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分析表明,就在我们实行消极被动的经济政策时,亚太地区正在迅猛地发展。据世界经济发展预测,21世纪亚太地区的国家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将受到这个过程的影响,甚至卷入这个过程。因此,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有责任考虑到自身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我们必须制订被世界各国关注的东部地区开发战略,尤其是矿物原料领域的发展战略,以便吸引大量投资。
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拟定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已有的设计是“西伯利亚—太平洋”的能源建设规划,面对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天然气、石油及石油制品海外市场。据该方案设计者提供的数据,国际社会准备为亚太地区的发展投资200亿美元。俄罗斯与马来西亚已于1999年签订协议,决定开展俄罗斯企业与亚太地区各国公司在科技、工艺和生产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曾写道:“我们认为,现阶段编制的东西伯利亚自然资源开发计划应该上升到国家规划的层面上,按照该规划将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燃料-能源联合体,并把它与贝-阿铁路干线的利用结合起来”。根据他的文章,我提出来两个向日本和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方案(图7.3)以及由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运送石油的路线图(图7.4)。
上述两个方案引起了多方的兴趣,还必须经过严密的政治和经济论证。当然,在我们这儿也有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的矿产资源潜力究竟如何,它的出口对这片幅员广阔地区的未来究竟会带来什么机遇。这又是一个需要多方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政治角度看,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是非常有前景的,也是动态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目前在天然气需求量和计划的天然气的开采量之间还存在着缺口,到2020~2030年这个缺口将不小于1800亿立方米/年。主要的潜在进口国是日本、中国和韩国。目前,有关各方已提出了好几个由天然气资源过剩地区向亚太地区铺设输送管道的方案:中国的“中石油”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和爱克森公司认为应建设6000千米长的输气管道由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西部,然后再到太平洋西岸港口。还有一个路径更短的方案,但要经过政治制度不稳定的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一方案的明显优势是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从俄罗斯供给的天然气可直接用管道运输。
图7.3 往日本和中国输出天然气的方案
图7.4 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输送石油的方案
“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两种天然气开采和向亚太地区供气的方案,这些方案考虑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北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天然气原料基地雄厚的前景。这两种向亚太地区供气的方案是:
·西西伯利亚(新乌连戈依)托木斯克-克麦罗沃-新库兹涅茨克-荣加利亚-进入中国领土再到上海。
·西西伯利亚北部-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乌兰巴托-北京。
这两种方案的天然气管道源头是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两个大气田,其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超过30000亿立方米。也不排除沿另一条补充线路铺设管道,即气源来自于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梯亚自治共和国,那儿有大型气田。
在众多的路径方案中,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伊尔库茨克-中国的方案。该方案的气源是位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威克金斯克凝析气田,它已探明的C1+C2级天然气储量11000亿立方米。
总之,任何一种由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石油天然气的方案都将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展地质勘探工作对碳氢化合物原料的贡献,创建新的地区能源优势。从长远来看,向亚太地区市场出口原料也是俄罗斯一项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
2. 俄罗斯主要靠什么发展
俄罗斯主要靠矿产、农业发展。
【拓展资料】
俄罗斯是世界第一的小麦出口国,根据海关的数据,2019-2020农业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占世界市场20%左右,紧随其后的是美国14%、欧盟13.4%、加拿大13.2%、澳大利亚10%,都是面积大国。
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占全球23.7%的储量,欧洲许多国家的燃料和取暖用天然气,有一半从俄罗斯进口,目前俄罗斯每年开采6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全球年产量18%。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欧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成员国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2014年,欧盟首次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涉及俄罗斯能源、金融和武器部门。近些年来,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持续。2019年12月,欧盟宣布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延长6个月,至2020年7月。俄罗斯强硬回应,并指出欧盟损人不利己。
俄罗斯是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此外,它还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金砖国家之一。
从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原油和天然气是绝对支柱。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全球原油第二大出口国,2021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接近2.3亿吨,29%供应欧洲地区;同时是LNG的全球第四大出口国(前三名依次是澳大利亚、卡塔尔和美国),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高,北溪2号管道的故事市场已耳熟能详。
农产品方面,俄罗斯的小麦出口雄踞世界第一,大豆(6307, 50.00, 0.80%)出口也在2021年创下138万吨的俄历史新高。
此外矿产方面,俄罗斯是罕见的大部分矿产都可以自给自足的国家,铁矿(798, 51.00, 6.83%)石储量全球第三,钾肥出口量全球第三,但在铜、镍和钯等有色金属方面影响力更强,钯金、镍和铜分别占全球出口量的45%、42%和37%,钯是半导体的重要原料,俄罗斯是全球钯第一大生产国,美国35%的半导体级钯需要从俄罗斯进口。
3. 俄罗斯现在经济发展趋势
楼主您好!以下是俄罗斯现在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总量
俄罗斯2010年按汇率计算,GDP总量为1.4769万亿美元,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俄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资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木材等,受这类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非常大。俄经济在2009年遭到重创,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滑幅度超过了二十国集团及金砖四国。2009年1月至10月,GDP同比下降9.6%,2009年按照美元汇率计算的GDP,下降了25%左右;梅德韦杰夫估计,2009年降幅为7.5%;世界银行认为降幅可达8. 7%。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在大量出售资源的情况下得以迅速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超过1990年解体前。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004 年服务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
至2010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87,157 km,客运量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016 亿吨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10 年底公路总里程982,000 km,客运量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21 亿吨公里(2004 年)。
水运
2010年总水程:102,000 km。2003 年海运商船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全国总机场数量:1,213 (2010)。直升机场:50 (2010)。[3]2001 年民用飞机有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8 万公里。2003 年客运量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2004)。主要机场有莫斯科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叶卡捷琳堡克尔索沃国际机场、 新西伯利亚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
管道运输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金融
主要银行有:
1.俄罗斯储蓄银行,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 241 亿卢布。
2.俄罗斯外贸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65.5 亿卢布。
3.工商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 亿卢布。
4.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1.6 亿卢布。
5.国际工业银行,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18.5 亿卢布。
6.天然气工业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此外俄大银行还包括最大的私人银行阿尔法银行、古打银行、罗斯银行、外经银行等。
对外贸易
据俄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
2009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中国、德国和土耳其的出口额分别占俄出口总额的15.1%、8.5%、6.9%、4.9%和4.6%,为353.2亿美元、198.0亿美元、161.8亿美元、114.9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自中国、德国、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进口总额的14.2%、12.3%、5.7%、5.5%和5.1%,为219.6亿美元、190.5亿美元、89.0亿美元、85.9亿美元和79.4亿美元。俄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哈萨克斯坦,顺差分别为323.3亿美元、127.2亿美元、77.0亿美元、60.3亿美元和53.0亿美元,减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等,其中对德国和中国逆差减少40.7%和59.5%,但对法国逆差增长12.9%。
对外投资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计对外投资 69 .7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0%,协议投资占6.2%,其他投资占33.8%。主要投资对象国有:英国(18.6%)、塞浦路斯(10.9%)、荷兰(8.8%)。 截止2003年底,俄对华投资项目1542个,实际投资额3.38亿美元。
外国资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8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直接投资占44.1%,协议投资占1.9%,其他投资占54%。
2004年吸引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直接投资占23.3%,协议投资占0.8%,其他投资占75.9%。外国对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及日用品修理业130.37亿美元,加工业102.36亿美元,采矿业99.34亿美元,不动产25.72亿美元,交通、通讯业20.33亿美元,国家管理和军事安全、社会保障10.59亿美元,金融业10.01亿美元,建筑业2.34亿美元,农业、林业1.21亿美元,公用事业1.07亿美元。 2004年主要对俄投资国:德国(占11.4%)、英国(10.6%)、美国(8.1%)、法国(4.7%)、维京群岛(2.3%)、瑞士(2.1%)、奥地利(1.7%)。
2011年12月16日加入世贸组织。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希望对您有帮助!
4. 俄罗斯为什么要加大对东部地区的开发
远东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有利于俄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2.俄罗斯东部地区,即面积占俄联邦领土总面积的3/4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是俄资源和能源的“聚宝盆”,俄国东西部人口与资源分布的不相称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和国防。
加油哈^_^望采纳~~~
5. 俄罗斯欧洲部分交通发达人口密集为什么近些年来工业还要像东部亚洲部分发展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联邦,东西两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欧洲部分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产值占全俄罗斯的3/4以上。可是,欧洲部分因其资源有限,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东部地区却拥有各种各样蕴藏量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里的工业基础薄弱,部门单一,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俄罗斯实行了工业东移政策,称之为“纲领性政策”。俄罗斯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依赖日益增强。东部地区在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保障出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6. 俄罗斯经济重心为什么逐渐由西向东转移
1 以前欧洲那边发达,所以人口和经济中心都集中在西部,但是那边资源不足,近年来西部原来越拥挤,自然资源少人口到不少。东部以其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等特点,终于吸引政府和有钱人的的眼球啦!
2 总是西部强东部弱,也有点长期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的意思。
(1和2个人认为有点像咱们中国:东部发达但资源少地域小;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有了西部大计划之类的政策)
3 还有国际政治环境这一原因。现在俄罗斯跟西部欧洲那些国家没有以前那么和谐,时不时有挑起事端的,当然不是普金怕他们,只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再者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俄中关系也静了更高的战略伙伴关系,东部能更好更方便地在中俄外交上较强合作、互惠互利(比如军事、经济、文化等等)。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7. 俄罗斯在地域政治和地域经济中的利益与经济发展模式
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的联邦国家,在外资、进口商品及其现代工艺密集涌入的浪潮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要快速完成结构调整和实现民族经济现代化是不现实的。
据1995年的统计,没有一个独联体国家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这里“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以世界上市场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国家为标准,世界银行按照这个标准把28个实行经济转型的国家分成四组,其中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属于第三组(属于第二组的有波兰、埃斯尼亚、拉脱维亚、保加利亚、鲁梅尼亚、蒙古和阿尔巴尼亚),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则属于最后的第四组。也就是说,所有友好国家在改革过程中都没有完成当初预定的经济转型任务。独联体国家应采取统一行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集中或分阶段地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独联体国家现阶段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努力恢复已中断的国家间生产与技术合作,首先应在矿物原料领域协调政策,进一步发展生产协作并实行联合设计、联合规划,以形成自由贸易区和海关联盟。
俄罗斯的内外政策应主要着眼于恢复在地理空间上的统一经济联盟(指独联体——译者注),以形成世界地域政治的一个轴心;努力扩大并多方面发展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极。为了执行这个内外政策,首先应在俄罗斯联邦的领土上从西到东重新配制基本能源的流向。不要向东方国家出口能源,而应把这些能源用于远东地区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计算表明,如果把石油、天然气能源用于国内企业,其单位能源的收入和对国内总产值的贡献是按国际价格把能源卖给其他国家的10倍。而购买这些能源的国家,如果它在加工业和能源利用方面拥有新技术,那么它获得的收入将是购买这些资源费用的20倍。
有的俄罗斯专家指出,出售能源将给我国造成隐性的双重损害:一是影响了我国的生产稳定,扩大了我国的失业率;二是促进了能源进口国的生产稳定,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岗位。这将导致降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剧国内社会的矛盾,同时增强我国能源购买国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实力,最终仍将削弱我国对外的政治力量,有损于国家安全。
在资源开采总量下降的前提下,过分增加出口不仅将加剧生产和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调,而且会破坏宏观经济结构,使我国的经济模式走向原料出口型。例如,俄罗斯有60%~80%的铜、镍、金、铂、金刚石、锌、铀、铝、钼和稀有元素用于出口,这个问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出口可维持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国家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将干扰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并加深我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
我们应适当调整俄罗斯的矿物原料政策,在矿物原料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又不损害当代人民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把矿物原料的剩余部分用于出口。但出口的数量应精确地与我国地下资源的规模相适应,应遵循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
必须看到,一个文明国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应检查自身的方针与战略是否适应于变化着的世界。在新的世纪里,世界的格局将出现巨大的变化,全球经济体系的结构正面临大的调整。苏联的解体使一些原加盟共和国陷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得企业之间大量的协作体制和技术合作中断了。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水平的下降已造成整个地区的衰退。对俄罗斯而言,最迫切的问题是丧失世界大国的地位。
让我们按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指标把独联体和当前世界上其他地区性联合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一下比较:独联体在世界国内总产值中(按等值购买力计)所占的份额为3%,欧盟为24%,北美自由贸易区为2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含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为29%;独联体在国家支出方面占1.5%,而欧盟为40%,北美自由贸易区为2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21%;独联体在出口方面占2%,欧盟为43%,北美自由贸易区为1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25%;独联体在投资方面占3%,欧盟为19%,北美自由贸易区为1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36%;独联体在军事开支方面占3%,欧盟为22%,北美自由贸易区为3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18%。
上述数字与独联体各国在原料、能源、工业和新技术方面的巨大潜力很不相称。加强独联体地域范围内的一体化,肯定可明显加强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作用。改革后的独联体国家在世界指标中所占的份额到2015年可达到4%,到2030年可达7%~8%。当然,还低于另外三个主要经济组织的水平,但这已经是单兵作战的俄罗斯联邦指标的1.5倍左右。
对于俄罗斯来说,首先应尽快在实力雄厚的部门,即能向国际市场出口矿物原料、金属、木材和军工产品换取外汇的那些部门中形成强大的跨国组织。跨国组织形成的过程不仅可促进独联体内部的一体化,而且有助于东欧、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国家的一体化趋势。必须看到,在前苏联时期,如果当时建立跨国组织,繁荣地域经济的可能性比现在的俄罗斯大得多。
为了使俄罗斯国民经济能顺利向地域经济模式过渡,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认真分析国际战略形势,首先是我们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威胁和挑战,同时要认真分析国家现有资源的潜力。在威胁当中,首当其冲的是西方后工业化文明对前苏联范围内新发现矿产资源的企图。例如,最近在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俄罗斯发现了一批油气田。为了合作开发新油气田,世界经济力量出现了重组。相关的信贷金融资源、生产资源、智力资源走向联合,出现了拥有最新工艺技术和地面永久设施的跨国财团。二是要关注俄罗斯在地域政治和地域经济中的利益,着重寻找能促使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本突破口。进行理论研究时,必须考虑影响世界地域经济发展的所有因素——全球化、区域化、世界地域经济的转化条件、威胁和挑战等特征,保证我们在战略上的灵活性。
在制订俄罗斯21世纪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到地域政治因素、地域经济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所谓地域经济因素指的是,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国,在制订发展战略时必须尽量反映其在该地区的重大经济利益。遗憾的是,俄罗斯错过了曾笼罩在欧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冷战之后,建设欧洲一体化大家庭的过程没有让俄罗斯参加。欧洲在欧盟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了。现在“欧洲”和“欧盟”实质上已成了同义词。
我们看到,一方面欧盟加强了自身的功能,进入了一个质变的发展新阶段。在通过了建立统一货币(欧元)的决议之后,共同的税收政策已获得巨大成功。欧盟的预算大约已达到1000亿美元。另一方面,近年来欧洲实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扩张,几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成了欧盟的成员。而在亚洲出现的情况是,东亚国家正按7+3的模式(东南亚国家联盟,加上中国、日本和韩国)开始相互配合协同行动。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2%,国民生产总值的19%,出口总量的25%和进口总量的18%,还拥有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5%。
俄罗斯“未来研究小组”提交的报告中称,欧亚对话的第二个阶段已经来临,亚欧高峰会将在所有全球性的团体中发挥作用,因此亚洲和欧洲将成为世界上两个最有影响的地区。报告中还提到,必须更好地促成北美—欧洲—亚洲这个三角形地区的平衡。亚欧高峰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于21世纪共同发展的世界,为2025年最终实现自由贸易创造条件。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制定建立亚—欧共同市场的方案。
而俄罗斯能干什么呢?俄罗斯可以利用自己难得的地理位置在服务业的全球化市场中争取主导位置,首先是交通运输方面。因为,在世界市场中,服务业几乎占了世界商品流通总额的四分之一,发达国家仅运输服务业的产值已超过2500亿美元。在交通运输服务业中发挥的仅是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优势,而俄罗斯最大的地域优势是地下埋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原料,号称世界头号矿业大国。
2000年9月,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韩国的代表签署了关于建设从科威克静斯克气田(位于伊尔库茨克州)到中、韩的输气管并共同开发的三国协议。该气田的潜在储量估计为15000亿~20000亿立方米。设计每年开采300亿~3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只是一个例子,其实在矿物原料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潜力还大得很。如果我们能把友好国家的力量联合起来,用联合取代过去的竞争,创造跨洲际的能源-运输轴线,则俄罗斯更容易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2000年10月签署的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协议可能成为苏联解体后发展俄罗斯和其他前苏维埃共和国合作关系的转折点。欧亚经济共同体实质上就是拓展各国的共同市场。
如果我们不理睬亚欧高峰会,就意味着把俄罗斯联邦排除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之外,等于在我们迈向全球化经济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个非常不利的壁垒。而俄罗斯加入亚欧高峰会必然是利远大于弊。通过高峰会可以在互利的基础上吸引大量外资,以便加速运输业、通讯业的发展,恢复西伯利亚干线、贝加尔—阿穆尔干线、北方海上通道和航空网的建设;同时可加大燃料-能源部门的投入。这样一来,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将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单一原料供应国,发展为具有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与服务体系的合作伙伴。
总之,世界发展到今天,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俄罗斯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不仅取决于其历史形成的地域政治意义,还取决于她的地域经济地位。俄罗斯仍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具有丰富能源、矿产、高素质人口和其他资源的大国,具有自己的地域政治利益、地域战略和经济利益。尽管近年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振荡,但俄罗斯仍将在新的战略平衡当中扮演一个营造世界新秩序的积极参加者。
俄罗斯科学院宏观经济分析与短期预测中心的报告指出,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地适应地域政治的经济政策调整,而是要从客观需要和主观能动性两方面促使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质的变化。各个分阶段的任务如下。
第一阶段(2000~2002年),维持从1998~1999年开始的经济上升势头,使国内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不低于3.5%~4%。要点是加强出口(包括某些商品、半成品的出口),强化促进商品生产的财政基础(取缔欠债、易货的交易方式,使资金周转正常化)。总之,这个阶段俄罗斯国民经济只能以比较适中的速度增长,三年里增长11%~12%。同时,应注重克服地方分离主义,使经济环境明显好转。最近国家的金融储备总量增长是好消息,至2002年可能达国内总产值的30%~31%。
第二阶段(2003~2006年),尽可能加速俄罗斯经济物质基础的恢复,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在这个阶段末使国家的总储备额增长为国内总产值的32%~33%,而使基金的积累(同时限制资金出境)从国内总产值的16%增到20%~21%。这样就可使经济领域的投资增长率维持在每年13%~14%左右的水平,并使本金投入总量在4年中增加三分之二。这个阶段的经济总增长率可达4.7%~5.1%。在这个阶段的初期(2003~2004年)人口可能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平均总量。这时通货膨胀应稳定在年均7%~8%的水平。在2005~2006年间俄罗斯经济将遇到更严格的资金限制,这样一来,生产部门必然努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此后,“能力因素”就形成了进一步加速增长的支撑点。
第三阶段(2007~2010年),在严格的资金限制条件下维持工业生产的增长势头,并使重心从投资转向消费。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必然会有所降低。必须指出,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调整需求结构,引导社会朝着非能耗型和非资金密集型消费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的自然资源供给状况相适应,从而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平衡。此外,应加快社会改革的步伐,减轻预算的负担,使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这个阶段初期比1999年增长20%)。可以预计,因为减缓了投资力度,主要资金的投资增长约为6.6%~6.8%,国内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将下降至4.4%~4.7%,而居民生活水平将以每年4.9%~5.1%的速率提高。
我们认为,上述方案考虑了俄罗斯的经济现状和财政可能性,以“稳定发展”和“为人民谋福利”放在首位,是合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