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如何演绎俄罗斯钢琴作品

如何演绎俄罗斯钢琴作品

发布时间:2022-02-09 10:02:51

A. 近代钢琴

现代钢琴大师介绍

介绍一下较常见的大师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Anrau1903-)
智利钢琴家
阿劳作为智利着名钢琴家,五岁即在圣地亚哥首次举行演奏会,崭露头角,少儿时期于柏林及德国其他城市和北欧巡回演出,获得成功,被乐坛誉为神童。他的演奏技巧精湛辉煌,所诠释的作品音乐含蓄内在,保持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并与深刻的情感完美结合。他有一双强有力的大手,演奏以灵活自如、音色明亮、音量宏伟为特征。阿劳曾获得一系列国际比赛大奖,举办多次大型演奏会,并与数着名乐团合作到奥地利、南非、以色列、印度、日本、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进行巡回演出。他演奏过巴赫、莫扎特的全部钢琴作品以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系列,录制完成唱片。他一生反对商业性演出,重视钢琴艺术的人格化追求,并因此而誉满全球。

迪努·利帕蒂(Dinu·Lipatti1917-1950)
罗马尼亚钢琴家
英年早逝的利帕蒂是位传奇式的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堪称当时最为精湛,但从未刻意展示和过分追求。他对作品的解释恰如其分,无论是巴赫、勃拉姆斯,还是肖邦、舒曼,或者是拉威尔,他都有令人信服的演绎。利帕蒂所处的年代,正是浪漫乐派大师被世人视为英雄般人物的岁月,人们称为如灿烂的落日那样光辉夺目的“钢琴黄金时代”。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利帕蒂与其先行者一样,既是演奏家,又身兼作曲家的角色。然而,与当时盛行的对作曲家作品的随意解释现象大相径庭的是,他坚持忠实于原作,仅从这方面看,他又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人,虽然那时他还只是个少年。他说:“我们必须记住,真正伟大的音乐总是跨越时代的,他们从来都是与创作时公认的背景和规则格格不入。”因而,他在演奏每部作品之前都会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冥思苦想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完美的表达。听利帕蒂的演奏,对于耳朵和心灵都是一种享受和满足。

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凯兰杰利(Arturo·Benedetti·Michelangeli1920-)
意大利钢琴家
米凯兰杰利是世界着名的意大利钢琴家。他的演奏技术无懈可击,善于恰到好处地把握音色和多声部层次的控制,有条理地处理整体与细节的关系,以追求音色清澄、干净的演奏灵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乐派的内在与平衡,又注入了浪漫乐派的热情与感染力,极具强烈的艺术魅力。米凯兰杰利对自己的演奏质量要求甚高,决不轻易举办独奏会。因此他演奏的曲目虽然不算广泛,但质量都十分完美。他演绎的贝多芬作品,摆脱了任何一种巴洛克风味的弹奏方式,将自己的音乐个性隐藏在乐曲自身的内涵下,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他演绎的德彪西作品,以全然柔软圆滑的线条歌唱,丝毫不带钢铁的森冷,已达”无槌之音”的佳境,因而获得“音乐哲学家”的美誉。此外,他还是一位卓有贡献的钢琴教育家,指导和培养出了一批钢琴家,不少已名扬世界,意大利钢琴家波利尼就是其中之一。

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Pollini1942-)
意大利钢琴家
波利尼是现代意大利着名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纯熟完美,声音清晰,手指触键有力而灵敏,音色光辉而分明。他因过分重视技巧而使演奏以“冷峻”着称。1960年,波利尼曾参加第六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作为八十九名各国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个,获得第一名,因而闻名世界乐坛,从此与着名指挥和乐队合作,巡回演出于欧美各国。他演奏的古典作品精益求精,并对现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也有广泛的涉猎,如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普罗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钢琴作品等。1974年,庆祝勋伯格诞辰一百周年,他在几个国家首都举行勋伯格钢琴独奏作品演奏会。

里昂·弗莱谢尔(Leon·Fleisher1928-)
美国钢琴家、指挥家
弗莱谢尔师承奥地利钢琴家施纳贝尔十年之久,因此他的演奏与其他美国钢琴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德奥钢琴学派风范。弗莱谢尔的演奏风格综合了知识的力量、热情的情感、优雅的品位和神秘的美感等多种因素。他认为演奏技巧与个人的音乐观念有关,技术是发出声音时所有的动作。弗莱谢尔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技艺在众多美国钢琴家中独树一帜。他在音乐的处理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并努力追求音乐中亲切、朴实和纯粹的美,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即使右手因病不能弹奏,仍然坚持用左手演奏拉威尔等人专为左手写的作品。他的精彩演奏倍受音乐界人士的推崇,尤其是他录制的许多唱片更使他当之无愧地进入20世纪着名钢琴家的行列。

范·克莱本(Uan·Cliburn1934-)
美国钢琴家
克莱本一生充满了传奇式的浪漫色彩,四岁即登台演出,十三岁实在德克萨斯州的钢琴比赛上获奖后受聘于休斯敦交响乐团担任钢琴独奏。1958年参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荣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因为他是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美国人在苏联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在他回到纽约时,像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受到市民的夹道欢迎和总统接见。克莱本在青年时期就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巧,具有简朴热情的演奏风格,在他演奏的黄金时期,有着高妙无暇的技术、如诉如歌的音色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而遗憾的是,到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失去了新鲜感,往往单凭直觉而又矫揉造作,声音也变得粗糙,以至他的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已成了历史陈迹。1962年在德克萨斯州沃恩堡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莱恩国际钢琴比赛。

默里·佩拉希亚(Murray·Perahia1947-)
美国钢琴家
佩拉希亚被誉为当代最为抒情的钢琴诗人。他尤其擅长演奏浪漫乐派作曲家舒曼、门德尔松、肖邦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并以其多样化的风格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潜力。在演奏技巧方面,他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有键盘魔术师的美誉;而对作品的诠释,也因其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在音乐深度上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特点,广受各方好评。佩拉希亚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上至巴赫、下至巴托克的各个时期中的钢琴经典之作。他四岁就开始学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长时期的刻苦学习使他奠定了应付各种技术难题的深厚功底,在演奏19世纪浪漫派某些作品技术艰难的段落中,给人以毫不费力的轻松感。在演奏协奏曲和室内乐等体裁方面,他最有心得,这两类作品占他唱片录音中的主要地位。由于他曾学过指挥专业,所以经常边弹琴边指挥乐队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奏鸣曲。

格伦·古尔德(Glenn·Gould1932-1982)
加拿大钢琴家
古尔德无疑是一位个性怪异独特并富有才华的加拿大着名钢琴家。以其演奏姿势经常前伏后仰、边弹边吟,技巧纯熟,对节奏、声部和力度层次的惊人把握,处理手法稍有古怪而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悟性和感觉而着称。在独奏音乐会曲目的选择上他也经常独辟蹊径,从巴赫到爵士乐都有演绎,被公认为是巴赫作品诠释的权威。他所录制的《十二平均律》被誉为钢琴演奏的“旧约全书”;此外,他还录制过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和平常很少有人演奏的作品,但却从不接触肖邦的音乐,并极度恐惧面对听众。同时,他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的文章。1959年,获柯恩-巴赫奖章,1964年多伦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加拿大最高的人文科学奖--摩尔森奖。

玛尔塔·阿格里奇(Martha·Argerich1941-)
阿根廷女钢琴家
阿格里奇是当代着名的钢琴家之一。她的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华丽,风格浪漫豪放,充满了吉普赛人的洒脱热情,同时也具有阴沉忧郁的格调,表现出内在、沉思的诗意。她善于演绎乐思丰富的多乐章作品,琴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又甜蜜温柔、细腻柔美,被人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阿格里奇涉猎作品广泛,曲目包括李斯特、肖邦、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着名钢琴作品,她对这些作品精彩演绎,录制成大量唱片,深受当代听众的喜爱和欢迎。她与阿巴多合作的几首浪漫乐派钢琴协奏曲作品,多年来一直受到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成为德国DG唱片公司的镇库之宝和乐迷们争相收藏的目标。

玛利亚·胡奥·皮尔斯(Maria·Joao·Pires1944-)
葡萄牙女钢琴家
在近代世界乐坛上,女钢琴家可谓是凤毛麟角,葡萄牙出生的皮尔斯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成为众多着名钢琴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其演奏不像巴西女钢琴家奥尔蒂斯那样轻柔洒脱,而以细腻、典雅、秀丽、妩媚而享誉世界。皮尔斯擅长演奏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其演奏和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肖邦前奏曲集散发出浓郁的法国沙龙气息。而肖邦夜曲则在浪漫气氛里,蕴涵着些许阴柔。她与小提琴家杜梅组成的二重奏,是目前活跃在世界乐坛的最佳组合,深得各种媒体和乐迷们的好评。

波兰、斯拉夫风格体系
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Rubinstein1887-1982)
波兰钢琴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是20世纪权威的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大师。他的演奏不仅具有超人的技巧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赋予乐曲以深邃的内涵,甚至使那些不太重要的乐曲,经过他处理后也身价倍增。他的音乐记忆力特别好,对位感较强,并且特别擅长处理自由速度,对他而言,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乐曲诠释,都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极致。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的曲目贯通今古,尤其钟情于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他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变幻的音色和浓郁的诗意,使他被视为20世纪最权威的肖邦作品演绎专家——“真正的肖邦代言人”。此外,他还喜爱勃拉姆斯的作品,所演奏的这位作曲家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雄浑与诗意并存,被乐评人视为精品。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艺术生命颇长,80多岁高龄还举行音乐会。他一生所得到的多种世界性奖赏和荣誉,更显示出他艺术成就的至高无上。

克里斯蒂昂.吉默尔曼(Krystien·Zimermann1956-)
波兰钢琴家
吉默尔曼在1975年参加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一名,他是继车尔尼–斯特凡斯卡和哈拉谢维奇之后第三位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的着名波兰钢琴家,而且也是历届肖邦比赛第一名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具有斯拉夫人的浪漫气质、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记忆力,诠释作品以其自然、亲切,情感丰富和极有新意而赢得广泛的世界影响和赞誉。吉麦曼的演奏曲目较广,早年以肖邦钢琴作品为主,近年涉猎面包括古典乐派到现代乐派作曲家的全部作品。此外,他录制的许多唱片曾分别获得各种大奖,特别是鲁托斯瓦夫斯基的钢琴奏曲和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更是受到全球广泛的瞩目和好评。

伊沃.波戈雷利奇(Ivo·Pogorelich1958-)
南斯拉夫钢琴家
波戈雷利奇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熟悉的南斯拉夫钢琴界的后起之秀。曾参加第十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演奏带有强烈的个性富于感染力,华沙听众为之倾倒,而评为认为其演奏不符合肖邦风格未获头奖,但却名声大噪。此后他在伦敦、纽约等地举行的独奏音乐会,以其演奏技艺高超、才华横溢而极受欢迎。波戈雷利奇的演奏风格传承了李斯特学派的技艺,诠释作品时照谱演奏,在触键、音质、深度等技巧方面都无懈可击,音乐清晰、精练和鲜活,特别是他那强烈的演奏个性,极受听众欢迎。波戈雷利奇录制的唱片数量不多,但每张都有新意,尤其演奏肖邦和舒曼的作品,更是让乐迷们爱不释手,争相收藏。1993年,他与妻子在美国加州创办了规则与众不同的钢琴大赛。

俄罗斯风格体系
海因里希.涅高兹(Heinrich·Neuhaus1888-1964)
俄罗斯钢琴家
涅高兹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音乐教育家。他以学识渊博、演奏富有情感、诗意和独特的见解而着称于世。涅高兹擅长演奏舒曼、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钢琴作品,曾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而被后人广为传颂。特别是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42年中,辛勤的耕耘,为前苏联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批着名的世界级钢琴家,里希特、吉列尔斯、加夫里洛夫、扎克、马里宁等都是他的学生。其影响之深广难以估量,以至今日乐迷们提起他的名字时,敬慕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鉴于他在音乐艺术上做出的巨大贡献,曾获“艺术博士学位”,及“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Vladimir·Horowitz1904-)
乌克兰钢琴家
霍罗维茨可谓是一位我行我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钢琴家。他的演奏虽然素以离经判道着称,但其超群的技艺却委实令人为之震撼。演奏技巧方面,他对速度和力量的控制卓尔不凡,特别在八度的弹奏方面,有着惊人的能力,既有铿锵有力的金属声音,又有梦幻般的柔美音色。他的演奏构思不仅只限于充分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同时还经常渗入自己的个性以及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他对作品的诠释时而热情时而平淡,十分耐人寻味,并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他注重对作品的重新创造和注入新的感受,特别善于演奏的斯克里亚宾、舒曼、莫茨考夫斯基、李斯特、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因此而获得钢琴界的“梅菲斯特”的绰号。他一生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不少被公认为钢琴演奏艺术的传世之作。1972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奖章,表彰他在钢琴演奏艺术方面的卓越贡献。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希特(Sviatoslav·Richter1915-)
俄罗斯钢琴家
里希特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新一代杰出钢琴家。他的演奏极富节奏感,分句富有句子弹性和诗意,同时兼具歌唱性,在演奏一首乐曲时自始至终都使人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部层次和乐曲构思。他追求一种特殊清淡剔透的音色,使音乐产生出梦幻般的瑰丽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在表演上他具有强烈的即兴性,既善于宣泄音乐激情,又善于恰到好处地处理音乐内部层次结构,使之达到完美的、诗意般的境界。里希特演奏曲目广泛,但却不太喜欢“凑热闹”。他录制的音乐会曲目不少是首演或鲜为人知的作品,如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第七、第九钢琴奏鸣曲,德沃夏克的钢琴曲等。这位弹奏钢琴习惯熄灭灯光抛弃一切而专心致志于音乐的人,的确是一位将全身心都融入音乐的钢琴大师。

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Gilels1916-)
俄罗斯钢琴家
吉列尔斯这位被音乐家称为“小巨人”的前苏联着名钢琴家,以其演奏技巧高超无暇、触键强劲、力度惊人、演奏幅度宏大而着称。他早期的演奏,音色变化丰富,既蕴涵着宛然欲泣的柔情,又充满了火焰般的热情生命力;后期的演奏由于受涅高兹的影响,热情减退,但却注入了安静、深沉、内在表达等新的因素,用吉列尔斯自己的话说:“这种演奏风格象征着现代俄罗斯钢琴乐派的真正开始。”吉列尔斯演奏的曲目广泛,从巴赫到巴托克的钢琴作品都有。他录制的唱片也包括从古典乐派到近代乐派各个时期的着名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演绎都有着令人无法预料、无法想象的完整美感,堪称是当代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卓越表现。

拉扎尔.贝尔曼(Lazar·Bermen1930-)
俄罗斯钢琴家
贝尔曼是20世纪俄罗斯着名的钢琴家之一,以触键轻巧、音色厚实、有光泽,和弦处理鲜明,弹奏速度自然,表情细致而着称于世。他对作品的诠释,常常是在整体把握音乐的创作构思下,充分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既有缠绵、柔美之情,也有铿锵、恢宏之势。贝尔曼擅长演奏李斯特的作品,他于1963年演录的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的唱片,深得卡拉扬的赏识。其次,他更擅长演奏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那种在独自黯淡色调中隐藏着温暖情感的演绎无人能及,经他演奏和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权威性的版本,深受乐迷的喜爱和欢迎。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吉(Vladimir·Ashkenazy1937-)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
阿什肯纳吉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着名钢琴家,俄罗斯与东欧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作品的优秀演绎者,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演奏吸收了诸多俄罗斯钢琴家的优点,手指技巧高超,触键敏捷,速度感优异,音色表现丰富,舞台表演气质高雅智慧、热情诚挚。他的演奏范围广泛,对于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的音乐有着卓然的表现,特别是对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人至深的诠释。此外,他还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包括巴托克、贝多芬、莫扎特、普罗科菲耶夫等多位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全集,被人们誉为是“钢琴全集录音大师”。

安德烈伊.加夫里洛夫(Andrei·Gavrilov1955-)
俄罗斯钢琴家
加夫里洛夫是涅高兹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又一位世界级着名钢琴家。他拥有着俄罗斯钢琴学派无懈可击的高超演奏技艺,奔放热情的表达方式和智慧控制音色变化的能力的演奏风格,以及对作品独特理解的才能,因而在西欧和世界各地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和广泛的影响。加夫里洛夫擅长演奏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和拉威尔等人的作品,1978年,他首次到日本举行独奏音乐会,演绎的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获得很高评价。他录制的拉威尔的《夜的幽灵》、李斯特的练习曲《钟》、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魔鬼的诱惑》等唱片,也给人深刻的印象,不愧为俄罗斯新一代钢琴家的卓越代表之一。

斯坦尼斯拉夫.布宁
俄罗斯钢琴家
布宁是俄罗斯钢琴学派创建人之一涅高兹的嫡传,他的母亲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涅高兹班,是他的启蒙老师。布宁是一位深具想象力和诗意的钢琴家,他富有表情的音色表达了他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其音乐感最早来自莫扎特作品对他的启迪。他说:“我初次听到的音乐就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并被深深地打动了,那种体验没有任何东西可与之比拟。所以莫扎特是我第一和永远的爱。”在巴黎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中,他演奏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荣获大奖,评论家称他的诠释充满光辉,近乎完美。

楼主可以去这个网站论坛看看 http://www.5ikhs.com/bbs
参考资料:http://www.5ikhs.com/bbs/read.php?tid=98

B. 本人跪求一钢琴曲

世界上最难的十首钢琴曲(2009-03-08 14:03:44)标签:文化 情感 随笔
NO.1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着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NO.2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练习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和朗朗也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NO.3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首世界名曲,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作曲者和演奏家用音乐将野蜂飞舞的情景表现得那么传神逼真。野蜂在人们眼中是个讨厌而可怕的东西,看见野蜂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它们所伤。自从接触到《野蜂飞舞》这曲子后,听着听着......觉得仿佛在头顶上方和耳旁,不断盘旋的“嗡嗡”声特别悦耳,眼前一幅群蜂乱舞的可爱景象,可谓别具一格,百听不厌!

NO.4 拉威尔的《水妖》

拉威尔,为法国着名印象派作曲家。他的作品大致上都有细致精巧的风格。《加斯巴之夜》共由三首曲子组成,第一首为《水妖》,其后为《绞刑台》和《史卡柏》。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布里诺(Ch. Brugnot)之诗,内容描述一爱上凡人的水妖精,如泣如诉的悲恋故事。

整首曲子极具技巧性,用透明而繁复的音乐来诠释水精灵哀怨的爱情,相当传神深刻。

NO.5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NO.6 巴拉基耶夫的《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着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NO.7 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NO.8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网友们可在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中感受其演奏的难度!

NO.9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

着名的《伊比利亚》,一部由12首钢琴作品所组成的组曲,共四卷。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复杂的作曲技巧,它们是西班牙民族音乐(特别是安达路西亚音乐)与欧洲印象派以及浪漫乐派音乐所交织成的复合体。

NO.10 《一根烟》

大部分的人乍一看到这首钢琴曲目一定会很疑惑的,那么请您欣赏一下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所拍摄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电影中,从不吸烟的1900从马克斯要过一根烟,他以震撼人心的钢琴演奏技巧使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琴键在飞舞,曲终,他将未点燃的香烟放在琴沿上,香烟竟然被弹的灼热的琴弦点燃了。这时,如梦初醒的听众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欣赏到主人公的精彩演奏之后,一定不会质疑这首钢琴曲的难度的。

音乐家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有洞察世事的沧桑就才会有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在给我们带来音乐享受的时候,也让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家的内心世界。而同时,只有超脱世俗,才能拥有一颗空灵的心,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创造独有的乐章

C. 俄罗斯舞曲钢琴曲如何识谱

摘要 初学者可以先学会记住五线谱上的几个固定音高的位置关系,比如先记住几个C音的位置,然后再拓展记住几个G音的位置,之后再逐步记住更多音的位置,掌握好线和线间以及间与间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可以提高识谱能力又能加深对曲谱的印象。

D. 如何评价俄罗斯钢琴家 Vladimir Sofronitsky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钢琴家之一,无与伦比的斯克里亚宾演绎者。

论辈分李赫特和吉列尔斯还要小上一轮,他们俩还在念书的时候索神已经开始任教了。之所以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知道吉和李,甚至贝尔曼的名气都大得多,是因为索弗罗尼茨基在全盛时期几乎没有到西方演出的机会,唱片录音也极少流入西方,更是在文化界解冻前夜的1961年不幸去世(Flier也是战后一直被禁足,但在六十年代就有机会去英国演出了)。这不是索弗罗尼茨基的水平问题,而是西方音乐界的信息匮乏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

Denon和Vista Vera都出版了他的大量录音,现在要搞到是非常容易的。他无疑有着键盘乐器上最高等级的沟通技巧,以及无法复制的音乐风格,他的音色是那种一听之下就能铭记终生的类别。

E. 跪求俄罗斯钢琴音乐的特点,特别是苏联时期的着名钢琴家及其作品!知道的话帮帮忙,谢谢啦!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艺术天分极高的民族。广袤的大地,悲壮的历史,为无数作曲家创造独特的旋律提供了素材;漫长的专制统治,恶劣的自然环境,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动力与激情。
与音乐文化传统底蕴深厚的西欧各国相比,俄罗斯无疑是后起之秀。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俄罗斯人对西欧古典音乐几乎是闻所未闻。由于自我封闭,俄罗斯人只了解古罗马的舞者,却对11世纪以来歌颂爱情的游吟诗人和12世纪以来德国的诗人音乐家一无所知。但是,历史的演进有其自身的规律,人文主义的脚步无法阻挡。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逐步发展,欧洲文化的影响不断深入到俄国的各个领域。到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上演,标志着其民族音乐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开始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人米·伊·格林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波兰、格鲁吉亚、西班牙等不同风格的曲调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歌颂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作品一经问世,立刻使他跻身于世界着名作曲家之林,至今声誉犹存。
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当属柴可夫斯基,其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长。他的抒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都是俄罗斯音乐艺术史的高峰之作。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悲歌为基调,勾勒出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情感脉络,也发掘出人们对幸福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音乐家及其作品的气质既与本人的境遇息息相关,又与其民族性格紧密相连。1840年,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一个矿业小镇,其父是一位矿业工程师。他最早能接触到的音乐只有一个古老音乐盒的叮咚声响和母亲充满忧郁感伤的歌声。几年后,母亲染上霍乱而去世,留给柴可夫斯基的是无限的悲伤,这种格调一直清晰地反映在他的音乐作品中。那时,音乐是他唯一的欢乐之源。父亲虽支持他学习音乐,但只同意将音乐作为娱乐,并要求他必须以法律作为他的终身职业。但他志不在此,而是到处求师,坚持学习他所痴迷的音乐。直至柴可夫斯基遇到富有的梅克夫人,才使他不再有后顾之忧,能够住在舒适的家中安心创作芭蕾舞曲、歌剧和交响曲。通过音乐,柴可夫斯基尽情地抒发着内心的感受,抒发着俄罗斯民族的心情。所以,在他的六部伟大的交响曲甚至所有的音乐作品中,听众都能够感受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流淌。地球上只要有人类生存,音乐的旋律就永远不会停息。独树一帜的俄罗斯音乐自18世纪到19世纪初达到高峰后,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民族音乐流派不仅风靡俄罗斯,而且传遍五洲四海。
历史的脉络无法割断。十月革命以后,苏联仍然重视对音乐传统的继承,在交响乐、歌剧和芭蕾舞曲创作中取得了很多成就。新一代作曲家各有侧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芭蕾舞剧《红罂粟》和《青铜骑士》便是在吸收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创作而成,而着名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和大型歌剧《战争与和平》等也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苏联时期最着名的作曲家应该是肖斯塔科维奇。他的创作以交响乐为主,多反映重大社会主题,并以战争与和平、反法西斯斗争等为主要题材。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在艺术特色上表现为强烈的激情与细腻而隐秘的抒情相结合,在风格上则接近于巴赫和贝多芬。他写过15部交响曲,还有歌剧《卡捷琳娜·伊兹麦洛娃》、清唱剧《森林之歌》、小提琴协奏曲等,并为《马克辛三部曲》、《带枪的人》、《青年近卫军》等数十部影片和戏剧谱曲配乐。不过,真正给他带来声誉的作品是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一交响曲。其中第七交响曲是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完成的,以悲壮着称,是战争年代纪念碑式的作品。
在中国,俄罗斯音乐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有些音乐作品的作曲风格、演奏技巧,还有音乐教育体系,俄罗斯音乐模式的痕迹十分浓重。例如钢琴协奏曲《黄河》,无论是和声,还是在钢琴技术方面,都明显受到非常典型的俄罗斯音乐的影响。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伏尔加纤夫曲》、《山楂树》、《红莓花儿开》、《三套车》、《喀秋莎》等令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歌曲,至今仍在传唱。

F. 关于一个MV,是一个很有名的现代俄罗斯作曲家的钢琴曲

伊戈尔·克鲁托伊 - 悲伤的天使
我空间有所有和这个曲子有关的下载,包括高音质MP3、原版MV和钢琴谱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853c00100h5wi.html

另外还有伊戈尔·克鲁托伊其他作品下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853c00100nco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853c00100nfj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853c00100nj17.html

G. 俄罗斯的一首极短的钢琴曲

fykfkyfyyy

H. 求一首俄罗斯钢琴曲的名字。

少女的祈祷

本曲作于1859年,最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为畅销一时的名曲,此后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风行全球。很多音乐爱好者往往对于本曲的旋律十分熟悉,却不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
作者芭达捷芙斯卡是一位女钢琴家,她生于波兰首都华沙,二十四岁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首名曲。虽然世人对于本曲的作曲经过已无从知晓,但这首乐曲在形式上只不过是简单的变奏曲,却由于命名为《少女的祈祷》而蜚声世界、久盛不衰,也许应归功于作曲者的匠心独具,抑或是出版商的精明,总之,这不能不说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

I. 世界钢琴十大名曲是那十首呀

NO.1 《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是Paul de Senneville(保罗·赛内维尔) Olivier Toussaint奥利佛·图森)作曲 ,而梦中的婚礼(法文是Mariage D'Amour)由理乍得克莱德曼演奏。

NO.2 《给爱德琳的诗》

理乍得·克莱德曼作了一首世界名曲《给爱德琳的诗》,自此,理查亦因而名扬国际,创下法国艺人在全球最高的销售记录。慈祥和蔼的脸庞如同他的音乐令人亲近与熟悉,保罗·塞内维尔至今依旧不断地创作浪漫唯美的音乐,因为他始终坚信,不论什么时代,都有人追求美的音乐。

NO.3 《水边的阿狄丽娜》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NO.4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着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NO.5 《致爱丽斯》

《致爱丽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1810年4月27日,相传是为其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而作。后来特雷泽将这个曲谱转送给居住在慕尼黑的女友布莱托露。德国音乐学家诺尔发现此谱,于1876年公诸于世。

诺尔称乐谱手稿题词为“献给爱丽斯作为纪念,4月27号,路·冯·贝多芬”,将“特雷泽”误为“爱丽斯”,因此就以讹传讹,“致爱丽斯”成为了正式曲名。

NO.6 《悲怆奏鸣曲》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

NO.7 《蓝色的爱》

保罗.莫里哀的名曲 流传最广的是理乍得.克莱德曼演奏的版本

保罗·莫里哀(1925.3.4—2006.11.3),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他音乐天赋极好,听觉灵敏,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

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通俗乐队的指挥生涯,由于为唱片公司改编音乐乐曲而名声日噪。196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着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指挥。

NO.8 《雨的印记》

Kiss The Rain ,中文翻译成《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NO.9 《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
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NO.10 《爱的纪念》

《爱的纪念》,又名《童年的回忆》《爱的克里斯丁》,是由理乍得·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名曲。共收录曲目10首。

(9)如何演绎俄罗斯钢琴作品扩展阅读

世界上最难的十首钢琴曲(排名不分先后)

1、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着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

2、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原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夫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

3、李斯特——“西班牙走私贩”幻想回旋曲。作于1836年,完美得表现了李斯特青年时代的奔放气息。由于它的难度巨大,被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描述为自己曾演奏过的最难钢琴曲。

4、李斯特改编——唐璜的回忆。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5、李斯特——死之舞

李斯特为钢琴和乐队所作的《死之舞》,作于1839年,题献给自己的女婿汉斯·吉多·冯·彪罗。

6、李斯特——诺玛的回忆

《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

7、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就连拉赫马尼诺夫都表示,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8、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9、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因为具有管弦乐队的效果和编排,故此曲难度极高,可以说是“各种高难技巧的大杂烩”,鲜有钢琴家能够完美地演绎它。

10、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

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着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

阅读全文

与如何演绎俄罗斯钢琴作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8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5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7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8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2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7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0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6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4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6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4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7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3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5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