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澄清中国病源论,俄罗斯的新冠毒株主要来自欧洲吗
“中国病毒”这个言论起初是来自美国,在欧洲市场认为是中国船舶制造新冠病毒的国家有很多,不管是出于政治立场还是受害者角度,中国能够最先发现病毒,并且抑制病情就足够西方国家怀疑中国的病毒真实性。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布言论疫情的来源是动物,并不是人为的制造。俄罗斯政府认为不应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发表不利言论,试图通过谣言将疫情源头归咎于任何一个国家,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普京也表示疫情不会恶化中俄关系,中俄一直是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外交关系。而“美国优先论”的美国却成为了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这个连贫困国家都不想支持的美国,真的有信心“领导”世界吗?还是先控制住疫情再说大话吧。
❷ 俄专家称:莫斯科可能成为下一个纽约,俄罗斯零号病人身份被揭晓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15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在俄罗斯开始急剧恶化, 俄罗斯的零号病人已经被找到,他是在意大利被感染病毒的。
报道称,俄罗斯国立皮罗戈夫研究型医科大学医院治疗系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楚恰林(Alexander Chuchalin)对外界披露,俄罗斯冠状病毒零病人是一名从意大利米兰回国的中年男子。
楚恰林说,由于典型的并发症被及时发现,患者很快便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报道称,这名男子也是俄罗斯第一名被治愈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他感染了自己年迈的父母,他的父亲已经用上了呼吸机,母亲症状较轻。
俄罗斯卫生部下属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的病毒学家阿尔霍夫斯基(Sergey Alkhovsky)3月份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提到, 俄罗斯的大部分确诊患者来自欧洲。
阿尔霍夫斯基表示,虽然很早被迫切断了与中国的人员往来,但俄罗斯对欧洲往来航班的限制措施实施“太晚”,“当时意大利和其他国家已经疫情爆发”。
目前,俄罗斯的疫情最近开始大爆发。据俄罗斯防疫部门4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4小时内,俄罗斯新增了344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27938例。新增死亡34例,累计死亡232例。
俄罗斯最高级别病毒实验室的前负责人内特约索夫警告, 高人口密度的莫斯科州或将面临美国“震中”纽约州同样级别的疫情爆发。 内特约索夫是俄罗斯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前负责人,同时是俄罗斯顶级的病毒学家。
内特约索夫表示,在美国纽约,特别是曼哈顿地区,人口密集程度与莫斯科中心市区差不多。“传播的条件非常多,这就是病毒肆虐的原因。 我们这里可能会出现下一个纽约,特别是在首都莫斯科。 我现在强烈的有这种预感,尽管我不希望发生这样的结果。”
普京总统在4月13日主持召开俄抗击新冠病毒会议时说,俄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正在恶化。普京表示, 必要时俄将动用军事资源抗击疫情。 俄军在援助国外抗疫方面表现出色,积累了在复杂条件下抗击疫情的丰富经验。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自3月30日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实行居家隔离模式,市民只有在就医、购物购药等情况下才能离开家门。4月15日起,在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范围内,居民将必须持有电子通行证才能外出,这是乘坐公共、行政以及私人交通工具的必备证件,这一政策将持续至4月19号。
❸ 俄罗斯惊现“超级传播者”,1传1500,感染后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该国此前曾经出现过1名传染了1500人的超级传播者,面对这一报道,许多网友看到后都表示震惊,也有的人甚至出现了恐慌的情绪,担心这种超级传播者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毕竟目前国内还有新冠疫情,而且病毒的源头是传染性很强的德尔塔病毒。其实,如若感染了新冠病毒后不去做一些事情的话,哪怕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强,人们也是不容易挨感染的。那么,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除此外,大伙还是应该加强新冠疫苗的接种。在应对德尔塔毒株时,其实疫苗还是可以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的。起码打了疫苗的人,感染病毒的几率降低,而且哪怕感染了出现轻症的概率会比较高,而不是立马就出现了重症。再则,打了新冠疫苗,还可以给家人带来一定的屏障保护。所以,希望每一位民众都重视做好关于新冠病毒的防范措施,避免自己和家人受到这类病毒的侵害。
❹ 1传1500,俄罗斯现新冠病毒超级传播者,当地的疫情如何
俄罗斯当地疫情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感染人数成倍上升说起新冠肺炎想必每一个人心里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这是刻在每个人心里的痛点,以至于全世界都深受新冠肺炎的荼毒。我国历经风雪将新冠肺炎压制下来,单单说我国的新冠疫情如今处于一个可控状态,但反观国外,大多数国家都不容乐观。俄罗斯也是如此。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感染人数呈现倍增状态,一比十的基数增长下,难以管控。而美国疫情如今是世界第一惨,俄罗斯确是第二。
综上所述,不知道大家对此还有什么不同的乐观?欢迎补充讨论,欢迎关注提问!
❺ 俄罗斯首次报告奥密克戎感染病例,这例病例的具体详情如何
俄罗斯首次发现2名新冠变异株Omicron的感染病例,二人均为从南非抵俄罗斯人员。为了不传染给其他人,这位从南非回来的被进行隔离治疗了。看来俄罗斯对奥克密戎也是比较怕,现在也在严防了。
❻ 冠状病毒来源什么地方,如今的趋势是什么样
作者:文/虞子期
冠状病毒的蔓延可以说是人类如今最为“头大”的事情,因为它还在全球之中蔓延,并且不少国家地区已经出现了“超负荷”的情况,当然也有少数的国家对冠状病毒的控制非常好,遏制了它的传播,这在不同的国家可能表现不一样,我们这里就不做分析。
整体上来说,大家如今还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防御,这才能保证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情况,当然还是那句话,从自身的身边做起,加强防御冠状病毒的影响,这也算是我们个人做的一点力量,一起加油。
❼ 俄罗斯疫情最新消息多少例了
据俄罗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截至2020年3月30日,俄罗斯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836例、死亡9例,其中莫斯科确诊病例为1226例。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做好自我保护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❽ 气候变暖真正的威胁,藏在永久冻土里的病毒病菌们正在复苏……
有些恐怖病毒,我们以为已经将它彻底消灭了,但它却还存在于世等待苏醒。
天花是人类 历史 上一种酿造了无数悲剧的恶性传染病,它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从1967年开始全球进行最后一次采用牛痘疫苗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活动以1977年非洲索马里最后一位患者的痊愈结束。
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毒。
现存的最后天花病毒样本只分别保留在美国和俄罗斯的两个研究中心中做研究使用。
而在19世纪90年代西伯利亚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天花疫情,当时人们把患病死者的尸体草草掩埋在河边。
西伯利亚冻原上的永久冻土就像大学实验室里的冷库一样保存着这些天花病毒,现如今,变暖的气候已经开始使冻土逐渐融化。
天花病毒
人类擅长与一切威胁其生存的生物抗战。
远古时期发明尖矛利盾抵抗凶猛野兽,所向披靡。
一个世纪前以青霉素的发明为开端,拉开了人类与病菌激战的序幕。
随后病菌不断进化,人类研发的抗生素也随之更新换代。
本以为这是一场更新竞速比赛,但这时候猛然一回头,发现数千年前的致病病菌和病毒正以更凶猛之势卷土重来。
亚历山大·弗莱明首次提取青霉素
已经有一些可怕的病菌开始悄无声息地重新苏醒,威胁人类。
2016年8月一种古老病菌就在广袤壮阔的西伯利亚冻原上就显露了它的蛛丝马迹。
一位居住在冻原北极圈内亚马尔半岛的12岁男孩因感染炭疽而死亡,同时至少有20位当地人也因此住院治疗。
纯净的北极怎么会突然出现易被食草兽感染的炭疽杆菌呢?而且这种病菌与现代炭疽杆菌在形貌上有着不小的差异。
这起事件得到当时科学家们的重点研究,经过排查疫情探明真相,原因令人十分惊讶。
一头因感染炭疽死于1941年的驯鹿尸体本来深埋在永久冻土层之下,所有人都认为尸体会被永久冰封。
但随着全球变暖气候下夏日热浪的出现,永久冻土原来并不像字面意思所说的“持续永久”,它开始融化。
这就使得驯鹿尸体暴露,炭疽杆菌重见天日,并复活释放到附近的水和土壤中。
病菌传染式地侵入附近放牧驯鹿,造成2000多只驯鹿死亡。
疫情爆发的亚马尔半岛大概拥有30万只驯鹿,当时的俄罗斯政府甚至准备捕杀半岛上六分之五的驯鹿以确保疫情控制。
随着食物链的流向,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也难以幸免,近百人因此就医治疗。
永久冻土又称永冻层,它具有迷惑性的名字,其实指的是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并不是永远冻结不会融化的冰层。
北极地区的冻土层分为两层,约50厘米的上层冻融土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再往下的永冻层则常年处于冻结状态,100米以内的部分年平均低温达到-5至-3℃。
大多数情况下永冻层中的水分子含量会超过地表物料的潜在水饱和量,因此通常是冰与土的冻融形态。
但随着气温回暖或者受到强压,冻土内的冰会融化成水而改变其固体的状态,并且更深的永久冻土正逐渐显露出来。
土葬是古代处理尸体最方便和常用的方式了。
人死后可能还会将遗体运送回老家选一处风水宝地风光大葬。
而动物的待遇就没那么好了,它们死后的尸体要么是遗弃荒野,要么是有人经过动了恻隐之心而把它就地掘土埋葬。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病毒细菌会随着它们寄主的身体死亡而凋亡,但冻土这种条件可谓是某些病菌的“保鲜库”。
炭疽杆菌等一类病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会形成芽孢,其表面具有一层异常坚硬孢子。
在这层孢子的保护下病菌就可以在低温、无氧、黑暗、没有水分的永久冻土中安心冬眠长达几个世纪了。
早就有研究指出,在浅层永冻层中的炭疽芽孢活性可以保持105年,而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细菌还能休眠更长的时间。
炭疽菌落及菌体
在20世纪初期,全世界有一百多万只驯鹿死于炭疽病。
当时它们的尸体大部分就被埋葬在地表,主要分散在俄罗斯北部的区域。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北极圈气温急速上升,其上升速度要比全球其他地区快三倍。
冬眠状态中的病菌在温暖的“呼唤”中觉醒,再依据其传染特征很快找到新的寄主,实现“复活”。
然而,这并不是古老病菌首次复活的孤例。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的科学家意外在几具石器时代的人类遗体中,检查出了他们曾感染的天花和黑死病病毒的DNA片段。
虽然没有发现病毒本身,但病原体有可能在环境适宜生存的条件下通过感染性媒介传播。
早在2005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就实现让冻存3.2万年的肉芽孢杆菌复活。
那还是猛犸象在地球上生存的时代,而猛犸象就没有那么幸运能够复活了。
它们复活的原理和炭疽杆菌类似,也是产生了坚硬的孢子才得以存活。
而一旦复活,它们也具有了可怕的传染性。
猛犸象
北极的永久冻土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贵重金属、石油等珍贵资源,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打起了这块区域的主意。
要挖矿或开采石油都需要大量地移动永久冻土,而且移动的量至少以百万吨级来计算。
因此除了温度升高引起冻土融化导致的病菌复活外,在北极地区进行的采矿等商业行为也会严重破坏冻土结构,从而使深藏其中的远古病毒再次复苏。
这一举措要是真的落实,其破坏力将远远大于全球升温的影响。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也蕴含丰富的永久冻土资源。
但随着近50年来人为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的干扰,青藏高原的冻土环境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开挖地表、任意取土样品等工程活动扰乱了原有冻土的水-热-冰的动态平衡机制,加快了土壤温度的变化。
据统计,在1980-1995年间永久冻土小于20米深的浅层地温普遍升高,十几米厚的冻土减薄或者消失了。
青藏高原的冻土资源
人类微生物防治技术发展其实已经比较先进和完善,但远古世纪的病毒和细菌依然能够震慑我们。
这是因为现如今研发的防治技术主要针对新型的致病病菌,与它们的祖先相比已然改头换面。
因此在古老病菌面前,即使人类重甲加身、武器精锐也没有用武之地,不及时针对其研发对抗的话就只能缴械投降了。
疫苗是人类 历史 上对抗病菌的一项里程碑式的伟大发明。
威胁人类数百年之久的天花病毒就是在牛痘疫苗的接种下得到完全防治。
在两百多年的疫苗发展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其防御效力,但由于早年医学条件较差,多种疫苗只被用于当时特定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并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
而随着古老病菌的复活,可见维持疫苗库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对永久冻土中DNA含量的检测和监控也是预防病菌复苏的一项重要举措。
定向地发现罪恶的苗头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后续防治与保护。
虽然永久冻土中病毒库的存在和远古病菌的复苏将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地球微生物强大的存活能力和休眠能力也确实使人惊叹。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微生物学与细胞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从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处12~20米深的冻土中提取到了一种肉食杆菌属细菌和其他细菌。
科学家们把细菌放在常温条件下培养,随后用它们测试了火星环境培养,如缺氧、极度低温低压条件。
实验发现,30天的培养后10000个细菌样品中有6个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中存活,而存活下来的无一例外都是肉食杆菌属细菌。
这一发现对火星上生命探究的进度有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探测火星环境的飞行器
外星研究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防范好埋藏在永久冻土之下的巨量细菌与病毒。
否则还没等到登上移民火星的诺亚方舟,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岌岌可危了。
❾ 俄罗斯女子体内发现18种变异新冠病毒,这些病毒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由原有的病毒进化而来,病毒的进化是很迅速的,而且具有高度的变异性。
❿ 甲型H1N1的前生今世
甲型H1N1病毒片段中有90年前西班牙大流感猪型H1N1的影子
病毒密码
它在显微镜下,像个穿着盔甲的小刺猬,它的核心是一个八片段组成的RNA,一层基质蛋白就像骨架,紧紧包围着内核,外面穿着一身磷脂双分子层膜,层膜上插满刺突,就像一把把小尖刀。500把尖刀是被称为H1的血凝素刺突,还有100把尖刀是被称为N 1的神经氨酸酶刺突,它们控制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也控制病毒的亚型。
它的直径只有70纳米,1000个它重叠在一起,才能被人看到。但它却令世界感到恐慌。它就是今年新流行的甲型H 1N 1病毒,科学家称它“看似陌生,却似曾相识”。
据媒体报道,墨西哥卫生部长科尔多瓦13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变异后比艾滋病更可怕,而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病毒变异的迹象。
“从4月24日世卫组织确诊新型H1N1以来,病毒确实发生了变异”,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教授管轶告诉南都记者,但目前观察到的差异还比较小。没有人知道,这种变化将把2009年蔓延全球的新流感带向何方。
病毒似曾相识
新流感病毒分离出来的八个片段,最老的已经90岁了,源于1918年的西班牙猪病毒
管轶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医疗英雄”,他是全球首先分离出冠状病毒的专家之一,他在中国青海等地长期追踪禽鸟病毒,5年时间里采集了10万份禽类病毒样本,对250多个H 5N 1毒株进行过排序,基本追溯清楚了亚洲候鸟迁徙和病毒传播变异过程,被称为“禽流感猎人”。
“人类的知识对病毒的认知相当有限”,管轶承认,下一次流感大暴发的威胁究竟在何方,我们可能会猜错。管轶说,他在美国田纳西州读博士时,攻读的学位正好是猪流感病毒,当时也绝不会想到,猪流感病毒在若干年后,会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流感病毒。
猪是“病毒混合器”的概念,是两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其中一位是管轶的导师。科学家们认为,由于猪比人更容易传染禽流感病毒,同时猪亦能传染人流感病毒,病毒在猪身体里重组的机会大,所以猪在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过程中,可能充当“混合器”的角色。
新流感病毒正是在猪身体里长期进化不断变异的结果,其中大部分为北美猪病毒。管轶说,分离出来的八个片段,最年轻的在猪身体里生活了10年,最老的生活了90年。第一个是1998年的北美鸟样病毒,第二个是1997年的人样病毒,还有1978年欧洲鸟类身上发现的病毒,其中最早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猪病毒。
世卫组织曾公布,新流感病毒含有猪流感、人流感、禽流感病毒基因。
“虽然有猪的、有人的、有禽的,但说是禽的、人的还是猪的病毒,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最年轻的也在猪身上待了10年”,管轶说,这个病毒里大部分都是美洲猪里面的病毒,但也有美洲病毒、有欧洲病毒、有亚洲病毒。这是一种新型H 1N 1,它的八个片段被包装成这样广泛传播,还是第一次出现。
“看似陌生,却似曾相识”,管轶说,“我们知道每一个片段来自何方,但却不清楚它们在什么时间、地点重组。现在最缺乏的是美洲的调查数据,这种病毒在北美发生重组的可能性大,因为那里最先发现死亡者”。这种重组有可能发生在美国,也有可能发生在墨西哥,不可能说这种病毒来自中国。
入侵人体实例
1991年,广东一个两岁男童身上分离出甲型H1N1病毒,这是1977年俄罗斯病毒后少见的病毒实例
这并不是甲型H 1N 1第一次入侵人体。原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疾控中心研究员郭元吉曾在两篇文章中详细讨论过一次中国南方的甲型H 1N 1感染事件。1991年6月,从一个广东2岁10个月的男童身上分离出甲型H 1N 1病毒。这是1977年俄罗斯流感后少见的人感染甲型H 1N 1病毒实例。
经核苷酸全序列测定表明,这个被命名为广91-6毒株的H 1N 1病毒,并非来自实验室污染。在关于这个病毒的第二篇文章中,郭元吉提醒人们应该重视甲型H 1N 1病毒,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引起大流行。
而此次大流行,是一种更新的H 1N 1毒株,它具有比广东H 1N 1病毒更强的传播性和更广的适应能力。
在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抗议下,世卫组织已经把这次新流感从“猪流感”更名为“A型H 1N 1流感”,但一些学者认为,新名字容易和之前发现的人感染H 1N 1病毒混淆。比如郭元吉就曾向媒体表示,这次新流感可以命名为“北美病毒”。管轶亦称,新流感可以命名为新型H 1N 1,以区分此次大暴发和以前的甲型H 1N 1。
在1918年大入侵之后,甲型H 1N 1病毒于1946年后逐渐在人群中消失。直到1977年,它重新显身,被命名为俄罗斯病毒,在全球儿童中广泛传播。之后,H 1N 1在全球呈散发状态,逐渐消失,直到2009年,它在重新组装后,东山再起。
病毒进化树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猪型H1N1保留至今并不断演化,终于成为2009年的美洲新流感
而此次席卷全球36个国家(统计至5月16日)的新流感病毒,正好也是西班牙病毒的后裔。西班牙流感中的甲型H 1N 1病毒经过90年的发展,繁衍出一棵枝繁叶茂的病毒进化树,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
管轶这样描述新流感病毒在这棵进化树中的位置:1918年流感大流行,出现两个分支,人型H 1N 1和猪型H 1N 1。人型H 1N 1引发了当年的流感大流行。而古老的猪型H 1N 1保留至今,并且不断演化,终于成为2009年的美洲新流感。
值得注意的是,上个世纪的三次流感大流行,都和H 1N 1有或亲或疏的关系。
1918年西班牙暴发流感时,人们还无法描述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人类是1934年才第一次了解到H 1N 1流感病毒,直到1997年,从尸体中提取出甲型H 1N 1病毒,才弄清这场导致全球2200万人丧命的疾病的元兇。
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暴发在1957年,从中国蔓延至南半球,再到美国,也有H 1N 1的身影。这种导致100万人死亡的毒株,由3个源于野鸭的H 2N 2亚型和5个其时流行的人H 1N 1亚型毒株经基因重组而成。
第三次流感大流行,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中的H 2N 2有关。1968年的“香港流感”,由2个禽H 3N 2和6个人H 2N 2毒株重组形成。
病死率的担忧
目前的致死率还不至于引发恐慌,但一个坏经验是:大流感的第二波或第三波,破坏会超过第一波
2009年的新流感是新世纪后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第一种病毒,目前它正在逐步扩大它的版图。不断有新的国家报告疫情,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每24小时,这种新型病毒就会入侵1000个人身体。
虽然病毒随着人口迁徙传播,但它的病死率似乎在逐渐降低。最早报告疫情的墨西哥,死亡人数约占肺病人数的7%。在随后的病毒全球传播过程中,它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记者初步统计,目前猪流感导致的死亡率,占确诊人数的0.8%。
一周前(11日),世界卫生组织流行评估小组在《Science》杂志发表H 1N 1研究的早期成果报告文章,称新型的H 1N 1流感病毒是继1957年流感大流行后的具有危险性的病毒毒株,但是目前新流感的死亡率比1918年流感低很多。参与这项研究的伦敦皇家学院的流行病学家 N eilFerguson表示,“它的毒力还不至于引发人们的恐慌”。
通常情况是,病毒刚开始传播的致死率会比较高。管轶说,但后期病毒会逐步适应人体。如果不发生新的变异,在逐步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新病毒的致病性会逐步降低。但这并不代表这次新流感病毒毒性一定会变得更弱。一个坏经验是:大流感会有两到三个波峰,第一波的病死率比较低,第二波或者第三波会超过第一波。
比如西班牙流感,就先后出现过三波疫情。第一波发生在1918年春末,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很快传播至欧洲其他国家;同年秋天,第二波疫情汹涌而来,大部分感染者是青壮年,除了发烧,还有咳血症状,第三波疫情发生在1919年冬季,疫情较第二波有所减轻。
危险在何方?
学者们在担心,新流感病毒会和高致命性H5N1禽流感病毒重组,增加H5N1传人可能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实验室里观察新流感病毒的变异,包括英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一位病毒学家表示,目前的基因图谱没有显示毒力会变强,但也没有显示它不会变强。
学者们的普遍担心是,新流感病毒会和高致命性H 5N 1禽流感病毒重组,形成同时具有高致命性和高传染性的毒株。
这种几率比较小,但担心是有道理的,管轶说,目前已经有60个国家发现了H 5N 1,而且,在一些国家长期存在,比如东南亚、埃及、中国,还有一些中亚国家。
H 5N 1是流行于禽类特别是水禽中的一种病毒,已有的科学调查表明,水禽包括鸭子,已经成为H 5N 1的健康带毒体。偶尔H 5N 1病毒会传播给人,病死率超过SA R S,今年一月,北京、山东、山西、湖南、贵州各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一半以上感染者死亡。
今年1月19日,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感染H 5N 1禽流感的散发病例在我国还有可能发生,但目前尚无大面积暴发的迹象。
而新流感的暴发,会增加H 5N 1病毒重组形成高传染性病毒的几率。管轶说,一般的季节性流感只有10%的感染率,而新流感病毒的感染率可能达到人口总数的三成。大流感的暴发会增加H 5N 1重组的可能,但我们不知道,这种重组是否一定会发生。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李德新也向记者表达了这种担忧,但他认为,新流感病毒不一定会和H 5N 1混合,流感家族非常庞大,也有可能和H 3N 2、H 2N 2混合。
疫情的演变可能比人们所能预想的复杂,猪传人还没有确证,人传猪却已经得到了证实。5月2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首次发表声明,证实该国一家养猪场220头猪感染新流感病毒,该病毒很可能由该国一名从墨西哥回国的男子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