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列宁导师普列汉诺夫遗嘱,是真的吗
列宁(俄语: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列宁是他的笔名。着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他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总理)。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与补充。列宁主义跟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即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进行议会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义化的可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即使一国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仍然有必要采取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
⑵ 欧亨利遗产讲了什么
文章侧重的是描述一个花花公子精神的升华
如果他告诉那个律师,他把钱给了女孩,那么按照以遗嘱,他并没有挥霍1千元,所以5万就是他的了,女孩理所当然就没能得到什么咯。
所以为了帮助她,他撒谎自己赌光了,并她能得到那笔钱感到满意。
⑶ 请问有谁知道尼古拉的遗嘱这本书
“尼古拉之谜”,被称为“欧洲历史上最着名的谜”,这是因为尼古拉在西方炼金术的知识传承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尼古拉的遗嘱》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他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把他塑造成一位万人向往和千载诱人的奇妙知识的秘密传人。
NicolasFlamel,在《尼古拉的遗嘱》中,他被称做尼古拉.勒梅,一位生于1330年的法国人,本是一个普通的抄写员。他梦到拿着书的天使,然后得到一本《犹太人亚伯拉罕
之书》,据说经多年研习实验,他洞悉了炼金术的秘密,于1382年4月25日傍晚5点制成了红色的魔法石,并利用魔法石三次制造黄金。1417年,尼古拉去世。他生前的住所和捐建的墓室里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难解的浮雕,引得各地炼金术士们挖地三尺寻找魔法石的秘密,盗墓者终于掘开了尼古拉夫妇的棺材———就像传奇故事应有的情节,棺材里一无所有。
这还不算完。1612年,有人声称从尼古拉遗留的手稿中整理出一本书:《解说尼古拉.勒梅刻在巴黎圣婴公墓第四墓室拱墙上的难以理解的符号》,那个世纪末,热衷于炼金术的牛顿把它从法文译成英文。18世纪,又有人声称破译了写在一本赞美诗空白处的密码文字,这就是《尼古拉的遗嘱》,告诉后人怎样炼魔法石。
如果这还不够离奇,魔法石的另一功用是长生不老。从18世纪初直到20世纪,有关尼古拉还活着的消息断断续续地出现。最着名的一个说法是,1761年,有人在巴黎歌剧院看到了尼古拉夫妇,身上散发着硫磺气味。于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就让尼古拉成了歌剧爱好者,又本着爱国心让他“隐居于德文郡”。
以上内容大体上就是《尼古拉的遗嘱》这本书的线索。书写得着实有趣,通过中世纪着名的神秘人物尼古拉.勒梅生前身后的故事,概要介绍了中世纪最神秘的学问———炼金术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知识。这类书,在西方也许叠床架屋,在中国却凤毛麟角,如果考虑到书的神秘作者PINGZ是个纯粹的中国人,或许更能增加阅读的兴味。
说作者神秘,是因为迄今为止有关他的消息很少,只知道他是男性,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尼古拉的遗嘱》写了5年。至于一个中国人为何会对中世纪的异端文化感兴趣,他能接触到什么资料,能研究到什么程度,一时还难以知晓。有趣的是,或许由于研究对象的关系,PINGZ的中文表达竟然非常像翻译文字,或者说,文风有点像DISCOVERY的解说词。
《尼古拉的遗嘱》出得很仔细,今年1月成稿,直到7月才出版,看得出花了工夫,费了周折。书印得精美,由一个英国艺术家主持设计,所以很像引进版图书。书中有一页插图是牛顿翻译的《尼古拉.勒梅之书》手稿影印件,是作者牵线,出版社出面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弄到的,据说国内一些研究科学史的看了都眼馋。
出版社最初看好这本书,是因为感觉到《哈利.波特》、《魔戒》带起了魔幻书的潮流,但显然《尼古拉的遗嘱》不是魔幻小说,它有来路,讲历史,知识性强,写得通俗而有趣味。这样的书的确少见。
炼金术是古老的学问,因为神秘难免让人疑心。《巴黎圣母院》里邪恶的副主教就是个狂热的炼金术士。其实中国人理解西方的炼金术士并不难,只要想想我们那些热衷炼丹服药的祖先们就行了,晋人葛洪相当于西方最伟大的炼金术士,他不但是早期化学家,而且是了不起的哲学家和医生。甚至有人认为炼金术就是源于中国。在西方,炼金术到了20世纪仍未消亡,20年代,有个德国化学家声称他将氧化铁和石英变成了黄金。还有人将炼金术的成果用于医疗。
不过,《尼古拉的遗嘱》之于我们,不比《犹太人亚伯拉罕之书》之于尼古拉.勒梅,千万不要把此书当成溜进化学实验室,秘密研究炼金术的指南。读这本书发不了财也没法长生不老。为什么呢?一方面,你只要看到书中“星际的原汁”、“智慧的封泥”之类充满隐喻的字眼就明白了。另一方面,仅仅把炼金术看做一种物质追求,是误会了它的内涵。《尼古拉的遗嘱》能给我们的,是知识的快乐,和对神秘事物的敬畏之心
⑷ 谁知道普列汉诺夫的政治遗嘱
您好。
1999年1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普列汉诺夫不为人知的“政治遗嘱”。同时发表的还有该报主编维·特列季亚科夫的按语,利佩茨克市普列汉诺夫博物馆馆长亚·别列然斯基对“遗嘱”作的鉴定,“遗嘱”收藏人物理数学博士、副教授,现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博茨瓦纳大学任教的尼·尼热戈罗多夫介绍收藏经过的文章以及列·捷依奇对记录“遗嘱”经过的回忆。
⑸ 俄国宫廷秘史系列的分集剧情
《宫廷秘史系列之Ⅰ彼得一世的遗嘱》
演职人员
编剧: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帕维尔·芬
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
主演:谢尔盖·沙库罗夫、尼古拉·卡拉琴左夫、纳塔利亚·叶戈罗娃娜·叶戈罗娃
故事梗概
18世纪上半期是俄罗斯走向强盛的时期,伴随着彼得一世的改革,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开始出现。然而,彼得一世的儿子却是个思想激进的反对派,他甚至号召了一群青年游行,反对父亲的领导,为此彼得一世一怒之下亲手处死了自己的儿子。从此他成了第一个将俄罗斯沙皇送上断头台的人,随后的几年一直过着噩梦般的生活。
1725年,彼得一世突发急病,即将驾崩之即,他用无力的手在遗嘱上写下了“把一切都交出去了”这几个不明白的字,伴随着彼得一世这个所谓的遗嘱的诞生,诺大一个宫廷顿时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以格林特公爵和总检察长多尔戈鲁基为领导的一伙力保彼得一世9岁的孙子、也是宫廷内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彼得·阿里克舍维齐亲王登上王位,而皇后叶卡捷琳娜的情夫——公爵孟什科夫·亚利山大·达尼雷奇则带领着一小撮近卫军叛军,企图通过武力的方式将皇后叶卡捷琳娜送上王位。总之,各自都心怀鬼胎的阴谋家们都精心策划着自己的宫廷政变,各方势力更为了既得利益分争迭起。
最终,凭着过人的胆识,孟什科夫公爵在近卫军叛军的帮助下,将代表着皇权的蓝色绶带从阿里克舍维齐亲王身上夺走,挂到了曾在普鲁士人军队中当过洗衣妇的皇后叶婕琳娜胸前。
伴随着近卫军“前进!为了爱情和祖国!”的呼喊声,叶卡婕琳娜宣誓作俄罗斯人民的忠实母亲和保卫者,成为了叶卡婕琳娜一世。也正是从这一天起,俄罗斯开始了女人的统治,这一统治整整持续了一百年。
《宫廷秘史系列之Ⅱ女皇的遗嘱》
演职人员
编剧: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帕维尔·芬
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
主演:纳塔利亚·叶戈罗娃、谢尔盖·沙库罗夫
故事梗概
叶卡婕琳娜宣誓就任俄罗斯女皇,她的情人孟什科夫因此而获得了无限的权利,在叶卡捷琳娜一世重病期间,他煸动女王改写遗嘱,让彼得一世的孙子彼得·阿里克舍维齐亲王继位。为了在女皇死后保住自己的权利,孟什科夫还在遗嘱中添上了一条:年幼的彼得二世得娶他的小女儿玛丽娅为妻。
女皇去世后不久,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孟什科夫为十一岁的彼得二世和自己的女儿举行了订婚典礼,并将皇帝控制在了自己的宫殿内,然而一心想做顾命大臣的孟什科夫却没等到皇帝成年后和女儿玛丽娅结婚,就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彼得二世终于从被人钳制中摆脱出来,大臣多尔戈鲁基把他带到了皇族消暑的胜地——彼得夏宫,老奸巨猾的大臣奥斯捷尔曼伯爵企图在这里稳住皇帝,再和同党一道彻底推翻病危的孟什科夫的统治,于是他唆使彼得二世想尽办法刁难并反对孟什科夫。
然而不久以后,孟什科夫却奇迹般的康复了,为了庆祝自己的康复,孟什科夫修建了教堂。在教堂落成当天,他请来了年轻的皇帝,不料一贯听话的皇帝却给了孟什科夫一记响亮的耳光,此时的孟什科夫才明白,在他生病期间,宫廷内的政治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宫廷秘史系列之Ⅲ我是沙皇》
演职人员
编剧: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帕维尔·芬
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
主演:谢尔盖·沙库罗夫
故事梗概
女皇叶卡婕琳娜去世了,按照遗嘱,彼得一世的孙子彼得·阿里克舍维齐亲王继位,成为彼得二世。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巩固自己的势力,孟什科夫随即就为十一岁的彼得二世和自己的女儿玛丽娅举行了订婚典礼,并以照顾生活起居和学习为名,让彼得二世从皇宫搬进了自己的宫殿内,表面上,他是辅佐小皇帝的忠心奴仆,而实际上,他企图断绝彼得二世与反动人士的任何接触和联系,自己独揽大权。
然而,好景不长,一心想做顾命大臣的孟什科夫没等到皇帝成年后和自己的女儿玛丽娅完婚,就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彼得二世终于从被人钳制的困境中摆脱了出来,大臣多尔戈鲁基偷偷把他带到了皇族消暑的胜地——彼得夏宫,老奸巨滑的大臣奥斯捷尔曼伯爵企图在这里稳住皇帝,再和同党一道彻底推翻病危的孟什科夫的统治,于是他一方面用美女和美酒腐化彼得二世,另一方面又教唆他想尽办法刁难并反对孟什科夫。
不久以后,病重的孟什科夫奇迹般地康复了,为了庆祝自己的康复,他修建了教堂。在教堂落成当天,他亲自前往彼得夏宫,想请年轻的皇帝同自己一起庆贺,不料一贯听话的皇帝却当着众人的面,给了孟什科夫一记响亮的耳光。此时的孟什科夫才恍然大悟,在他生病期间,宫廷内的政治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宫廷秘史系列之Ⅳ巨人的毁灭》
演职人员
编剧: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帕维尔·芬
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
主演:谢尔盖·沙库罗夫、费奥多尔·多布罗拉沃夫
故事梗概
当孟什科夫正要为自己奇迹般地从重病中康复起来举行庆祝时,一贯听话的皇帝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此时的孟什科夫才明白,在他生病期间,宫廷内的政治局势已经发生了剧大的变化。
不甘心就此放弃权利和地位的孟什科夫企图重新控制彼得二世,于是他一方面软禁了彼得二世,一方面,为了拉拢到更多近卫军的支持,他破例给所有近卫军放了10天假,自己则在寻求消灭异己的对策。然而就在这时,在以伊万公爵为首的一群阴谋者的策划下,小皇帝却从孟什科夫的眼皮底下逃跑了。
即将面临的无疑将是一场殊死的博斗!因为阴谋者们都非常清楚,盛怒之下的孟什科夫会有多么可怕,他曾亲手砍下叛军的脑袋。于是他们逼使皇帝签署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其中就有解除孟什科夫大将军的命令,而后带着皇帝藏了起来。
孟什科夫在第一时间集合起了休假的近卫军,正准备整装待发,讨伐敌人的时候,彼得二世的一纸解职令让他陷入了绝境,这场持续了几年的阴谋最终以强大的当权者孟什科夫等人被流放而告终。
在白雪皑皑的大路上,满头白发的孟什科夫甩掉了身上华贵的衣裳,还回了皇家勋章和女儿的定婚戒指。从此以后,孟什科夫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祈祷,请求上帝的原谅,忏悔自己的罪过。临终前,孟什科夫对子女们说:“要学会去死,别为尘世间的空虚悲哀。”
《宫廷秘史系列之Ⅴ少年沙皇的第二个新娘》
演职人员
编剧: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帕维尔·芬
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
主演:谢尔盖·沙库罗夫
故事梗概
缅希科夫失势后,小彼得开始宠信保守派,朝政被多尔戈鲁基家族、纳雷什金家族、列普宁家族等保守派势力把持。彼得把首都重新迁回莫斯科,终日游乐,不理朝政,所有政务现在则委托多尔戈鲁基公爵处理。多尔戈鲁基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效仿缅什科夫,来了个联姻,把自己家的姑娘许配给彼得二世。彼得对强加的婚姻不太满意,但又不能自己作主,只好勉强答应下来。因为他在此之前,已经和缅希科夫的女儿订婚,因此这次的未婚妻,被称为他的“第二个新娘”……
《宫廷秘史系列之Ⅵ少年沙皇之死》
演职人员
编剧: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帕维尔·芬
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
主演:谢尔盖·沙库罗夫
故事梗概
彼得二世对多尔戈鲁基家强加的婚姻不太满意,但又不能自己作主,只好答应。可就在在婚礼的前几天,彼得二世病倒了。几天之后,年仅14岁的彼得二世因天花逝于克里姆林宫。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谱系至此绝嗣。谁将继承皇位、谁将在国内掌权,再度成为俄罗斯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

⑹ 彼得大帝要求俄国走向四大洋,为何连出海口都没有
俄罗斯立国以来一直在争取获得各个大洋的出海口。彼得一世终其一生也仅仅才取得了一个波罗的海出海口,并在这里新建了一座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彼得一世因此获得“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后来被尊称“彼得大帝”。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大肆进军中亚,陆续灭掉中亚各个汗国,与英国在阿富汗和伊朗划定了势力范围,直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拉开了向印度洋出海口争夺的最后努力,但最后苏联被拖在帝国坟场,最终解体。
因此,俄国一直在向四大洋寻求出海口,但效果一直不好,不是没有出海口,而是没有优良的出海口。
⑺ 彼得一世的遗嘱的介绍
《彼得一世的遗嘱》是俄罗斯电影,2005年央视引进播出。影片导演斯维特娜·德鲁日尼娜、加林娜·梅里尼科,主演有谢尔盖·沙库罗夫、尼古拉·卡拉琴左夫、纳塔利亚·叶戈罗娃娜·叶戈罗娃。1影片取自俄罗斯历史上彼得大帝一世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故事,进行创作,是导演的“宫廷秘史三部曲”中的一部。

⑻ <尼古拉的遗嘱>的作者Ping Z是谁啊
尼古拉.勒梅
尼古拉之谜”,被称为“欧洲历史上最着名的谜”,这是因为尼古拉在西方炼金术的知识传承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尼古拉的遗嘱》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他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把他塑造成一位万人向往和千载诱人的奇妙知识的秘密传人。
NicolasFlamel,在《尼古拉的遗嘱》中,他被称做尼古拉.勒梅,一位生于1330年的法国人,本是一个普通的抄写员。他梦到拿着书的天使,然后得到一本《犹太人亚伯拉罕
之书》,据说经多年研习实验,他洞悉了炼金术的秘密,于1382年4月25日傍晚5点制成了红色的贤者之石,并利用贤者之石三次制造黄金。1417年,尼古拉去世。他生前的住所和捐建的墓室里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难解的浮雕,引得各地炼金术士们挖地三尺寻找贤者之石的秘密,盗墓者终于掘开了尼古拉夫妇的棺材———就像传奇故事应有的情节,棺材里一无所有。
这还不算完。1612年,有人声称从尼古拉遗留的手稿中整理出一本书:《解说尼古拉.勒梅刻在巴黎圣婴公墓第四墓室拱墙上的难以理解的符号》,那个世纪末,热衷于炼金术的牛顿把它从法文译成英文。18世纪,又有人声称破译了写在一本赞美诗空白处的密码文字,这就是《尼古拉的遗嘱》,告诉后人怎样炼贤者之石。
如果这还不够离奇,贤者之石的另一功用是长生不老。从18世纪初直到20世纪,有关尼古拉还活着的消息断断续续地出现。最着名的一个说法是,1761年,有人在巴黎歌剧院看到了尼古拉夫妇,身上散发着硫磺气味。于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就让尼古拉成了歌剧爱好者,又本着爱国心让他“隐居于德文郡”。
以上内容大体上就是《尼古拉的遗嘱》这本书的线索。书写得着实有趣,通过中世纪着名的神秘人物尼古拉.勒梅生前身后的故事,概要介绍了中世纪最神秘的学问———炼金术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知识。这类书,在西方也许叠床架屋,在中国却凤毛麟角,如果考虑到书的神秘作者PINGZ是个纯粹的中国人,或许更能增加阅读的兴味。
说作者神秘,是因为迄今为止有关他的消息很少,只知道他是男性,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尼古拉的遗嘱》写了5年。至于一个中国人为何会对中世纪的异端文化感兴趣,他能接触到什么资料,能研究到什么程度,一时还难以知晓。有趣的是,或许由于研究对象的关系,PINGZ的中文表达竟然非常像翻译文字,或者说,文风有点像DISCOVERY的解说词。
《尼古拉的遗嘱》出得很仔细,今年1月成稿,直到7月才出版,看得出花了工夫,费了周折。书印得精美,由一个英国艺术家主持设计,所以很像引进版图书。书中有一页插图是牛顿翻译的《尼古拉.勒梅之书》手稿影印件,是作者牵线,出版社出面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弄到的,据说国内一些研究科学史的看了都眼馋。
出版社最初看好这本书,是因为感觉到《哈利.波特》、《魔戒》带起了魔幻书的潮流,但显然《尼古拉的遗嘱》不是魔幻小说,它有来路,讲历史,知识性强,写得通俗而有趣味。这样的书的确少见。
炼金术是古老的学问,因为神秘难免让人疑心。《巴黎圣母院》里邪恶的副主教就是个狂热的炼金术士。其实中国人理解西方的炼金术士并不难,只要想想我们那些热衷炼丹服药的祖先们就行了,晋人葛洪相当于西方最伟大的炼金术士,他不但是早期化学家,而且是了不起的哲学家和医生。甚至有人认为炼金术就是源于中国。在西方,炼金术到了20世纪仍未消亡,20年代,有个德国化学家声称他将氧化铁和石英变成了黄金。还有人将炼金术的成果用于医疗。
不过,《尼古拉的遗嘱》之于我们,不比《犹太人亚伯拉罕之书》之于尼古拉.勒梅,千万不要把此书当成溜进化学实验室,秘密研究炼金术的指南。读这本书发不了财也没法长生不老。为什么呢?一方面,你只要看到书中“星际的原汁”、“智慧的封泥”之类充满隐喻的字眼就明白了。另一方面,仅仅把炼金术看做一种物质追求,是误会了它的内涵。《尼古拉的遗嘱》能给我们的,是知识的快乐,和对神秘事物的敬畏之心。(所思)
⑼ 为何沙俄无法建立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什么原因导致的
了解欧洲历史的人都知道,俄罗斯曾经是一个小公国,当时叫莫斯科公国。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和扩张,终于使他的领土达到了一个面积为228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尽管苏联解体,俄罗斯仍然占据着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俄罗斯在历史上并没有在欧洲衰弱过,并且让欧洲国家都有些害怕,但奇怪的是,俄罗斯并没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大国那样的海外殖民地。人们不禁要问,打了不止一次仗的俄罗斯人,为什么不去追逐地理发现的浪潮,占领海外殖民地呢?

纵观世界各国的殖民地,一般都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远离宗主国,这也是为什么宗主国不能像母国那样有效管理,所以选择了殖民统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格兰可以吞并苏格兰和威尔士,但不能吞并遥远的印度。几乎所有被俄罗斯扩张占领的土地都与它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