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和中国比哪个富有
当然是俄罗斯了,在俄罗斯眼里,中国人就是穷鬼。
1998年,索罗斯资助金融危机漩涡中的俄罗斯科学家每人每年500美元生活费,那时的俄罗斯人均年收入低于200美元;如今,俄罗斯的人均年收入是5000美元,超过1998年时数十倍。(2008年数据)
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1万5人民币(官方数据),大约折合美元2100多美元,连俄国佬的一半都不到。
另外告诉你,生活上中国与俄国佬相差得更远!俄罗斯福利是相当的高,尤其住房根本没有负担,还有能源都随便用。 俄罗斯国大资源多啊。
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供应全体学生一顿丰盛的、营养充分的早餐或午餐。
❷ 1000000万Jj斗地主的金币能卖多少钱
22万对应100块,1000000万是100亿,至少450万人民币。
JJ斗地主是竞技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产品,以组织“比赛”的方式进行棋牌游戏,取代了传统的“散桌”游戏形式,让在线棋牌更具专业、竞技特色。
游戏以“竞技”为核心诉求,提供了淘汰赛制、循环赛制、双败淘汰赛制、积分晋级赛制、分组出线赛制、打立出局赛制、瑞士移位赛制、复活赛制等多种不同的赛制,各种赛制可以组合出不同的赛程,从而举办多种比赛。
游戏产品
1、欢乐斗地主
成为地主:叫抢模式,最后抢的玩家为地主。
明牌:发牌过程中,可选择明牌,直接成为地主,亮所有手牌。
亮牌:地主拿完底牌后,可选择是否亮牌。
农民可以“加倍”,单独与地主结算。
2、赖子斗地主
经典斗地主的基础上,去掉“3”、“4”、“5”小牌;
引入“赖子牌”,可与其它牌组成任何合理牌型。赖子牌的确定方式为中间那张底牌序数+1;
赖子牌组成的炸弹为软炸,不含赖子的炸弹为硬炸,软炸牌力低于硬炸。
❸ 俄国地主的标准是多少亩土地
拥有500俄亩以上土地的为大地主。
大地主的土地占有情况是3万个地主拥有7000万俄亩土地。每个大地主的地产平均为2200俄亩。
拥有500俄亩土地以上的大地主共拥有7000万俄亩土地,而他们的人数却不到3万人。大多数农民,即1300万农户总数中的1050万户,总共才拥有7500万俄亩土地。
❹ 地主大富翁每人发多少钱
初始资金是每位玩家有1500元作为资产,具体玩法如下:
每位玩家有1500元作为资产,包括:1元纸币5张元、20元、50元纸币各1张10元、500元纸币各2张、100元纸币4张。
一、掷骰原则:
每次同时掷出两颗骰子,两颗骰子的点数相同的话可以多一个回合,若在此回合入狱,则多出来的回合取消。连续三次点数相同直接入狱。
二、胜利条件:
1、最后一位没有破产的玩家得胜。
2、限时结束时,总资产最高者得胜。
套取现金的规则:
玩家可以半价把房子卖给银行,卖的时候依然得保持同色地房子数量的平均,也就是说得卖房子最多的地。
一幢旅馆的价值等同5间房子,并可分开来卖,前提是银行可以找零提供剩下的房子。此时依然得保持平均原则,也就是说若银行没有任何房子,玩家只能选择把同色地的旅馆全部卖掉。
玩家可抵押地皮给银行以换取半价现金,用来抵押的地皮上不能有建筑物。抵押后的地皮不能收租,但玩家仍拥有地契。
玩家可在任何玩家掷骰前赎回地皮,因掷出相同点数而得额外的回合除外。赎地时要加付抵押值10%的利息,遇小数无条件进入。
❺ 俄国的农奴制为什么会在近代垮台
俄罗斯史学家一直在争论,是否可以将沙皇俄国时期的农奴制等同于奴隶制。俄国曾经盛行封建农奴制,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有些人认为这几乎等同于奴隶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俄国农奴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地位。我们必须承认,在不同的统治者之下,农奴制有很大的不同。有时情况有所缓和,农民可以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也有一段时间,农民的地位和北美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精英们越来越意识到农奴制是一个伟大国家的耻辱。因此,到19世纪,农奴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1797年,皇帝保罗一世将劳役(俄国农奴制时代迫使农民无偿地为地主劳动)限制在每周三天。19世纪40年代,尼古拉一世禁止将农民从土地上出售。直到1861年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❻ 俄罗斯独院地主,农民,贵族,地主,贵族地主的区别是什么
俄罗斯独院地主,农民,贵族,地主,贵族地主的区别是:
俄罗斯的贵族地主,实际上都是军事封建贵族。
贵族有世袭的,也有进爵的。而只有世袭贵族,才构成了贵族地主。
独院地主相对来说地位低一些,类似欧西的封地骑士,实际上是贵族地主的封地代理人。地主贵族大多住在大城市,尤其是彼得堡和莫斯科,乃至欧西的巴黎,并不具体负责属地的事情,独院地主在具体负责他们的主子的日常管理实务。
普通地主,严格来说包含了独院地主和贵族地主,是一个阶级的统称。狭义的地主,其实指的是有自己产权土地的农民,其实就是拥有土地规模大小不等的自耕农。大一点的叫地主,土地少一些的就是后来所谓的富农。
相关拓展
地主:指家庭拥有土地,其成员不参加劳动的人。
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为皇帝,拥有全国土地,其它的根据级别之类的划分。从大地主下划到小地主,最后划到级别最低的农民手里。低级别的向上级定期交税。没土地的雇佣农工直接受地主使唤,为他们干活。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地主
❼ 俄国:叫地主! 美国:抢地主! 中国:不抢...... 俄国:我抢! 俄国:34567 美国:45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附上链接:http://..com/question/1818162275624337868.html?oldq=1&from=evaluateTo#reply-box-1623681082
另外补充一点,美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主要制定者,不会主动打破规则,所以打牌的时候不会不按规则出牌,只会不按规律出牌,或者钻规则的空子。类似的原因,俄罗斯受限少,不按规则出牌也没事,而中国没有办法,不能打破规则,只能想办法按自己的规律出牌,实在没办法就只有“过”·······
以上部分注意规则和规律的区别,不要看错了。
❽ 俄国的农奴制度是怎样被废除的
农奴制的存在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由于农民状况的恶化,生产率普遍下降。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期,许多地主为增加商品粮食的生产,开始剥夺农民的份地,只付给农民口粮,逐渐破坏了劳役制的基础。有些地主为增加收入,把劳役租改为代役租,农民为支付代役租而去城里谋生,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某些富裕农民还力图用金钱赎取自由。封建农奴制日趋瓦解。 为适应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沙皇政府从19世纪初便着手制定各种限制和废除农奴制的法案。1803年,颁布了《关于自由农》的法令,允许地主根据自愿和赎卖的原则解放农民。1838~1842年,白俄罗斯、立陶宛、西部乌克兰等地废除了国有农民租佃国有土地和服劳役的制度。按照这些办法,农民虽取得一部分权利,但仍未摆脱农奴制的依附关系。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以及农奴制危机加深和国内革命运动的发展,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但是,农奴制残余继续保存下来,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被彻底消灭。
❾ 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农民为什么破产,当时的农民是怎么生存的,有钱人呢
俄国沙皇统治时期,贵族地主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占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经济基础。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他们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他们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因此,广大农民仍然饱受饥饿的折磨。 尽管如此,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毕竟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得以确立。俄国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
在农业方面,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明显地表现在农民阶级的分化上。在农村,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购买农民所出卖的份地,而且还买进地主所出售的庄园。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而且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这些农村无产阶级和农奴制改革所造成的无地农民就形成了一支雇佣大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民的分化促进地主经济循着资本主义道路演进。农民破产后,由于失掉了马匹和农具,不能再为地主服工役了,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农民的分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农村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事实上,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❿ 俄罗斯历史的俄罗斯帝国
改革与扩张 到十七世纪彼得大帝执政后,俄罗斯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完全剥夺贵族领主缙绅会议的残余名义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为了增加与西欧海洋国家交流和贸易的机会并寻找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当时的北欧强国瑞典王国宣战。在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证明了俄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在这时陷入了波兰王位的争夺当中。在这喘息的时间,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现代化的军队;当两支军队在1709年在波尔塔瓦再度相遇时,俄国军击败了瑞典军。大北方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721年,瑞典签署了《尼斯塔德条约》,彼得一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欧海洋国家交流的窗口。
在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到圣彼得堡。使之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和以后的皇帝的继续下还在彼得堡建立了大批俄罗斯最早的大学。其中有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724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1797年)等 。 农奴制的形成 俄国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法律条文。从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沙皇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沙皇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沙皇,而后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上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了应该为其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牧草地。其结果就是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的费用。 叶卡捷琳娜时期 叶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皇储彼得(即位后称“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东正教,并取教名叶卡捷琳娜。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与彼得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雄心勃勃,着眼于将俄罗斯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世界强国。至35年后她逝世时为止,俄罗斯已经向西欧的政治和社会新潮流迈进了一大步 。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新疆土。1768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鞑靼人则终止与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关系,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战争结束后,俄国将其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没有被俄国完全赶出欧洲,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部,俄国则趁着波兰立陶宛联邦衰败日虚之际,与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 拿破仑战争 1814年3月31日,打败了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率反法同盟军队进入巴黎。但是,这次胜利也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了隐患,许多参加战争的贵族军官受到美国和法国大革命的启发。1825年12月26日,3000名士兵在圣彼得堡议会广场彼得大帝青铜雕像前,要求废除农奴制度,但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有1000多名士兵被打死或打伤 。 远东扩张 早于17世纪,俄国已积极向西伯利亚扩张,并与清朝发生冲突。清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国的野心。1858年5月,俄国乘英法联军与清政府开战之际,俄国以武力威胁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署《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更把整个外满洲(包括库页岛)吞并,并获得海参崴这个不冻港,以扩展其于西太平洋的影响。另一方面,俄国亦企图将势力染指库页岛及千岛群岛,与日本展开争夺。1875年5月7日,时日本与俄国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俄国把千岛列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库页岛的主权。19世纪末期,俄国向清政府租借大连,成立关东州。俄国亦藉得到了东清铁路的建筑权对内满洲进一步侵略,意图建立“黄俄罗斯”。
俄罗斯帝国在北美洲亦曾经于1648年派遣探索队成功的探索了阿拉斯加,并于1733年占有俄属北美,但在1867年10月将其以720万美元(折合2009年的9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 进入中亚 1838年,英国入侵阿富汗。同年8月英军攻陷喀布尔。在俄国的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展开游击战争,迫使英国于1841年12月签订撤军条约;1842年英军复克喀布尔,再遭重创后彻底退出阿富汗。1873年,沙皇大举进攻并占领希瓦汗国。英国则立即跟近,于1878年11月,第二次出兵阿富汗。在俄国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民起义并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英军于1881年退出阿富汗。俄国针锋相对,于1884年占领阿富汗边境很近的莫夫,1885年占领旁吉德村,与阿富汗发生军事冲突,俄英战争一触即发。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向议会提出拨款1100万英镑的要求,并计划由黑海进攻俄国。俄国政府闻讯迅速做出反应并获得了德奥及法国的支持,迫使英国妥协。1885年5月,英国占领朝鲜巨文岛,准备一旦俄国向印度洋突进并由此引发英俄在中亚的冲突,英国就在远东地区牵制俄国——这一策略后来为1902年1月30日英国和日本签订的同盟条约所代替。1885年9月,俄国和英国妥协,双方签订《伦敦议定书》,在牺牲阿富汗的基础上达成了划分阿富汗边界的原则。1887年俄国与阿富汗签订条约,确定俄国和阿富汗的边界,暂时缓和了英俄两国在中亚的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他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 改革之路 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61年3月,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
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通过改革,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尽管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但在这一天他再次遇刺,医治无效逝世。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打断了此前的改革进程。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 20世纪初,俄罗斯在日俄战争失败,使国内危机发展。1905年工人和平请愿被镇压,全国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这次革命被列宁称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预演”。 一战与二月革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无法支应来自德意志帝国的猛烈攻击,民生物资极其贫乏。俄罗斯帝国出现内外危机 。终于在1917年1月俄罗斯沙皇被推翻。 1917年3月,尼古拉二世在退位,俄罗斯君主专制政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