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发射基地—俄罗斯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位于哪国境内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位于北纬46度、东经63度的哈萨克斯坦半沙漠地区,基地南北长50英里(约合80公里),东西宽80英里(约合128公里)。
❷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登录上火星
快了,看下面
俄全球招人登“火星”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2:40 新闻晨报
全球应征30岁上下女性是理想人选
作为太阳系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始终对这颗红色星球充满向往。你也希望成为“火星移民”吗?现在机会来了!俄罗斯宇航局的“火星-500”
试验计划正面向全球招募5名志愿者,一旦入选,你将有机会“乘坐”
飞船体验520天全封闭的火星之旅,并“登陆”火星。不过,这个“火星”是设在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基地内。
据《莫斯科时报》8月9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8月3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志愿者招募广告:年龄在25岁-50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首轮选拔;国籍和性别不限,俄罗斯和外国公民都可以申请;如果职业是医生、工程师、生物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将获得优先考虑;英语能力也是必备技能,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专业性的交流。广告称:“我们将组建一个国际宇航员机组,因此俄罗斯和外国公民都可以申请。”
实景模拟
将与“火星”亲密接触一个月
志愿者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截至8月9日,已经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墨西哥、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爱沙尼亚等12个国家的50多人提交了申请,其中包括3名女性。
申请者将接受生理和心理测试。首先是提交最近一个月的体检报告,通过初选的人再住院接受全面医疗检查。男女比例将在筛选结束后进行调整。根据美国科学家此前的研究,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女性患心脏病的几率要明显低于男性,适应能力更强,30岁左右的女性是执行火星任务的理想宇航员人选。
据悉,最终被录取的5名志愿者将分别担任飞船船长、随船工程师、随船医生和科研人员。他们将与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包括试验报酬等内容。研究所称,这项耗时520天的试验对参与者的身心条件和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因此选拔工作将十分严格和慎重。
志愿者就位后,“火星-500”试验计划将在2007年第四季度展开,虽然志愿者乘坐的“火星飞船”自始至终都不会离开地面,但所有的飞行、着陆环节都将按照真实场景一一呈现。
据俄罗斯宇航局介绍,模拟飞船由5个相连的密闭舱组成,内部总容积为550立方米,包括工作舱、储物舱、公共活动舱等。船长可以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变轨、起飞、着陆、对接等操作。飞船中的环境将考虑到真实飞行时的一切可能因素,包括空气成分、气压、温度、湿度、声压等,有时还要模拟失重状态。飞船上也配备了视频通讯系统,但信号传递将会出现延迟,这也是太空飞行不可避免的情况。
“火星”着陆也完全按照实景设计,研究人员专门修筑了一个类似火星表面的红色场地,土壤的颜色和质感几乎可以假乱真。5个飞行舱中的一个将用作登陆舱。志愿者将穿着宇航服踏上红色的“火星”。
520个昼夜将分成三个阶段,飞往火星(250天)、登陆并在火星停留(30天),返回地球(240天),根据具体情况,试验也可能延长至700天。
与“火星”亲密接触的一个月虽然短暂,却是整个旅程的关键,志愿者将经受长时间失重对身体的考验。在往返的路上,又包括在地球引力区沿螺旋轨道飞行、沿日心轨道向火星飞行、在火星引力区沿螺旋轨道飞行、沿环火星轨道飞行这几个阶段。
与世隔绝
不能抽烟喝酒只能种种花草
这次模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漫长的太空旅程对宇船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未来的载人火星之旅做好准备。在一年半里,5名志愿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任务控制中心进行沟通,登陆舱与母船之间也有视频通讯联系。和普通的工作一样,他们在飞船里也实行五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休息,不过也需要轮流值夜班。在接近“火星”时,他们的时钟将调整为火星时间———每天24小时40分钟。
志愿者每天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睡眠时间约为8.5小时,其余活动包括系统维护、科学实验、锻炼身体、体检等。在500多天里,他们要完成70多项生物医学实验。试验还会模拟出突发紧急情况,如仪器故障、身体不适等。届时,由于通信滞后,来自“地球”的帮助会非常有限,志愿者很多情况下要独立处理。试验期间,他们的口粮供应将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完全一致,抽烟喝酒是完全禁止的。
由于志愿者们长期生活在封闭空间,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很可能会产生孤独、寂寞、紧张等心理问题,对性需求的考验也是一大现实难题。在这次报名女性中,有一个是和她的丈夫一起提出申请的。据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发言人别拉科夫斯基说,即便他们被同时选中,也不可能被“正式”允许在试验期间过正常的夫妻生活。“除非他们想办法秘密进行。”
在俄罗斯以前进行的一次试验中,一名俄罗斯男航天员曾由于冲动,在新年时强行向他的同事、一名加拿大女航天员“索吻”。加拿大方面认为这次事件应该被作为性骚扰案件,俄罗斯付出了很大努力才说服这名加拿大女志愿者和她的同伴们,继续模拟完成了缩短到110天的试验。
为了帮助调节志愿者们的情绪,俄罗斯专家打算在飞船内开辟一间温室,作为“迷你植物园”,种植食用植物或美化环境的花草。此前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实验表明,种植植物对宇航员的情绪有积极作用。研究人员将观测大自然对志愿者心理产生的影响。
在整个任务期间,随船医师将负责监测、照料每个参与者的身心健康,并在突发情况时实施急救。任务控制中心还会试验通过视频为志愿者进行“远程诊断”的技术。
当然,如果志愿者的病情难以继续进行试验,“地球”工作人员将会进行干预,把他召回“地球”治疗,而其余人员将继续火星之旅。
□康娟(中国日报特稿)
在布什总统的号角下,正当美国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出台之际,世界上的另一航天大国俄罗斯也不甘寂寞和落后。近日,俄罗斯航天领域的一些专家纷纷在媒体的麦克风前大侃特侃俄罗斯对月球和火星探测的构想和宏伟蓝图,也希望俄罗斯早日恢复对月球和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第一副局长尼古拉•莫伊谢耶夫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的采访时说,今年年底前俄罗斯将制订2015年前联邦航天计划,恢复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活动可能要列入这一计划中。他还说,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探测月球和火星的方案,但暂时还不能确定哪一个方案将被最终列入未来的联邦宇航计划之中。
俄罗斯着名的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第一副总经理罗阿利德•克列姆涅夫说,上世纪前苏联时,他们的联合体中曾研制出传奇般的“月球车”。在后来30年的工作中他们的联合体一直没有间断对该项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了更加严肃的方案。如果俄罗斯将恢复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1年时间内我们就可以研制出新的月球车草图,再用2年到3年的时间研制真正的“月球车”。
在谈到对月球探测的意义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太空委员会委员埃里克加利莫夫认为,月球上的能源将能解决地球上的能源危机,月球上有大量的氚,从月球上获取的氚可用于热核聚变的燃料。另外,月球可以成为深空研究的前沿阵地,可以作为监测陨石、地球上危险事故的基地。
俄罗斯“能源”公司设计师列昂尼德•戈尔什科夫对载人火星的探测胸有成竹。他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的采访时描述到,俄罗斯对火星的载人探测活动有可能在10年之后开始。他说,“能源”公司已研制出能够载人和多次使用的登陆火星飞船。从技术的层面看,对火星的载人飞行能够在2014年完成。俄罗斯实现这项计划需要150亿美元的资金,是美国火星计划资金的10%。
他说,俄罗斯“能源”公司研制的火星飞船与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星辰”号公务舱相似。重达70000千克的载人火星飞船将在轨道上完成组装,而它的部件将用俄罗斯的“质子”运载火箭发送到太空,国际空间站将成为“太空组装者”的寓所。
列昂尼德•戈尔什科夫指出,载人火星飞船将安装使用太阳能电池的电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曾在和平号空间站上验证过。载人火星飞船探测活动将持续半年到2年时间。完成首次对火星的载人飞行的宇航员只能在火星轨道上工作,从火星轨道上将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然后,这个载人飞船将留在近地轨道上临时作为科学实验室使用。
列昂尼德•戈尔什科夫认为,火星载人飞船上最理想的宇航员数量为4名到6名。其中必须包括工程师、科学家和医生。医生很可能将成为飞船的指令长。他还说,女性能否参与火星飞行仍是个问题。一方面,女性可能成为宇航员男性集体中心理均衡失调的因素,另一方面,在意外情况下女性的行为要好一些。
“研究所已经选好了6名志愿者,他们将在封闭的训练舱里度过500个昼夜。我们正在准备对载人火星飞行进行大规模“预演。”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专家奥列格•加津科补充说。
俄罗斯科学院宇航研究所教授瓦西里•莫罗兹从理论上解释了探测火星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应该将火星看作生存的备用星球,一旦地球与宇宙中的庞然大物发生碰撞,人类可以移居火星。但他认为这是很遥远的事情,因为,要开发火星,人类必须要对火星大气层进行再处理。
但许多人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并不乐观。人们清楚地记得,人类企图对火星的探测已经开展了40多年了。其间向火星发射了不少探测设备。其中三分之二的火星着陆器因不同原因变成了太空垃圾。对于俄罗斯来说,开展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活动可能不太现实。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2002年俄罗斯的GDP不到美国的10%。另外,1996年俄罗斯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火星-96”的计划失败了。它的上面安装了许多非常昂贵的科学仪器。近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也未能成功着陆火星。“猎兔犬2”上的部分重要着陆设备是俄罗斯研制生产的,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个不好的过去。
对你有帮助吗??
❸ 想去火星探险满足你不出地球的”梦想“,这两个地方了解一下
想去火星探险?满足你不出地球的”梦想“,这两个地方了解一下?
01假如地球不再适合居住
在不少的灾难科幻片中,我们都曾经看到过,地球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这个时候科学家就会出现,证明现在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就是火星,甚至在如今也有不少仪器帮助我们勘探火星。
电影中,在经过研究之后呢?虽然火星可能适合任何人类居住,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火星不适合生存,火星表面大气稀薄,大气压力不足地球的1%,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少于1%。
虽然如此,仍有有着不少人想要去火星探险,最好是不要离开地球就可以,那么你需要跟着我一起去看看。
其实在我们的地球上有着两个地方,几乎与我们看到的火星相似,想要探险的话,就来这两个地方吧!
02新疆大海道火星基地
新疆大海道无人区,光是听着这个名字都可以让人有着无限遐想,神秘无比,地位位置:从敦煌往西经过哈密然后到吐鲁番,共500多公里的路途。
曾经这也是丝绸之路上最具传奇的一段路程,同样是我们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是目前已知的14条丝绸之路中最为神秘的一条。
想要进入这个地区,建议两车结伴而行,这里土质松软,经常会发生陷车的情况,并且在如此荒凉的地区没有信号,因此想要进入,需要寻求向导的帮助。
为何叫“大海道”?在这里你可以听到的是远处的驼铃声声,以及大海的波涛汹涌之声,“大海道”的名称由此而来。
深入之后,你会见到几个显眼的红字字母“MARS”火星,恭喜你来到了“地球”上的火星。
根据了解,该火星基地有着许多的太空舱胶囊,每个太空舱造价三十万人民币,在如此荒凉的地域中,可以看到如此先进的 科技 产品,实在非常的神奇。
而太空舱也能经历各种严苛环境的考验,可以在12级大风以及三伏高温等极端恶劣天气之中安好入住,为了尽可能的舒适,内置洗浴、空调等设施,让你身在火星,体验一把舒适的感觉。
03青海海西茫崖火星营地
第二个“火星”,一路穿过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地区,你就可以见到第二个“火星”,也叫“冷湖实验室”。
据说,这个地区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方,全年降水量不会超过16毫米,周围寸草不生,活脱脱的“火星”地面。
在这里水资源非常的珍贵,因此在使用卫生间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一行字,火星水资源珍贵,3元一次。
那么在如此荒凉的火星,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让人十分的好奇,而在这里还有一条十分着名的公路,叫做“火星1号公路“。
虽然地处荒凉,但是在荒凉的地方依旧有着十分美好的景色。
夜晚躺在地上,你可以看到美丽的星空,这里是你远离城市喧嚣,抛弃烦恼的最好选择,你会来到这样的火星探险吗?
如果地球真的有一天发生变故,我们需要移民到另外的星球上,你会适应吗?如果想要提前体验一把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将是你最好的体验之所,对于这样的“火星”你是否会有所期待呢?
❹ 火星基地不是梦科学家称有物种能在火星生存,可为人类提供资源
火星的表面积仅有地球的28%左右,其地核日渐冷却,已无法制造强大的磁场。而且火星大气不到地球大气的1%,并且还在流失,由于缺乏补充,最终可能消失殆尽。缺乏磁场和大气的火星等于在宇宙射线中裸奔。
火星不可救药地陷入更加荒芜、死寂、空旷的境地。
好在火星的水和二氧化碳还未被宇宙掠夺干净,足够提供制造有机物与氧气等资源的原料。让人类有机会在火星长时间定居。
由于火星距离太阳系的小行星带要近很多,而且小行星带几乎拥有无限的相对容易开发的资源,这让其成为了行星资源开发的最佳中转站。
人类现已进入探火新纪元,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中国都对火星趋之若鹜,试图在火星表面占有一席之地。
俄罗斯进行了“火星500”系列实验,中国建立了火星模拟基地,Space-X发布了殖民计划,NASA打造了火星基地实验室,他们各自向人类展示着征服火星的雄心。
基于火星恶劣的环境,人类几乎不存在改造火星的可能,世界各国的方案自然就都是建立大型封闭火星基地,在温室里培育用来生产氧气和提供食物的农作物。
但现在,我们有了新选项。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蓝藻可以在红色星球恶劣的大气环境下生长,人类可能第一次真正拥有了改造火星的机会。
蓝藻实际上是一种细菌,也称为蓝细菌。现已知存在约2000种蓝藻,主要分布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于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你甚至可以在温泉、冰雪,盐卤池、岩石缝中发现蓝藻。
蓝藻已在地球存在35~33亿年,是目前以来发现到的最早的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的生物,曾成功将地球表面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 现在,我们希望看见它在火星重现这一过程。
不久前美国bluShift太空公司发射了首枚生物燃料火箭,名为Starst 1.0。这是一个单级原型火箭,只能携带18磅有效载荷,它的目的是实现亚轨道空间发射。
恰巧,蓝藻中有一段酰基转移酶基因,可制造参与植物油合成的酶。即使只有少量的酶,在光的帮助下蓝藻也可以利用它从水和二氧化碳中产生油脂。
生物燃料火箭与能制造生物燃料的蓝藻,使我们在火星发射火箭,往返“地”“火”成为可能。
当然,蓝藻并不是全无坏处。不论土生还是水生的蓝藻皆含有毒素。不同种类的蓝藻含有毒素的类型不同,当中包括神经毒素、肝毒素、细胞毒素及内毒素等。蓝藻经常毒杀其栖息地周围的生物。
2020年5月份的下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博茨瓦纳的国家公园陆陆续续死了300头大象,之后的8月份,在津巴布韦边境的万基国家公园附近,一夜之间又多了20头大象的尸体。
神秘尸体的背后,正是因为大象喝了含有大量蓝藻毒素的水。
其中,肝毒素顾名思义,主要对动物的肝脏下手,有微囊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和柱孢毒素等几类。
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包括鱼腥藻毒素、石房蛤毒素和新石房蛤毒。
好消息是,有科学家正在研究怎么将蓝藻制成食物。
蓝藻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已知的、能够产生氧气的光合自养型微生物,且光合作用比植物更强以及具备极为顽强的生命力。蓝藻是地球氧气的主要贡献者,目前地球大气中有70%的氧气都要归功于藻类的辛勤劳动。
基于以上特性,德国的研究人员试图利用蓝藻,为宇航员随时提供维持生命的消耗品,例如氧气,食物。以保证火星 探索 计划的可持续性,并在未来几十年内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Atmos的生物反应器,模拟了火星大气的环境。生物反应器中还包含水和火星上发现的矿物混合而成的土壤混合物。
该系统由九个玻璃和钢制容器组成,经过仔细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并始终受到监控。
研究小组选择了一种固氮蓝藻(鱼腥藻)进行测试,随后发现,鱼腥藻生长迅速。不过,比起在地球环境下生长,还是略显逊色。但证明它能在火星环境下正常生长的事实已是巨大的进步,这表明在火星上的蓝藻的生长不必依靠地球的援手。
接着,为了评估在火星条件下生长的蓝藻是否还有其他用处,研究人员将其干燥并用作生长大肠杆菌的基质,使得大肠杆菌有效增值。
这表明可以通过从蓝藻中获得糖,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喂养其他物种,然后将其用于其他目的,例如生产药物。
就在不久前,更多人都还觉得在火星生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是停留在科学家脑中的幻想中。但随着研究的继续,越来越多的成果被揭露,火星居住似乎并非遥不可及。
也难怪马斯克的SpaceX打算在2050年之前将 100万人送上火星,并在火星建立人类的第二根据地。想必在很多技术成果披露之前,就早已听到风声了吧。
❺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法国的各大航天基地名称
各国航天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是发射航天器的理想场所。
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这里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以发射地球静止卫星为主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发射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发射区位于该市西北约60公里处,
始建于1970年,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
美国航天发射中心
美国航天发射中心包括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和范登堡空军基地。
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转附加速度,有助于卫星入轨。
自1950年7月首次发射“下士”火箭以来,先后发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土星v”火箭等,囊括了美国所有向地球同步轨道发射的任务;还是发射了“阿波罗”飞船、“天空实验室”及各种行星际探测器。范登堡空军基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面积约280平方公里。该基地最初为战略导弹基地,由于其地理位置可以向西发射高倾角轨道和极轨道卫星,弥补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只能向东发射的不足,所以后来被选为美国第二个航天飞机发射中心。
欧洲航天发射中心
欧洲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属圭亚那,占地约90600平方公里,属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领导,主要负责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探空火箭的发射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运载火箭的试验和发射。
圭亚那靠近赤道,对火箭发射具有很大益处:纬度低,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航程大大缩短,三子级不必二次启动;相同发射方位角的轨道倾角小,远地点变轨所需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轨道的有效载荷;向北和向东的海面上有一个很宽的发射弧度。目前,航天中心有阿丽亚那第一、第二、第三发射场,是欧洲航天活动的主要基地。
日本航天发射中心
日本有两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种子岛航天中心和鹿儿岛航天中心。它们都位于日本南部。
种子岛航天中心由竹崎发射场,大崎发射场及吉信综合发射场组成。竹崎发射场占地0.79平方公里,1968年开始使用,主要用来发射小型卫星,大崎发射场占地7.6平方公里,1975年开始使用,主要用来发射大型液体卫星,吉信综合发射场具有相当的现代化程度,可与卡纳维拉尔角的“大力神3”发射场相媲美,该发射场主要为适应“h-2”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而兴建。
鹿儿岛航天中心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城内,占地0.71平方公里,始建于1967年,主要用来发射探空火箭和科学卫星运载火箭。
[b]前苏联航天发射中心[/b]
前苏联的航天发射场共有三个,按其投入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为卡普斯金亚尔靶尝拜科努尔发射场和普列谢茨克基地。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最早是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建于1946年底,1962年开始用于发射卫星,但数量不多。
拜科努尔发射场于50年代后期建成,成为苏联最重要的一个导弹靶场和航天发射常从这里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
普列谢茨克基地原是一个洲际导弹基地,6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作为新的航天器发射常它几乎承担了前苏联全部军用卫星的发射任务,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军用航天器发射基地。
[color=Blue]一、卡普斯金亚尔靶场[/color]
地理位置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48.4°,东经45.8°,位于伏尔加河北岸,在横贯东西的公路、铁路线上,离下游重要城市伏尔加格勒约90公里。
环境
靶场占地面积6912平方公里,海拔30米左右,是一片地势平坦、人烟稀少的半沙漠区。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是“L”形发射常1947年冬,苏联在这里进行了数次V�2火箭的飞行试验。这里还发射过大量的探空火箭,从事宇宙生物学研究活动。
[color=Blue]二、普列谢茨克基地[/color]
地理位置
普列谢茨克基地的地理坐标是北纬62.8°,东经40.1°,位于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北部,在莫斯科通向阿尔汉格尔斯克的铁路干线上。
环境
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约100米,是一片辽阔的平原和沼泽地。
整个场区南北伸展约100公里,东西58公里。
设施
该发射场是在1965年由原来的洲际导弹基地扩建而成的。主要设施均分布在普列谢茨克市东南和东北部,卫星发射区主要集中在场区南部。它是前苏联主要的军用航天器发射场,发射的卫星主要是军用侦察卫星和其他各种导航、通信和气象卫星等。由于发射场所处纬度较高,可以利用高纬度来发射大倾角卫星,可以满足侦察卫星和气象卫星对地球进行大范围全球覆盖的要求。发射的卫星倾角为60�8~82�9°。该发射场曾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发射场,大约每周发射一颗卫星。该发射场的作用与美国范登堡基地相当。
基地的人员居住和生活在普列谢茨克市,该市是物资和后勤供应的集散地,市东有机常在该市的北部是基地的主要支援中心,在中心进行运载火箭�卫星的总装、测试等技术保障工作,然后通过铁路或公路运往发射常各种发射尝遥测跟踪站共有12处,各尝站之间均有铁路或公路联结。
在普列谢茨克基地发射的卫星运载火箭有东方号、联盟号、闪电号、宇宙号等。这些发射场同拜科努尔发射场东北翼所见到的布局相同,也有同样的铁路网与准备大楼相联系。
为了适应恶劣的北极天气情况,该发射场的发射台具有不同的设计。运载火箭不是直接竖立在发射台支架上,发射服务工作是借助于可滑动的转塔完成的。这种转塔是一个底座面积约200平方米,质量450吨,高100米的结构。这种转塔安装在铁轨上,其上面部分有一个特殊的起重装置,能使火箭处于垂直位置。该滑动服务转塔能遮盖发射台和火箭,因此,转塔能保证地面服务人员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和白天任何时间都能进行正常工作。
三、拜科努尔发射场地理位置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地理坐标是北纬45.6°,东经63.4°。它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境内,咸海以东约150公里,拜科努尔镇西南288公里处。
简介
拜科努尔发射场是1955年兴建的,1957年10月前苏联在此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就发射场的规模、设备数量和工作范围而言,是前苏联最大的航天发射场,相当于美国的空军东靶场肯尼迪航天中心。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工作重点是:发射载人飞船、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行星探测器,进行各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另外,还进行拦截卫星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试验。从这里发射的航天器包括早期的卫星、射向火星、金星和月球的探测器,以及后来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等所有载人飞船和礼炮号航天站及能源-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拜科努尔发射场由发射区、支援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1987年又在此发射了能源号巨型火箭。
❻ 俄罗斯神操作来了:要把核电站送上火星,为中俄基地提供能源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11日消息,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军火库”设计局建议,用“宙斯”号把核电站运送到火星轨道,不仅能给未来的俄罗斯火星基地提供能源,也能为中俄火星基地提供支持。此前俄罗斯与中国就曾合作探测火星,但无奈失败了,如今中国已经成功登陆火星,俄罗斯方面估计也想和中国合作 探索 火星。
“宙斯”号是俄罗斯用于深空飞行的核动力太空拖船,它的使用寿命很长,可以用10到12年。最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的传统火箭,核动力太空拖船的动力更强劲,可大幅缩短星球之间的行程时间。正因动力强劲,俄罗斯专家才想要用“宙斯”号来把核电站运到火星轨道,之后再通过降落伞让核电站抵达火星表面。在稳定着陆后,核电站被激活,就能够为火星基地提供能源,而核电站反应堆的基础则是核动力太空拖船“宙斯”号所研发的技术。
战斗民族的想法非常大胆,也很前卫,然而送核电站上火星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少呢?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钱不够、‘宙斯’号未成”。要知道,“宙斯”号的初步设计工作将耗资42亿卢布,约合人民币3.7亿元,这还没加建造核电站和其他人工费用呢,而且预计要到2024年7月才会完成。俄罗斯这些野心勃勃的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来支持,然而在2020年,俄罗斯的太空计划花费了约35.8亿美元,美国则为476.9亿美元,二者资金投入大相径庭。
其次,像‘宙斯’号这样的核动力飞船从地面发射时可能会造成核辐射危险。而且,把核材料放置在太空中并不安全,在航天器材重返地球时,很可能构成安全威胁。毕竟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都是一个个惨痛的经历,其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到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至今,切尔诺贝利都如鬼城一般静谧,伤痛和阴影留存至今。太空本就充满着不确定性,核电站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战斗民族的脑洞确实让人佩服,但目前也只停留在设想阶段,毕竟俄罗斯现在还没成功上过火星,目前只有美国和我国成功了。并且“宙斯”号还在研制的过程中,道阻且长,看来发射核电站到火星这事,俄罗斯得往后稍稍。
❼ 盘点地球上的“火星基地”,乍一看还真以为是火星
地球虽然是一颗蔚蓝星球,但也有许多地方和火星相似,除了空气、重力和辐射不同之外,乍一看上去还真以为是到了火星。人类为了模拟火星生存实验,纷纷在这些地方建造火星模拟基地,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地球上真实存在的“火星基地”。
1、夏威夷莫纳罗亚火山火星模拟器
2、犹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
美国西部犹他州沙漠是一片赤红的不毛之地,这里虽然比火星上更温暖,但地形和地貌跟火星上的非常相似。
犹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MDRS)坐落在荒漠深处,只有依靠定位装置才能找到这栋小型建筑,美国宇航局和非盈利科研组织“火星协会”都曾在这里进行过研究。
3、德文岛火星北极研究站
德文岛位于加拿大高纬度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周期性变暗、环境严酷,地表被岩脊、谷地和陨石坑所覆盖,被称为 “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环境的地方”。
这里拥有两个火星模拟站,一个是火星协会的闪光线火星北极研究站(F-MARS),一个是位于霍顿陨石坑边缘的Earthy Martian前哨站,不少研究人员在这里模拟火星生存。
以色列航天局在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带建造了一个火星模拟基地,主体是一个白色的“太空舱”,虽然基地大小只有50平方米,但在一片不毛之地中十分醒目。
以色里此举为了让自己的航天员模拟在火星上的生活,在完全与世隔绝下的情况执行各项探测任务,他们期望未来能与全球其它国家一同登上火星。
中东国家阿联酋也在建造一座模拟火星生存条件的“火星城”,他们计划用沙粒作为3D打印材料,耗资1.36亿美元计划在迪拜附近的沙漠中建造一座 科技 城,以模拟火星表面的生命特征来建造出现实模型。
科学家们将在这里研究火星生活,比如怎样确保能源、食品和水源的自给自足,如何在外星环境中进行农业种植,并且应对火星恶劣气候和热辐射。
❽ 火星基地在哪里
“火星基地”一般指航天基地“火星 1 号基地”,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
此地的戈壁滩拥有与火星最为相似的地形地貌特征。基地通过火星生存场景模拟、实体建筑仿制、科幻造景等手段,打造出了独特的沉浸式火星主题体验空间。
火星 1 号基地已获批成为甘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
火星 1 号基地的发展规划: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创事业部文创产品处负责人张书昀副处长表示,就未来生活方式、未来生活场景,将与火星1号基地搭建航天文创产品体系,共同推出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
在文创业态方面,火星1号基地通过“超级 IP”和“爆款思维”赋能原创设计,使文创产品变成“有故事”的物品,成为融合了人文、艺术、生活、创意、体验等功能的复合空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火星1号基地
❾ 人类能开发宇宙资源吗
茫茫宇宙是产生人类新文明的摇篮,在那儿人们可以寻找新的生活和生产资源,从而建立起崭新的生存环境,创建更加辉煌的第二文明——“人类地外文明”。毋须想象,人类进入太空开发宇宙资源,绝不是幻想,从60年代起,人类灵感的探针就已伸进了茫茫宇宙,几十年来,人类大胆地打开了一个个太空的窗口,用现代科学的手段,俯仰太空的各个角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征服了月球,美丽传说中的嫦娥仙子不再寂寞;人们又将视线转向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等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乃至太阳本身,继而探测的目光又穿出了太阳系,甚至进入了河外星系。一个个航天器在太空自由地漂行着,当然它们也肩负着人类付予的神圣使命:了解宇宙,认识宇宙,继而开发宇宙。“哈勃”望远镜是地球人类奔赴宇宙的视觉前沿,“伽利略”探测器监控着木星,“尤利西斯”探测器也时刻注视着太阳——这颗与现代人类最直接的恒星。太阳系下的行星始终在人们的认识与了解中,这其中,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最为全面,仅美、俄的各种火星探测器(如“水手”系列、“火星”系列、“海盗”、“火卫”、“观察者”等),自60年代以来数十次(至少26次以上)的发射,对火星的诸多情况都有了认识和了解,比如基本的大气参数、土壤结构、地形地貌等,甚至推测那儿可能曾经有生命的存在,相对于其他球体,那儿的温度(火星赤道温度为20℃,平均-60℃)、大气等环境,比较起来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天体,暂可算作是人类可能生存的第二支点、第二时空。火星对人类有着重要意义,人们不仅开始探测火星,连开发火星的计划也正在实施中,俄罗斯的“火星漫游车”计划开始实验,美国的“火星开拓者”也在开始建造,“火星94计划”、“火星96计划”相继出台,预计在2035年前后人类就可以在火星上居住了。火星基地的建成,也是人类飞出太阳系,奔向宇宙的“跳板”。
人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开发火星如此,开发其他星球、星系人类同样充满了雄心壮志,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平”号航天站能在太空中自由地穿梭和遨游,总有一天,人类的航天器能够飞出银河系,去那更加遥远的“世界”。我们相信,那边风景一定独特有趣,说不定那些飞碟的主人——外星人正等着我们去做客呢!他们会殷勤待客,在他们的时空下为我们展示一种更加灿烂壮观的“地外文明”。人类正需要创建一个崭新的文明,到时我们就可以和星系间的外星人自由来往了,那又将是一个更加辉煌无比的时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了。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时我们的生活是怎样一种情景:地球、火星乃至太阳系、银河系都是我们遥远的故乡了,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并不孤立固定地生活在某一个星球上,我们可以旅行生活般地在各个星系驻足,根据星系间距离的远近,我们将对一个个的星球、星系进行探索和开发,那时将获得许多现代人思想不可及、理论不可述的各种物质和材料,当然同时也包括各种现代人不可理喻的思想体系和时空观念,那时展示于人们面前的将是五维、六维乃至更多维的空间,再融入一种更加高级的文字,甚至根本不用文字,而代以一种更加高级先进的抽象工具。所有这些将是那时的人们创建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基本元素与工具,它们在现代人眼里就像那古埃及金字塔作为镌刻着人类史前文明的丰碑,让现代人感到震惊和无法理喻。
我们现在还生活在太阳系里,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的故乡却在逐渐苍老。太阳系中这个椭圆的梨,已在逐渐失去其光泽,人类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贫瘠,原来美好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日渐恶劣,人们已经不敢想象百年、千年后的地球居民将在怎样的一种环境下生存,人们已变得忧心忡忡。忧思、徘徊之后,人们找到了新的曙光,人类把目光投向了宇宙:茫茫宇宙是多么广袤无垠呀,那儿有无穷无尽的资源,而相比之下,地球却是苍老了(相较于自身可能存在的年龄),需要水、石油和其他资源,以满足其表面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到哪儿去寻找呢?唯有把探索的目光伸向空间,伸向宇宙,去开发、去掘取。于是现代的地球文明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生存变革,犹如一场飓风刮起来了,人们将告别地球这古老的故乡、古老的摇篮,去那茫茫宇宙,寻找新的时空,创建新的文明。
❿ 火星H基地的介绍
火星H基地,通过A-Z来命名的第H个基地。处在火星南极,占地面积两万亩。一个圆形透明的保护罩(A-G基地都采用的是半圆形的,不能防止来自地下的一些有害物质的威胁)将整个基地包围,保护罩最高处为三千六百多米。基地中央是一座超过地平面两千米的高山,基地里所有居民全部居住在山腰处居民区里。山底为飞船登陆场,各个基地通过飞船互相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