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在哪里
中国的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中国新疆北部地区。盛世才于1934年召开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已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以“归化族”的名义出席了会议。
1935年,新疆召开了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会议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做了具体规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案。其中,加入了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被冠以“归化族”的名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
(1)中国哪些地方俄罗斯人聚居扩展阅读:
俄罗斯族传统服饰,男子多穿斜领麻布衬衫和呢子上衣,系腰带,下穿细腿长裤、长筒皮靴。妇女多穿领口带褶的粗麻布衬衫,外罩无袖长袍“萨拉凡”,或穿一种家织的毛织裙。
夏季多穿连衣裙。农村居民多在皮靴上套穿橡胶浅帮套鞋,冬季则穿毡靴和用自纺毛线织成的袜子。现在,平日里人们多着西装革履。
俄罗斯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有手风琴及曼陀林、小提琴、钢琴、三角琴、班吉拉等。其中弹拨乐器三角琴(琴身主体呈三角形而得名)和班吉拉很有特色。俄罗斯族歌曲婉转悠扬,其中如《山楂树》《红莓花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也深受其他民族喜爱。
俄罗斯族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等,传统舞蹈踢踏舞、头巾舞极有特色。新疆的俄罗斯族几乎每家都备有手风琴,手风琴既用来独奏、合奏,又用来伴奏,成为人民娱乐的必需品。
Ⅱ 中国有俄罗斯族吗
中国有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2)中国哪些地方俄罗斯人聚居扩展阅读: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中国俄罗斯族的年长者对东正教信仰较深,壮年和青少年则大多按东正教徒的常规欢度节日,但多不诵读圣经,不进行祈祷。
Ⅲ 中国俄罗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当然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俄国人最多。比如,内蒙满洲里和黑龙江几个地方的俄罗斯人多。
Ⅳ 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哪里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4)中国哪些地方俄罗斯人聚居扩展阅读:
俄罗斯族的生活习惯由母系维持,传统烹饪和持家的方法沿用俄罗斯人的习惯,吃的食物也与居住地的其他民族不同,有俄式的糕点、罗宋汤、果酱等,制作方法多由母亲传授给女儿。
与俄罗斯人类似,中国俄罗斯族亦深受东正教(正教会)文化影响。在对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的研究中,当地俄罗斯族聚居的恩和村虽没有东正教的“教堂和宗教组织,没有人宣讲教义,信徒也不读圣经”,
但村民在长期生活中仍保留了“外层的(东正教)宗教行为文化和宗教物质文化”。会在家中供奉圣像画,墓地的装饰也为俄式风格,会竖立东正教八角十字架。同时由于额尔古纳市为汉族聚居地,以及俄罗斯族多为华俄通婚后代的缘故,故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Ⅳ 在中国北方哪个地方俄罗斯人最多
满洲里北接俄罗斯有很多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这里有很多的俄罗斯人。
Ⅵ 中国56个民族里有俄罗斯族吗
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6)中国哪些地方俄罗斯人聚居扩展阅读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士兵被俘归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间,又有百余俄罗斯士兵,随军队自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
18世纪前后,有部分俄罗斯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传教士等迁入我国新疆北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在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建立居民点,又有大批俄罗斯农民迁入中国境内。沙俄利用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在新疆的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设立领事馆和贸易圈,不少俄罗斯商人和手工业者迁入。
十月革命后,这些俄罗斯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国的国籍。十月革命期间,流入新疆的沙俄士兵,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1932-1938年,在苏联远东地区定居的许多华侨被强行谴送回国,这些华侨大多携带所娶俄罗斯族妻子进入新疆。
另外,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带,也有少量俄罗斯人。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或淘金,或伐木,或种地,后来逐渐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通婚。今天,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的俄罗斯族大多是他们的后裔1。
新中国成立前,俄罗斯族在消除新疆战乱,保持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屡立战功。1931年被新疆省政府招募组成俄罗斯“归化军”,人数最多时曾有3个团,在击垮甘肃军阀马仲英部队的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3年,归化军与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乌鲁木齐发生的“四一二”政变,推翻了金树仁军阀政府在新疆的反动统治。
1944-1949年,俄罗斯族人在新疆三区革命军事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富有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的俄罗斯族军官进入各级指挥员岗位,不少俄罗斯族人被任命为营、连、排级指挥员,还有的人在三区政府的军事厅和内务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甚至为革命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Ⅶ 中国哪里俄罗斯人多
与俄接壤的内蒙满洲里和黑龙江几个地方的俄罗斯人多,新疆与俄不接壤,边境管理方式不一样,可能少了很多。
1998年2月17日,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简化俄罗斯公民进入中俄边境贸易综合体中方一侧手续的协议》,当时仅限于满洲里口岸实施这项政策,1999年7月3日又延伸到黑河、绥芬河口岸。
比这更早的1992年,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成为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的中国首家跨国贸易区,位于满洲里市西端,骑跨中俄边境线,与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互市贸易区封闭成为一个整体。
绥芬河市将根据中俄两国政府1997年7月《关于中俄简化双方公民进入对方贸易综合体签证手续的换文》精神,确定于2013年12月份恢复俄罗斯联邦公民持简化手续进入绥芬河互市贸易区政策。
2001年12月,中俄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同心协力对应启动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的协议书》。该互市贸易区将以“一区两国、封闭运行、境内关外、自由贸易”的运作模式,在中俄两国界河两侧各规划出6平方公里土地,由两座中俄跨界大桥相连接。中方的互市贸易区的规划是“前店后仓、后厂”的模式。
曾两次在互贸区看到过俄人采买的情况。上午入境,抓紧时间选买货物;下午人和货集合,可能要办简单的手续;等待返回。看样子他们是当天往返,有备而来,兴至而返,货品堆积如小山,有组织运进运出人员物资。从互贸区有大量各色俄罗斯商品一节看,他们来时会带有俄产商品,先出卖给中国商贩(没看到交易实况),再买进中国商品。互市贸易的名称也透露了交易的特点,以货易货,不主要依靠资金结算,沿袭了传统的中苏贸易方式。场内气氛平静和谐,似乎熟客不多,卖家都会简单俄语,询价、示价、讨价还价利用计算器显示,配合点头摇头、摊手摆手肢体语言。
Ⅷ 俄罗斯人在中国什么地方人最多
在黑龙江北边的城镇和新疆西边的城镇俄罗斯人最多。新疆13个民族就包括俄罗斯族。
Ⅸ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其他还有在东北及内蒙古.
Ⅹ 中国的俄罗斯族在哪居住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士兵被俘归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
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间,又有百余俄罗斯士兵,随军队自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
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