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分析表明,就在我们实行消极被动的经济政策时,亚太地区正在迅猛地发展。据世界经济发展预测,21世纪亚太地区的国家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将受到这个过程的影响,甚至卷入这个过程。因此,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有责任考虑到自身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我们必须制订被世界各国关注的东部地区开发战略,尤其是矿物原料领域的发展战略,以便吸引大量投资。
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拟定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已有的设计是“西伯利亚—太平洋”的能源建设规划,面对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天然气、石油及石油制品海外市场。据该方案设计者提供的数据,国际社会准备为亚太地区的发展投资200亿美元。俄罗斯与马来西亚已于1999年签订协议,决定开展俄罗斯企业与亚太地区各国公司在科技、工艺和生产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曾写道:“我们认为,现阶段编制的东西伯利亚自然资源开发计划应该上升到国家规划的层面上,按照该规划将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燃料-能源联合体,并把它与贝-阿铁路干线的利用结合起来”。根据他的文章,我提出来两个向日本和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方案(图7.3)以及由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运送石油的路线图(图7.4)。
上述两个方案引起了多方的兴趣,还必须经过严密的政治和经济论证。当然,在我们这儿也有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的矿产资源潜力究竟如何,它的出口对这片幅员广阔地区的未来究竟会带来什么机遇。这又是一个需要多方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政治角度看,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是非常有前景的,也是动态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目前在天然气需求量和计划的天然气的开采量之间还存在着缺口,到2020~2030年这个缺口将不小于1800亿立方米/年。主要的潜在进口国是日本、中国和韩国。目前,有关各方已提出了好几个由天然气资源过剩地区向亚太地区铺设输送管道的方案:中国的“中石油”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和爱克森公司认为应建设6000千米长的输气管道由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西部,然后再到太平洋西岸港口。还有一个路径更短的方案,但要经过政治制度不稳定的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一方案的明显优势是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从俄罗斯供给的天然气可直接用管道运输。
图7.3 往日本和中国输出天然气的方案
图7.4 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输送石油的方案
“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两种天然气开采和向亚太地区供气的方案,这些方案考虑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北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天然气原料基地雄厚的前景。这两种向亚太地区供气的方案是:
·西西伯利亚(新乌连戈依)托木斯克-克麦罗沃-新库兹涅茨克-荣加利亚-进入中国领土再到上海。
·西西伯利亚北部-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乌兰巴托-北京。
这两种方案的天然气管道源头是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两个大气田,其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超过30000亿立方米。也不排除沿另一条补充线路铺设管道,即气源来自于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梯亚自治共和国,那儿有大型气田。
在众多的路径方案中,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伊尔库茨克-中国的方案。该方案的气源是位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威克金斯克凝析气田,它已探明的C1+C2级天然气储量11000亿立方米。
总之,任何一种由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石油天然气的方案都将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展地质勘探工作对碳氢化合物原料的贡献,创建新的地区能源优势。从长远来看,向亚太地区市场出口原料也是俄罗斯一项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
㈡ 详细讲述一下俄罗斯的经济体系
经济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人均GDP应该在6000美圆.但是含金量非常高,都是靠工业和科技的,不像有些国家都是靠炒股炒楼的.但不管怎么说和苏联时期比起来还差的远,俄罗斯现在的综合国力估计相当于苏联70年代的水平. 发展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1990年解体前。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部门发达。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矿:库兹巴斯 最大的铁矿:库尔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库、秋明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 。 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西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中央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 至2003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13.9万公里,客运量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016 亿吨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总里程90 万公里,客运量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21 亿吨公里(2004 年)。 水运 2003 年海运商船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 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2001 年民用飞机有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8 万公里 。 2003 年客运量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2004)。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金融银行 主要银行有: 1 、俄罗斯储蓄银行, 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 241 亿卢布。 2 、俄罗斯外贸银行, 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65.5 亿卢布。 3 、工商银行, 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 亿卢布。 4 、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 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1.6 亿卢布。 5 、国际工业银行, 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6 、天然气工业银行, 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此外俄大银行还包括外经银行、阿尔法银行和古打银行等。 对外贸易 据俄罗斯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俄罗斯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 2009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中国、德国和土耳其的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5.1%、8.5%、6.9%、4.9%和4.6%,为353.2亿美元、198.0亿美元、161.8亿美元、114.9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自中国、德国、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4.2%、12.3%、5.7%、5.5%和5.1%,为219.6亿美元、190.5亿美元、89.0亿美元、85.9亿美元和79.4亿美元。俄罗斯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哈萨克斯坦,顺差分别为323.3亿美元、127.2亿美元、77.0亿美元、60.3亿美元和53.0亿美元,减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等,其中对德国和中国逆差减少40.7%和59.5%,但对法国逆差增长12.9%。 对外投资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计对外投资 69 .7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0%,协议投资占6.2%,其他投资占33.8%。主要投资对象国有:英国(18.6%)、塞浦路斯(10.9%)、荷兰(8.8%)。 截止2003年底,俄对华投资项目1542个,实际投资额3.38亿美元。 外国资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8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直接投资占44.1%,协议投资占1.9%,其他投资占54%。 2004年吸引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直接投资占23.3%,协议投资占0.8%,其他投资占75.9%。外国对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及日用品修理业130.37亿美元,加工业102.36亿美元,采矿业99.34亿美元,不动产25.72亿美元,交通、通讯业20.33亿美元,国家管理和军事安全、社会保障10.59亿美元,金融业10.01亿美元,建筑业2.34亿美元,农业、林业1.21亿美元,公用事业1.07亿美元。 2004年主要对俄投资国:德国(占11.4%)、英国(10.6%)、美国(8.1%)、法国(4.7%)、维京群岛(2.3%)、瑞士(2.1%)、奥地利(1.7%)。 生活水平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SPAN></p>
㈢ 普京转向东方:中俄经济关系有多深
1 转向亚太
1954年,遏制战略之父乔治·凯南遥望地缘政治的地平线,前方出现美国唯一和真正的危险, 主导欧亚的物质资源,和拒绝附和的政治力量联合起来 。当然,作为美国人的偏见,凯南忧虑这种联合反对美国。
中俄合作这个战略噩梦,从此一直困扰着美国,但在冷战期间,它从未真正变成事实。甚至,基辛格复制古老的三国演义,策动三角外交,还收到了奇效,成就其一世功名。
但今时不同往日。用普京的话说,中俄两国伙伴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其性质和规模发生了质的改变,并为进一步携手共进创造了条件。新华社则称,这种关系是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大国关系。
这样的大国关系背景下,我们能看到,当俄罗斯的物质资源,遇见中国的经济人口,会发生什么。
这一切,源于俄罗斯的大战略: 转向东方 。
跨据欧亚的俄罗斯,有一个永恒的思想命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俄罗斯在古罗斯时期受到西方和东方的双重影响,沙俄时期加入西方的扩张进程,苏联时期与西方对立竞争,转型初期的俄罗斯渴望再次融入西方,普京上台之后逐渐谋求东西方平衡的国家定位。
这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的选择,贯穿了俄罗斯民族 历史 发展的始终。
普京版转向东方战略,已经进行了十来年,渊源起自1986年戈尔巴乔夫的远东巡视。它是俄罗斯更广泛战略议程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创建一个多极世界,增强俄罗斯的影响力和战略自主权。
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加速俄罗斯的转向东方。
的确,很多俄罗斯精英讲英语,在伦敦、纽约和巴黎购买豪宅,许多人的孩子都生活在西方。但现在,他们发现因为西方制裁,没法跟美国做生意,必须另谋他途。
俄罗斯的主流思想家们正在改变他们的观点,他们谈论说,西化已经是过去式,展望未来的人,对东方最感兴趣。
2021年,调查显示,39%的俄罗斯人对美国持积极看法,而74%的俄罗斯人对中国持积极看法。60%的俄罗斯人认为美国是他们的最大敌人,40%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他们的最大朋友,仅次于白俄罗斯。
转向东方的核心是经济 。
俄罗斯试图加速对外经济关系多样化,超越欧洲的传统伙伴,走向亚太地区快速发展的新伙伴。普京曾形象地说,希望俄罗斯的经济风帆能够借助中国东风。
自苏联时期以来,发展远东地区一直是莫斯科政策制定者的一个公开目标,但在实践中它一直处于俄罗斯政治经济的边缘。1980年代后中央计划一结束,暴露出这个远荒之地经济活动的真实成本,投资暴跌,人口减少。
俄罗斯畅想通过吸引亚太大国对资源基础的投资,远东地区能成为国家通往东方的门户。当然,不要忘记俄罗斯的北极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和《经济安全战略》都提到,俄罗斯需要减少受到政治动机的经济压力,以及全球经济任何部分表现恶化的风险。亚太地区经济充满活力,发展迅速,最能帮助实现这种意图。
还有各种战略文件聚焦于扩大俄罗斯能源、核电站、军备和食品的出口计划,都明确强调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转向亚太的核心在中国 。
就经济结构而言,中国和俄罗斯完全是天作之合。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化肥和粮食,但需要资本和外国技术。中国则恰恰相反:需要自然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但拥有尖端技术,且资本过剩。
一个美妙的图景被畅想着:中国成为西伯利亚碳氢化合物的主要买家,上海和香港将成为俄罗斯公司寻求资本的新伦敦和纽约,中国投资者将蜂拥购买俄罗斯资产,提供急需的现金,升级该国老化的基础设施,并分享技术。
2 能源第一
最重要的是能源。
2020年,俄罗斯通过了《到2035年的能源战略》,该战略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35年,亚太地区至少占俄罗斯所有能源出口的一半。事实上,能源出口是转向亚太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出口,2019年已经达到近950亿美元,其中原油和成品油的销售额占550亿美元。得益于2010年建成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道,这些石油绝大部分卖给了中国,达到370亿美元。
俄罗斯原油如今超过沙特,成为中国的头号卖家,几乎是供应给德国的四倍 。
亚太其他主要经济体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要小得多,日本是37亿美元,韩国是97亿美元。更大范围的亚太地区,只有新加坡进口超过10亿美元。
未来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北极地区巨量的沃斯托克项目,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输送5000万至1亿吨石油,全部沿北方海路运往亚洲。有待观察的是,这些额外的石油,是能到达更广泛的亚太市场,还是中国对它的需求更多。
天然气销售则覆盖了更广泛的亚太群体,不过,2019年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出口的天然气仅为60亿美元。日本是俄罗斯天然气在亚太地区的最大买家,占后者海外销售的10%以上。考虑到没有连接两国的管道,这很不简单。韩国占3.5%,中国仅占1.8%。
但通过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以及拟议中穿越蒙古的新管道,未来几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可以向中国输送近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对比的数字是,2021年俄气向欧洲输送了约1750亿立方米。
到2025年,中国很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消费国 ,在这个十年末,甚至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消费国。
有人评论道:俄罗斯会对西方说, 你要制裁我们?我们会对你竖起中指 ,我们去和中国合作。乌克兰危机后的当年,俄中签署了一项以往长期以来没有达成的供气协议,交易价值约为4000亿美元。自那以后,趋势越来越明显。
对亚太地区的煤炭出口,情况和天然气类似。2019年,中国、日本和韩国各占俄罗斯此项海外总销售额的12%左右。此外,印度3.7%、越南3%和马来西亚2.3%,销售数据同样可观。
同样,中国的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超过亚太其他国家。瓦尼诺[Vanino]和维拉[Vera]的国内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开发,目的就是促进对中国出口的大幅增长。
俄罗斯很大可能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主要煤炭来源 。
核电站已被证明是俄罗斯能够出口到亚太地区的少数高 科技 产品之一。这项业务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占世界在建核电站总发电能力的四分之一。该公司正在孟加拉和印度各建两个反应堆,同时计划开始中国四个反应堆的相关工作。但这项业务在其他亚太国家,比如印尼和越南,暂时停滞不前。
或许更重要的是,印度在2019年宣布美国公司将帮助建造六个新反应堆,俄罗斯作为印度唯一核反应堆供应商的地位,可能走到了尽头。
俄罗斯已成为主要的谷物出口国,主要是小麦和大麦,这是过去十年中经济多样化成功的少数案例之一。2019年,粮食出口在俄罗斯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但主要面向中东和北非市场。大规模购买俄罗斯粮食的亚太国家,只有孟加拉国和印尼,各占小麦出口的6.4%和0.9%。
七年多以来, 中国已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1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上升到了创纪录的1470亿美元。普京曾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000亿美元。
除中国以外,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与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都在减少。这个时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俄罗斯出口中所占份额,同样一直在下降。2019年,该地区在俄罗斯进口中所占份额低于2008年。
凯南遥望地平线的预言,正在变成滚滚而来的真实大图景。
3 投资考验
俄罗斯的转向战略,还希望增加来自亚太地区的外国投资,尤其寄望于远东地区能吸引投资,开发那里的丰富资源。
这方面的进展不如贸易。对该地区的投资一直局限于少数几个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主要服务目标是中国市场。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是远东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项目 。该项目由俄气于2019年底完成,总成本约1.1万亿卢布,加上支持上游项目的相关投资成本,如恰扬达油气田。这条管道可能是俄罗斯与中国密切关系的最重要象征,2014年5月最终签署协议时,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正在恶化。
随后,俄气筹集了创纪录的114亿欧元,建设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预计总成本为200亿欧元,以供应西布尔控股公司的阿穆尔天然气化工园区。西布尔的项目预计将额外花费100亿美元。
自2013年以来,远东地区累计商业投资约为5.5万亿卢布,按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约为750亿美元,上面列出的三个项目占了总数的近一半,都是针对中国市场。
远东地区的其他投资规模都要小得多 ,包括贝加尔-阿穆尔干线和跨西伯利亚路线,2019年俄罗斯铁路公司的投资总额约为600亿卢布,约合8.5亿美元。虽然这些铁路的目的是帮助连接远东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出口市场,但它们迄今尚未吸引任何外国资本。
但有几个远东的大型投资项目,可能会使俄罗斯未来增加对亚太地区的出口。
A-Property是俄罗斯煤炭行业的新进入者,正在投资相关基础设施,寻求加速开发雅库特的埃尔金煤矿。 煤炭出口的扩大也是针对中国 。
俄罗斯最大的黄金开采商Polyus公司正在开发伊尔库茨克地区的苏霍伊原木金矿床。尽管该矿区可能使该公司的年产量增加70%,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外国对收购该项目股权感兴趣。
在远东地区,能源和采矿业以外的投资极为有限。最大的项目是俄油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大卡缅的红星造船厂。预计初始成本约为2000亿卢布,合30亿美元,红星将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运输船以及海上设备。该项目将用于开发俄罗斯的北极自然资源,并为正在出现的北海航线提供服务。
然而, 红星是一个独特的俄罗斯项目 ,虽然韩国和中国有一些以培训和设备形式的参与,但没有外国人拥有股权。
日本是远东地区另一个明显的资金来源,但因为俄罗斯的商业环境,日本公司不愿意冒风险。韩国消费的俄罗斯出口产品比日本多,但韩国公司对远东地区的投资一直很低,迄今为止仅占该地区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1%左右。
印度的投资也不多,尽管滨海边区的一个钻石抛光项目,在2020年推动了印度和远东之间的贸易额上升到7.64亿美元。印度打算通过远东行动倡议,与俄罗斯建立战略经济关系,该倡议于2019年宣布,包括一个1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诺瓦泰克公司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价值210亿美元,吸引了一系列投资者的外部融资,包括法国道达尔、中石油、中海油,以及日本北极液化天然气财团。这是日本参与俄罗斯经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没有迹象表明,日本随后还会进行进一步投资。
据称韩国对北极项目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几乎没有任何结果。2015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收购了俄油在东西伯利亚的Vankor集群项目15%的股份。印油可能有兴趣收购俄油巨大的Vostok项目的股份,但这并没有带来任何进一步的投资。
有证据表明,亚太地区的投资者一直不愿扩大在俄罗斯的投资,无论是在远东还是在其他地区。更大的原因可能是 在俄罗斯做生意所遇到的长期困难,而不是西方的制裁 。
尽管亚太大国有很多兴趣,但 在俄罗斯北极和远东地区,中国依然是最重要的外国投资者 。
4 更广泛图景
从贸易到投资,从技术到金融,中俄合作的图景徐徐展开。
最近建成的两座横跨黑龙江[阿穆尔河]的桥梁,一座用于铁路交通,另一座用于车辆,象征着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几个世纪以来,黑龙江一直是俄罗斯和中国的主要边界,但却没有一座横跨界河的永久性桥梁。
中美冲突增加了中国对俄罗斯商品的长期兴趣。鉴于一旦局势激烈,西方可能采取贸易禁运和海上封锁等手段, 俄罗斯的供应,大部分来自陆路,也更加安全 。
中俄合作还发生在金融领域。2018年,俄罗斯央行将其持有的美国资产份额,从29.9%大幅降至9.7%。同时,俄央行将其持有的中国资产从2.6%增加到14.1%。俄央行以美元计价的储备份额也从45.8%下降到22.7%,而其持有的人民币从2.8%跃升到14.2%,相比之下上一年为5%。2019年6月,两国签署一项协议,在双边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中俄签署了三年期价值2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如果最新一轮危机中,俄罗斯被限制国际支付能力,这将堪称西方制裁的核选项。虽然美国支配着全球金融,但中俄合作依然可为。
俄中一些国际事务专家认为,可以将双边贸易迅速从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SWIFT],过渡到各自建立并整合在一起的支付系统,将目前以美元或欧元计价的贸易转移到卢布或人民币,以及提供更大规模的人民币贷款,然后用这些贷款从中国购买商品。
这当然伴随着很大风险,但如果这一举措能够稳定俄中贸易, 将表明中国金融实力的上升和美国制裁效力的下降 。考虑到各路对手,甚至一些合作伙伴,正在寻找替代方案来对冲美国金融报复的风险, 最终促成一个替代布鲁塞尔SWIFT系统的可行方案 ,并非不可能。
面对险峻的地缘政治环境, 中俄两国决心开发本土技术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以替代外国特别是美国技术,这为合作提供了进一步的动力。即便两国还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技术整合和分工水平。
中俄高 科技 合作的一个关键领域是数字化。莫斯科已经表明,基于硬件制造本土化,俄罗斯很乐意使用中国的5G和物联网技术。华为正在扩大其在俄罗斯的存在。面对特朗普的制裁,华为宣布计划将其在俄罗斯的研发人员增加四倍;普京则签署了一项法令,称2020年和2021年为“俄中科学、技术和创新合作年”。
涉及到港口等战略资产交易,以及贷款和债务领域,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方面,中俄合作则比较谨慎。
当然,再美好的规划,总有现实情况。
俄罗斯想在更广泛的亚太地区,建立更密切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吸引对远东和北极地区的投资。这一点,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任何与亚太地区扩大联系的失败,都将给莫斯科开发远东地区的计划带来危险后果。远东地区如果继续一潭死水,俄罗斯就难以转向东方。更大范围而言,这将影响俄罗斯建立多极世界,以增强战略自主权的图画。
俄罗斯的能源大多并非独一无二,只要海运路线保持开放,他国就可以从其他地方进口。同时,限于环境,俄罗斯开采和运送自然财富的成本,相比其竞争对手往往更高。如果全球经济脱碳实现适度成功,俄罗斯经济影响力的主要来源将被大大削弱。
俄罗斯转向亚太的前景,取决于其在国内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能力 。
随着美国重回印太地区合围中国,正积极团结或胁迫与莫斯科传统上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比如印度和越南。能源贸易的背后都是政治关系,那些传统客户一旦被纳入美国安全的轨道,将严重影响俄罗斯向它们提供此类战略产品。
如此一来,俄罗斯的经济转向战略,在中国以外的选择空间可能会减少。
俄罗斯的这种状况,让美国且喜且忧。如果美国成功地把俄罗斯的印太朋友纳入势力范围,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将被很大程度排挤出印太地区。然而, 这会导致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对抗中国将变得复杂化,中俄合作将更加紧密。
这就是世事如棋局局新。
5 离间计
当俄罗斯忧虑转向亚太没有收到实效时, 有一种美国的离间计 ,则想推动俄罗斯真正成为亚太国家。
这种策略反用地缘政治大师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的名言:在地缘政治使命上,我们不应该希望俄罗斯变得更加西方,我们应该希望它变得更加东方。
它设想出这样一种逻辑:在西方启动欧洲俄罗斯政策,强硬反击,断绝俄罗斯的任何西进念想;然后,在东方启动亚洲俄罗斯政策, 放水养鱼,鼓励俄罗斯成为亚洲大国 ,乃至与中国争雄。这样美国就能成功避免对中俄的两线作战。
这一切基于西方的想象:俄罗斯担心可能成为僚机,通过有诱惑力的积极计划,这一点可以被有效利用。但考虑到中俄关系的内涵,吸收 历史 相处的教训,以及中美俄形势的特征, 对中俄挑拨离间很难行得通 。
古往今来,大国竞争者都喜欢引火烧人,避免与对手直接碰撞。
三国中则有“驱虎吞狼”阴谋,刘备过于狡诈而善搞团结,不好剿灭,曹操于是向袁术谎称,刘备已给朝廷上表要攻取你,袁术上当,于是怒攻刘备,然后汉相曹操再发明令,让刘备去讨袁术,这样 曹操坐山观虎斗 。
从经济上,这种策略激励美国的亚太盟友和伙伴,扶持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发展。如果盟友和伙伴的企业给俄罗斯东部地区投资,将予以制裁豁免。
更大的计划则是,借鉴波罗的海至亚德里亚海和黑海的三海倡议,帮俄罗斯东部引入战略竞争,以抗衡带路倡议。
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国家是日本,它距离中国很近,有雄厚资本,并表现出在这些地区争雄的愿望。前安倍政府的欧亚战略,明确旨在团结俄罗斯,给这些地区投入了超过300亿美元。
这种策略不惜默许俄罗斯向印太地区国家出售武器,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对付中国,美国不必制裁购买俄制武器的印度公司或个人。它甚至觉得,亚太国家购买更便宜、更容易操作、当地军队已经熟悉的俄罗斯武器,而不是选择更先进的西方武器装备,实际上可能符合美国的利益。
更进一步,美国甚至愿意重新扮演20世纪初的角色,帮助俄罗斯和日本解决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如千岛群岛问题,推动日俄建立共同阵线,同时,美国利用阿拉斯加领土的地缘优势予以呼应。
目的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中国成为北太平洋/北极地区大国 。
目前没有哪位美国总统敢用这条离间计,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俄罗斯在东边壮大,在西边破壁。
时隔一个甲子,在2017年去世的前一年,布热津斯基再次敲响乔治·凯南的警钟。对美国而言,最危险的情况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大联盟……不是靠意识形态,而是由互补的不满团结起来。
布热津斯基的立场是站在美国,但是:
青山遮不住, 地平线上的中俄合作,以它们深刻的互补性,正成为地缘政治版图的现实 。
㈣ 开放还是封闭俄罗斯对“远东开发”的纠结
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区,除了丰厚的自然资源外,还占据着优越的经济和地理位置,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意义也在不断上升。然而对于当下的俄罗斯来说,远东地区更像是一块诱人但又难以下口的蛋糕。是继续开发还是维持原状,是俄罗斯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
当下,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的调整期,面临着基础不稳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均衡等问题时,亚太地区却飞速发展,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潜力最大,且最为活跃的经济地区。
亚太有着超过全球57%的人口,40%的工业总产值,以及60%的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经济的中心在亚太地区, 而俄罗斯如果要再度崛起,就必须要加速远东地区的开发。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走上了一条 能源依赖型 的经济发展模式,该经济模式极度依赖西方市场,特别是西欧诸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经济水平也遭受了极大冲击。这场危机导致欧洲市场的需求骤减,同时欧盟推出了多元化能源进口战略,并尝试减少对俄罗斯的资源依赖。
因此俄罗斯当局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有着 极高能源需求的亚太地区 ,2010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曾在“远东 社会 经济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合作”会议上表示 亚太经济形势将成为振兴俄罗斯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于俄罗斯来说, 欧盟的敌对态度 使得其不得不将视线移到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是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的自然条件。从近些年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来看,这一地区的对外贸易正全面面向亚太国家。
仅在2013年,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就达到了425.57亿美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由此可以看出,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具有美好的前景及强大的市场潜力。
除了优秀的市场潜力外,俄罗斯进行远东开发的另一重要因素则是 形势日趋严峻的周遭局势。
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后,西欧诸国以及美国渐渐暴露了其狼子野心,先是秘密扶植反对派傀儡,后又在俄罗斯的内政及外交政策上大做文章,并以此为借口对俄展开全方位的经济制裁。
除了政治和经济手段,美国及西欧又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自91年苏联解体之后,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不断东扩,原本隶属于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也成为了北约一员,波罗的海三国的“叛逃”可谓是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大西洋出海口。
而俄罗斯南疆邻国也在近几年遭受到了美方渗透,此举则威胁到了俄罗斯的腹地,加之独联体国家离心倾向日益严重, 迫使俄罗斯加速所谓的“东进战略” 。稳住战略后方、巩固国家安全。
2014年,俄罗斯当局制定了“远东超前发展区”的规划,并提交国家赌马进行审议,联邦委员会同意并由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国家支持远东地区 社会 经济发展区的相关办法”的法律。
在该法律中,俄当局将对位于超前发展区内的企业单位进行 五年免税计划,并鼓励企业在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矿物。
除了优惠政策以外,俄罗斯远东发展部还 同300多个公司就投资问题进行了谈判 。俄罗斯远东发展部还 同中日韩等亚太重要国家签署了关于远东发展的相关贸易协议 。
俄当局为了提高远东的国内地位,强化远东地区的影响力。不但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各种峰会,而且还不断加强远东地区的军力部署,频频在北方四岛等争议地区大秀肌肉,并扩充俄太平洋舰队的编制规模,向亚太诸国展示其重视远东地区的决心及战略意图。
近些年来,俄罗斯当局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其“东进战略”以及远东开发等议题,但是阻碍远东地区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还是相当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地域条件以及 历史 遗留问题,俄罗斯远东内部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梯度差异,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从俄政府统计的历年经济数据来看,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及萨哈共和国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
造成这种远东内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不同的工业化 历史 进程形成了不同的工业发展机制,就拿滨海边疆区来说,自1905年沙皇俄国对马海战失利之后,沙俄政府就开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造工厂,设立海军,在经历沙俄和苏联一百余年的经营之后,滨海边疆区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 远东开发及改革的最大受益区是发达地区 ,而市场经济给这些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更大且更多的发展机会, 社会 中的精英和高阶层人士大多集中在发达程度较高的区域。
同时,广大的极北地区资源丰富, 但气候条件相对恶劣,虽然劳动者的工资相对较高,物价也因物资数量问题而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近些年来远东地区人口逐渐减少就是有力的证明。
第三,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工业化所获得的外部资源和外部动力也是不尽相同。
较发达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投资链条,外资投入和出口带动已经成为发达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强大拉力。落后地区则缺乏像发达地区那样的产业链条,缺少外资投入及出口带动,长久以往就形成了发达的地区愈加发达,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
除了各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外,俄罗斯远东开发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则是 各行业之间的效益失衡 。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远东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 经济分化 现象。这种经济分化现象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传统部门,这些昔日吃“皇粮”的国有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高昂的生产与销售成本使得这类企业在新时代里举步维艰。
第二种则是 原本的消费型生产企业 ,和传统大企业相比,大部分小企业是面向全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没有销售问题,但从俄罗斯西部运来的商品运输成本要远远高于一般运输成本,这导致远东地区资本物资的匮乏,不利于开展生产活动。
俄当局远东开放的另一重要困境乃是 人口减少与劳动力短缺 。
众所周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人口再增长。苏联解体之后, 有将近20%的的远东居民离开了故乡, 他们开始向俄罗斯欧洲部分进行大规模迁徙。
大规模人口流失导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劳动力减少,从2011年起,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对熟练工人的需求逐年上升。 仅新西伯利亚就有超过11万的空闲岗位,且逐年递增。 由此可见,人口数量少的问题并没有因为远东开发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改善。
劳动力的缺失不仅破坏了经济发展进程,同时又加速了垄断企业的诞生。在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中,生产竞争力低就会造成垄断,这些新生的垄断企业缺少竞争对手,无一例外都走上了固步自封的求稳之路,因此这类企业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导致人才外流。
而随着时间发展,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将愈演愈烈, 据预测,到2025年,俄罗斯远东地区适龄劳动人口将减少66.5万。 劳动力持续减少的态势将会对整个远东开发造成不利影响。
从近些年俄罗斯远东发展纲要及实施情况来看,远东开发算得到了一些正面成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且实施过程缓慢。
纵观俄罗斯的发展 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 只有当俄罗斯在西方遭受挫折时,才会转而投向东方寻求补偿, 作为一个隐形的骑墙派双头鹰,俄罗斯这种行为无可厚非。
而俄罗斯对于远东地区的态度也取决于 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 ,当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制裁时,俄罗斯为了能在亚太地区攫取更多的利益,便加大远东开发力度,吸引外资。
此外,俄罗斯中央政府还有所谓的“发展与安全”无法并存的矛盾心理。俄远东地区虽有自己的地缘优势,但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地理位置也正是俄当局所担心的, 俄罗斯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远东开发,大部分开发工作需要外资来完成。
然而如果全部依赖外部力量, 俄当局又担心会失去远东地区的主导权, 尤其是面对经济上日益强大的的中国,俄罗斯会排斥中国加入到远东的开发当中,他们认为中国的加入会使整个远东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附庸,从而影响到本国的国家安全。
这种既想发展又想保留主权的矛盾心理使得远东开发的速度放缓,并出现了停滞的迹象。
综上所述,如果俄罗斯继续选择在西方和东方两头押宝,不愿意为了远东经济发展过渡部分主权,外资不是“傻子”,不可能会让你空手套白狼。那么俄远东地区的未来发展将是一片黑暗,所谓的东进战略也不过是俄政府的一纸空文。
如果俄罗斯想真正发展远东经济,必须要正视当下存在的问题, 吸引更多外资,从而打破西方对其的贸易壁垒,才能维护其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国地位,将自身融入到亚太经济体系之中,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最终目标。
㈤ 俄罗斯国家能源及资源战略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出口已成为俄罗斯经济复兴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源泉,也是俄罗斯作为重振大国地位、“复兴国家”的重要武器和工具。从近年来俄罗斯能源地缘战略走势来看,主要有以下特征:①从政治关系出发,调整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政策;②“重回欧洲”大国目标出发,以“能源杠杆”制衡欧盟;③从国家经济利益出发,与欧佩克国家竞争多于合作;④从油气出口多元化出发,调整能源出口结构,向亚太国家倾斜;⑤以能源合作调剂与美国的关系。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俄双方都很重要。为此中方应做到:①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和能源投资环境的综合考察和研究;②认真研究俄罗斯国情,充分认识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多民族大国的复杂性;③充分发挥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能源经济合作;④严格按照国际法规和国际通行原则,规范中俄能源合作的行为。
《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对外能源政策的目标如下:
巩固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国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出口能力,提升其产品及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能源领域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推行非歧视制度,包括允许俄罗斯能源公司进入国外能源市场、金融市场,获取先进的能源技术等;
在合理的规模和互利的条件下,吸引外国投资进入俄罗斯能源领域。
为实现这些目标,该领域的政策规定:
通过对外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同时评估出口、进口和过境运输政策的相关后果,以及俄罗斯公司参与世界能源和资本市场的情况;
鼓励商品出口结构多样化,增加更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重;
开拓能源销售市场,并在确保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扩大俄罗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地理范围;
支持积极引进外资的项目;
在能源领域开展新形式的国际合作,包括科技方面的合作;
在能源领域外贸调控方面,建立国家政策的协调机制。
巩固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助于在今后20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出口能力,并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可使俄罗斯继续担当欧洲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而可靠的伙伴。
2020年前,俄罗斯将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者参与保障国际能源安全,这将是国际能源领域一个新的因素。
在欧洲和亚洲的毗邻地区建立统一的能源和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国际能源运输体系,保障能源过境运输免遭不平等待遇等,都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
为此,国家将鼓励俄罗斯的股份公司制定并实施大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和电力国际运输项目,并且既在西方,也在东方实施此类项目。
鉴于俄罗斯独特的地理和地缘政治位置,能源过境运输问题对其而言意义特殊。俄罗斯完全有条件,使能源过境运输既确保自身的能源供应,又保障能源的有效出口,同时靠发挥过境运输职能获得收入。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是向独联体国家出口能源的主要国家。今后几年内,能源出口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对外能源政策,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国际活动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出口能源;
在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能源;
加强在其他国家国内能源市场的存在,共同拥有这些国家的能源销售网和能源基础设施;
吸引外国对俄罗斯能源生产、运输和企业改造的投资;
组织与邻国电力联网的同步工作;
能源的过境运输。
俄罗斯仍将是世界市场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希望能够将中亚独联体国家的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长期作为自己的能源平衡中的一部分。这不仅可以节约俄罗斯北方的天然气资源,不必加快投资进行开发,而且还可以减轻市场压力,这一市场对于俄罗斯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公司参与扩大独联体国家的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俄罗斯石油年出口量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石油价格的变化和一系列国际项目的实施情况等等,可在1.4亿和3.1亿吨范围内变动。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目前俄罗斯天然气主要销往西欧。然而,亚太地区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促使天然气开采部门的兴趣转向东方。到2020年,俄罗斯天然气的年出口量将增加到2350亿~2450亿立方米,而2002年为1850亿立方米。
在亚太地区和南亚的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将是中国、韩国、日本、印度,这是有前途的天然气、石油、电力、核技术和核燃料系列产品市场。亚太地区国家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将上升至2020年的30%,天然气将上升至15%。
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项目和纲要,包括:
修订按产品分成协议条件开发矿物资源产地的纲要;
制定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油气资源和组织向亚太地区市场出口的纲要;
制定在俄罗斯联邦发展输油干线管道系统的纲要;
制定由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独立天然气生产企业参与的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改造和发展纲要;
制定发展天然气加工业和天然气化工业以及扶持液化气生产和分配的纲要;
制定发展国产动力机械和矿山机械产品的措施。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要求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石油开采到2020年最好能达到8000万吨,适中方案为5000万吨,而最低方案将不超过3000万吨。到2010年萨哈林大陆架石油开采将达到2500万至2600万吨,这一水平将平稳地保持到2020年,最低石油开采水平也要达到1600万吨。
对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输油系统发展作出以下规定:
东西伯利亚方向:保障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形成新的石油开采中心,包括建设“尤鲁布琴—托霍莫油田—阿钦斯克—安加尔斯克”石油管道和“塔拉坎油田和上琼油田—安加尔斯克”石油管道。俄罗斯要进入亚太能源市场,就必须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后调整为泰纳线)石油管道(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及其通往中国大庆的分支管道(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
远东方向:建立从萨哈林大陆架进入亚太市场和南亚的油气管道,“萨哈林-1号”项目包括铺设年输油能力为1250万吨石油的管道,它从海上经过鞑靼海峡抵达德卡斯特里油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萨哈林-2号”项目的一期工程需要建设两条长800千米的陆地管道,以便将石油和天然气从萨哈林岛北部输送到南部。为实现远东方向的管道建设计划,还需要建设新油港和扩大现有油港。
俄罗斯联邦政府将根据现有输油负荷程度的需要决定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的具体发展方向。
为了减少油气过境国的收费政策对俄罗斯的制约,开拓新的和发展现有的出口方向,为了使独联体国家的石油更多地从俄罗斯过境,为了减少俄罗斯公司的运输成本,国家应当支持那些以出口为目的绕过过境国的管道建设项目。
天然气开采方面的任务:
东西伯利亚将成为2010~2020年这10年间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区。由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凝析气田、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恰亚金凝析油气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凝析油气田,以及萨哈林大陆架油气田的开发,东西伯利亚及其与远东毗邻地区的天然气开采将得到发展。
这一地区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出发点是:
优先满足俄罗斯消费者对天然气的需求,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最好的条件;
发展和优化国家东部的天然气工业,以提高天然气开采和天然气运输计划的经济效益;
通过在俄罗斯东部扩大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提高国家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
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到2010年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年开采量可以增加到5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增加到1100亿立方米。在中等和最糟的情况下,俄罗斯东部天然气的开采将比较少:到2010年大概为250亿~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为550亿~950亿立方米。
为了保障运输和向消费者提供天然气,需要大大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输气管道系统,将其与俄罗斯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联网。
天然气国内市场的形成将是一个平稳的和渐进的过程,根据俄罗斯立法,这个市场的建立要经历几个阶段。在此特别规定以下几点:
逐步提高国内市场天然气的价格,向按市场价格销售天然气过渡,以便保障天然气市场各主要主体自负盈亏;
支持天然气独立生产者的形成和发展;
创造条件使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使用天然气干线管道系统;
维护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这个统一的技术体系,通过铺设和连接各种所有制的新管道使其得到发展。
根据预测,对能源的内外需求都将增长,为满足这种需求,必须发展能源业,这决定着到2020年的大致投资需求水平:
对天然气工业的投资将达到1700亿~2000亿美元(包括实施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资源计划的350亿美元)。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天然气独立生产者的投资是资金的主要来源。
对石油领域的投资约2300亿~2400亿美元,主要是石油公司的自有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
责成俄罗斯能源部、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俄罗斯自然资源部、俄罗斯原子能部、俄罗斯工业和科学部、俄罗斯反垄断部,根据目前讨论结果,在一个月内修订能源战略,并按规定程序将有关批准这个战略的相关决议草案提交俄罗斯联邦政府。
根据《矿产资源法》的修订,俄政府可将储量7000万吨以上的陆上油田、储量5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田、储量50吨以上的金矿、50万吨的铜矿,以及位于大陆架上的所有矿区依法认定为联邦级矿产资源。如果在地质研究过程中发现矿区并确认符合联邦矿产资源的标准,即使外商或有外资参股的俄罗斯法人企业拥有地质研究、勘探和开采的综合许可证,俄罗斯联邦政府仍可拒绝将该矿区提供给该外商用于勘探和开采。根据该修订,只有在俄罗斯境内成立的法人企业才能参与某些联邦矿产资源开采权的招标和拍卖,如果参与此类招标或拍卖企业存在外资参股,俄政府还有权制定其他限制条件。
2009年11月26日,俄罗斯能源战略评估发布信息,2009~2030年俄罗斯将向石油领域投资6090亿~6250亿美元。
俄能源战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13~2015年,向石油综合体投资估计在1620亿~1650亿美元,包括1110亿美元用于开采和勘探,开采量可达4.86亿~4.95亿吨;第2阶段为2020~2022年,将投入1340亿~1390亿美元,开采量达到5.05亿~5.25亿吨;第3阶段到2030年前,将投入3130亿~3210亿美元,开采量到2030年将比现在增长10%,增至5.3亿~5.33亿吨。
石油综合体战略任务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石油伴生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俄能源战略规定,到第1阶段末期即2015年石油伴生气的利用率将达到95%。
㈥ 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的调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1992年)实行向西方“一边倒”政策,尚未提出明确的亚太战略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为了争取西方经济援助,努力“融进西方文明社会”。这一阶段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特点:
其一、完全向西方国家倾斜的“一边倒”政策。
其二、以寻求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作为推动国内激进经济改革的动力源,把西方的援助看作是解决国内经济困难的灵丹妙药,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与西方国际社会保持一致,在涉及俄罗斯切身利益问题上唯唯诺诺。
其三、1992年初期,俄罗斯外交部制定的外交政策虽然提出不但要偏重于欧美,而且要侧重于亚洲,但并未付诸具体行动,在目标和政策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第二阶段(1992-1993年)积极推行稳定东部安全环境,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确立以“亚太大国”地位为主要目标的亚太战略。
俄罗斯在推行经济改革过程中付出重大代价,但仍未获得大规模援助和西方社会的信任,这大大伤害了俄罗斯人敏感的自尊心。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调整它的外交战略,把目光投向经济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
在这一时期,俄罗斯亚太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其一、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发挥俄罗斯远东的经济潜力和地缘经济优势,争取融入亚太多边经济合作机制,成为亚太经济合作伙伴。
其二、以安全对话为重点,积极推动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体系。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全力推行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保持亚太力量均衡格局,借助亚太制衡欧美,实现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大国复兴”战略。
俄罗斯外交政策转变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前一时期推行的亲西方外交造成的俄在亚洲格局中的不利局面,积极参与亚太地区所有的重要政治、经济事务。在亚太地区推行以保障经济利益为重点的安全战略,强化和重视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以显示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亚太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其一、俄罗斯的亚太战略目标已不仅仅局限在谋求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的层面上,而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合作,谋求尽快融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并把亚太地区营造成俄同西方抗衡的战略大后方和政治筹码。
其二、在亚太地区实现以经济利益为重点的安全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和地位。
其三、这一时期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矛盾日益暴露,它逐步意识到,作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在世界大家庭中并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它追求的“俄罗斯大国复兴战略”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种种限制和阻挠。俄罗斯与欧美的关系此时是合作与对抗并存,在对抗和妥协中寻求发展空间。
㈦ 第一条亚欧大陆桥对俄罗斯的影响是什么
(一) 开发东部地区
苏联解体后, 因国家投入不足、市场纽带中断, 俄远东西伯利亚经济出现大滑坡。随着 近年来俄国力的逐步恢复, 开发远东西伯利亚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要提高这一地区的实力和投资吸引力,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是头等要务。因此, 俄罗斯铁路公司计划投资310亿卢布(相当于10 多亿美元) 用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铁路建设。
(二) 促进地区间联系, 强化俄统一经济体
由于俄幅员广阔, 各地方经济利益和需求千差万别。东部地区在艰难的转轨时期为谋求发展, 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亚太国家市场,而与俄欧洲地区经济和市场的关联度和依赖度越来越小。亚欧大陆桥连接东西, 作为最好的纽带, 可发挥沟通、联络及互通有无的作用, 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消费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三) 树立国际运输大国地位, 增加国际联运收入
近年来, 俄罗斯铁路运输发展很快, 2003年货运量为13 亿吨, 较2002 年增长6.7%, 其中对外贸易货运达4.07 亿吨, 同比增长12.9%。俄开始逐步恢复其运输市场份额。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中东局势动荡, 国际海运面临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威胁, 更给俄广阔的陆上国际运输线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目前, 俄千方百计地提高国际运输能力和水平, 希望重新树立运输大国的地位。
(四) 提高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影响
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俄在20 世纪90 年代一味奉行的西向外交及“回归欧洲”战略的多处碰壁, 使俄罗斯意识到其亚太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在亚太地区发挥大国影响力, 俄陆上运输走廊将成为无可比拟的优势。
㈧ 谈普京“亲中”的原因是什么
楼主您好!我很喜欢看新闻,尤其喜欢看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的新闻。喜欢研究俄罗斯、独联体,以及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之间的关系、冲突、恩怨情仇,喜欢研究普京。你说的这个问题我知道,我告诉您!
以下是普京“亲中”的原因:
6月5号到7号,普京访问中国。这是普京就任新一届俄总统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也是他最先进行的国事访问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表明了俄罗斯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普京在访问期间将重申俄方与中方深化战略协作的意愿,并就密切各领域双边合作交换意见,这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将共同签署《关于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若干原则的联合声明》,两国元首将在《声明》中倡导在亚太地区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迫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俄将加强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俄两国的强强联手必将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国。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的国内外环境已经与多年以前大不一样。在俄罗斯内部,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普京的统治构成了压力,而经济增长与转型的紧迫性也需要普京拿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而在外部,竞选期间普京就遭到了美国恶意的阻击,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吸引俄罗斯更加重视其远东地区,比如成立远东地区发展部、重新武装太平洋舰队等,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需要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支持。
在国际问题上,两国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首先,就像普京所说,中俄两国间没有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成见,两国关系非常稳固,不受当前局势的影响。其次,两国都认为如果在国际问题上缺少中俄的参与,而且不考虑中俄两国的关切与利益,任何的国际问题议题都无法讨论和落实。因此,两国都有足够的动力继续推进两国的合作,对巩固和发展俄中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负有共同责任。
俄中都赞成世界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两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或接近,如朝鲜半岛、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北约东扩和中东问题,俄中双方的合作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推动情况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中俄两国关系已迅速升温。前不久,中俄两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海上联合-2012”军事演习,凸显双方进一步提高战略互信。另外,俄方日前就南海问题首度表态,称反对任何非当事国干预南海领海争端。而在中东事务方面,中俄的立场亦是一致的。这对维护我国南海及东亚的安全环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南亚到中亚安全角势的变化、亚太地区形势的发展,使得中俄两个重量级国家的战略协作成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的“稳定锚”。美国在执行“重返亚太”战略时,给俄中带来了逼迫感。美国增加亚太地区海军军力部署的计划必将引起中俄双方的高度重视,也将引发双方对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深入讨论。
美国重返亚太构成的种种威胁将促使中俄在多方面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此前在中菲黄岩岛对峙期间,美菲联合举行军演之际,俄罗斯就与中国举行联合军演,共同对周边"蠢蠢欲动"的国家进行战略威慑,这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
普京上任后先是拒绝出席八国峰会,令奥巴马很难堪,如今普京又要在首轮出访期间高调访华,显示出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或许也是在对美国传递一些信号,美国重返亚太没那么容易,俄罗斯将与中国共同对抗美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西方对中国崛起和俄罗斯复兴的压制,在很大程度程度上推动了中俄的走近。仅仅从国际战略格局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像炉子上有一壶水,即使中俄不添柴烧它,都会有人“帮”着添柴。
俄国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大国,和美国相比,仍然处于下风,中国和俄国都面临美国的军事压力,中俄两国联合起来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所以中国和俄国必须加强合作,对抗美国。中俄两国加强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所以普京很重视中俄关系。美国在中国周边对中国实行军事围堵,中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中国买了很多俄罗斯的武器,来对抗美国和日本。中国的经济实力强于俄罗斯,而俄罗斯的军事强于中国,俄罗斯不缺技术只缺钱,而中国刚好相反,所以中国与俄罗斯进行多方的军事和经济合作,未来中俄关系发展前景很好。所以普京很重视中俄关系,在6月上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加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迫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俄将加强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俄两国的强强联手必将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国。
有趣的是,普京访问德国、法国两国只用了几小时,如同路过,访问中国却用了整整两天,可见普京高度重视中俄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现在,您知道普京“亲中”的原因是什么了吧!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