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驱逐英国军舰是用什么武器

俄罗斯驱逐英国军舰是用什么武器

发布时间:2023-03-14 11:00:03

Ⅰ 外国早期的海战武器是什么

地中海上的古代主力战船

据历史记载,2300多年前的地中海沿岸各国,由于贸易纷争经常发生海战。它们普遍使用一种长形的、外形装饰华丽典雅的长桨帆船,由几十名桨手划动。在船头装有尖利的金属撞角,这是海战的主要武器,可用于对敌人船只的冲撞。早期的这种木制战船只有单层桨座,为了增加速度和机动性,埃及、腓尼基和希腊的海军制造出2层桨座战船和3层桨座战船。作战时,每1把桨由1人划动,同时船上有人吹笛或击鼓,统一指挥几十、甚至上百名装手的操装动作。战船行进主要靠桨手们划动,同时也依靠风帆作辅助动力,能使船以很快的速度前进。靠一侧桨手倒划水,可使船环形急转。机动性比现在人们的想象要好得多。

公元前480年,希腊与波斯帝国在爱琴海上的萨拉米斯岛附近进行了一场海上大战,波斯、希腊双方都使用这种靠人力划桨的3层桨座战船。当波斯大军的战船驶进雅典附近的狭湾时,风把波斯海军的后续战船吹进海湾,800艘战船挤作一堆,这时,一支小型的希腊海军舰队,趁机用3层桨战船的撞角对波斯战船横冲直撞,一艘一艘地将之撞沉。希腊战舰左冲右突,使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波斯舰队遭到修败。此次海战,希腊舰队损失40艘战船,而波斯舰队则损失近200战船,其余船只被迫退回出发地。这次海战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波斯帝国最终丧失了海上优势,而希腊确立了其对海洋的控制权。

但这种3层奖座战船舷高24米,吃水只有0.9米,稳定性较差,所以不适于远洋航海。另外,船上缺乏就寝和贮存空间,基本没有续航能力。夜间或气候不良时,人们习惯将它拖到岸边。

战船行进主要靠桨手们划动,同时也依靠风帆作辅助动力桨帆并用战船

16世纪初,以桨为动力的桨帆并用战船仍在称霸地中海时,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开始用风帆作为战船的主要动力。风帆取代了人力划桨,使战船成为远洋探险、贸易和海上抢劫的性能优异的工具。1520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建造了世界上第1艘4桅风帆战船“伟大的亨利”号,该船配有80门火炮,分别布置在船首、船尾和两层火炮甲板上。该船有4根桅杆,满载排水量达1500吨,是16世纪最大的战船之一。当时的另一个海上强国西班牙,也步英国的后尘,建造了一种西班牙式的大桅帆战船。该船技约30米,宽9米,船身狭长,船首仍保留了一个金属尖角,用于撞击敌船,船上也安装了许多火炮,可在远距离对敌人发动攻击。

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因争夺海上霸权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西班牙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有大小战略130余艘,整个舰队共有3万名兵士,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所用的战船,仍沿用射程较近的大炮和靠土兵跳船格斗作战的古老战术。战争开始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海军统帅和海军事务高参约翰·霍金斯就发现,过去那种跳船格斗的战术,已经不如远程大炮适于海战,他花了10年时间把皇家军舰改装为快速舰队,配备远程重炮,可发射4000~8000克重的圆形铜炮弹,命中率高,有些射程超过2000米。交战一开始,西班牙舰队摆开新月型阵式,试图在英国舰队对其中央战船进攻时,用两翼战船包抄夹击的战术,将英国舰队击溃。但经验丰富的英国海军统帅霍华德和德雷克,指挥英国舰队分成两列,分别攻击西班牙舰队的两个侧翼。面对着开向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舰队,把握住战斗距离,而攻击主要是用人炮远距离轰击。在激烈的战斗中,大批西班牙战船连同那些无用武之地的士兵被英国战船的炮火击中,很快沉入大海。

这次海战,西班牙“无敌舰队”损失惨重,130艘战船只剩下65艘,西班牙人的海上霸主地位被英国人取代。这也是一次单凭舰炮攻击取胜的海战,它改变了2000多年的海战方式。

英国风帆战列舰“胜利”号

1804年底,西班牙与法国联合对英国宣战。1805年,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爆发了,英国的杰出海军将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英国舰队一举击败了法国、西班牙联台舰队。因此,纳尔逊被英国视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特拉法尔加海战时,以军舰当炮台的观念已经把木制战船发展到了顶峰。在一艘巨型军舰上,5层甲板上分别排列着上100门大炮,远远望去,战船俨然是一座火炮构筑的城池,具有威猛异常的火力。但是,这种船需炮手和帆缆手不下900人。为了防止致命的变形,船体必须装置厚重结实的纵肋骨,肋骨之间必须增加铁肘材和交叉牵条。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就是这样的战列舰。该舰于1759年开始建造,1765年下水,全长689米,宽155米,排水量3500吨,整个舰的建造共用了2500根橡树。“胜利”号上有3层火炮甲板,共装备了102门铁铸加农炮,另外还有2门巨型短炮,可发射30千克的炮弹。“胜利”号战列舰服役后一直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旗舰。纳尔逊就是在这艘战列舰上指挥英国舰队最后打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特拉法尔加海战是木制战船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海战。人们看到,除了在船上安装许多性能优良、火力巨大的大炮外,木制的战船已经不能适应未来海战的需要了。

17世纪的英国战列舰

火炮在战船上的应用,虽然使战船的威力大增,但在17世纪以前,由于无法解决火炮的后坐力问题,致使当时舰炮的装弹和射击十分笨拙。到17世纪初,在舰炮的射击技术上解决了火炮的后坐问题,装填炮弹变得简单了。这使舰炮的火力大大提高。17世纪英国与荷兰进行了3次大规模海战,在海战中善于总结经验的英国海军将领罗伯特·布莱克,首次提出和确立了舰队纵列的海战队形,并据此第1次提出了舰队作战队形的战术原则。英国海军首次制定了《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以及《舰队队列条令》和《舰队战斗条令》。根据条令规定,作战时所有战舰以一定间隔排成1个纵队,战斗时每一艘战舰用舷侧炮向敌射击,其余各舰装填弹药。1艘舰射击完毕后,第2艘舰接着进行射击,依次进行下去。这种战术改变了以往海战无战斗队形的混战局面。与此同时,采用纵列队形进行作战的主力战舰开始被称为“战列舰”,因为,只有这些较大的战舰,才有能力坚持在战斗队列上。当时的英国战船按舰炮的数量分成了6个等级,1级舰90门炮以上,2级舰80~90门炮,3级舰50~80门炮,4级舰38~50门炮,5级舰18~38门炮,6级舰18门炮以下。前3级舰被称为战列舰,第4级舰是快速舰或巡航舰,即是巡洋舰的前身。

铁壳装甲蒸汽动力铁甲舰

1859年,英国海军开始建造铁甲蒸汽动力战舰“勇士”号,1860年建成下水。最高航速可达14.5万节,如果机帆并用,可以使战船航行的速度达到17节,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战舰。

“勇士”号战舰上总共安装了各式火炮40门,其中有当时最先进的后装线膛炮和前装滑膛炮,能分别发射49.5千克炮弹和30.6千克炮弹。

由于建造匆忙,还存在许多技术上的不足,因此未能在英国海军的序列里占据主力的位置,很快便受到冷落。

1987年6月,英国对这艘100年前的老舰重新进行了整修,并在英国的朴茨茅斯作为一艘游览船向游人开放,向人们展示早期铁甲舰的雄姿。

蒸汽机作动力的铁甲战船

1765年,英国的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舰船采用蒸汽动力创造了条件。19世纪初,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这标志着舰船动力的第一次重大革命。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并建成了第1艘明轮蒸汽舰“克莱蒙特”号,它使用木头和煤作燃料,时速可达3000米。1815年,富尔顿为美国建造了第1艘蒸汽动力战舰“德莫洛戈斯”号,1819年,美国的蒸汽船“萨凡纳”号首次横渡了大西洋。1820年,第1艘铁壳蒸汽船建成。

1829年,奥地利人约瑟夫·莱塞尔发明了可用于船舶的螺旋桨,随后,瑞典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又对其进行改进,使之能与蒸汽机相近,这就使蒸汽机可以安装在舰船的吃水线以下的舱室里。螺旋桨发明并装舰使用后,把航速从几节提高到十几节,使军舰第一次具备高速和良好的机动能力,可不受风向、风速、潮流的影响而进行远洋作战。

1849年,法国建造了第1艘螺旋桨推进器的战列舰“拿破仑”号,该船的蒸汽发动机有440千瓦,船上装备了100门火炮。由于此时的火炮炮膛已经应用了来复线,炮弹也改为杀伤力更大的爆破弹,舰船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炮弹的发射距离已经达到了7650米人左右,设计精度也大为提高,这也迫使战舰的设计更多地要考虑采用装甲来保护自己,这就加速了钢铁战舰的出现和发展。

19世纪的蒸汽动力铁甲舰

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南军海军部长为了迅速装备自己的海军,于1862年3月将北军丢弃的一艘木质螺旋桨蒸汽驱逐舰“麦利玛克”号打捞起来,以英国的“勇士”号装甲舰为样板,进行了大规模改装,使之成为一艘装甲舰,并重新命名为“弗吉尼亚”号。南军的这艘包铁甲战舰,排水量达3500吨,乘员320人,首任舰长是富兰克林·布坎南上校。南军建成了自己的铁甲舰。

1862年3月8日,南北两军的战舰在汉普顿锚地附近海域遭遇,并展开激战。“弗吉尼亚”号企图突破北军军舰的封锁线,用新装大炮的开花弹击沉了2艘北军的木质帆舰“坎帕兰”号和“国会”号。北军用大炮轰击该船,但并不能击穿船体包着的铁甲,第2天,“弗吉尼亚”号展开历时4小时的炮战,虽双方都没能用大炮击穿对方战船上的铁甲,但击中后爆炸的开花弹却使北军战船上的土兵受到巨大威胁。另一方面,北军战船上装的可以旋转的炮塔使大炮在船体的任何角度都能实施炮击。

早期的战列舰

早期的战列舰也称铁甲舰、装甲舰等。在航空母舰出现以前,战列舰成为主宰海洋的巨型战船达数百年之久。

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是风帆战列舰主宰海战的阶段。战船为木质船体,最大为3桅帆船,通常设2~3层甲板,带有轮子的火炮置于甲板之上,通过舷侧门进行射击。17世纪,战列舰最大为1750吨,装有80~100门火炮,舰员600~700人。18世纪,排水量增至2000吨以上设3层甲板,装120~140门火炮。火炮多为固定炮塔的滑膛炮,需从炮口装填实心炮弹。19世纪中期,战列舰排水量已达4000~5000吨,装有120~130门从炮尾装填爆炸弹的火炮。由于炮塔不能旋转,所以作战时必须将战列舰一字排开,用舷侧舰炮进行射击。

英国1860年建成世界上第1艘铁壳装甲舰“勇士”号;1873年建成世界上第1艘完全去除风帆、采用蒸汽动力的“蹂躏”号铁壳装甲舰;1892年又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钢质装甲舰。至此,战列舰的发展趋于成熟,各国开始向大吨位、猛火力、重装甲、高航速方向发展。

有史以来,战列舰吨位最大的是日本的“大和”号和“武藏”号,达6.9万吨,航速达27节,续航力为7200海里。装有9门主炮,口径460毫米,射程45千米。此外,还装有12~20门中口径副炮和100门左右小口径副炮;战列舰在水线以上的船舷、甲板、炮塔、指挥塔等部位都装有装甲防护。一般为150~400主毫米厚,个别部位达400~500毫米。

日本“武藏”号战列舰,排水量高达69000吨,为世界之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战列舰曾作为海军之魂称雄于世长达200多年,主宰着世界海洋。1941年12月8比英国当时最新型的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驶离新加坡,阻止日军在马来西亚半岛北岸登陆。12月10日,英国这两艘军舰被日本海军岸基轰炸机发现。尽管英国军舰向飞机猛烈开炮扫射,也抵挡不住日本飞机的狂轰猛炸,很快被击沉了。事实证明,用战列舰和巡洋舰夺取制海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二战后,由于核动力、舰载机、导弹及电子装备的大量装备使用,使战列舰的优势所剩无几,很快处于从属地位,并被航空母舰取代。

无畏级巨型战列舰时代

1906年2月10日,英国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开始下水服役。该舰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20世纪现代化战列舰。它的排水量为1.79万吨,航速21节。武器装备为305毫米炮10门,分别配置在5座炮塔内,其中3座在首尾线上,2座在两舷;76毫米炮24门,用来抗击雷击舰的攻击。它的两舷、炮塔和指挥室的装甲厚达279毫米,还有5具457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该舰首次采用了蒸汽轮机作主机,4台螺旋桨推进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庞大的战列舰,而且是第一艘全部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军舰。

“无畏”号战列舰与当时其他战列舰的主要区别是:主炮的数量和口径大大增加了,而且没有中口径火炮。这种威力强大的战列舰很快成为各国制造战列舰的榜样。德国获悉英国第一艘无畏级战列舰下水后,于1906年修改了海军法案,对原计划建造的大型军舰一律改造成与无畏级相似的战列舰。1908年,英国制造出无畏级战州舰8艘,德国建造7艘。继之而起的战州舰航速已达23~266节,排水量达3万吨以下,主炮口径达380毫米,从而导致了“大舰巨炮”主义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巡洋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满载排水量3000~4000吨级的巡洋舰,动力装置以燃油蒸汽轮机为主,航速由25节增至30节,舰炮多为127~152毫米口径,最大达190毫米。

英国“苏塞克斯”号重巡洋舰。战争期间用快速商船改装了一批辅助巡洋舰,装备一定数量的舰炮、鱼雷和水雷等,以弥补巡洋舰数量的不足。

战后各国建造的大型商船还预留炮座,以备紧急改装成巡洋舰。这时期,各国的巡洋舰有几种,一种是重巡洋舰,其垂直装甲厚约76~203毫米,水平装甲厚约51~127毫米,排水量1~2万吨,航速32~34节续航力达1.2万万海里,能与战列舰、航空母舰在远洋协同作战。它装有8~9门主炮,口径在203毫米以上分装在3~4座炮塔中,射程37千米左右,主要用以消灭敌巡洋舰和攻击岸上目标。

此外还装有10~16门副炮,口径在130毫米以下,多为高平两用数十门自动炮,用于抗击小型舰艇和飞机的来袭。有的还装有3~4架水上飞机,用以校正舰炮射击和进行侦察。另一种是轻巡洋舰,排水量5000~10000吨左右,航速35节,续航力10000海里,装甲厚约51~127毫米。轻巡洋舰主炮口径在152毫米以下,装有6~12门主炮,其作用是攻击轻型舰艇和陆是目标。有的装127~133毫米舰炮,用于对空防御和攻击小艇。有的主炮口径88~127毫米,副炮8~12门,另配几十门小口径炮。

此外,还配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等,一般装2座3~5联装鱼雷发射管,携水雷80~100枚,还可携2~4架水上飞机用于侦察。

早期专门对付鱼雷艇的驱逐舰

19世纪60年代前,人们发明了一种用水雷作为攻击武器的水雷艇。这种艇将水雷拖曳于艇后,以触及敌舰使之重创或沉没。1868年,世界上第一枚鱼雷问世之后,便很快装艇使用。到1890年,世界主要海军国家已建成800余艘鱼雷艇,对大型军舰形成很大威胁。1893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批“哈沃克”号和“大黄蜂”号远洋鱼雷艇,排水量240吨,航速27节,足当时最快的战艇,装有3座鱼雷发射管和4门舰炮。这种专门对付鱼雷艇的战舰当时被称作鱼雷艇驱逐舰,此为驱逐舰的始祖。

早期的驱逐舰以蒸汽机为动力,机动能力很差,1899年被蒸汽轮机取代,航速提高到30节,排水量增至1000多吨,已具备了随舰队远洋作战的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已成为舰队的重要作战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驱逐舰排水量增至2000吨左右,到大战结束时,已达3500吨左右。航速也相应增至35~40节,成为最快的战斗舰艇。驱逐舰的武器配备也逐渐增强,鱼雷发射管由单管发展为双联装、甚至五联装,舰炮由1~2门75毫米炮增至3~6门130毫米炮,作战威力有很大提高。各参战国投入二战的驱逐舰总数达1800艘之多,使驱逐舰成为参战机会最多的水面战船。

航空母舰的出现

1913年英国皇家海军改装轻巡洋舰“竞技神”号为水上飞机母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多艘舰只改装成同类母舰。水上飞机利用浮筒下可脱落的轮子起飞,降落时则落在舰旁海面,再吊回舰上。

1915年8月12日,萧特184型水上飞机自英国航空母舰“彭米克利”号上起飞,在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击沉一艘土耳其补给舰,成为第1架用鱼雷击沉战舰的飞机。

1917年,一战后期,英国海军将一艘巡洋舰的前甲板上的主炮塔拆除,以甲板中部建筑为界,铺上木制跑道供飞机起飞用。

1917年8月2日,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邓宁中校驾驶飞机降落在“暴怒”号上,成为降落在航行中舰只上的第一人。

1918年,拆去后炮塔,加建降落甲板,但中部的舰楼、桅杆和烟囱仍然把飞行甲板分隔为两段,使飞机升降相当危险和不便。这艘改装后的巡洋舰叫“暴怒”号飞机搭载舰,它能装载20架飞机,是最早出现的用旧军舰改装成的航空母舰。同年7月,从这艘舰上起飞的飞机,轰炸了德国的一个空军基地。

1918年,英国又把一艘正在建造的客轮“康蒂罗索”号改装成“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它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飞行跑道更长了,起飞和降落极为方便。有一层机库甲板及几部液压升降机,可载机20架。

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

1954年1月,世界第1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建成下水。其主要技术性能为:水下排水量4040吨。长974米、宽84米、吃水67米。主机采用压水堆和蒸汽机组成,总功率15万马力。最高时速为30节,潜航速度超过20节,并能一直保持这一速度航行。

1955年5月,“鹦鹉螺”号在试航中走完从康涅狄格州新伦敦到波多黎各圣胡安之间的航程,只用了84小时,全部在水下行进,打破了历史上所有潜艇的速度、续航力和航程的纪录。1957年,它成为第一艘在北极冰下航行的船。

第2年,它载着116名船员,从珍珠港出发,然后向北行驶穿过白令海峡。8月1日,潜艇在阿拉斯加的巴罗岬潜入水下,一直向北驶去。潜艇一直在冰层下面航行,中途只有一次升上潜望镜检查方位。

1958年8月3日上午1时45分,潜艇在大块浮冰下穿过了北极。8月5日,潜艇驶入格陵兰海才浮出水面。8月7日抵达冰岛,结束航行。此次航行在冰下穿越了3704千米,打破了潜艇航行史上的所有记录,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原子弹和核动力潜艇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人开始研制原子弹前,美国海军研究所的罗斯·根恩博士就曾提出第一个建造核潜艇的建议。

1946年,同一研究所的菲利普·艾贝尔森博士提出研制动力装置计划。随后,研制工作在海曼·里科弗上校领导下正式开始。核潜艇的心脏是受控制的核分裂,须有一具核反应堆。设计制造能在潜艇内工作的反应堆,是一项最具有创造性和涉及范围极广的研究工作。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科学顾问乔治·基斯塔科夫斯基博士形容这种划时代的潜艇是“美国工业技术中一个令人惊异的小天地”。核动力获取的原理大致是:反应堆里受控分裂所产生的热传到密封导管内的水中,由于水处于高压下,它能升到高温而不沸腾。泵把超高热的水抽进蒸汽发生器,在那儿热力传到第二套水处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的水受洛杉矶攻击型核潜艇到的压力低,便沸腾起来。沸水所产生的蒸汽供应机舱带动涡轮。转动的涡轮又带动螺旋桨和开动供应潜艇所需电力的发电机。蒸汽已通过涡轮,温度便降低还原为水,又回到蒸汽发生器第二套系统中。潜艇使在这种完全不需要空气来助燃的动力推动下长时间地在水下运行了。

此外,由于这种持久的动力会带来人所需要的许多东西,于是核潜艇的制造成为可能。

美国人最早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

仅有核动力和常规武器的潜艇,并没有增大潜艇的威慑力,潜艇也不具备战略价值。

俄罗斯D1弹道导弹核潜艇。于是,1957年美国首先开始研制第一代装有远程导弹的核潜艇。

研制工作历时5年,由美海军特种计划处和威廉·小罗伯恩海军少将负责。研究费用35亿美元。5年后试制成可从水下潜艇发射的北极星A-1型导弹。它是世界上第一枚远程固体燃料导弹,重约15吨,形状像个香槟瓶。它装上核弹头能飞2253千米。发射时利用压缩空气将它从发射管中推出。离开水面时,它的两节火箭发动机点火,使它升入预定弹道,以每小时1931千米的高速掠过同温层,然后火箭脱开,导弹射向目标。

1958年9月底有5枚导弹发射失败。

1959年4月,第6枚掠空而过,直中目标。

与此同时,第一艘设计用以携载导弹的潜艇“乔治·华盛顿”号,1959年6月9日在康涅狄格州的泰晤士河下水。美国人立刻把这种威力巨大的北极星A-1型导弹装上去。1960年7月20日12点39分,这艘潜艇在水下成功地发射了一枚北极星导弹。

从此,美国开始有了在海洋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射的战略武器。陆上的导弹发射场容易被敌方侦察出来,但极难在来得及反应的时间内找到这种隐蔽的、随时行动的潜艇。这种潜艇分布在世界各地,监视着射程以内的所有陆上目标。它们发射的命中率高,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几乎可以摧毁一切。

Ⅱ 1997年中国以4亿美元一艘的价格买驱逐舰,这件事你怎么看

现代级无论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直升机甚至速射炮,都是很实用的,其中一些我国当时根本没有类似的产品。

自然,现代级就算在90年代也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到了今天更是落后的不成样子。

然而,在90年代,说句难听的,我国就算出40亿美元一艘,未必能够有国家愿意卖给你,西方都对你武器禁运了,子弹都不卖。

毛子愿意卖给你现代级,也算是不错了,对解放军海军也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这笔买卖是非常合算的。

Ⅲ 俄罗斯有哪些反航母武器

俄罗斯海军的反航母战略继承自苏联海军。1 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苏联颜面尽失,处于优势的美国航母战斗群令沉醉于开发远程导弹的苏联当局惊醒,开始大力研究对付航空母舰的手段。由于苏联,俄罗斯没有像英、美那样的海军传统思维,创新思维成为苏联海军作战研究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被赞誉为“红色马汉”的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主持的苏联海军科研部门,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对称“反航母”作战理论体系,并被后来的俄罗斯海军沿袭至今。

该理论的2个关键原则是“系统对抗”与“不对称打击”。由于苏联工业基础短期内难以打造出全面抗衡西方的舰队,因此海军在打击航空母舰的策略上强调突破关键技术、大量建造价格低廉的特殊舰艇,组成一支分工合作的“多功能舰队”,以“系统对抗”的方式来取得胜利。俄罗斯海军归纳出“首轮齐射”的反航母作战原则:舰队在遇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要不顾一切地抢占有利战位,利用己方导弹在射程和破坏力方面的“不对称优势”,先发制人地将远程导弹全部打出去,使敌舰队在来不及做出反应前就被消灭掉。

根据俄罗斯海军教案的论述,对付类似“尼米兹”级的超级航母,“三位一体”的饱和攻击至少要一次性发射90枚以上的导弹。俄军在大舰对决的状况下处于“非对称优势”,尤其在近海防御作战中,敌航母舰载航空兵会受到俄海军航空兵岸基飞机的坚决打击。

上述反航母战略的目的,就在于缩小俄罗斯海军与美国海军在航母对抗作战时的差距。一位俄军总参谋部军官曾指出:“我们的舰艇在建造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这已不是秘密。此外,我们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面也落在美国人后面,在无线定位和电子战方面的落后程度更严重。我方核潜艇航行时发出巨大噪声也不是秘密。我们了解这些缺陷,并尽力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根据我方评估,俄罗斯所有舰艇能够在战争中充分展现作战效能,在跟踪和打击敌方航母方面有绝对把握。”虽然目前俄舰队与美舰队相比,在作战能力上的差距非常大,但俄罗斯采取的反航母战略改变了这种局面。

苏联导弹吓退美国航母

最近解密的美国冷战期间的档案显示,苏,俄特色的反航母战术曾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得到具体表现,最后是苏联舰队取得完胜。当时分别支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美苏舰队在希腊克里特岛附近的水域紧张对峙。苏联因向叙利亚提供补给的船队遭到以色列飞机的袭击,实际上已参加战争。作为牵制,美国3个航母战斗群从10月20日开始挑衅性地向苏联舰队逼近。

在苏美舰队越来越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时,苏军指挥官沃洛布耶夫采取了多种让美军感到紧张的手段,其中之一就是显示苏军潜艇对美军航母构成的威胁。由于美军飞机一直在搜索苏军潜艇,苏联水兵便向海中投下一枚手榴弹,好像是在与己方潜艇进行联络,这后美军飞机的起降强度明显升高。沃洛布耶夫说:“让他们神经紧张去吧。”苏联舰队的“伏尔加”号、“格罗兹尼”号巡洋舰,3艘“卡辛”级驱逐舰均拥有威力强大的反舰巡航导弹,它们采用被美国人称为“自杀性”的队形,把反舰导弹全部瞄准在场的美军3艘航母和2艘两栖攻击舰,等待一声令下即发起攻击,其他美军舰艇仅是次要目标。10月25日,苏联舰队向美军发出信号:“如果美国干预苏联运输补给行动,将会遭到苏方武力回击。”最终,美国总统尼克松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在严阵以待的苏联舰队面前转舵西去,力量本属弱小的苏联舰队用能力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俄罗斯反航母武器撷英

为解决打航母问题,苏联从70年代开始进行反航母“撒手锏”武器的研制,取得了很大进展。以下是几种俄罗斯海军现役及出口的重点反航母武器。

“拉达”级柴电潜艇

2005年3月10日,“拉达”级柴电潜艇(677型)首艇“圣彼得堡”号在俄海军上将造船厂正式移交俄波罗的海舰队,成为该舰队近10年来获得的第一艘先进作战舰艇。据研制该潜艇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称,“拉达”级潜艇应用了许多新的系统,在设计上也有诸多创新。俄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瓦卢耶夫称它是“俄海军300年装备史上隐身性能最好、噪声最小、性价比最高”的潜艇。它在波岁的海舰队的服役,意味着今后北约舰艇在进出水下情况复杂的波罗的海时将要更加小心,因为这种有“海洋黑洞”之称的水下幽灵几乎难以被捕捉到。
“拉达”级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在“基洛”级636型常规动力潜艇基础上研制出的第四代常规动力潜艇。新型潜艇在设计上多有创新,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包括从636型设计经验发展而来的降噪新技术。该艇艇身为水滴形设计,外表短粗,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最佳降噪形状。艇壳采用高强度AB-2钢材,艇身表面敷设有消声瓦,不但能吸收本艇噪音,还可以减少对主动声呐的反射波。推进器采用7叶大侧斜精加工螺旋桨,转速降到250转/分。柴油发动机被安置在软垫上运转,还对艇内高噪声设备加装了消声器、隔音罩。“拉达”级潜艇的噪音降到了110分贝,与海洋背景噪音相差无几,因此可以在敌方舰艇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发起致命攻击。
“拉达”级柴电潜艇长67米、宽7.1米,标准排水量为1950吨,水下排水量为2650吨。与传统的柴电潜艇必须经常浮出水面、启动柴油发动机充电的“致命弱点”相比,“拉达”级采用了世界新一代常规潜艇流行的不依赖空气推进(AIP)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在艇内安装燃料电池提供动力,提高水下续航时间。“拉达”级采用两组碱性燃料电池系统,同时还有一套功率4100千瓦的柴电动力装置。整套燃料电池动力装置的功率为300千瓦,能保证潜艇在水下以3.5节的速度持续航行20天。该级艇的水下最大航速21节,水面最大航速为10~11节,通气管状态下续航能力为4000海里/7节,自持力45天,水下继航能力为650海里/3节,下潜深度250米。
“拉达”级潜艇的自动化程度和电子设备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装有“利蒂”综合作战系统和“利拉”声呐系统。艇上的自动化指控系统的操作都集中在主控室内,操作员通过8个彩色多功能控制台操作所有的艇装系统。各种传感器通过先进的数据总线与自动化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从传感器获得的战场信息能快速得到自动加工、分析,
并显示在控制台屏幕上。“拉达”级潜艇能够先于敌方发现目标,并在敌方潜艇位置数据被输入系统15秒后即实施攻击。由于自动化程度高,潜艇的艇员编制仅为34~41人,远小于“基洛”636型。
同样令西方国家感到畏惧的,是“拉达”级艇上强大而繁多的武器装备:6个直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型线导鱼雷、中近程SS-N-15反潜导弹、“俱乐部S”反舰巡航导弹。艇上最多可携带18枚鱼雷或导弹,快速装填装置令西方常规潜艇望尘莫及。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航空反潜威胁,红宝石设计局甚至为“拉达”级潜艇研制了水下发射的SA-N-25潜射防空导弹。该导弹将置于一个标准的圆筒形贮存/发射容器中,容器外径与潜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匹配,可以迅速装填入发射管。SA-N-25导弹从“拉达”级潜艇像鱼雷一样射出后,火箭发动机即刻点燃,导弹迅速冲出海面。导弹上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在出水瞬间开始工作。它既可以自主捕获空中目标、实施攻击,又可通过光纤双向传输信息由潜艇内的操作人员遥控攻击。防空导弹的发射容器长7米,空重1200千克;导弹重120千克,射程18千米,以3倍声速飞行,具有全自主、全向攻击能力,从而可以极大地削弱反潜直升机等空中平台的威胁。“拉达”级艇还能够携带30枚水雷封锁水道,这一点对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相当有吸引力。
另据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报道,2004年9月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附近举行的非洲航天航空和防务展上,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展示了一艘延长了一段舱体的“拉达”级常规潜艇的模型,这段7米长的舱体可以容纳8枚垂直发射的“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布拉莫斯”导弹是印度国防研究和开发组织与俄罗斯彩虹机械设计局联合开发的,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超声速飞行;最大射程290千米,具有对地攻击能力,可换装核战斗部;只需1枚命中,航空母舰就会粉身碎骨。

“现代Ⅱ”级导弹驱逐舰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2005年底之前,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向外国客户移交2艘956EM型“现代Ⅱ”级导弹驱逐舰。该级舰是专为远程反舰任务而设计的,将与远程反潜舰、核潜艇以及陆基轰炸机协同,摧毁闯入己方导弹核潜艇活动领域、拦截己方潜艇的敌航母编队。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资深海军编辑切尼·夏普称,“现代Ⅱ”级综合了俄罗斯最新战舰制造技术,在重点部位采用类似俄罗斯为[口度制造的“17号工程”(Project 17)护卫舰那样的隐身技术。
“现代Ⅱ”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增至7940吨,长156.5米、宽1.72米,吃水5.96米。从目前公布的示意图看,“现代Ⅱ”级的舰桥低矮,舰首部干舷较高,可以改善远洋航行的性能。两舷从艉部到舰桥前方附近有明显的折角线,舰艉为方形。采用小长宽比的宽舰型,水线面系数较大。尽管这种舰型会使最高航速受到影响,但增加了舰艇的适航性。舰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全舰由15道横隔壁分割成16个水密舱,可保证任意相邻的3个舱进水而不会翻沉。每个舱段和重要部位都设置有多种消防设备,并有专门的损管部门。重点舱门可以密封,使全舰具有良好的内部防护能力。舰上乘员有344人。为适应远洋航行,舰上提高了居住舒适性,平均居住面积为军官5米2、士官3米2、水兵2米2。舰内设有空调和通风系统,对改善舱内作业有很大帮助。
至于动力系统,早期的“现代”级采用蒸汽动力装置,有4台锅炉和2台汽轮机,总功率12万马力,采用双轴驱动,最高航速32.7节。在装载最大燃料以18节航行时,续航力有6100海里。目前,关于“现代Ⅱ”级的动力系统是否采用最新式的燃气轮机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功率绝对大于早期“现代”。
“现代Ⅱ”级驱逐舰将进攻当作最好的防御。根据俄方提供的信息,为“现代Ⅱ”准备的反航母“撒手锏”是射程达240千米的3M80BME超声速反舰导弹。它兼顾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助推火箭使用固体燃料,主发动机是使用液体燃料的;中压式喷气发动机,最高时速2~2.5马赫。高空、低空飞行的最大射程分别为240千米和150千米,射高5~15米,弹头重200千克,发射重量3000千克。弹头制导系统搜索角度为±45°;高空飞行的巡航高度15000米,由惯性制导,接近目标时下降到5~10米;在距目标25千米处,抗干扰的雷达自动制导系统开始追踪目标。
出于成本考虑,“现代Ⅱ”级防空系统提高水平是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采用比“现代”级上SA-N-7更好的SA-N-17“乌拉尔”中程防空导弹,备弹量64枚,能够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并让6枚导弹同时进行瞄准。SA-N-17的射程为40~50千米,飞行速度3马赫,可对付战机和反舰导弹等目标。导弹在中段采用惯性加弹道修正指令制导,末段为半主动雷达制导。指令制导可让导弹在中段飞行时节约能量,从而增加射程。

P-700“花岗岩”超声速反舰导弹

世界上最有威胁的武器是什么?俄罗斯人的解释是既能让敌人一无所知、而性能又具有一流水准的武器,符合此种要求的武器就存在于俄罗斯海军的骄傲——“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上。它配备的P-700“花岗岩”超声速反舰导弹是任何军舰都为之胆寒的强大武器,即使航空母舰也不例外。
P-700反舰导弹长10米,发射质量7000千克,飞行速度为2.5马赫。苏联/俄罗斯导弹历来追寻“大且重”的设计理念,靠增大导弹的几何尺寸和发射质量来提高导弹的打击能力,以便能够对美国航母构成实质性威胁。导弹采用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弹体为变直径圆柱体,中部较粗,呈鼓形。头部为冲压发动机环形进气道,弹体中部有一对较小的上单翼,可以折叠,后部有呈“X”形配置的尾翼,对飞行姿态进行控制。
据俄罗斯零星资料显示,“花岗岩”导弹的制导系统广泛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弹上计算机储存有现代各类战舰的数据、可能采用的战术编队、敌方可能使用的电子对抗技术以及躲避防空系统的方法。“花岗岩”可以选择目标并将其分类,然后选择一种最佳打击策略。在齐射攻击中,导弹能自主决定攻击编队里的哪个目标,并自主实施最佳战术机动,攻击该目标。一旦舰队中的主要目标被摧毁,剩下的导弹将攻击编队中别的舰艇。这样的自主程度对导弹的智能化程度要求相当高,导弹相互间必须具有高性能的数据链。

Ⅳ 俄罗斯的主要武器是什么

美国建立NMD体系一波三折,几度使世界舆论哗然。在最近美俄的高峰会谈中,俄罗斯一直持强硬立场,敢于对美国说“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对美国有撒手锏,使美国不敢妄自尊大,也是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其武器装备在原本良好的基础上,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可以在各个领域与美国继续抗衡。在陆战武器方面:美国有 M1系列坦克,俄罗斯则有T—80、T—90等;美国研制出敏感反装甲弹药,俄罗斯则开发出“红土地—M”152毫米激光制导炮弹;美国开始装备“轻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俄罗斯便推出采用双重制导技术的新型9M123反坦克导弹。在海战武器方面:1996年美国装备“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和“伯克”级驱逐舰,俄罗斯则装备了“北风之神”级攻击核潜艇和“彼得大帝”号核动力重型巡洋舰。在空战武器方面:美国研制出“暗星”无人驾驶侦察机,俄罗斯便装备了“熊蜂”无人驾驶侦察机;美国宣布研制出F—22“猛禽”战斗机,俄罗斯则向世界展示出S—37 “金雕”战斗机。总之,竞争从地上、水下到太空,从常规武器、核武器到新概念武器,俄罗斯利用自己雄厚的军事科技实力,在一些高精尖武器装备上直逼美国的优势地位,使美国不得不对俄罗斯刮目。目前俄罗斯对付美国尖端武器的撒手锏主要有:

航母克星:“宝石”

“宝石”反舰导弹是由俄罗斯“彩虹”设计局研制的第四代超音速反舰导弹,它属于一种战役战术导弹,可以用于对各种复杂目标进行打击。既可打击单艘舰只,又可打击敌方的航母编队,是俄罗斯对付美国航母最具威力的克星之一。

“宝石”导弹的性能远远优于当今西方国家装备的反舰导弹,其主要特点:一是能在飞行中自动调整自己的最佳飞行高度,避免过早暴露和及时规避浪峰,其最低飞行高度为5米;二是采用了主动和被动雷达联合制导,因此抗干扰能力很强,在接近目标时,它能自动进行S型战术运动,以规避敌防空火器的拦截;三是飞行速度快,使防御方几乎无法发射干扰弹和干扰电波进行软对抗,也来不及以导弹和用“密集阵”火炮进行硬防御。四是威力大,攻击目标准确。

NMD的冤家:“白杨”

近年来,俄罗斯战略导弹也有长足发展。作为俄罗斯21世纪主要核打击力量的“白杨—M”战略导弹,已于1997年12月正式服役,并进入战斗值勤状态,这标志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战斗力达到了新水平。

“白杨—M”战略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推进燃料,最大射程近2万公里,命中精度大大优于美国的“MX和平保卫者”洲际导弹,且发射反应时间更短。它的制导控制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带有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突破多种导弹防御体系。据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透露,这种导弹的飞行性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一种反导系统能拦住它。

“阿帕奇”死敌:“短吻鳄”

1996年初,俄罗斯研制出最新型的卡—52战斗直升机,这种称“短吻鳄”的双座直升机,能全天候作战,且夜战能力大大提高。

与美军装备的“阿帕奇”直升机相比,“短吻鳄”的新结构可防止像“阿帕奇”直升机那样一旦尾部被击中即失去平衡而造成整架直升机坠毁;减轻整机的重量,使上升力增加12%;该机还提高了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进行低空盘旋与贴地飞行能力,使飞行员增强了近距作战的信心。

“猛禽”天敌:“金雕”

1997年9月11日,美国刚宣布结束对其最新型的第四代战斗机F—22“猛禽” 的研制两周后,性能更为先进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试验机S—37“金雕”已飞上了天空。这种有着一双前掠机翼、外观一反传统的飞机一出现,就引起了美国的特别关注。该机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翼面布局、前掠机翼、双重尾翼设计,其性能远远超过了迄今世界其它战机,难怪令西方瞠目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驱逐英国军舰是用什么武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6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7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3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