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红场流光溢彩,他们通常是如何庆祝圣诞节的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欧洲国家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是一个宗教节日。但有一个国家的圣诞节比25日的圣诞节晚了近两周的时间。
它就是我们的邻居——俄罗斯。俄罗斯人受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的影响很深,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俄罗斯人大部分是东正教的信徒,而东正教的圣诞节是1月7日,所以俄罗斯过的圣诞节是正东教圣诞节,同样是庆祝耶稣的生日。
B. 俄罗斯的传统节日有多少
俄罗斯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新年和四季节日(送冬节、桦树节、丰收节和迎冬节)。除此以外,由于东正教长期作为俄罗斯的国教,影响深远,不少宗教节日已经成为俄罗斯人传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新年(元旦):俄罗斯的新年曾经定在每年初春时分的3月1日,届时举行隆重的祭祀太阳的仪式。15世纪末又受拜占庭的影响把节期改到9月1日。直到1699年,彼得大帝才依照西欧各国的传统习惯,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1669年除夕午夜,彼得大帝在红场上点燃了第一枚礼花,并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枞等常青树装房屋,以示吉祥。于是后来枞树成为圣诞节和新年的主要标志。由于节期相近,东正教把新年和圣诞节连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庆祝活动中少不了严寒老人(圣诞老人)和雪姑娘,他们向人们赠送礼物,祝贺新年。1930年,苏联政府将新年正式定为全国性节日。新年时,各个公共场所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城市的大广场上耸立着高大、漂亮的新年枞树,家家户户的客厅里也摆着挂着各种小礼物的枞树,塔形的枞树象征生命常青。在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钟,克里姆林宫巴斯克塔上的大自鸣钟传出洪亮的钟声,收音机和电视将钟声传遍全国。举国欢庆,人们打开香槟,互相祝贺新年。公历1月14日是俄历元旦,俄罗斯人照例又要庆祝一番,尤其在农村。
送冬节(谢肉节):新年后第二个最热闹的节日是送冬节。送冬节是四季节日之一,节期约在2月末、3月初,为时一周。送冬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人们认为冬去春来是春神雅利洛战胜严寒和黑夜的结果,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都要举行隆重的送冬迎春仪式。人们用烤成金黄色圆形小薄饼祭祀太阳,晚上则燃起篝火,烧掉用稻草扎成的寒冬女王像。人们以此欢庆经过漫长的严冬,明亮的太阳又开始为大地送来温暖。节日期间吃黑麦烤制的犁形、耙形大面包。第一天播种时,人们带着面包、盐和鸡蛋下地,当牛马犁出三条垄沟时,人们吃掉一部分面包和盐,其余的喂牛马。又把鸡蛋埋入土中,表示祭祀大地,祈求保佑。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无力取消这一异教的民间节日,只好把春耕节改称谢肉节,节期安排在春季大斋前一周。教会把这一周称为无肉周或干酪周,因为在这一周里人们仍然可以吃荤食或乳制品,这一周过后,进入大斋期,人们将不得吃肉食和乳制品,故称谢肉节,意为大斋之前向肉食告别。谢肉节持续7天,每天各有其名,庆祝方式不尽相同。星期一为迎春节。家家户户煎制圆薄饼,作为节日的必备食品,吃时佐以鱼子、酸牛奶等。星期二为始欢节。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家的未婚姑娘和小伙子们一起娱乐,为他们牵线搭桥,提供挑选意中人的机会。星期三为宴请日。岳母宴请女婿。星期四为狂欢日。庆祝活动达到高潮。人们在大街上举行各种狂欢活动,开怀吃喝,尽情欢乐。星期五为新姑爷上门日。新女婿宴请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饼。星期六为欢送日。人们载歌载舞把象征寒冬女神的草人用雪橇送往村外烧毁,在这一天新媳妇要拜访丈夫的姐妹。星期日为宽恕日。人们走亲访友,拜访邻里,请求他人原谅自己的过错。60年代末,苏联政府将这个节日改为送冬节,又叫俄罗斯之冬狂欢节。节日的古老习俗和宗教意义都淡化了。但这个节日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重要节日,象征太阳的圆薄饼依然是节日的必备食品,节日期间跳的圆圈舞依然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形式。节日里,各地还举行化装游行,彩车上载着人们装扮的寒冬女神、俄罗斯三勇士等神话中的人物,人们载歌载舞送别寒冷的冬天,迎接温暖的春天。
桦 树 节:四季节日的第二个节日是桦树节,节期在俄历每年6月24日。桦树节源自古代的夏至节。夏至节本在6月22日,这一天太阳在空中达到最高点,此节日带有太阳崇拜的色彩。在农村,此时夏季来临不久,农民辛劳一春,稍得清闲,因此要欢庆一番。民间的庆祝活动体现了水火崇拜。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花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有人从篝火上跳过,或烧掉旧衣服,以消灾辟邪,强身祛病。人们还把桦树枝与祭品一起投入湖中,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少女们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花冠上,放进河水中,谁的蜡烛燃得最久,谁就被认为是将来最幸福的人,她们还按照花环漂动的方向占卜自己的婚事。古代,俄罗斯过夏至节时还要到森林中寻找两株距离很近的小白桦树作祭祀用。有的地方则用花环、彩带装饰一株小白桦的风俗。后来东正教把夏至节与圣三主日结合在一起,将时间改在6月24日,因为东正教在这一天纪念施礼约翰诞辰。节日期间教堂用桦树枝装饰起来,教徒们也手持桦树枝来做礼拜。民间还把这一天看作是悼亡节,都要去上坟。夏至期间正是草木繁盛、气候宜人的季节,人们都在户外举行欢庆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因此到了苏维埃时期夏至节变成了苏联青年节。这一天欢庆又离不开桦树,于是从1964年起又被称作桦树节,或者"俄罗斯小白桦节"。白桦树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1-15世纪许多古罗斯文献就是刻写在桦树皮上的。不少俄罗斯作家都怀着深厚的感情描写过白桦树,在俄罗斯人看来,桦树是那么秀美,挺拔。桦树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用桦树枝、矢车菊、铃铛装饰房间。节日里还要举行联欢会,女主持人被称作"小白桦",还有化装游行,游行队伍簇拥着桦树,真是处处有白桦树。
C. 俄罗斯的民俗风情
俄罗斯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境内,1986年前称为华俄后裔。他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此采金、修筑中东铁路的中国内地汉族单身男子和居住在俄方一侧俄罗斯少女结合的后代。
俄罗斯族一般从父姓,名字多半中俄双重姓名。他们的住房一般是具有明显俄罗斯风格的“木核楞”或欧式建筑。饮食特点是以俄罗斯风味餐饮为主,也经常食用中餐。俄罗斯族同当地其它民族一样也过元旦、五一、三八、十一及民间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庆祝方式与当地汉族相同。但是,俄罗斯族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当数“复活节”,也称之为“巴斯克”节。节日期间,亲友间互相祝贺,长者向儿童赠送礼品。青年人向长者请安祝福,并有俄罗斯歌舞表演、撞彩蛋、荡秋千等活动,同时全家人一同品尝精心制作的各式俄罗斯风味美食。
俄罗斯族是我国各民族中的一个成员,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成为呼伦贝尔旅游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D. 俄罗斯的节日的日期及介绍(英语)
俄罗斯建军节,妇女节,劳动节,胜利节等。
俄罗斯的重要节日
1、公历新年;1月1日
2、俄罗斯建军节公历
2月22日是俄军的建军节。2月23日,原为前苏联的红军节。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节日改为俄军建军节,并将日期改在2月22日。
过去,每逢这一节日,国家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现在,俄罗斯不再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是,国家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在节日时,都要到红场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举行仪式,晚上燃放焰火。一些政党、社会团体仍然自发地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活动。这一天,国家定为公休日。
3、妇女节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这是一个全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解放而斗争的庆祝日。这一天,女职工通常能享受一天的假期。在家里,丈夫通常要把作饭等家务劳动全包下来,让妻子休息。
4、劳动节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按规定,这一天放假。同时组织各种庆祝和游艺活动,或者举行群众性游行。以往,这类活动有政府组织,游行队伍中包括各企业、机关的代表。现在,除政府组织的庆祝活动外,各种不同政见的组织者、劳工团体往往在这一天也自发地组织各种庆祝活动,阐述各自的政见,扩大本组织的影响。各种俱乐部都要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节日情绪很高。
5、胜利节
胜利节定在5月9日。这是原苏联时期,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纪念节日。俄罗斯独立之后保留了这个节日,并改称为胜利节。每年这一天,莫斯科都要举行隆重的集会和阅兵式庆祝胜利。国家领导人前往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进行哀悼。夜晚,莫斯科和各英雄城市鸣放礼炮,纪念死难者。同时,燃放焰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6、诗歌节
6月6日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诞生日。这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这里,参加诗歌节纪念仪式和赛诗会。全国各地也都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7、国庆节
俄罗斯国庆节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并发表了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脱离苏联,主权独立。这一天便被俄罗斯定为国庆节。目前,俄罗斯人在这一天并没有举行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政府也没有组织什么正式的庆祝仪式。但是,6月12 日被定为公休日。
8、三圣节
三圣节在复活节后第50天,又称圣降灵节,是东正教中的一个重大节日,和斯拉夫人的悼亡节结合在一起,民族色彩浓重,流传很广,是俄罗斯民间最重要的夏季节日,最受青年人喜欢。节前,屋内外、院内外和街道上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家家房前都摆着桦树,室内也用桦树枝装饰起来。姑娘们成群结队到森林里去采集各种药草。节日这天,青年们从教堂出来后,吃点儿饭,稍事休息,就聚集在一起到林中去编织花环、游戏、跳圆圈舞并把编好的花环挂到桦树上,放声高歌,然后各自回家。这是庆祝活动的第一部分,称为编花环。此外,要烧篝火,准备一定的菜肴,如鸡蛋、火腿、奶酪、酸奶以招待客人。第二部分是解花环。一个星期后,人们重新聚到同一空地上,唱歌、游艺、跳圆圈舞,然后开怀大吃。吃饱喝足之后,从桦树上取下节日那天编织的花环,戴在头上,而后做个木偶,并将其穿戴起来,称为伊凡·古巴拉。大伙儿载歌载舞,欢乐地走到附近的江、河、湖、塘边,把伊凡·古巴拉扔入水中,接着把花环也扔入水中。在扔花环入水时,还伴有“猜猜看”游戏。谁的花环沉入水底,谁心中的愿望就能实现。
9、青年节
每年6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日是青年节。节日这天,男女青年们兴高采烈地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有些地区的青年在这一天开展各项义务劳动,大搞清洁卫生或者植树造林。有些地区举办各种文艺演出会、联欢会。有的年轻人利用节日的喜庆气氛举行婚礼,使得节日更加热闹。
10、体育节
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体育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举行带有地方色彩的群众性体育比赛。
11、知识节
9月1日是知识节。这一天是全国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成千上万的儿童和青少年被迎入通往知识宝库的学校大门。因此,人们习惯称这一天为知识节。
12、十月革命节
11月7日是前苏联的国庆节,现在作为传统节日依然保留了下来。过去,这一节日要举行隆重的大节日,甚至平民百姓也要在家中大办节日宴席。现在,政府有组织的庆典和各种娱乐活动已经取消,但是许多政治组织、群众团体依然自发地组织起来,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甚至游行。莫斯科红场依然万头攒动,群情激昂,胜过平时。
13、宪法节
12月12日是宪法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沿用70年代制定的宪法,尽管其间这部宪法经过多次修改,但是已经不适应于发生根本变化的新形势。这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1994年9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颁布命令,将该12月12日定为宪法日,每年12月12日放假一天。不过,目前没有任何庆祝仪式。
14、 国际文化艺术节
国际文化艺术节是近代陆续兴起来的,主要为国际文化交流性质的盛会,可以使俄罗斯人民更好地了解世界,也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的精华。如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莫斯科之星艺术节、俄罗斯之冬艺术节等等。这些节日大多每隔几年定期举行,有的和俄罗斯传统节日结合在一起,每年举行。
15、行业性节日
行业性节日在俄罗斯很多。几乎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节日。比如,宇航节--4月12日,印刷节--5月5日,无线电节--5月6日,边防战士节--5月28日,教师节--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另外,还有矿工节、厨师节、建筑工人节等等。这类节日中,一部分具有全国性质,有固定日期,一般是在与其邻近的休息日举行庆祝活动。一部分只具有地方性质,在某种行业最为发达和有历史传统的地方才有重要意义。一部分则没有固定日期。这类节日的庆祝活动包括两部分,即庆典和群众性娱乐。
16、送冬节(谢肉节)
新年后第二个最热闹的节日是送冬节。送冬节是四季节日之一,节期约在2月末、3月初,为时一周。送冬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人们认为冬去春来是春神雅利洛战胜严寒和黑夜的结果,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都要举行隆重的送冬迎春仪式。人们用烤成金黄色圆形小薄饼祭祀太阳,晚上则燃起篝火,烧掉用稻草扎成的寒冬女王像。人们以此欢庆经过漫长的严冬,明亮的太阳又开始为大地送来温暖。节日期间吃黑麦烤制的犁形、耙形大面包。第一天播种时,人们带着面包、盐和鸡蛋下地,当牛马犁出三条垄沟时,人们吃掉一部分面包和盐,其余的喂牛马。又把鸡蛋埋入土中,表示祭祀大地,祈求保佑。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无力取消这一异教的民间节日,只好把春耕节改称谢肉节,节期安排在春季大斋前一周。教会把这一周称为无肉周或干酪周,因为在这一周里人们仍然可以吃荤食或乳制品,这一周过后,进入大斋期,人们将不得吃肉食和乳制品,故称谢肉节,意为大斋之前向肉食告别。谢肉节持续7天,每天各有其名,庆祝方式不尽相同。星期一为迎春节。家家户户煎制圆薄饼,作为节日的必备食品,吃时佐以鱼子、酸牛奶等。星期二为始欢节。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家的未婚姑娘和小伙子们一起娱乐,为他们牵线搭桥,提供挑选意中人的机会。星期三为宴请日。岳母宴请女婿。星期四为狂欢日。庆祝活动达到高潮。人们在大街上举行各种狂欢活动,开怀吃喝,尽情欢乐。星期五为新姑爷上门日。新女婿宴请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饼。星期六为欢送日。人们载歌载舞把象征寒冬女神的草人用雪橇送往村外烧毁,在这一天新媳妇要拜访丈夫的姐妹。星期日为宽恕日。人们走亲访友,拜访邻里,请求他人原谅自己的过错。60年代末,苏联政府将这个节日改为送冬节,又叫俄罗斯之冬狂欢节。节日的古老习俗和宗教意义都淡化了。但这个节日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重要节日,象征太阳的圆薄饼依然是节日的必备食品,节日期间跳的圆圈舞依然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形式。节日里,各地还举行化装游行,彩车上载着人们装扮的寒冬女神、俄罗斯三勇士等神话中的人物,人们载歌载舞送别寒冷的冬天,迎接温暖的春天。
17、桦树节
四季节日的第二个节日是桦树节,节期在俄历每年6月24日。桦树节源自古代的夏至节。夏至节本在6月22日,这一天太阳在空中达到最高点,此节日带有太阳崇拜的色彩。在农村,此时夏季来临不久,农民辛劳一春,稍得清闲,因此要欢庆一番。民间的庆祝活动体现了水火崇拜。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花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有人从篝火上跳过,或烧掉旧衣服,以消灾辟邪,强身祛病。人们还把桦树枝与祭品一起投入湖中,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少女们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花冠上,放进河水中,谁的蜡烛燃得最久,谁就被认为是将来最幸福的人,她们还按照花环漂动的方向占卜自己的婚事。古代,俄罗斯过夏至节时还要到森林中寻找两株距离很近的小白桦树作祭祀用。有的地方则用花环、彩带装饰一株小白桦的风俗。后来东正教把夏至节与圣三主日结合在一起,将时间改在6月24日,因为东正教在这一天纪念施礼约翰诞辰。节日期间教堂用桦树枝装饰起来,教徒们也手持桦树枝来做礼拜。民间还把这一天看作是悼亡节,都要去上坟。夏至期间正是草木繁盛、气候宜人的季节,人们都在户外举行欢庆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因此到了苏维埃时期夏至节变成了苏联青年节。这一天欢庆又离不开桦树,于是从1964年起又被称作桦树节,或者"俄罗斯小白桦节"。白桦树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1-15世纪许多古罗斯文献就是刻写在桦树皮上的。不少俄罗斯作家都怀着深厚的感情描写过白桦树,在俄罗斯人看来,桦树是那么秀美,挺拔。桦树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用桦树枝、矢车菊、铃铛装饰房间。节日里还要举行联欢会,女主持人被称作"小白桦",还有化装游行,游行队伍簇拥着桦树,真是处处有白桦树。
E. 俄罗斯过年的习俗与中国的差别
1、时间不同。中国新年是元旦(1月1日)和春节(农历一月一日);俄罗斯像中国一样,除公历外,还有古老的民间历法。根据东正教的历法,圣诞节和新年要比欧洲的节日晚两个星期。也就是说,1月7日是俄历圣诞节;1月14日是俄历新年。
2、吃食不同。中国传统的中式菜式,饺子、鱼、年糕等等;俄罗斯新年的餐桌是西式菜式,各式的开胃冷盘,热菜,甜点。应当说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槟是必不可少的。
3、活动不同。中国认为过年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而在俄罗斯,新年是最大浪漫节日,爱人要过在一起 。
4、寓意不同。中国赋予新年的情感是一种圆满幸福、感恩团圆,一种对本年劳动结束的总结和对来年生活的期盼;而在俄罗斯,新年更多的像一场狂欢的PARTY,休闲娱乐的时光。
F. 俄罗斯的教师节是几月几号
不同国家教师节时间一、葡萄牙: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二、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各地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法动。三、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四、法国:教师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五、波兰:每年10月14日为国家教育日和教师节。六、美国:美国的教师节是5月的第1个星期二,是个放假的节日。七、匈牙利:每年6月5日,是匈牙利的教师节。八、韩国:每年5月15日定为教师节。九、阿尔巴尼亚:每年3月7日定为教师节。十、印度尼西亚:每年5月2日被印度尼西亚规定为教师节——国民教育节。十一、苏丹:苏丹从1971年2月24日起,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将这天定为教师节。中、小学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和纪念
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国民党政府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1]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2],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3]。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2]。
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2]。
建立新中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4]。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2]。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4]。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2月,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3]。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操场庆祝首个教师节
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4]。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3]。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3]。1985年9月10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致全国教师的信》,中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并在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4]。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5]。
在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6]。
G. 俄罗斯族的节日习俗:俄罗斯族的名人都有谁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俄罗斯族?的历史来源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士兵被俘归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间,又有百余俄罗斯士兵,随军队自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
18世纪前后,有部分俄罗斯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传教士等迁入我国新疆北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在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建立居民点,又有大批俄罗斯农民迁入中国境内。沙俄利用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在新疆的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设立领事馆和贸易圈,不少俄罗斯商人和手工业者迁入。十月革命后,这些俄罗斯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国的国籍。十月革命期间,流入新疆的沙俄士兵,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1932-1938年,在苏联远东地区定居的许多华侨被强行谴送回国,这些华侨大多携带所娶俄罗斯族妻子进入新疆。据统计,当时进入伊犁、塔城的有19000余人。今天,新疆的俄罗斯族多数是这些人的后裔。1955—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国国籍的俄罗斯人迁返苏联,新疆俄罗斯族的人口因而剧减 。
另外,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带,也有少量俄罗斯人。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或淘金,或伐木,或种地,后来逐渐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通婚。今天,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的俄罗斯族大多是他们的后裔1。
新中国成立前,俄罗斯族在消除新疆战乱,保持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屡立战功。1931年被新疆省政府招募组成俄罗斯“归化军”,人数最多时曾有3个团,在击垮甘肃军阀马仲英部队的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3年,归化军与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乌鲁木齐发生的“四一二”政变,推翻了金树仁军阀政府在新疆的反动统治。
1944-1949年,俄罗斯族人在新疆三区革命军事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富有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的俄罗斯族军官进入各级指挥员岗位,不少俄罗斯族人被任命为营、连、排级指挥员,还有的人在三区政府的军事厅和内务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甚至为革命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01年4月16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在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建立了全国惟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历史习俗节日
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在公历1月7日,届时,家家都装饰圣诞树,享用丰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唱歌跳舞,欢度圣诞夜。复活节在每年4月间,节前49天为斋戒期,过节第一天即复活节。
俄罗斯族的复活节为节中之节。届时家家准备丰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庆贺,尽情歌舞。过节前一天,各家要煮很多彩蛋,看上去犹如五彩缤纷的花坛。客人进门祝贺时,主人分给每人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在欢聚进食时,主人和客人还玩碰鸡蛋的游戏,有输有赢,非常有趣。
俄罗斯族习俗节日:俄罗斯族的名人都有谁
俄罗斯族圣诞节
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或主隆生节。在新疆,日期定在公历1月7日,节期约10天,这一节日已经演变成信仰东正教的新疆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前夕,俄罗斯族人大量购置货物,买圣诞树布置家庭,亲朋好友间互赠圣诞礼物;俄罗斯族年轻人还组织起来,装扮各种吉祥动物和圣诞老人,成群结队到各家各户拜贺、祝福。圣诞之夜,家人团聚,按习惯,晚宴必备圣诞鹅。节日期间,俄罗斯族举行各种规模的聚会,唱歌、跳舞、欢度佳节。1985年后,每逢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俄罗斯族习俗节日:俄罗斯族的名人都有谁
俄罗斯族谢肉节
谢肉节是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俄语叫“玛斯列尼嚓”。俄罗斯人的谢肉节在复活节前第8周,大斋前的一星期。谢肉节过后,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进入为期40天的大斋期。大斋期间不能吃肉,所以叫“谢肉”。谢肉节期间俄罗斯族教民们除了不能吃肉,也不能吃鸡蛋,有的人甚至连牛奶也不喝,只吃粮食、蔬菜、水果和植物油等。俄罗斯族人的谢肉节要持续7天,也就是一直要持续到复活节前夕,这7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谢肉节期间俄罗斯族一般要吃一种煎饼,状似太阳,也象征着太阳,表示欢庆太阳的复苏,所以谢肉节又被称做“太阳节”。按习俗,有的地方把做好的第一张煎饼放在风窗上祭祖,另外一些地方把第一张煎饼放在田地里,以祈求太阳尽快使大地解冻,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做送冬节,也是迎接春天、迎接春耕季节到来的日子。按风俗,谢肉节期间,人们会以一些名目聚会宴饮,还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但不能举办婚礼,所以要操办婚事的人家须在斋期前举办。如果某家有未婚的大龄女子,主人的好友就会相约在谢肉节期间到这家来,用小木橛插上门或用绸带象征性地绑在主妇的腿上,然后对主人说,要想出门或想解开绳子就得请客,意思是惩罚主人为什么把女儿束缚在家里,不让她们婚嫁。
H. 多人雪地里狂欢肉搏,俄罗斯最“奔放”的节日是什么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旅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去到外国旅游,我们常常都会见到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很多都跟我们的文化风俗不太一样,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报以尊重和敬畏,因为每一种文化的诞生,都是当地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而俄罗斯的姑娘们,也会围观小伙子打群架,并且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不知道各位看官对这种俄罗斯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呢?你们觉得这样的传统习俗,保留到今天有怎样的意义呢?请在评论区里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I. 俄罗斯有哪些礼仪习俗
1、俄罗斯人是喜欢用茶炊煮茶的。而茶炊是俄罗斯人特有的烧开水用的水壶,它传统的由铜制成,俄罗斯常见的则是不锈钢的水壶,结构形似于中国北方烧木炭的铜火锅。
2、俄罗斯的人一般的见面礼是握手,但握手时是要脱下手套的,以显示礼貌。久别的亲朋好友常用亲吻拥抱礼,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
3、俄罗斯男士要吸烟的时候,要先征得女士们的同意,颇具绅士仪式。
4、俄罗斯人是喜欢喝浓茶的,现代的人还常在茶中放点罗姆酒。
5、相识的人相遇总是互相问好。就是不相识的人,如果在人不多的地方迎面相遇,也习惯于打个招呼。
俄罗斯国家的人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的,俄罗斯人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但是却认为“7”就是意味着幸福还有成功。还有俄罗斯人非常的不喜欢黑猫,认为黑色猫不会带来好运气。
在俄罗斯的隆重的场合,俄罗斯人还会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重要的贵宾来以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到来。
J.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介绍俄罗斯的桑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俄罗斯桑拿,在莫斯科哪里可以洗俄罗斯桑拿
俄罗斯桑拿是大多数莫斯科人都喜欢的冬季“节目”,相比于传统桑拿,它没有那么热,而且更湿润一点,这对于排除身体毒素是很有帮助的。我之前去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朋友跟我说了一句俄文,大概发音是lyokum parom,翻译过来就是蒸的轻松,因为一场完整的俄罗斯桑拿,包括蒸、用桦树汁拍打身体以改善循环排除毒素、享用美味的茶点等多个步骤,确实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