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西伯利亚普尔河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发源于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东北部,河流由南向北流,先后接纳叶蒂普尔河,普亚库普尔河,普尔别河等支流后,在塔佐夫斯基附近注入喀拉海的额毕湾。从支流普压库普洱河源头算起,普尔河全长1020千米,流域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75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量276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度20分到东经81度26分,北纬62度20分到67度19分。
大陆性气候显着,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0℃。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70℃。降水时空差异明显 ,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针叶林地带500~600毫米 ,阿尔泰山地达1000~2000毫米 。75%~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
流域概况
是俄罗斯境内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为邻,面积1276万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罗斯境内。 也有人将北冰洋同太平洋水系分水岭作为其东界(以东称远东区)。东西长约7,000多公里,南北宽达3,500公里,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有一种成见,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
实际上西伯利亚是形式多样的。可根据某些条件将其分为一些区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亚,阿尔泰,图瓦,哈卡 普尔河
斯,萨彦和外贝加尔地区,雅库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亚。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1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20个法国的面积——这就是西伯利亚!
奥克尼新石器时代被明显的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区分的原则是那些原始材料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形式。其中包括建筑风格和制陶艺术的不同。新石器时代早期被确认为有三部分构成:有凹陷进去的石堆、有小规模的定居点,包括在帕帕斯特雷岛上的纳普人以及那些使用独特的圆底陶器的人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特征是:有着巨大的纪念物,内部是石圈,墓地通道,还有村落,比如斯卡拉布雷和里恩尤,以及居民使用平底的有凹线的陶器。因此,新石器时代整体清晰的被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有着分散的点缀在奥克尼山水之间的农场和建筑物,也许,还伴随着他们各自带房间的圆锥形石堆。晚期尽管村落数目在量上明显地少于早期,但是他们却统治了这块土地。晚期还有那宏伟的纪念遗迹,比如说,梅绍墓地通道和壮观的斯滕内斯和布罗德格尔的石圈。 经过大量的发掘工作,奥克尼新石器时代呈现出一个新的综合体。同样,这些交替文化的观点削弱了蔡尔德所观察到的整洁的外表。奥克尼由一组岛屿所构成,其中的每一个岛屿都是互不相同的,旅行者可以识别出不同岛屿、不同居民的不同特点。奥克尼新石器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在形式。早期和晚期的分割是现代化的一个创造,它企图把这些原始的特殊的文化聚集成清晰、通俗、简单、有效的特征文化,以防理解上的偏差。
实际上,自从蔡尔德和沃尔特·格兰特在劳赛岛的里恩尤被发掘的时候起,证据就一直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证据表明: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特点统一为单一的农场建筑形式是不可行的。在里恩尤村落海拔较低的位置,发现的圆底陶器,清楚的表明了圆底陶器文化对实际居民点控制了很长时期,不仅仅是早期。而且发现,一块打火石和圆底陶器的碎片覆盖了一片广泛的区域,这个区域是罗伯特兰德尔在1930年代于梅恩兰岛上的怀德山上发现的。更近些时候,布拉德福德大学在普尔河上的发掘物揭示了大量的房屋建筑跟圆底陶器的早期形式联结在一起,这些陶器被置于一个后来被刻上凹线的陶器村落之下。从这些线索出发,好像存在这种可能,早期新石器时代代表了一个分散的、小规模的定居方式的想法,从最轻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想法,简单了。从最重的角度去评价,则是完全错了。为了详细检查这个问题,目前,格拉斯哥大学和设菲尔德大学在梅兰恩岛上的库韦恩和怀德福特地区开始了一项工程,来检查定居形式在一块单一地区经历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器时代后会发生的变化。除了在1930年代在怀德福特山下面分布着零星的遗址之外,在斯特恩豪和克罗西克牢恩又发现了两处新的遗址。
尽管这些工作还在继续,斯特恩豪遗址已经初步露出端倪,它至少包括三处(也许更多)新石器时代早期建造的房屋分布在晚一些时候的村落里。因此,形式上显得更加分散。考古学家推测在斯特恩豪遗址曾经有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村落。在克罗西克牢恩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的居民点看起来包括了一个更大的房屋结构,它的周围只有三四个房屋。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一个宠大的墓穴和两个举行仪式的广场、一个居住区和许多未被挖掘出来的墓葬。这个壮观的文化遗址展现了五千年前苏格兰群岛北部的一个偏僻岛屿上的生活状况。
⑵ 楼兰国哪去了
随着历史掩埋在了风沙中
楼兰,西域古国名。(英文为:Kroraina)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元封三年(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既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成为了汉朝的心腹大患。曾在汉朝做质子的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后汉政府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
消失原因:
古楼兰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凉的地区之一。这里悠久的历史、天方夜谭似的传说故事是多么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现,引起多少人的兴趣——许多中外游人和探险家都不辞辛劳地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去目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楼兰。1979年1月,中国已故科学家彭加木就曾从孔雀河北岸出发,徒步穿过荒漠到达楼兰遗址考察。
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城。西汉时,楼兰的人口总共有1万4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然而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他们攻杀汉朝使者,劫掠商人。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其附汉。但是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官吏,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死了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都城南迁。但是汉朝并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设都护、置军候、开井渠、屯田积谷”,楼兰仍很兴旺。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隆重镇。然而,不知在什么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神秘地消失了。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们猜了若干世纪的不解之谜。
1900年3月,着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他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进。中国维吾尔族人爱克迪在返回原路寻找丢失的铁斧,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这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达这神秘城堡,发掘不少文物,经研究后断定,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时古楼兰城。楼兰城的再现,引得各国探险家争相前往探险觅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国人亨迁顿、日本人桔瑞超先后抵达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遗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楼兰城从沙丘下被人发现了,但一个更大的谜困惑着探险家们:繁华多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绿洲变成沙漠、戈壁,沙进城埋呢?
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考察了罗布泊,发现中国地图上标出的罗布泊的位置是错误的,它不是在库鲁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尔金山山麓。当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曾洗过澡的罗布泊湖水涟漪,野鸟成群,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也就是说,罗布泊是个移动性的湖泊,它实际的位置在地图位置以南2度纬度的地方。
普尔热瓦尔斯基部分解开了这个谜。1979年和1980年,新疆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几次详细考察,终于揭开了这个被风沙湮没1600多年的“沙中庞贝”之谜,使人看到了它的本来面目——楼兰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在东经89度55分22秒,北纬40度29分55秒。它占地面积为10万8千多平方米。城东、城西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居民区院墙,是将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房屋的门、窗仍清晰可辩;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筑,墙厚1.1米,残高2米,座北朝南,似为古楼兰统治者的住所;城东的土丘原是居民们拜佛的佛塔。罗布泊怎会游移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楼兰的消失跟人们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有关系。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国土上挑起战争;为了该国的利益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公元三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今尉犁东南改道南流,致使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国久空旷,城皆荒芜。”罗布泊曾经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最近,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⑶ 俄罗斯由南向北流的河流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可能出现哪种水文现象为什么
是凌汛。因为高纬地区的结冰期要比低纬地区要长一些,自南向北流的河流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这两个时间段高纬河段均处于结冰期,与此同时低纬河段未结冰,此时河道排水不畅,便出现凌汛。
⑷ 普洱河位于俄罗斯,它有没有春讯
有春汛,因为西西伯利亚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冬季积雪不能融化,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发源于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东北部,河流由南向北流,先后接纳叶蒂普尔河,普亚库普尔河,普尔别河等支流后,在塔佐夫斯基附近注入喀拉海的额毕湾。从支流普压库普洱河源头算起,普尔河全长1020千米,流域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75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量276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度20分到东经81度26分,北纬62度20分到67度19分。
⑸ 世界上最高的山,前十位的
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上。
2、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上。
3、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4、洛子峰:海拔8516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上。
5、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线上。
6、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上。。
7、道拉吉利峰:海拔8172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王国境内。
8、马纳斯鲁峰:海拔8156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王国境内。
9、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巴基斯坦境内。
10、安纳普尔那峰:海拔8091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王国境内。
1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流域面积为3,349,000平方公里,起源于非洲中部的乌干达与衣索匹亚,往北途经尼罗河三角洲后注入地中海。
2亚马孙河全长约6400公里,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自己国家的。
4密西西比河全长6262公里,全河于美国境内,注入墨西哥湾。
5黄河全长5464公里,也是自己国家的。
6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湄公河三角洲注入南中国海。在中国境内的河段称为澜沧江,长2198公里。
7伏尔加河全长4690公里,流域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注入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
8黑龙江全长4370千米,流域总面积184.3万平方千米,它穿越中国、前苏联和蒙古,从海拉尔河河源算起。在我国境内的长度为3474千米,流域面积88.7万平方千米。
9勒拿河全长4300公里,流域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发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山脉,由南向北流,最后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
10尼日尔爾尔河全长4197公里,她发源于几内亚,源头离大西洋只有250公里。
⑹ 涅涅茨人
一、概况
网络 http://ke..com/link?url=-
二、生存范围:
1.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 涅涅茨人自治区
2.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3.泰美尔自治区
总体分布图:红圈范围内位涅涅茨人,黑圈为多尔干人,蓝圈为森林系涅涅茨人。
三、萨莫耶德语族
指分布于从 斯堪的纳维亚 往东,越过 乌拉尔山脉 ,直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分为 芬兰 -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使用人口约2000万。
名词来源
在 沙皇俄国 时代,萨莫耶德诸语言没有文字。1931年, 苏联 政府为 涅涅茨语 和 塞尔库普语 引进拉丁字母。1937~1940年之间,拉丁字母为基里尔字母所取代。其他乌拉尔语言使用经过修改的拉丁字母,有些语言还采用一些 变音符号 。
相关概念
芬兰 - 乌戈尔语族包括芬兰语支和 乌戈尔语支 ,共约15种语言,分布于欧亚大陆广大地区。芬兰语支主要有芬兰语、 爱沙尼亚语 和拉普语。乌戈尔语支主要有 匈牙利语 、 沃恰克语和沃古尔语。萨莫耶德语族分南、北两个语支,有4种语言。北支的重要语言是 涅涅茨语 (以前称尤拉克 -萨莫耶德语),分布于西起 苏联 阿尔汉格尔市,东到 叶尼塞河 河口之间的广大北部冻土地带,使用人口约 2.5万。南支的重要语言是 塞尔库普语 (以前称奥斯恰克-萨莫耶德语),分布于稍靠南的 西西伯利亚 塔兹河两岸,使用人口约2000。
乌拉尔语系 诸语言的特点:语音结构很不相同, 芬兰 语的辅音少,已失去腭化齿龈音。 匈牙利语 辅音多,有清、浊的区别。 芬兰语有8个元音:i、ü、u、e、?、o 、?、a,匈牙利语也有类似的元音系统。沃恰克语有7个实足元音,3个简化元音。元音有长短之分, 如芬兰语的 tulen( 火的),tuulen( 风的 );tuleen(火中),tuuleen (风中)。有些语言有元音和谐现象,一般出现在一个词中。芬兰语、 爱沙尼亚语 和拉普语都有辅音交替现象。大多数芬兰 -乌戈尔语词的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上。
有些乌戈尔语言的 构词法 属于粘着型, 芬兰 语、 爱沙尼亚语 则更多采用熔合法来构词。大多数乌拉尔语言的名词都有数和格之分,格的平均数目为12个,一般包括主格、受格、所有格和 3种表示空间位置的格,这是各个语言系统的基础。
芬兰 语、 匈牙利语 和拉普语的句子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萨莫耶德诸语言的句子词序是 (主语)—(宾语)—主要动词-(助动词),括号代表不是非有不可的成分。在变化了的主要动词上添加后缀,以跟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例如: 涅 涅涅茨语
涅涅茨语指俄罗斯北部涅涅茨人使用的两种语言∶冻土涅涅茨语和森林涅涅茨语,虽然它们被认为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但两者分别很大和不能互通。冻土涅涅茨语使用人数约30,000至40,000人,分布于卡宁半岛和叶尼塞河地区,而森林涅涅茨语使用人数约1,000至1,500人,分布于阿甘河(Аган)、普尔河和纳德姆河地区。涅涅茨语属于乌拉尔语系。冻土涅涅茨语受科米语和北汉特语影响,森林涅涅茨语受东汉特语影响,而两者均受俄语影响。冻土涅涅茨语的拼写文字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森林涅涅茨语的最早文字记录则在20世纪90年代。
分析-----森林涅涅茨语人群是少量(分布区域经过查证上图已经画出区域),且同苔原涅涅茨语人群不能交流,说明两者差异较大。另一项差异是以渔猎为主,结合雅库特人N3人群也是渔猎为主,而不是以养驯鹿经主。可以推断森林涅涅茨人为N3,进一步推断养驯鹿方式是N2的。房 子”,芬兰语说is?-ll?on talo(直译:“父亲-在是房子”)。句子中词的功能用格的后缀和后置词表示。
分类
萨莫耶德语族
北萨莫耶德语支
埃内茨语 — 几乎灭绝
Enets, Forest (enf) (俄罗斯(亚洲))
Enets, Tundra (enh) (俄罗斯(亚洲))
涅涅茨语 (yrk) (俄罗斯(亚洲))
牙纳桑语 (nio) (俄罗斯(亚洲))
Yurats
南萨莫耶德语支
Kamassian (Kamas) (xas) (俄罗斯(亚洲)) — 灭绝(20世纪)
Mator (Motor) (mtm) (俄罗斯(亚洲)) — 灭绝(19世纪)
塞尔库普语 (Ostyak-Samoyed) (sel) (俄罗斯(亚洲))
四、涅涅茨语
涅涅茨语指俄罗斯北部涅涅茨人使用的两种语言∶冻土涅涅茨语和森林涅涅茨语,虽然它们被认为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但两者分别很大和不能互通。冻土涅涅茨语使用人数约30,000至40,000人,分布于卡宁半岛和叶尼塞河地区,而森林涅涅茨语使用人数约1,000至1,500人,分布于阿甘河(Аган)、普尔河和纳德姆河地区。涅涅茨语属于乌拉尔语系。冻土涅涅茨语受科米语和北汉特语影响,森林涅涅茨语受东汉特语影响,而两者均受俄语影响。冻土涅涅茨语的拼写文字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森林涅涅茨语的最早文字记录则在20世纪90年代。
分析-----森林涅涅茨语人群是少量(分布区域经过查证上图已经画出区域),且同苔原涅涅茨语人群不能交流,说明两者差异较大。另一项差异是以渔猎为主,结合雅库特人N3人群也是渔猎为主,而不是以养驯鹿经主。可以推断森林涅涅茨人为N3,进一步推断养驯鹿方式是N2的。
五、涅涅茨人生活照
略。
⑺ 印度板块(Ⅴ)
在研究区,仅位于帕米尔最南部,出露面积不大。其中具有大量花岗岩及伟晶岩侵入的砂质板岩及黑云母片岩等组成的基底岩系,盖层为古生代、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合。基底岩系在印度河谷以砂质板岩、黑云母片岩为主,见少量含黄铁矿星点的石英岩及大理岩,在北纬34°“Abbottabad”附近,有低变质板岩及弱变形泥岩、板岩(白沙瓦附近)K-Ar年龄(534±14)Ma(Kempe,1978),Abbottabad北部,板岩中有大的斑状堇青石花岗岩侵入,其中重要的Mansehra花岗岩Rb-Sr年龄(516±16)Ma(Le Fort等,1980),属沿喜马拉雅山南坡延伸的一个寒武纪花岗岩带。在Mansehra西北部板岩中的一组劈理被花岗岩接触变质带的花岗岩脉所交切,因此岩石的某些变形是前寒武纪时形成的,所以它们应属前寒武系。
覆于基底岩系之上的盖层,时代及岩性多不相同,其关系尚未查清。
在Besham西南8km处,可见底砾岩不整合于基底片麻岩之上,砾石成分有石英岩、叶片状花岗岩及闪长岩、花岗质伟晶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砾岩厚数米。向上依次为粗砂岩、石墨及厚数百米含砾片岩、绿泥石化砂岩,以上变为泥质灰岩及条带状大理岩;在Abbottabad附近为厚层灰岩,白沙瓦以北的Nowshera附近灰岩含志留纪—泥盆纪化石;在河南灰岩中有石炭纪鹦鹉螺亚纲化石,而在Abbottabad地区的灰岩全部为中生代。从白沙瓦Abbottabad一线以南及至 Abbottabad东北部等的红色砂岩及页岩属渐新世—中新世,代表早期喜马拉雅的磨拉石沉积。
盐岭地区的前寒武系,下部为基拉那群,以千枚岩、板岩、石英岩为主夹安山岩及其凝灰岩,Rb-Sr年龄(870±40)Ma,上部为盐岭组红色含石膏粘土岩、含厚盐层及石膏白云岩、页岩、砂岩及油页岩。寒武系为浅海相砂岩、页岩、黑色页岩、海绿石页岩,含早寒武三叶虫化石,上部为板状砂岩、页岩、白云质页岩含石膏及岩盐假晶,具波纹和泥裂,为潟湖相沉积,奥陶-志留系为浅海相石英砂岩、泥板岩、千枚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泥盆系以浅海相碎屑岩为主,石炭系—二叠系见有冰碛砾岩,具冈瓦纳相特征。
区内多为新生界覆盖,除东部地区外基底岩层多零星分布。由于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形成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冲断裂带,如前述的主地幔逆冲断裂北部的变质岩向南逆冲到主边界逆冲断裂的中生代地层上,而主边界逆冲断裂南、又进一步逆冲到盐岭寒武纪—更新世地层上。在Abbottabad地区见片麻岩向南推覆在中生代钙质变质沉积岩之上,可能是印度北部主地幔逆冲断裂的延续,主边界逆冲断裂常使中生界横切渐新世-始新世的磨拉石建造。
区内的变质作用,有由南往北向主地幔逆冲断裂(主中央逆掩断层)方向递增的趋势,由白沙瓦向南几乎未变质的岩石至Abbottabad附近的绿片岩相和主地幔逆冲断裂附近的矽线石-蓝晶石的角闪岩相。基底岩石的变质早于寒武纪花岗岩的侵入时期,而喜马拉雅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使北部中生代盖层及基底岩层同时变质。
印度板块在研究区出露极少,为了便于今后对比研究,现将邻区资料简述于下;印度次大陆总体上可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喜马拉雅褶皱带(位于中印边界占印度陆地面积不足 10%)、山前坳陷区(位于印度中、北部,为喜马拉雅褶皱带与印度半岛之间,占印度陆地面积约 20%)、印度半岛克拉通(位于印度半岛中南部,占印度陆地面积70%)。
一、喜马拉雅褶皱带
喜马拉雅褶皱带属印度板块北缘,处于印度板块与冈底斯中间板块(青藏板块)的接触带,为一新生代褶皱带,白垩纪末或古近纪,新特提斯洋闭合,印度板块与青藏板块碰撞,形成印度河-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中新世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极盛时期(变质变形、花岗岩化)形成了主中央逆冲断层。上新世—更新世,喜马拉雅南部发生逆冲作用,发育主边界逆冲断层。上述两逆冲断层都是老地层从北往南仰冲到较新地层之上。Gansser(1964,1974,1981)以上述3条主要构造线,把喜马拉雅从南到北划分为亚(次)喜马拉雅、低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中央喜马拉雅),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喜马拉雅)、印度河缝合带(蛇绿岩带);并把印度河缝合带以北大片花岗岩基出露地带称为外喜马拉雅。B.F.温德里(1985)把喜马拉雅分为次喜马拉雅、低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含“中央结晶岩”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后喜马拉雅带等单元。李春昱等(1982)指出,喜马拉雅地区由边界大断裂和中央主断裂、分为喜马拉雅带、低喜马拉雅带、高喜马拉雅带3部分,高喜马拉雅北坡为西藏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山脉北麓为藏南特提斯褶皱带,沿印度河上游及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板块与冈底斯中间板块(青藏板块)的缝合带。上述意见总体上基本相似,都是以上述3条主要构造线为划分依据。现由南向北简述于下。
(1)亚(次)喜马拉雅山前坳陷带(锡伐利克山前坳陷带):位于主边界逆冲断层南,中新世中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最强烈的第三幕,使岩层褶皱、隆起并伴有岩浆侵入,形成了上升山脉与印度半岛间的山前坳陷。沉积了厚达6km的新近系锡伐利克群的磨拉石建造,由砂岩、粗砂岩、砾岩、粘土层、泥岩、粉砂岩等组成。并发生褶皱、断层和逆冲,以叠瓦构造为主的锡伐利克群,位于主边界逆冲断裂的局部地段,以褶皱为主的该群,位于紧接叠瓦构造的南部。由于喜马拉雅老岩层逆掩在锡伐利克群上,使该群与其他地层多呈陡倾斜断层接触,该带宽约6~50km,在不丹和锡金境内变窄,平均海拔900~1200m。
(2)低(小)喜马拉雅褶皱带:位于主边界逆冲断裂与主中央逆冲断裂之间,由前寒武系变质岩和一些古生界、中生界未变质的岩石组成,并有不明时代的花岗岩和基性岩侵入。有的为前寒武纪后的陆棚相沉积,可与印度地盾上的冈瓦纳沉积对比。不少学者认为低喜马拉雅有一系列向南逆掩的推覆体.据Heim和Gansser 的意见,印度库蒙地区的加瓦尔小喜马拉雅至少有4个叠瓦构造带,推覆于含货币虫岩层之上,舍利地区有一个由绢云母片岩组成的推覆体盖在由古生代白垩纪地层上。从中尼泊尔向东结晶岩石中片麻岩和混合岩所占面积越来越大,构成一巨大的结晶片岩,向上逆冲,大规模地掩埋了低喜马拉雅的沉积岩。在锡金和大吉岭出现未变质的冈瓦纳层被低变质的达岭片岩覆盖,而达岭片岩又被高级变质的大吉岭片麻岩所覆。Loczy 用推覆构造来解释这种现象。B.F.温德里指出,低喜马拉雅带内有由片麻岩(低喜马拉雅结晶岩)组成的逆冲断层岩片和被称为“外侧结晶岩”(来至高喜马拉雅逆冲岩带)的高级变质岩的飞来峰。低喜马拉雅带里的一些复杂强烈褶皱带呈北东—南西方向,与平行喜马拉雅山脉的主构造线斜交。反映具古老的北东—南西构造的印度地盾也卷入了喜马拉雅运动。低喜马拉雅带宽32~30km。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m。
(3)高(大)喜马拉雅结晶岩叠瓦构造带:南以主中央逆冲断裂与低喜马拉雅带为界,在北面,从北西—南东到东—西方向,基本上为连续分布的未变质或浅变质的下古生界与西藏喜马拉雅带分界。该带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基地(结晶岩系)组成,被新近纪或稍老的花岗岩侵入。结晶岩主要是各类片麻岩,原岩为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其他不同程度的变质沉积岩和片麻岩呈复杂的伴生关系。在珠穆朗玛峰等高峰的顶部,结晶岩之上为奥陶纪灰岩所覆盖。结晶岩带分布宽度各地不一,有的构造简单,形成单斜层,有的结晶岩带很宽,构造复杂,构成一系列叠瓦构造和推覆体。哈根认为这些结晶岩带构成了许多推覆体的“根”,并将其划为一系列逆掩岩片。在尼泊尔西部,前人把“中央结晶岩带”按岩性划分出一个薄的“下部结晶推覆体”和一个厚的“上部结晶推覆体”。中央结晶岩带的片麻岩以紧闭、同斜、平卧的小型褶皱为特征,轴面片理平行于岩性和变质的层状构造及主中央逆冲断裂,故被认为与中央主逆冲断裂的逆冲事件有关。在结晶杂岩的下部出现矿物排列与喜马拉雅总走向近直交的近北北东-南南西的线状构造。对这种不协调的线状构造的形成时代有不同认识。
高喜马拉雅带的结晶岩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形成,但不少学者也认为其变质作用可能受阿尔卑斯期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因普遍见花岗岩与片麻岩的密切关系,故认为存在阿尔卑斯期变质和花岗岩化作用。也有人认为藏南聂拉木-亚东一带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岩带的变质作用有三期;第一期发生在前寒武纪晚期或古生代早期,第二期是主变质期,发生于新生代的早-中期,第三期发生于上新世。高喜马拉雅结晶带,被古近纪—新近纪花岗岩广泛侵入,含白云母或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在结晶岩带的北部分布相当广泛。
(4)西藏喜马拉雅褶皱带(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南以下古生界与高喜马拉雅带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带分界,北为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主要由未变质或浅变质的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稳定型沉积组成,并为新近纪花岗岩切割。石炭纪晚期—早二叠世有冰川沉积,尼泊尔有冰碛砾石,藏南在晚石炭世有冰海相沉积物,中生代地层中夹多层中、基性火山岩,并有典型的海相喷发岩及放射虫硅质岩。
该带一般形成向南倒转的紧闭线性褶皱和向南逆掩的断裂或叠瓦构造(由北向南推覆),局部也有向北倒转的褶皱,如尼泊尔的道拉古里-安纳普尔纳山脉的北侧、是一个向北倒转的平卧褶皱。
(5)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由上侏罗纪—白垩纪复理石、蛇绿岩(超镁铁岩、基性火山岩)和外来岩块等组成。沿缝合带分布蛇绿岩和混杂堆积带,上侏罗统—白垩系深水复理石沉积中,硅质岩和海底火山喷发岩发育并与基性-超基性岩共生。印度河上游拉达克地段的蛇绿岩以玄武质和英安质熔岩、燧石、集块岩、蛇纹岩和纯橄榄岩为标志。并有明显的蛇绿混杂堆积。德拉斯火山岩由辉绿岩、枕状熔岩、集块岩、火山-碎屑岩组成。沿雅鲁藏布江发育的蛇绿岩带,自下而上为超基性岩(地幔岩)、基性岩(堆晶岩)、席状岩墙群、枕状基性熔岩、放射虫硅质岩。其南侧部分地区分布有蛇绿岩组分基质的混杂堆积和以晚三叠世及晚侏罗世—白垩纪的复理石和类复理石层的泥沙质为基质的混杂堆积,其走向与蛇绿岩带一致。
沿缝合带在斯沃特河谷(印度河支流)的片岩中发现有蓝闪石、在拉达克地区的蛇绿混杂堆积中发现了绿片岩-蓝闪石片岩相和角闪岩相的变质岩;在西藏萨嘎的达吉岭和昂仁、拉孜、孜松等地发现有蓝闪石类和黑硬绿泥石、在昂仁的桑桑南发现了阳起绿泥蓝闪石片岩等、代表板块消减有关的高压低温变质带的标志矿物。肖序常等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高压低温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早期。
(6)外喜马拉雅带:Gansser所划分的外喜马拉雅带,位于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紧邻地带,主要为花岗岩基及上白垩世和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物。印度河上游巨大的拉达克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基的宽至少32km,侵入到上白垩统火山岩中。
喜马拉雅褶皱带的花岗岩: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一般为10~20Ma,侵入时代多为中新世。分布最广的是电气石花岗岩,喜马拉雅东段有木斯、马拉斯卢、马卡鲁等花岗岩;西段的该期花岗岩为电气石花岗岩和电气石细晶花岗岩分布于印度库蒙地区,最大岩体是库蒙北部的巴德利纳斯花岗岩,为黑云母-白云母-电气石花岗岩到花岗细晶岩与围岩侵入接触。此外,还有一些时代不明的花岗岩。在加德满都盆地周围侵入早古生界中的富含石英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电气石花岗岩、黑云母-堇青石花岗岩、钾长石斑状电气石-黑云母-白云母花岗岩、黑云母-白云母花岗岩其同位素年龄值为33.9Ma。
二、山前坳陷区
山前坳陷区位于印度中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以全新世现代松散沉积物平缓覆盖为主,厚度巨大,具磨拉石建造特征,偶见零星前寒武变质岩系出露,显示该山前坳陷是在印度前寒武纪克拉通基底上,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使喜马拉雅自始新世以来不断隆升、剥蚀而形成。
三、印度半岛克拉通
印度半岛克拉通位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是印度主要矿产地和开发地。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在印度半岛克拉通中以太古宇-古元古界发育较全。有多种岩石组合,中-深变质;中、新元古界的分布仅限于克拉通内裂谷与坳陷盆地及线性地堑中,岩性变化不大、变质较浅,根据其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7个次级克拉通;西达尔瓦尔克拉通,位于印度西部,以发育绿岩带为特征。分高级变质带(变质核杂岩)和低级绿片岩带,前者包括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二辉麻粒岩和超基性岩-斜长岩组合,南北向分布,伴有25×108a花岗岩侵入。成矿作用较广泛,如与高级变质带中超基性岩有关的铬矿化、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矿、锰矿,在低级变质岩中与火山岩有关的铜矿化和多金属矿化,部分形成规模矿床。东达尔瓦尔克拉通,位于印度中部,以GGT 或类GGT岩浆活动为特征,夹少量绿岩带。在东部叠加有新元古代Cuddapah克拉通内凹陷,其岩性主要为未变形或轻微变形的砾岩、砂岩、白云岩夹火山岩,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并有富钾花岗岩和碳酸岩侵入及4个不明时代的金伯利岩筒。新元古代Cuddapah凹陷中含矿层位较多,如白云岩中的重晶石矿床(储量占全球百分之25)、底砾岩型铀矿、Pulivendia层中的石棉矿及火山岩层中的多金属矿化。在变质基性岩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发育,其中有世界知名的 Kolar 金矿田。在金伯利岩筒及碳酸岩中还发现了金刚石及稀土矿。印度半岛麻粒岩地块,位于印度最南端,发育麻粒岩相岩石为特征,同时分布有角闪岩相片麻岩和“超壳岩石”,含紫苏花岗岩、基性麻粒岩、孔兹岩系、变粒岩和片麻岩等,造山后的碱性杂岩体也较发育。成矿作用主要与麻粒岩相区的硅铁建造和片麻岩相区的超基性岩有关。部分形成具规模的铬铁矿和铁矿床。东高止山克拉通,位于印度东部,以麻粒岩相与孔兹岩系岩石发育并混合产出为特征,常伴有角闪岩相片麻岩,斜长岩以及较晚形成的碱性岩体(1265Ma)呈岩株状侵入。其成矿作用主要为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和产于钾长锰榴岩中的锰矿等,分布较广。布哈因达拉(Bhandara)克拉通,位于印度中部,以片麻岩夹绿岩带为特征,硅铁建造发育,呈南北向分布,南有较大的Dongangarh花岗岩体侵入,其北叠加有3个中、晚元古代独立凹陷盆地,变质较浅,以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页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偶见叠层石。硅铁建造中铁矿分布最广,具有波痕状赤铁矿-燧石岩和细粒层纹状假象赤铁矿等两个亚建造,矿床规模较大,产于Sausar组石英岩-页岩-碳酸盐岩地层中的锰矿分布也较广。花岗岩体附近有铜矿化。辛格布姆(Singhbhun)克拉通,位于印度东北,是印度前寒武系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由辛格布姆陆核组成,太古宇为OMG3200±85Ma,主要岩性为中粒云母片岩、石英岩、钙硅质岩和角闪岩。硅铁建造发育,在陆核中有3条近东西向推覆带和由12个岩株、岩席和岩基组成的总面积达1000km2的花岗岩杂岩体(3000Ma),该区除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锰矿和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辛格布姆推覆带上产于绿片岩相岩石中、顺层分布的铜矿及铀矿。阿拉瓦利(Aravalli)克拉通,位于印度西北部,区内太古宇—古元古界不发育,以绿岩和类GGT岩系为主,缺失硅铁建造,呈北东向展布,广泛发育中、晚元古界,岩层变质较浅,以千枚岩、杂砂岩为主夹石英岩和碳酸盐岩,含叠层石及磷块岩,呈近东西分布,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广泛。区内矿产丰富,有铅锌矿和非金属矿的磷灰石、磷酸盐、石棉、重晶石、萤石、石膏、蓝晶石等,在北东-南西向拉贾斯坦构造带附近,热液型铜矿化较发育,赋存于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层中,以克赫特利铜矿规模较大。此外,在剪切带上常有铀矿化。此外,除前寒武系外,印度的冈瓦纳群分布也较广,主要分布于地堑或河谷一带。冈瓦纳群为晚石炭-侏罗纪的沉积层,主要为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物,底部有冰川沉积。下冈瓦纳群由含砾粗砂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底部为典型的冰川沉积,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三叠世;上冈瓦纳群由炭质页岩、钙质砂岩夹玄武岩,时代为晚三叠纪—侏罗纪。在印度半岛东、西海岸的主要河谷地带分布有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物。另外,德干暗色岩,是印度地盾上仅次于前寒武系的第二位地质体,占据了印度半岛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属裂隙喷发的高原玄武岩。从晚白垩世开始喷发,最强喷发是在始新世,德干暗色岩与下伏白垩系巴格组间有微不整合,有的不整合于侏罗系、白垩系之上,其本身又为含货币虫的古近系—新近系覆盖。德干暗色岩可分三群,下部暗色岩,分布于中央邦和东部地区,有暗色岩夹层,但火山灰较少;中部暗色岩,分布于中印度和马瓦尔地区,其上部有大量凝灰岩,但缺少暗色岩夹层;上部暗色岩,分布在孟买和卡提阿瓦地区,含大量暗色岩夹层和火山灰。在孟买等地有似火山口的露头。暗色岩厚度各地不同。有从西往东减薄的趋势。近孟买海岸总厚超过2100m往东在中央邦厚约152m,再向东仅有零星露头覆盖在太古宇变质岩上。
⑻ 楼兰的历史
1901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维吾尔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从挖掘出上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原名楼兰。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到了唐代,“楼兰”就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楼兰王国的历史还远不是一个楼兰古城所能揭开的。根据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阳墓地和小河 5号墓地出土的干尸,考古专家向人们揭示了楼兰的历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时期,楼兰地区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金发碧眼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走了。
其后的2000多年,楼兰找不到一丝痕迹,史书中也没有半点墨迹。汉一晋时期,楼兰地区出现了蒙古人。这时的楼兰演绎出农业文明,并以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传递着东西方文明。而在晋代之后的1500年,楼兰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00年前,人们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偶然看见了楼兰残破的城墙和佛塔。
有的学者认为:斯文·赫定发现的这个楼兰古城既不是早期楼兰王国的都城,更不是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后的国都(扌于)泥城,因为楼兰古城碳 14测定的年代不早于东汉。斯坦因在黄文弼发现的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城(编号LE城),新疆考古研究所称其“方城”,位于罗布泊北岸之西,铁板河末流的河网地带,“方城”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认为这是早期的楼兰都城。
当时的楼兰王国还是罗布泊附近一个半耕半牧的弱小国家,丝绸之路开通后,楼兰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由于楼兰王安归与匈奴勾结,不断地在丝绸之路上劫杀汉使,汉朝大将军霍光便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杀安归。傅介子带着刺客来到楼兰,假称要赏赐安归金币。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左右王公贵族见状纷纷逃散。傅介子立即召告楼兰国民:“安归王对汉朝犯下了死罪,天子派我来杀掉他,现在汉朝的部队已赶到,改立在长安纳为人质的安归的弟弟尉屠焉为新国王。”傅介子斩下安归的首级,派快马送回长安,悬于长安未央宫北门下示众。
平定楼兰之乱后,汉昭帝即诏立尉屠焉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行别时尉屠焉对汉昭帝说:“我长期在长安居住,现在回去当国王,孤身一人,恐难服众。而且前王子尚在,回去后恐被其仇杀。楼兰国中有伊循城,那是一块富饶美丽的绿洲,天子可派一名将领率部队到那里屯田积谷,也使臣有所依靠。”
于是汉朝即派一名司马,带兵40人随尉屠焉一起回西域。尉屠焉继位后,于公元前77年将国都从罗布泊北岸的楼兰故都(方城)迁到(扌于)泥城(今若羌县城),汉朝在(扌于)泥城以东的伊循城(36团米兰遗址)也设立了伊循都尉。此后楼兰故都没有再发展,估计只有原王室贵族仍居住在这里,从2003年楼兰贵族墓的发掘,也说明了这一点。
东汉时期,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任西域都护,派手下索励率酒泉、敦煌兵千人到罗布泊屯田造房,并召集鄯善、焉耆、龟兹等国士兵各一千人在孔雀河下游拦河筑坝,引水开荒,积粟百万。由于孔雀河被拦,导至下游楼兰故都水源断绝而废弃。屯田士卒在罗布泊西岸起“白屋”,建新城,逐渐形成了今天可看见的有“三间房”的楼兰古城,并将此发展成为西域长史府治所。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在对楼兰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时,发现了墓室中的壁画。这座墓葬距LE方城约4公里,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墓室规模较大,前后室均绘壁画,前室东壁所绘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显示。专家否定了这是楼兰“王陵”的说法,推测其为3世纪前后“城内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 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参考资料:
http://kroraina.blogchina.com/2528612.html
楼兰古城遗址
位于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南部,罗布泊西北岸,距库尔勒市340公里。楼兰古城形成于两汉,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在东西文化交流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后被沙漠埋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楼兰古城遗址有4条干涸的河床,遗址坐落在第四条大河床的两条分叉之间。周围是高低不平的雅丹地形,城墙遗址混杂于风蚀台地中。城周方形:316米,总面积10.82万平方米。城内以古水道为轴线分为两区,一为东北区,残存遗迹较少,主要有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一为西南区,有三间房遗址及一些小院落。佛塔残高10.4米,塔身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城西南住房已塌,墙壁大多用两排红柳、中间夹泥,以苇绳扎固外面抹泥筑成,屋顶亦用类似材料修筑。城中自西北向东南穿越而过的古水道,是研究古楼兰城内水源的重要材料,城北约四五公里处有一座古塔,已风蚀。城周围还有一些佛寺、烽燧等遗址、遗迹和古墓。出土有汉五株钱、贵霜王国的钱币、唐代钱币、汉文和怯卢文残简,丝毛织品残件,漆、木、玉、铜器、料珠、金银戒指、耳环及玻璃器皿碎片等文物,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边疆与内地的历史联系等均有价值。
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补修,但依然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
烽燧的西南是“三间房”遗址。这座100的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三间房正中的一间要比东西两间显得宽大,本世纪初,斯文.赫定曾在东面一间房内发掘出大量的文书木简。从三间房西厢房残存的大木框架推测,这里昔日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 继续向西,是一处大宅院。院内,南北各有三间横行排列的房屋。在古城中,这座院落的建筑也是比较排场的。相形之下,大宅院南面的房舍多数是单间矮小、散杂而破败不堪。如果根据出土文书推测三间房毗邻的框架结构房屋是楼兰城的官署遗迹。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她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在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辉煌的楼兰古城就这样永远的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稀世国宝楼兰彩棺隐身何处?
“死亡之海”腹地发现稀世彩棺
今年是楼兰古城遗址发现100周年,神秘的“东方庞贝”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早在1999年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个名叫“楼兰学会”的民间团体,就以极大的热情想借此机会宣传楼兰,并组织了一次考察楼兰的活动。
为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免遭人为破坏,新疆自治区政府曾于1996年5月,专门发布了禁止到楼兰古城探险旅游的禁令,强调楼兰、尼雅等是还没有开放的国家重要文物遗址,一定要归口管理,严格把关,不允许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者擅自进入。
由于上述“背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不得不严格控制参加人员,并制定了不准破坏、带走文物等考察纪律。经过大量准备工作后,一支由51名研究历史、考古、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和部分游客(其中包括一名日本人)组成的考察队,于今年3月25日下午,乘坐十几辆越野车,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府所在地库尔勒市出发,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3月26日晚,张体先等7人回到宿营地后,集体向考察队领导汇报了发现彩棺的经过。据学者们判断,此彩棺极可能是汉晋时期西域36国中一个山国国王的墓葬。况且前两年考古学家在营盘遗址上,还发掘过一些颇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墓,所以考察队领导对此棺十分重视。27日上午10时,考察队一行出发去龙城前,有关领导特意告知张体先,要派一辆车去营盘寻找那具彩棺。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一名炊事员受了伤,等张体先为他包扎好伤口走出宿营地时,才发现寻找彩棺的车已走了。当晚在龙城宿营时,一位参加找彩棺的队员告诉张体先,因为他没亲自去,再加上沙漠里地貌极为相似,结果领导派出的那辆车,在营盘遗址周围转了很多圈,也没找到那具彩棺。
一在许多人的概念中,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淖尔荒漠,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楼兰城,只是在19世纪末叶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宣称自己在这里发现了“真正的”罗布淖尔湖,斯文·赫定在20世纪帷幕初揭之际向世界刊布他在沙漠中找到了消失近两千年的古楼兰城,才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此前,不过是一片被中国人民遗忘了的角落。
这实在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清干隆时期(18世纪中)绘制完成的“嘉峪关到安吉延等处道理图”就清楚标示着“鲁普脑儿”(罗布淖尔);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及其后任魏光涛在1890年前后也曾命部属探察、绘制了“敦煌县到罗布淖尔南境之图”。现藏故宫档案馆的此图,不仅标明了自玉门关通往罗布泊的路线,而且在罗布泊西岸标示了一座古城址。而楼兰城,就在罗布泊的西岸。清朝的统治者们,既没有及时向社会刊布这些资料,也没有组织对古城的考察、分析。这使斯文·赫定有机会戴上了发现楼兰古城的金色桂冠。
现在假定虽有几说,尚无定谳”。主要原因在于记录缺略,且难免舛错;而历史学者面壁为文,少有实际考察资料,于是就难能深入。
1901年3月4日到10日,斯文·赫定雇佣农民在楼兰城中13处遗址内随意发掘,取得了大量汉五铢钱、精美的汉、晋时期丝织物、玻璃器、兵器、铜铁工具、铜镜、装饰品、料珠,�陀罗风格的木雕艺术品。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汉晋木简、纸质文书即达270多件;随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又发掘了大量文物,仅汉文文书就达349件,不少文书均有纪年,最晚的纪年为晋建武十四年(330),其他还有不少�卢文,一件栗特文。日本桔瑞超在这里获得了汉文文书44件,其中最着名的当推国内外史学界十分熟悉的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信稿。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料,极大地推动了楼兰史的研究。
但他们在楼兰的发掘,却只是对珍贵文物的搜掠,是挖宝,而不是考古。桔瑞超携归日本现藏龙谷大学的李柏文书的出土地,因为当时没有记录,乃至成了一件公案,学术界为之探讨达数十年,才根据遗址照片肯定确是发现在楼兰城中。我们 1980年在楼兰城郊发掘一处汉代墓地,不少墓葬是当年斯坦因已经发掘过的。但他们却只掏了墓室的中部,斯坦因取走、也刊布了从墓室中部取得的部分精美丝毛织物,但只是在我们第二次发掘后,才得可能对墓葬、墓室遗存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笔者1997年曾得机会在汉城韩国中央博物馆库房中目验桔瑞超当年取之于罗布荒原的草编织物,精美绝伦。但具体地点却因不见记录而永远无法知晓,进一步追寻遗存的线索自然不可能得到,更不必谈什么验证。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搜掠的指导思想下,只求取得文物、珍宝,必导致对考古遗存的破坏,从而制约和影响学术研究。
从地质时代第四纪起,罗布淖尔地区已经是一个干旱的内陆。但在不少地点,考古工作者还是采集到了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说明今天看去不毛的荒漠当年仍是可以进行狩猎,从事采集的天地;经过碳十四测年,结合出土文物进行分析,绝对年代在去今4000年前的古墓沟居民,当时种植小麦、饲养牛、羊,日常用品是胡杨木、兽角、草编类制器;规模稍大的男子墓葬,墓穴周围有七圈圆形列木,更外面还有放射状展开的木桩。统计一下,一座墓葬要使用大小木材600多棵。当时的人们当然意识不到,对身傍林木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实际正在制造着毁灭自身生存的基础
据史料:古楼兰王国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在历史上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与敦煌接邻。
《史记》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还说,楼兰等地盛产美玉,多芦苇、怪柳、甘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囊驼。其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没有去过楼兰,而是根据同时代的大使节张骞的报告记述的。张骞一生三次出使西域,历尽千辛万苦,熟悉西域的各种情况。说明当时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加上水土肥美,曾经强盛一时。
《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
正因为楼兰的地理位置重要,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为了争夺西域疆土,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战争。楼兰国一时左右摇摆,曾一度斩杀汉使臣。直到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刺杀了楼兰国王,另立其弟为王,迁都后,改名为鄯善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就是对那时将士征战西域情景的描述。此后,楼兰一直都是汉朝的西域重镇,与汉朝关系密切,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也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一直成为近代学者经常探索和争论的一个难解之谜。
楼兰的发现
1900年3月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的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发现他们带来的水泄漏了很多。于是去寻找水源,回来时又发现携带的铁锹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维吾尔族助手阿尔德克回去寻找。这位助手回来的时候,不仅带回了铁锹,而且还拣回了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非常激动,他知道这一定是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第二年3月,他重新回到这里进行挖掘,发现了大批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竹简和毛笔等。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令世界震惊的楼兰古城。随后,许多国家的探险队随之而来。1979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辉煌的楼兰古国终于面世。
破解楼兰消失之迷
关于楼兰消失的原因,近年来多有争论。为了破解这个千古之谜,国家从70年代开始组织科考队伍陆续进行了考察。据近年考古资料记载: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批珍贵文物,还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尸,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具女尸出土于楼兰遗罚�侵泄�壳俺鐾恋氖贝�钤纭⒈4娼虾玫呐��?988年10月2日,中国和日本组织了一支联合探险队,到达沙漠之中的楼兰遗址,目的是解开这个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国之谜。探险队从敦煌启程,进入沙漠,在沙漠中发现了佛塔和房舍的残迹。遭受风沙侵蚀的佛塔、房舍、墙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此,探险队对楼兰消失之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线索。楼兰总共有12个村,几万人左右,在部落首领领导下,平安快乐地生活着。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瘟疫,许多楼兰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于难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迁移到米兰。从此以后楼兰国便消失了。这仅是实际的考察,真正的楼兰消失之因,仍是众说纷纭。
一个说法是战争,认为楼兰是为仃零所灭,或者是被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所灭。但疑点是战争只能毁灭一城一池,不太可能灭亡整个国家。
第二个说法是瘟疫,认为当时曾在国家里发生过一场大瘟疫。附近曾发现过一些群葬坑,里面男女老少尸体像垒砖那样层层叠叠。
第三种观点是气候恶化论,是目前较占上风的论点,认为是自然变化造成国家大迁移。那具着名的楼兰美女(3800年历史)在解剖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肺部沉积有大量沙土。说明当时气候已经开始恶化了。2000年10-11月,北京电视台组织了大型电视科考系列报道活动“百年发现世纪穿越————人与水的记忆”,得出的结论就是支持这一观点。北京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还在楼兰古城遗址举行了大型直播节目“楼兰论坛”。整个科考活动从喀什开始,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全程沿塔里木河向东行进,途经巴楚、阿克苏、拜城、库车、轮台、库尔勒、营盘抵达楼兰。南线则从沙漠边远的县城麦盖提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玛扎塔格山,过丹丹乌里克、喀拉敦、圆沙古城、大河沿,经英苏穿越罗布荒原到达楼兰。这次考察的目的,首先是对楼兰发现100周年的纪念,同时也是探索人和水的命运。他们认为,在塔克拉玛干地区,人和水的关系实在最敏感、最突出、最脆弱的问题,实际也是人和环境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新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科考队进入到了广阔平坦的罗布泊湖盆,在夕阳的金色余辉中,极目四望,除了远处的地平线,就是天边散落的一些雅丹地貌似真似幻的景象。许多人为之动容:高大的佛塔和“三间房”苍凉而悲壮,千年前的木桩在晚霞中好似要燃烧起来,陶罐的碎片撒了满地,粗大的胡杨树枝像干枯的绳子一样卷曲,轻轻一碰就会碎掉。一度歌舞升平的繁华古城,如今却成了安静的废都。人们不能不思索它由盛到衰,走到自己末日的历程。当然,人们在罗布泊最大的感慨还是所谓“沧海桑田”的变迁,可能并不需要预想中那么长的时间。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楼兰人为大兴土木以及其奇特墓葬形式“太阳墓”砍伐了大量树木,最终带来了生态恶化。“太阳墓”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原木。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据今年年初的资料,在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原木达一万多根,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值得一提的是,用发掘于楼兰的卢文字书写的律法中,有这样的律条:“凡砍伐一棵活树者罚马一匹,伐小树者罚牛一头,砍倒树苗者罚羊两头”。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要生存下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但楼兰最终还是湮没于风沙之中了。根据历史记载,楼兰国曾有几千人在一个叫善密的人带领下迁到义乌(今哈密一带),另一部分人迁到了和田的罗普(罗布泊的转音),另一部分人坚持生活在罗布泊内,一直到清朝末年。据说, 50年前在塔里木河还可以划船,还能打上1米多长的鱼。中上游的引水灌溉和水库的修建使塔里木河不再注入罗布泊,1972年,罗布泊蒸发完了最后一滴水,成为一片死亡之海。因为水的消失,一个湖的废弃乃至一个城市的废弃,这样的故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并不鲜见。他们认为楼兰就是其中典型的例证。
但现在更新的说法认为,政治和社会巨变是楼兰废弃的导因。着名考古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孟凡人认为,楼兰的消亡是一个从废弃到彻底荒废的过程。公元376年左右前凉退出楼兰后,鄯善由于内部和苏毗人入侵等原因正处于衰落时期,故无力进驻并振兴楼兰城,遂导致楼兰城在政治上彻底失去作用。同时,因为自敦煌进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开拓了交通更为方便的大海道,楼兰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失去了。这样又使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各种商业陷于停顿,楼兰城失去了赖以繁荣的基础。西域长史机构撤走,大批屯田者和汉族居民离去使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基本停顿,从而动摇了楼兰城的生存基础。由于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也没有政府机构组织大兴水利,疏导河道,平整耕地,完全丧失了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作顽强斗争的手段,致使风沙逐渐内侵,雅丹地貌逐渐发育,耕地面积和植被不断缩水,河流和渠道被风沙淤塞、改道、蒸发渗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如此年复一年恶性循环,楼兰地区逐渐失去了人类聚居生活的条件。
也许上述四者都不无道理,至少兼而有之。也许最新的说法更全面、更符合实际些。
复活楼兰的梦想
据“天山网”2003年1月12日报道:在新疆自治区人代会上,若羌县委提出提案,将若羌县改名为楼兰县。早在2002年11月, 中科院院士张新时、中科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承训等16名专家也曾提出设立楼兰市的设想,新的楼兰市包括若羌、且末两县。专家们在考察中还发现,随着塔里木河生态治理工程的启动,干涸近30年的塔里木河终端湖—台特玛湖又当起了水波,旅游事业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鉴于此种考虑,他们认为设立楼兰县有助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回答:2007-01-05 08:33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您,辛苦了!
祝您开心每一天!!!
共0条评论...其他回答 共1条回答评论 ┆ 举报
齐王睿
[大师] 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楼兰古城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遗迹现状
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尔荒漠,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废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佉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古城。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旅游
楼兰古城遗址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
楼兰文明
历史上的楼兰国
据《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楼兰消失之谜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消声匿迹。关于其原因,一般有水源改道和外敌入侵两种说法。
楼兰古城的发现
1900年,楼兰古城被重新发现。有说法是新疆农民所发现,也有说法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所发现。在20世纪初的考察过程中,大量楼兰文物被国外考察团带走。
⑼ 中生代沉积矿床
中生代各类坳陷-断陷盆地中发育大量的沉积矿床,包括可燃有机矿床、化学沉积矿床和蒸发沉积矿床等。有关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锰、石膏、钾盐、芒硝、油页岩,以及铜、磷、膨润土、耐火粘土、石盐等。
(一)中生代油气田与含油气盆地
中生代是联合古大陆解体、板块构造非常活跃的地质时期,对含油气盆地的形成非常有利。据罗志立等(1989)统计,中生代地层中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油气储量的63%。
中生代含油气盆地可分为5类(童崇光,1990):①稳定区边缘的坳陷盆地。分布于西半球北部从阿拉斯加北坡至落基山、南部从东委内瑞拉沿安第斯山脉东麓至火地岛和东半球的特提斯褶皱带两侧,以中东的波斯湾盆地含油气最丰富。②稳定区内部的坳陷盆地。在古老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非、南美及澳大利亚的大型沉积盆地中尚未发现工业油气田。但是,在年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巴黎盆地、呵叻盆地等对油气的生成与富集较有利。③稳定区内部的裂陷盆地。基底主要由硬化的古生代褶皱岩层组成,经历早期裂陷和晚期坳陷的演化过程,具有裂陷与坳陷双层结构。以西西伯利亚(俄罗斯)、卡拉库姆(中亚)、马拉开波(委内瑞拉)、松辽等盆地较为着名。④大陆边缘盆地。发育于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带上,油气富集程度相差悬殊,墨西哥湾及南里海盆地含油气较好。⑤与转换断层有关的盆地和与火山岛弧活动带有关的盆地,油气富集程度较差,一般仅有小油气田存在。
1.波斯湾含油气盆地
波斯湾含油气盆地位于亚洲大陆西南部,包括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总面积约320万km2。该盆地处于阿拉伯地盾和扎格罗斯褶皱山脉之间,地史上主要为大陆架的稳定沉积环境。盆地东北侧的山前褶皱带堆积了较厚的第四纪冲积层,边缘出露第三纪地层,深埋地下的有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构造多见背斜带及剌穿盐丘;西南部是阿拉伯地台,基底由前寒武系结晶基岩组成,上覆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常见面积大、倾角小的隆起构造。由于盆地长期稳定下沉,从二叠纪至第三纪均以海相沉积为主,碳酸盐岩及砂岩发育,构成良好的储集层,石膏和硬石膏为盖层。
波斯湾盆地中心线西侧的阿拉伯半岛以侏罗-白垩系地层为主要产油气层,但新生界及上古生界地层中也产油气;盆地中心线附近及其东侧的伊朗、伊拉克地区则以新生界地层为主要产油气层。
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是世界第一大油田,地处于阿拉伯地台东部边缘的哈萨构造阶地上,由一个大型长垣隆起构成,包括安达尔、雪德古姆、乌特曼尼亚、惠亚和哈赖德等5个近南北向的局部隆起。该油田于1948年发现,距波斯湾西海岸约100km可采储量达117亿吨。储油岩层为侏罗系上统阿拉伯组碳酸盐岩,自上而下分为A、B、C、D四段,岩性相似,其间被横向分布稳定的薄层石膏隔开,构成4个沉积旋回。其中,C段和D段是最主要的储集层,分别由鲕粒白云石化灰岩和粒屑灰岩夹鲕粒灰岩组成,厚约120余米;盖层为B段和C段之间的致密灰岩、石膏和硬石膏层,埋深1700~2000m。油藏面积约2400km2。
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是波斯湾盆地的又一着名油田,可采储量达107亿吨。该油田位于科威特东南部,距波斯湾西岸约22km。侏罗纪时为一稳定下降地区,白垩纪—中新世发生多次上升运动,形成近南北向的布尔甘古隆起,包括布尔甘、马格瓦穹窿背斜和阿马迪背斜。储油岩层为白垩系下统瓦拉组和布尔甘组砂岩,共有4个储集层段,总厚度约390m。第1、2层属瓦拉组,由两层细砂岩组成,厚度分别为24m和15m,其间为粘土层隔开;第3、4层属布尔甘组,为中粗粒石英砂岩、粘土岩和少量粉砂岩互层,厚度分别为150m和200m。油藏总储油面积约700km2。
2.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
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位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东侧,其范围大体与西西伯利亚低地相当,总面积达300多万km2。该盆地沉积盖层主要由侏罗纪-第四纪地层组成,其中,在中生界地层中共发现4个含油气组合。自下而上为:下-中侏罗统秋明组陆相-三角洲相砂岩、粉砂岩、泥岩组合,上侏罗统瓦修干组和巴仁诺夫组海相砂岩、粉砂岩、泥岩、沥青质页岩组合,下白垩统库罗姆金组及梅吉昂组滨海相及三角洲相砂岩泥质页岩、瓦尔托夫组近岸砂岩及页岩和阿利姆组砂泥质岩组合,上白垩统波库尔组海相、冲积三角洲相及陆相砂及泥岩组合,包括40个较重要的含油气层位。
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可划分为三个主要含油气区(童崇光,1990):
(1)中鄂毕含油气区,位于鄂毕河呈东西向流向的地段,已发现乌斯特—巴雷克、萨莫特洛尔等57个油田,大部分集中在苏尔古特隆起及下瓦尔托夫隆起的局部高点内,下白垩统为主要含油气组合,但侏罗系秋明组也含油。
(2)北部含气区,位于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已发现乌连戈伊、麦德维热等50多个气田及凝析气田,区内发育许多南北向二级构造及众多局部构造,上白垩统含泥质砂岩及粉砂岩为主要含气层,下侏罗统及中侏罗统在局部地区也含油气。
(3)前乌拉尔含油气区,位于西西伯利亚盆地的西部边缘带,含油气构造一般为受基底凸起控制的披盖构造,上侏罗统砂岩为主要含油气层,沙依姆油田为主要油田。
俄罗斯的乌连戈伊天然气田位于西西伯利亚普尔河左岸,天然气储量为7810万亿m3,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在构造上属于普尔大长垣的中部,共发现15个气藏。储集岩为上白垩统波库尔组三角洲相薄层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其中砂岩占50%~70%,盖层为晚白垩世及古新世泥岩。
3.松辽含油气盆地
松辽含油气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在海西褶皱带中间地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总面积约26万km2。地表为第四系覆盖的平原区,前震旦纪及古生代地层主要出露在盆地四周或隐伏于深部,盆地内中新生界地层发育,仅白垩系即厚达5000m以上。
中生代是松辽盆地发展的主要时期,可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童崇光,1990):晚侏罗世断陷沉积时期,形成上侏罗统砂泥岩夹煤层及火山岩组合;早白垩世断拗沉积时期,形成下白垩统登楼库组湖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砾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合;早白垩世坳陷沉积时期,形成下白垩统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湖相和三角洲相砂岩、泥岩组合,是主要生油岩和储集层;晚白垩世隆升沉积时期,形成上白垩统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河流相砂泥岩组合。松辽盆地可划分出6个构造单元,即中央坳陷区、东北隆起区、西南隆起区、东南隆起区、西部斜坡区和北部倾没区。其中,中央坳陷区是油气田的集中分布地区,已发现大庆、扶余、宋芳屯、龙虎泡等10余个大中型油田。
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石油地质储量约30亿吨。该油田地处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的中部,自北向南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等7个背斜构造组成,它们之间以鞍部相接,南北长约145km,东西宽6~30km。储集层主要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及嫩江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及泥岩,油藏类型为背斜圈闭油气藏,具有陆相原生油藏的特点。
(二)中生代煤田与含煤盆地
板块运动以及因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古海陆变迁、高山大盆及古温暖气候带的分布与更迭,是控制聚煤区和含煤盆地展布的主要因素。世界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北半球高于南半球,且高度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中纬度地带。南半球的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巴西发现较大煤田。
全球中生代聚煤区和含煤盆地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美国阿巴拉契亚及阿拉斯加等地。由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灾变事件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异常和晚古生代高大木本植物迅速死亡,导致全球早中三叠世聚煤作用极其微弱。晚三叠世的气候分带性不太明显,中生代植物处于正常生长的初始阶段,聚煤作用仍然微弱而分散。侏罗纪时,特提斯海及近海较低山地(如古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的分布使中国西北部早中侏罗世聚煤区主要沿北纬35°以北、处于潮湿气候带、地势较低平的地区广泛展布,其西侧进入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北部延伸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坎斯克—阿钦斯克、伊尔库茨克、南雅库特、通古斯、勒拿等地。到白垩纪,特提斯海的南移及古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古天山、古祁连山的进一步隆起,使海洋潮湿气候难以从西南进入内陆而局限于中国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以及蒙古东部、俄罗斯外贝加尔、勒拿和远东滨海地区。
中国中生代含煤沉积类型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钱大都等,1996):晚三叠世以过渡区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早中侏罗世以内陆坳陷盆地沉积为主,早白垩世以内陆断陷及坳陷盆地沉积为主。这种演变反映了成煤环境由海向陆变迁的过程,与成煤植物由海生向近海和陆生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晚三叠世含煤盆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有川滇近海坳陷盆地(四川盆地和滇中盆地)及藏东、滇西盆地等。聚煤规模较小,聚煤环境主要为近海大型坳陷和滨海-潟湖环境。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以大型内陆湖盆型沉积盆地(鄂尔多斯、准噶尔、吐鲁番—哈密)为主,其次是内陆山间湖盆及山前坳陷型沉积盆地(塔北、塔西南、塔东南、伊宁)、内陆山间谷地型沉积盆地(木里)和火山间隙含煤碎屑沉积盆地(京西、北票)。聚煤作用强烈,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世界上着名的煤炭蕴藏量极为丰富的特大型内陆含煤盆地。早白垩世含煤盆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是聚煤作用最强的地区,以山间断陷盆地(海拉尔—二连盆地群)资源最丰富,其次为近海坳陷盆地(鸡西—鹤岗盆地)和山间坳陷盆地,火山岩型煤盆地资源量最少。沉积类型主要为陆相沉积,以其厚度大、煤层多、部分地区夹有火山碎屑沉积为特征。西北地区的酒泉盆地及北山诸盆地基本上属于内陆湖相三角洲杂色岩系,含煤性差。
1.四川含煤盆地
四川含煤盆地(川滇近海盆地北部)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部,其北西和北东侧分别与龙门山、大巴山相接,是中国晚三叠世含煤沉积赋存面积最大的一个沉积盆地。
四川盆地在早中三叠世几乎全部隆起,形成了东高西低、由东向西缓倾斜的箕状盆地,晚三叠世属川滇近海盆地的一部分。晚三叠世早期,仅在盆地西侧有由浅海相泥质岩和碳酸盐组成的垮洪洞组分布;中期,小塘子组的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积往东扩展超覆,含煤性总体较差;晚期,全区普遍发育了以陆相为主的须家河组含煤碎屑沉积。该盆地基底的地台属性和晚三叠世含煤沉积的稳定,使煤层覆盖了盆地的大部分地区。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对该区的影响不大,大部分地区煤系呈向西北缓倾斜的单斜构造,边部发育不同程度的褶皱和断裂。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由黑色炭质页岩与灰色砂岩组成的河流冲积相—湖沼相含煤沉积岩系。该组可分为6段,1、3、5段为含煤泥页岩夹砂岩,2、4、6段为砂岩夹页岩及煤系,但各段发育程度不一。在盆地西部底部以角砾岩与下伏小塘子组呈假整合接触,在盆地东部则多超覆于老地层之上,顶部与上覆白田坝组多呈假整合接触。须家河组共含薄煤20余层,分布稳定,含可采煤层1~9层,煤层总厚5~10m,最大可达29m。
2.鄂尔多斯含煤盆地
鄂尔多斯含煤盆地位于中国北部的贺兰山以东地区,地跨陕、蒙、宁、甘等省区,是华北古生代—三叠纪盆地因印支运动全面抬升而萎缩后形成的大型内陆坳陷沉积盆地,并继承了构造稳定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在三叠系侵蚀面上广泛地沉积了侏罗系含煤岩系,包括下侏罗统富县组和中侏罗统延安组河流湖泊相沉积,以延安组含煤性最好,在空间上形成环县、延安两大沉积中心。此外,上三叠统瓦窑堡组也含煤。
中侏罗统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含煤地层,厚度一般为100~300m,最厚可达600m,呈西厚东薄的变化趋势,为一套陆相含煤碎屑沉积。下段为宝塔山段,主要由灰白、肉红色块状斜层理粗砂岩、细砂岩组成,底部为含细砾的粗砂岩,上部以细砂岩为主夹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及页岩;上段称枣园段,主要为灰色、灰绿色砂岩与灰黑、深灰色页岩、泥岩互层。除盆地中部的富县—庆阳—华池—吴旗—子长—延安所围限的地区为河、湖相外,其他地区为河流相、三角洲相、河漫滩相、夹沼泽相。该组含10~12层可采中厚—厚煤层,煤层最大厚度可达10m。
3.准噶尔含煤盆地
准噶尔含煤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基底为海西地槽褶皱带及前寒武纪稳定地块,早中侏罗世形成大型的不对称波状坳陷沉积盆地。坳陷中心位于盆地南部,主体坳陷方向呈近东西向。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是该盆地的主要含煤岩系,夹于两者之间的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不含煤。
八道湾组由灰绿深灰色砂岩、砂质泥岩和页岩的互层组成,分3个岩性段,下部为洪冲积沉积,中下部为滨湖三角洲沉积,中上部为湖泊沉积。该组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200~700m。含煤10~20余层,多为中厚—厚煤层,也有巨厚煤层。
西山窑组由灰色、灰绿、灰黄及紫红色砂岩、炭质泥岩夹煤层及菱铁矿薄层组成,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为主。岩性较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100~1600m)。该组中上部煤层多达20~40层,单层最厚为48m,煤层累计厚度最大达182.82m;上部煤层不发育。
4.海拉尔—二连含煤盆地群
海拉尔—二连含煤盆地群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亚洲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早白垩世盆地群,约由150个盆地组成,部分盆地含煤极为丰富,储量大、煤层厚、埋藏浅,有的还富产油气。该盆地群发育于海西褶皱带之上,内部形成几个大型坳陷与隆起带,多呈长条状,面积一般为数百平方千米,总体方向为北北东—北东东向。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扎赍诺尔群,在海拉尔地区分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在二连地区则称巴彦花群。
大磨拐河组(下含煤段)由砂砾岩、砂泥岩及煤层组成,下部以砾岩、砂砾岩为主,夹泥岩、薄层粉砂岩及灰白色凝灰质粗砂岩;中部为灰白或灰黄色砾岩、砂岩、泥岩及煤层;上部为黄灰色凝灰质粗砂岩、砂岩、泥岩互层夹煤线。为河床相、河漫滩相、沼泽相沉积,局部地区尚有火山岩相。该组含煤5~20层,单层厚2~10m,累计厚10~90m。主煤层位于含煤段中部,厚4~30m,最厚达44.85m。
伊敏组(上含煤段)由灰白色粉砂岩、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夹砾岩、砂砾岩组成,含10多层煤,底部以灰白色粉砂岩与下伏大磨拐河组粗砂岩、含砾砂岩呈假整合接触,顶部被第三系不整合覆盖,厚550.9m。该组为湖沼相沉积,分布较广。海拉尔地区普遍含3~4个煤组,每个煤组含煤1~5层,煤层累计厚度10~50m。
(三)中生代沉积铁矿床
中生代沉积铁矿床可分为海相沉积铁矿床和湖相沉积铁矿床两大类。
中生代海相沉积铁矿床以中国滇西地区的楚格扎、江波、建基等铁矿床为代表,含铁层位为上三叠统甲丕拉组灰岩、泥灰岩及砂页岩或三合洞组灰岩、白云岩及泥灰岩、砂页岩。此外,四川盐源—木里一带的褐铁矿、菱铁矿亦属此类矿床。
中生代湖相沉积铁矿床以法国的洛林式铁矿和中国的綦江式、华亭式铁矿为代表。洛林式铁矿分布于法国与德国交界附近的洛林地区,矿区面积达1100km2,向东延入卢森堡境内,铁矿体呈多层状赋存于侏罗系下阿阿林砂岩和上阿阿林泥灰岩间,矿层与厚度相近的非矿层呈互层状产出,规模巨大,单层厚1~6m,累计厚度达60m,铁矿石主要由鲕状水针铁矿、鲕磷褐铁矿构成,总储量达105亿吨。綦江式铁矿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綦江一带和贵州北部,铁矿赋存于侏罗系煤系砂页岩中,呈层状或似层状、透镜状,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华亭式铁矿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六盘山以东的华亭一带,铁矿赋存于白垩系粘土岩或砂质页岩中,矿体呈层状,延展大,厚度小于1m,多为小型铁矿床。
(四)中生代沉积锰矿床
中生代沉积锰矿床以中国的斗南式锰矿床为代表。该类矿床分布于滇东南的砚山、建水一带,沿滇东南—越北古陆北缘展布,典型矿床有斗南、白显、岩子脚等锰矿床。含锰岩系为中三叠统法郎组,为一套钙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向西过渡为泥灰岩、灰岩及白云岩,假整合于个旧灰岩之上,厚达700余米。斗南锰矿产于粉砂岩、泥岩中,夹多层灰岩及十余个锰矿层,矿石由褐锰矿、钙菱锰矿及方解石等组成。白显锰矿产于白云岩中,薄层状,为含团块状、细脉状方解石的氧化锰矿石,与顶底板白云质灰岩呈过渡关系。
国外中生代沉积锰矿床主要有墨西哥莫兰戈锰矿床、匈牙利乌尔库特锰矿床和摩洛哥伊米尼锰矿床、澳大利亚格鲁特锰矿床。前二者均产于侏罗系灰岩、泥灰岩、粘土岩及页岩中,后二者分别产于白垩系灰岩、白云岩及砂岩和下白垩统粉砂质粘土岩及砂岩中。
(五)中生代盐类矿床
石膏、石盐、芒硝、钾盐等盐类矿床形成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封闭、半封闭的沉积盆地中,属蒸发沉积成因。成盐盆地主要是构造盆地,明显受断裂控制。含盐岩系基本上分为两类,即咸化潟湖相的白云岩-灰岩-泥灰岩建造和海相或内陆盐湖相的红色碎屑岩建造。
中生代沉积演化的显着特点是陆相沉积类型广泛分布,潮湿气候带与干旱气候带的交替出现导致形成多个成煤期和成盐期(王鸿祯等,1980)。早中三叠世是地史上着名的干旱气候广布时期,蒸发海盆的膏盐沉积广泛出现在华南、西欧和北美西部地区,陆相红层遍布华北、中亚、印度、非洲中南部及南美阿根廷西部等地,而反映潮湿气候的含煤沉积仅见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一带和俄罗斯通古斯盆地及维霍扬斯克地区。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以潮湿气候带的扩大为特征,欧亚大陆成煤环境众多,干旱气候带局限于劳亚大陆西南部、冈瓦纳大陆中北部及北美西部,特提斯海两侧存在过渡性气候带,可以见到含膏盐沉积与含煤沉积在时空上相互交替的现象。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干燥气候带有明显的扩张,膏盐沉积广泛分布于北美墨西哥附近、南美安底斯山脉、中南欧、非洲北部、西亚、中亚及中国西部地区,而成煤环境仅见于东北亚、印度中部及澳洲东部。早白垩世晚期起至晚白垩世,干旱气候带又有进一步的扩展与强化,膏盐沉积发育于华南及中南半岛、南美、中北非、中东至中亚的广泛地区。
中国中生代盐类矿床的时空分布与中国大陆地质发育历史密切相关(袁见齐等,1994)。早中三叠世为古地台盐类沉积发育期,盐类矿床赋存于海相碳酸盐岩系中,成盐环境为地台上的陆表海局限盆地,部分为地台陆缘浅海环境。盐类沉积具有发育面积大、含盐层位稳定、含盐岩系旋回少、剖面结构简单等特点。这一时期的扬子地台地处北半球的低纬度区,属特提斯洋两侧蒸发岩带的东延部分,中下三叠统硬石膏分布面积超过40万km2,长江沿岸各省都有石膏-硬石膏沉积,四川、鄂西、黔北、奉节生产石盐。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出现广泛而强烈的裂陷活动,进入陆源碎屑岩-蒸发岩强烈发育期,盐类沉积分布广泛,盐层面积小而厚度巨大、成盐旋回多、剖面结构和物质成分复杂、矿床类型繁多。中生代主要含盐盆地包括新疆吐鲁番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云南楚雄与安宁盆地、四川成都与南充盆地、湖北江汉盆地等,代表性的矿床有产于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灰岩、白云岩中的四川威西式石盐矿床、产于中下侏罗统察雅群红色砂页岩中的西藏芒康式石膏矿床,产于上白垩统海棠井组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砂砾岩中的四川新津式芒硝矿床,产于上白垩统跑马岗组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泥灰岩中的湖北子陵铺和麻城铺石膏矿床等。
国外中生代盐类矿床以钾盐的大规模富集为特色,以摩洛哥赫米塞特(三叠系)、土库曼斯坦卡尔柳克—卡拉比尔和乌兹别克盖尔达克—丘别加坦(侏罗系)、泰国沙空那空和刚果霍利(白垩系)为代表。此外,中南欧的三叠纪石盐矿床,欧亚大陆沿英国、法国、德国、克里米亚、高加索、帕米尔、西昆仑展布的侏罗纪硬石膏石盐矿床,中东、非洲西部和南美东部的白垩纪硬石膏石盐层也较重要(钱自强等,1994)。
⑽ 楼兰以前在哪里
消失真正原因到新疆,对一个探险旅游者来说,有一处地方是充满吸引力的。这个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的神秘古城,就是西域古国楼兰。
古楼兰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凉的地区之一。这里悠久的历史、天方夜谭似的传说故事是多么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现,引起多少人的兴趣——许多中外游人和探险家都不辞辛劳地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去目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楼兰。1979年1月,我国已故科学家彭加木就曾从孔雀河北岸出发,徒步穿过荒漠到达楼兰遗址考察。
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城。西汉时,楼兰的人口总共有1万4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然而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他们攻杀汉朝使者,劫掠商人。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其附汉。但是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官吏,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死了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都城南迁。但是汉朝并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设都护、置军候、开井渠、屯田积谷”,楼兰仍很兴旺。
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王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较楼兰。”(李白《塞下曲》)。“清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隆重镇。然而,不知在什么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神秘地消失了。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们猜了若干世纪的不解之谜。
1900年3月,着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他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进。我国维吾尔族人爱克迪在返回原路寻找丢失的铁斧,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这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达这神秘城堡,发掘不少文物,经研究后断定,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时古楼兰城。
楼兰城的再现,引得各国探险家争相前往探险觅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国人亨迁顿、日本人桔瑞超先后抵达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遗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楼兰城从沙丘下被人发现了,但一个更大的谜困惑着探险家们:繁华多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绿洲变成沙漠、戈壁,沙进城埋呢?
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考察了罗布泊,发现中国地图上标出的罗布泊的位置是错误的,它不是在库鲁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尔金山山麓。当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曾洗过澡的罗布泊湖水涟漪,野鸟成群,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也就是说,罗布泊是个移动性的湖泊,它实际的位置在地图位置以南2度纬度的地方。
普尔热瓦尔斯基部分解开了这个谜。1979年和1980年,新疆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几次详细考察,终于揭开了这个被风沙湮没1600多年的“沙中庞贝”之谜,使人看到了它的本来面目——
楼兰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在东经89度55分22秒,北纬40度29分55秒。它占地面积为10万8千多平方米。城东、城西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居民区院墙,是将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房屋的门、窗仍清晰可辩;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筑,墙厚1.1米,残高2米,座北朝南,似为古楼兰统治者的住所;城东的土丘原是居民们拜佛的佛塔。
罗布泊怎会游移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楼兰的消失跟人们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有关系。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国土上挑起战争;为了本国的利益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公元三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今尉犁东南改道南流,”致使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最近,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一、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这三大环境格局变化为地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古环境研究所证实,只是在三阶段划分的时间上,由于方法、地点或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着罢了。
二、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当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时,整个东亚西部都开始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趋势。在这期间,罗布泊开始从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时候,湖面急剧下降到最后接近湖底。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成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北面较大的罗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据说从近来的遥感资料判断,孔雀河上游曾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这次滑坡整个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罗布泊的来水被断。现在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这次滑坡的具体时间,它是否发生在罗布泊干涸之前还有待于研究。
三、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在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5号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树桩”说明,楼兰人当时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机,只好祈求生殖崇拜来保佑其子孙繁衍下去。但他们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树木,使当地已经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我们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我们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四、楼兰古城消失成为“旷世之憾”
提起楼兰古城,人们都会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因为他在1901年首次对外宣布楼兰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在寻找的途中,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现这片古代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经过整理分析,赫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的,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这些工作成了以后楼兰探险的重要地理依据。
尽管从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难以辨认楼兰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学家从大量资料和考察中发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废弃了1500年的楼兰城曾经辉煌一时。据专家分析,楼兰遗迹已经有了1800年的历史,经历了风沙洗劫后,仅存残缺的胡杨木架和少量的芦苇墙。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当时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比较简陋,但遗迹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细的木制品和古钱币又提醒人们,楼兰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专家认为,楼兰城中已有了贫富分化,这些木制品同时又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木工精湛的手艺和楼兰经济的繁荣。专家发现,像这样的民宅,留存下来的还有几十间,并集中在城西组成了居住区,而在城东又分别有行政和军事区,城市功能齐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规划和发展意识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