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近期派军舰到波斯湾,俄罗斯为何不同意
因为俄罗斯怀疑日本别有所图,而且这也违背了二战协议,所以俄罗斯表示不同意。日本自从二战失败之后,但近期日本却做出了违背这一协议的决定,派遣军舰入驻波斯湾。而这一举动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应,日本方面回应说是执行简单的护航任务。
现在现狭窄的波斯湾云集了很多国家,除了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三国海湾护航联盟,现在日本又派军舰。再加上伊朗、沙特、卡特尔、阿联酋、阿曼、科威特、伊拉克等国,足有11个国家。
❷ 日俄战争中俄国舰队为何会败给日本海军
俄罗斯的战败与指挥上的失误不无关系但是与俄罗斯海军的部署和使用以及俄罗斯海军的本身关系很大,在指挥上东乡和上村也同样存在着失误而差点失掉取胜的机会。关于战略上我觉得俄罗斯海军的失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将舰队配置成要塞舰队,也就是专门防卫要塞的舰队,成为了要塞的附庸品。将防御放在了第一位,虽然在旅顺战役中,俄太平洋分舰队的主要任务也就是防卫旅顺港口,但是海军是进攻性的兵种,海军舰队的优势就在于他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所以海军即使进行防卫作战的时候,比如护航也是通过进攻的方式来进行的,对于比较对等海军进行的海战来讲,机动性对双方是同样的优势,进攻方和防御一方都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而对于海洋来讲没有陆地那样的优势地形可以让防御方可以利用,而陆战的迂回有的时候是很困难的,而海洋来讲进攻方可以利用任意一片海洋来进行攻击,所以这时对防御的一方来讲就很困难了,所以防御方也是要充分利用海洋打击敌方舰队使其失去或者暂时失去进攻能力,比如东乡对于旅顺港的进攻,其目的就在于封锁俄海军使其无法进攻日本陆军的命脉—运输线。而旅顺的俄罗斯海军只有在马卡罗夫活着的时候才进行了一些主动进攻的方式。而俄罗斯海军在日本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没有主动采取进攻日本运输线的进攻,而是拆下大炮组织海军进行陆战(二战的时候也干过,同样的可歌可泣),我不能否认俄罗斯海军士兵的勇气和精神,但是就像一个程序员不好好做程序而专注于公司卫生一样,虽然有成果但是却失去了最大的价值。而攻击运输线的效果俄罗斯人也不是没有见到,海参崴分舰队对于日本运输线的进攻,特别是击沉了其携带大型攻城火炮的长陆丸,使旅顺的俄罗斯陆军多撑了很长时间。当然旅顺港的出口很窄,而且日本人有进行了封锁,但是这不是俄罗斯海军避而不战的借口,难道说马桶不合你的心意也能成为你拉在裤子里的理由吗。要塞舰队这一支配观念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气质,即民族特点,民族偏见。试问,要塞舰队象征什么?象征防御思想。存在舰队象征什么?象征进攻思想。俄国自身在何种战争中最为引人注目、卓越杰出呢?是在防御战中。毫无疑问,俄国有过它的苏沃洛夫;然而,在1812年,在克里米亚,如今又在1904-1905年,俄国所倾向的则是防御。它自恃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可以任凭敌人捶打,由于人多便能幸存。在军事上,俄国作为一个国家无进取心可言。俄国对于防御已经偏爱至麻木不仁的程度。它并未领会到进攻乃是国家和Government的一项决策,作为深受防御思想之苦的民族,并未矫正其对防御的这种天生癖好,并在国家政策和军事政策中对防御和进攻予以适当协调。我觉得这段话也能对我们有效,因为我们与俄罗斯有太多相似之处了,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而很多俄罗斯人又认为一支被封锁的舰队也可以对敌人产生威慑作用,也可以使敌人无法直接从海上攻占港口,但是威慑仅仅是威慑而已,所有有成就的将领都不害怕冒险,拿破仑说过如果害怕冒险就无法进行战争。而俄罗斯海军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像害怕冒险一样,其后期的主动出击都是以突围为目的的,当然在突围战争中也是主动避战。当然东乡是希望和俄罗斯太平洋分舰队进行决战的,那么如果俄罗斯人主动迎战的话,即使全部被击沉了又怎么样,俄罗斯海军的精华全在太平洋上,而那时俄罗斯人在战列舰的数量上还是占有优势的。而从两次突围战的战况来看,太平洋分舰队的士兵远强于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的那些士兵,如果太平洋分舰队的失败是发生在大洋之上是与日海军进行大战后的结果,那么日本的联合舰队必受重创,也就是惨胜,再厉害的海军将领也难以在劣势的情况下面对主动迎战并有大战决心的敌人而全身而退,那么日本国内无法建造战列舰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即使交战之前双方主力战舰数量基本相等,而日本海军只有这些战舰,俄罗斯人的二线舰只就将发挥作用,二线舰只日本没有而俄国人有。那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舰队到来之时面对的威胁基本上就很小了,甚至可以纵横日本海,切断日军运输线然后俄陆军的反击将击败日本。就像1805年英国海军将领考尔德面对优势之敌进行作战时,纳尔逊所说的那样:当他们将考尔德击败之时,他们在今年内将不会对英国制造麻烦。
而大洋上中间基地的缺少,这就给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舰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整个航程中整个舰队只有一个浮动基地勘察加号修理船。而当航行到金兰湾时由于德国运煤船的离去俄罗斯舰队不得不超载加煤,一方面继续降低了航速,降低了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使在这方面本就有缺失的法式战舰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加煤量的增加也增加了军舰的吃水,使装备重装甲的水线部分没在水中而防护较低的上层建筑有更大的被打击的机率。
俄罗斯人一开始将舰队弄成要塞舰队,而当要塞被封锁的时候又搬出了存在舰队的理论(舰队第一而忽视要塞的作用),也就是说俄罗斯人从来没有使用过比较正确的海军理念。
2舰队的集结地点。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到的海军战略三原则是集中原则,内线原则(也就是占据好的位置),还有交通线。当然俄罗斯由于地理原因是无法将舰队集中配置,而大洋上的要点都为其他国家所占领,使俄罗斯人很难在大洋上建立中间站为远洋舰队进行补给和维修,或保护其远洋交通线(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讲广袤的陆上领土可以使其可以必要时进行陆上运输)。俄罗斯的海军精华主要在于旅顺这个不冻港(俄罗斯对不冻港的需求就好像中华对于烟民一样)。个人感觉其如果要在太平洋上配置海上力量,不如将其配置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虽然海参威每年有5个月的冰冻期,但是当时破冰船的运用完全可以忽略这个劣势,而海参威对比与旅顺来讲,日本军队很难从陆地上进攻海参威,因为那对于日本陆军来讲太遥远了,而从甲午再到日俄来看主要舰队的覆灭都是发生在港口内的。而海参威的出口远大于旅顺,旅顺虽然地处黄海和渤海的要冲,但是出口狭小,而且只有再涨潮时才能通过大型舰只。而且海参威各种设施齐全,旅顺设施比于威海要好,但是其船坞却无法容纳而修复当时的较大的战列舰,而海军所需的炮弹维修材料之类运输又远于海参威。如果俄罗斯太平洋分舰队集结于海参威那么对于日本海上运输线来讲威胁要大于旅顺,因为海参威更难于被监视,而且距离日本的主要运输线日本海要近。
再退一步讲即使俄国人将其海军主力全部配置于波罗的海的喀琅斯塔德,那么其效果也要强于分散配置于两个相隔甚远的大洋。虽然相距很远,但是俄罗斯海军的增援舰队的力量就要远强于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舰队,至少要减去几艘老旧的战舰而增加至少6艘较新的战舰(也就是被俄罗斯海军配置于旅顺的舰队),而俄罗斯人也早注意到了火炮的统一性,只不过在对马中的舰队是凑的,那么这支舰队的战斗力是无法小视的,十艘先进的战列舰,即使还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那么日本舰队也无法一口就吃下他,俄罗斯海军也就不必输的这么彻底。
以后的所有人对于俄罗斯海军的覆灭都提到了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在旅顺舰队覆灭后固执的冲向远东。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讲他们的确需要一场胜利,在旅顺陷落后德皇威廉说:“俄国在连连失利后缔结和约,将会使其军事威望丧失殆尽,他可能会制沙皇于死地,也许还会导致君主制的覆灭,并产生民主制度,而这种民主制度在野蛮落后的俄国……将会表现出在文明社会完全不同的恐怖面目(不得不佩服威廉的这个预言,看到这句话我对他居然产生了几分好感)。日本在国外维持一支军队比俄国在自己家里维持一支军队耗费更多,一年之后即使俄国不能获胜,而只是将日本陷入战争泥潭,局势也比现在媾和有利。”而俄罗斯经常因为这些不关乎其欧洲腹地生存的战争而发生剧烈的政治变化,和政治结构调整,比如后来的阿富汗和车臣。所以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是为了沙皇为了俄罗斯而远航的,即使他失败了,我觉得也要比那时一些在家里享用美味和美女的评论家要好(就好像甲午时的清流党)。
3俄罗斯的海军本身,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上升到当时的整个俄罗斯的社会,但是我手头资料不多而且本着莫谈国事的原则,我就讨论海战的主体海军本身。俄罗斯海军是贪污腐化者的乐园,海军经费以百万卢布为单位被挪用。苏沃洛夫公爵号刚刚下水试航的时候甲板竟会散开,因为使用木楔固定的而铆钉都被偷卖光了。一艘新式的鱼雷艇从喀哴斯塔德航行到圣彼得堡的途中沉没了,因为铆孔里塞的都是黄蜡。从军舰上发射的炮弹不能爆炸,火炮也经常出毛病,还有上文中提到的那个海军上将阿列克谢耶夫。而且缺少协同,在开战时整个旅顺只有153发舰用的12英寸炮弹,而没有12英寸大炮的海参威却有1037发。在用人方面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舰队的两个副司令,一个是炮兵教导队的教官,一个是刻赤市的地方长官对海战一窍不通。而专业的海军军官的表现也不敢恭维(除了马卡罗夫),在对战争的准备上,临场的指挥上,平时的训练中都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或者说不作为,而且很多人缺乏信心和必要的勇气。而表现英勇的士兵们却处于缺少军饷,缺乏营养和社会地位的位置,在俄罗斯国内士兵是不允许进入剧院餐厅和公园的,甚至于有的城市不允许士兵上街道,这与日本对于军人的态度可谓有天壤之别。除去其腐败的原因,俄罗斯海军军官的独立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十分缺乏,一旦失去指挥或者失去呼应就不知所措或者说很茫然,只有像陆军一样的大兵团作战能力,而把海战当作陆战来打,没有英国海军和日本海军这种海盗式的打法。可以说那时整个俄罗斯海军在崩溃的边缘。
❸ 晚清输了甲午海战后,俄德法为何要把军舰开到日本近海进行威胁
法国在甲午战争爆发时拒绝追随英国发表中立声明,黄海海战失败后清廷向列强要求调停,英国率先响应,推出偏袒日本的调停方案,而法国则在和沙俄协商后由外长阿诺托Albert Auguste Gabriel Hanotaux发表了回绝声明,表示不支持英国的调停方案。
1894年11月5日,阿诺托和俄方协商后,决定改变立场,从局外不干涉转为支持清朝议和条件,压迫日本让步,12月15日施阿兰建议法国派遣两艘军舰赴远东,一艘停泊澎湖,另一艘停泊舟山,目的是阻止日本进一步入侵中国。
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角是沙俄
沙俄干涉甲午战争的目的非常直白——染指辽东和那个啥半岛,就必须把日本人挤走。
德国最初对远东的这场战争并没有太大兴趣,前期并没有什么行动,之所以在1895年转而参与三国干涉还辽,是因为德皇威廉二世受了法国、沙俄的引诱,想借此染指中国的胶东半岛,因此在“烟台耀武”行动中仅象征性地派出一艘“伊力达斯”(SMS Iltis,也称“鸡貂”号,甲午海战时停在仁川港)号参与。但战后德国舰队表现活跃,1897年11月占领了胶州湾,再往后就是人们所熟悉的青岛德国油纸包传说了……德国舰队在胶州湾一直待到一战,最终又是日本取而代之并占领了青岛,再后续,就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五四运动了。
德国军舰“伊力达斯”号其实只是一艘小型炮舰
德国军舰同样未直接靠近日本本土(伊力达斯号靠近日本是因为甲午战前它就在那一带访问),它派军舰掺和的目的,是想趁火打劫占据青岛——而且这个目标它在两年后实现了。、
❹ 日俄战争中,俄国海军为何打不赢日本
日俄战争中,航行了整整七个月的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经过北海,绕过好望角,跨过印度洋后才终于赶到了对马海峡。依仗着相当可观舰队实力,准备与日本海军决战,从舰队的各项数据上来看,毕竟当时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要强于日本舰队。不过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日本舰队,同样也做足了各种准备,准备迎击俄国的波罗的舰队。由于当时的日本海军主炮对在颠簸海面的命中率奇低,经过教训之后的日本海军,在时任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的督促下,重点加紧训练,提高了在大风浪海面中的炮击命中率。
本来在这场战争中右转是保守打法,敌人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机动,然后两军对射。而东乡平八郎选择在最恰当的距离点左转,在俄命中率还不高的距离转向,横在俄军面前,让俄舰无法变成也无法逃脱。很快,日军大量新式爆破燃烧弹把俄舰打成了火海。在对马海战中,俄舰队中的十六艘战舰被打沉六艘,七艘被俘,而日军只损失三艘鱼雷艇。究其俄国舰队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国内矛盾太深,没有战前准备,远征的资源也跟不上,而导致指挥失灵、士兵缺乏战斗意志,最终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