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倒爷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对倒卖东西人的蔑称,妥妥的贬义词。
B. 倒爷是什么意思
“倒爷”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内 地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是在价格双轨制时代,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流行。
释义: [方]以前北京管做买卖的(主要是做小买卖,卖个衣服,手表什么的)的人叫倒爷。就是倒买倒卖的人。比如:票子(列车票、戏票、有价证券、限购物资票等)以低价买进,再用大大高于原价的价格卖出,特指从事这不法活动的人。
倒爷主要是利用商品价格差别进行倒买倒卖,有些属于合法捕捉市场商机,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有些则是属于非法牟利,被人们称为“投机倒把”,从1987年起受到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更有一部分,则是利用不正当的人际关系,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倒买倒卖,成为政府腐败的温床,被人们称为“官倒”。在不少情况下,上述三种行为难以完全分得清楚
倒爷主要是利用商品价格差别进行倒买倒卖,有些属于合法捕捉市场商机,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有些则是属于非法牟利,被人们称为“投机倒把”,从1987年起受到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更有一部分,则是利用不正当的人际关系,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倒买倒卖,成为政府腐败的温床,被人们称为“官倒”。在不少情况下,上述三种行为难以完全分得清楚。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和“官倒”行为,再加上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当地严重缺乏轻工业消费品,“倒爷”开始转战国际市场(如把中国内地的纺织品卖到俄罗斯,然后将俄罗斯的皮革卖回内地等),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名噪一时的“国际倒爷”。其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和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倒爷”失去存在的土壤,已经掘得“第一桶金”的倒爷们纷纷采取规范的企业化经营形式,“倒爷”一词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望采纳
C. 倒爷是什么意思啊
倒爷的意思是称从事倒买倒卖的个体商人。
倒爷的话在上世纪80年代的话指的是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而且还有含贬义的,除了倒爷还有“小倒”“小捯”“小倒儿”,别称:“黄牛党”“小倒儿爷”“小贩子”“拼缝儿的”“虫儿”。其实这些都是差不多相同的职业哈。
当然还是存在的,各个行业都有,毕竟明显的话就是球鞋市场了,特别是一些重磅鞋款发售的时候哈,可以看见前期价格被炒的特别夸张的哈。
如何看待
有的小伙伴觉得不错,因为在倒爷的眼里他们也是花心思准备了的,和自己的专业眼光也是相关的,低价扫来的鞋放在毒售卖,中间赚取差价,不过有的联名款也是被炒的夸张,愿不愿意买就看自己的能力了。
也有的觉得扰乱市场价格,你要买,只能在我这里买,各种恶意炒,听不得一点关于自己的负面评论,说他一句坏话他会天天拿小号各种骚扰你威胁你。总之倒爷的东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觉得贵了不买就是了,卖不出去自然会降价。
D. “倒爷”是什么意思
倒爷是北京话 倒买倒卖的人,曾经倒爷从国内倒纺织品之类的去俄罗斯,然后从俄罗斯倒皮革来国内,赚发了都。
串货是各行销售都有的现象 ,医药我不懂,说说纺织品吧 。
比如你经营一个服装品牌,我做你的特许加盟经销商,你给我零售价的4折供货,我的经营范围是山东临沂地区。
有一天,我有一个信息,在江苏徐州有一位客户要购买一批产品,为了扩大经营,我承诺给他五折优惠,这比当地的特许加盟经销商的价格优惠很多,所以我做成了。但是这样一来徐州的经销商就丢了生意,因为如果不是我插手,它可以6折做成这笔生意,其实他六折的价格在当地还是很有优势的。我经营的范围超越了既定的权限,这就叫串货。
倒爷的意思俺知道,串货是在网上查的,差不多对的意思。
E. 倒爷的发展历史
1979年后,中国实行原材料价格改革,许多产品的国家统配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抬高,比如原煤价格从每吨14.52元提高为32.32元,统配水泥由每吨40元提高到90元;而另一方面,国家也允许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可按市场价格出售。这就形成了“双重价格”,也就是所谓的价格“双轨制”(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同时并存)。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价格比国家统配价时常会高出一到两倍。“双轨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也给那些“倒爷”们带来了商机。
在那个时代,火车硬座、麻包袋几乎成了“倒爷们”共同的道具。据说温州美特斯邦威老总在用200万元做大一个品牌之前,也是用麻包袋装着布料蜷缩在火车硬座底下跑买卖。而林文和同样是大包小包地扛着产品在火车上挤来挤去。这些倒卖行为在当时被命名为“投机倒把”。
1986年,受价格管控的影响,彩电生产量大滑坡。1988年,国家允许各地浮动20%,这又吸引了林文和这些“倒爷们”的目光。但一年后,国家为了制止“黑市交易”,再度控制流通体系和价格,导致“生产和需求”同时萎缩。20世纪80年代,“官倒”是腐败的主要表现,其主因是价格双轨制。“官倒”主要是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诈骗、倒买倒卖。于是,“打击官倒”成为1989年廉政的一个口号。当初为了铲除“官倒”,中央决定价格并轨,价格并轨后没有差价。只是当时的价格改革的条件实际上是不具备的,一时间的抢购风潮,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后来,随着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倒爷”这个说法也逐渐从人们生活中消失。1997年3月,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只有未被取消且暂行了20多年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偶尔还是会像幽灵般溜出来让人们再次领教“投机倒把”的含义。 在国内遭受打击之后,很快,“倒爷”们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去俄罗斯做生意一星期能挣一辆奔驰。”上世纪90年代,这类极富煽动性的说法在国内广泛传播。 当起了“国际倒爷”,事实上,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等地,中俄边境贸易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相当兴盛,许多村庄几乎村村都有人在俄罗斯做“倒爷”,回来又走,走了又回。当地人至今念念不忘当年“一车西瓜换一辆坦克”的“盛景”。
也是在这个时候,在北京,有“国际倒爷后仓库”之称的秀水街,逐渐成为中国与东欧相互了解的重要通道。那个年代,北京人曾亲眼目睹过俄罗斯商人席卷秀水街的采购狂潮,于是,胆大和聪明的一些人便试着也奔向俄罗斯。
20多年来,北京通过这条小街的民间贸易,不自觉地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商道。而那些抓住了机遇、冲破了旧经济体制的“二道贩子”,后来统统在王朔的笔下被尊称为“爷”,作为一个极具中国时代特色的称呼为世人耳熟能详。
北京经满洲里至莫斯科的铁路全长9000多公里,国际列车每周对开一次,运行六天六夜,这趟国际列车就是那些国际“倒爷”的主要交通工具。而这条线路在“倒爷”们的眼中,熟悉得如同回乡的乡间小路。
列车一进俄罗斯境内,每到一站,“倒爷”们就拎着皮夹克、羽绒服等蜂拥而下,而在站台上早就挤满了等待抢购的俄罗斯人。这些“倒爷”们都挣了大钱,这些传奇经回国后的“倒爷”们口口相传,极具煽动效应。一时间,中俄边境,掀起了全民搞边贸的高潮。从最初的黑龙江“倒爷”、北京“倒爷”,发展到后来主要以福建和浙江的“倒爷”为主。只是,个中艰辛只有这些国际“倒爷”们自己知道。
中俄民间贸易的线路,就是他们用汗水乃至血水杀开的,其间的故事惊心动魄,当事人回首往事心情也异常复杂。在倒爷生涯道路上走来走去的人们,几乎都遇到过抢劫,也有人送了命。
在俄罗斯最大的中国货市场莫斯科市阿斯太,虽然外观简陋,但租金奇高。由两个废旧集装箱上下搭建的店 铺,年租金和各类“好处费”“保护费”,总共在50万人民币左右。不过比起生意的利润,这些“打发俄罗斯人的小钱”已经不在“倒爷”们的算计之内。
生意做大了,钱也赚得多了,艰难的是要将挣回来的钱带回中国去。查每个中国商人携带的美金便成了俄罗斯海关的重要任务。因为那时候,火车是惟一的渠道,“倒爷”们只能冒险将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美金随身携带回国。
于是,每次进出俄罗斯,都成了一种狂欢似的宣泄。列车一进俄罗斯,进入餐车就餐的都是中国“倒爷”们,因为每到一个俄罗斯的车站,货物都会立马脱销。而列车一出俄国边境进入中国,“倒爷”们又都松了一口气,“回家真好!” 正是这些“倒爷”们的所作所为,使铁板一块的流通体制出现松动,直至坍塌。沿着他们的足迹,原来为国家所独有的外贸体系在私营企业和国际“倒爷”的联手作用下走向开放。而随着贸易的发展,从前的“倒爷”也成了如今的华商。
中俄贸易的演变历史或许能成为国际“倒爷”作用的最好注脚。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令中俄两国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一方面俄罗斯急需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中国需要俄罗斯的原料及工业产品,加大双边贸易符合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经济萧条,日用品严重匮乏,而中国的轻工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大批中国货开始进入俄市场。进入俄罗斯的温州商人都对那个年代怀念不已。
数据显示,中俄贸易额2000年为80亿美元,而前苏联时期最高贸易额仅是46亿美元,苏联解体后,1993年贸易最高峰为72.8亿美元。2000年中国对俄出口额为22.3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约10亿美元,鞋3.2亿美元,以上两项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0%。
22.3亿美元的出口中,其中包括10亿美元的民营出口。2000年对俄出口几乎一半是中国私营企业、个体户完成的。显然,在俄罗斯的中国个体商人、也就是那些国际“倒爷”们功不可没。
国际“倒爷”在浙江曾盛极一时。在对俄投资比较密集的浙江嘉兴、温州,当地的外经贸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不完全掌握当地对俄投资的实际情况,因为很多投资不经报批就出去了。
只是当年那批早年的“倒爷”中“鱼龙混杂”,一些人把劣质产品带到了俄罗斯,比如说棉絮里夹杂着玻璃碴的“羽绒服”。许多不法商贩,甚至采用胶水把毛粘在人造革上,用黑心棉填充羽绒服。
中国货的以次充好,乱标价格,伪劣假冒,严重损害了中国货的声誉。林文和就目睹了那些年中国商品在俄境遇的巨大反差。有一段时间,“有些莫斯科商店门口干脆挂出牌子:本店不售盗版商品和中国商品。”林文和说。
这也直接导致了贸易量的下降。《黑龙江统计年鉴》的数据也证实,中俄边境贸易增长到1993年的顶峰后开始走下坡路,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比从2000年开始下降,2003年只有1.9%,仅为1990年3.7%的一半。
当地的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国际倒爷的生存环境。2007年4月1日,俄罗斯不允许任何外国人在市场从事零售经营的法律开始正式生效。从2006年12月该条令颁布以来,每到周末,各大市场就会上演华商甩卖货物的景象。这些顾客更多地来自周边城市,他们闻讯赶来购买低价甩卖的中国货,一些俄罗斯商人则大批收购囤积,希望等中国人走后卖个好价钱。而在此之前,精明的温州商人郑秀康等人,在俄罗斯投资20亿元建经济合作区,把原来出口到俄罗斯的成品,以半成品运来,在当地加工,把中国制造变成俄罗斯制造。这样,禁售令对他的产品就失效了。
F. “倒儿爷”是什么意思
“倒爷”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内 地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是在价格双轨制时代,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流行。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倒爷”是值得书写的群体之一。就是这些数以百万计的个体户、倒爷、小作坊、集体工厂以“蚂蚁雄兵”的方式,推倒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堤防。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和“官倒”行为,再加上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当地严重缺乏轻工业消费品,“倒爷”开始转战国际市场(如把中国内地的纺织品卖到俄罗斯,然后将俄罗斯的皮革卖回内地等),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名噪一时的“国际倒爷“。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和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倒爷”失去存在的土壤,已经掘得“第一桶金”的倒爷们纷纷采取规范的企业化经营形式,“倒爷”一词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G. 倒爷是什么意思
倒爷也间接指倒斗的意思。 倒斗 学名盗墓,因为打盗洞的时候经常会把土堆积在盗洞周围。看起来很像倒过来的盛米的斗。故名倒斗。 倒爷就是指倒斗的人。
H. 倒爷是什么
倒爷是北京话
倒买倒卖的人.曾经倒爷从国内倒纺织品之类的去俄罗斯,然后从俄罗斯倒皮革来国内,赚发了都。
串货是各行销售都有的现象
医药我不懂,说说纺织品吧
比如你经营一个服装品牌,我做你的特许加盟经销商,你给我零售价的4折供货,我的经营范围是山东临沂地区。
有一天,我有一个信息,在江苏徐州有一位客户要购买一批产品,为了扩大经营,我承诺给他五折优惠,这比当地的特许加盟经销商的价格优惠很多,所以我做成了。但是这样一来徐州的经销商就丢了生意,因为如果不是我插手,它可以6折做成这笔生意,其实他六折的价格在当地还是很有优势的。我经营的范围超越了既定的权限,这就叫串货。
倒爷的意思俺知道,串货是在网上查的,差不多对的意思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I. 倒爷的简介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倒爷”是值得书写的群体之一。就是这些数以百万计的个体户、倒爷、小作坊、集体工厂以“蚂蚁雄兵”的方式,推倒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堤防。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和“官倒”行为,再加上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当地严重缺乏轻工业消费品,“倒爷”开始转战国际市场(如把中国内地的纺织品卖到俄罗斯,然后将俄罗斯的皮革卖回内地等),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名噪一时的“国际倒爷“。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和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倒爷”失去存在的土壤,已经掘得“第一桶金”的倒爷们纷纷采取规范的企业化经营形式,“倒爷”一词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J. "倒爷"是什么意思
"倒爷"有广义和狭义,狭义: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出现的一种做小买卖的特殊群体,类似于“二道贩子”;广义:利用市场差价倒买倒卖,进行炒作,最终实现牟利的商人群体,广泛存在于鞋圈,游戏圈。
买卖是商品经济中最常见、最基础的行为,但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有买有卖、又买又卖、买了又卖、低价买来高价卖出的做法,在1960年代叫“投机倒把”,要被绳之以法;在1970年代叫“二道贩子”,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到1980年,就有“倒爷”这一毁誉参半的称号了。
(10)俄罗斯倒爷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倒爷”的社会影响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倒爷”是值得书写的群体之一。就是这些数以百万计的个体户、倒爷、小作 坊、集体工厂以“蚂蚁雄兵”的方式,推倒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堤防。
20多年过去了,曾令计划经济下流通体制坍塌的“倒爷”,也已经成为一个过往时代的名词。在大多数国人的眼中,“倒爷”这个词说起来似乎依然不是那么的褒义。事实上,这些人恰恰是改革开放之初最善于抓住商机的那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