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格俄战争
这种事情很难说的,毕竟国际的条约实际上没有什么强制效应,比如你如果在任何一个国家犯了该国的法律你肯定要被抓,这就是法律的强制效益,但国际法它没有,最多只有谴责和制裁。就俄格军事冲突来讲,俄罗斯做为昔日的超级大国(如今仍然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和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很想获得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重振雄风,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却不希望看到这个国家的崛起,所以他们尽可能的削减他们的力量和国际影响,而且美国凭借着苏联解体后的这几年不断的拉拢东欧的国家加入欧盟和北约,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压制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甚至避开了俄罗斯向科索沃发动军事打击,而且在分割军事占领区的时候没有把俄罗斯考虑在内,俄罗斯当然非常恼怒,但俄罗斯也没有办法,虽然后来俄罗斯强硬的态度使得在国际影响上没有吃太大的亏,但这一仇还是被俄罗斯人给记下了。今年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这矛头明显是指向俄罗斯(意在削弱俄罗斯的远程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威胁,说白点就是减少俄罗斯的外交筹码和国际影响力)这一下俄罗斯的已经非常恼火,但他还是没办法只有对白俄罗斯等关系较好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出售先进的装备,但这影响太有限了,于是俄罗斯又记了一仇。这里,格鲁吉亚这个小国很想加入北约,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不断的挑衅俄罗斯,俄罗斯借此机会想向美国示威和晚挽回之前几次失去的国际影响力。所以战争就爆发了。之所以是在奥运期间完全是事发的巧合,如果等奥运会结束了,那俄罗斯又得自己把这个“亏”咽下去了。
目前也有消息说俄格之间的冲突很可能是美国人为了目前的总统选举,暗地里挑起两国的战争(很是下作)。
② 面对俄罗斯200万大军,当年格鲁吉亚为何还敢主动开战呢
面对俄罗斯两百万大军,当年的格鲁吉尔为什么还敢主动开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利益的关系。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是宿敌。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恨是不可调和的。格鲁吉亚的总统可能不知道跟俄罗斯开战,特别是战斗民族。实力差距这么大,在这种情况下开战他们一点胜算都没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格鲁吉亚的总统萨卡什维利,不可能不知道,跟俄罗斯开战,跟战斗民族开战的后果。即使再自大,也知道那是玩火自焚,那是鸡蛋碰石头。但是此时的西方面临美元地位失去的极大挑战,08年经济危机下,美元地位遭受重创,而俄罗斯当时带头抛售美债,要给美元致命一击。所以此时对于西方来说,必须要打断俄罗斯的念头,于是即使知道是自杀,也必须开战。而格鲁吉亚甘愿当棋子,作为格鲁吉亚来说,向俄罗斯开战无疑就是拿了投名状。而且自恃有西方撑腰,也直接壮胆,所以明知道找死,也对俄罗斯开战了,最后凄惨到了极点。
③ 格俄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一切起源于科索沃问题
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交火,随即俄军迅速介入。谁先开的第一枪,各方说法不一,已成悬案。不过,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讨论谁对谁错已不重要。俄格因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吵闹了三四年,什么难听的话都说过,什么狠招都用过,都憋了一肚子的火,任何“意外的”撩拨都会激发难以预测的后果。正如摩尔多瓦政治评论家波格丹·奇尔加所说,南高加索地区的矛盾已积累到似乎只能用战争才能解决的程度了。7月初以来的情况表明,格方因难以忍受南奥方面不断的挑衅而一举拿下茨欣瓦利,俄也因无法忍受格对俄公民利益的伤害而采取了军事报复,并要求格撤出茨欣瓦利。
格俄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斯德哥尔摩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负责人科尔奈认为,这一切起源于科索沃问题和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2004年萨卡什维利上台后,随着美欧积极推动国际社会承认科索沃独立,南奥和阿布哈兹问题“解冻”的速度加快。南、阿联合独联体内存在领土争端的其他两个地区加快谋求国际承认,对格构成很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格于2004年恢复了对南奥的军事行动,2006年派武装警察进驻科多尔峡谷,并试图控制连接俄与南奥的罗科斯基走廊,但其攻占茨欣瓦利的尝试屡以失败告终。从那时起,萨卡什维利加快了军事改革的步伐,格军事实力和军队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在军队及武器装备上取得了对南奥和阿布哈兹的优势。
目前,格处于进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但布加勒斯特峰会几乎终结了格借助美国在年底加入北约的希望。舆论普遍认为,最大的障碍就是领土争端问题。巴库的政治分析家指出,7月赖斯的造访重新给了萨卡什维利以鼓励。而且,今年1月的格总统选举结果表明,美国并未因这个“坏孩子”的冒险风格而减少对格加入北约的支持。实际上,2005年和2007年围绕俄军事基地撤出问题,格俄也一度接近战争状态,在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坚定政治支持下,俄最终妥协了。在解决格西南部的阿扎尔问题上,萨卡什维利也曾展现了他的强硬姿态,结果俄再度退让,阿巴希泽流亡莫斯科。
美国的支持让格产生错觉
格军力的增强与俄的一再退让,增强了萨卡什维利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冒险心理。在今年1月总统竞选时的讲话中他许诺,将在新任期内“彻底而轻松地”解决南奥和阿布哈兹问题。不过,在南奥地区的军事冒险取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格获得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军事支持,直接后果就是俄美军事冲突。在这一问题上,萨卡什维利似乎误会了美国的意思。俄REGNUM新闻网援引美国一匿名高级外交官的话说,不久前美曾直接向格领导人表示美支持格为实现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但格没有机会赢得同俄的战争,必须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加入北约问题。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克恩也在8月9日表示,“如果他们现在是北约成员的话,那么我们会根据北约章程第五款承担起保卫格鲁吉亚的责任”。基于上述原因,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安全问题专家克里斯多弗·兰顿表示,他不明白格为什么走得这么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战的部分原因在格鲁吉亚。
冲突扩大的危险加大
格对俄进行军事挑战不仅毫无胜算,而且俄会借此巩固在南奥的地位,正如科尔奈所说:“不管战争是由谁挑起的,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是清楚的,即把这些领土(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这也是俄制约甚至终止格加入北约努力的“筹码”。但格对俄维和部队身份的严重不信任削弱了俄和平调解冲突区问题的能力。在格俄开战前,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带着他的三阶段计划试图说服俄、格和南奥之间达成一致意见,但没有引起任何一方的兴趣。借助冲突各方之外的力量和平解决问题的努力“流产”。
8月7日,在格鲁吉亚再一体化部长雅戈巴什维利与南奥副总理乔奇耶夫的会谈中,南奥坚持在混合监督委员会框架内谈判,而格方既不需要混合监督委员会,也不需要俄以调停者身份加入。面对谈判陷入僵局引发军事冲突的危险,俄外交部特派大使波波夫警告说,如果局面发展到武力冲突,“俄不会坐视不管”,“更何况那里还居住着俄罗斯公民”。不过,雅戈巴什维利针锋相对地指出,如果在茨欣瓦利出现由俄派遣过来的“匪徒”的话,由此引起的紧张局势升级及其进一步后果将由俄承担。
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在短短不到24小时内变成了现实中的导弹和重炮。随着战事的推进,冲突扩大化的危险在加大,美欧染指俄利益区的机会也在加大,俄格重建平衡关系的进程已然变得更加复杂。
④ 这次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在1990年代的冲突中脱离格鲁吉亚管治,战争导致数以千计人死亡,无数格鲁吉亚人流离失所。
这两个分离地区都获得俄罗斯经济和外交支持,因而可以成为有实无名的独立自治区,但至今,包括俄罗斯在内,未有国家承认两地国家地位。
南奥塞梯面积貌似是39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北奥塞梯接壤,人口差不多19万,主要是南奥塞梯人、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自1989年起,南奥塞梯已要求与北奥塞梯合并,并一直争取脱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早于1992年通过全民公投,赞成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格奥双方冲突因而急剧恶化,最后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
格奥冲突也严重影响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关系。俄罗斯一直与南奥塞梯关系密切,被指暗中支持南奥塞梯。1992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北奥塞梯四方领导人首次会谈,达成停火、成立维和部队等协议。同年7月,1500人的维和部队陆续进驻南奥塞梯,沿边境建立一条15公里长的安全走廊,隔开各方的武装部队。然而,战火仍时有发生. 直到最近,因为俄转变态度,进一步支持这两个地区独立,使形式更为紧张.但实际上这一切貌似都是报复欧美,同时我觉得也有点杀鸡给猴(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看的样子,个人认为很难引发全面战争,但因为双方势力相差悬殊.战争的大小只会取决于俄的战争意志.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8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联邦安全会议紧急会议上说的话则表明俄很可能会将次此冲突升级成为战争.如果这样,那么一定不是格鲁吉亚可以承受的.所以格方必然会有所退让.至于说政治原因的话,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应该知道的是早在格鲁吉亚刚刚独立的时候南奥塞梯就已开始谋求独立,并希望进一步可以和俄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成立新的共和国,当然这一切的原由都是因为苏联在当年不顾自己各民族的情绪,随意的将南奥塞梯分跟了境内的格鲁吉亚,把北奥塞梯分给了俄罗斯所导致的.. 直接导火索是科索沃在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随后俄罗斯方面便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报复欧美,俄罗斯更是挑战格鲁吉亚的主权,在未知会格鲁吉亚的情况下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设俄罗斯总统大选投票点,俄格关系再度紧张.
1 不属于传统战争 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战争(反宗教极端势力 反国际恐怖势力 反民族分裂势力)很显然是俄罗斯中央为了防止格鲁吉亚分裂出俄罗斯,而对反政府武装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2 俄罗斯历史上经过残酷而且长时间的战争,才征服了整个高加索地区。苏联将高加索山以南称为外高加索,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高加索山以北称为北高加索,划归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奥塞梯。苏联根据高加索山把北奥塞梯划归俄罗斯,南奥塞梯划归格鲁吉亚。这样奥塞梯被人为一分为二,埋下隐患。
3 北约近年加紧扩张,形成对俄罗斯包围和威胁,特别是吸收独联体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议题上,让俄罗斯受到强大的压力!近来又传出美国准备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组织的消息,以及格鲁吉亚的亲美政权的迫切希望加入北约投入美国怀抱的做法,让俄罗斯忍无可忍!
4 资源问题。格鲁吉亚地处里海石油和西方市场的中间地带,位于俄罗斯、伊朗和蕴藏丰富石油的里海,一条可以绕过俄、伊的输油管可以直接到达欧洲,里海石油最终将可能像今天的中东石油一样对工业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地缘战略特点,使格鲁吉亚成为美国和欧洲俄罗斯的焦点热点。
5 南奥塞梯独立问题!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从1989年起,南奥塞梯就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1992年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因此,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长期以来,由于南奥塞梯当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格鲁吉亚经常指责俄罗斯暗中支持南奥塞梯。俄格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龃龉不断。
6 2008年8月8日15时,俄联邦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做出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随后俄军的军事行动令世界瞠目:15时20分,俄罗斯军队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境内;15时50分,俄罗斯装甲部队开进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6时,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向驻扎在茨欣瓦利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增援;17时20分,俄罗斯国防部第58集团军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维和部队。 从时间上计算,驻格俄军在接到总统命令后50分钟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反应极其迅速,这与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快速抢占普利什蒂那机场如出一辙。第58集团军是在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完成了一切作战准备,包括燃料、弹药补给和开始实施越境行动,显示出了极高的战备水平。该军进入南奥塞梯边境后,沿公路长驱直入,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对防守之敌展开攻击,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给格鲁吉亚和西方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在西方国家还来不及统一立场的情况下结束战斗。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以前不太重视的网络攻击也十分有效。在俄格战争全面爆发前的7月20日前后,大量标有“win+love+in+Russia”字样的数据包突然涌向格鲁吉亚政府网站并使其完全瘫痪。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换成了希特勒的,格总统府网站整整瘫痪了24小时。当俄军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全面开始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也全面展开,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都被瘫痪,对格军事行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格鲁吉亚的战争动员与支援能力。俄罗斯快速的军事打击行动和网络攻击行动,充分反应了俄罗斯军队自车臣战争以来,战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应现代战争所必备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初具规模。 正面攻击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第58集团军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即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形成了围攻部署,并向茨欣瓦利南部重镇哥里实施穿插,截断了格军退路。俄军率先使用重型火炮对防守茨欣瓦利的格军进行猛烈的炮击,并出动苏-24/25强击机对城区及外围守军进行轰炸。 从俄军的作战行动上可以看出,与几年前的格罗兹尼之战相比,明显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配合。俄军以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为先导,对据险坚守的格军进行了先期的消耗,极大地发扬了火力优势。地面部队的推进十分谨慎,坦克部队与步兵的协同十分出色,步兵与坦克相互掩护作用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没有经过城市化改造的T-72坦克在步兵近战火器的掩护下,与步兵分队齐头并进,战损率大幅度下降。 在俄罗斯装甲部队的三面挤压下,困守茨欣瓦利的格军无法得到兵力、火力支援,在退路已绝的情况下仓惶溃散,向茨欣瓦利南郊和西南地区转移。至9日15时,距俄总统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整整24小时,俄军完成了集结、开进、越境、攻城行动,占领茨欣瓦利全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俄军向茨欣瓦利南部的哥里实施迂回攻击,部分兵力进占哥里东郊,切断了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格中部交通干线被拦腰斩断。此举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不仅将格军退路截断,还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形成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极大地动摇了格军战斗意志。 翼侧出击在正面攻击的同时,俄罗斯军队充分利用格鲁吉亚国土正面宽大、纵深短浅的特点,在中部实施正面突击的同时,在西部的阿布哈兹地区派遣了第74空降师部分兵力,在阿布哈兹反政府武装配合下,进占与格鲁吉亚接壤的科多里峡谷边界一带,并于8月12日凌晨发起攻击行动,包围了格鲁吉亚特种战旅一千多人,将格鲁吉亚武装部队赶出科多里峡谷,清除了格鲁吉亚政府在阿布哈兹境内所控制的唯一地区。 俄军这一攻势行动,在翼侧对格军形成了有力的牵制,使驻防阿布哈兹的格军无法增援南奥塞梯地区战斗,无形中加速了进入南奥塞梯地区格军的溃败进程。 侧后攻击为了配合正面攻击行动,俄军从阿布哈兹占领区向格鲁吉亚西部重镇祖格迪迪攻击前进,并在坦克支援下占领祖格迪迪市政府办公大楼,随后更多的俄军装甲车快速挺进,全镇迅速被俄军占据。格鲁吉亚西部另一重镇塞纳基也成为俄军攻击目标。塞纳基距黑海之滨只有40千米,俄军黑海舰队的陆战突击队在此抢滩登陆,迅速控制了当地几个警察局,未发一弹解除了格鲁吉亚特种警察们的武装。 位于祖格迪迪东南部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也被俄罗斯空降兵占据,当一个连的俄罗斯空降兵突然从天而降时,守卫在那里的格鲁吉亚一个精锐山地营不战而逃,俄空降兵进入该基地的第一项任务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没来得及吃的早餐”。就此,俄罗斯完成了对格鲁吉亚的东西对进攻击,格国基本上形成了一分为二的局面。只要俄罗斯方面有占领格国全境,甚至首都的意图,成为现实也只是时间问题。 空中突击 在地面部队攻击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当面守军和纵深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空袭。从数量上看,俄罗斯对格握有绝对优势。北高加索军区空军第4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架,1个轰炸师(装备112架苏-24),1个侦察团(装备50架苏-24),1个歼击轰炸机师(装备98架苏-25、35架苏-22),4个防空航空兵团f装备105架米格-29、59架苏-27),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47架米-8),地空导弹发射架125部。 俄空军第4军对格鲁吉亚进行空袭,只动用了不到总数50%的飞机。开战之初,俄空军已完全掌控了战争区域以及格鲁吉亚全境的制空权,俄军战机对格空军和防空军的设施进行了打击,其中主要是军事基地雷达站、机场跑道、公路、桥梁、港口和位于第比利斯的飞机修理厂。这些目标虽然都在居民密集区内,但给格平民造成的伤亡只有100多人。相比之下,格军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却造成了近2000多当地平民的死亡,这说明俄空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初步成形。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纳戈维岑表示,俄罗斯军队在南奥塞梯使用的是精确打击武器,没有实施地毯式轰炸。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行动,已经表明俄罗斯随时可以对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1968年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动随时可能再现,此举对格鲁吉亚民心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由于格鲁吉亚防空导弹目标相对分散,全国并未形成统一的防空体系,俄方的电子压制行动效果并不理想,俄空军飞行员只能像美国空军寻歼萨达姆“飞毛腿”导弹一样,发现目标后才能组织攻击。因此,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没有了用武之地,俄空军飞行员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普通航空炸弹对敌方目标凌空攻击。因此,虽然俄方空中优势非常明显,但连续损失包括1架图-22轰炸机在内的4架战机,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⑤ 当年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为何会惨被美国抛弃
在前不久我们刚说到埃及的国王法鲁克,我觉得可能在历史上也只有他这个国王当的非常的奇葩,而且憋屈。但是今天我了解到还有一个总统,也可以说是十分狼狈了。他就是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如果我们要是很好奇的话,在网页上搜索就会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关于这个总统的负面新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严重的是,在萨卡什维利执政的第二任期时,开始和俄罗斯对着干,他以为自己会得到欧洲和美国的支持,最后还决定和俄罗斯动武。结果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西方国家根本没有想着支持他,反而把萨卡什维利卖了。说到底,他就是西方国家的一枚棋子,当他没有利用价值时,西方国家就会抛弃他。
⑥ 美国与俄罗斯
说道底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就象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因为南斯拉夫是俄罗斯的友国,你总不至于愿意让你朋友的实力被削弱,因为那相当于增加了敌人的力量.格鲁吉亚现由亲美势力执政,由于靠近俄罗斯,又是前苏联国家,所以西方国家很愿意将其拉拢以对抗俄罗斯,巴不得让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当然也就不希望格被分裂,而俄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一是为了削弱格鲁吉亚,二来也能在科索沃问题上要挟西方
⑦ 俄格冲突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民族等方面说
苏联统治时期,格鲁吉亚作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在经济和政治上对莫斯科都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但是,在这样的依附关系之下,格鲁吉亚却保留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性。尤其是语言和文学方面,格鲁吉亚并没有被俄罗斯同化,格鲁吉亚语仍是官方语言。在这种文化独立性之下,一群民族精英在七八十年代应运而生,民族认同感在整个社会扎下根来。
加姆萨胡尔季阿的极端民族主义
然而,今天的冲突并不完全是俄罗斯的扩张和格鲁吉亚的独立自觉造成的,格鲁吉亚独立之后的第一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他推行的极端民族主义政策并没有顾及到格鲁吉亚的民族多样性,也没有处理好和隶属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还有阿扎尔这三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和其他少数民族如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
加姆萨胡尔季阿下台之后,曾担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谢瓦德纳泽回到格鲁吉亚成为总统,他在任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得到了一定恢复,和俄罗斯的关系初步正常化,和西方的合作也得到了加深。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传统的裙带经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不仅在分离省份,而且格鲁吉亚本土都还有俄罗斯军队驻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地位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澄清。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这两个省份甚至发展成为事实上独立的国家。
2003年11月,萨卡什维利通过一场所谓的玫瑰革命,宣布要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民主和西方化。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萨卡什维利上台之后的政治作风反而越来越像俄罗斯了:总统享有决策权威,反对党被不断分解打散,格鲁吉亚政治的个人化越来越强烈。萨卡什维利试图将自己的国家从历史造成的和俄罗斯之间的不对称关系中解脱出来,他发誓要恢复国家的领土统一,并且要加入欧盟和北约。但是,萨卡什维利越是和西方国家打得火热,普京就加紧利用俄罗斯的强大力量和两个分离省份的独立,给格鲁吉亚带来政治上的巨大震荡。
互相的不断挑衅
可以说,从长期以来双方的互相挑衅行为来看,这次的冲突升级并不令人吃惊;只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规模之大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现在,俄罗斯军队不仅开进了两个分离省份,而且还控制了格鲁吉亚东西部联结的要道。只有俄罗斯彻底从格鲁吉亚本土撤出,才能有利于局势的正常化,但是萨卡什维利首先挑衅的行为又会给他带来内政上的危机。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格鲁吉亚一直无法成功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这个国家为自己在这一点上的失败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就算有西方国家和邻国的斡旋和帮助,格鲁吉亚人民能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对抗俄罗斯的撼动力,还是个未知数。
⑧ 我想了解一下格俄问题。请详细一点,我不太懂
外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后院,俄罗斯一直视其为其屏障和势力范围
而目前格鲁吉亚接受美国人帮助,成为美国在外高加索地区建立军事基地等的急先锋,这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破坏了俄罗斯的战略。为此,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交恶。
另外,关于目前格鲁吉亚和周边一些亲俄的地区发生冲突,更进一步激化了两国矛盾.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围绕俄驻格军事基地的矛盾由来已久。虽说第比利斯一直在敦促莫斯科撤军,格议会本月10日通过的一项决议还是以其强硬的措辞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份决议指出,俄驻格军事基地不具有任何法律地位,俄必须在今年5月15日之前提出撤军时间表,否则格将采取单方面措施结束这些基地的存在。耐人寻味的是,莫
斯科对此做出的反应相当平和。拉夫罗夫外长对新闻界发表谈话时表示,格鲁吉亚行政机构并不支持议会通过的这项决议,俄格双方将就有关问题继续谈判。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保留了4个军事基地,分别设在瓦季阿尼、古达乌塔、阿哈尔卡拉基和巴统。根据两国1999年在伊斯坦布尔发表的联合声明,俄罗斯削减了在格鲁吉亚的军事存在。除设在第比利斯的俄驻外高加索俄军集群司令部外,俄罗斯仅保留了在阿哈尔卡拉基和巴统的两个军事基地。围绕这两个基地的驻扎时间和条件等问题,俄格双方始终没有达成协议。俄方强调,从格撤军之前要在俄境内兴建新的军事设施,这一工程投资巨大,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格鲁吉亚则要求俄罗斯在3年内撤出军事基地。
俄格争论的焦点看似撤军时间和资金数额,其实这并非问题的实质。双方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存在着原则分歧。在莫斯科看来,驻格军事基地的命运关乎俄能否继续对外高加索地区局势施加影响力。
此间舆论分析说,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亚美尼亚。俄罗斯同亚美尼亚关系密切,而且还在该国部署了规模较大的军事基地。从政治角度看,驻亚美尼亚军事基地没有什么令莫斯科担忧之处。但俄罗斯同亚美尼亚之间没有边界,俄向驻亚军事基地提供给养必须以格鲁吉亚为过境通道。格鲁吉亚不仅反俄情绪强烈,而且同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俄罗斯担心从格鲁吉亚撤军后过境通道也将随之关闭。如此一来,俄驻亚美尼亚军事基地同大本营之间的联系将变得十分脆弱,俄在整个外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也会受到威胁。
从地缘角度看,俄罗斯在外高加索的进退还有可能影响到它在中亚地区的地位。分析人士指出,中亚国家一直希望摆脱对俄罗斯输油管道的依赖,正在兴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工程已经折射出各方在地缘战略方面的不同考虑。俄撤出驻格军事基地后,中亚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同外高加索国家的合作,将这一地区当成自己向西方出口能源产品的通道。
联系到这些背景,人们就不难理解军事基地问题在俄格关系中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莫斯科并非不想改善同第比利斯的关系,但是双边关系的改善无论如何不能削弱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始终是俄罗斯处理同格鲁吉亚关系时的底线。不过,一味强硬也并非良策,俄目前的做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格鲁吉亚有可能继续采取单方面行动,激化两国在军事基地问题上的矛盾;另一方面,其他原苏联国家将因此加大对莫斯科的戒心,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将借机指责莫斯科的外交政策仍有“帝国情结”。
人们注意到,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俄在撤军期限等具体问题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就在格议会通过强硬决议的当天,俄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局局长马祖尔克维奇上将发表谈话说,从格鲁吉亚撤出军事基地至少需要3年至4年的时间,在今后的谈判过程中俄国防部将坚持这一立场。格鲁吉亚官方人士立即对此做出反应,称俄罗斯开始在撤军问题上表现出现实的态度。
俄罗斯在国外的驻军集中在独联体国家,除在格鲁吉亚的基地外,还在塔吉克斯坦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建有军事基地。对俄罗斯而言,这些基地不仅拥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同时也是保持对独联体国家影响力的现实手段。随着西方大国对独联体事务介入程度的加深,如何强化上述军事存在已成为莫斯科亟待考虑的课题
从格鲁吉亚精心挑选了八月七号夜间发起全面进攻来看,格鲁吉亚这次是铁了心打算一口气解决南奥塞梯问题。
为此,格鲁吉亚从数月前就开始了战争动员和战前侦察。很有可能还与美国,欧盟进行了沟通并取得了谅解。证据在哪呢,我们可以看到,格鲁吉亚在前两个月连续不断的出动无人机对南奥塞梯进行侦察,并且颇有心机的取得了俄罗斯空军卷入反侦察的证据,并且借此大做文章,以此试探俄罗斯的反应。
当时,俄罗斯是怎样的反应呢?坚决否认自己的飞机曾经起飞过,并且反指格鲁吉亚的用心叵测。除此之外,再无更大的动作。
随后格鲁吉亚又故意扣押了俄军军车和士兵,扣押期间还对俄军人进行了羞辱。而俄罗斯又进行了什么反应呢?除了要求放人,再无更大的动作。
格鲁吉亚的胆子开始大起来,开始把战争准备半公开化。在这期间,俄罗斯有什么反应呢?政府和报纸指出了格鲁吉亚想打仗,但军队仍然没有调动的准备。
于是,格鲁吉亚认为俄罗斯不会公开的用军队反对“解放南奥塞梯”的战争。
但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格鲁吉亚此次战斗必败、而且会惨败的原因。
俄罗斯是地球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国,情报工作早已深入了独联体地区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格鲁吉亚,还是乌克兰,或是其它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它的一举一动都是被俄罗斯看在眼里的。而俄国斯军事准备工作完全可以在远离格鲁吉亚视线范围的地方进行预先准备。为什么前期会对格鲁吉亚的一犯再犯忍了又忍呢?原因只能有一个,俄罗斯周围敌对的国家实在太多,它又不便像以前沙皇时期那样,随便找个茬子就灭掉一个国家,二十一世纪了,大国得有新的形像嘛。免得旁人又说自己仍然是邪恶帝国。
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周边环境一再恶化。二战后苦心建立的卫星国和缓冲区不仅损失殆尽,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也被美国步步缠食,军事实力一降再降,普京政府上台后,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才基本平定了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地区叛乱。从前年开始,军事视角开始从国内转向周边地区。对于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刺头早已是暗含杀机,只恨没有借口,眼看着格乌两国一枪不放,远远的拉着美国爸爸的手骂自己,有力无处使,实在是窝火。好不容易知道格鲁吉亚这个愣小子在打自己的主意,自然是老早就开始盘算该怎么收拾这两个冤家了。(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俄罗斯队进场时,电视转到了普京身上,而普京一脸的严肃,连手都懒得挥几下,这可不是他的一向风格,估计那时候还在盘算着下一步怎么做局呢。)
说回到格鲁吉亚,自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就没有消停过,这个几百年没打过仗的地区虽然出了个斯大林(他也不会打仗,但搞政治是超一流的),但军队和军官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独立之初,先是阿布哈滋的独立战争在关键的时候被俄国搅了局,输的是惨不忍睹,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灰溜溜被枪炮赶下台,而第二任的核心老大谢瓦尔德纳泽明智的选择暂时与俄罗斯休好,这才稳定了全国局势。谢瓦尔德纳泽选择与俄国休好,惹恼了许多没有大局观的格鲁吉亚爱国人士(或者说美国的好朋友),于是谢瓦尔德纳泽屡遭暗杀,并最终被赶下了台。最近执掌格鲁吉亚的是萨卡什维利,此君一心向往欧洲民主,对俄罗斯是深恶痛绝,同时还想着在任内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只可惜志大才梳,不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要知道,格鲁吉亚统一全国的最佳时机是俄罗斯深陷第一次车臣战争之时,那时的俄罗斯举国厌战,人心思和。可惜格鲁吉亚由于种种原因动不了手。时间再晚一点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也可能有机会,那时格鲁吉亚可以借口帮助反车臣分裂份子拿下阿布哈滋,通过谈判夺回南奥塞梯也不是不可能。但现在,俄罗斯已从心脏病中缓了过来,哪里还轮得上格鲁吉亚扇俄罗斯的嘴巴?
战争,不,准确的是只能算地区冲突从七日夜里算起,到现在打了两天多一点,第一天,格鲁吉亚得意的说收复了几个村庄,并大部控制了茨欣瓦利。高官还宣布要用三千五百万美元来重建南奥塞梯,还大言不惭的说要特赦南奥塞梯的高级官员。结果,可怜兮兮的格鲁吉亚军队不仅没有消灭南奥塞梯的民兵武装,更没有敢直接剁俄国驻军。最关键的败笔是,他没有想办法切断南奥塞梯与俄罗斯的交通联系(主要是Roki tunnel和机场)。
冲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预料的,俄国军队源源不断的增援南奥塞梯,格鲁吉亚那可怜的军队要么退却要么被吃掉。然后格鲁吉亚呼吁和平,要求双方撤军,大家回到冲突开始前的状态。这是格鲁吉亚一湘情愿的想法。
这次冲突的解决办法可大可小,对格鲁吉亚最好的结局是俄罗斯接受格鲁吉亚的条件,双方握手言和。
最可能的结局是俄罗斯要求格鲁吉亚撤军,南奥塞梯地区经过全民公决,然后明正言顺的并入俄罗斯。(阿布哈滋问题要看局势发展以决定是否被并入俄罗斯)。
对格鲁吉亚最可怕的结局是什么呢?不仅仅是永远的失去南奥塞梯和阿布哈滋。他还面临着国家政治的重大转向,亲西方的萨卡什维利政府冒然开启了战端,又造成了本国的战败。他的下台是不可避免的事。如果格俄谈判以较有利于格鲁吉亚的条件成功结束,格国内亲俄罗斯的政治派别将从此上台,以损害国家利益为由彻底清洗亲西方政治人物。只要格鲁吉亚走到这一步,政治转向将不可避免。从此,西方东扩将止步于格鲁吉亚。
对俄罗斯来说,就地停火是最愚蠢的做法,因为,它将彻底显露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底牌。不仅格鲁吉亚会最大程度的向美国求援,从此成为美国在中亚的看门狗。乌克兰也会没有任何顾忌倒向西方,届时,恐怕在乌俄边境上巡逻的还会有北约军人的影子。在国际上,俄罗斯再没有高看一眼。所以,只要俄罗斯新任领导人吃透了这一点。不仅打狗不看主人,而且要往死里打狗,打狗打得让把狗主人不敢出面,最终在格国内扶持一个亲俄政权,这才能达到国家安全的最高目地。
八月十一日夜,格俄冲突前线的局势并没有出现大的波折,但各方外交方面的动作开始浮上了台面。
首先,在军事上,俄军已完全控制了南奥塞梯局势,格军主力已败退至战前位置,部份部队可能未及时退出战斗,因此被俄军牵制在奥塞梯境内,由于外交需要,已集结完毕的俄军并未深入格境内作战,而是待机。但俄军继续小规模的轰炸格境内的重要军事目标以施加压力。
外交上的重头戏开始粉墨登场,首先是美国,迫不及待的从幕后跳了出来,一是指责俄军过份动用武力,宣布自己和格鲁吉亚站在一起,同时,还协助格鲁吉亚,将格在伊拉克的驻军一千人空运回国。接下来是欧盟各国,他们的声音明显比美国软弱,仅仅是带着一些调停方案前往莫斯科,私下里高官们却悄悄指责格鲁吉亚动手的时机实在不好。乌克兰的立场颇有意思,一方面宣布不允许俄黑海舰队利用在乌克兰的基地进攻格鲁吉亚,一方面宣布自己站在格鲁吉亚的一边,但实质性的帮助始终不见影子。
其次是高加索地区各山地民族积极地介入了冲突,车臣、阿布哈滋等地区已派出自己的部队协助俄军作战。目前尚不清楚印古什共和国的具体行动。我个人觉得这些山地民族出兵姿态倒不一定是百分百的为俄罗斯好,高加索民族的兄弟情谊成份也许占了更多的成份,这种互相帮助的事情多了,对俄罗斯也许并不是件好事。
最搞笑的仍是格鲁吉亚,明明战事已失败,愚蠢的萨卡什维利却不要脸的给俄罗斯提议停火,似乎格军是主动回避冲突一样----此君一向不给俄国好脸色,现在战败了,俄国人一定会在格境内找政治代理人换掉他,怎么会还以他为谈判对象呢?且看此君一边向俄国要求停火,一边向国际求援,把自己打扮的可怜兮兮的样子,一边又在格境内充老大,要全民保卫格鲁吉亚,全然忘记了这场冲突完全由自己挑起来的。
最精明的是莫过于俄罗斯,一边在国际上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同时使出西方最拿手的方法煽情,把奥塞梯的平民伤亡人数不停的往上加(现在已吹到平民死亡数千人,难民数万的地步)。另一边,军事上一点不手软,该调动的地方调动,该炸的继续炸,就等着最有利的时机动手了。
我要指出,俄国人这次的动手肯定不会是让军队深入格鲁吉亚境内大肆杀戮,这种手法太过时了,最佳办法莫过于不停的施加军事压力,引而不发,最终促成格国内乱,推翻萨卡什维利政权。此时的格鲁吉亚老百姓虽然面对俄军飞机的轰炸,但心里非常有数,不会有几个人上萨氏的当。八月十日,俄军轰炸第比利斯机场时,该市并没有出现大的骚乱或反俄示威就是明证。毕竟,是自己的军队开的第一枪,后果当然得由始作俑者来承担。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处处进逼,战线不断的向俄国腹地推进,而俄国没有丝毫的反击余地。但这次,格鲁吉亚愚蠢的军事行动很有可能成为中亚地区未来走向的转折点。如果萨卡什维利下台,并且亲俄政权成立的话,北约东扩的脚步将完全停止,乌克兰也会在美俄之间摇摆不定,而不是像现在般坚决倒向西方。俄国在中亚的影响将大大加深,局势对中国来讲,心情复杂呀!
⑨ 奸诈,分裂祖国,谢瓦尔德纳泽有着怎样少为人知的黑历史
一、贪污指控、作弊指责、被迫辞职,他被誉为最软弱的谈判者,没有人希望一个国家完全解体,在苏联人的心中作为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所作所为都是在加速苏联解体,当时的苏联人民跟政治家认为他一意孤行,外交部成了国家最大的部门,大家不再相信他,开始怀疑他,认为他软弱无能,跟敌人是同伙,我觉得真实的谢瓦尔德纳泽并非如此,他的内心中苏联解体是早晚的事,可他想保留,能保留多久就多久,他认为西方国家并没有做好苏联解体的准备,这是他的机会。
谢瓦尔德纳泽就跟红旗一样,哪里风大往哪跑,看情况不妙就赶紧撤出来,无论作为苏联外长,还是格鲁吉亚总统,他都不被人们认可,在我看来他也就是个两面派,但是他为苏联、为格鲁吉亚所做的一切不可否认,只能说大环境不好,就算处处迎合,也没办法改变现状。
⑩ 简述俄格冲突中格鲁吉亚、俄罗斯、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之间的关系。分析俄格双方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原因
格鲁吉亚原先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独立。现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是美国通过颜色革命扶持上台的,操作这次颜色革命的就是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格鲁吉亚在美国的支持下积极寻求加入北约,
由于格鲁吉亚在俄罗斯的黑海出口,一旦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美国的反导系统就会掐住俄罗斯的咽喉,所以俄罗斯坚决不允许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反制手段就是怂恿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就像格鲁吉亚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样,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也是格鲁吉亚的加盟共和国。这两个共和国内俄罗斯族人占大多数,所以和俄罗斯比较亲近,而且这两个国家又分别扼守着格鲁吉亚的军事要冲和石油管道必经之地,一旦这两个加盟共和国从格鲁吉亚独立接受俄罗斯的控制,格鲁吉亚就会被俄罗斯所制。
2008.8.8日,萨卡什维利在美国的默许下对南奥塞梯悍然采取全面武装行动,就是为了推翻南奥塞梯现任总统,使南奥塞梯脱离俄罗斯的控制。但是出乎萨卡什维利意料的是俄罗斯这一次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击败了格鲁吉亚的军队。
这其中还有一个背景,就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日渐衰弱,被美国和欧洲挤压生存空间,一直算是忍气吞声。但是近几年由于石油价格飙升,以出口石油为主要财政收入的俄罗斯国力迅速增强,而萨卡什维利出兵时是判断俄罗斯不会为了南奥塞梯与整个北约为敌的。萨卡什维利选择的动手时机,正式北京奥运会期间,全世界的领导人都在北京,他以为此时动手会让俄罗斯来不及反应。不料普京,布什在北京的会晤已经达成了默契,因此不但俄罗斯果断出击,布什更是在北京逗留了将近一个星期,直到冲突结束才回到美国。
美国的袖手旁观令欧洲如坐针毡,所以萨科齐赶赴格鲁吉亚进行斡旋,出去对俄罗斯的油气需求,欧洲压迫格鲁吉亚低头认输,同时欧洲本身与俄罗斯的关系恶化,正符合了美国离间俄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