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间谍案如何收场

俄罗斯间谍案如何收场

发布时间:2023-02-10 21:56:31

1. 当年向全球公布出“棱镜计划”的美国特工,逃亡到俄罗斯7年,结果他怎样

还记得当年那个骇人听闻的“棱镜计划”吗?据说,美国政府在监控这个世界人们的一举一动,从个人信息到企业机密,从你的聊天记录到银行账户,都有可能早已被美国国安局窥视得一清二楚呢,真是令人细思极恐啊。时隔多年,当年爆出这个惊天大秘密的特工斯诺登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在当时他的处境可真是令人担忧啊,那他如今生活得如何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斯诺登曾经向20多个国家申请政治避难,然而大部分国家都为了不得罪美国而拒绝了斯诺登的申请。斯诺登的逃难历程实在是曲折。最终,俄罗斯顶着风险接收了斯诺登。俄罗斯认为此时的斯诺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时刻提醒着人们的网络安全问题。斯诺登也终于有了可以安定下来的去处。转眼间,“棱镜门”事件已过去了7年,斯诺登已经在俄罗斯组建了家庭,对方是一个俄罗斯女间谍,可见斯诺登如今的生活也是很幸福的呢。美国那段往事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2. 希特勒审讯“间谍”

1939年冬末的一个晚上,在瑞士边境的小镇上,随着几声枪响,一帮穿便衣的德国特工人员,冲入一幢亮着灯光的小楼,将元首希特勒下命逮捕的一个英国人抓获了。
当晚,又将这个英国人押上火车送往柏林。
这个英国人叫雅各布,是《泰晤士报》的一名普通记者,并不怎么出名。希特勒为啥对他深恨痛绝,命令党卫党头目希姆莱,跑到当时的中立国非将他抓捕归案不可呢?
原来,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许多报纸不断地登出这个战争狂人鲜为人知的很多秘闻,从他的嘴脸到怪癖、及生活上的各种异行陋习。例如,希特勒虚荣心极强,曾作过鼻美容手术;戴眼镜时,禁止任何人给他拍照;喜欢把刀子放入口中;喜欢在午夜乘车疯狂快车兜风;不愉快的时候会像女人一样哭泣;对牙医有一种特别的恐慌感,在拔牙时他会痛苦地尖叫――但是他又惧怕麻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杀人魔王见到血会感到不舒服等等……
希特勒为此深感震怒,大发雷霆,有关他的这些绝秘“隐私”,是什么人披露出去的?很快,情报部门就调查清楚了,并非他身边的人所为,而是一个叫雅各布的英国记者披露的,这让希特勒不可思议,这个远隔海峡的英国人,从何处如此详细地掌握到他的这些“隐私”,莫非有一种超人的特异功能不成?
希特勒便对希姆莱下令,无论如何要将雅各布抓获归案,他要亲自审讯这个“神通广大”的人物。
希姆莱诚惶诚恐,不敢有半点疏忽和大意。他马上派出大批特工人员,到处打听雅各布的行踪,很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抓住这个英国人。并将他押送到了柏林。
希特勒正在主持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一听说雅各布押到了,大喜过望,马上中断了会议。在希姆莱的陪同下,他跨进了囚室,而饿坏的雅各布,正在吃着看守人员送来的“早餐”。
希特勒先打量了一下雅各布,30来岁,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竟然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还穿着一件蓝格的睡袍,显然是在熟睡中被抓的。
希特勒开始审问:“你就是那个专披露我的‘隐私’、在欧洲各大报纸发表的 *** 记者吗?”
“不,元首先生,”雅各布放下手中的餐具,沉声地道:“我是一个极讲职业道德的记者,决非靠捏造什么‘隐私’出名。同样,我所报道的有关元首先生的每一条‘新闻’,不仅绝对真实,而且,都是有根据……”
“什么,你还敢为自已狡辩!”希特勒发怒了,接过希姆莱手中一叠厚厚的报纸,扔在雅各布面前,尖着女人嗓道,“快老实交待,报上有关我的这些‘隐私’,你是如何费尽心机刺探和窃取的?”
希姆莱也掏出手枪,对准雅各布的脑袋喝道:“回答元首的话,不然,我就枪毙了你。”
雅各布却镇静自若,耸了下肩,露出几丝嘲笑的目光:“这还要费尽心机‘刺探’吗?如果说窃取的话,我也只不过是每天坐在图书馆,喝着咖啡,翻一下来自德国报刊上的公开消息……”
“胡说八道,德国的报刊怎么会登有损元首尊严的文章?”希姆莱大声咆哮道。
希特勒也压根不相信,令人搬来一卡车的德国发行报刊,让雅各布找出登有他这方面的“新闻”。
雅各布便不慌不忙,从诸多的德国报刊中,找出了许多有关希特勒的‘隐私’,还用红笔在上面画上线条。其中有一条报道,是空军司令戈林与国防军学员的讲话,戈林吹嘘自己说:“我们元首平时不太注意社交仪表,是我教他如何正确使用刀叉,以及在饮用热咖啡时如何避免发出不雅的声音。”
还有一条报道,是希姆莱为鼓动学生加入纳粹的演讲:“我们元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仁慈之心,他不仅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也拥有庞大的鸟类饲养场,如果有一只雀死了,他会很伤心……”
希特勒顿时怔住了,哑口无言。雅各布的情报确实来源于德国的公开报刊,他只不过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富有价值的“蛛丝马迹”,“片言只语”,并将它们剪下贴好,再进行逻辑推理罢了。
雅各布不是间谍,希特勒从心里也佩服这个英国人,但为了给自己挽回面子,仍强词夺理,怒气冲冲对雅各布道:“不管怎么样,你没有采访我希特勒,也没有得到我允许,严重侵犯了我个人的‘隐私’。我不杀你,也决不会给你这种出名的机会!”
希特勒最后又神经质似挥起双拳,咆哮着说:“还有欧洲那些登过我希特勒‘隐私’的无聊报纸,战争结束以后,我统统都要告上帝国法庭……你走吧,我讨厌见到你,永远不愿意再见到你。”
希特勒唯一的这次审案收场了。雅各布死里逃生,也成了希特勒唯一释放的“间谍”。
?
间谍希特勒

3. 1974年,朝阳群众抓捕克格勃立大功,苏联方面多年不知是咋暴露的

前几日,着名钢琴家李某违法被朝阳群众举报后,“朝阳群众”这个特殊的组织再次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在近几年的 娱乐 圈新闻、法制新闻中,“朝阳群众”的存在感可是相当不低。

有人盘点了朝阳群众曾经举报过的违法犯罪的明星,竟达十几人之多, 其中不乏如宁财神一样广为人知的着名编剧。可见朝阳群众在面对违法犯罪时绝对是“一视同仁”,通通举报没商量。

在见惯了“朝阳群众”的神秘与强大后,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朝阳群众”是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P.S,其 他四大王牌分别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苏联克格勃,以色列摩萨德,英国军情六处。

少为人知的是,朝阳群众还曾经与其他王牌情报组织之一“交手”过——1 974年,朝阳群众协助警方抓捕住了苏联克格勃的间谍。

1974年1月15日晚,一辆牌照为“使01-0044”的白色伏尔加牌轿车悄悄驶出了苏联驻华大使馆,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北京的东北郊驶去,最终在西坝河桥附近一处较为阴暗的地方停了下来。

不久后,桥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他们似乎提了什么东西,向着西坝河桥下走去。两人离开后,这辆伏尔加轿车也快速离去了。

能够乘坐使馆专车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使馆的工作人员。令人疑惑的是, 苏联使馆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在很晚的时候去到北京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不是好好在使馆内休息呢?

答案很快便揭晓:过了一会儿,西坝河桥另一面出现了另外两人,他们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便交换了各自的物品—— 来者将自己所带的口罩交给了使馆工作人员,使馆工作人员将自己手上的深色旅行包递给了对方。

看几人沟通之顺畅,交换物品之迅速,显然不是第一次见面沟通了。但这次略微有些不一样:就在他们即将离开的时候,红色的信号弹蹿上了天空, 三百名早就埋伏好的警察和朝阳区群众冲了过来,将这四人绳之以法。

直到被抓捕,苏联使馆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这次接头如何被泄露了消息。

很快,中方紧急召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将五名从事间谍活动的苏联使馆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予以驱逐出境。

人民日报在五天后便报道了整个事件, 1月23日,《人民日报》再发文报道《苏修间谍落网记》。 作为我国的党报代表,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官方态度,中国相当于揭下了苏联的遮羞布。

据说,此事令当时的克格勃头目安德罗波夫恼火异常,他认为此事让克格勃丢尽了脸。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间谍如何败露对于苏联方面来说都是一个谜。 中方心中当然清清楚楚,这次特大间谍案破获的关键,就是间谍本人——李洪枢。

对于李洪枢的出身有着不同的说法。有媒体报道称,他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解放后家庭成分被划分为地主;他因此而不甘心,于1967年非法越境进入苏联。

根据李洪枢自己的说法, 他是黑龙江双鸭山人,当年偷渡是为了“探亲”——他的兄嫂于早几年的时候偷渡边境,跑到了苏联生活。

早年偷渡到苏联生活的兄嫂成为了李洪枢叛国的理由:他说, 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在苏修手中,他才不得不为苏联谍报机关效力的,否则他亲人的安全将无法得到保证。 这种说法真实性已经无法考证。

“偷渡”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词汇,我们一般所见的是其他国家的人通过边境想要偷渡到我国。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中苏边境偷渡到苏联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但是无论何时,“偷渡”都是妥妥的犯罪行为,一旦发现肯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中苏关系已经恶化的20世纪70年代,偷渡到苏联的人都会按叛国投敌论处。

当时的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什么程度了呢?珍宝岛事件之后,苏联组织了上万人的游行队伍,轮番到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前示威。

说是“示威”,实际上无异于攻击——游行队伍拿着砖头、墨水瓶等硬物砸向大使馆,导致主楼和两侧宿舍楼一至三层的窗户几乎全部碎掉了,某些地方四层的窗户也碎掉了。

而当中方大使馆试图缓和关系,邀请苏联外交部有关人员于1971年2月9日到使馆观看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时候, 苏联《消息报》很快发表了一篇文章攻击《智取威虎山》。

显然,作为苏共官报,《消息报》的态度代表了苏联官方的态度。因此,我方大使馆经请示取消了电影招待会,并严正指责苏联的行为影响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偷渡到苏联的人被判定为“叛国”是不冤枉的。

而这些偷渡客中,的确有很多出卖了自己的祖国—— 最开始的偷渡客提供给了苏联方面一些情报,包括地方党组织结构、人员名单、驻军情况等。 这让苏联情报部门意识到了其中隐藏的机会。

因此,苏联开始将偷渡客划分类别,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类是几乎不能给苏联提供任何情报,本身也没有价值的人,他们会被遣送回国。

第二类是一些中俄混血儿,或者地方党政干部,苏联允许他们定居境内。

第三类是一些比较聪明,有特殊身份或掌握一些特别技术的人,这些人经过情报部门的考察和培训后,会成为间谍派回中国国内。

李洪枢就属于最后一类。专案组成员刘复之的回忆录中写明了他受到重视的原因—— 李洪枢是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生。

据李洪枢自己的供词所说,他于1967年4月偷渡到苏联,1970年便被送去莫斯科,接受苏联国防部军事情报机关的特务训练, 并于1972年6月接受派遣任务从新疆额尔齐斯河口越境潜回国内。

看这已经堪称成熟的培训流程,偷渡回国的口岸选择,可想而知李洪枢虽然是这批被培训的偷渡者中最出名的一个,但绝不是唯一一个。

这一点,当时我国的公安部门也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在李洪枢偷偷潜回国内后二十几天,我国安全机关已经秘密逮捕了他。

当年叛逃出国,在苏联接受了好几年训练的李洪枢,在思想上已经非常抗拒自己的祖国了。

因此,当我国安全机关试图逆向利用他的时候,李洪枢表现出了极端的不配合——他始终沉默着,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也不配合任何行动。 中途,他甚至偷偷逃跑过一次。

之前被捕的时候因为事发突然,李洪枢没有来得及向自己的上峰通报。而这次逃跑的时候,李洪枢借机给苏联大使馆打了一个电话。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苏联大使馆没有将他的求救当回事儿—— 也许是因为时间紧迫,他没有讲清楚;更可能的是,苏联方面原本就不缺这一颗“棋子”。

很快,在一片高粱地中,李洪枢被再次捕获。仍然不配合的他甚至没有在一开始就交代自己曾经给苏联大使馆打过求救电话的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引起了中共中央最高层的注意—— 周总理亲自指挥此案, 并成立了以解放军少将李震为组长的专案组,组员包括时任北京市市委书记、北京卫戍区司令、北京市公安局正负局长等。

可见,当时中国在反间谍上绝对是下了苦功夫。

李洪枢本人倒不至于这么重要,毕竟他刚刚偷渡回国内,还没来得及给苏联方面传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突破口: 证明苏联在不断向中国派遣间谍,也是中国撕开苏联在中情报组织的豁口。

可惜,这个“豁口”在二次被捕,明知道逃掉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他的沉默,展现出不配合的态度。

这也难怪,毕竟一方面他接受了苏联多年的洗脑, 另一方面他也担忧自己的安全和前路:谁会相信一个投敌叛国的人呢?

专案组为了撬开他的嘴,让他能够反过来为我们所用耗尽了心思。最终,决定采取软化的政策。

成员们吃住都同李洪枢在一起,就连办案的时候都不避着他; 中央还特别交代,谁都不需对李洪枢怀有敌意,当着他的面说话不可以吞吞吐吐,不可以造成新的隔阂。

专案组成员们身体力行,努力将李洪枢当作自己真正的“同志”。他们一起吃喝,甚至一起打扑克、一起聊天。

李洪枢的心思也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发生着变化。 他开始不用敌对的眼光看大家,不时时刻刻摆出一副防御的姿态,可以跟大家一起开玩笑,甚至一起玩了。

有一段时间,李洪枢的纠结是非常明显的。他有的时候会和大家一起笑,有的时候却坐在角落里心事重重的样子;有的时候跟大家一起吃喝,有的时候却会绝食,什么都不干。

任谁都看得出来,李洪枢已经有所改变,正在和被苏联洗脑的自己作斗争。专案组成员们将这一可喜的变化汇报给了周总理,总理批复道: “对李洪枢继续采取感化政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洪枢原本就是中国人,在感受到来自同胞的温暖后,他转变了, 同意作为 “双面间谍” ,为中方所用。

专案组也进行了下一步:麻痹苏联情报组织。他们请示总理,先让李洪枢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给苏联情报组织,以迷惑对方。

例如,在国防部长换任的时候,提前三天告诉李洪枢谁即将继任国防部长一职 ,三天后这个消息才会见报。

尽管只提前了三天, 但是这个情报证明了李洪枢可以窥见中央高层的任命,会让苏联方面感受到李洪枢的价值。

有些情报则是故作神秘,例如东北某地近期突然隆起一个土包,有可能是军事工事等等。还有一些真真假假的部队调动,既保持李洪枢的价值,真假参半又能够迷惑苏联军方。

很快,李洪枢接到了新的任务,要求他在黑龙江甘南县与苏联情报人员碰面。这是他们一早就确认好地接头点,但是距离北京太远了。

专案组成员们也十分纠结——太远了,行动不便,而且也怕李洪枢在路上跑掉。 思前想后,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几名专家陪同李洪枢一起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了甘南县。

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李洪枢没有逃走,还在这儿接到了最新指令: 1974年1月15日晚八点半,在北京东郊西坝河桥下等待接头。接头人将给他最新的电台、密码、手枪和活动经费。

专案组们努力了近两年时间,不断感化李洪枢,“放长线钓大鱼”,终于有了收获。他们高兴地将最新情况报告给了总理,总理也说: “可以破案了!”

在警方力量不够的情况下, 朝阳群众自觉组织起来,帮助盯梢,排查周边可疑人员,以及服从专案组成员安排提前撤离西坝河一带。

就连附近居民家的狗也被喂了酒馒头,醉倒后被塞到了床底下。 在实施抓捕的时候,群众们主动成为了候补力量,帮助警方捉拿犯罪嫌疑人。

那天,苏联方面联络人按照原计划出发。为了保证隐蔽,他们做了许多准备。

乘坐在那辆使馆专车中的一共有五个人,分别是苏联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马尔琴柯夫妇、三等秘书谢苗诺夫夫妇和武官处翻译科洛索夫。

其中,负责下车与李洪枢接头的只有谢苗诺夫和科洛索夫两个人,其他三个人都是他们的掩护。 为了在中途停车的时候不易被发现,他们还改装了 汽车 的尾灯,使之在踩刹车的时候不会发亮。

夜晚九点十分左右,两位驻华使馆秘书躲进了桥洞里;约过了二十五分钟后,李洪枢和另一名同伙前来接头。

几个人简单对了暗号后,李洪枢便给出了准备好的线索——用密封塑料底封在了白口罩内部,谢苗诺夫则给出了装着新电台、经费的旅行包。

就在此时,我公安机关同民兵、群众一起一拥而上,将几人顺利抓获。证据也没有被错过—— 谢苗诺夫为了脱罪,将白口罩扔进了附近的河沟里,但是被朝阳群众们捞了起来。

这只写了中国重要情报的白口罩,以及手提包里的电台联络频率时间表,苏联特务机关的“指示信”,在中国秘密建立反革命组织的纲领等成为了最好的证据,几人在进行特务活动而不是什么其他的“朋友会面”的事实板上钉钉。

而这一切不仅被参与行动的人看在了眼里,也被到来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恰在此时,那辆小轿车在兜了一圈后回来了,它是来接谢苗诺夫和科洛索夫回使馆的。

于是,车上的三名协助从事间谍活动的人也一起被抓捕归案。这天晚上车上的五个人,便是后来被驱逐出中国的五名苏联外交人员。

此案破获后,总理十分高兴,说道: “你们立了一大功,李洪枢也立了一大功。”

因此,为了让他安定地生活下去, 李洪枢改名换姓,成为了北京的一名普通公民,被分配到北京一个工厂工作,娶妻生女。 他人生中传奇的部分就此谢幕。

对于苏联和中国来说,间谍抓捕归案、驱逐出境只是开始。接下来,中苏之间还有一场“仗”要打—— 一场舆论宣传仗。

中方详尽的长篇通讯引起了国际 社会 的轰动,苏联名望一时之间大跌。尽管各国都免不了存在间谍活动, 但这样被赤裸裸地揭露出来,其他国家就算是出于维护自己“正义”形象的需要也要谴责苏联。

一向与苏联水火不容的西方报刊全文转载了这篇通讯,并将其中的细节专门拿出来津津乐道,甚至有报刊评价称这是 “詹姆斯·邦德系列故事的中国现实版”。

中国这次间谍案也使得很多国家引以为戒,开始寻找并驱逐国境内的苏联间谍。

为了进一步进行反谍宣传,公安部专门举行了《打击苏修间谍展览》,一些国家领导人、外国兄弟党负责人都曾经前来参观过。

1977年,国内还以李洪枢一案为原型,拍摄了许多部反国际间谍的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叫做《熊迹》。

这些影片无不揭露了克格勃特工的活动,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欢迎。

苏联方面不甘示弱,曾经策划过一起“间谍案”诬陷中方大使馆成员。这名不幸的外交人员名叫关恒广。

当时,中国已经预计到了苏联可能会抓一名我方外交官,于是紧急通知驻苏大使馆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大使馆也通知了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不出门,全部在家休息。

然而还是有一人被抓住了,此人就是关恒广。在苏联大肆调查下, 终于找到了这名已经在回国探亲途中的中国外交官,当时他乘坐的火车已经到了西伯利亚境内。

克格勃立刻派出特工用飞机追赶关恒之所在的火车,准备用他来“交差”和反诬陷中国。

1974年1月19日,中国抓获苏联间谍四天后,在已经接近中苏边境的苏联伊尔库茨克市,苏联特工终于登上了关恒广所在的火车,并径直奔向了他所在的车厢。

刚好,关恒广身边的座位上没有人。于是,克格勃的计划上演了:

无辜的关恒广当即被克格勃特工抓了起来,用直升机押送回莫斯科。紧接着,苏联效仿中国的做法,以 “企图向苏联女公民索取军事性质情报” 的罪名将关恒广宣布为 “不受苏方欢迎的人” ,被限期离开莫斯科。

当然,关恒广回到国内后受到了热烈欢迎,被带上了大红花,也被告知: “你受委屈了!”

苏联方面的“反击”没有到此为止。时隔四十年后,俄罗斯《绝密报》在2014年12月披露了当年的另一个内幕: 苏共中央秘书处也曾决定 “用从特殊渠道获得的一些材料制作称影视片,揭露中国情报机构特工的活动。”

安德罗波夫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惜,正如《绝密报》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间谍材料中几乎不含任何细节,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空穴来风的宣传品。

因此,他想要像中国的反谍宣传片一样为大众所知、甚至向全世界播放,基本都是一个空想。

甚至,安德罗波夫还曾经设想这种影视作品可以 “降低中国情报部门反苏的侦察、破坏活动的规模” ,还可以在国际 社会 上 “营造对我们(苏联)有益的 社会 舆论氛围”。

显然,粗制滥造的影片和真实的故事是不一样的,安德罗波夫所设想的一切都不可能成真。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克格勃出品的第一部反映“中国间谍”的作品《郭秀山的供状》在苏联国内收获最多的评论是: “无聊之作!”

在中苏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宣传与反宣传活动更多出于政治目的。好在这场闹剧最终也迎来了结局: 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做出了许多弥合中苏关系的努力。

继任的安德罗波夫在大势面前也没有坚持自己的个人立场,而是主张“改善中苏关系”。因而,这场间谍宣传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4. 俄罗斯为什么毒杀间谍

英国指责俄罗斯毒杀间谍案,确拿不出任何证据。而且,被毒杀的间谍父女早已离开俄罗斯很多年了,对俄罗斯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了,俄罗斯完全没有必要杀掉他。我认为,这很可能是丧心病狂的美国,指使英国给俄罗斯栽脏。美国已经开始对敌对国家下手了,与中国开打贸易战,撕毁与伊朗签定的弃核协议,加大围堵俄罗斯。很明显,这只是美国敌对行动的开始。

5. 美俄间谍交换事件的延伸解读——美俄“间谍门”背后有玄机

来自《中国青年报》
10名被美国逮捕的俄罗斯间谍8日在出庭时认罪,法庭立即宣布将他们驱逐出境,以交换4名被俄罗斯定罪的西方间谍。与此同时,被俄指控为美国中情局工作的前科学家苏佳金已经在当天抵达维也纳,等待美俄两国完成谍换谍的交易。这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间谍交换行动。但美俄这一次“间谍门”充满了蹊跷:事发突然,抓捕规模极大,但又草草了结。
尽管10名俄间谍嫌犯认罪,并公布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在8日出庭的过程中压根儿就没有交待他们在美国充当俄罗斯间谍期间到底从事了什么“间谍行为”,只是说他们有“掩护身份”,为俄罗斯“从事秘密工作”。
此间不少美国媒体报道称,这些嫌犯搜集的所谓“情报”,充其量也就是些公开资料,在美国报纸或一些智库的网站上都能轻易获得。除此之外,就是找一些美国人聊天获取一些信息,这些美国人还不是什么关键部门的重要目标,对美国“国家安全”构不成什么威胁。如此“间谍”,美国联邦调查局竟盯了10年时间,而且实施如此大规模的抓捕,实在令人费解。
就在6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来访的俄罗梅德韦杰通过“汉堡外交”,在一家汉堡店畅谈美俄关系的“美好未来”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对俄罗斯间谍实施了大规模抓捕。
此间有消息爆料称奥巴马感到非常“震惊”。当时联邦调查局提供的理由是,10名嫌疑人中有一名准备潜逃,一旦成功将会使联邦调查局10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其后一段时间举行的多个新闻发布会中,每当有人问及“间谍门”,无论是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还是国务卿希拉里,以及国防部长盖茨都众口一辞:此事是司法事件,去问司法部。
有分析指出,奥巴马在这一事件中被联邦调查局“绑架”了。从奥巴马政府官员的这些话中,明显可以感觉到对司法部的不满。
从抓捕行动再到最后美俄完成间谍交换,也就短短10天时间,这对于美国习惯的旷日持久取证、庭辩而言显得有些“另类”了。另外,美俄双方高层都尽力淡化事件影响,对此事讳莫如深。双方都公开强调,这不会影响美俄之间的合作关系。
美国西北大学俄罗斯问题专家杰弗里认为,自从1571年至1584年弗朗西斯担任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间谍头目以来,每个国家向目标国派遣间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美国和俄罗斯相互派遣了大量的间谍,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只不过对于存在于本国的对方间谍,有的反间谍部门已经掌握,有的并不清楚。因此抓捕间谍时机、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司法斗争,而是外交手段。
从此次美俄“间谍门”发生的时机、结案速度以及双方表态可以看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并非出于奥巴马及其安全顾问班子的意愿,而是司法部独自导演的“一场戏”。
前一段时间在削减核武器、制裁伊朗等一系列奥巴马外交政策重点议题上,俄罗斯都表现出了非常合作的态度,奥巴马上任以来美俄关系成功得到“重启”。
况且,抓捕时机恰逢梅德韦杰夫访美,两国元首正在建立“私人友谊”的当口,奥巴马没有任何理由用“间谍门”来破坏美俄两国关系的良好氛围。由此看来,司法部的动机就值得玩味了。
此间有分析指出,司法部行动的背后,有一股“共和党”以及“鹰派分子”的阴谋气味。在奥巴马“重启”美俄关系,双方在多边国际格局中合作渐入佳境的时候,美俄如果因“间谍门”而闹僵,那奥巴马“无核世界”、“气候变化”、伊朗无核化等一系列外交目标将化为泡影,当然得益最大的就是在野的共和党。
随着11月美国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斗争日渐白热化。双方利用一切可以炒作的议题,如国内的移民问题、就业问题;国际方面的以色列扩建定居点问题(影响到国内势力庞大的犹太选民)等,给对方使绊下套。“间谍门”,有可能是共和党向民主党使出的又一招数。

6. 为何中国间谍被判重罪而俄罗斯间谍却被释放回国

俄罗斯间谍没让人抓住把柄,而且碍于面子,国家也不好要尸体,一般很少有枪毙的,原来台湾跟大陆你死我活的,可能跟人要尸体吗。。。。。。现在被抓住的间谍基本都是谈判的砝码。况且中国这种事又不是没干过,而且枪毙了。只是很少报道,很多年后才说。

7. 俄罗斯官员密集发声怎么回应前特工“中毒”案的

3月17日消息,俄罗斯多名官员16日密集发声,谴责英国调查俄前特工“中毒”案的言行不符合法律程序,敦促英方与俄方合作调查此案。

据报道,俄罗斯前情报人员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4日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街头昏迷。英警方说,两人中了神经毒剂。英政府称俄罗斯“极有可能”与此事有关。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4日说,英国已决定采取包括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在内的一系列报复措施。

斯克里帕尔现年66岁,1999年从俄情报总局退役,2006年由俄法庭判处监禁,罪名是向英国军情六处提供俄在欧洲国家特工人员名单。2010年,俄罗斯与美国交换落网谍报人员,斯克里帕尔获释并定居英国。

8. 二战后着名间谍案例

  1. 1985年9月爱德华·李·霍华德成为第一位公开叛逃苏联的美国情报官员,他的叛逃,引起了美国情报界的一场大地震。因为他的叛变,美国情报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2. 1940年夏天,28岁的“间谍王子”哈罗德·金·菲尔比在克格勃的指示下,加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出色表现,他很快升任军情五处处长。1949年,菲尔比被英国政府派往华盛顿,成为英美情报交流系统的首脑人物,同美国中央情报局往来密切。罗斯福、丘吉尔、杜鲁门等人都曾给予他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大批情报被菲尔比源源不断地送往苏联。1963年7月,菲尔比回到了莫斯科,他的叛逃轰动了整个世界,更让美英情报机构丢尽了面子。为表彰他的功劳,苏联将最高荣誉“红旗勋章”授予了菲尔比。此后,菲尔比在莫斯科开始了平静的生活。1968年,他出版了自传体小说《我的无声战争》,此书曾畅销多国。1988年,76岁的菲尔比离开人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3. 1985年8月1日,克格勃官员维塔利·尤尔钦科上校在罗马,走进了美国大使馆的大门。他的叛逃,使自己成为冷战期间叛逃西方职位最高的克格勃官员。令人惊奇的是,负责审问尤尔钦科的却是克格勃安插在中情局的间谍瑞克·艾姆斯。艾姆斯对尤尔钦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审问,虽然尤尔钦科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但他的供词却全部落到了苏联人手中,因此并没有对苏联间谍网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因为中情局对尤尔钦科监视过严、审问过多,并且利用他的叛逃,大搞政治宣传,令尤尔钦科产生了反感心理,开始反思自己的叛逃得失。1985年11月2日,尤尔钦科在抵达美国3个月后,成功地摆脱了盯梢的中情局特工,跑回了苏联大使馆,然后回到苏联。更不可思议的是,尤尔钦科回国后没有受到苏联政府惩罚,而且还返回了克格勃工作,只不过职位大大降低了,直到1993年退休。

  4. 拉斯特沃罗夫是二战后苏联在日本最成功的间谍,他独辟蹊径,在被苏联关押的数十万名日本关东军战俘中发展了大量间谍,其中光将军级的间谍就有180多名,这些人回国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就在拉斯特沃罗夫事业大获成功时,自家后院却“起火了”。当时的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利用职权霸占了拉斯特沃罗夫的漂亮妻子。拉斯特沃罗夫咽不下这口气,逐渐萌生了叛逃的念头。经过长期酝酿,1954年1月24日晚上,他找到了自己的英语教师——一位中情局美女间谍求助,并在这名“女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地来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

    叛逃后的拉斯特沃罗夫供出了所有秘密,还接连于1954年11月和12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披露了克里姆林宫高层的权力斗争内幕、朝 鲜 战 争内幕等机密,令苏联高层极其恼火。随后,拉斯特沃罗夫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原来,拉斯特沃罗夫已化名马丁·西蒙,并加入了中情局。中情局为他的“叛逃”提供了补偿:曾帮他叛逃的“美女教师”成了他的妻子,并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为表彰他的“卓越”贡献,中情局局长杜勒斯还专门向他发了封“感谢信”。

    2004年1月19日,83岁的“西蒙”病死在美国,在他死后8个月,俄罗斯《绝密》杂志才揭露了“西蒙”的真面目——拉斯特沃罗夫中校。

  5. 此外,二战结束后,以色列的摩萨德在世界各地暗杀原纳粹分子也算是间谍案

  6. 斯 诺 登事件,这个自己网络吧,发出来会被和 谐的,还有这几天德国的窃听事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3年德国就发现了一名美国的间谍

9. 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那么俄罗斯的背叛者都是什么下场

前几天,俄罗斯的“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连同他的女儿在英国一家超市,因接触神经毒剂而昏迷,生命垂危。为此俄罗斯与英国方面又开始了嘴炮。英国含沙射影指责俄罗斯应该为此负责,而俄罗斯方面则称这是一起写好剧本的针对俄罗斯的阴谋。

PS:事件有两个疑点,第一,克里斯帕尔是2010年被交换获得自由的,为什么俄罗斯8年之后才动手:第二,2018年俄罗斯大选在即,基本没有悬念的普京为什么会在这么关键的时期出幺蛾子?

通过克里斯帕尔中毒事件,很多人肯定想知道俄罗斯如何对付叛徒的。其实很简单:杀。

1965年,俄罗斯轰炸机机长亚历山大·布特科夫和领航员被策反,在杀害了三名战友后驾机飞往丹麦。最后,他们到达了美国本土,并每人获得60万美元奖励。5年后,布特科夫在家中被人暗杀。兇手在他身上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复仇",落款是被其杀害的三名飞行员的名字。

利特维年科,前苏联克格勃上校,2000年离开俄罗斯前往英国,其后出版两本批评普京政府的书籍,并称基地组织骨干人物曾接受俄罗斯方面特训。2006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突感不适送院,最终不治身亡,化验结果显示死于钋-210中毒。

2010年7月,俄罗斯双面间谍特列季亚科夫在美国身亡,此人曾是俄对外情报局特工,1995年至2000年在联合国工作,负责搜集美国情报。后来叛逃美国,替中情局效力。特列季亚科夫提供了大约5000份"绝密"电报和100多份分类报告,被视为美国反间谍史上最优秀的新兵之一,同时也是待遇最优厚的俄罗斯变节者。2008年,特列季亚科夫出书披露俄情报机关秘闻。两年后,他在佛罗里达州寓所内猝死,其家人没有透露死因,不过有消息称是"吃肉噎死"。

1989年5月20日,俄罗斯飞行员亚历山大祖耶夫驾驶装备部队才几星期的米格-29型战斗机从苏联茨哈卡亚机场叛逃,降落在土耳其的一个机场。他走出机舱后的第一句话是:"我将要成为一个美国人了!",随后,美国为其提供政治庇护,最大限度的榨取有用价值。2001年6月14日,祖耶夫在驾驶一架雅克-52飞机时坠机身亡。十年之后才动手,或许是因为受到苏联解体,无邪顾忌的原因。

1940年8月间的一天,前苏联流亡政治家托洛茨基在墨西哥城的寓所内被袭击,一名叫拉蒙的人,手持斧头猛砍托洛茨基的头部,最终不治身亡。1978年,在拉蒙死后,他被安葬在了前苏联的英雄公墓中,他的邻居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双面间谍”菲尔比。

英国终于怒了。俄罗斯对待叛徒从不手软。我来盘点下这些年俄罗斯都对那些背叛着实施了惩罚。

2006年,俄罗斯前情报官员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中毒事件。他在叛逃英国后归化成为英国公民,成为英国第一个因放射性同位素钚210中毒死亡的人。

2011年,报道称俄罗斯商人佩皮里切尼被列入俄罗斯财政部盗窃案的死亡名单。逃到英国后死亡,发现他胃中有名为“钩吻”的草药的残留物。

2013年, 在英国流亡的俄罗斯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西南家中死去,尸体有缠着绳子。

2016年,利特维年科钚中毒的政府专家潘彻在访问俄罗斯过后5个月死去。加上最近这起斯克里帕尔的军用级神经毒剂事件。

俄罗斯是个睚眦必报的民族。 历史 上看他们极为好战。侵略成性所拥有的国土多数为侵略而来。欧盟一直对俄罗斯是又恨又怕。普京本身就是克格勃出身。对待背叛者绝不手软。

他们分别逃往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法国等国。

举例来说明俄罗斯对于叛徒的残酷惩罚。弗拉索夫是其中一个典型,他在背叛了国家之后投降美国人,他觉得落在美国人手里怎么也比落自己人手里强,可是他忘了美国人会为你一个小小的弗拉索夫得罪斯大林吗,干脆就直接将所有被俘人员全部移交给斯大林,斯大林明令,所有军人到西伯利亚对叛徒进行绞刑,而且全国直播,于是在无数人的共同注视下,在冰天雪地中,叛徒被一个绳索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所以他们那里叛徒少。

最近英、俄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就是因为叛逃至英国的俄罗斯双面间谍克里帕尔一家疑遭俄罗斯特工街头毒杀。克里帕尔原本是俄罗斯特工,负责搜集英国情报,后被英国特工策反,出卖俄罗斯,导致俄罗斯在英国的特工全军覆灭。2010年,英俄两国进行了间谍交换,克里帕尔成功地留在英国生活。对于这样的叛逃者,普京是绝对不会原谅的,无论你跑到天涯海角,都将被追杀!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俄罗斯,大多数国家都会这么干的!

背叛不可原谅你说的那么光明正大干嘛?有些肮脏的事情就是你想原谅就原谅你想不原谅就不原谅的,人的内心都是肮脏的。你不知道谁是正直还是人面兽心的人。哎呦,背叛不是不可原谅,那要看背叛的大小。你说不可原谅,那如果那是你的亲人,你也会说来人把他杀掉吗?所以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这不仅是当今俄罗斯的原则,苏联时期也是如此。所以 历史 上,凡是背叛,特别是背叛带来重大损失,背叛者一般难逃厄运。这是不是和俄罗斯民族本性有点关系。

其实美国虽然嘴上不说,行动上也毫不逊色于俄罗斯。美国情报机构的惩处手段也是臭名昭着。斯诺登也就是在俄罗斯避难,美国鞭长莫及,否则斯诺登也不会有好下场。

只有中国共产党非常传统,正规。过去周恩来领导情报机构,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暗杀,美人计”等特殊手段……。

普京说的没错,对于可耻的背叛者就是不能原谅。不仅俄罗斯,任何国家都这样。

法国是欧洲 历史 上惩处叛国者最多的国家。1944年,法国锄奸行动席卷全国,仅帕米小城就枪决了40多名叛徒。其中包括"从足球队队长到纳粹刽子手"的卖国贼维拉普兰。他被称为"法国 历史 上最无耻的叛徒"

其实美国嘴上不说,行动上也毫不逊色。1994年,美国特工Aldrich Ames被指控曾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甚至将打入克格勃的CIA线人名单全部提供给了苏联,其身份暴露后,被判处终生监禁。斯诺登也就是在俄罗斯避难,否则也不会有好下场

伊朗也是近年来惩处叛徒最多的国家之一,2020年6月,一次性处决了18名与出卖苏莱曼尼将军事件有关的叛徒,其中包括革命卫队"圣城旅"高级指挥官马吉德。

就是我国,对出卖国家和民族的背叛者也决不手软。延安时期就开展过锄奸运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些吃里扒外的间谍,包括俞强声、徐峻平、刘广智、刘连昆等叛逃者,都得到了严惩。

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这不仅是现在俄罗斯、也是苏联时期的重要原则。所以在苏俄 历史 上,大凡背叛国家和民族者一般难逃厄运。

2006年,俄罗斯前情报官员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叛逃英国后归化成为英国公民,成为英国第一个因放射性同位素钚210中毒死亡的人。

2011年,俄罗斯商人佩皮里切尼被列入俄罗斯财政部盗窃案的死亡名单。逃到英国后死亡,发现胃中有名为“钩吻”的草药残留。

2013年, 在英国流亡的俄罗斯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西南家中死去,尸体有缠着绳子。

2016年,利特维年科钚中毒的政府专家潘彻在访问俄罗斯过后5个月死去。

最典型的是俄罗斯双面间谍克里帕尔父女疑遭俄罗斯特工街头毒杀案。克里帕尔原本是俄罗斯特工,后被英国特工策反,导致俄罗斯在英国的特工几乎全军覆灭。2010年,英俄两国进行了间谍交换,克里帕尔成功地留在英国生活。对于这样的叛逃者,他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俄罗斯都必将追杀到底!

有人说,俄罗斯是个睚眦必报的民族,而普京本身又是克格勃出身,对待背叛者自然不会手软。

其实我认为,不仅是俄罗斯,也不仅是斯大林或普京,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背叛自已国家和民族的人逍遥法外,任何国家!

10. 当年俄罗斯不顾一切,收留美国特工斯诺登,7年后他现状如何了

对于俄罗斯收留斯诺登,只是一种价值的考量,一种利益关系的互换。对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来说。这些事情好像隔段时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闻。诸如什么间谍,技术泄密等等。

他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名誉和安防利益。放眼当今世界有几个国家政府没有实施类似于美国政府“棱镜计划”的行为?形同间谍与反间谍一样各国政府之间是心知肚明的。监听就是一种间谍行为。为了国家的安防明争暗斗,间谍与反间谍的行为在世界各国之间其实就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斯诺登事件的重大意义不是在于告诫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美国政府正在监听你们的一举一动而是再次深刻地提醒了各国政府必须严格管控好那些在政府重要机构从事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机密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总而言之我们无法简单地把斯诺登划为一个英雄或一个叛国者。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间谍案如何收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6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8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5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1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4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