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罗斯疫情中背靠中国发展经济遭遇结构性阻力
外交官2/2刊发Nicholas Trickett的文章,分析受疫情影响,俄罗斯经济依靠中国加速恢复恐怕会遇到不少结构性的困难。
俄罗斯的经济在去年的危机中比预期的要好。尽管预测较差,但总体GDP仅下降了3.5%-4%。克里姆林宫采取了相对有限的危机支出措施,寄希望于中国和其他经济体能够迅速复苏,以隔离经济损失。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但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却遭受了打击。不过,莫斯科似乎还是很幸运。包括黄金在内的多种非石油和天然气商品在夏季进入牛市,这得益于中国5月的5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
中国的支出面向投资和企业,其中许多企业生产出口商品或建造房屋和基础设施。当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各经济体在多波感染、封锁和服务需求受限的情况下挣扎时,中国的商品出口却在12月前激增到创纪录的水平,仅12月就有780亿美元的顺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俄罗斯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才让俄罗斯决策者,在刺激性支出中免于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然而,好消息还不止于此
过去十年,中国在维持俄罗斯石油出口收益,进而维持经济模式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经济体都要多,2008年至2019年间,仅中国就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中国的消费复苏已经落后于工业从危机最严重时期的复苏,虽然经济终于接近平衡,但仍被锁定在结构性放缓的增速上。
炼油巨头中石化目前预测,由于新冠状病毒的影响和电动 汽车 的加速采用,中国的石油产品需求,会在2025年达到峰值。没有人能够确定能源市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有一点会很明确:这次冲击与全球金融危机完全不同,油价长期回归高位的概率,最多只是微乎其微。克里姆林宫因自己现有的经济结构已经耗尽了俄罗斯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对能源需求的支撑作用及其增长构成在疫情后发生变化,莫斯科将不得不努力应对自己在国内政策的失误。
世界的供应方,团结起来吧!
俄罗斯任何实质性的经济复苏都需要更高的油价,现实的油价在每桶60-65美元之间,高油价能产生超额预算收入和更高的商品和服务中间需求的组合,以维持2018-2019年看到的停滞型增长。油价目前在每桶50美元以上,但是,对欧洲疫苗推广困境和更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菌株的担忧,正在压低任何积极的前景。俄罗斯在OPEC+内部对油市的供应方管理,会有助于稳定油市,但却加剧了参与减产所带来的问题。它们通过推高价格来管理预算赤字、卢布汇率以及国家货币储备和银行业的 健康 状况,已经成为一种必须。但是,减产减少了国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波及到其他行业,包括制造业,去年制造业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净萎缩。通过缩减产量来确保油价稳定,最终会因为抑制国内需求而挤压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反映了它的主要资源出口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因为只有这种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商业周期。有趣的是,就在5月到6月油气价格开始缓慢稳定的过程中,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竟然从顺差变成了逆差。随后逆差扩大,11月份达到55亿美元。看来,中国以出口国为中心的刺激措施,会将更多的生产推向了俄罗斯,这可能得益于比欧元兑卢布更好的汇率。但是,长期来看,赤字对莫斯科来说会是一个大问题。麻烦来自于俄罗斯试图出口更多的东西,如何影响其国内经济,以及双边贸易如何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依赖性互动。
消失的农业
但是,目前农产品出口却出现了问题。去年小麦价格飙升,因为国内消费了更多的粮食,创纪录的夏季高温影响了收成,而俄罗斯的出口配额也挤压了国际价格。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去年收成1.329亿吨,比2019年增长9.7%。尽管产量水平很高,但是,由于出口价格对生产商在国内报价的影响,面包和意大利面等基本商品的价格在2020年底开始大幅上涨。
这在政治上十分敏感,价格上涨使可支配收入减少了近5%。俄罗斯的应对措施是实施更严格的出口配额,提高小麦出口关税,并设定价格控制。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加剧短缺,同时试图迫使贸易伙伴吃下涨价的苦头,消化俄罗斯国内原本会发生的通货膨胀。这并不能给中国决策者带来信心,让他们在扩大俄罗斯市场准入的同时,慢慢改善中亚粮食出口商的市场准入。即使俄罗斯扩大了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不清楚他们是否能够抵消可能成为持续的贸易逆差,即使是很小的逆差。
达到成熟期
在疫情危机过去后,北京国内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试图保持可持续的复苏。对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使GDP收缩高达5%至10%的担忧,促使银行抑制房地产贷款,可能使未来一年的增长放缓。更多的国企被允许违约,使金融业的一些风险得以化解,但也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较新的锁定措施也可能进一步伤害到消费支出。虽然中国在2020年大踏步前进,并提振了俄罗斯经济,但这种态势在2021年正在发生变化,增长放缓就在前方。
中国经济成熟为消费型经济,对俄罗斯的经济模式意味深着一记重拳。如果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强劲外需增长,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将面临下降,因为国家政策拒绝刺激内需,同时保护大部门免受贸易竞争。中俄关系早已不需要象征性的紧密联系。跟着钱走,很是明显。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对俄罗斯投资仍持怀疑态度,因为大多数联合项目被政治化,贸易仍受到严格控制。而且,中国从现状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俄罗斯。
‘贰’ 俄罗斯出口哪些资源
俄罗斯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气,还有军火和粮食等资源。
【拓展资料】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进为购入,出为外销,进口和出口的综合。2012年8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二。
进出口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进出口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国家的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
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仍在继续,总体复苏乏力,前景仍不明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贸质量效益有所改善。
发展进入新常态,据海关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7.8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万亿元,下降1.8%;进口7.63万亿元,下降15.1%;贸易顺差2.61万亿元,扩大82.1%。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贸质量效益有所改善。
商务部2017年7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82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其中,出口5679.4亿元,增长4.6%;进口12566.9亿元,增长11.5%;逆差6887.5亿元。
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
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
2012年8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说,2003年至2011年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7%,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连续3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报告指出,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的十年。中国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报告说,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货物贸易发展最快的十年。2003年至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1.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1.6%,进口年均增长21.8%。2011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5%。
‘叁’ 2014年中俄贸易顺差为什么最大
2014年贸易顺差规模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www.scio.gov.cn 2015-01-13 来源:
字大
字小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刘健摄影)
2015年1月13日,国新办举行201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4年贸易顺差规模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是由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拉低了进口值所造成的。
郑跃声指出,2014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旨在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进出口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2.35万亿元,与2013年相比扩大了45.9%,我们分析,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拉低了进口值所造成的。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对我国来说可以减少外汇的支出,应该说也是一件好事。
‘肆’ 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前十的国家
按排名顺序依次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荷兰。
拓展资料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009亿元人民币。
其中,出口217348亿元,进口173661亿元。2021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43687亿元。
2021年与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十个国家:
第十名:荷兰
2021年,中国与荷兰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522亿元。
第九名:印度尼西亚
2021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039亿元。
第八名:印度
2021年,中国与印度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121亿元。
第七名:俄罗斯
2021年,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货物贸易额达9486亿元,这占到俄罗斯外贸总量的18%。
其中,中国对俄出口4364亿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货物总额为5122亿元。
2021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逆差为758亿元。中国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第六名:巴西
2021年,中国与巴西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602亿元。
第五名:澳大利亚
2021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947亿元。
第四名:德国
2021年,中国与德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5196亿元。
中国连续第六年是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第三名:韩国
2021年,中国与韩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3408亿元。
其中,中国自美国进口货物总额为13791亿元,中国出口韩国的货物总额为9617亿元。
2021年,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为4174亿元。
第二名:日本
2021年,中国与日本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020亿元。
其中,中国自日本进口货物总额为13298亿元,中国出口日本的货物总额为10722亿元。
2021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为2576亿元。
第一名:美国
2021年,中国与美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人民币48827亿元。
其中,中国自美国进口货物总额为11603亿元,中国出口美国的货物总额为37224亿元。
2021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25621亿元。
‘伍’ 俄罗斯经济对俄的积极影响
俄罗斯央行12月初发布了最新的宏观经济预测,虽然较之前相对乐观,但由于俄乌冲突升级引发的西方大规模制裁,加上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长期存在的问题,2022年的俄罗斯经济在“内忧外患”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一方面,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以及俄能源、农业等支柱产业对稳定经济发挥的关键作用,从中短期看,俄经济依然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另一方面,制裁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危机依然会打击俄国内市场需求、民众消费信心,并长期冲击俄经济稳定。
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下,加速将合作方向“转向东方”已成为俄罗斯各界的共识。
支柱产业稳定
根据俄央行12月初发布的宏观经济预测,2022年俄GDP将同比下降2.9%,降幅小于10月预测的3.5%。从本年度俄宏观经济总体情况来看,在经历了年初卢布的大幅震荡、西方企业大量退出俄市场等一系列冲击之后,俄罗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国内金融经济秩序。
分析认为由于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商品短期依赖性强且俄加大对亚洲、非洲的出口,其在国际贸易中依然有所获利。净出口收入的增长,特别是能源、农业等支柱产业的稳定,是减缓俄罗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第一,俄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大涨。俄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1至9月俄商品和服务贸易顺差达23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302亿美元,增幅达120%。其中俄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额约为483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进口额为2453亿美元,同比减少约10%。
第二,能源出口增长为俄带来稳定收入。俄副总理诺瓦克表示,2022年俄石油产量将略高于去年,而出口则将比去年增长约8%。他指出,受制裁影响,今年俄罗斯在装备供应和产品销售领域“受到一定冲击”,承受了来自“不友好”国家的巨大压力。今年3月份时俄罗斯石油产量下降了约10%左右,从4月份起开始复苏,到5至6月份已恢复至危机前的交易量,而现在则处于稳定状态。诺瓦克表示,俄罗斯的石油公司能够将自己重新定位到其他市场,并建立新的供应链,找到新的支付机制(包括以本国货币支付)。
第三,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安全有保障。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1月初曾表示,今年截至目前,俄罗斯粮食产量已经创下新纪录,达到1.5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薯仔、温室蔬菜、水果以及大豆和油菜籽的收成明显增加。俄农业部长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也表示,2022年俄农业生产预计增长约3.5%,农产品出口额可能达到400亿美元。
居民收入减少
米舒斯京12月13日表示,当前,国际形势依然紧张,俄经济仍需适应挑战,首要任务之一便是保持经济平衡,保障对消费者的商品和服务供应。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国内部分行业存在供应链问题,部分领域的消费品存在短缺。与此同时,随着俄经济出现衰退,俄居民收入也出现萎缩,消费信心明显不足。
一方面,由于西方制裁,俄国内电子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奢侈品、化妆品等出现供应短缺。以汽车为例,俄乌冲突升级之后,美、德、法、日、韩等国汽车品牌纷纷宣布离开俄罗斯市场或转让在俄业务。俄罗斯汽车协会表示,2022年初时,俄罗斯约有3000家汽车经销商,而截至目前已有约160家关闭,其主要原因是制裁导致新车供应短缺。此外,俄大量进口品牌汽车的重要功能部件或零配件也存在短缺。
另一方面,俄居民收入有所减少,消费欲望减退较为明显。俄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按年度计算,第三季度俄罗斯公民的实际收入(税前和利息支付前)继第二季度下降了1.9%之后,再下降2.4%。收入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俄民众的消费欲望。俄“阿尔法保险”公司的民调结果显示,今年俄罗斯公民采购年货的预算不超2.5万卢布
‘陆’ 俄罗斯打响反美第一枪,直接清空美元资产,我国为何还持有美债
众所周知,美元是全球头号货币,美国将美元当做工具收割其他国家,还把美元当做打压其他国家的武器。 面对美国这种蛮横无理的做法,俄罗斯率先打响反对美元的第一枪。
前阶段,俄罗斯财政部对外宣布调整国家福利基金资产储备的计划,俄罗斯将全面剔除美元资产。
在俄罗斯的计划中,人民币储备将占据俄罗斯总储备的34%,欧元比例为39.7%,英镑比例将降至5.0%,日元比例大致为4.7%。
过去俄罗斯持有美债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但近些年来,俄罗斯一直在不断抛售美债,即使是目前俄罗斯政府持有美债规模不过几十亿美元,且大部分都为短期美债。
其实在国际上有许多贸易结算需要用美元进行,因此许多国家或多或少需要储备有一定的美元资产。
俄罗斯选择抛售美债主要是担心未来有一天有可能会被美国用美元结算卡脖子,万一真的走到了那一天,俄罗斯手头上的美元跟白纸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当前不考虑到部分贸易结算需要使用美元进行,俄罗斯分分钟会抛售手头上的所有美元,那俄罗斯是否能够顺利去美元化呢?
相比较中国等多个国家,俄罗斯去美元化有一定的优势。 美国早在此前已经建立起石油美元体系,也就是说从中东地区购买石油需要用美元结算,所以大部分国家离不开美元,主要是因为需要拿着美元去中东等地购买石油, 但是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
俄罗斯每年都会往欧洲出口大量能源,而欧元在欧洲地区认可度高,俄罗斯可以用欧元和其他国家进行结算,这也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地位。
俄罗斯手头上拿到欧元之后,自然要将欧元花出去,而这些欧元大部分都流入了中国。俄罗斯是个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国家,因此俄罗斯每年都需要从中国购买商品。
在2019年,中俄两国已经就中俄本币结算达成框架协议,俄罗斯同中国可以使用卢布或人民币结算。
也就是说,俄罗斯两大重要合作伙伴都可以脱离美元进行结算,因此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相比对美元结算需求较小,俄罗斯也具备去美元化的优势。
从理论上来讲,俄罗斯去美元化有可能成功。在俄罗斯的带领下,有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加入去美元化的行列中来。
当前在去美元化这条道路上,俄罗斯并不孤单。中国等超42个国家正在加快去美元化,部分国家还在暗自加快去美元化进程。
俄罗斯此前表示已经成功打造出一个类似SWIFT的货币体系,日本也打造了相类似的体系,意味着俄罗斯同日本接下来有可能可以绕开以美元结算为主的SWIFT。
欧洲、俄罗斯等都在推进数字货币,未来会很快实现用数字货币进行结算。早在2019年6月份,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曾经表示,未来可以通过推出数字货币取代美元。
除此之外,另一去美元化的方法是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 6月19日,西非15个国家正式对外表示,他们将在2027年推出名为ECO的单一货币。
最初,西非15个国家准备在2020年至2021年发行ECO货币,但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一计划被搁置。
对西非国家而言,如果能够发行类似像欧元一样的区域货币,这对西非国家贸易结算来讲是有利的,但是这个消息对美国来讲无疑是晴天霹雳。
西非15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正在使用西非法郎,而西非法郎已经直接同欧元挂钩。
其实当前有许多国家加入去美元化这一行 列 ,主要是为了同美元脱钩,这样便可以避免被美国收割。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作出了重大努力。
截止至今年1月份,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大部分都是使用人民币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占比与同期相比增长9倍。
俄罗斯央行当前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储备占据1/3,与之前相比增长了14倍。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在不断推进卢布数字化。
俄罗斯央行以及其他银行大部分都接触了中国的的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这相当于为中俄两国使用本币结算提供了基础条件。
中俄两国在这场贸易合作中是否能够使用本币结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是否互相拥有对方货币储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俄两国也作出了很大努力。
比如,此前俄罗斯亚太银行向中国哈尔滨银行运送了1000万卢布;哈尔滨银行早在此前已经同俄罗斯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签订了《现钞跨境调运合作协议》;截止至目前,哈尔滨银行累计向俄罗斯境内银行运送人民币现钞1.55亿元。
不久前伊朗也在计划从德国运回3亿欧元现钞,依然还在准备推出新货币。
另外一个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委内瑞拉如今也在大量使用人民币结算,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如今也在加快去美元化。不难看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寻找到了去美元化的方法。
这种种迹象都印证了, 美元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限制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各国正在寻找更多方法加快去美元化,或者换成另一种说法,便是美元正在离经济全球化越来越远 ,未来美元会不会还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还得另说呢。
上文中提到中国也在加快去美元化,但是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依旧十分庞大。2018年,中国持有美债规模达到1.14万亿美元,相比较此前已经有了大幅缩小,但中国还是主要美债持有国,那中国为何还持有大量美债呢?
首先,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的大量美元,中国需要将美元花出去。根据2019年的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0.51万亿元人民币,与2017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9.7%。
其中中国对外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6.42万亿元,进口的商品总额为14.0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贸易顺差达到2.33万亿美元。
按照美元来算,中国的贸易顺差为3517.6亿美元,然而这个数据仅仅是2018年的数据。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贸易顺差基本上都处于增长趋势。
在这期间虽然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2018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结算的占比仅达到了3%,因此巨大的贸易顺差依旧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美元。中国只能够选择将这些美元花出去,而中国花掉美元的最好办法便是购买美债。
中国每年也会从国外购买大量商品,然而中国从国外获得的美元远远超过中国购买商品的总额。
另外,虽然中国也想进口高端设备等各种价格较高的商品,但是在美国的阻止下,中国没有办法获得这些商品。
其次,中国也不能够完全将所有美元花出去。1998年在国际炒家的恶意操控下,当时有大量美元流入东南亚各国的市场,随后国际炒家又在短时间内让所有美元抽离东南亚各国市场,导致东南亚各国本币不断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东南亚各国能够拥有充足的美元储备,那么可以用这些美元储备换回本国货币,这样便可以阻止美元贬值。 中国当时正是因为拥有大量的美元储备,才可以在这次危机中功成身退。
既然中国手头上需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但是中国不能够拿着过多的美元现金。要知道美国出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会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就会造成美元时不时出现贬值的情况?
如果中国选择将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的国债,那相当于中国是在投资。加上美债又是世界上信誉最高的国债,中国要是不想要美债随时可以抛售出去,世界上有大把国家愿意接手。
因此中国购买美债相对来讲是有利的,那中国手头上的美债又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贸易增长。 大家都知道,中国只花了几代人的时间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中国也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产业链,全世界都在购买中国商品。
因此中国同许多国家开展贸易时,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卖家地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使用美元支付,中国在同其他国家开展贸易时,可以赚回大量美元。但中国国内主要使用人民币结算,美元对中国而言相当于是外汇储备。
第二,外商投资。 自1978年来,中国一直都在推动改革开放。中国不断改善国内的营商环境,主动开放大门,吸引外来资本投资。
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国内出现了许多对国外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行业,许多外国企业迅速来到中国投资。
中国为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正在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继续扩大开放范围,为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保驾护航。但是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时,不是为中国带来人民币,而是为中国带来美元。
这些 美元 进入中国之后,需要在中国境内兑换成 人民币 ,这样一来美元又成为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会前往美国投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这个时候会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然后将美元带到美国,这样一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便一直保持稳定出入的状态。
尤其是去年疫情发生之后,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能力,源源不断向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中国外贸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受此影响,短期内有大量美元流入中国市场,这些美元大部分都是由企业带来的,企业想要在中国境内花掉这些美元则需要先在银行兑换成人民币,美元就通过银行又落入国家的手里,进而转变成为国家的美元储备。
中国自然不可能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拿着那么多的美元,所以中国必须要将美元花出去或者投资出去。
中国想买芯片等各种产品买不到,其他商品中国又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中国只能够用美元投资。
中国之所以不用美元投资石油等各种大宗商品,主要是担心中国在疫情期间购买大量石油等,有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情绪,到时石油等各种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再者,中国购买石油的价格以期货市场的价格为主,国际市场上有大量炒家正在操控石油期货价格,中国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会损失惨重。
其实中国原先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帮助非洲等多地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中国也可以将美元花出去。
但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一片低迷,各地的来往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这也给中国的投资带来了一定困难。
那中国是否能够购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债券呢?其实美债相比较世界上任何一种债券来讲,美债更加安全。
因为美国需要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国借债,如果美国欠债不还,世界各国自然不会通过购买美国债券将钱借给美国,美国的经济发展将遭受重大打击,因此美国势必会保证按时还钱。
除此之外,购买债券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在债券价格较低的时候将债券购入,等到债券价格飙升的时候,直接将债券抛掉,这样一来便可以赚取利润。
当时在美国成功换届之后,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估计极其乐观,认为在特朗普下台之后,美国债券能够有所回升。
如果购买债券的人越来越多,债券的收益率就会越来越低,债券的价格也会降低,所以债券价格的走低是因为国际市场对债券的估计比较乐观。
除此之外,当美国通货膨胀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美国会采取加息的手段,加息会直接提高世界各国购买美债的意愿,从而促使大量美元回流回美国。
而中国大规模购入220亿美债是在2021年的1月份,紧接着拜登便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在疫情局势有所好转,加上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情况下,经济自然会有所恢复,美债的收益率也会有所提高。
中国这波操作相当于是抄底买进,等高抛出,完全可以实现短线操作牟利。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去美元化措施,主要是为了终结美元霸权,那世界各国这一目标真的可以实现吗?
此前中国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2021年:美元时代的终结之年》的文章,该文章引用了某个金融学专家的观点。
该专家大胆作出推测,今年8月份,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时代有可能会彻底终结。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份,便有部分声音认为,截止至2021年底,美元储备金率或降至35%。
美元之所以会走到这一地步,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失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加入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全球80%以上的国际贸易需要使用美元结算。
尽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为了能够收割世界各国随意大规模印发美债或发行债券等等,但是美国国债依旧是各个国家购买债券的首选。
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大部分国家认为美国有能力偿还债务。美国为了巩固美元霸主的地位,也不敢随意欠债不还,因此美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保值的货币之一,然而2008年这一现象发生了重大改变。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推出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美元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但美国同时还在大规模 印发 美元,不断向世界各国转嫁通货膨胀。
如今的美国更是将这种做法当做常规化操作,时不时就收割一下世界各国。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深受其害,因此有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元越来越没有信心。
美国同其他国家不同,美元在印发货币之后可以轻轻松松将这些货币花掉。等到通货膨胀到达了一定程度,美国经济恢复得差不多时,美国又会采取紧缩的政策,让大量美元流回国内,而其他国家因为美元短时间抽离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中国等多个国家正在推出数字货币。如果数字货币能够成功推出,意味着各个国家不用使用美元这一中间货币进行结算,这直接挑战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也在考虑推出数字美元。
厄瓜多爾尔尔拉丁美洲新闻社网站曾经发表题为《2021年:美元时代的终结之年》的文章,作者强调, 2021 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系统性危机,随着这场危机和美元作为国际中间货币被终结,美国这个金融帝国有可能会直接垮台。
事实上,过去4年的时间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没有对外发起军事战争,美国运用军事手段维护美元霸权的能力有所下降。
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一直在叫嚣着“美国回来了”,可见拜登的外交政策相比较特朗普来讲充满了好战色彩。如今拜登迫切想要收回特朗普时期丢失的美国的影响力,所以拜登会更加咄咄逼人。
拜登试图同时打压俄罗斯和中国,但是拜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此前已经有所准备。
俄罗斯是世界上去美元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使美国直接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结算,俄罗斯也不用担心同其他国家的贸易结算会中断。
可以说俄罗斯已经是一个去美元化较为成功的例子,但是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还没有明显起色。
世界各国没有办法保证通过这些去美元化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去美元化。美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世界头号货币,许多国际贸易都要依赖美元进行短时间内,世界各国没有办法完全同美元脱钩。
不过许多国家意识到美国一直在利用美元霸权收割其他国家 。 甚至美元霸权,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许多国家会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金融体系受美元影响过大,美元霸权被终结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只有世界上各个国家齐心协力才能够遏制美国继续利用美元收割其他国家的想法,也能够保证世界各国经济稳定。
这样一来中国也能够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为中国争取到更多发展的时间。
中国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能够在这期间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这样一来才能够彻底摆脱美元霸权体系。
“美国政治当局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正在自掘坟墓!”面对美国不断把美元当成武器,普京这番话或许真的会成为美国的结局。
美国如今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世界各国实现终结美元霸权指日可待,美元的霸主地位也将不复存在,而美国的所作所为也为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机会。
‘柒’ 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关于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确定了为使俄罗斯实现突破性发展、增加国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生活条件以及发掘个人才能的重点任务目标。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草案并已准备开始实施计划第二阶段——采取措施恢复消费需求、提高私人投资,在预算调整的情况下,这将确保俄GDP在2021年增长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仅为了恢复经济,更是为了实现正在更新的国家目标而吸引私人投资。
2019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06.5亿美元,增长2.2%。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565.3亿美元,增长0.9%,占其出口总额的13.4%,提高0.9个百分点;俄罗斯自中国进口541.2亿美元,增长3.6%,占其进口总额的22.2%,提高0.3个百分点。俄罗斯对中国贸易顺差24.1亿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俄经贸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较2018年上涨12.66%。从中俄经贸指数(月度)来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中俄进出口总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月份达到低点,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中俄贸易逐步恢复,进出口总额稳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到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基本情况与投资环境,接着深入分析了俄罗斯经贸发展、中国投资合作情况以及俄罗斯重点区域投资机会。随后,报告对俄罗斯汽车、钢铁、机电、农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做出细致透析。最后,报告阐述了俄罗斯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税收制度、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与人员进入程序以及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俄罗斯投资环境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