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苏联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经济欠发达。而与美国常年进行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又异常的庞大。国际上一般认为,军费开支占GDP的2%-5%左右比较合适,超过5%会对国家长远发展有影响,而超过10%则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而苏联的军费开支,最高峰时居然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5%左右,迫使国家大举借债。截止到1988年为止,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再借钱给苏联。最终,积重难返,一溃千里。
2.苏联轻工业与重工业严重失调,过分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苏联有一个怪现象:国家可以研发出“人造卫星”、“洲际导弹”、“载人航天飞船”;但却生产不出“圆珠笔”、“尼龙袜子”、“水果糖”,这些日常生活用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苏联虽然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两极霸主之一,但人民生活水平却远远低于其它西方国家。(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死路一条——邓小平)。
3.苏联长年累月的自我封闭,不改革不开放,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在还未进行经济改革前,就突然进行激进的,乃至疯狂的“政治改革”。一切向西方看齐、一切照搬西方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措施到底是不是真的适合苏联。一下子毁掉了苏联的根基。
4.苏联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从1957年武装干涉匈牙利,到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再到1979年—1989年入侵阿富汗,都反映出克林姆林宫的一贯的行为准则——“作为邻居,除非你打得过我,否则,你就要听我的话。”美国前国务亲基辛格说过:“没实力,永远不要和俄国人谈判!他也不会跟你谈判。”而这种霸道的做法,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恐惧、反感乃至愤怒、厌恶。疏远了苏联与国际社会的距离。
5.除了苏联内部的原因外,在外部,美国人也常年煽动、资助一些个人或非政府组织(NGO),给苏联政府诋毁、抹黑。这些个人或组织在1991年的8.19政变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B. 俄罗斯地震原因是什么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
发震时刻: 2011年10月14日 14:10:12
纬度: 54.2°
经度: 123.7°
深度: 10 千米
震级: 6.6
参考位置: 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交界处北几十公里,距离漠河不远。
C. 俄罗斯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民族人口比例原因,俄罗斯民族只占苏联总人口的50%。俄罗斯民族是苏联团结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至少在苏联存在的前期是这样的,也是苏联最重要最强大的民族。其他各民族大概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概很少有,也希望苏联不分裂的民族。而俄罗斯以外的民族人口数量,占苏联人口数量的一半左右。在政府及军队构成中,也占有较大比例。人口比例因素是苏联分裂的首要潜在基础因素。
其次是利益因素。这才是导致苏联分裂的根本原因。苏联大概与我国现在类似,实行不一样的民族政策,主要是优待苏联国内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大部分民族。优待与歧视是等效行为,其实就是歧视俄罗斯民族。苏联最大的民族在自己国家内部受到歧视压制,对这个民族的打击很大。自信、自尊等的打击。打击了俄罗斯民族对苏联的信任,产生对苏联的怨恨,使俄罗斯民族对苏联统一维护的愿望及行动,降低到极低点。一个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也变的对苏联分裂感到无所谓了,甚至支持苏联分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联是被苏联国内所有民族抛弃了。
再次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极大方便了苏联的分裂。苏联各个主要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自治区域。民族自治区促进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培养了本民族建立国家的各种人才,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机构网络。为民族国家的成立奠定了各种基础。只需要时机成熟,宣布一下独立,就可以了。这是苏联迅速分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斯拉夫分裂的重要原因。
苏联在一些加盟共和国内部设立了一些,等级低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域。在苏联时代,这些民族自治区域无所谓,但是,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以后,问题就出来了。这些加盟共和国内部的民族自治区也想独立,并且独立也很方便。成为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新麻烦。有时导致国家内战,格鲁吉亚就有这样的情况。前南斯拉夫学习苏联,在塞尔维亚内部设立了科索沃自治区,导致了内战,最终导致科索沃独立。民族自治区域政策是祸害许多国家的重要根源。
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行为,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外都是小心奕奕,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虽然他们内心希望苏联分裂,但是害怕受到俄罗斯族人的打击。这些加盟共和国依然认为苏联是俄罗斯人的苏联,因为苏联是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其它加盟共和国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但是俄罗斯人早已经不这样认为了,早已经迷瞪过来了,是苏联的民族政策让俄罗斯人迷瞪过来的。苏联不是俄罗斯人的苏联,是欺压俄罗斯人的苏联,与其受苏联欺压,不如分出去。最终,是俄罗斯人点燃了分裂苏联的高潮。在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很长时间后,苏联已经基本稳定时,叶利钦首先宣布俄罗斯独立,然后各加盟共和国才群起效应。
D.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是什么
1908年6月30日清晨,俄罗斯通古斯河畔的人们还在睡梦中。突然,一声天崩地裂的爆炸,巨大的蘑菇云随即腾空而起,强烈的热气流席卷大地。瞬间,6000平方千米的森林一截为二,巨大的声响传到了100千米之外,爆炸中心地区草木烧焦,金属熔化,牲畜死亡……
爆炸不仅仅使附近地区的居民惊恐万状,受害匪浅,甚至波及到了遥远的地区和国家。据说爆炸发生时,英国伦敦的电灯骤然全部熄灭,一片黑暗;在荷兰,夜空中出现了白昼般的光亮;另一半球的美国,人们在黑暗中感觉到大地在抖动。
事后,众多的目击者对这一爆炸作了回忆和描述:爆炸时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急剧上升,灼热烤肤,人们被气浪推倒,掀出几英尺以外,森林大火,房屋倒塌。但由于当时俄国还处在沙皇的统治下,政府方面没有组织任何有关的考察。直至十月革命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才开始了有系统、有计划的研究。
从1921年起,前苏联科学家库列克率考察队奔赴现场,实地考究。他们发现了大小几十个平底深坑,然而却没有为自己提出的“流星造成爆炸”理论找到依据。后来,人们又通过空中勘测,发现爆炸所破坏的面积达2000多平方千米。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有的只是把树叶烧光;受害地区的树木后来生长的速度远远快于未受害地区;大爆炸引起的火灾极为短暂……于是,通古斯上空的大爆炸,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之谜”。人们对爆炸的起因作出了种种推测。
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类在掌握核爆炸技术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将已掌握的核爆炸知识与通古斯上空大爆炸进行比较和计算,又发现一些相似现象,如在离爆炸中心约18千米处,发现有的树木因光辐射而起火;在离爆炸中心80千米的地方,有的人感到衣服像燃烧起来似的,有的人感到耳朵烧得很痛。爆炸后,出现了深刻的遗传性变化,一些植物停止生长,而另一些植物却比往常快几百倍地生长,尤其出现了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各种蜜蜂和其他昆虫。据此,人们倾向于这是一次核爆炸。但问题是:20世纪40年代人类才获得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那么,1908年是“谁”扔下了这颗巨大的原子弹?在这之后,人们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科学家认为,爆炸是来自其他星球载有生命的飞船造成的,散落在通古斯地区的金属球,就是曾在地球附近飞行的天外星球宇宙飞船的残骸;有的科学家认为,爆炸是宇宙黑洞所造成的,引起爆炸的是小型黑洞,而这种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纽芬兰岛之间的大西洋某一上空造成这场爆炸的;又有人认为,爆炸是由于一颗彗星陨落到地面引起的,彗星陨落时在空中同与它一样大小的物体相撞,发生了爆炸,产生了强烈的火光,还会产生明显的辐射和世界其他地方都能看到的光亮,也会出现辐射物质。然而,这些解释尚未得到公认。
从大爆炸发生至今,一个世纪过去了。通古斯不明爆炸事件,其结果超出了常规常理,远远不能运用地球上已知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来解释。
E. 俄罗斯地震,具体介绍,原因,现状
俄罗斯地震哈尔滨震感明显 高层建筑电梯驻停
浏览 89 次
中新社哈尔滨10月14日电 (贺宝庆 王超)俄罗斯远东地区14日发生地震,这次地震对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产生了影响,在省会哈尔滨,有市民明显感到了震感,甚至部分高层建筑的电梯出现驻停现象。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14日14时10分在俄罗斯(北纬54.2,东经123.7)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测定,地震震中距离哈尔滨965公里。
在南岗区征仪路一居民区12楼居住的迟蕊感到了震感,“觉得微微有些头晕”。与她同在一层楼的邻居,也发现家里的电视机有晃动。居民很快都跑到楼下,互相打探着消息。
在哈尔滨南岗区一幢高13层的写字楼上班的吴先生说,下午2点多感觉到了明显的震感。他和很多同事都感到了“头晕”,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10秒钟。
吴先生和同事立即跑出了办公室,却发现楼内的部分电梯停止了工作。据他讲,电梯大约停了20多分钟才恢复正常。
也有很多市民在微博上描述了地震时的感受。除了有震感、晃动,许多市民都提到了所在高层建筑的电梯出现短暂驻停的现象。
F. 地裂缝是怎么形成的
一、什么是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二、地裂缝能造成哪些危害
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活动明显加强,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过量抽汲承压水导致的地裂缝两侧不均匀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了地裂缝的活动,各类地裂缝穿越民居、厂矿、农田,横切道路、水管及各种公共设施,致使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道破裂,危及一些着名文物古迹的安全,影响人民生活、厂矿生产和安全。
三、地裂缝有哪些类型
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按地裂缝的成因,常将其分为如下几类:(1)地震裂缝
各种地震引起地面的强烈震动,均可产生这类裂缝。
(2)基底断裂活动裂缝
由于基底断裂的长期蠕动,使岩体或土层逐渐开裂,并显露于地表而成。
(3)隐伏裂隙开启裂缝
发育隐伏裂隙的土体,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作用下,裂隙中的物质被水带走,裂隙向上开启、贯通而成。
(4)松散土体潜蚀裂缝
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软化和液化作用等,使松散土体中部分颗粒随水流失,土体开裂而成。
(5)黄土湿陷裂缝
因黄土地层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湿,产生沉陷而成。
(6)胀缩裂缝
由于气候的干、湿变化,使膨胀土或淤泥质软土产生胀缩变形发展而成。
(7)地面沉陷裂缝
因各类地面塌陷、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山地下采空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的岩土体开裂而成。
(8)滑坡裂缝
由于斜坡滑动造成地表开裂而成。
此外,通常还按形成地裂缝的动力原因,即地壳内动力和外动力,将地裂缝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三大类。前述的(1),(2)类即属构造地裂缝,(4),(5),(6),(7),(8)类为非构造地裂缝,第(3)类应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上述仅是几种主要类型,还有其他类型,这里不再赘述。
地裂缝灾害也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生产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条数成千上万。仅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7省的不完全统计,已有200个县(市、区)发现地裂缝点746处。在城市中,已出现地裂缝的有西安、大同、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西安地裂缝群分布范围西至唣河,东到纺织城,南起三爻村,北至井上村,面积约155平方千米。它发育在特殊的黄土梁洼地貌的基础上,成带状发育,准平行等间距,NNE向展布,主地裂缝均显示南倾南降特点。
四、地裂缝发生的原因
引起地裂缝强烈活动的因素除构造活动外,主要与过量开采承压水引发的地裂缝两侧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主要以地裂缝最严重的西安市为例)。
构造活动。西安断陷一直处于下沉状态,长安-临潼断裂也进行着南升北降的活动,西安11条地裂缝带均处于下降的北盘,其分布及活动均受长安-临潼断裂控制。多年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表明,长安-临潼断裂平均垂向活动速率为3.98毫米/年,约占地裂缝平均垂向活动量的7.3%。
过量开采承压水是地裂缝活动加剧的主要原因。钻探、地震物探及槽探资料证实,西安地区第四系是由黏性土层与砂、砂砾石层组成的不等厚互层结构。在西安东南郊一带黏性土层较厚,由东南往西北砂层逐渐增多,厚度增大。在黄土梁洼区,黏性土层厚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洼地区黏性土层厚度大于黄土梁区。又由于长安-临潼断裂的活动,造成沿地裂缝及其附近产生一定宽度的土体破裂松动带,西安地裂缝上盘松动破裂大于下盘。
多年来,由于西安市近郊区过量抽汲地下水,致使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地层释水压密,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由于地裂缝两侧黏性土层厚度差异与土体松动破裂程度不同,使地裂缝两侧释水压密变形沉降程度不同,进而加剧了地裂缝的垂向活动。据监测资料,不同地段、不同活动速率的地裂缝垂向活动量的70%~90%是差异沉降造成的。
五、地裂缝的观测和普查
在我国发育的各类地裂缝中,除地震裂缝外(它常与地震一起研究),以基底断裂活动裂缝的规模和危害最大。它一般分布在活动构造单位之中,如汾渭地堑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均有位移,以西安、大同所发育的最为典型。隐伏裂隙和开启裂缝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规模不大。以陕西泾阳,山西万荣和河北邯郸、正定等地最为典型。地面沉陷裂缝多呈环状,各类矿区、岩溶塌陷区和地面沉降区等均有发育。其他各类裂隙规模较小,分布广泛,一般不具有规则的方向性。松散土体潜蚀裂隙以河南黄泛区和河北、山东等地最为典型。黄土地区,南方膨胀土和淤泥质软土地区,滑坡地带则分别为黄土湿陷裂缝、胀缩裂缝和滑坡裂缝。地震裂缝常与地震活动同时产生,我国各个地震区,例如,唐山、澜沧—耿马、炉霍等地,在地震中均产生了大量的这类裂缝。
对于地裂缝的监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YDD-A型音频大地电场仪对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又有覆盖层的基岩山区进行勘测,确定地裂缝的深度及其延伸情况,优于其他物探方法。如在长江三峡河谷岸坡—链子崖危险(开裂)岩体中应用效果就较好。②浅层高分辨纵波反射法。在西安地裂缝研究工作中证明,用此方法可以根据地震剖面图上反射层位的错断和缺失,推断第四纪松散层中的断层。这是研究新构造活动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了浅层地震反射法,快速地查明了地表地裂缝下存在有第四纪断层,因而为西安地裂缝的成因及地裂缝——断层模式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资料。③裂缝位移观测,这是常规的方法。即在地表裂缝两侧定点观测位移变化情况。
在各类地裂缝中,除地裂缝和基底断裂活动裂缝外,其他各类均能人为地加以控制和防御,甚至避免和根除。而对地震裂缝和基底断裂活动裂缝,目前的技术手段还难以抗御。改善人类活动和一些治理措施只能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认识状况下,各类工程建筑绕、避这类裂缝区段,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减灾措施。例如,地裂缝灾害严重的西安市,制定了《地裂区建筑场地勘查设计暂行条例》,规定各类建筑物按其类型和重要程度在地裂缝两侧各避让一定的距离,这对减轻西安的地裂缝灾害起了重要的作用。
G. 地裂缝发生的原因
引起地裂缝强烈活动的因素除构造活动外,主要与过量开采承压水引发的地裂缝两侧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主要以地裂缝最严重的西安市为例)。
构造活动。西安断陷一直处于下沉状态,长安-临潼断裂也进行着南升北降的活动,西安11条地裂缝带均处于下降的北盘,其分布及活动均受长安-临潼断裂控制。多年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表明,长安-临潼断裂平均垂向活动速率为3.98毫米/年,约占地裂缝平均垂向活动量的7.3%。
过量开采承压水是地裂缝活动加剧的主要原因。钻探、地震物探及槽探资料证实,西安地区第四系是由黏性土层与砂、砂砾石层组成的不等厚互层结构。在西安东南郊一带黏性土层较厚,由东南往西北砂层逐渐增多,厚度增大。在黄土梁洼区,黏性土层厚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洼地区黏性土层厚度大于黄土梁区。又由于长安-临潼断裂的活动,造成沿地裂缝及其附近产生一定宽度的土体破裂松动带,西安地裂缝上盘松动破裂大于下盘。
多年来,由于西安市近郊区过量抽汲地下水,致使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地层释水压密,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由于地裂缝两侧黏性土层厚度差异与土体松动破裂程度不同,使地裂缝两侧释水压密变形沉降程度不同,进而加剧了地裂缝的垂向活动。据监测资料,不同地段、不同活动速率的地裂缝垂向活动量的70%~90%是差异沉降造成的。
H. 地裂是怎么形成的地裂后会恢复吗
地裂是膨胀土地区特有的不良地质现象。它的形成与发育是由膨胀土特有的矿物成分和外部环境因素所决定。膨胀土富含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和小于2μ粒径的粘粒,所以颗粒细,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再加上面—面叠聚体层状的微观结构,在非饱和状态下具有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往复变形的工程特性。在气候、地形地貌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造成膨胀土分布地区地面裂缝的形成与发育。这种不良地质现象,给铁路、公路、水渠的路堤、路堑、边坡稳定造成危害;给部队营房和其他低层砖石、砖混结构的工业民用建筑损坏严重,而且难于防治,引起国内外工程界很大兴趣。我国最早从五、六十年代就发现了这种特种性质的土,70年代末国家建委和总后基建营房部正式立项加以研究。相继颁布了国家标准GBJ112-87和军用标准GJB2129-1994两本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为勘察设计提供了依据。但这两本规范都尽量避开了地裂发育严重的坡形场地。国家规范把坡地定为复杂场地,选址时要避开;军用标准GJB2129-1994明确规定仅适用于平坦场地。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少占耕地、保护农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必然逼着我们部队营房和有些工业民用建筑上岗上坡,岗坡膨胀土地裂的形成发育及其危害防治必须加以深入研究。才能为建设服务。
1 膨胀土地裂的类型
按成因可分为原生地裂与次生地裂;按形态可分为闭合型地裂与开放型地裂;按深浅严重程度可分为深大严重地裂和浅层一般地裂。我们常见到的地裂都是在原生地裂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开放型深大严重地裂和浅层一般地裂,属次生地裂。膨胀土地裂的形成与发育,都与膨胀土本身的工程特性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所决定。
2 地裂的形成与发育
2.1 原生地裂
膨胀土因富含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和小于
2μ的粘粒,这些粘粒成分在膨胀土沉积过程中呈胶体状溶液高度分散于粗颗粒之间,后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凝固形成凝胶状态,继续蒸发脱水使其表面干缩产生龟裂,继续干缩使龟裂缝隙不断加深扩展。在后续沉积中经水补给使其裂隙闭合,进行再次沉积旋回。这就是膨胀土原生地裂产生的全过程。原生地裂在膨胀土中表现为垂直节理,其裂隙面光滑呈腊质光泽。一般在不失水情况下呈闭合状态。
2.2 次生地裂
膨胀土大多属老粘土,沉积年代(Q2~Q3),后经地壳上升、河流切割侵蚀多出露于山前低丘、岗地、二级阶地上。在复杂环境地质作用下,再加上气候、人为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使膨胀土失去了原有自然平衡状态,需要重新调整,在重新调整过程中,部分原生地裂发展扩大形成我们所说的开放型深大严重地裂和一般浅层次生地裂。这种地裂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膨胀土对建筑物危害中最活跃、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我们常说的膨胀土地裂就是指这种次生地裂。影响次生地裂的形成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
(1)气候与地形地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气候与地形地貌自然地理环境是次生地裂形成发育的重要外部条件。众所周知,膨胀土在平坦地形场地上,随一年四季降水、蒸发、温湿度条件的变化,在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水分不断转移,含水量也随之变化,引起膨胀土以垂直为主的胀缩变形;但在坡及临坡场地就不一样了,除垂直升降(胀缩)变形外,还有向坡面方向的水平位移。而这种水平位移可逆性差,常保留残余变形,久而久之使坡面场地及临坡场地,沿等高线产生的地裂不断扩张和加深,形成开放型的深大严重次生地裂的发育。如再加上大气降水或其它水的渗入,对地裂进一步劈裂和软化,在被地裂切割的土体自重作用下,就促使边坡土体向坡脚蠕动,甚至产生浅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2)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地裂发育成不良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膨胀土是老粘土,为不透水层。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水渠、管道渗漏都是通过地裂渗流。膨胀土浅层地下水,都属于地裂中的裂隙滞水,没有稳定的水位。相距30cm两个钻孔,打在地裂上的就有水,没打在地裂上的就没水。同一个坡面上水位高差悬殊很大。坡顶钻孔中有水,坡腰钻孔中就没水。由此可见膨胀土浅层地下水是沿着等高线发育的地裂中流动的,地下水在膨胀土中特殊渗流规律,造成对地裂的劈裂、软化、侵蚀、淘蚀作用。结果除促使膨胀土边坡滑塌、滑坡形成外,溶蚀、淘蚀是产生膨胀土地区溶槽、土洞、冲沟、岩溶不良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3)人为因素也是次生地裂形成发育的主要条件
在膨胀土地区修路、挖渠、盖房、绿化、农田灌溉……人类生产活动使膨胀土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为适应新的环境膨胀土内的水分按新的环境进行转移,胀缩变形在新的环境下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差异变形,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地裂。例如:盖房子后室内外温湿条件发生变化;向阳面与背阴面;房前房后地表泾流条件;蒸发条件都不一样;这种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含水量分布不均,膨胀土胀缩变形幅度大小不一。实测结果也是向阳面变形幅度大,背阳面相对变形幅度要小。这种差异变形就会产生新的地裂,造成房屋开裂破坏。如在坡地盖房须半挖半填整平场地,更加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平衡,使其胀缩变形幅度增大,加上水平位移,导致产生新的地裂,还会使原有一般地裂发育成严重地裂,对房屋造成更大破坏。从膨胀土地区房屋损坏的形态上,除倒八字裂缝外,还常出现墙体开裂后错位,砼地面、路面开裂;路堑、渠道边坡滑塌。这些现象常是地裂引起的,往往地裂造成的破坏难于修复。
综上所述,膨胀土地区地裂的形成,从现象上看主要是膨胀土中的水分受大气蒸发,失水后产生的土体收缩,造成地面裂缝的发生。但地裂的发育、发展、扩大一刻也离不开水的参与。上面所提的三种主要因素,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裂的形成和发育。膨胀土地区的地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地质作用的产物。但最严重的深大地裂的深度也不会超过大气影响深度。我国膨胀土地区在平坦地形条件下大气影响深度最深5.0m左右;一般浅层地裂都在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之内,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见GJB2129-1994表3*4*1,最深2.50m。这就给我们防治地裂对建筑物的破坏提供了依据。
3 地裂的勘察与评价
GJB2129-1994《膨胀土地区营房建筑技术规范》军用标准中明确规定要调查场地内的地裂、滑坡、冲沟、岩溶和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并初步圈定范围。把对地裂的调查放在首位,可见对地裂勘察的重视。地裂按其大小、严重程度分为两类:一是深大严重地裂;二是浅层一般地裂。这两类地裂皆属开放型的次生地裂,其形态都是上宽下窄呈楔状垂直插入膨胀土层中。在野外鉴别深大严重地裂比较容易,因为严重地裂开口大,经风吹、水渗把一些含有机质粉土粒带入地裂中使光滑带擦痕的裂隙面蒙上一层灰色粉粒状物质。而一般浅层地裂因上部开口小这种物质就少。地裂在干旱季节和特干旱年份(大旱之年)在地裂开裂较大时或已开裂错位墙体、砼地面、路面才易被发现;一般情况下新建场地,地裂被松散的地表耕填土及植被所掩盖不易被发现。用常规的钻探也不易查明,因为钻孔不可能布置太密。笔者认为规范中用钻探和探坑不能搞清地裂的分布和发育情况。搞不清地裂分布与发育情况,就无法对场地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本文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实测剖面法”就可查清地裂的分布与发育情况。该法就是在勘察钻孔中,在坡形场地沿顺坡方向;在临坡的平坦场地垂直坡面方向,根据场地大小布置2排以上钻孔,如果是多面坡,每个坡面沿顺坡最少布2排钻孔,每排钻孔,钻孔与钻孔用浅探槽相连。沟槽深宽30~50cm左右,以挖去地表耕填土和姜石富集层到原始新鲜的膨胀土为原则,采用边挖边记录地裂发育分布情况,准确地标在图上。为了不至于把地裂遗漏掉,进行清槽后分段浇灌白石灰浆水,使浆水沿地裂缝下渗后,清除槽中残留白灰浆渣,这样在槽底与槽壁就很容易发现地裂缝被白色灰浆渗入的痕迹。把其标在沟槽展开图上,按宽窄大小进行分类统计,再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裂分布范围,对其进行工程地质评价。
4 地裂的防治
对地裂的防治,可依据GBJ112-87和GJB2129-1994两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防治措施执行。特别是GJB2129-1994规范提的防治措施更详细具体,它总结了我军多年来与膨胀土危害作斗争的经验,严格执行这两本规范就可减少膨胀土地区营建中的经济损失。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对膨胀土研究起步较晚,我们在执行规范中应不断探索试验积累新的经验。在平坦场地可按规范中介绍的方法,采用综合整治措施。在坡地可先治坡,用挡墙、护坡地锚杆、土钉各种有效措施,阻止坡体蠕动滑移,防治地裂的形成与发育。在基础设计上可选用墩基、桩基,加大基础埋深,再加上宽散水及综合环境整治办法防治膨胀土地裂的危害。对膨胀土地区一类重要建筑可采用桩基,桩长在平坦场地取1.5倍大气影响深度;在坡形场地根据坡度大小可采用2~2.5倍大气影响深度。大气影响深度可参照GBJ112-87表C确定。对室内地面可采用架空基础,防止膨胀土地裂对地面的影响。
5 结束语
膨胀土是一种非饱和土,所具有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工程地质特性都是在非饱和状态下才能呈现出来。如果膨胀土在完全干燥(充分收缩)或完全饱和(充分膨胀)的环境下就失去了特有的胀缩特性。1995年9月巴黎“国际膨胀土会议”决定更名为“国际非饱和土会议”,1998年将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会议。我们应以丰硕的研究成果迎接第二届“国际非饱和土会议”的召开。
I. 地裂的发生原因
天灾为主,人祸为辅 。“地裂的原动力还是地球内部的能量。”赵志新说,“从根本上来说,地裂和地震等地质灾害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们是以截然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危害是相似的”。
相对于地震,地裂的变化要慢得多,慢到人们在发现地裂前完全一无所知。“这就是地球的力量,地壳好像并没有运动,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在你不经意中改变了地貌。”
相对于地壳的变动,因为人的因素而导致的地裂就要少很多。“绝大多数还是天灾,人的力量在地球面前还是很小的。”
“当然,由于长期的人的活动所造成的地质破坏也是很危险的。比如长期的矿产开发,如果地底下掏空后没有及时回填,就很容易引起地裂”。
“开发地下水其实也一样。”这边的地下水抽干了,就到那边抽,抽到一大片地区都没有地下水,就拍屁股走人了。“不及时回灌,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地陷和地裂缝,华北和长三角地区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