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T系列坦克家族的T-54/T-55中型坦克
1944年苏联设计了一种叫做T-44的新式中型坦克,1945~1949年间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但使用证实该坦克可靠性差。T-44坦克是在早期T-34/85坦克基础上改进的,主要改进有扭杆悬挂、横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形状良好的车体。该坦克有4名乘员,取消了原T-34/85坦克的机电员,航向机枪固定在车体上,由驾驶员控制发射。炮塔是T-34/85坦克炮塔的改进型,但是炮塔底部没有突出的颈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以及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都使用过该坦克。改进后的T-44坦克称为T-44M坦克,70年代仍用于训练。
T-54坦克是从T-44坦克演变过来的,第一辆样车于1946年制成,1947年在哈尔科夫坦克厂(ХарьковскийТанковыйЗавод)投产。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共生产T-54/T-55坦克50000辆左右,约占全世界二次世界大战后坦克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直到1981年,苏联鄂木斯克坦克厂(ОмскийТанковыйЗавод)仍在生产T-55坦克,而此时T-62坦克早已停产。
T-54/T-55坦克在1967年和1973年中东战争中以及安哥拉,越南战场和印巴冲突中都使用过。该坦克具有良好的武器和装甲、使用维修比较简便、潜渡设备安装方便和具有夜战能力,主要缺点是火炮俯角小,火控系统太简陋、火炮射程有限、外组燃料箱易起火。
② 俄罗斯T90坦克发展史
除了信息化系统落后以外,T-90在火力和防护水平上也要明显落后于国外现代化的M1A2 SEP、“豹-2A6”、“勒克莱尔”和“挑战者-2”主战坦克,其125毫米火炮已经很久没有实质性的性能改进提升了。
俄罗斯《独立军事观察》日前刊登分析文章指出,俄罗斯陆军目前装备的坦克绝大部分已经过时,总体性能远远落后于北约的同类装备,而且这种局面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改变。同时,俄军现在所实施的坦克现代化改装工作根本无法改变落后于北约的现状。
根据俄罗斯2007-2015年间的国家武器计划,对T-90主战坦克的采购数量将达到1400辆。之所以要如此大量地采购T-90,是因为俄军方领导层认为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坦克。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俄军汽车、装甲车和坦克管理总局前局长弗拉基斯拉夫·波隆斯基将军曾在2007年撰文对俄罗斯与北约现役装甲技术装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对比。他当时指出,现代化坦克在俄军坦克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约为5%(主要是T-90和T-80U),而在北约国家中,这一比重超过了40%。至于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俄军中的现代化程度只有区区2%(现代化装备主要是BMP-3),而在北约国家中,这一数字却高达80%。
与此同时,俄军坦克的技术性能也要落后发达国家20%-50%。例如,俄制T-90坦克的军事技术水平系数为1.5,而美国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系数则有2.2;俄制BMP-2战车的军事技术水平系数为1.0,而美国M2A2的系数则有1.87。
波隆斯基将军本人和其前任在2003和2005年时曾宣称,T-90是一种现代化的坦克。但到了2007年,时任俄陆军总司令的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T-90也已经过时,因为其未装备车载信息管理系统,而当时这种设备已普遍安装在了国外的现代化装甲车辆上。
除了信息化系统落后以外,T-90在火力和防护水平上也要明显落后于国外现代化的M1A2 SEP、“豹-2A6”、“勒克莱尔”和“挑战者-2”主战坦克。俄制T-90、T-80和T-72坦克的顶部和底部均缺乏有效的装甲防护,极易被现代化的反坦克武器击毁。同时,这三种坦克在面对国外先进的高精度武器时也几乎无法完成作战任务--它们在进入自己火炮的射程前便会被摧毁。
③ 俄罗斯T90坦克的详细资料.
T-90是俄罗斯现役最先进的坦克,但由于军费有限,仅少量装备
俄罗斯媒体日前刊文对我国最新式的99式主战坦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介,认为其总体性能已超过了俄制的T-80和T-90。
该文指出,已经实现量产的99式是一种在98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北方工业公司于2000年首次展示了安装有强化装甲系统的99式坦克。起初有消息称,这种坦克是98式的一种衍生型号,曾被称为98G(意为98式的改进型号)。到了2000年,首批40辆99式才正式下线。作为主要研制单位的中国北方机器制造研究所(NEVORI)和第一机器制造公司(FIRMACO,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在98式进入测试阶段后不久,便开始了对其的改进工作。据悉,改进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按照功率超过1500马力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提升坦克的决定性;完善火控系统;在车体上加装反应装甲,以提高防护能力。
由于坦克前部的主装甲上加装了反应装甲且采取了倾斜棱角设计,99式前部防护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坦克后部的格栅上也安装了反应装甲。类似的装甲布局在改进型的96式和巴基斯坦的“阿里·哈利德”坦克上也可以看到。如果说首批99式坦克只是在主装甲的上面又安装了一层反应装甲的话,那么随后生产的99式坦克则从一开始便全面内置了反应装甲。同时,坦克上装甲模块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倾斜度变得更大。为了增强坦克顶部的抗打击能力,最新一批的99式炮塔上部还安装了一些反应装甲模块。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所有损坏的反应装甲都可被迅速地更换。
与98式一样,99式也装备有JD-3型激光主动对抗系统。该系统由微机控制器、跟踪转台及随动系统、激光压制仪、热成像,激光测距仪、干扰机(气体激光发射机)组成。当该系统接受到来自敌方坦克的激光束后,告警系统会迅速发出信号,以使炮塔转向激光辐射源。之后,JD-3系统会发射出一束强度较弱的激光,以确定目标的准确为止。接下来,激光束的强度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到非常危险的水平,导致敌方的光线设备失效或操作人员视力受损。
与此同时,99式坦克的火控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该系统包括瞄准手和车长使用的瞄准仪(配备单独的稳定装置)、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数字化弹道计算机、武器稳定仪、大量的传感器(负责搜集大气条件、炮筒损耗等数据)、目标自动追踪系统和配备有彩色显示器的多用途车长操作台。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可直接传送到车长和瞄准手面前的彩色显示器上(放大倍数为11.4倍和5倍)。另外,99式坦克还装备有惯性和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同样也可显示在车长面前的显示器上并与电子地图相叠加。该型坦克还配备有现代化的无线电台。
99式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仿制自俄罗斯2A46坦克炮的125毫米滑膛炮(炮管上安装有隔热套),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与98式相同,99式也装备了自动液压装弹机(机内备弹22发)。坦克内总共可储存41发炮弹,穿甲弹、碎甲爆破弹和9M119型激光制导炮射反坦克导弹。辅助武器由一挺86式7.62毫米并联机枪和一挺W-85式12.7毫米防空机枪组成。此外,炮塔两侧还各安装有一套84型5筒烟雾发射器。
99式坦克装备的水冷式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功率为1500马力,由德国的MB871ka501发展而成,在坦克重量为54吨时,发动机的功率系数为27.78马力/吨。其在公路和野外崎岖路面行驶时的最大速度分别为80千米/小时和60千米/小时。坦克由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所用时间为12秒,最大行程为600公里。
99式的整体性能较中国以前研制的主战坦克有明显提升,并且其先进程度已超过了俄制的T-80和T-90,与西方主流坦克和T-90的改进型号大体相当。
在首批40辆99式坦克下线后,其生产虽然仍在继续,但速度比较低。目前,这种现代化的坦克只用于装备驻扎在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的解放军精锐部队。
④ 俄罗斯T90坦克的详细资料.
T-90主战坦克(俄文:Т-90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英文:T-90 main battle tanks,中文:T-90主战坦克)是俄罗斯研制的主战坦克。
车体改良自T-72,早期的炮塔是与T-72类似的铸造炮塔,但后期的炮塔则是重新设计的焊接炮塔,火控则采用T-80U的火控系统。它主要为对付当时北约的威胁而研制,几乎全部都部署在西部军区和乌拉尔军区,一直作为俄罗斯本土的防御性武器使用,近几年才出口到印度,印度将其改名为毗湿摩。
冷战时期,苏联陆军曾有主战坦克5万辆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战坦克。在它之前,苏联还有几种主战坦克也相当出名,而且它们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缘关系,外形也差不多,但是内部千差万别,性能和稳定性也有根本性的区别。苏联从实战和经济角度出发,又以T-80和T-72为基础,发展出了T-90主战坦克,但采用T-80U的火控系统。
其实在研制初期T-90主战坦克也是T-72的一种改进型,代号T-72BU,但由于使用了T-80的部分先进技术,性能有很大提升,只是为了洗脱在海湾战争里T-72坦克留下的糟糕名声,不至于影响出口,重新命名为T-90。它主要采用了T-72BM坦克的装甲防护系统和T-80坦克先进的火控系统,战斗全重46.5吨,乘员3人,发动机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驶时速6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
⑤ 俄罗斯T99主战坦克的坦克简介
T-99新型坦克不再以失败的Object 195或T-95为基础,而是以新型“阿玛塔”(Armata)坦克为基础,与前一代产品相比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强、成本更低。 预计于2013年启动样车试验计划,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0个月。
“阿玛塔”预计于2013年启动样车试验计划,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0个月,由位于鄂木斯克州的乌拉尔车辆厂研制,计划于2015年向俄罗斯陆军进行首次交付,计划到2020年总共装备2300辆。
⑥ 谁有俄罗斯“黑鹰”坦克的详细资料啊
于1997年9月出现的俄罗斯“黑鹰”(即T-80UM2)主战坦克,一直是世界坦克界的热门话题。随着新资料的陆续披露,“黑鹰”的真面目逐渐变得更清晰了。“黑鹰”坦克主要性能数据:车长6.86米、车宽3.59米、车高1.82米、战斗全重48吨、乘员3人、公路最大速度7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40-45千米/小时。
结构特征
“黑鹰”主战坦克出身自T一80家族,所以继承了T系列坦克的标准布置形式。在外形上与T-80系列其他型号的最大区别,就是换装了西方式的带尾舱的大倾角炮塔。全车由前至后仍分成驾驶、战斗和动力传动三部分,乘员为车长、炮长、驾驶员三人。
“黑鹰”的车体为全焊接结构,炮塔依然处于车体中部,不过车长在炮塔内位于左侧、炮长位于右侧,与T-80以前的型号正好相反。车长指挥塔顶部的舱门向前开启,舱门顶部安置了3具后视潜望镜,指挥塔四周安装5具潜望镜、正前方安装1具热像仪。炮长上方的舱门也向前开启,舱门正前方也有1具热像仪,在舱门右侧还安装了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其上方有1扇向右开的滑动式舱盖。舱盖上装有3具潜望镜,在需要时,中间的1具可换成微光或红外潜望镜。在炮塔后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组4具烟幕发射器。
1997年对外展示的“黑鹰”采用了T-80UM坦克底盘。1999年出现的。''黑鹰”已正式采用新底盘,来自俄罗斯陆军的消息称该底盘是从T一80U/UM坦克的底盘上发展出来的,行动装置每侧有7个挂胶负重轮和6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两侧履带均有履带张力调节油缸。为支持炮塔的重量,第三、第四负重轮间距较小,这和T-80系列的其他型号是一致的。
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包括主发动机、传动装置等。主发动机旁装有一台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室顶采用封闭式盖板,排气口在车体尾部;进气口设在炮塔后方正中的位置,可提高进气的净化程度。
武器系统
海湾战争中,T一72装备的125毫米火炮未能击穿西方主战坦克的前主装甲,令世界对T系列主战坦克的攻击力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为摆脱攻击力不佳的形象,俄一再声称已研制成功了新式135毫米和140毫米火炮,并装备在了新型主战坦克上。人们曾坚信这种新式火炮肯定会装备在“黑鹰”上。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鄂木斯克展览会上的“黑鹰”主战坦克配备的只是1门与T-80UM1同型号的2A46M-4滑膛坦克炮,在总体性能上Lb2A46M-1提高约37%。火炮炮身装有热护套、内膛镀铬,火炮中间位置装有圆柱形抽气装置,炮口有初速度测速装置,因而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及炮管寿命。据称该炮的寿命约为800~850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或1000发空心装药破甲弹。在不吊装炮塔的前提下,火炮可在1.5小时内更换身管。
“黑鹰”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
为2挺机枪。一挺是安装在主炮左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1250发。另一挺是安装在炮长舱门上的新型12.7毫米“科尔德”(Kord)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由炮长在车内遥控射击或手动射击。作战时,炮长通过1个AA型升降式瞄准具进行瞄准,瞄准具接目镜位于枪架下面左侧;枪架上还装有1个处于保护之下的AA型反射式瞄准具。未经证实的消息说,“科尔德”型高射机枪可配备装有贫铀弹头的弹药,能击穿40毫米厚的钢板。
由于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保密系统又回归到苏联模式,人们对于“黑鹰”今后是否会采用135或140毫米主炮不得而知。如果仅从威力上说,大口径主炮的威力肯定要比2A46系列坦克炮强得多;但出于成本考虑,估计这两种口径的主炮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很难被采用。
防护性能
关于T-80坦克的防护性能一直争论颇大,主要原因是苏联解体前对T-80的防护性能严格保密,而且没有出口过一辆T一80坦克,外界根本无法知晓其防护能力。即使是出口了T-80坦克,西方也不可能知道更多情况,因为俄制武器的出口型和自用型向来有较大的不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解密过一些文件。其中有文件披露,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T-80系列坦克防住了阿富汗抵抗战士手中各式各样的西方新型反坦克武器。但由于这是俄自家的说法,所以西方一直予以否认。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全世界都看见格罗兹尼市区内满街都是东倒西歪、烈火熊熊的T-80坦克。这一实战情况给了西方军火商以攻击T-80坦克的口实,许多坦克专家由此认为T-80坦克的防护力不比T-72好多少。
但俄军战后调查组的调查显示,在损失的T一80坦克中有98%是由于坦克炮塔的顶部、后部,车体侧后部、尾部及履带等“软肋”被击毁而引起的,没有一辆T-80坦克的车首装甲与炮塔前部装甲被击穿。西方一些防务专家私下承认,即使是美国的M1A2或德国的“豹IIA6”被反坦克武器击穿上述薄弱部位,命运比T一80也好不到哪里。由此可以判断,T-80系列坦克的装甲防护力并非西方军火商宣传的那样弱,与西方主战坦克应该是基本相当的。防护技术与T一80相比,“黑鹰”采用了更好的防护技术。首先在外形上,高度降低到2米以下,在战场上更难被发现。其次,炮塔一改T系列的圆形铸造炮塔,采用类似西方带尾舱的焊接炮塔。炮塔前装甲倾斜71。,大大提高了来袭弹药跳弹的概率。为防止二次爆炸效应,“黑鹰”还运用了西方坦克的防护思想,在弹仓与乘员之间用高强度的阻燃抗拉复合材料装甲板隔开;弹仓顶部装有可掀掉的装甲板条,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掀掉板条向外排出,而不会进入乘员室。这样既不会伤及乘员,对车辆本身的伤害也减到最小。模块化装甲车体前装甲与炮塔正面装 甲为模块化装甲,可根据威胁与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更换。俄有关方面声称,在更换装甲时只需打开装甲间的焊接点即可。至于这种先进主装甲的厚度和材料组成,目前仍是俄军的最高军事机密,没有任何资料披露过。俄一些防务杂志则称,这种主装甲为俄最先进的复合装甲,在性能上与美国的贫铀装甲相媲美。装甲材料是在淬火硬钢板内交替嵌入贫铀材料、特种塑料层、受控变形层而组成的,防穿甲弹与破甲弹的能力分别相当于900毫米和14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黑鹰”坦克炮塔和车体的前装甲的防护能力,要高于以往任何一种T系列主战坦克。反应装甲在车体前装甲和炮塔前主装甲上安装的标准组件式附加反应装甲,并不是西方以前认为的“接触一5”型,而是俄罗斯新研制的。这种新型的附加反应装甲除了能防御空心装药破甲弹与穿甲弹的攻击,还可以有效防御采用串联战斗部的反坦克武器的攻击。“黑鹰”车体前斜装甲板上并排安装有两排这种型号的反应式装甲块(呈倒品字型),每排有5块;炮塔正面两侧各有7块。为增强对攻顶式武器的防御,反应式装甲块从火炮防盾上方向后、一直延升到炮塔顶部后部边缘,覆盖了整个炮塔顶部。当该型反应式装甲与“黑鹰”的基本装甲结合使用时,应该可以防住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现役和在研的反坦克武器了。“黑鹰”侧翼防护能力为加强“黑鹰”侧翼的防护能力,设计人员在前5个负重轮(注意,T-80U/UM/UMl是前3个负重轮)的上半部侧裙板上也安装了反应式装甲块。不过该反应式装甲块与车体的反应式装甲块不同,它的外板仍为钢板,而内板则采用三层橡胶压成的橡胶板,为的是防止反应式装甲爆炸时内板伤及履带。为防止地雷对坦克的伤害,“黑鹰”车体前部下方安装了用橡胶纤维制成的挠性板,用于提前扫除带触杆式引信的反坦克地雷
“黑鹰”还安装由俄罗斯机械生产设计局和相关企业联合研发的“阿雷纳”主动防护系统。俄坦克专家评估认为,安装“阿雷纳”的“黑鹰”比不装“阿雷纳”的T-80UM,坦克防护力最少高出3倍以上。再加上先进的复合多层基本装甲和附加反应装甲,拥有三层防护系统的“黑鹰”坦克的防护能力将跻身世界上最先进行列。坦克驾驶员的座椅如同T一80U那样挂在车体顶甲板上,可有效防止地雷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直接传递至驾驶员。此外,“黑鹰”还配备了先进的“图曼”快速探测,灭火抑爆设备、三防系统、“图恰”热烟幕发射系统等。
火控系统
俄制坦克的火控系统一向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一直成为西方对苏/俄制坦克口诛笔伐的重点之一。俄方迄今没有公布“黑鹰”火控系统的详情,只对外宣称是一种新型的数字稳像式火控系统,在性能上至少与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相当。目前唯一得知的是,该火控系统具备全自动跟踪、识别并按优先顺序排列威胁目标的功能。
这种能力不要说以前的俄制坦克,就是西方最新型主战坦克也不具备。此外,“黑鹰”还安装C3I系统,将为俄军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一改俄制坦克怯于夜战的弱点,“黑鹰”的车长与炮长都有独立的全景稳定式可见光/热像仪,具有搜索、发现和指示目标的能力。在无星光夜晚的有效作用距离可达3700米,目前西方最新型热像仪的水平也不过如此。“黑鹰”还用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代替了掺钕钇铝 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前者不但对眼睛安全,而且测量距离与穿透距离也更远。先进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能够精确修正活动目标的提前量,并有本机自检能力,可根据目标距离与横向运动速度、自身运动速度、火炮耳轴倾斜角和身管磨损量、外界温度、大气压力、横风速度以及选定的弹种,计算出弹道参数。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黑鹰”在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时,主炮和并列机枪依然能对运动/静止目标实施有效攻击,命中率高达85%。“黑鹰”的车长依然拥有超越控制能力,即可超越炮长操纵火炮对目标进行瞄准射击。
机动性能“黑鹰”的动力系统
暂时采用T-80UMl上的动力系统,即1台1500马力的GTD-1250G HP型燃气轮机。与T-80U,UM使用的GTD一250G型燃气轮机相比,HP型采用了一种液压容积调节机构,能够将坦克的越野速度提高31%,有效使用寿命延长27%,油耗减少9%。据说目前正在试验安装大功率 柴油发动机的“黑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性能良好的动力传动系统有着高可靠性的磨擦装置、液力减速器及制动器,完全适应燃气轮机的特性,保证了“黑鹰”在各种复杂的战场条件下有最好的机动性。该动力传动系统使坦克在标准路况下的平均速度提高12%、转向速度提高33%、行动机构寿命提高50%、传动装置寿命提高50%。
“黑鹰”坦克的行动装置
为传统结构形式,其履带传动装置包括2条短销挂胶装置、14个带胶铝制负重轮、12个外置的减震托带轮、2个全金属诱导轮、2个主动轮、2个履带调节器。因为使用了高质量的材料,使其维护相对简单,排除故障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黑鹰”仍运用了扭杆弹簧独立悬挂装置,在第1、第2、第6个轴和第7悬挂总成以及金属制动器上装有液压减振器,维护与修理都相当简单。另外,车辆的操纵仅通过方向盘、节气门和踏板3个控制装置来实现,操纵系统非常简便,使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能集中精力处理战场、地形等其他情况。
“黑鹰”坦克的油箱
“黑鹰”坦克有1个主油箱和5个外组油箱,主油箱位于车体内,外组油箱位于履带上方。当长途行军时,车体尾部可加装2个容量分别为300升的桶形副油箱。使用主油箱和外组油箱时,最大公路行程超过400千米;如果加上使用副油箱,则可达到500千米左右。而且所有的油箱都用1个加油口加油,坦克一次加满所有油箱的时间仅需15分钟。
“黑鹰”坦克的涉水能力
“黑鹰”坦克有着很强的涉水能力。因进气口在炮塔后面,距离地面较高,所以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黑鹰”可涉渡水深1.8米的河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能涉渡水深达5米的河流,并且潜渡的距离不受限制。
⑦ T64主战坦克
T-64主战坦克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发的主战坦克,是苏联标准下第一款第三代的(苏联标准是T-62为第二代,M1、挑战者和豹2和T-80为第四代)主战坦克,仅在苏联及解体后的多个独联体国家中服役,并只装备在一些前线军区部队里。尽管T-64不像T-72主战坦克那样被多个国家装备和发展,但却是苏联(包括解体后分离出来的俄罗斯、乌克兰)日后的现代化坦克(如T-80、T-84)的基础。
T-64坦克的最为突出的技术革新就是装备一门使用分体炮弹和自动供弹的115毫米滑膛炮(型号2A21/D-68,后升级为125毫米2A26),让坦克毋需专职供弹手(副炮手),使乘员从4名减少到3名,减少坦克体积和重量,也是第一款使用复合装甲的坦克。T-64系列也为苏联坦克技术开了先河,比如:1967年研发的T-64A首次装备了125毫米滑膛炮、同期研发的T-64B首次成功发射炮射反坦克导弹等。正是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为苏联(俄罗斯)坦克日后发展方向给定了方向。无论是成本优先的T-72,以T-64为基础的技术优先的坦克T-80、T-84,还是试图在技术先进与生产成本上取得平衡的T-90、T-95,都无一没有T-64的影子。
主要型号
430号项目(1957年):原型车,装备1门D-10T式100毫米火炮、120毫米厚的装甲以及580匹(427千瓦)4TPD引擎,重量为36吨。
430U项目:430号项目的改进型,换装了D-68式122毫米火炮以及160毫米厚的装甲。
T-64(432号项目,1961年):样车装备了D-68式115毫米火炮,以此生产了600辆T-64早期生产型。
T-64R(432R项目):1977年至1981年的T-64重设计改型,装载Korzina自动装填器,能装载全车40弹药中的30发。除了仍旧装备115毫米火炮以外,其他设备与T-64A相同,共生产了600辆。
T-64A(434号项目):量产型,共制造超过1400辆,配备125毫米火炮、鱼鳃式履带侧裙、改进型瞄准具,并且在第五路轮上加装了液气悬挂装置,美国将其命名为T-64 M1981/1[26]。
T-64AK(446号项目,1972年):T-64A指挥型,配备一台R-130M电台和10米长可伸缩天线、TNA-3导航系统,没有安装防空机枪,可装载38发主炮炮弹。
447号项目:T-64B原型车,可以看做是配备9K112反坦克导弹系统以及a1G21瞄准具的T-64A。此车现在陈列于基辅博物馆。
T-64B(447A项目,1976年):量产型,共制造了约1200辆。装甲是过去T-64A的重设计版本。装备有1A33火控系统,D-81Tm式125毫米火炮,9K112-A“眼镜蛇”反坦克导弹系统(北约代号AT-8“鸣禽”),TPN-1-49-23瞄准具,2E26M稳定器以及6ETs40自动装弹机。1985年后生产的T-64B装备更坚固的倾斜装甲,早期批次的T-64B也加装16毫米厚前装甲板。
T-64BM2(447AM-2项目):T-64BM升级版,加装“接触-5”反应装甲、橡胶履带侧裙,火控系统升级为1A43U型,发动机升级为5缸850匹(625千瓦)的5TDFM发动机,而自动装弹机升级为可以填装9K119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11A“狙击手”)的6ETs43装弹机。
T-64B1(437项目):无炮射导弹功能的T-64B简化版,可装载37发炮弹,约生产了400辆。
T-64BK和T-64B1K(446B项目):T-64B指挥型,配备一台R-130M电台和10米长可伸缩天线、TNA-3导航系统以及AB-1P/30辅助动力单元,没有安装防空机枪,可装载28发主炮炮弹。
T-64U(447AM-1项目,又叫BM“刀钢”):参照T-84主战坦克研发的乌克兰的T-64B改进型,在T-64B基础上安装“诺伊”反应装甲并装备了9K120反坦克导弹系统(能发射9K119“斯维尔”与9K119M“反射”两种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11/AT-11B“狙击手”),换装1A45“伊尔提什”火控系统、TK-4S型车长用观瞄设备、PZU-7防空机枪瞄准镜、TPN-4E“暴风雪-E”夜视仪,以及1000匹(735千瓦)6TDF型发动机。
衍生型
BREM-64(447T项目):装甲回收车,配备1台2.5吨轻型起重机、推土铲、牵引杆、焊接设备等。只建造了少量此型号车辆。
BMPV-64:乌克兰重型步兵战车,基于T-64底盘,但外壳经过重新设计并在侧面加装乘员出入口(类似其他苏军BMP战车的设计)。配备一门30毫米遥控机炮。战斗重量为34.5吨。第一辆原型车在2005年完成。
BTRV-64:与BMPV-64相似的装甲运兵车。
UMBP-64:特种车辆平台,可以在其基础上改装为消防坦克、救护车、自行防空炮等。
BMPT-K-64:类似苏联BTR系列战车的8轮式步兵战车,由一台新型的5缸5TDF-A柴油机提供动力。战斗重量17.7吨,能运送8名士兵加3名驾驶员。目前只有原型车。
BAT-2:快速战斗工程车,配备T-64的引擎、更矮的外壳、更小的路轮以及相应的悬挂。这台车车头安装了一台巨大的全轴可调的V型液压推土铲,车尾安装了松土钉,车顶则有一台2吨的起重机,总重量达到40吨。全车乘员8名,司机、车长、无线电通信员各一,以及5名战斗工程师。这款工程车设计目的是取代老式的基于T-54底盘的BAT-M战斗工程车,但由于价格太高导致华约国家只能少量装备,直到冷战结束也没有完全取代BAT-M的地位。
T-55-64:使用T-64底盘、外壳并加装“接触-1”反应装甲的T-55升级版原型车。
T-80与T-84:衍生自T-64的第三代坦克。
优点
T-64拥有一些后来的T-72坦克没有的优点:
T-64使用的液压自动装弹机填装速度比T-72的电动装弹机高得多(填装程序只需6到13秒即可完成,而T-72需要6.5到15秒),可靠性更高,而且行进间填装时受地面颠簸造成的影响也更小。T-64在连续开火模式下,装弹机能自动连续填装同一种弹药,填装速度最快可以低于5秒。经过现代化改装的T-64更可以在填装最后一步完成时提前后转装弹机让填装效率进一步提高。
由于T-64装备了各种助力系统以及优秀的悬挂系统,因此乘员舒适度比T-72高得多(很大程度是因为T-72比T-64多出5吨重量,而悬挂每侧只有3支,导致悬挂负荷过重所致)。
依靠K型复合装甲和附加反应装甲,T-64从问世至今到今天的各种升级版,防御能力都一如既往地优秀。
T-64B系列的火控系统相比T-72的出色不少。
车长小炮塔拥有良好的视野,并且车长可以在炮塔内即可操作炮塔上的防空机枪,甚至在紧急时能操纵主炮瞄准仪。
缺点及问题
然而T-64却跟其他苏联坦克一样拥有这两个缺点:
主炮最大俯角只有-6°,让T-64即使居高临下也难以对山下、悬崖底下的敌人进行打击,给防守战带来麻烦。
各个乘员舱太小,让一些身高较高的乘员身体需要占用部分储存舱空间才能伸展开来,这狭小的空间同时让长距离行进时容易感到疲累。
另外,T-64的各种问题也引来不少外界的质疑:
早期的自动装弹机缺乏安全保护,很容易给坦克乘员(尤其是坐在装弹机旁边的炮手)带来危险:只要乘员一个不小心,衣服、四肢很容易就碰到机器的运动部件,被工作中的装弹机扯进去,造成可以致命的重伤甚至当场死亡。
一旦装弹机故障,受炮塔设计影响乘员在手动装弹时将会遇到各种麻烦,这会让主炮射速低至1分钟也不一定能发出一炮。
尽管理论上由于T-64只需三名乘员因而理论上可以用同等数量的人员即可操作更多坦克(比如原来300人只能驾驶75辆需要4人的T-62,但现在可以驾驶100辆只需3人的T-64),但实际上每车人员减少导致日常维护压力加大。通常坦克日常维护是在每天任务结束后开始的,这时候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了。让处于这样状态的3个人做原来4个人完成的工作,有时会把维护工作搞砸了。一旦车长还兼任部队士官、军官,那么一旦他要在训练后组织、参与会议,就只剩下2个人来进行维护了,这无疑与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一旦坦克出现机械故障,3人进行维修会比4人需要更多的时间,一旦战争爆发就有可能因此耽误战机。这个维护问题在长时间的军事行动里面会显得更严重。
T-64的机械结构相当复杂,因而直接导致很多故障问题的出现,比如行进间抛锚等。专为T-64研发的新式悬挂更是故障连连,往往只能返厂维修。因此各个T-64生产厂里的机械技师被士兵们开玩笑地称作“半永久居民”。
由于设计指标高,因此T-64生产成本也非常高。按1981年卢布对美元兑换率来算,一辆T-64坦克生产成本达112.1万美元。
长度(包括炮管): 9.295米
长度(除去炮管): 6.54 米
宽度: 3.6 米
高度: 2.17 米
重量: 42.4 吨
发动机:支持柴油、煤油、汽油三种燃料的5缸5DTF发动机,排量13.6升。
最大路面速度:60.5千米/时
最大路面以外速度:35千米/时
推重比:16.2匹/吨(11.9瓦/千克)
最大行动距离:500千米(无附加油箱)/700千米(附加油箱)
一门125毫米2A46M-1式滑膛炮,配6ETs40自动装弹机,28发炮弹,最高射速达每分钟8发。
8枚9M112“眼镜蛇”炮射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8 鸣禽”)。
7.62毫米PKMT同轴机枪,备弹1250发
遥控12.7毫米NSVT防空机枪,备弹300发
两组4发902B“乌云-2”式烟雾弹发射器
3层K型复合装甲,厚度为20~450毫米。
6毫米厚橡胶履带侧裙,用于保护悬挂系统上半部分。
“接触-1”反应装甲
⑧ 俄罗斯T系列坦克家族的战后第一代
军事专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各国的坦克装甲车辆发展了三代(有些国家已装备拥有第四代技术的坦克)。50年代研制的坦克装甲车辆便是战后的第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同心协力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1948年,工业生产便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3年,苏联在工业产品的产量上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科学技术水平也跃上一个新台阶。但在当时,世界处于“冷战”时代,美国等12个欧美国家于1949年率先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旨在“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实则对苏联和东欧各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苏联不得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军事工业,竭尽全力来加强苏联的国防实力。一般说,苏联的坦克发展采取渐进的发展方针。在战后一段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再加上充份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宝贵实战经验,苏军装甲兵的装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T-54/55中型坦克,以及PT-76水陆坦克、T-10重型坦克、BTR-40、BTR-50、BTR-152等装甲输送车,使苏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大为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苏军装甲部队的编制就作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分别改编为坦克师和机械化师。但这些师中的战斗车辆的装备数量比原来相应的军还多,火力也大大加强。此外还组建了机械化集团军,每个机械化集团军编有2个坦克师和2个机械化师,还有其他战斗保障部队,成为在战役中发展胜利的强大突击力量。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陆军重的比重大为提高,成为陆军中的基本突击力量。ASU-85空降自行火炮战后第二代六十年代发展的坦克装甲车辆是战后的第二代车辆。在苏联,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宣扬的是“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和没有战争的世界”,并认为“战争的结局取决于使用火箭-核武器”,陆军和海军军舰存在的意义已大大减少。所以,在此期间,苏军先后裁减兵员240万人,1964年还撤销了陆军司令部。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军费不断增加的同时,加强了炮兵、坦克兵、空降兵和海军的建设,1967年恢复了陆军司令部。从1969年起,将陆军师从140个扩编到170个左右。60年代末,苏军坦克的数量和1939年相比,增加了15倍;装甲输送车和其他装甲车辆增加了36倍;苏联摩托化步兵的人均机动功率已达到22kw,是1939年的10倍。苏联陆军“正沿着提高火力、突击力、快速力和机动力的方向发展”,使“坦克兵是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的地位得到提高。这期间,苏军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主要有:T-62中型坦克、BMP-1步兵战车、BTR-60装甲输送车、BRDM-2装甲侦察车、ASU-85空降自行火炮等。
60年代的苏联,在大力发展主战坦克的同时,很注意发展各种战斗配套车辆,因而,显着的提高了苏军坦克部队的综合战斗能力。
⑨ 那一款坦克是俄罗斯T系列现役坦克中力最强、机动性和防护 性最好的最新一代主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就启动了第四代主战坦克T一95的研制工作,因原本定于1995年装备部队,故命名为T一 95。后来由于苏联解体、经费短缺且一直保持低调等原因,T一95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据美国《国际展望》2006年10月23日报道,沙特军方正计划拓展渠道,采购300辆以上新一代主战坦克,以替换现役的老式法制AMX一30B坦克。俄罗斯媒体称,俄正在研制的T一95新一代主战坦克极有可能出口到沙特阿拉伯。至此,曾一度音讯全无的T一95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作战性能:至少领先西方10年
据俄方宣称,T一95新型坦克重约50吨,长、宽和T一72、T一80坦克基本相同,吸收了现役T一90和T一80U型坦克的各种优点,并赋予其更多特种性能,在许多方面上已超过了美国正在研制的新型主战坦克,西方坦克若想超过T一95,至少还需要10年。
内部结构采取全新设计。T一95的车体为全焊接结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其上方有一扇向右开的滑动式舱盖,舱盖上装有3具潜望镜。在需要时,中间的一具可换成微光或红外潜望镜。T一95的底盘是从T一72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每侧有6个挂胶负重轮和5个托带轮,两侧履带均有张力调节油缸。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主发动机旁装有1台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室顶采用封闭式盖板,排气口在车体尾部,进气口设在炮塔后方正中的位置,可提高进气的净化程度。T一95采取了无人炮塔,前部呈碟形扁平状,炮塔正面倾角达70度,安装有复合装甲,防弹性能一流,与T一72相比小了约四分之一,更为低矮。因此,正面轮廊很小,被敌人火力击中的概率远低于有人炮塔坦克。T一95还采用了一种新的隔舱式设计布局,其火炮安装在尺寸较小的无人炮塔上,炮塔下面有一个全新设计的自动装弹机,自动装弹机布局沿袭了俄罗斯近30年坦克的设计模式。坦克乘员由驾驶员、炮长和车长3人组成,均位于一个特制的装甲舱内,与自动装弹机、炮塔之间用装甲钢板隔离。这种新的设计使本来以小巧着称的俄式主战坦克外形轮廓更小,重量更轻,便于改进装甲防护及装备先进的设备等,可大大提高坦克的战斗隐蔽性、机动性和运输能力及乘员的安全性。
图文:俄罗斯未来T-95主战坦克侧视结构图
俄罗斯未来T-95主战坦克侧视结构图
车载武器毁伤力强。在武器配备上,T一95除装有145毫米滑膛炮外,还装有2挺机枪。一挺是安装在主炮左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 1250发。另一挺是安装在炮塔顶部的新型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以攻击逼近坦克的敌人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有消息说,高射机枪弹药配有贫铀弹头和钨合金弹头,可轻易穿透30毫米厚的钢板。主炮高低向射界为一5度-+14度,最大俯仰速度5度/秒,炮塔转动范围360度,最高回转速度 20度,秒,最大射速将超过10发/分。主炮配备有145毫米口径的贫铀和钨合金弹芯穿甲弹,储存待发弹估计为55发,均能轻易击毁安装了附加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
其中贫铀弹头穿甲弹能在3000米距离上穿透1100毫米的10层间隔装甲,或在2500米的距离上击穿倾角60度的650毫米厚的轧制土毛质钢装甲板。钨合金弹芯穿甲弹也可在3000米的距离上穿透95C毫米的8层间隔装甲,在2500米的距离上击穿倾角60度的650毫米厚的轧制均质钢装甲板。新型带有贫铀药型罩的三级串联破甲弹,其初速为1180米/秒,对均质装甲的破甲厚度约1050毫米左右,带铜药型罩破甲弹的破甲威力也接近900毫米。
在炮射导弹方面,T一95配备了口径放大的“狙击手”激光制导反坦克/直升机导弹、装甲串联破甲战斗部。该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与以前T系列使用的反坦克导弹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更强的穿甲能力。导弹最远射程和最佳攻击距离提高到了6000米与5000米,最远距离上的命中率与最佳距离上的命中率则继续保持在至少80%以上。新型串联战斗部能够轻易击穿装有附加反应装甲的坦克,最大穿甲厚度超过1200毫米。
机动稳定性能独特。T一95配备了GTD一1250型燃气轮机的改进型,功率介于1200千瓦至1500千瓦之间。西方坦克发动机的高功率和可靠性,以及苏联坦克发动机结构新颖、重量轻的特点,该发动机都拥有。加上T一95装备了全自动的传动装置,其最大越野速度达N8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 700千米左右。T一95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一种智能悬挂装置,在每个车轮处都装有多个位移传感器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在车辆重心附近还装有纵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随时监测车辆运动状况,并根据需要给制动器下达指令,以保持车身最佳姿态。俄车辆设计局曾经用一辆T一72B改装了一套智能悬挂装置,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型车相比,其越野速度提高了1倍,平台的稳定性提高了近10倍。车辆稳定性的提高,可提高武器的射速和车辆行进间射击的车速,显着提高探测系统和火控系统的效率。据俄军披露,智能悬挂装置可将车辆震动、纵向摇动及横向摆动减小至1/8,从而有效消除乘员的紧张和疲劳,提高战斗力。另外,这套系统能在不平的地形上实时调整车姿和车高,不仅扩大了武器平台发射阵地的可选范围,而且还可以缩短武器平台的暴露时间。
火控系统反应灵敏精确。T一95安装了新型火控系统,目标信息将通过光学、电视和红外多渠道获取,与其铰连的是一部激光测距仪和“演技场”一1 全自动防护系统。该火控系统包括1台激光测距仪和In雷达,具备对昼夜移动目标完全自动跟踪、识别、选定等全面功能,大大缩短了从发现目标到射击的时间,提高了射击精度,而且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此外,车长与炮长配备的瞄准镜都具有自动跟踪功能,且两者可以互相切换,实现信息共享。据称,T一95在运动中射击的命中率接近于静止间射击的命中率,具备了猎歼作战能力。
综合防护能力更强。T一95在防护措施上做到了主动/被动结合、常规/非常规结合。在硬防护方面,T一95采用了模块化装甲并广泛应用强度高、韧性好的钛合金做装甲与结构材料,顶部采用了第三代主动反应式装甲。其车体正面和火炮正面复合装甲的抗打击能力将达到或超过1500毫米厚的钢板,而模块化装甲可使坦克根据威胁与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更换,更换时只需打开装甲间的焊接点即可。在车体材料应用上,T一95注重采用隐身材料并改进外形设计,大大减弱了热、声、磁和目视等信号特征。在主动防护方面,T一95安装了“窗帘”一1光电干扰装置和“演技场”一1全自动主动防护系统。“窗帘”一1光电干扰装置不仅可提高坦克的隐身性能,还可对敌方制导炮弹和导弹导引头实施干扰,解决了坦克机动性和防护性相互矛盾的问题。“演技场”一1全自动主动防护系统,由外挂式爆炸反应式装甲块、传感器网络、小型拦截器和电子计算机组成,可360度全方位拦截以70- 700米,秒速度飞行的反坦克导弹。如敌方来袭,该系统能立即判断出来袭弹的类型和大小,并指令适当位置和适当数量的爆炸反应式装甲块起爆,使来袭弹不能穿透坦克主装甲。此外,T一95还装有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污染地区使用的自动探测、报警及保护系统,还将采用主/被动探雷装置,可以使车辆避开、提前引爆地雷。该系统既能在车辆停止时使用,也能在运动时使用。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新一代T一95坦克凭借其低矮的外形、强大的杀伤力、机动力和防护力,足以在与任何一种坦克的对决中占据优势。俄专家称,T一95坦克的设计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坦克防护和机动性之间的矛盾,战技术性能大大优于西方的最新式坦克。待其正式列装投入战场后,将成为俄军最具威胁力的陆战钢铁“杀手”。
俄军认为,其现有坦克的数量和质量足以应付局部战争,在今后20年内用不着采购新坦克,而应把重点放在对现有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进上。鉴于经费短缺的矛盾难以在近期内得到根本解决,俄军有意将T一95坦克在小量列装部队的同时,积极向国外出口创汇,以筹集足够资金改进升级其现役坦克。此前BMP一 3改进型步战车出口阿联酋、科威特就曾使俄罗斯大尝甜头。由于沙特军方正在考虑对其坦克装备进行更新的具体方案,所以争取T一95外销沙特成了俄方的一大奋斗目标。据悉,为了加快T一95坦克的列装与出口速度,俄国防部已加大了拨款幅度。目前T一95坦克已完成了沙漠条件下的一系列测试,预计将从2007 年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以满足俄军方和国外客户的需求
⑩ 俄罗斯T系列坦克共有几种啊分别是(二战之后的)
T-54、T-55、T-62、T-72、T-80、T-90,其中后三种坦克是俄军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