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酒比不上中国酒好喝,为何酒鬼数量却是登峰造极
在世界酒类人均消费排名表上,1990年前苏联只是名列第36位,可是酒鬼之多在世界上却是十分显赫、登峰造极。
专家们的研究表明,警察中的酗酒现象似乎有职业性。在刑侦处工作人员和管片民警中,爱喝酒的人最多,分别为26%和22 %;消防队员居中,为16%;侦察员中酗酒者较少,但也为9%。或许他们也从酒中寻找摆脱痛苦和压抑的灵丹妙药!
B. 伏特加的起源与历史
伏特加”的来历 俄语“Vodka”和波兰语“Wodka”有着同样的词根,斯拉夫语的意思是指少量的水。
1533年,在古俄罗斯文献中第一次提到“伏特加”是诺夫哥德的编年史中,意思是“药”。用来擦洗伤口,服用可以减轻伤痛。
1751年,叶卡捷琳娜一世颁布的官方文件中“伏特加”具有了酒精饮料的含义,但是在民间酒精仍被称作“粮食酒”或通常简单的叫做“酒”。 俄罗斯说 传说早在15世纪末的俄罗斯,有一群僧人制造出用于消毒的液体后,有人尝试饮用这种液体,并感觉很好,随后人们就用进口的酒精,和当地的谷物还有泉水酿制伏特加。 波兰说 波兰人认为被俄罗斯称作是Gorzalka的酒在公元八到十二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早期的伏特加来自冰冻葡萄酒。因为酒精的冰点更低,把葡萄酒中结冰的部分先扔掉,剩余的部分从基本意义上说就等于蒸馏后的结果。
比较先进的蒸馏技术是在公元1400年出现的,早期波兰人把伏特加当作药物使用,波兰的史学家认为是波兰人把这种新的蒸馏方法融入进来,从而用来生产质量更好的伏特加酒。
公元1772年,波兰被分割成了俄国、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伏特加是在这个时期由波兰传入俄国的。 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说法 伏特加正式出现是伊凡三世在1478年确定了俄罗斯人爱喝的这种白酒的国家垄断权。
1553年,伊凡雷帝在莫斯科开了第一家伏特加酒馆,获得了高额利润。19世纪则是伏特加占领国际市场的一个巩固的世纪。
虽然伏特加的酒精纯度很高,刚开始时却起了个普通名字:第21号餐桌酒,此后它还曾有过多个名字,像“面包酒”、“烧酒”。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被定名为“伏特加”,这是因为这种烈性酒中水比酒多,因此取俄语水的发音谐音。
C. 俄罗斯人大多喜好喝酒,那有关俄罗斯的酒文化有哪些呢
酒,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饮料,酒的出现让人类体验到了一种没有约束,非自我的状态。而人类对酒的青睐,也自古至近未能割舍。从酿酒工艺,饮酒礼仪,到酒器,诗歌。人类无处不在的表达着自己对于酒的膜拜,宣泄着源自酒的感情。当今世界上的许多民族,或先进或落后,都拥有着自己悠久的酿酒历史。对酒,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在横跨欧亚大陆板块的俄罗斯,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北部风格”的,纯粹寻求酒精麻痹的酗酒文化。所谓“北部风格”,它是相对于“南部风格”的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来讲的,最先它是出现在北欧的瑞典,其特点就是一次性大量的饮用烈性酒。如白兰地,伏特加。俄罗斯虽然只有一少部分的国土囊括在欧洲版图之内,但是俄人对烈性酒精饮料的偏爱,却远远胜过了居住在瑞典,奥地利等北部风格起源地的人们。其实,早在基督教传入之前的古代罗斯,酒精饮料的酿造方法就已经非常普及。当时,除了在多神教徒们举办的宴会上可以见到大量的蜂蜜酒以外,寻常老百姓们的家里也都时常储备有充足的家酿啤酒或蜂蜜酒。目前,在俄罗斯,市场上酒精饮料的品种是相当丰富的。除了伏特加外,还有各种进口和国产的果酒,汽酒,白兰地和啤酒。但虽然酒类的品种繁多,但是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更钟情于俄产的伏特加和啤酒。因为它们的价格相对果酒和白兰地要便宜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两种酒喝下之后会更快的麻痹人的神经,达到忘我的境界。
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国罗斯的国酒,又称俄得克、俄斯克。日本、中国也有生产。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12 世纪,沙皇俄国酿制出一种以稞麦酿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馏而成的“生命之水” 可以认为它是现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之后不久,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引进俄国,成了伏特加酒新的原料。18世纪,确立了用白桦木炭炭层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19世纪,随着连续式蒸馏机的应用,造就了今天的无臭无味、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正牌伏特加酒,没有其他蒸馏酒的风味和香气,因此作鸡尾酒的基酒最合适。冰镇后干饮也妙不可言,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为一股火焰般的清热。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当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俄罗斯男人则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也会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吃了没有”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说出来,而是用形体语言表达: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难怪常驻俄罗斯的外国人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严格地说,伏特加酒大体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白酒,因为它并不是特指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类酒。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国产的伏特加酒有几十个牌子,由欧洲进口的也有十个牌子。伏特加酒的酿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酒精进行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气味然后加水勾兑。市面上出售的伏特加酒大都是这样勾兑而成的,度数有38度、40度和42度三种。我个人觉得这种伏特加口感较差,味同假酒。一次,一位朋友从苏联带回伏特加酒请我们几位同学品尝。我们喝了第一杯后,觉得与我们想象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便一致断定朋友带回的伏特加是假酒。这位朋友坚持说“老毛子”喝的就是这种口味的伏特加。之后,我发现朋友说的是对的。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伏特加还有一种是用粮食酿制而成的。这种伏特加口味比用酒精勾兑的那种好多了,清冽净爽,余味悠长,基本属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口味。只可惜这种伏特加酒在商店里卖的不多。
俄罗斯人宠爱的另一种酒精饮料是啤酒。在俄罗斯,啤酒是作为一种普通饮料出售的。也就是说,它不作为酒类饮料在政府控制下销售。因此,啤酒在任何一个出售软饮料的商店、商亭里你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但却未必能买到伏特加。由于其兼具软饮料和酒类饮品的特点,成为俄罗斯人每日生活的必选。无论是在酷暑还是在严冬,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在深夜,你都可以在大街小巷、车站地铁,看到数量不菲的俄罗斯男女公民或步履匆匆,或悠闲自得地手持啤酒瓶开怀畅饮的情景。这已经成为俄罗斯街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景。在街头设置的保洁箱里,街边的牙石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被人丢弃的啤酒瓶。有时候 ,会无意间发现路边的街灯上有一只啤酒瓶,所以俄罗斯人饮酒之余也没忘了幽默一下。在俄罗斯,上年纪的人还是钟情于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但年轻人已经被可口可乐等西式饮品的特殊口感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所俘虏。
葡萄酒在俄罗斯好像没有像在欧洲大陆那样占据崇高的地位,也许是伏特加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以至于再好的东西也难以取而代之。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饮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很是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齐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罗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点,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饭店,再说那样还用花钱。他们可以独自一人倚在城市的某处墙壁站着喝,也可提着酒瓶在大街上边走边喝。每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大街上尽是可爱的酒民:姑娘们一只手牵着爱犬,一手提着啤酒瓶,她们坚信啤酒就是面包;男人们手里拿的一准儿是伏特加,边走边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冻死的酒鬼,大街上随处可见踉踉跄跄找不着家门的醉汉。
俄罗斯人喝酒也不大讲究菜,喝口酒,吃口面包,再来一小口奶酪就成了。不少俄罗斯人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总备着。如果同车或同机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开了味道鲜美的熏制鲟鱼或者香肠、奶酪、腌黄瓜什么的,那他们的旅途就会更愉快了。据说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穷人喝酒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权当吃菜。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谈锋很健,极富幽默感,喝起酒来会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几杯伏特加下肚,遂雅兴大发,或翩翩起舞或尽展歌喉。接下来便是各色故事、笑话、绕口令脱口而出,妙趣横生。朋友间聚会喝酒一般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烟民们可出去过会儿烟瘾。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干杯。接下来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会或做客,最后一杯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盛情款待的感谢。
据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不是伏特加爱好者,这在俄罗斯政坛实属罕见。他喜爱喝啤酒,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在朋友执意劝说下才喝伏特加。前总统叶利钦可以说是伏特加酒最忠实的捍卫者。他不仅喜欢喝伏特加,而且常喝,并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上议院议长斯特罗耶夫很少喝酒,而且只认准一种牌子得伏特加。他喝酒很讲究,酒具必须精致,下酒菜必须可口,因而被封以“酒仙”得雅号。下议院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刚好相反,他善饮,但只要是国产伏特加就行,下酒菜也不挑剔,生嚼圆白菜足矣。
俄罗斯的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发展轨迹,漫长的历史让伏特加酒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伏特加酒造就了俄罗斯人崇尚酒文化的性格。这种酒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俄罗斯民族对伏特加酒的喜爱上。俄罗斯人天生好酒,国酒伏特加浓烈,与其豪爽大方、爱憎分明的性格如出一辙,同时使他们有极强的群聚性,性格勇猛强悍、灵魂躁动不安。其次,伏特加酒作为一种社会催化物使得一些民族性格特征更加突出。酒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酒可以催化一些情感,使得更具感情色彩。在中国早就存在“借酒助兴”之说;酒可以使得一些好的性格继续发展,也使得一些性格缺点沉沦下去。伏特加酒作为俄罗斯主要的酒种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催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俄罗斯向来以勇猛、豪放着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就拿酒来说吧,清酒酿造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酿造了法国人的浪漫,而伏特加酒则酿造了俄罗斯人的豪放、勇猛。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防部规定每名战士每天在前线可以得到100克的伏特加酒,提高了军队的士气,使战士们作战更加勇猛。反过来,对伏特加酒无节制的狂饮也加剧了一些不好的民族性格的恶化。如俄罗斯民族的发泄性、矛盾性等。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在伏特加酒的影响下渐渐地改变着自己的发展轨迹。
酗酒,更贴切的说是酒精体质已成为俄罗斯社会的一大弊病。一个俄罗斯的酒鬼,只要他有能力,他可以整月的喝,整年的喝。对于他来说,工作,家庭,都变的不再重要了。由酗酒带来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家庭不合,夫妻离异,青少年犯罪,生育水平低下,全民体质下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加上社会形态的失恒,俄罗斯人对酒精的需求近乎病态。在俄罗斯,您可以在非节假日的一天连续见到多个酒鬼,而且是在不同的时段。最早的可能是在早上八,九点中。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常会看到喝的烂醉的倒在路边的酒鬼。他们大多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刚来到俄罗斯的外国人见到这种景象,多半会认为躺在面前的是具死尸。酗酒的严重性,在现代俄语中也可见一斑。在俄罗斯,醉汗和酒鬼这两个词在理解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单词“醉汉--пьяница”是由单词 “喝--пьть”变形而来的,是表示一个刚饮完酒的人。而单词 “酒鬼---алкоголик”是由单词“酒精饮料--алкоголь”变形而来,意指一个依附于酒精生存的个体。俄罗斯男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70%左右,女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40%左右。俄罗斯的酒鬼很容易识别,他们的身上都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酒精气质。行动迟缓,平衡性差,目光呆滞,言语吞吐不清等。这种气质在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身上就有一定的表现。而且就象吸毒的人群一样,酒鬼们为了弄到酒精饮料也是可以不要廉耻,不择手段的。他们多半会去街上行乞。俄罗斯大街上的乞丐,除了被黑帮控制的残疾军人和世代游走乞讨的吉仆塞人外,大概就数行乞的酒鬼多了。有时候,酒鬼也会在街上行骗,讨得几个卢布便马上跑去酒馆喝酒了。这对于天性淳朴的俄罗斯人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丢人现眼的事情。在俄罗斯,一个酒鬼可以将一瓶0.5升,40%酒精浓度的伏特加空腹喝下去,不吃任何东西。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俄罗斯的酒鬼们在找不到,或没有经济能力买酒时。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寻找替代品。从医用酒精到廉价的花露水,从油漆到装修材料。只要是含有酒精的东西,他们都不会放过。很多俄罗斯街头的街头酒鬼都已经被这些毒性及高的替代品折磨的没有人样子了。浮肿,溃烂,感官系统严重失灵。特别是在冬天,警察们几乎天天要去街上搜寻喝醉后被冻死的酒鬼。
在现在的俄罗斯,酗酒在俄罗斯人看来已经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祖辈们喝,父辈们喝,年轻一辈们更是当仁不让。目前,酗酒现象的低龄化,是一件让俄罗斯政府非常头疼的事。如果说二十一世纪引领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是Internet(互联网),是Free style(自由式,指由自由说唱引领的发型,服装,言谈举止等的时尚文化)。那么对于很多俄罗斯的年轻人来说,它们的诱惑力都远远不如一瓶啤酒。啤酒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首选饮料,就连大街上缠绵度步的情侣们,在交流感情时也忘不了领上瓶啤酒。一个20岁左右的俄罗斯女孩,可以轻松的喝下两升左右的高度啤酒。其实,对年轻人产生错误引导的不光是他们的父辈,传媒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功不可默。在俄罗斯的各个电视台,最频繁播出的食品和饮料广告除了奶制品就数啤酒了。另外,众所周知,俄罗斯人是善于幽默的。在俄罗斯,幽默节目是所有的艺术表演形式里是最受欢迎的。各种晚会上的主打节目一般来说一定是幽默表演。而在幽默表演中醉酒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每年的新年晚会上,关于醉酒的幽默小品是一定要有的。也是人们最喜欢,最期待的。这样,醉酒成了家常话题,人们自然也就不把它当成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了。所有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负面的引导,让他们消除了对于酒的恐惧,也让他们默认了酗酒这种及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日在有关采取降低酒类消费措施的会议上称,酗酒已成为俄罗斯的“民族灾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要预防年轻人的酗酒问题。据统计,目前在20岁到39岁的俄罗斯人中,38%有酗酒的毛病;在40岁到59岁的俄罗斯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55%。虽然朋友间偶尔小酌并非什么坏事,但若不加节制地喝酒,不仅有损健康,而且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据《俄罗斯报》报道,俄罗斯人年均消费纯酒精达18升。梅德韦杰夫对此非常震惊,他认为当今俄罗斯人口下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治理酗酒问题,例如禁止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酒精饮料,严格限制酒类生产和流通,严格限制酒类广告,严惩酒后驾车等。但用梅德韦杰夫的话来说,“情况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这一次,俄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梅德韦杰夫开出的“药方”包括:遏制年轻人酒类产品消费上升的势头;规范啤酒等低度酒精饮料生产行业,严格禁止在学校周边销售酒精饮料;积极开展预防年轻人酗酒的活动,帮助年轻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酒”作为一种饮品,既造就了俄罗斯人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也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但愿这个伟大的民族能正确认识对待这一问题,重新找回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D. 俄罗斯风俗有什么
(1)他们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酱或蜂蜜,还要吃一些甜食,如自制的蛋糕、甜点心、饼干糖果等。
(2)喜欢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罗斯特有的烧开水用的水壶,传统的由铜制成,现在常见的则是不锈钢的,结构类似于中国北方烧木炭的铜火锅。
(3)喜欢喝浓茶,现代人还常在茶中放些罗姆酒。
(4)俄罗斯人是比较注重礼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万事如意”、“谢谢”、“请原谅”、“再见”、“请”等等礼貌语言,人们不但在外面经常挂在嘴上,就是在家里亲人间也离不开口。
扩展资料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莫斯科公国等多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受波兰立陶宛王国统治。东斯拉夫三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都自称是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E. 俄罗斯人喝酒有多拼
古往今来,饮酒文化基因就深植于我们的血液之中。宋代朱熹在《小学》中引用程灏所言:“醉生梦死,不自觉也。”当然,喝酒虽好,也不能太过贪杯。一个人酗酒,会令周围人不安。但如果一个国家在酗酒,会发生什么事呢?俄罗斯就一直面临着国民酗酒的问题。
俄罗斯可能算得上全世界最爱喝酒的国家之一了,大家常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关于战斗民族喝酒的各种笑话。但是事实却并不像网上的那些段子一样那么好笑。当饮酒变为了酗酒,那么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俄罗斯人热衷于喝酒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沙皇时代、苏联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俄罗斯男性饮酒
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俄罗斯人民比较苦闷,生活水平较低。在全世界最容易焦虑的国家中,俄罗斯排名第四,特别是在俄罗斯一些偏远和恶劣的地方,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比较少,喝酒就成为唯一排忧解闷的方法。
结语
酗酒给俄罗斯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不但影响到国家经济、治安各方面,而且严重威胁国民身体健康。现在俄罗斯在晚上10点以后禁止买酒,这也是俄罗斯政府也在下决心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的方法之一。
F. 在苏联喝酒,是一件会失业的事,但还是要喝
自苏联诞生之日起,俄罗斯人的酗酒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历届苏联领导人。为此苏联政府曾多次开展禁酒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反酗酒运动”。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看看这场影响深远的运动。
在这样的全民恐慌风潮中,原本为了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维持国家生产的禁酒令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苏联沦陷在了对酒精的渴求里。
“反酗酒运动”本是一场得到群众支持的运动,最终却被时间所抛弃。究其原因,在于执政者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过于强调速度,忽略了客观事实,让激烈的社会矛盾在一瞬间被出发。
一场本意是拯救苏联的运动,在事实上反而成了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并将其恶性影响通过损害苏联人身体健康的方式保留了下来……
G. 特别爱喝酒的俄罗斯人,他们最爱喝的酒是什么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喜欢喝酒,尤其对高度烈性的伏特加酒更是情有独钟。于是,有“伏特加之父”称号的世界着名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了满足俄罗斯人的需求,就研究出了伏特加的秘方,而且门捷列夫认为,伏特加最为理想的酒精度为38度,这也是俄罗斯人最喜欢酒精度。所以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钟爱犹如中国人对茅台酒一样。
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对俄罗斯人嗜酒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份报告认为,嗜酒的隐患颇多,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此时戈尔巴乔夫虽然没有掌权,但他深知酒的危害巨大。1985年5月,刚刚上任两个月就颁布命令,实施禁酒。他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下令禁用伏特加的领导人。
H. 社会主义国家的哪些商品,在苏联当年很受欢迎
苏联是一个重工业很发达的国家,但在生产日常用品的轻工业上,却显得不够重视。当年苏联常常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口日常用品,主要是东欧的那些国家。
很难想象,苏联森林资源丰富,并不缺木材,但苏联人使用的橱柜多进口自捷克斯洛伐克。
I. 俄罗斯虎头酒什么功效
俄罗斯人爱喝的虎头酒,它的功效如下,中国人不爱喝的原因如下。虎头酒是俄罗斯非常着名的药酒了,这款药酒也是有一些禁锢的,在九中也加入了十种很贵的药材,最后还加入了虎骨胶的成分,这款酒是可以直接喝的,还可以冰镇喝的,药用价值也发挥到了最大的效果。中国的就都是粮食做的,所以没有这么辣,所以俄罗斯的酒中国人是承受不了的,但是很多俄罗斯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喝酒而生病的,所以现在俄罗斯他们的政府也对酒有了限制。以上就是虎头酒的功效,中国人不爱喝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酒太辣了,人们接受不了的。
J. 俄罗斯人怎么看中国的白酒
喝酒的中国人,基本上都喝过白酒,但不少人只知道喝过的酒的 品牌 ,常说觉得某种酒好喝,某种酒不习惯之类,却不明白为什么喝不惯某些酒。
其实,中国白酒品牌成百上千,却可以分成简单的几类。一个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酒的香型。中国白酒的基础香型只有三种,清香、酱香与浓香。这三种香型,是1952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评酒大会时确立的。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酱香型以贵州 茅台 为代表,浓香型以四川 五粮液 为代表。大多数国人偏爱浓香型。
清香型白酒,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或许有人会说,白酒不都是这样的吗?事实上,经常喝酒的人就会知道,并不是这样的。比如酱香型的茅台酒,色泽就有一点偏黄。清香型白酒,多是以高梁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生产工艺可简单概括为“清蒸二次清”。一般的高粱酒,比如知名的金门高粱酒,就是清香型白酒。在全国,知名的清香型白酒,除了山西汾酒以外,还有河南的宝丰酒,西藏的青稞酒、北京的二锅头等等。需要说的是,现在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一些原本以清香型为主的酒,也纷纷推出了其他香型。
有人认为,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之源。山西汾阳杏花村的酿酒工艺,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清代雍、乾年间,汾酒的制曲和生产工艺传入陕西,很快又传入四川。现在风行全国的四川浓香型白酒工艺,酒是在陕西白酒工艺入川以后,再次创新工艺形成的。
还有史料表明,贵州茅台酒是山西盐商来到茅台后,仿照汾酒制法酿造,再经陕西盐商改良而成。所以可以说,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均出自于清香型白酒。
国外也有与中国白酒类似的酒,但通常,白酒一词,专指中国的烈性酒。国外的着名蒸馏酒种类,有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等。它们当中,最接近中国清香型白酒的,是伏特加。多数人都知道俄罗斯人爱喝伏特加,其实波兰等国也盛产伏特加,波兰有的伏特加酒精度高达八九十度。伏特加用谷物或马铃薯酿成,外观像水一样,晶莹澄澈,但刺激性强。如果要说伏特加与中国的清香型白酒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清香型白酒多少有点香气吧。俄罗斯人人均一年要喝掉60多瓶伏特加,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看到一群群俄罗斯人手中握着伏特加酒瓶,在公路上、公园里摇摇晃晃地喝酒。
中国 市场 上的进口伏特加,大多在40多度。中国人喝伏特加的比较少,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其酒瓶包装像实验室的酒精,对俄罗斯的酒有畏惧心理,等等。不过,喜欢清香型白酒的人,应该能够喜欢上伏特加。事实上,在中国的俄罗斯人,也多喜欢清香型的二锅头。2014年环球时报就曾报道,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在北京工作时,就经常在中餐馆里买红星二锅头。
去年9月的时候,我们学校学生足球校队曾经去俄罗斯参加了萨拉托夫市举办的首届中俄大学生足球友谊赛。今年六月这支萨拉托夫大学校足球队回访我们学校,照旧还是要和我们校队踢一场友谊赛。
因为回访的队伍里还有萨拉托夫州的官员,所以我们在头一天晚上的欢迎宴上准备的有白酒,本来是招待这些官员的,结果足球队的那些半大孩子一上饭桌看见白酒照样两眼放光。
结果最后负责陪同这支足球队的中方人员热菜没上完就全部阵亡了,然后俄罗斯人自己跟自己喝,从傍晚喝到半夜,喝得原来为他们一周吃饭准备的酒一晚上全喝完了,喝得第二天早上足球队员们都爬不起来床,原计划上午十点开球的比赛硬生生推迟到了十点四十五分才开球。
然后,这帮喝的腿脚都软了的俄罗斯半大小子就这么醉醺醺的走着踢,上半场踢了我们校队五比零……
再然后,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死活不敢再给他们上酒了,怕真的喝死上一两个算外交事故了。
然后这帮小伙子舔着嘴唇说,中国酒就是好喝,尤其好的是喝完之后不上头……
………………………………
………………………………
小哥哥们,招待你们的是45度的西凤啊!
不上头?
你们还只是一帮孩子啊!
我们里这有些鱼民经常在界江用白酒换俄罗斯人的东西,起先没禁枪之前,用酒换枪,后来不让个人持枪了,就用酒换呢大衣什么的,只要给他烈酒,你让他用什么换都行,只要他们有的就行。后来我们发展了,老毛子的东西又笨又重,都不喜欢了,要什么也好买了,这样的交易逐渐断了。不过老毛子的大衣真抗穿,铺着、盖着你就造吧。
看见过几次俄罗斯人喝酒,咱们喝酒都相互让让,俄罗斯人喝酒不用让,抢着喝。喝醉了还闹事,所以跟俄罗斯人喝酒,千万别让他们喝,不让他自己就喝醉了。看他们喝酒的贪婪劲,酒在他们的眼里,那真是琼浆玉液,人间至宝,能使人欲仙欲飘,给个神仙都不换。
俄罗斯人,对中国白酒爱恨交加,爱中国白酒喝着清香浓香酱香后味很美,河南话叫个得劲儿,但比起俄罗斯伏特加是不够的,没有烈性口感,俄罗斯人爱喝的白酒后味热辣,从嘴里到喉咙,一股发烫的感觉,一种民族有一种民族的口味,俄罗斯人不像中国人爱的酒缅香透甜,俄罗斯人爱的白酒辛辣发烫。
俄罗斯人对酒有一种近乎于痴迷的状态,这也使他们的民族素质在急剧下降。最初我们黑龙江这边去俄罗斯种地的都要带一些白酒过去,用酒可以和他们换一些商品,可是带酒不能带太多,否则过海关会被俄罗斯没收,有的人就想办法带酒精过去兑上水卖给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确实很喜欢中国的白酒,只要有钱就想买酒喝,而且一定要喝醉,俄罗斯的醉汉特别多,俄罗斯的警察对醉汉的管理方法就是打,只要被警察看到就一顿胖揍。在我们种地的地方有一个中年的俄罗斯男人,中国人种地的时候如果缺人手就会雇他来干活,干活还可以跑,但只要给他开工资,他马上就去买酒喝,一直到把这些钱喝光为止,喝的酩酊大醉好几天不能干活,没钱了再来干活,有钱了还是要狂喝。我感觉现在的俄罗斯人已经没那种战斗民族的气势了,用中国的白酒就可以战胜他们。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本人混迹俄罗斯十多年就自己真感受来谈几句。俄罗斯人爱酒,男男女女基本都会来几囗。但是俄罗斯人很少喜爱中国白酒的。苏联解体后中国白酒涌入俄罗斯,刚开始俄罗斯人还是以喝到中国酒为荣的,很快情况反转。原因如下:1俄罗斯市场售卖的伏特加统一40度,中国二锅头56度,俄罗斯人喝酒喜欢用大杯一口闷。一瓶二锅头三两下干完了第二天头痛脑列的。2伏特加是很纯粹的酒精,中国白酒加了太多香精不符合人家口味。3、90年代有些不法商败往俄罗斯卖假酒喝死十多人,此事造成极恶劣影响。4、纯正的伏特加一点不辛烈入囗爽滑,喝了不上头。说伏特加辛烈的也许是人云易云也许一直喝的是低价伏特加。我认识好几个经常去中国的俄罗斯人问及是否喜欢中国白酒,答案基本是否定的。俄罗斯人是民族自豪感极强的在他们心中伏特加才是世界上最好喝的白酒。
这个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在俄罗斯生活俩年,带过去一箱中国白酒,我自己喝了,一是中国白酒度数偏高,伏特加是40度,中国白酒50 度以上,俄罗斯人喝酒不会一口口抿,都是干,所以高度酒受不了。第二,中国酒有香精味,如果你喝惯了伏特加,喝中国酒有很浓的香精味。
在黑河你还能经常看到这一幕,一群俄罗斯人大喝特喝中国酒。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酒很便宜,在俄罗斯一些贫困的人是喝不起酒的,在中国一瓶酒精度40多度的酒便宜的有十几块钱,更别说那些几块钱的啤酒了。所以在黑河一到夏天就能看到这些俄罗斯人一边逛大街,手里提着啤酒瓶子一边走一边喝,有些俄罗斯人还会坐在台阶上一边喝一边看路人丝毫不需要吃些东西,男男女女都是这样。这和我们拿着饮料很相似,只不过中国人饮料不会醉,俄罗斯人喝啤酒不会醉,这就是差距。
和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喜欢喝那些香浓的酒,但是俄罗斯人更喜欢喝那些酒精度高的酒,一般在他们眼里喝啤酒喝红酒都不是喝酒。
拿我在俄罗斯喝过的几种伏特加来说。Absolute,Finland和一种在贝加尔湖附近城市买的,瓶身有一个贝加尔湖缩略图的伏特加,还有两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白酒。总之因为禁酒令的关系,我喝过的这些都是40度,不多不少。但是口感都不烈,甚至有点像鸡尾酒,而且并没有感觉到后劲大这一说,一般一瓶750ml我喝个500ml差不多,国内的白酒我还真有点喝不进去尤其酱香,浓香。国内的同款俄罗斯酒以absolute 居多,我只能说我是一口都喝不下去
不好说,我说个实例大家共乐之,一次我去虹桥机场候机大厅,看见3个老外在免税商店和营业员说俄语,营业员不懂俄语大家说的很不开心,正好我同去的是早年大学生会俄语,过去一听买高度白酒(要尖庄56度)。以为这人要带回去送人也就帮他们翻译。买好以后我们在候机大厅,看见3俄国佬就当白开水一样把3瓶尖庄喝了上飞机。真事大概2000年以后的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