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航模小组制作一个火箭助推器模型,如下图。它的上部是圆锥形,下部是圆柱形。这
3.14×(6÷2) 2 ×20+ ×3.14×(6÷2) 2 ×4=602.88(cm 3 )
㈡ 火箭的头为什么做成圆锥形的
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在穿越大气层时,火箭表面会产生很高温度,做成圆锥形可以减少穿越大气层时间,保护火箭本身材料
㈢ 谁知道火箭的内部结构
简单的火箭包括一个高细的圆柱体,由相对较薄的金属制造而成。在这个圆柱内存放着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补给燃料罐,而为火箭提供推进力的发动机则放在圆柱的底部。发动机的底部是看起来像一个钟形的喷管,发动机通过一个装置——燃料输送系统可把原始的火箭燃料注入喷管顶部的燃烧室,燃料在这里燃烧,转化成易于向四处扩散的热气体。然后,喷管把扩散的热气导入与目标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了给火箭提供平衡的升力,通常喷管的指向是与一条从上之下贯穿火箭中心的虚拟线平行对称排列的,不过,大多数火箭尤其是大
型火箭都能使其喷管偏离虚拟的中线几度,这叫做万向连接,可为飞行中的火箭提供一定的操纵能力。
在圆柱体的上部装有一个中空的流线型圆锥体,锥体的底座接在圆柱体上,锥尖朝上。这种圆锥体的造型使火箭接触空气的横截面达到最小,横截面积的缩小就减少了火箭排开空气所必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说,载人航天器或其它预备进入轨道的有效载荷都安放在火箭顶部的这个鼻锥内。在航天技术里称这个圆锥体为有效载荷整流罩或整流罩,火箭点火后的数分钟,这个圆锥体对有效载荷提供保护,使其免受因火箭加速穿过大气层下部而增强的风力的破坏。
火箭是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通常火箭一词也包括导弹、航天器,甚至烟花焰火。最常见的火箭燃烧的是固体或液体的化学推进剂。推进剂燃烧产生热气,通过喷口向火箭后部喷出气流。火箭自带燃料和氧化剂,而其他各种喷气发动机仅须携带燃料,燃料燃烧所须的氧取自空气中。所以,火箭可以在地球大气层以外使用,而其他喷气发动机不能。火箭发射时产生巨大的推力使火箭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升入高空,随着燃料不断减少,火箭自身质量逐渐减小,在与地球距离增大的同时,质量和重力影响不断下降,火箭速度也因此越来越快。“土星”5号火箭启程登月时,5台发动机每秒钟消耗近3吨煤油,它们产生的推力相当于32架波音747的起飞推力。无法确定火箭发明的确切时间。大部分专家认为中国人早在13世纪就研制出了实用的军用火箭。19世纪出现了几项重大技术进步:燃料容器的纸壳改为金属壳,延长了燃烧的持续时间;火药推进剂的配方标准化;制造出发射台;发现了自旋导向原理等等。19世纪末,火箭开始用于非军事目的,如用火箭携带救生索飞向海上遇难船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科学家戈达德和其他几位专家奠定了现代火箭技术的基础,并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制出全新的火箭动力航天运载工具即航天飞机。它主要分3个部分:机身后部装有3台主发动机的轨道飞行器;装有液氢和液氧推进剂的外挂燃料箱(5分钟后脱落),保证主发动机工作;装有2台可分离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2分钟后脱落),它们与轨道飞行器主发动机同时启动,提供初始升空阶段的推力。198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
㈣ X-29的X-29空地导弹
X-29式空地导弹是前苏联 / 俄罗斯的第三代战术空地导弹,北约称之为AS-14 小锚。该弹于 70年代研制,1980年开始服役,装备于新型战术攻击机。X-29是导弹本身的型号,对应的英文型号为Kh-29 。
性能特点:
①战斗部威力增大,各型弹均在300千克以上,可有效摧毁各类目标。
②具有低空发射、跃升机动攻击和多目标攻击能力。
③精度和射程较 X-25 均有较大提高。
主要改型:
X-29已经形成了一个导弹系列,主要有半主动激光型X-29Л和电视型X-29T,供战术攻击飞机选用,可攻击战场上多种目标。目前,还发展了X-29被动雷达型和红外成像型弹,全天候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电视型
射程 3 ~ 30 千米
使用高度 200 米~ 10 千米
制导方式 电视摇控
弹径 380 毫米
弹长 3875 毫米
翼展 1100 毫米
导弹质量 700 千克
战斗部类型/质量 爆破 /320 千克
引信 触发引信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助推器
激光型
射程 2 ~ 12 千米
使用高度 200 米~ 5 千米
制导方式 半主动激光
弹径 380 毫米
弹长 3875 毫米
翼展 1100 毫米
导弹质量 660 千克
战斗部类型/质量 爆破 /317 千克
引信 触发引信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助推器 ①弹头形状由引导头性质决定,电视型为半球形,激光型为圆锥形,弹体为圆柱形。
②采用双鸭式布局、弹体头部两组控制翼面,第一组位于弹体头部 , 激光型更靠前,位于锥体前端, 4 片,尺寸较小,矩形。第二组位于第一组之后,间距不大, 4 片,梯形,尺寸略大于第一组。
③弹尾翼位于弹体后端, 4 片,尺寸较大,直角梯形,前缘大角度后掠。
㈤ 载人火箭顶部有一个尖顶是什么
载人火箭顶部的尖顶为逃逸系统也叫逃逸塔。
与一般火箭圆锥形的头部很不相同。装在飞船顶端,由塔架、逃逸发动机和分离发动机组成,发生紧急情况时,逃逸发动机迅速点火,使航天员座舱(返回舱)与固体火箭分离,迅速脱离危险区,然后分离发动机启动,将座舱与塔架分开,以便用其他回收系统使座舱安全着陆。
逃生塔特点是逃生塔分离为向前分离;逃生塔分离时芯级仍处于工作状态,具有较大过载;逃生塔分离时在低空进行,空气阻力较大,需考虑空气阻力影响;由于逃生塔与运载火箭沿同一轨道飞行,并且运载火箭仍在加速运动,为防止逃生塔与运载火箭相碰撞。
美新一代火箭将设逃生系统
私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明年将测试一项新技术,利用太空舱自身的转向推进器使之脱离发生故障的火箭。波音公司则计划在其CST-100飞船上使用类似的推进器中断飞行系统。太空站宇航员搭乘的俄罗斯“联合”号飞船配备了“阿波罗”式的火箭推进发射逃生塔。
在“联合”号飞船47年的飞行中,其逃生系统曾经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过一次。美国宇航局要求商业航天器的安全性达到其原有太空船的1000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逃逸塔
㈥ 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四个助推器和一级火箭,基本是在同时间先后分离,为什么不简化设计为整体分离
还是助推器小了些,为了充分利用燃料(航天科技可是个精细活,5秒是不短的时间了),还是设计的灵活一点为妙。
㈦ 请问美国的火箭左右是两个白色的助推器,中间那个红色大的圆柱体是干什么用的
中间的红色大型圆柱体是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贮箱,简称外贮箱(ET)。
外贮箱的作用是储存低温的液氢燃料和液氧氧化剂,供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使用。
主发动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力装置,它位于航天飞机轨道器尾部,共3台。它以外储箱中的液氢/液氧为推进剂。每台发动机在起飞时能提供大约1.8 MN(400,000 磅力)的推力。主发动机能够在极端温度工作,氢燃料的储藏温度为-253 °C (-423 °F),而燃烧室的温度可达3,300 °C(6,000 °F),高于铁的沸点。
主发动机的动作流程是:附加燃料箱中的推进剂通过脐带管进入航天飞机,然后进入三条并行管道,通过工作泵供给给燃烧室。
主发动机外形见下图
外贮箱是一次性使用的,它是构成航天飞机的几大组件中唯一不回收的一个。在内部燃料耗尽后,连接机构脱扣,外贮箱被抛弃,在大气层中烧毁,残片坠入印度洋。
㈧ 运载火箭最前端有一个类似避雷针的尖锥,属于飞船发射过程中的什么系统
逃逸塔
长征二号F火箭取消了其他火箭一旦姿态不稳便自动自毁的功能,配备了逃逸系统,一旦出现意外,它可以随时启动。逃逸系统也叫逃逸塔,在飞船的顶部,塔高8米,从远处看像是火箭上的避雷针,与一般火箭圆锥形的头部很不相同。它的任务是在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时间段内,也就是飞行高度在0公里至110公里时,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可以拽着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并降落在安全地带,帮助飞船上的航天员脱离险境。
逃逸救生系统是因为火箭可能出现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而存在的,因此在制定逃逸系统方案,提出逃逸系统设计指标之前,首先要清楚究竟会发生哪些故障。从火箭发生过的事故以及美苏的载人航天经历可以看出,上升段最大的危险来源于火箭,最严重的后果是火箭爆炸,因此最有效的方式是“逃离”危险区域。
逃逸系统被公认为是火箭研制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在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初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设计师面对生疏的“逃逸”二字紧锁双眉,颇有陷入困境之感。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在国外的画报上看到过逃逸火箭,而要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相助的前提下,“变”出一个逃逸装置,着实让他们有些束手无策。走在世界载人航天前列的俄罗斯人听说后曾提出:中国的生产和工艺水平无法达到载人航天工程对火箭的要求。只要中方出资,俄方可以直接提供图纸和产品。面对傲慢与偏见,中国的火箭研制人员反而增加了挑战难题的决心。
从此,设计室的灯光夜夜闪烁。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次不休的假日,生产车间里总是忙碌着设计人员以及工艺、检验人员的身影。他们自编出一万多条程序,利用容量有限的微机,进行大规模的数字计算。当屏幕上出现了正确的参数时,设计人员惊喜得几乎跳了起来。
逃逸系统结构复杂,由五种固体发动机及整流罩的上半部分组成。这五种发动机分别是逃逸主发动机、分离发动机、偏航俯仰发动机、高空逃逸发动机和高空分离发动机。
逃逸主发动机的任务是为逃逸飞行器与故障运载火箭的分离及逃逸飞行器脱离危险区提供动力。
逃逸分离发动机的任务是为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的分离及逃逸塔和运载火箭的分离提供动力。
偏航、俯仰发动机的任务是,当发射台逃逸时,使逃逸飞行器能够偏出一定的水平距离(为返回舱着陆提供条件),其它情况逃逸时使逃逸飞行器偏出故障火箭的飞行管道,将其布置在分离发动机的上部,以便在相同的推力下能够产生更大的力矩。
高空逃逸发动机的任务是:在逃逸塔抛掉以后,为逃逸飞行器提供离开故障火箭的动力,同时在发射台附近用来提高发射台逃逸弹道顶点的高度和水平距离。
高空分离发动机的任务是:在无塔逃逸时为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的分离提供动力。
发动机分布在位于火箭头部的逃逸系统和上部整流罩上,上部逃逸塔内有10台发动机,从上至下为控制、分离、主逃逸和高空逃逸发动机,前三种负责39公里高度以下的逃逸工作,后一种在39至110公里高度内发挥作用。
㈨ 为什么火箭尾部是圆锥形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尾部做成圆锥形的可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在穿越大气层时,火箭表面会产生很高温度,做成圆锥形可以减少穿越大气层时间,保护火箭本身材料
㈩ 火箭两盘的圆柱体是什么
助推器。一起喷出喷气,增大火箭的冲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