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1990年打了哪些仗

俄罗斯1990年打了哪些仗

发布时间:2023-02-15 00:28:51

1. 对于俄罗斯来说 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车臣战争属于什么战争

对于俄罗斯来说,属于反分裂战争。因为在俄罗斯的立场下,车臣车臣人闹民族独立、煽动民族分离、破坏俄联邦国家统一,这场战争属于反分裂战争。

车臣战争,是指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和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民族因素。

车臣共和国是现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之一,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万,其中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穆斯林不是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统称穆斯林)。

车臣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须经过这里,一旦阻塞,俄罗斯的经济损失将相当严重。因此,长期以来,俄国一直把牢牢地控制住车臣作为它的重要国策。

车臣战争俄罗斯领导人以车臣人闹民族独立、煽动民族分离、破坏俄联邦国家统一为理由出兵惩罚,但在许多小民族来看;

这是大俄罗斯民族欺压谋求民族独立自主的少数民族,从而使他们回想起历史上沙皇军队征服弱小民族的情景,因此不仅同情弱小民族车臣人,而且公开反对和遣责俄军进犯车臣。

(1)俄罗斯1990年打了哪些仗扩展阅读

战争起因

车臣北高加索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这一地区是苏联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存最多的地方。

这导致了俄罗斯政府与车臣政府及俄罗斯的寡头资本家都想要控制此地,以使自己得到丰厚的利益,从而就导致了俄罗斯与车臣各方为争夺这块肥田而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和博弈。这是车臣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从19世纪车臣被征服并入沙俄以来就一直是俄罗斯帝国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想要再度崛起也绝对离不开车臣,而车臣在苏联解体时独立后上至俄罗斯政府下到俄罗斯的普通民众民族主义情绪强烈,都想要收复车臣。最重要的一点是高加索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控制车臣的诱人战利品,为此车臣民族政权与俄罗斯中央政府一直以来都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同时俄罗斯军方是车臣战争积极的推动者,因为在车臣独立的过程当中,俄军内部通过地下军火贸易向车臣民族武装输送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而大发横财,导致了军备的蒸发,害怕事情暴露也急需要一场战争来掩盖。

2. 俄罗斯维持国内政治统一的相关战争有哪些

车臣战争一共打了两次,第一次是叶利钦打得,第二次是普京打得。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天差地别,第一次车臣战争直接将俄罗斯的脸面丢尽了,直到第二次车臣战争才基本上平定了车臣的独立势力。但目前车臣仍旧具很大的自主权,处于一种半独立状态。

1990年年底苏联解体,而就在苏联解体的前两个月,车臣独立分子杜达耶夫在自己老家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正式宣布独立。

对于车臣的动乱,当时的叶利钦无心处理,毕竟独立之初的俄罗斯一片混乱,叶利钦与杜马议会之间矛盾不断,自己的总统之位尚不能坐稳,哪还有心思去管车臣。而且当时嚷嚷着独立的自治共和国也不止车臣一家,叶利钦需要一个个的解决。
1992年5月,叶利钦与杜达耶夫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随后俄罗斯联邦政府在车臣的全部驻军和所有行政机构都悉数撤出,车臣已经取得实质上的独立。
不过杜达耶夫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在解决了车臣境内的反对派后,不断骚扰旁边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并驱逐和屠杀车臣境内的非车臣人,大约有2.1万俄罗斯族人死于杜达耶夫的枪口。
1994年叶利钦总算解决了国内的宪政危机,巩固了自己的权力,面对着车臣的咄咄逼人,叶利钦决定武力解决问题。
但是在出兵评判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政府内部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众多高层将领竟然反对攻打车臣,时任俄军副总司令员爱德华·沃罗比约夫大表示不愿意“向自己的人民开战”,擅自宣布暂停俄军对车臣的攻势,并随后辞职。而曾经扬名于阿富汗的国防部副部长鲍里斯·格罗莫夫也为此辞职,并在电视上宣称入侵车臣会是又一个阿富汗。
面对内部的压力,叶利钦没有动摇,仍旧坚持开战。在战前俄军是信心满满,人为车臣武装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但是在战争打响之后,俄军在前线却是屡造挫折。
当时俄军内部相当腐败,军队中克扣军饷,倒卖军用物资和武器弹药的行为比比皆是。在俄军前线部队中竟然出现弹药短缺的情况,账目上运往前线的弹药和实际接收的弹药数目有着巨大差距。
并且当时俄军的武器装备性能也是十分堪忧,由于缺乏资金维护,许多武器甚至不能使用,而即便可以使用,战斗力也是泯然众人。例如俄军的T-72坦克在车臣战场上被大量击毁,暴露出T-72坦克防御力不足的缺缺,最后是加装了大量的反应装甲才定住了车臣武装手中的火箭弹。
当然,俄军坦克装甲部队损失惨重也不能全怪武器,俄军士兵军纪涣散,训练不足也是一大问题。
当时前往车臣战场上的都是一些刚刚入伍两年之内的新兵,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再加之俄军指挥体系极为混乱,各个部队和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相当无序,各自为战,以至于军队在进攻当中处处被动挨打。

除此以外,由于车臣的俄罗斯族都跑光了,当地主要是车臣人,因此俄军没有任何的群众基础。而车臣武装则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停地与俄军打游击战,打阻击战。
对此俄军实在是没有合适的反击手段,盛怒之下俄军采取火海攻势,用猛烈地炮火地毯式轰炸车臣人的征地和据点,这才得以包围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但这种无差别的火力覆盖也造成了巨大的平民伤亡。
格罗兹尼作为车臣的首府,车臣在这里布有重兵,在首次尝试攻打格罗兹尼失败后,俄军很快又展开了第二次全面进攻。但是在巷战中俄军遭到车臣武装来自四面八方的无死角打击,进攻部队都是成建制的团灭。

(格罗兹尼战役中被击毁的俄军装甲车)
无奈之下俄军仍旧采取火墙战术,用猛烈地炮火逐步前进,最后在摧毁了整个城市后才拿下了格罗兹尼。
丧失格罗兹尼的车臣武装并没有缴械投降,他们继续与俄军打游击战,到1996年8月,车臣武装发动第三次格罗兹尼战役,对驻守城市的俄军内务部队发动突然袭击,重新夺回格罗兹尼。

此时正值俄罗斯大选之际,叶利钦无心再战,便于车臣签订了停火协议,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军失败告终,车臣取得了实际上的独立。
1999年8月7日,车臣独立头目巴萨耶夫率领5000多名武装分子袭击了驻扎在达吉斯坦的俄军,时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的普京极力主战。

两天之后,普京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之后又马上出任代总理,总理。同时叶利钦公开宣布选择普京作为自己的继任人,普京此时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掌权人。

(车臣战争成为普京上台后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当选总理之后普京就下令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此时俄军已经充分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失败的教训,军队的后勤管理,统筹指挥,士兵素质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战争一打响,俄空军便效仿美军,先发制人,通过空袭精确打击车臣武装的通讯站和指挥部,直接瘫痪车臣的中枢神经,接着俄军装甲部队便火速推进,在战争中俄军的步坦协同作战更加高效,空军对陆军的支援也更加及时。相比于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屡屡被车臣武装包围的惨痛回忆,这次俄军展开了对车臣武装的反包围,到1999年年底俄军就包围了格罗兹尼。

面对俄军强有力的军事打击,躲在格罗兹尼内的车臣武装士气低落,到2000年2月6日,俄军便控制了格罗兹尼。此后俄军展开了对车臣残余势力的清缴,到5月份第二次车臣战争基本结束。

不过车臣武装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仍以恐怖行动和游击战与俄罗斯政府周旋,2004年9月1日发生的别斯兰人质危机就是车臣武装分子制造的。

(人们正在纪念别斯兰人质危机遇难的学生和老师)
虽然俄罗斯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安全威胁,但普京坚持不向车臣武装妥协,一直到2009年俄罗斯政府基本平定了车臣武装。
总结一下,俄军之所以能够赢下第二次车臣战争,首先是自身实力的提升,这是硬性条件。其次是车臣内部出现了分裂,自从杜达耶夫被俄军炸死后,车臣内部就派系林立,各派系相互敌对,严重削弱了车臣的实力。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刚开始时,愿车臣武装头目之一的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就投靠了俄罗斯政府军,在俄军胜利后他便接任车臣总统一职。2004年他被其他派系的车臣万武装炸死,其子拉姆赞·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继承总统至今。

(车臣土皇帝小卡德罗夫,在普京的准许下,他甚至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今天的车臣几乎就是卡德罗夫家族的天下,虽然俄政府早就要求各自治共和国不得使用总统称号,但小卡特罗夫却不为所动,继续使用车臣总统的称号,对此普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现在车臣境内已经没有多少俄罗斯族了,俄政府需要当地豪强控制局面,总不能再像斯大林那样将车臣人发配到西伯利亚吧!

3. 1990年-2007年战争有哪些

1990年-1991年,海湾战争。 刚刚结束了8年残酷战争的伊拉克人民在还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又被推入新的战争旋涡…… 90年8月2日,撒达母发动了对主权国家科威特的入侵,在联合国谴责决议被无视后,由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对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部队及伊拉克本土军事设施展开打击,至2月28日,科威特全境光复。此战伊拉克损失10 万余人及无数武器装备,而多国部队仅仅是伤亡300多人的代价,现代战争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伊拉克长达14年的经济制裁开始,伊拉克人民的苦难也从此开始,直到今天
1992年-1993年,南斯拉夫内战,因种族仇恨而导致的战争是人类的悲哀,大规模的种族屠杀与灭绝在这里成了家常便饭。战争导致国家的分裂,斯偌文利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马奇顿宣告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不复存在。
1998年-2000年,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边境战争。
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美国借口南 科索沃问题,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 纠集北约部队发动对南联盟的空袭。结果,南联盟屈服,撤出 科索沃,美国夺得在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俄罗斯进一步被挤压出该地区。
2001年, 在911恐怖袭击后美国迅速反应,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攻击,在反塔利班武装的支持下, 美英盟军推翻塔利班政权,并成功扶植 阿富汗新政府。 至此,美国在西亚的战略进一步成功, 直接将 武装力量 插进 中国及俄罗斯的后院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盟军同样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对 伊拉克的进攻,料想中的伊顽强抵抗没有出现, 伊拉克军及撒达母政权迅速瓦解,撒达母时代终结……美国人用最直接的方法夺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战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战争: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中国对越反击战.
中印战争.
英阿马岛之战.
两伊战争.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
中东的三次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科索沃战争
海湾战争
印巴战争
波黑战争
阿富汗反恐战争
美国入侵伊拉克战争

4. 90年代后期俄罗斯国内的重大事件

第一节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1、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的转型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历史性变化之后,它们先后都走上制度转轨的道路。

经济上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在各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

政治上从原来的共产党一党执政向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民主、民族分离等主导了社会思潮,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历史。因此,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冲突异常激烈,许多国家发生政权不稳。特别是在东欧、中亚部分国家政治转型引发民族矛盾,民族分离主义盛行,有的酿成多年的战乱。目前,东欧中亚各国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轨大体趋于完成。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原则也通过宪法得到贯彻,新的政治体制框架初步确定。东欧国家大多选择议会民主制,而独联体较多地采取总统制建国。自由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为该地区的有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很大程度上这三种思潮及其政党力量的消长决定着这些国家的前途与发展。

2、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冷战结束后东欧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地缘政治发生很大变化。转型之初,各国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国家的政策。但事实证明此路不通,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口惠实不至。于是大多数东欧中亚国家不得不对其政策做出调整。在保持优先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提下,更注意保障本国的利益,对外关系趋向于多元、务实。不过,同西方国家的合作仍是这一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他们希望“回归欧洲”,以此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他们积极申请要求加入北约和欧盟,力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尽快与西欧实现一体化。现在这些国家与西方的合作也全面启动。

本节小评此节内容系对独联体成员国和东欧国家在剧变后经济政治外交的简略介绍,只需一般了解即可。

第二节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1、俄罗斯经济、政治的转型

1992年俄罗斯开始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轨。初期由于相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万能,以为融入西方经济体系就能实现繁荣,所以采取了激进的方式即西方国家推荐的“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俄经济大幅滑坡,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者众多,占国民总数70%的居民处于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直到激进的“休克疗法”失败之后,俄才开始被迫采取比较稳健的办法,但经济总体上在衰退与危机中徘徊。另外,俄国内的政治斗争和苏联解体后造成的原有经济关系的断裂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向资本主义混合型所有制经济的过渡。21世纪以来俄经济开始出现增长、发展的势头。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经历了不少波折。自俄罗斯独立开国以来,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但各派政治力量始终围绕权力分配问题明争暗斗,多次发生全国性重大事件。1993年12月,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确定国家的新体制。宪法规定总统享有很大权力,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在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政党活动逐渐纳入法制轨道,党派斗争受到法律制约。虽然总统、议会和各政党之间的斗争仍未停止,但俄罗斯国内左、中、右三派基本保持了平衡,政动荡逐渐趋于平静。多党制进一步向西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内另一政治动向就是地方主义膨胀,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中央权力受到削弱。它造成地方各行其政,中央权力被架空。直至1999年末,普京上台执政,这一趋向得以控制,加强了中央权力,政局趋于稳定。

2、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独立之初,俄罗斯一度实行亲西方的政策,以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但西方的援助是虚多实少,并不可靠。在政治上不把俄罗斯视为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而乘机蚕食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削弱和限制俄罗斯的国际作用。1993年大选后,俄罗斯决心从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外交”。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为本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具体政策是:加快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巩固俄在这一地区的盟主地位。与西方国家关系强调“利益均衡”,既合作又抗争。在北约东扩问题上采取软、硬两手的方针,一面在政治上强硬反对北约东扩,另一面在实践上又进行有条件的妥协,允许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但反对北约军事向东扩展。外交上力争在亚太地区有实质性的突破,以发挥欧亚大国的作用。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着手建立和完善面向21世纪的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同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带动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有重点的恢复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南亚和中东国家的关系。经过几年的调整,俄罗斯在国际上争得较大的迂旋空间。1998年,俄国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二战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俄日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俄国同中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97年俄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普京政府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2000年3月26日,普京顺利当选俄罗斯总统,这标志俄罗斯社会进入一个“以稳定经济为头等任务”的新阶段和俄罗斯“民主改革尝试阶段”的结束。几年来,俄罗斯在经济上由降转升,国家财政状况不断好转,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虽然世界油价高涨使俄外汇收入大增,但俄罗斯把经济工作置于首位功不可没。

政治上,几年来俄罗斯进行了系统的行政改革和司法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调控能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对外关系上,普京上台以后更多地体现了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他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在做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取决于俄罗斯能否成功地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把经济领域里的国家利益看做是最重要的利益。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强调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力量”捍卫主权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事件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加强与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不过,俄罗斯目前虽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全面振兴俄罗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本章是2003年新增的一章,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认识与了解。俄罗斯是当前“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经过十余年艰难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过程,目前终于走出混乱、动荡、冲突的时期,基本完成了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俄罗斯潜在的巨大能力正在逐步的得到恢复与实现,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将充分显露出来。我们对这一变化应有大致的认识与了解,应认识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在国际舞台的新面貌。

本章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1)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转折及其原因。(2)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色。不过,正因为本章内容较新,还不很成熟,单独出分析题的可能性不大,而与其他章的内容联在一起命题的可能性较大。

课后训练

1. (分析题)下面是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有关材料:

材料1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的关系发生转折,这并非只是常见的态度摇摆,而是对形势加以认真考虑的结果,也是出于自卫。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外交部门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用对抗代替昔日同西方合作的方针。政策依旧,只是做了必要的修改,俄罗斯再也不想替人受过,毫无所获地做单方面让步了。

摘自俄国《俄罗斯报》文章《俄美关系蜜月已经结束,今后如何发展?》(1996年4月28日)

材料2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仿佛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俄罗斯的东西两侧。叶利钦总统之所以强调“国徽象征着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道路”,是因为作为连接欧美与亚洲之桥梁的欧亚大陆国家,俄罗斯要扩大在外交上的决定权,防止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政治地位的下降。

由于北约东扩,被欧美国家疏远并处于孤立之中的俄罗斯开始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东方,首先与中国接近。两国提出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并多次牵制了美国的一极控制。

摘自日本《东京新闻》文章(1998年1月3日)

材料3 华盛顿对俄罗斯的过渡情况的幻灭正在促成一个相互失望且不耐烦的恶性循环。

在俄罗斯,有下述看法的人不仅仅是日里诺夫斯基。他们说苏联的垮台是西方策划的,西方希望俄罗斯虚弱无力、不稳定,经济上依靠西方的投资,并要靠廉价出售人才、科学、石油、木材和天然气过日子。因为在莫斯科的西方人和西方产品剧增,所以他们认为迄今西方市场给俄罗斯带来的主要是投机、犯罪和公开的腐败现象。而感到不满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共产党人,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间派人士、工业家,甚至还有感到失望的民主派人士发表上述批评性意见。

摘自美国《纽约时报》文章《俄罗斯的反西方之风日趋强劲》(1994年5月17日)

请回答:

(1)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对外政策做了哪些重大调整?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说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调整其对外政策。

2. (分析题)现在俄罗斯的主要问题不是民主将是什么样的,而是新资本主义将是什么样的。确切地说,是国家将在经济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件使人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经济基本上仍在私人手中,但国家将加强监督。在对外政策中,俄罗斯会尽量利用与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把它看做是现代化的资源,同时在原苏联地区开始经济扩张,将来有可能提高莫斯科对新独立国家的影响。俄罗斯仍将留在北约和欧盟这样的一体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之外,它将努力保持自己在其他方向上(中国、印度、中东)的自由。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俄罗斯仍将留在西方社会之外,这一趋势是早就形成的,俄罗斯没能突然变成“另一种国家”。

摘自俄罗斯《莫斯科时报》

试评析以上材料,说明2004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及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

参考答案

1. 【答案要点】(1)俄罗斯改变曾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在对西方政策上趋向强硬,并重视发展同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努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争取恢复它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简称为“双头鹰”战略。

(3)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俄罗斯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显得无所作为,国际地位日趋下降。第二,俄罗斯希望通过外交战略支持西方国家,来获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但结果却令俄罗斯人感到失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上西方国家仍害怕俄罗斯的强大,希望俄罗斯继续保持虚弱无力、不稳定的状态。这引起了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人的反对,对西方不满的情绪日益加强,他们强烈要求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第三,俄罗斯国内政局发生变化,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迫使俄罗斯政府修改其对外政策。

2. 【答案要点】(1)自从2000年3月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国内外的形势和景况大为改观,它标志延续10年的动荡与贫困时期的结束,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几年来,普京对内力求稳定,高举秩序法治、社会公正的旗帜;对外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力争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2004年3月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再次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当选为总统。正是苏联解体后的10年震荡使俄罗斯人民分外珍惜普京执政所带来的稳定、增长与希望,真诚支持普京的连任。

(2)在对外政策上,普京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以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具体政策上,视独联体为俄罗斯“战略利益范围”,把俄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关系的“绝对优先方面”;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发展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关系,保持密切合作,以争取有利于俄现代化进程的外部条件;加强同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的合作关系。总之,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俄罗斯将继续奉行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使俄罗斯作为大国,成为构筑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

5. 求俄罗斯1950~2000大事年表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后扩至16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苏联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成为世界强国,是二战的战胜国和联合国五个创始成员国之一。美苏争霸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党体制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6.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为什么打战

张召忠将军: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武装冲突述评
格鲁吉亚国土面积是俄罗斯的0.41%,人口总数是俄罗斯的3.1%,武装力量只有21000人。其中陆军17767人,海军495人,空军1310人,国民卫队1578人,准军事部队11700人。仅有128辆坦克,9架战斗机和几艘快艇。俄罗斯武装力量103万人。其中陆军36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14.2万人,核威慑部队8万人,指挥和后勤支援部队25万人,空降部队3.5万人,还有准军事部队41.8万人,并具有动员2000万预备役人员的潜力。俄罗斯陆军拥有2.3万辆坦克,空军拥有1736架战斗机,海军黑海舰队常驻乌克兰的塞瓦斯托波尔,正好堵在格鲁吉亚的家门口。

双方对比,相差悬殊,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分析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和作战问题是一件很没有意思的事情。像格鲁吉亚这样一个小国,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起武装冲突,并不顾一切地向俄罗斯开战,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武装冲突之后会留下哪些遗产?本文仅就这样一些战略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地区问题国际化的复杂背景

阿布哈兹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在民族、宗教、历史传统和地缘政治方面等方面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格鲁吉亚建国后不久,阿布哈兹就于1992年7月宣布独立,格鲁吉亚中央当局随即派兵镇压,由此引发武装冲突,造成上万人伤亡,一半居民逃离家乡。在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调停下,冲突双方于1994年5月在莫斯科签署了停火协定。根据这个协定,俄罗斯军队以“独联体维和部队”的名义进驻了阿布哈兹地区,并对阿布哈兹的居民予以人道主义的援助。格鲁吉亚对此耿耿于怀,反而加紧了对阿布哈兹的经济封锁、禁运和制裁,致使矛盾进一步加深。

奥塞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一部分在俄罗斯境内,叫北奥塞梯,是俄罗斯的一个共和国;南面一部分在格鲁吉亚境内,叫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格鲁吉亚独立前,1989年,南奥塞梯就与当时的格鲁吉亚政府发生冲突,1990年1月通过全民公决宣布独立,提出要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合并。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正式宣布独立后,南奥塞梯虽然成为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但始终谋求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平起平坐的独立地位,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南奥塞梯与中央政府的武装冲突从1989年一直持续到1992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992年6月,俄罗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北奥塞梯四方就和平解决武装冲突举行会谈,达成了停火、成立维和部队和监督委员会的协议。7月,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三方联合组成的1500人的维和部队在南奥塞梯和格鲁吉亚边界建立了安全走廊,实际上是把南奥塞梯从格鲁吉亚分离了出来。俄罗斯既没承认南奥塞梯的独立,也没支持它同北奥塞梯合并。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希望脱离格鲁吉亚中央政府的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格鲁吉亚中央政府认为这是民族分裂行为,所以出兵镇压。由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与俄罗斯有着历史的渊源,两国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能够相互融合,所以三方走得比较近。俄罗斯考虑到复杂的政治和国际因素,没有贸然支持任何一方独立,只是根据相关各方协议派遣维和部队维持地区和平。至此,矛盾和冲突仍然被控制在地区范围之内。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南联盟出现“人道主义危机”、“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出兵干预,爆发了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盟和北约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科索沃进行维和,促使科索沃顺利走向独立。科索沃独立以后,欧盟和北约弹冠相庆,但没有想到,这是使用武力肢解一个主权国家从主权和领土完整走向民族分裂的一个先例。科索沃的独立,为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树立了一个典范,于是效仿科索沃又开始铤而走险,寻求独立,从而再次引发格鲁吉亚中央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武装镇压。这是地区问题国际化的第一个重要事件。

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萨卡什维利2004年通过“颜色革命”上台之后,彻底割断了原苏联体制培养的谢瓦尔德纳泽等政治领导人与俄罗斯的血脉联系,一头扎入西方的怀抱,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投桃报李,与俄罗斯关系日趋紧张。今年4月的北约峰会上,美国准备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最终未能如愿,但此事对于俄罗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1999年开始,北约已经进行了三轮东扩,从原来的16个国家扩充到28个国家,前华沙条约国家基本上全都加入了北约,前苏联国家中独立出来的波罗地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也已经加入了北约,如果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再加入北约,俄罗斯的翼侧将与北约国家接壤,将不再有战略缓冲的空间,这无疑严重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与稳定。刚刚崛起的俄罗斯突然发现在自己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反而在政治上、军事上、国家安全上处于危险和危机之中,就连格鲁吉亚这样的小国居然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公然依仗美国和西方的势力与俄罗斯分庭抗礼,所以感觉十分窝火。这是地区问题国际化的第二个重要事件。

国际社会的软弱无力和绥靖政策,国际法在强权面前的不作为,“人权高于主权”的错误理念,构成地区问题国际化的第三个要件。在现代国际法制度确立以前,世界上的战争通常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基于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现代国际法将战争分为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其中侵略战争定义为非法战争。联合国安理会是定义战争性质的最高权威机构,如果定义为侵略战争,那就是非法的,不人道的,应该受到国际谴责和制裁的,比如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为了对侵略者进行惩罚,联合国通过了678号决议,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武力方式把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赶出来,所以那场海湾战争是合法的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也是联合国授权的战争,那是一场合法的国际反恐战争。

1998年12月美英联合对伊拉克发动的“沙漠之狐”空袭行动,未经联合国授权,是一场非法的军事行动,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可惜,联合国听之任之,得过且过。结果,三个月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抛开联合国,纠集了13个北约国家,擅自对南联盟这样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78天的战争。这场战争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破坏了国际法准则,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混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战争留下了两大后遗症:一个是让人们感到,只要美国和北约想干的事情,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都没有办法,“刑不上大夫”,国际法也只不过是强权政治的工具而已。另一个是战争促使南联盟被进一步肢解为多个国家,科索沃实现独立,使人们错误地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敢于与中央政府闹独立,最终就一定能够在国际社会的干涉下独立为一个国家。

格鲁吉亚自不量力,铸成大错

萨卡什维利以为,当前全世界舆论的焦点都在奥运会,如果利用这个时机使用武力解决长期的民族纷争,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于是,8月8日晨,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还没有点燃,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欢聚在五环旗下,准备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举行体育比赛的时候,格鲁吉亚军队却悍然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并炮击该区首府茨欣瓦利市及其他一些具有军事意义的地区,致使1000余名当地居民和12名俄罗斯维和士兵死亡,150名士兵受伤。俄罗斯迅速调遣驻北高加索部队进入该区,并与格军激烈交火,从而引发了这场持续四天之久的俄格之战。奥运休战是奥林匹克的历史传统,在此次奥运会之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在北京提出的《奥运休战协定》上签了字。格鲁吉亚恰恰利用这样一个时机开战,不仅有违国际法规,而且也干扰了奥运会和平友好的气氛,毁坏了自己的国际形象。这是格鲁吉亚犯下的第一个错误,时机判断失误。

格鲁吉亚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是对俄罗斯的反应判断失误。科索沃战争期间,南联盟面临北约军事威胁,十万火急,多次催促俄罗斯派兵支援。叶利钦虽然左右为难,但考虑到与南联盟的关系,还是决定出动海军舰队从亚得里亚海方向实施支援。但没想到美国对此反应强烈。叶利钦总统被迫收回成命,按兵不动,南联盟孤立无援,只好孤军奋战。有鉴于此,萨卡什维利也认为俄罗斯会采取类似的行动,漠然置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没有想到,今天的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已经不再是叶利钦,强硬的俄罗斯迅速出动陆海空三军,对格鲁吉亚大打出手,毫不留情,并进行了战略反击。

格鲁吉亚犯下的第三个错误是过于相信西方。萨卡什维利虽然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但却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西方,没有站在美国和西方的立场上从战略的高度去分析形势,没有看到他们那种唯利是图的本性。萨卡什维利以为格鲁吉亚目前是“北约成员国计划”中的成员,即将加入北约的行列,与美国和北约国家有着很好的关系,背靠美国和北约这两棵大树就可以向俄罗斯叫板,万一有什么不测风云,美国和北约肯定会向科索沃战争时期那样,出动军队来支援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和格鲁吉亚人民万万没有想到,美国和北约是那么的让他们失望,美国总统布什只是轻描淡写地表了表态,不仅没有在军事上支持,在经济上也没有给予支持。总统布什任期马上就快到了,现在是一脑门子官司:伊拉克驻军14万人,花了6000多亿美元,死了4000多人,现在没有个结果,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还逼着撤军。阿富汗战场上乱作一团,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卷土重来,美国和北约部队忙得不亦乐乎。伊朗战争箭在弦上,美国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美国自己现在是苦不堪言,哪有闲工夫打理格鲁吉亚这点事儿啊。当然,如果这场冲突发展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不排除美国借机介入的可能性,但就目前形势而言,美国直接介入的可能性很小。

至于北约就更没有什么表示了,因为目前格鲁吉亚还不是正式的北约国家,北约根本不可能启动盟约第五款出兵进行保护。再说了,整个东欧国家以及部分西欧国家,包括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在石油、天然气和经济方面严重依赖俄罗斯,如果真把俄罗斯惹急了,根本不必使用武装力量,光断油、断气就会把这些国家给折腾死。自己的命门掌握在俄罗斯人的手里,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小小的格鲁吉亚去冒那么大的风险呢?

俄罗斯反击作战,成果丰硕

俄罗斯后发制人,取得战略主动。在格鲁吉亚发动军事进攻并造成南奥塞梯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后,俄罗斯反而师出有名了。从国际法角度来看,俄罗斯是1992年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停火协议的当事方之一,并负有在冲突地区执行维和任务的使命。从国际人道主义角度来看,由于南奥塞梯绝大多数居民拥有俄罗斯国籍,在战火中他们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俄罗斯派兵保护自己的公民,也是俄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从目前形势来看,无论最终采取什么解决方案,两个自治共和国最终脱离格鲁吉亚的可能性在增大。如果真能获得独立,格鲁吉亚的损失是惨重的,代价是巨大的。在这样一种乱局之下,加入北约的梦想很可能在短期内会破灭。

俄罗斯这一仗打的有理、有利、有节,打出了威风,在世界面前亮了剑,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俄罗斯。俄罗斯这种超乎异常的举动,不仅让格鲁吉亚感到意外,也让美国、北约感到吃惊,有可能会起到敲山震虎的效应。一方面,让西方国家明白,昔日的超级大国又回来了,俄罗斯这头睡狮已经醒来了,北约东扩的步伐、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的行动可能会因此而逐渐收敛一些。另一方面,对乌克兰等企图脱离独联体、加入北约的国家也是一个教训,让他们自己检点些,不要轻易在太岁头上动土,不要认为俄罗斯是软弱可欺的。

8月12日,在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调解下,战火逐渐熄灭,形势走向好转,我们盼望着交战双方尽快停战,利用和平谈判的方式去解决争端,为奥运会创造一个和平和谐的友好气氛。

7. 日俄远东斗法的90年:从两个条约到两场大战,日本为何不停喊亏

近代历史上,同样扩张成性的日本和俄国在远东不断展开领土争夺,其中尤以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争夺最为激烈。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在第二轮争夺战中落败,库页岛南部和整个千岛群岛被当时的苏联夺取。 这两处战略要地有多重要?从上图可以看出,占领了日本“ ”头顶”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广袤的鄂霍次克海完全成了俄国的内海。不仅如此,作为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的分割线,从堪察加半岛南下的千岛群岛一路绵延到北海道,与库页岛和西边的海参崴遥相呼应,对日本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也就是说,俄国太平洋舰队在远东纵横驰骋时,日本自由出入北太平洋的通道则被堵死,从此被这头大熊压在身下难以动弹。 库页岛 库页岛,这座黑龙江口外的海中岛屿面积高达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岛再加上四个香港岛的总和。 01历史归属 库页岛一直为中国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只是没有实施有效的管辖。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均为中国领土,其中当然包括库页岛。 1709年,康熙帝派遣地形测量队陪同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测量队来到黑龙江下游,而后成功横渡鞑靼海峡到达库页岛,并在岛上竖立了刻有满语碑文的石碑和木碑。雍正十年,清廷正式设立三姓副都统衙门管理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及濒东海地区和库页岛辽阔疆域,统以吉林将军。 此后的干隆年间到19世纪中叶的咸丰年间,库页岛在法理上归属中国没有任何争议,上图为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1760年清朝疆域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库页岛的归属。 02两强相争 清军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暂时挡住了沙俄对外兴安岭以南和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此后,沙俄将扩张方向转向北太平洋地区,从黑龙江流域一路到达了堪察加半岛,而后登陆库页岛沿东海岸进行“ ”勘察探险”。同期,日本幕府也派遣人员“ ”勘察”库页岛,一边在岛南端设置“ ”直辖区”,一边派人与沙俄“ ”讨论”瓜分该岛。 此后,两国围绕库页岛展开旷日持久的争夺,一会儿沙皇宣布“ ”库页岛全归俄国所有”,一会儿德川幕府发布“ ”俄船驱逐令”,双方互不相让,寸土必争。1854年,沙俄身陷克里米亚战争,为避免英法海军在北太平洋对其攻击 ,俄军不得不从库页岛上撤退。 1855年,沙俄与日本签订了《日俄下田条约》,规定在库页岛问题上“ ”不划边界,维持原状”,库页岛暂时成了“ ”悬案”。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逐渐缓过劲来。趁英法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沙俄也加紧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领土,同时又出兵占领了库页岛。 1860年,沙俄把库页岛划归东西伯利亚总督直接管辖,俄军随后占领了库页岛南端,这令日俄争夺库页岛的矛盾更加尖锐。期间,日本提出以北纬50°线划分边界,沙俄则坚持以北纬48°线即宗谷海峡为界,双方谈判不欢而散。 1867年,日俄双方签订了《库页岛暂行规定》,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两国的国界线仍以宗谷海峡为界,继续保持“ ”杂居”状态。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随着国力日渐增强,日本人与俄国人在远东的较量才真正开始。 1875年,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 *** 。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 *** ,全岛归沙俄管治。 后来的历史表明,日本人当时的做法不失为明智之举,库页岛成为“ ”悬案”已有二十年之久,在南库页岛和北千岛群岛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完全取得千岛群岛这一整条“ ”岛链”可有双重效果:一来避免被俄国封堵,二来借助这些基地和跳板,等以后具备实力了再伺机“ ”北进”。 03南北分治 日本国力发展果然神速,二十年后在甲午战争中一举击败大清,又过了十年,日俄争夺远东利益的第一轮大战爆发了。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挟战胜之余威,夺占了北纬50度线以南的库页岛领土,这令沙俄及后来的苏联耿耿于怀。 依据战后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正式将南库页岛割让给日本。1907年,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后升格为桦太厅。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立萨哈林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占领全岛,直到1925年才撤兵,除此之外,库页岛北部都牢牢控制在俄国人手中。 1925年,日苏在北京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规定“ ”朴茨茅斯条约仍有效”,双方进一步议定“ ”日军在1925年5月15日前从北库页岛撤退,俄国在40至50年内向日本提供北库页岛油田50%的开发权以及特定地区的煤矿开发权。 04仍是“ ”悬案” 就这样,日俄在库页岛维持了20年“ ”南北分治”,1945年8月,斯大林一声令下,苏联红军发起八月风暴行动。作为远东战役的“ ”重头戏”,夺取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战役也随即展开。 有罗斯福签字同意的雅尔塔“ ”密约”在手,苏联理直气壮占领了整个库页岛,把南部的日本人统统赶回北海道。1946年2月,苏联宣布废除“ ”桦太厅”,在库页岛南部建立南萨哈林州,次年又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改由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直接管辖。 1951年9月,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宣布“ ”全面放弃库页岛的 *** ”。然而,之后“ ”北方领土”纠纷起来时,“ ”聪明”的日本人又声称:日本自身放弃库页岛 *** ,但并未承认苏联对其拥有 *** ,况且苏联也没有缔结《旧金山和约》。也就是说,折腾了一百年,库页岛仍是“ ”悬案” 千岛群岛 千岛群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将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开,“ ”一串珠状岛屿所形成的美丽弧形岛群”。群岛全长近1300公里,由56个大小岛屿组成。 01暗中争夺 与库页岛情况近似,千岛群岛也得益于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阿伊努族是那里的原住民。从18世纪起,俄国人开始到此传教通商,日本也对其不断渗透。1721年,受沙皇彼得一世派遣,俄国一帮天文、航海学者前往千岛群岛勘察,而后绘制了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地图,称“ ”千岛为日本的岛屿”。 1788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 ”进行俄日贸易”,设法掌控千岛群岛。为此,沙俄 *** 将抓获的三名“ ”日本漂流者”派往北海道根室,就俄日通商贸易与松前藩主进行商谈。 1801年,日本幕府在择捉岛设立守备衙门,同年,幕府派官吏前往得抚岛,严厉要求俄国人离开,禁止当地居民与俄国人贸易,并在岛上树立“ ”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标注。日俄在千岛群岛地区的接触交往越来越不“ ”愉快”,逐渐从暗斗发展为明争。 1813年,沙俄向日本提出划定两国边界及在边境开展贸易,而日本当时的德川幕府则表示“ ”不感兴趣”,日俄双方未能就划界问题进行联系与会谈。1828年,获得沙皇 *** 给予专营权的俄美公司将约百名阿留申人移居得抚岛,之后又不断“ ”移民”。 1845年,俄国船只来到择捉岛,再次试图与日本进行通商贸易商谈,日本人仍态度消极,俄国人也无可奈何。 02南北分治 转机出现了,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两次率舰“ ”敲开”了日本国门,随着美日签订“ ”不平等条约”,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蜂拥而上,沙俄当然不甘落后。 1855年2月,日本和俄国在下田签署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规定“ ”今后日本国和俄罗斯国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全岛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在桦太岛,日本国和俄罗斯国之间不分界,维持以往之惯例。” 条约签订后,日本人认为“ ”多年来日俄两国间悬而来决的千岛群岛边界已经划定,两国纠纷遂告结束。”然而,事态的发展远没日本人想的乐观,与俄国人在领土问题上打交道,谁都别想占到一丝便宜。 与日本争夺千岛群岛的同时,沙俄暗中加紧侵占包括库页岛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自1856年起,沙俄不断对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地带的中国领土进行“ ”考察”,同时在库页岛建立殖民据点。 日本一直在库页岛南部扩展渔场,沙俄的不停“ ”蚕食”令日本人大为窝火,这种“ ”不划边界,维持原状”导致日俄在库页岛形成争夺对抗之势。 03舍车保帅 于是,1875年,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整个千岛群岛归日本;日本则宣布放弃库页岛的 *** ,整个库页岛归沙俄。“ ”出此下策”,日本也是迫不得已,但好在保全了千岛群岛,日本人自信:总有一天会“ ”收复”南库页岛。 30年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在美英支持下痛揍沙俄,不仅报了撬走辽东半岛的一箭之仇,还一举夺占了北纬50度线以南的库页岛领土,成功完成了对俄国的封堵。1918年,新生的苏俄遭遇“ ”十四国武装干涉”,日本积极出兵远东,差点连勘察加半岛都收入囊中。 二战后,战败的日本不得不吐出千岛群岛和库页岛,苏联通过一场远东战役获取了这些丰厚战利品。对于日本“ ”归还”南千岛群岛的要求,斯大林明确指出:千岛群岛是无数苏联军人用鲜血换来的,谁也无权拿走!” 04无解之争 的确,在历时半个多月的千岛群岛战役中,苏军伤亡一千多人,虽然与苏德战争的巨大伤亡不可同日而语,但也算付出了血的代价。至今,日本仍对北方四岛念念不忘,还专门设立了“ ”北方领土日”以表决心。 同库页岛的“ ” *** 未定论”一样,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归属也有一套说辞:当年与俄国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前,南千岛群岛就是日本领土,交换得来的是北千岛群岛。日本虽在《旧金山和约》中宣布放弃千岛群岛 *** ,但并不包括隶属北海道的“ ”北方四岛”,《旧金山和约》中“ ”放弃《朴茨茅斯和约》后获取的领土”也从未包括南千岛群岛。 1945年8月18日,苏联在日本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发起侵略千岛群岛的战役,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况且,1951年缔结《旧金山和约》时,苏联并没有参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日本人其实很无奈,历史一再表明,日俄之间的争端最终都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8. 历史上中俄之间的战争有哪些

1、康熙年间的尼布楚-雅克萨之战,中国战胜,确立了外兴安岭为两国国界,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俄国借机胁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包括之前瑷珲条约,虽然没有爆发战事,但是康熙爷当时确定的边界被一举占去,失地多达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万个钓鱼岛。失地俄国至今不归还中国。

3、19世纪末中俄冲突不断,但都不大,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北洋政府在1919年还伙同英美日等国出兵西伯利亚,但规模较小。

4、1929年7月至12月爆发的中东路事变可谓是中苏之间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保守估计也超过二十万,战事持续达近五个月之久,最终以东北军的失败而告终。此战东北军实力大受损伤,如果没有此次事件,两年后的九一八也许可能会有一点点变数。

5、1969年珍宝岛冲突、铁列提克事件。


中东路事件(2)11月,苏军先后攻占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中国军人死伤及被俘人员9000余名(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据苏方统计,苏军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苏军胜,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议定书》。

12月26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值得一提的是,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俄珍宝岛冲突背景: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它同附近的卡脖子岛和七里沁岛都在中苏边境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历来主权属于中国。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地区不断发生摩擦,并不断升级。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两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侵入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我国守岛巡逻队被迫自卫反击,激战一小时,打击了入侵者。3月4日后,苏联边防军和飞机再次入侵珍宝岛。

3月15日,苏联出动步兵200余人,坦克20余辆,装甲车30余辆,在飞机掩护下,连续向我国守岛军民发起三次攻击;我国守岛指战员、民兵和群众紧密配合,艰苦奋战9小时,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3月17日,苏联出动步兵百余人,坦克3辆,又一次登岛疯狂向我国进攻;我国边防战士奋起自卫,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击。中国外交部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这一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一度使中苏两国走到战争的边缘。随后,在新疆铁列克钦地区,中苏两国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1990年打了哪些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6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8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5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1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4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