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76毫米AK176舰炮有哪些介绍
俄罗斯76毫米口径舰炮由于适装性好、与其它舰载武器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并具有多用途性,是目前各国海军装舰数量最多、选用国家最多的一种中口径舰炮。俄罗斯AK-176舰炮以其高射速、高可靠性的特点,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中口径舰炮作为多型水面战斗舰艇的主炮,在舰载导弹广泛应用的现代战争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原理中口径舰炮尚未投入使用之前,中口径舰炮还是对岸火力支援与打击海上低威胁目标的有效武器,而且舰炮与弹药技术的发展又赋予它新的活力,还将成为防空反导的重要武器装备。
对舰炮口径序列的划分,目前各国海军尚无统一标准。就中口径舰炮而言,上限有的划到120毫米,下限划到76.2毫米或57毫米。
其中,不论俄罗斯还是西欧,76毫米口径舰炮由于适装性好、与其它舰载武器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并具有多用途性,是目前各国海军装舰数量最多、选用国家最多的一种中口径舰炮,因此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俄罗斯AK-176舰炮以其高射速、高可靠性的特点,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并受到一些国家的青睐。
⑵ 俄罗斯AK-630M型6管30毫米舰炮性能数据有哪些
俄罗斯AK-630M型6管30毫米舰炮性能数据:原产国:俄国;
服役期间:1964;
研发日期:1963;
生产日期:1964;
衍生型:AK-630/630M,AK-630M1-2,AK-306;
基本规格:总重量:AK-630/630M1,850公斤(空),1,918公斤(含弹药),9,114公斤(含弹药与控制系统);AK-630M1-22,500公斤(空),11,819公斤(含弹药与控制系统);AK-3061,100公斤(空),1,630公斤(含弹药与控制系统;)
全长:1629毫米;
炮管长度:1620毫米;
炮弹:HE-FRAG,FRAG;
口径:30毫米;
最大射击仰角:-12至+88度;
最大回旋角度:360度;
发射速率:83发/秒(5000发/分钟);
炮口初速:900米/秒(MPDSround);
有效距离:4,000米(4,375yd);
最大距离:8,100米;
供弹方式:AK-630/630M2,000发,AK-630M1-24,000发,AK-306500发;
瞄准具型式:A-213-Vympel-A,含雷达、光学以及闭路电视控制系统;
装药量:48.5克。
⑶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主要安装在哪些战舰上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首次安装于俄罗斯大型导弹驱逐舰“现代”级首舰上,1981年服役。目前普遍装于俄罗斯建造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和“光荣”级巡洋舰上,艏、艉各一座。
AK—130舰炮的转运间由三个圆形弹架组成,每一弹架上有60发弹,共180发备用弹。在每个圆形弹架上,沿圆周排列10组弹,每组6发。该炮最大的特点是设计了一套全自动供弹与装填系统,使其最大发射率达到30发/分·管。大大提高了在有效射程内的毁伤概率。为此,在总体设计上作了一些重大的改变,因而也带来一系列问题:(1)为了稳定高射速时双联装身管的刚度和速射精度,不得不降低口径倍数,使身管缩短520毫米,带来性能指标初速减小100米/秒,有效射程损失5千米。
(2)为了安装两部垂直扬弹通道,使舰体甲板开孔直径达2.6米,因此基座滚动座环增大,炮塔球形外径近6米,高4.7米,使雷达反射面积达28平方米。
(3)由于炮塔内设有炮位瞄准战位,炮座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旋回部分转动惯量增大,方位瞄准加速度上不去,因此影响到快速反应的能力。
(4)该炮的安装重量达94吨,基座以下部分占据了二层舱室,分别是电缆动力舱和3个圆形弹架组成的转运间舱。再下则是弹库舱,有提升机将弹药补充到圆形弹架上。因此,甲板以下部分的安装深度达6.2至9.4米,造成该炮只能安装在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上,适装性较差。
⑷ 俄罗斯AK-630M型6管30毫米舰炮是使用的什么弹药
俄罗斯AK-630M舰炮使用的炮弹有UOF-84杀伤燃烧弹和UOR-84型杀伤曳光弹,它们均为定装式,使用MG-32碰炸引信。UOF-384弹重384克,UOR-84型弹重388克。
⑸ 俄罗斯有哪些军舰用了1坑4弹技术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采用1坑4弹技术。
22350型护卫舰是俄罗斯海军隶下的中型防空导弹护卫舰,亦为俄罗斯海军在冷战结束后提出的第一种主战水面舰艇方案。
该军舰的舰炮后方设置两组7×2共28鲁道特防空导弹垂直发射单元,每个发射管可装填一枚48N6系列远程防空导弹,或四枚9M96E系列中程防空导弹,或4枚9M100短程防空导弹。
22350型舰艏配备一门A-192 130mm舰炮,直升机库结构两侧各有一具帕玛尔(Palma-SU)炮弹合一近迫武器系统,配备两门AO-18KD 30mm机炮与八枚9M340E防空导弹,有效防御距离约4km,高度约3000m。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
⑹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是在70年代末期由MK42—10型炮经过发射轻型化改造成MK45—0型舰炮后,在该型基础上又改进成能发射制导弹丸和普通弹丸兼容的一种紧凑轻型、可靠的舰炮装置,于1980年2月首次安装在“布里斯科”号(DD977)导弹驱逐舰上进行海上试验。之后普遍装于“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上,每艘舰装备1至2座。
MK45—1舰炮的转运间有一个能容纳20发备用弹药的弹鼓和EP2监控操作台,可供炮长进行单炮控制射击用,也可由中心部位控制射击。连射时弹鼓可由下提升机从弹库补充弹药。该炮最大的特点是重量轻,适装性好,易于维护保养,安全可靠。它以能发射半主动激光制导弹来提高命中概率。具有全天候自动选择6种弹药的能力,因此提高了对付不同目标的应变速度。
俄罗斯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达到了轻型化、高自动化的目的,但也带来以下问题:(1)该型炮将最大发射率降到20发/分,大大影响了该炮的火力密集度和对目标的毁伤概率。虽然在发射制导炮弹时得到一些补偿,但由于制导弹丸和药筒是分两次装填入膛,这样发射率又要降低一半,每分钟只能打10发。因此对火力压制射击,尤其是对空拦阻射击时威力仍感不足。
(2)该炮的另一个重要性能参数,初速偏低,在换代设计时未作改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炮的有效射程。
(3)在全炮质量大幅度降低的状态下,旋回和俯仰速度不但没有适当增加,反而减小了,因此削弱了对高速目标的跟踪能力。
美、俄两国海军在80年代所装备的最大口径舰炮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炮口动能小,有效射程近。这对作为海军水面火力支援的武器来说是不相称的。23千米的射程是绝对不够用的。海湾战争的教训证明了舰炮要弥补24至70千米之间的射击空白区,才能充分发挥火力支援与压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