庆的分支管道(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

远东方向:建立从萨哈林大陆架进入亚太市场和南亚的油气管道,“萨哈林-1号”项目包括铺设年输油能力为1250万吨石油的管道,它从海上经过鞑靼海峡抵达德卡斯特里油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萨哈林-2号”项目的一期工程需要建设两条长800千米的陆地管道,以便将石油和天然气从萨哈林岛北部输送到南部。为实现远东方向的管道建设计划,还需要建设新油港和扩大现有油港。

俄罗斯联邦政府将根据现有输油负荷程度的需要决定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的具体发展方向。

为了减少油气过境国的收费政策对俄罗斯的制约,开拓新的和发展现有的出口方向,为了使独联体国家的石油更多地从俄罗斯过境,为了减少俄罗斯公司的运输成本,国家应当支持那些以出口为目的绕过过境国的管道建设项目。

天然气开采方面的任务:

东西伯利亚将成为2010~2020年这10年间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区。由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凝析气田、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恰亚金凝析油气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凝析油气田,以及萨哈林大陆架油气田的开发,东西伯利亚及其与远东毗邻地区的天然气开采将得到发展。

这一地区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出发点是:

优先满足俄罗斯消费者对天然气的需求,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最好的条件;

发展和优化国家东部的天然气工业,以提高天然气开采和天然气运输计划的经济效益;

通过在俄罗斯东部扩大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提高国家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

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到2010年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年开采量可以增加到5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增加到1100亿立方米。在中等和最糟的情况下,俄罗斯东部天然气的开采将比较少:到2010年大概为250亿~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为550亿~950亿立方米。

为了保障运输和向消费者提供天然气,需要大大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输气管道系统,将其与俄罗斯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联网。

天然气国内市场的形成将是一个平稳的和渐进的过程,根据俄罗斯立法,这个市场的建立要经历几个阶段。在此特别规定以下几点:

逐步提高国内市场天然气的价格,向按市场价格销售天然气过渡,以便保障天然气市场各主要主体自负盈亏;

支持天然气独立生产者的形成和发展;

创造条件使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使用天然气干线管道系统;

维护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这个统一的技术体系,通过铺设和连接各种所有制的新管道使其得到发展。

根据预测,对能源的内外需求都将增长,为满足这种需求,必须发展能源业,这决定着到2020年的大致投资需求水平:

对天然气工业的投资将达到1700亿~2000亿美元(包括实施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资源计划的350亿美元)。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天然气独立生产者的投资是资金的主要来源。

对石油领域的投资约2300亿~2400亿美元,主要是石油公司的自有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

责成俄罗斯能源部、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俄罗斯自然资源部、俄罗斯原子能部、俄罗斯工业和科学部、俄罗斯反垄断部,根据目前讨论结果,在一个月内修订能源战略,并按规定程序将有关批准这个战略的相关决议草案提交俄罗斯联邦政府。

根据《矿产资源法》的修订,俄政府可将储量7000万吨以上的陆上油田、储量5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田、储量50吨以上的金矿、50万吨的铜矿,以及位于大陆架上的所有矿区依法认定为联邦级矿产资源。如果在地质研究过程中发现矿区并确认符合联邦矿产资源的标准,即使外商或有外资参股的俄罗斯法人企业拥有地质研究、勘探和开采的综合许可证,俄罗斯联邦政府仍可拒绝将该矿区提供给该外商用于勘探和开采。根据该修订,只有在俄罗斯境内成立的法人企业才能参与某些联邦矿产资源开采权的招标和拍卖,如果参与此类招标或拍卖企业存在外资参股,俄政府还有权制定其他限制条件。

2009年11月26日,俄罗斯能源战略评估发布信息,2009~2030年俄罗斯将向石油领域投资6090亿~6250亿美元。

俄能源战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13~2015年,向石油综合体投资估计在1620亿~1650亿美元,包括1110亿美元用于开采和勘探,开采量可达4.86亿~4.95亿吨;第2阶段为2020~2022年,将投入1340亿~1390亿美元,开采量达到5.05亿~5.25亿吨;第3阶段到2030年前,将投入3130亿~3210亿美元,开采量到2030年将比现在增长10%,增至5.3亿~5.33亿吨。

石油综合体战略任务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石油伴生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俄能源战略规定,到第1阶段末期即2015年石油伴生气的利用率将达到95%。

⑨ 俄罗斯与中国有什么战略协约

没有永远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俄罗斯与我国的战略同盟,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和美帝国主义日以强大的情况下的——一种社会关系。如果有利益俄会出兵!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有哪些战略要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0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3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4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6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