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罗斯A-135战略反弹道导弹系统有哪些研制历史
冷战时期,苏联从战略军备竞赛的高度出发,开始研制这种战略反导系统,直到1995年2月才完全投入使用。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A-135系统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安全需要,加上该系统昂贵的操作费用,核弹头潜在的危险性及其效能的不断退化,使得一些俄罗斯领导人萌生了让这把“金色保护杀退役的念头。据俄罗斯军方透露,该系统中有的部分已经撤除,重点将转向其它方式的战略防御。尽管可能不会正式退役,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A-135的作战能力日渐消退,前途岌岌可危。
俄罗斯A-135战略反弹道导弹
㈡ 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由来是因为斯拉夫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集团。在罗马帝国时代,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野蛮民族。这些斯拉夫人经常打劫罗马帝国,不过也是被罗马帝国随意奴役的对象。
因此在拉丁文中斯拉夫“Slav”也有奴隶的意思,但是在这些斯拉夫语系的俄语,波兰语,以及塞尔维亚语中,“斯拉夫”又有光荣的含义。
俄罗斯历史沿革
莫斯科市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283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605年,戈杜诺夫猝死,俄罗斯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
㈢ 俄国发生内战的原因
不知道你是不是说的这个
1918年 到 1922年 在苏联发生一场战争。在苏联被称为“ 1917年 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即苏联国内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沙俄政府崩溃, 布尔什维克成立苏维埃政府,和德国停战
1918年3月6日 ,苏德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 。此举激怒了苏联国内和国外各种反堹布尔什维克的势力。 温斯顿·丘吉尔 就曾经说必须把布尔什维克“扼杀在标篮里”。 主要战斗在 1920年 基本完成,但直到1922年才彻底停止。战争期间 苏联红军 与 白军 和 波兰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日本 等国的派遣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
大致过程
苏德停战条约签订之后,英、法派军占领苏联的一些港口。
1918年春,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的主要由前俄国的捷克 、 奥匈帝国战俘组成的捷克兵团3万余人哗变,7月,控制了从贝加尔湖到乌拉尔山脉的西伯利亚铁路。11月18日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政府被原沙俄海军上将 高尔察克的政变推翻。高尔察克自称“全俄的最高统坚”。
1919-1920 苏联红军和苏联白军东. 西. 南三线交战
战争的结果是苏联红军胜利击溃了颠土上的所有反对势力的军队。另外,苠联国内战争期间约有5万 中国人 参加红军。
㈣ 为什么俄乌战争俄罗斯不用大规模空袭,而以地面部队进攻为主你怎么看
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来就是同一个民族,两者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在90年代以前两者都属于苏联,还是兄弟国家。如果采用大规模空袭,必然造成平民的伤亡。俄罗斯只是想教训一下乌克兰而已,让其放弃加入北约,保持国家中立就行。所以看现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一直都比较克制,即使让自己的部队有所伤亡也没有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兄弟国家都是相同民族不可能也不至于下死手。
俄罗斯如果真的采用大规模空袭,那么可能会遭到西方更严厉的制裁,甚至会借着民意直接出兵加入战争。一些保持中立的国家,出于人道主义,可能也不得不站出来帮乌克兰说话了。
㈤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全过程
格鲁吉亚 一现昙花
莽撞开战 格鲁吉亚在最初的二十个小时中占据主动,击败南奥塞梯军队,并一度攻占茨欣瓦利或许最初的胜利来得太快,或者是过于相信美国的承诺,格军开始袭击驻格俄罗斯维和部队,全然不把强大的俄罗斯军队放在眼中。而格鲁吉亚武装力量与俄罗斯相比实在过于弱小现役人员21547人,其中陆军17767人,海军892人,空军1310人,国民卫队1578人还有准军事部队11700人,包括边防警卫队、海防警卫队和内务部的部队共装备128辆坦克,9架战斗机,格鲁吉亚军队这点家底与当面的俄罗斯第58集团军和联合作战的空、海军部队相比,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和空海军力量支援配合三个方面处于绝对劣势。格军队数量只有对手的五分之一。按进攻作战的一般要求,对据守坚固要塞的敌人一般要集中5-6倍的数量优势,而格鲁吉亚面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后面强劲的对手俄罗斯,不惜以弱凌强,以小欺大,不计后果,是明显违背作战常识的莽撞之举格军武器装备都是俄系的老式装备,重型装备水平远低于俄军,再加上个位数级的空军和海军装备,三军基本不具备起码的联合作战能力。因此,战局未启胜负已成定局。
闪电攻击 如果不把后来的溃败计入,格鲁吉亚军队于奥运会开幕当天的进攻行动还算“精彩”格军面对此前久攻不克的南奥塞梯军队,分别从克维莫尼科季、普里西越过边境,兵分三路,从茨欣瓦利的南、东、西三个方向发动突然袭击。战斗中使用了T-72坦克、BMP-1/2步兵战车、“达纳”152毫米自行火炮、BM-21火箭炮等重型武器。还出动了苏25强击机轰炸南奥塞梯军队,配合地面部队推进,用时不到13小时,就攻占了茨欣瓦利。
由于茨欣瓦利距离南奥塞梯边界距离很近,从地形条件上看城市南部又向格鲁吉亚一侧突出,格军沿边界自然走向排兵就能够形成围攻部署,应当说,格军的攻击部署十分恰当地利用了这一地形特点,再与装甲部队强大的突击能力与快速的机动能力相结合,战斗进程十分顺利,这也反应了格方多年来对南奥塞梯心存不满,一直在寻机剿除,准备工作十分充分此外,格方军事行动获得美国口头承诺后,自然信心十足。
仓惶败退 格鲁吉亚对南奥军事行动可能比总统萨卡什维利想象中的更加顺利。在攻占茨欣瓦利后,格军就开始袭击乌比阿吉、凯梅尔季、萨拉布克、杰潘西尼、1134高地、1475高地,以及茨欣瓦利城区俄军驻地和十多处哨所,打死俄军维和士兵十多人,打伤数十人。
俄罗斯北高加索军区第58集团军奉命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俄罗斯维和部队。俄军从南奥塞梯北部穿越高加索山区,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通过罗克斯基隧道进入南奥边界,攻占沿途格军村镇。8月9日2时,格鲁吉亚军队的火力被俄军全面压制,伤亡惨重,已经停止向茨欣瓦利射击。俄罗斯维和部队和增援的第58军摧毁大量格军装甲车和坦克,参战的格鲁吉亚战斗机也被击落,
面对俄军强大的正面攻击行动。格军开始从占领的各处地区沿公路后撤,公路上的格军装甲目标成了俄罗斯空军的活靶子,从茨欣瓦利通向哥里和首都第比利斯的多条道路,成了格军的死亡之路,被摧毁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和汽车随处可见,被遗弃的D-30式122毫米榴弹炮和迫击炮遍布城区。在俄空军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下,格军的后撤行动只能用溃败来形容,指望美国军事介入的萨卡什维利一时方寸大乱,面对退兵洪流,除了频繁的抗议与呼吁外没有任何作为。格鲁吉亚军队以卵击石,流出的自然是鲜血。
俄罗斯军队 铁拳出击
快速反应 8月8日15时,俄联邦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做出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随后俄军的军事行动令世界瞠目:15时20分,俄罗斯军队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境内;15时50分,俄罗斯装甲部队开进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6时,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向驻扎在茨欣瓦利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增援;17时20分,俄罗斯国防部第58集团军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维和部队。
从时间上计算,驻格俄军在接到总统命令后50分钟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反应极其迅速,这与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快速抢占普利什蒂那机场如出一辙。第58集团军是在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完成了一切作战准备,包括燃料、弹药补给和开始实施越境行动,显示出了极高的战备水平。该军进入南奥塞梯边境后,沿公路长驱直入,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对防守之敌展开攻击,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给格鲁吉亚和西方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在西方国家还来不及统一立场的情况下结束战斗。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以前不太重视的网络攻击也十分有效。在俄格战争全面爆发前的7月20日前后,大量标有“win+love+in+Russia”字样的数据包突然涌向格鲁吉亚政府网站并使其完全瘫痪。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换成了希特勒的,格总统府网站整整瘫痪了24小时。当俄军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全面开始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也全面展开,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都被瘫痪,对格军事行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格鲁吉亚的战争动员与支援能力。俄罗斯快速的军事打击行动和网络攻击行动,充分反应了俄罗斯军队自车臣战争以来,战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应现代战争所必备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初具规模。
正面攻击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第58集团军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即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形成了围攻部署,并向茨欣瓦利南部重镇哥里实施穿插,截断了格军退路。俄军率先使用重型火炮对防守茨欣瓦利的格军进行猛烈的炮击,并出动苏-24/25强击机对城区及外围守军进行轰炸。
从俄军的作战行动上可以看出,与几年前的格罗兹尼之战相比,明显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配合。俄军以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为先导,对据险坚守的格军进行了先期的消耗,极大地发扬了火力优势。地面部队的推进十分谨慎,坦克部队与步兵的协同十分出色,步兵与坦克相互掩护作用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没有经过城市化改造的T-72坦克在步兵近战火器的掩护下,与步兵分队齐头并进,战损率大幅度下降。
在俄罗斯装甲部队的三面挤压下,困守茨欣瓦利的格军无法得到兵力、火力支援,在退路已绝的情况下仓惶溃散,向茨欣瓦利南郊和西南地区转移。至9日15时,距俄总统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整整24小时,俄军完成了集结、开进、越境、攻城行动,占领茨欣瓦利全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俄军向茨欣瓦利南部的哥里实施迂回攻击,部分兵力进占哥里东郊,切断了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格中部交通干线被拦腰斩断。此举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不仅将格军退路截断,还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形成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极大地动摇了格军战斗意志。
翼侧出击在正面攻击的同时,俄罗斯军队充分利用格鲁吉亚国土正面宽大、纵深短浅的特点,在中部实施正面突击的同时,在西部的阿布哈兹地区派遣了第74空降师部分兵力,在阿布哈兹反政府武装配合下,进占与格鲁吉亚接壤的科多里峡谷边界一带,并于8月12日凌晨发起攻击行动,包围了格鲁吉亚特种战旅一千多人,将格鲁吉亚武装部队赶出科多里峡谷,清除了格鲁吉亚政府在阿布哈兹境内所控制的唯一地区。
俄军这一攻势行动,在翼侧对格军形成了有力的牵制,使驻防阿布哈兹的格军无法增援南奥塞梯地区战斗,无形中加速了进入南奥塞梯地区格军的溃败进程。
侧后攻击为了配合正面攻击行动,俄军从阿布哈兹占领区向格鲁吉亚西部重镇祖格迪迪攻击前进,并在坦克支援下占领祖格迪迪市政府办公大楼,随后更多的俄军装甲车快速挺进,全镇迅速被俄军占据。格鲁吉亚西部另一重镇塞纳基也成为俄军攻击目标。塞纳基距黑海之滨只有40千米,俄军黑海舰队的陆战突击队在此抢滩登陆,迅速控制了当地几个警察局,未发一弹解除了格鲁吉亚特种警察们的武装。
位于祖格迪迪东南部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也被俄罗斯空降兵占据,当一个连的俄罗斯空降兵突然从天而降时,守卫在那里的格鲁吉亚一个精锐山地营不战而逃,俄空降兵进入该基地的第一项任务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没来得及吃的早餐”。就此,俄罗斯完成了对格鲁吉亚的东西对进攻击,格国基本上形成了一分为二的局面。只要俄罗斯方面有占领格国全境,甚至首都的意图,成为现实也只是时间问题。
空中突击 在地面部队攻击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当面守军和纵深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空袭。从数量上看,俄罗斯对格握有绝对优势。北高加索军区空军第4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架,1个轰炸师(装备112架苏-24),1个侦察团(装备50架苏-24),1个歼击轰炸机师(装备98架苏-25、35架苏-22),4个防空航空兵团f装备105架米格-29、59架苏-27),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47架米-8),地空导弹发射架125部。
俄空军第4军对格鲁吉亚进行空袭,只动用了不到总数50%的飞机。开战之初,俄空军已完全掌控了战争区域以及格鲁吉亚全境的制空权,俄军战机对格空军和防空军的设施进行了打击,其中主要是军事基地雷达站、机场跑道、公路、桥梁、港口和位于第比利斯的飞机修理厂。这些目标虽然都在居民密集区内,但给格平民造成的伤亡只有100多人。相比之下,格军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却造成了近2000多当地平民的死亡,这说明俄空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初步成形。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纳戈维岑表示,俄罗斯军队在南奥塞梯使用的是精确打击武器,没有实施地毯式轰炸。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行动,已经表明俄罗斯随时可以对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1968年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动随时可能再现,此举对格鲁吉亚民心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由于格鲁吉亚防空导弹目标相对分散,全国并未形成统一的防空体系,俄方的电子压制行动效果并不理想,俄空军飞行员只能像美国空军寻歼萨达姆“飞毛腿”导弹一样,发现目标后才能组织攻击。因此,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没有了用武之地,俄空军飞行员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普通航空炸弹对敌方目标凌空攻击。因此,虽然俄方空中优势非常明显,但连续损失包括1架图-22轰炸机在内的4架战机,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海上封锁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基地位于乌克兰,与格鲁吉亚的黑海沿岸隔海相望。拥有强大海上优势的俄罗斯海军在开战之初即抵达格鲁吉亚海域,对格实施全面海上封锁,断绝军事物资供应,特别是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的武器供应。此外,从黑海直接登陆格鲁吉亚,形成对格军海陆夹击之势,也是海上军事行动的意图之一。8月10日,在阿布哈兹水域巡逻的俄海军遭格鲁吉亚导弹艇挑衅,俄军舰开火击沉其中一艘。当然,无论装备老式导弹艇的格鲁吉亚是否会向俄军舰挑衅,俄罗斯封港断线的企图是十分明确的,何况面对弱小的格海军,形成海上壁垒易如反学。
㈥ 为什么称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
为什么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是一个战斗的民族,但是他们战斗民族又体现在哪里呢?为什么没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呢?
我们通过一些对比就可以发现战斗的民族到底是多么的能战斗。
在俄罗斯,当出现小偷抢劫或者是歹徒行兇杀人的时候,如果说歹徒手中有枪或者是刀具,我们都是会非常的畏惧,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是不敢冲上去的就算是接受过训练他们也要去考虑自己上去之后的后果以及他们以后的生活,而在俄罗斯,人们什么都不会去想,直接冲上去制服歹徒,即使受伤流血也是无所谓的,这就是俄罗斯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战斗精神的民族。
因为俄罗斯是经过苏联解体分离出去的,所以有很多爱戴苏联的国家仇视俄罗斯,俄罗斯境内的恐怖袭击也是经常发生的,如果这些事情在我们国家我们会躲的远远的,但是那些俄罗斯人却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毕竟人多力量大。
我记得我去过俄罗斯两次,每次飞行员都是提前差不多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我们都说,俄罗斯飞行员的口号肯定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在俄罗斯玩耍的时候,经常看到那些俄罗斯的壮小伙,三两成群,拿着酒瓶子,勾肩搭背的,对嘴吹酒瓶子,看着就吓人,本来俄罗斯人就壮,一看他们那样。完全就是躲着走,根本不敢靠近!
有一次,我看一家俄罗斯超市附近,两个俄罗斯男人互相打,我隔一段距离,都能听见沉重的打斗的声音,特别大的声音。好多人就看着笑,好像很平常的样子,两个男人,不停得用脚踹,跟武打片没啥区别!
我记得网上有报道,有个俄罗斯大婶,可能是五十多岁吧,不小心和一只饥饿的野狼相遇了,然后经过一番搏斗,大婶把狼给宰了,这估计在别的国家都不敢想象!类似这样的事情,貌似在俄罗斯经常发生!
今年欧洲杯,我想最着名的就是,英格兰足球流氓和俄罗斯球迷互殴的事情,根据报道俄罗斯球迷也就200多人,但是英国人超出他们几倍还拐弯,结果,英国球迷被打的抱头鼠窜!
后来普京假装道歉还说呢,我都想不明白,我们200多人咋打赢你们2000多人的,然后露出自豪的笑容!哈哈!
我想俄罗斯人自身的传统就是永远保持战斗精神吧!
㈦ 俄罗斯特种部队的部队介绍
1918年11月5日,前苏联红军正式组建进行间谍侦察和协调军队各侦查机构活动的战地司令部注册局,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俄罗斯军事侦察兵部队--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军事情报总局,即大名鼎鼎的“格鲁乌”特种部队。
格鲁乌特种部队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向苏共中央政治局建议,在边防军区建立特种情报颠覆部队,一旦发生战争或战前危机,该部队可潜入敌后进行破坏活动。成立初期,该部队服装千奇百怪,起初是摩托化步兵服装,后穿着飞行员和通信兵服装,最后才正式穿特种兵服装。
1979年针对阿富汗紧张局势,前苏联总参谋部决定成立土库曼斯坦军区特种部队。该部队成员都是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斯坦人,他们都会阿富汗当地语言。这支特种部队成立后便被派往阿富汗战场,攻打阿富汗总统阿明的总统府,并于1979年8月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进行敌后破坏活动。由于阿富汗游击队对前苏联军队构成极大威胁,1985年前苏联军队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决定向阿富汗增派两只约6000人的特种部队。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格鲁乌特种部队共损失191人,而令对手损失5000多人。他们缴获的武器足够装备一个师。在前苏联军队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后,他是最后一支撤出的部队。
目前,格鲁乌特种部队的总部设在莫斯科市阿尔巴特街的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内,代号44388军事部。总部内约五千余人,派到国外的谍报人员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计各类人约十万人,每年经费预算为15亿美元。前苏联时期,格鲁乌的人事权,对外谍报活动计划与安排等,都要受克格勃的监督与控制。
该部机构设置分部·局·处·科四级建制,共22个局,2个所,10个处,一个直属科。第一局为欧洲军事战略情报局,第二至第四局是对其他地区进行秘密情报活动的军事战略情报局,第二局负责搜集北大西洋和东欧各国的战略情报,第三局负责美国英国与中南美各国及英联邦各国的战略情报,第四局负责搜集从中东到亚洲各国的战略情报。第五局是作战情报局,负责军事作战方面的所有谋略破坏活动。第六局是电子情报局,主要进行电子情报活动。第七道第十二局都是情报资料研究机构。此外,还有特别行动局,主要进行对外颠覆破坏,暗杀,绑架,心理战等活动;空间情报局,负责间谍卫星情报;外事局,又称国防部外事局,负责苏(俄)军的外事活动,并从中进行谍报活动;训练局,负责培训谍报人员;行动技术局,负责所有谍报人员的技术装备,设备;行政技术局,负责外汇和黄金等贵重物品;另有通信局,人事局等。
比较重要的直属处有:直属第一处,负责莫斯科地区的谍报活动;直属第二处,负责在柏林地区的谍报活动;直属第三处,负责第三世界和恐怖组织中进行谍报活动;直属第四处,负责古巴对美进行谍报活动;直属第五处为政治处;直属第六处为财务处;直属第七处为护照处,负责研究,伪造各国护照及各种票证;直属第八处,负责文件加密与解密;直属第九处为档案处。
入选与训练
格鲁乌特种部队的队员挑选是十分严格的。进入这支部队的队员必须在其他部队服役,且每位军人都需经过特种训练。
入选后还要进行更严格的特种训练,除了特种兵进行的体能,耐力专业技能及实战训练外,因格鲁乌部队经常进行境外侦察活动,所以格鲁乌队员还进行强化的外语训练,大部分队员都能熟练的应用一门外语。此外,野外生存训练对格鲁乌部队也很重要。训练时,教官们通常将一名特种兵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给他60发子弹和一天的粮食,让他在那里利用十天时间完成交给他的任务,以此锻炼队员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还有,如何招募间谍也是格鲁乌训练与众不同的地方。
格斗训练
Systema西斯特玛 俄文(Система) 乃前苏联定义为国家机密的一项武术,早期是在前苏联时代的特种部队所教授,学员必需参加军队多年并被选入如KGB(克格勃), GRU(格鲁乌特种部队) SMERSH (直属于斯大林的反情报机构)等特种部队才可以学习的高楷军用武术。
目前已经开始逐渐对外传授
武器配备
马卡洛夫无声手枪,AK-74突击步枪,VSK94狙击步枪,AN94突击步枪,野牛冲锋枪,PP-2000冲锋枪,SVU战术步枪,OSV-96狙击步枪,AKM突击步枪,斯捷奇金冲锋手枪,IZHMASHSK-100系列突击步枪及SVD狙击步枪。
除此之外,每个队员还配备一支名为PP-2000的9MM冲锋枪,使用PP-2000发射7N31穿甲弹时,在90米的射距上可以击穿3mm厚的钢板,在50米处可以穿透厚度为5mm的钢板,如果在20米距离上射击,则可以轻松地穿透8mm厚的钢板。 组建之初,阿尔法小组就已身负重任,因此,该小组对入选的成员可谓“万里挑一”。阿尔法小组首批成员不超过30人,他们全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青年军官,并且全都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得以脐身于这支最精锐的特种突击队。
经过5年训练,阿尔法小组终于真正成为了前苏联的第一支反恐怖“拳头”。在20余年的成长历程中,阿尔法小组参与了数十次战斗,屡屡大显身手,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世人瞩目的一支反恐怖利剑。
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爆炸装置同归于尽。阿尔法小组奉命采取果断行动,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小组干脆利落的首次行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对近邻山国阿富汗采取了突然袭击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当夜,奉命调赴战场的阿尔法小组参加了强攻阿明宫的激烈战斗。在兄弟特种部队的配合下,阿尔法小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了戒备森严的阿富汗总理府,生擒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府总理阿明。阿尔法小组第一次真正地经受了一场“战斗洗礼”,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战斗能力,但也首次付出了牺牲9名队员的惨重代价。其后,为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阿尔法小组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就是“在任何一个可能出现恐怖主义的环境中,阿尔法小组都要有‘自己的人…。随即,阿尔法小组开始扩大规模,成员数量大增。预防性措施并非白费工夫。
从1981年到1986年期间,前苏联境内发生了3起重大的恐怖主义事件。但由于阿尔法小组的果断行动,这些恐怖主义事件无一得逞。
1981年,在萨拉普尔市,阿尔法小组制服了2名携带冲锋枪将25名中学生扣为人质的恐怖分子,在整个战斗中,孩子们没有一人受到伤害。
1983年,在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恐怖分子扣押了一架图一154型客机上的57名旅客,阿尔法小组适时采取行动,再次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解救了全部人质。3年后,在乌法市,阿尔法小组又采取了一次类似的战斗行动。在那里,2名恐怖分子一人被击毙,另一人被打伤,所有人质毫发未损。
1988年,在矿水城,几名武装歹徒劫持了一辆大轿车,绑架了车上32名乘客一31个小学生和1位女教师。阿尔法小组迅速赶到出事地点。他们与匪徒们通过无线电台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艰苦谈判,最终使匪徒们自动放下武器,释放了全部人质。
在谈判中,阿尔法小组的许多成员都表现得非常勇敢和顽强。这是因为,在每一次行动中,阿尔法小组经常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以降低恐怖分子的进攻性,防止他们对人质施加暴力。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具备一套独特的与恐怖分子谈判的战术,他们具有的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生活阅历,使之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犯罪分子的内心活动。
战场永远是检验特种部队的最佳场所,而实战也是磨炼特种部队战斗意志的绝妙手段。俄罗斯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既来自精干的队员、一流的装备和严酷的训练,同时也与一次次的实战积累密不可分。不论是在国内外的正规战场上,还是在反恐等一些特殊战线上,俄罗斯特种部队用一个个的辉煌战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能征善战。
1974年7月29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下达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A小组,这是一支专门用来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小分队,这就是后来着名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前身。
阿尔法小组创建之初,对成员的筛选可谓是“万里挑一”。经过严格的选择,阿尔法小组只拥有不到30人的首批队员,他们全都是出类拔萃的克格勃青年军官,并且全都是通过了严格的考试之后才得以进入这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
新生的“阿尔法”小组隶属于联邦安全总局,这支特殊作战部队的独特之处在于:
第一,执行特种任务。
第二,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
第三,在政治上,具有绝对的可靠性。
第四,经过特别挑选、训练和专业训练。
第五,直接隶属于最高行政当局。
第六,创建目的是准备参与任何级别的冲突和战争。
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存在可以说是与国家安全和特种作战息息相关的,这支部队原则上是为进行小规模特种作战而创建,他们特别善于在没有掩护、没有隐蔽、没有当地支持的非常情况下投入战斗。当时国家安全委员会给阿尔法小组下达了这样的死命令:要在极短的期限内组成胜任任何任务的特种部队。
尽管定位极高、任务艰巨,但是阿尔法特种部队在组建之初,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阿尔法部队组建初期没有秘密的训练基地,没有特殊的武器装备,也没有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然而,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形势下,阿尔法小组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部队组建,并迅速形成了战斗力。紧接着,则在一系列实战中树立了自己的威名。 俄罗斯有两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尖兵利剑”,一个是闻名遐迩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另一个就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信号旗”特种支队,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主要在国内从事反恐怖活动,后者则在国外专门进行反颠覆和警戒俄罗斯驻外目标。由于“阿尔法”近年来多有披露,其行动也受到众人关注,因而许多人对它耳熟能详。但对“信号旗”特种支队却少有所闻,原因是自组建之日起,它就是一支神秘的超级特种部队,很少公开露面,加之大多在俄罗斯境外行动,所以“信号旗”支队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近日来,俄罗斯许多报刊杂志相继介绍了有关这支神秘部队的行动资料,才使得“信号旗”的神秘面纱渐渐撩开。
秘密组建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阿尔法”特种部队在国内反恐怖战场上屡立奇功,令猖獗一时的恐怖分子闻风丧胆,这也令前苏联领导人很受鼓舞。尤其是“阿尔法”特种部队勇夺阿富汗首府阿明宫的成功,使前苏联领导人更加觉得,建立一支专门执行境外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是十分必要的。以后不久,随着国际斗争形势的发展,前苏联领导人决定正式建立一支专门用于境外的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就是现在的“信号旗”特种部队。1981年8月19日,前苏联部长会议和前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秘密会议,商讨在克格勃系统内秘密组建一支“绝密支队”,专门用于在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决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并委托克格勃“C”局具体负责组建特种部队。新的特种部队取名为“信号旗”,由攻打阿明宫的英雄,海军少将埃瓦尔德·科兹洛夫负责指挥。在组织编制上,“信号旗”列入克格勃“C”局,即境外秘密谍报局。
除少数人外,没有人知道“信号旗”特种部队的存在。它的名称是“前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部队番号为35690,后来改为5555。“信号旗”特种部队通常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战斗时,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每个班的人数从10人到30人不等。情况紧急或需要时,几个班就可迅速联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较大规模的部队。
“信号旗”队员的选拔十分严格,不仅要政治上要合格,绝对忠于祖国,效忠国内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而且要具有优秀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熟悉某国的风土人情。对于候选人员首先是调查他的档案,然后进行面谈。条件符合要求的候选人报克格勃领导审批。之后是为期两个月的试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这些候选人被正式录用,成为“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一员。到1991年初,“信号旗”特种部队已发展到1200多人,其中90%的队员是军官,士兵和准尉只能在保障分队里服役。由于时间紧张,“信号旗”首批队员首先从“天顶”和“瀑布”特种部队中挑选。以后主要从国家安全机关、空降兵、边防军、中级军事院校优秀毕业学员中遴选。年龄限制在22—27岁之间,一般为15—20个候选人之间才能选中一个,到35岁退役,前后只有10年服役时间,而且前5年主要用于训练。
挑选“信号旗”特种部队队员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外语知识。一般候选人要懂两门外语。其中,一门外语要精通,第二门外语应能借助词典翻译书面材料。
“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队员都是“超人”,个个骁勇善战,人人身怀绝技,这主要是严格训练的结果。入选“信号旗”之后,所有队员都要重新进行基础教育培训、特种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虽然“信号旗”所有队员都受到了高等教育,但还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训练,才能成为“秘密战的职业队员”。
训练科目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徒手格斗、射击训练、驾驶、地雷爆破、使用电台、小分队战术、侦察、空降、攀岩、游泳、医疗救护等。以上各种技能只有通过号称“炼狱”般的4个训练阶段才能完全掌握。
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队员全副武装地进行10-15公里的越野和急行军,穿越茫茫原始森林和沼泽地带,要求队员在充满腐烂尸体、水蛇、尖桩和陷阱的泥水中匍匐前进。此时,要求队员克服极度恐惧心理,处处小心,以防掉进预先设置的陷阱,从而失去继续参训的机会。
㈧ 俄罗斯曾经组建了“A小姐”特种部队,这是如何得名的
因为她们这支部队是由女子特战队所组成,而且都非常的漂亮,是战无不胜的部队。
㈨ 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勇敢不怕牺牲,怎么还经常打败仗
都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天生就是战斗狂。可是但凡你看过俄罗斯人在二战中的表现,你一定会怀疑这个论断,俄罗斯人非但不是什么战斗民族,甚至可以用战五渣来形容。
苏联人打仗,只有一招,就是用自己巨大的体量来进行碾压,跟对手拼消耗,直接把对手耗死。苏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吃几个败仗,完全能够通过强大的国力缓过来。在二战中,面对德国人的闪击战,苏联人都差点当裤子了,后来不也靠着庞大的国土,面积巨大的体量,把敌人耗过去了吗?
但是如果没有美英的配合,没有第2战场的及时开辟,以苏联人的战斗力,以苏军统帅的指挥能力,光靠苏联红军未必就能在德国人身上占到便宜。靠着庞大的国土面积以及让拿破仑也折戟的冬将军,苏联人能够挡住德军最初的疯狂攻击,能够稳住战线,但是不可能反杀德国。
㈩ 德国和俄国战斗的过程是怎样的
斯大林没有去想西方面军面临的是数倍的德军,更没有去想由于自己的失误,使西方面军的部队在战争爆发时,军区还在进行整编,5个坦克军、1个空降军、3个反坦克旅都没有组建完毕,物资装备都不齐全。斯大林唯一想起的是,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在连连打败仗。斯大林呆呆地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莫斯科的夜色。他不由得想起图哈切夫斯基以前给自己写的一封信,其中一段话还记得很清楚。“未来的战争将是发动机的战争。装甲坦克部队的集中可以形成强大的突击拳头,要抗御他们是很不容易的。”他设想如果让图哈切夫斯基处在巴甫洛夫的位置,也许很多事情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往事不堪回首。看来,现在要扭转不利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撤换军事长官,加强对军队的指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6月30日,他打电话给总参谋长朱可夫,命令召回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宣布解除他的职务。由铁木辛哥接任他的职务。与巴甫洛夫一起被解除职务的还有方面军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赫少将、方面军通讯主任格里戈里耶夫少将、第4集团军司令员科罗布科夫少将。不久,这些人立即被送交军事法庭,以叛国罪、渎职罪判处死刑,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再说西北方向,在西北方向组织防御的是西北方面军的第8、第1和第27集团军,共有44万人,库兹涅佐夫任司令员。西北方面军与防守列宁格勒的北方面军合作,由伏罗希洛夫元帅统一指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守苏联十月革命的摇篮、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的列宁格勒。
德军的攻势十分凌厉,很快占领了维尔纽斯、陶格夫匹尔斯、里加。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对库兹涅佐夫的失望,他决定改组西北方面军,撤销库兹涅佐夫上将司令员的职务,由原第8集团军司令索宾尼科夫少将接任,瓦图京中将任参谋长。但是,仓促改组的班子一时无法扭转被动局面,德军就像潮水一样继续向苏军冲来,处于被动之中的苏军不仅没有还手之力,也没有招架之功。集团军在宽大的正面上作战,又没有建立纵深梯次防御所需的兵力兵器,预备队又没能及时赶到。结果,德军从行进间占领了普斯科夫城,打开了通往列宁格勒的最后一道门户。
西南方向的情况尽管比前面两个方向要好些,但是也不妙。到7月初,德军在南翼推进了300~350公里,苏军在南翼共死172323人,伤69271人,平均每天死伤16106人。这样,在短短的3个星期,苏军就向后后退了300~600公里,德军占领了拉脱维亚、立陶宛全境、白俄罗斯大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部分领土,并进入俄罗斯联邦西部,进抵列宁格勒,威胁到斯摩梭斯克和基辅。苏军死58万余人,伤10余万人,并损失了大量物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