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联怎么变成俄罗斯的
苏联没有变成俄罗斯,苏联永远消失了。俄罗斯是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继承了大部分领土和实力,以及联合国的席位。
苏联国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简称苏联。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身主体民族的语言。
http://ke..com/view/6824.htm
‘贰’ 苏联怎么变俄罗斯的
自俄罗斯诞生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最显着的一个特征就是忽而偏向东方,忽而偏向西方,像“钟摆”一样,在东方化与西方化之间摇摆式地前进。一
俄国发展为什么像“钟摆”一样曲折前进?这主要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个性的制约。
历史上,俄罗斯文化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撞。正如俄国着名哲学家、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的:“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巨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既晚于西欧国家,也晚于东方国家。因此,古罗斯还未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受到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双重冲击,种下了文化双重性发展的种子。公元982年,俄罗斯初有文字,文化还在孕育之中。是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将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定为国教,为俄罗斯文化注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基因。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创了俄国欧化的道路。其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了“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对农奴制进行了有限自由主义的改革。同期,在俄国启蒙运动逐步开展的大背景下,贵族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贵族资产阶级十二月革命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奔走呼号乃至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地进行了反对封建农奴制的斗争,西方文化逐步溶入了俄罗斯技术、行政管理、科学、教育、思想、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并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但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封建农奴制的束缚,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西方文化的运行还仅限于社会的上层。
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另一种土壤,是长期实行东方式政治制度积淀的东方文化。俄罗斯疆土广袤,气候寒冷恶劣,客观上需要强大、集权的国家进行治理。其次,遵循着宗法原则的农民村社制,也为东方式的集权、专制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公元13世纪,蒙古鞑靼金帐汗征服了处于内战和分裂状态的罗斯国,运用君主绝对权威的专制制度统治罗斯,使罗斯大公们获得关于专制统治的示范,并在今后国家发展中模仿、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罗斯国的中央集权制,已经类似于东方的政治制度,为沙皇农奴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沙皇农奴制对俄国社会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中,“集权”、“专制”积淀成为俄罗斯文化的发达的“根系”。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俄罗斯式的思想体系始终是集权主义的”。
俄罗斯文化的另一特性,是缺乏理性精神。在俄罗斯,直至19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实行以封建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沙皇专制制度。简单重复的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封闭的村社农民生活,文化的低下,以及宗法村社制与沙皇专制对农民的绝对统治,使理性的探索精神淡薄,因循守旧代代相袭。二
那么,俄罗斯文化是怎样影响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呢?
在俄罗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观念、意识、思想滋养了俄罗斯的民族个性。首先,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在俄罗斯民族精神中外化为东、西方两种价值观寓于一体,相互冲撞的矛盾性。其次,俄罗斯民族缺乏理性精神,则使其思维“好走极端”,“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
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另一特性,是富于扩张性。罗斯发祥于欧亚平原,自卫迫使罗斯人赶走侵略者,并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坚定地保卫自己。同时,由于古罗斯民族居住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平原,缺乏山川阻隔与关隘屏障保护,犹如没有围墙的家园,时常为不安全感所缠绕。因而,通过扩张寻找安全的疆界,构成俄对外扩张的原始动因。此外,俄罗斯作为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陆路交通落后不便的严重制约。打通出海口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俄罗斯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因。最后,源于15世纪以来自诩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基督教中心的“救世思想”,及与此相联系的“大俄罗斯主义”,一直是俄国沙皇进行领土扩张和向往在世界上发挥特殊作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使命”意识和大国、大民族意识以及相对于西方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其经济、政治发展受到了三对矛盾的困扰。
马克思指出,俄国统治者具有“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俄国的世界霸权”。俄国在发展中遇到的第一对矛盾是,由于其封建农奴制生产方式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目标时常受到国家实力不足的羁绊。17世纪末,彼得大帝两次远征克里米亚均告失败,使俄国统治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矛盾。特别是随着扩张的深入,俄国与正在通过对外扩张寻找原料和商品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直接发生冲突。当封建农奴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面较量时,便把这种矛盾推向了极端。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了第二对矛盾:为增强国力向西方文化敞开大门,总是受到东方式政治制度的掣肘。俄国学者指出,自彼得以后,俄国历史上的改革和上层的反改革总是相伴随。
俄罗斯受到双重文化因素制约的特点,使俄罗斯在发展中产生了第三对矛盾:关闭西方化大门,自我封闭于西方文明之外,就会拉大与不断前进的西方的差距,并受到后者更为严峻的挑战,迫使俄国再次打开西方化之门。沙皇政府为保存贵族地主的权力和特权,不得不通过管理、司法、教育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以使俄国的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总之,上述三对矛盾,不啻制约着俄国历史发展的内部逻辑。俄罗斯民族好走极端的个性,使得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民众往往选择与现行社会制度截然相反的社会制度:20世纪初民众选择社会主义,世纪末又放弃社会主义,激进地走向资本主义,把俄罗斯钟摆性的发展推向了极端。俄罗斯发展的钟摆性,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个性面对外部文明的诱惑、挑战、挤压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俄罗斯对自己发展道路艰难、曲折的探索。
‘叁’ 苏联是如何变成俄罗斯的
苏联为什么解体的原因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争霸。沉重的军备负担及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病(如为了满足军事上的需求,苏联一贯侧重发展军火工业和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见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到1991年2月,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0%,财政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贷膨胀率高达300%,经济已全面萎缩。第二,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苏联否定历史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期间。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进而引发了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暗流”。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掀起第二次重评斯大林的浪潮,使“暗流”发展成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并进一步蔓延。戈尔巴乔夫极力主张的以“多元化”、“公开性”、“民主化”为核心的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苏联的泛滥,进一步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严重动摇。同时,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第三,西方势力的影响。西方国家一直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软化、肢解的手法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如为了鼓励实施“新思维”的内部演变政策,西方给予苏联某些好处,以达到稳住苏联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继续鼓励苏联民族主义分子闹独立搞分裂,以达到最终肢解苏联的目的。
解体后的国家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肆’ 俄国为什么从苏联变成了俄罗斯
苏俄在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之后成立了临时政府。但是这个临时政府并不是很团结,后来,布尔什维克党夺权,成立了苏联,时间是1922年。之后列宁带领苏联人民走出了战争的阴影。当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上台。斯大林推行斯大林模式。这是一种计划经济,也就是这样的“计划”将苏联推入无底深渊的。由于苏联长期的发展导致了轻重工业严重的失调,而且常年的军备竞赛导致苏联体系臃肿,内忧外患。在强大的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和“布拉格之春”的夭折之下,东欧各国纷纷推出苏联,苏联经济严重危机。苏联人只能宣布解体。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沦为三流国家,只能通过贩卖技术来维持国家财政。
‘伍’ 为什么苏联会改名为俄罗斯
俄罗斯只是前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国(包括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不是苏联本身。
‘陆’ 俄罗斯原本名字就叫俄罗斯,为何中间改名苏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俄罗斯沙皇的统治结束,俄罗斯资产阶级共和国成立。但由于各个方面错误导致外国的武装干涉。此时,苏维埃政权成立,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0月6日俄共中央全会上,列宁提出成立新国家的建议得到通过。
苏联的成立,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末期,沙俄国内爆发了十月革命,俄罗斯沙皇的统治正式终结。不过由于各方势力的介入,沙俄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民主政权。也有包含和包含于的关系。就苏联时期讲,俄罗斯是苏联的一部分;就俄罗斯讲,苏联是俄罗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下面分别介绍俄罗斯和苏联。
‘柒’ 为什么苏联解体后变成了俄罗斯
叶利钦认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除了俄罗斯的都应该分离,所以他主动推动苏联解体并成立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也是苏联的最重要主体。勉强可以如你所说苏联解体变成了俄罗斯,很勉强
‘捌’ 苏联为什么改名为俄罗斯了怎么搞的谢谢!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着名的别洛韦日丛林中签订了成立独联体的文件。苏联不再存在。有关苏联帝国的衰亡原因已经很多。但是研究人员往往忽略了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三大原因。俄罗斯前副总理谢尔盖-沙赫赖近日撰文指出这三大原因。
解体三大原因
首先,苏联宪法给了加盟共和国以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
90年代末,“改革”已经奄奄一息。随着中央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削弱,权力开始向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发展。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而只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苏联第一任总统的弱点表现越来越明显。同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一名总统相比,他的合法程度最差,权威性也最差。
所谓的“自治化计划”成了苏联解体的第三大原因。为削弱俄罗斯和“民主”的,建议把俄罗斯联邦中的自治区提升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结果在苏联境内出现了35个独立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变成一个满是洞眼的大奶酪,出现了近20个自治区,俄罗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战略资源和近2000万的人口。
鉴于俄罗斯联邦面临实际分裂的危险,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为保障联邦的完整性,于1990年6月12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但俄罗斯联邦宣布,仍将是更新了的联盟的一部分。
苏共出现裂痕
苏共出现了裂痕。俄罗斯联邦没有自己的共产党。伊·波洛兹科夫和根纳季·久加诺夫在紧急关头,为了与联盟的领导相对抗,成立了俄罗斯共产党,从而为苏共的解体,也是苏联的解体做出决定性贡献。
苏共中央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这两次全会意味着戈尔巴乔夫在与反对派斗争中遭到严重失败。为把戈尔巴乔夫从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位置上拉下来,党准备在1991年9月召开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求助于加盟共和国的领导,承诺大大扩大他们的权力,并于1991年8月抢先签订了新的联盟条约。根据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录下了总统同共和国领导人的秘密会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抢在戈尔巴乔夫和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前面,发动了政变。
但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不是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只是为天平倒向解体一侧增添了最后一点分量。鉴于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事件,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呼吁苏共中央“通过一个困难但却是诚实的自我解散的决定”,他说,“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他还说,“不认为自己能够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所以我要退出自己的权力”。这是苏共解体的开始,而正式解体是1991年10月底。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就这样决定了苏共的解体,不能对它进行改组,从而阻断了分阶段改组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企图。几乎就在苏共解体的同时,统一国家的分裂如雪崩般地展开,这是合乎逻辑的。这项破坏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的全民公决。在这场公决中,绝大多数公民支持乌克兰独立。
因此,1991年12月8日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协定正式圈定了已成事实的苏联的消亡。。。
‘玖’ 苏联怎么变成俄罗斯的
苏联当年很强大。美国对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平和演变,培养代理人,渗透反 共思潮。
苏联在八十年代末时,与我国现在的社会状态相近,反对布尔什维克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资本主义制度好,总之,西方一切都好。
美国在苏联培养的代理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逐步掌握了实权。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职、并解散布尔什维克(俄共),将国家权力和核密码箱移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自此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我们千万千万不能走苏联的老路。
‘拾’ 苏联是咋解放的.为什么改为叫俄罗斯
1917 年 3 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 列宁宣布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极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叛乱,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俄罗斯或俄罗斯联邦或苏维埃俄国或苏俄(1922 年苏联成立后苏俄成为历史名称)。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