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西夏文物在哪个博物馆

俄罗斯西夏文物在哪个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3-21 08:20:05

1.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取景地,原来在这里!

《鬼吹灯》系列网剧的第四部《龙岭迷窟》终于上线,目前豆瓣打分达到8.2分。本周将要解锁新剧情,搬山道人鹧鸪哨将要出场,与了尘大师一起解锁西夏黑水城探寻雮尘珠。

小说中的出现的黑水城曾经是西夏王朝的边防要塞,位于额济纳河的下游北岸的荒漠上,距离现在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镇政府达来库布镇25公里。

黑水城之所以被称作“黑水”,是因为这里属于黑水河流域,黑水河在这里形成了着名的内陆湖居延海。从汉朝开始,这里就开始驻军。西夏王朝在黑水城这里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是当时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到了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开始扩充黑水城,并设置了“亦集乃路总管府”。

但是从1350年左右,巨大的风沙掩盖了这里的曾经辉煌,绿洲变成了沙漠,曾经庞大的黑水城也就成为了一片废墟。直到上世纪初,才有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在这里发现了曾经的西夏史料,才让这座沉没的黑水城重见天日。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神秘的西夏王朝,因为元朝的屠城导致只有不到200年的西夏王朝变得越发神秘,至今属于西夏的东西少之又少,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字,当然也因为西夏文字太难认了,建筑也只留下银川附近的酷似金字塔样子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部,依靠着贺兰山,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去西夏王陵景区,推荐宁夏旅游景区直通车,工作人员都穿黄色的小马甲,一个个小黄人热情好客,乘车点有两个新城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老城的新月广场,附近住宿方便,有很都酒店,交通便利。距离民航大巴也不远,无论是坐火车还是飞机都很方便。景区直通车到西夏王陵、镇北堡影视城、贺兰山岩画、水洞沟、沙湖的单程车费是15元/人,和门票更实惠方便。

在如今的西夏王陵景区内,共保存有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这些王陵全部坐北朝南,规模可以与着名的明十三陵媲美,加上融合了汉唐以及链肢佛教的精华,形成了“东方金字塔”的造型。

如今一般参观的人群是从东南门进入西夏陵景区,最开始见到的是西夏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座以西夏王陵为背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参观对于接下来的西夏王陵游览有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二层的西夏王陵展区,否则接下来的游览握袜会是处于蒙圈的状态。

在目前西夏王陵开放的3个王陵遗址内,3号陵位于最显着的位置,也最为宏大,被推测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陵园坐北朝南,地面建筑有陵台、墓室、碑亭、月城、角台等,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痕迹清晰可见,醒目的塔状陵台由黄土夯筑而成,高达二十多米,背靠龙脉贺兰山,气势磅礴。从3号陵出来,乘坐电瓶车在荒野上行驶15分钟才能到达1、2号陵。其中1号陵为夏太祖李继迁“裕陵”,2号陵为夏太宗李德明“嘉陵”。

相对于中国其他的王朝来说,西夏王朝是短暂的而又是神秘的,当年的党项人在屠城中大部分早已失去了姓名,也许还有少部分后代还分散在各地,但是具体谁是或者有棚皮世什么资料来证明,迄今为止确实未曾发现。

明天让我们等待鹧鸪哨出场,一探曾经辉煌的黑水城,也可以感触一下当年西夏曾经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还有新建的西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位于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座以西夏陵园为背景,全面介绍西夏历史文化及西夏陵传承保护历程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00㎡,展览面积5400平米,公共服务区、文物库房及技术办公区共3600平米。西夏博物馆基本陈列由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西夏社会经济、西夏陵、保护与传承、海外藏西夏文物文献以及西夏研究成果展8个部分组成。馆藏文物近万件,包括西夏建筑构件、西夏石器石刻、砖瓦、西夏瓷器、西夏钱币、铜铁、绘画、雕塑造像等,荟萃了西夏历史文化遗存中的精品。

2. 《神秘的西夏》重现被历史遗忘的民族

       一个民族在无数英雄的奉献中走向伟大,这是一个被遗忘的传奇,这是一个绚烂而悲壮的中国故事——《神秘的西夏》。

       2015年央视大型记录片10集《神秘的西夏》,是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对西夏文化最全面、最综合的一次展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由党项人(一支来自于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的封建王朝。公元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国,国名大夏,意译为大白高国,称为西夏。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历经有十个皇帝,西夏王朝总共存在189年。

        1908年,俄罗斯人科兹洛夫在中国西北的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寻得10箱文物运往俄罗斯,从此打开了一个神秘王朝的大门,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埋藏了八百年之久的地下图书馆。 陌生的文字,精美的佛像,绚丽的绘画,不计其数的典籍文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汉学家发现这些文献出自古代中国一个叫西夏的王朝。 无数神秘的符号各种奇特的形象,一本带有西夏文和汉文互照的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一本法令文书《天盛律令》,一个来自中古时代——西夏文明,这个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

     一个德国飞行员飞过贺兰山下,拍下了矗立着很多的白色大土堆,这就是西夏王陵。

      现存的《鸱chi 吻》如此巨大的物件,王陵的地面建筑瘰是多么的辉煌?《铜牛》 让人惊叹西夏冶炼技术之发达,为什么这个曾经强盛繁荣文明的民族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呢?被蒙古人灭亡的唐古特就是西夏,在元朝曾帮辽宋金修史,中国人有作史的传统,但是泱泱二十四史中,唯独没有西夏史的任何记载,蒙古与西夏又存在怎样的深仇大恨呢?

        现今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康定等耸立着数以百计的碉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在青藏高原的东南,四川省甘孜地区,生活着一群自称为“木雅”的人。他们住着高大直立的碉楼,穿着独一无二的服装,说着别人听不懂的木雅语。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木雅”被称为 “弥药”。唐代的史料记载,弥药人就是党项人。一千多年前, 党项人 在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建立过一个将近两百年的国家,史称 西夏 。

     在青藏高原的漠水白河上是党项人的族源之地,神圣的白色是高原的主色调,后由鲜卑人建立了吐谷浑王国,党项人不得不面临一次大迁徒,最大的拓跋部落迁徒到河曲,吐番人又在青藏高原上盛及一时,党项人在夹缝中生存。

      公元618年,大唐统一了经历四百年战乱的中国,唐太宗李世民以"自古皆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夷夏一家,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统治理念,党项人积极主动的归附大唐,唐太宗以开放包容平等的 羁縻政策 接纳这些游牧民族,并封拓跋赤辞为都督,赐”李“姓,并效忠大唐,第二次大迁徙,唐帝国给予他们新的家园——黄土高原,一块孕育了西夏文明的神奇的土地。在随后两百年的时间里,向中原文明学习,大唐给给予了生存空间和以博大的文明滋养着这个民族,党项人也从游牧走向文明的台阶。

       起义的黄巢攻陷长安,帝国危在旦夕,党项道领拓跋思恭感恩大唐,救之,最终恢复长安,唐僖宗封他为北疆四州节度使——夏州。此后唐帝国灭亡,宋帝国建立,宋帝国想收归夏州管理权,让党项人迁都汴梁。

     拓跋大首领堂弟李继迁,他说”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不愿迁徙,逃至地斤泽,一直不被宋帝国接受,他开始聚拢人心,积蓄力量,反判朝廷。

    15年的时间李继迁卧薪尝胆多次跟宋帝国发生战争,恢复了祖先的基业,拿下灵州建立西平府,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张,攻战凉州时,被诈降的部落杀死,儿子李德明即位,李德明善文,韬光养晦之策略,与宋辽交好进行贸易,各种风俗文明在这里碰撞。儿子”李元昊“出生,这一年宋辽两国达成和解就是着名的"澶渊之盟"。李元昊将是未来不可多得的西夏王。

       公元1032年,党项人的领袖李德明离世,儿子元昊继承国王之位。新国王元昊下令,所有党项人必须秃发,而且抛弃丝绸衣服改穿皮毛,还戴巨大耳环,拓跋氏在唐代被赐皇姓”李“,在宋代姓”赵“,拓跋氏从此改姓"嵬" 他本人叫兀卒。  

       而后他自制蕃书和野利仁荣(党项贵族重臣,学识渊博,熟悉历史)用短短4年时间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文字达6千字(汇编12卷),并创建了很多典章制度,创建蕃学院推广文字、学习教育,翻译典籍(汉文、佛经、儒家典籍等)。

     在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保留着一份珍贵古代文献《文海》党项人的文字字典,被称为西夏文或蕃文,文字形体方正、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但又有特点,不拘一格,是一种表义文字,分单体字和合体字。

     李元昊在兴州(今银川)找画师去唐长安和宋汴梁绘制建筑风格,以唐宋风格为基础融合党项人传统建筑风格,以唐玄宗建造的兴庆宫而得名, 兴建一座兴庆府 ,这是除长安城以外西北地区最大的城池。

      后李元昊攻战控制河西走廊恢复昔日宁静。 李元昊扩建文字、修建都城、兴修水利、攻占河西走廊,他用6年时间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国家工程。公元1038年-1227年34岁的他身穿白袍称帝, 国号 "大白高国",统一了四分五裂的西北地区,仿宋朝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吧等官僚机构。

     党项人起源于青藏高原,在黄土高原崛起壮大,经过300多年,终于完成了中国的局部统一,建立自己的国家,被称为“西夏”。

     在党项民族的一首史诗中,歌颂了一位神勇的帝王, 他带领无敌的军队,开疆拓土。史诗中描绘的这个帝王是否有迹可寻,他究竟是谁呢?  党项人崛起的秘决”审时度势,以攻制敌“。

     元昊称帝必须得到宋辽两国的承认,只能以武力取胜,才被认可。他的的谋士张元(宋人)为施展才能,助元昊实现心愿。宋夏之战,然宋朝重文轻武,将军以文人担任,而元昊善长游击战,可随机应变,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共发生三次大战,在“三川口”“好水川”伏击战大败宋军,宋军从此兵力损失惨重,再无力跟西夏抗衡,元昊以武力取胜宋辽两国,从此宋辽夏三国鼎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夏帝国,在元昊(为女人被太子所杀)之后,有几十年的时间被女人统治着。在中国历史上,这是极其罕见的现象。西夏的女人拥有与男人一样的天空。《天盛律令》法律赋于西夏女人主宰自我命运自由的权利,恋爱自由。

      先后皇帝谅祚(没藏太后掌权)主持建立《承天寺塔》——谅祚妻子梁氏(第二任太后,胆识过人统领军队大败宋神宗的五路伐夏军队,尊党项文化)梁氏兄弟掌权——儿子秉常与梁氏侄女结婚小梁氏(掌权13年 个性跋扈 好战)秉常尊儒家文化——儿子乾顺 —— 李仁孝在位54年,西夏达到鼎盛时期,罗皇后入住后宫,佛教徒精通汉文化,翻译佛经《译经图》—— 儿子纯佑被母亲罗太后和侄子李安全策划所杀(成为史上一大迷案)

       今武威(凉州)西夏博物馆内,有个镇馆之宝《感通塔碑》,正反面用汉文和西夏文记录了大梁太后重修凉州感通塔的盛况,在张掖市有座西夏小梁太后修建的大型寺庙——大佛寺,见证了河西走廊数千年的风雨,卧佛依然身躯伟岸。

      唐卡是一种在丝绸上进行的佛教绘画创作的艺术,即是艺术品也是信仰在俗事的一种寄托。

       李仁孝在位54年的文化建设,见证并推动西夏文化变革的斡首冲(熟读五经、精通蕃汉文化、毕生致力于西夏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儒学大师),仁孝大力推广儒家文化,推行科举制度,封孔字为文宣帝,西夏开创了尊孔为帝的先河,建造武威文庙,一部西夏法典《天盛改旧定新律令》(《天盛律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第用少数民族文化刊行的王朝法典。

        一本带有西夏文和汉文互照的字典工具书《 番汉合时掌中珠》 收集了天文地理、社会风俗 、日常生活等九大类词汇,仅有的一部保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源自中原王朝的印刷术是推广西夏文化的重要手段,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最早的木活字和泥活字印本都出现在西夏, 再次确认了中国作为活字印刷术的最早发明权 , 西夏一个将近一千年前的王朝捍卫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在印刷领域西夏人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今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鎏金铜牛》重达188公斤铜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西夏从游牧文化走向农耕文化的标志。西夏文书法、西夏文瓷器、西夏文泥版画、西夏文铜象棋、《犁耕图》《踏碓图》粮食加工场景,酿酒蒸馏器,锻铁图中的双木扇风箱,足以说明西夏的农耕文化的繁荣。

        西夏仅仅用了15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在河西走廊上,党项人、汉人、吐蕃人、回鹘人、契丹人各民族在文化上彼此影响、相互吸收,最终形成了多来源、多层次的西夏文化。在不断在与汉文化的学习中,最终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大家庭。

      公元1162年, 蒙古高原上各个游牧部族之间征战不休, 一个前所未有的征服者出现在蒙古高原上:铁木真(成吉思汗),在当时的西夏,贵族和官员们普遍奢靡成风,这些纵情声色的精英们根本想不到,远在漠北草原,成吉思汗将会决定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成吉思汗从未停止过西征的脚步,他希望西夏成为战争的一部分,但为一件事两国结下恩怨。成吉思汗之前西征时曾向西夏借兵,党顶人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要求并饥笑侮辱使者和大汗,不再遵守与蒙古的约定,开始与金国攻打蒙古。

         这次成吉思汗恨党顶人背信弃义,他以复仇而来,直接攻击西北重镇黑水城,抵达最后一道防线灵州,包围西夏都城。然而这是一个充满血性的民族,他们选择了最后的抗争,年迈的国相高良惠新自领兵,全民作战,然而即使留下最后一滴血,上天也没有帮助在死亡挣扎的党项人,这时中兴府突然地震,灾难让西夏彻底陷入绝境。

     公元1227年,西夏末帝李现在投降后被杀,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190年的西夏灭亡。

        然而,西夏末帝李现愿意投降,要求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今天没有人知道党顶人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做了什么?据考古学家推测保护党顶王室血脉应该是最重要的事。

       就在蒙古大军围攻中兴府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成吉思汗突然驾崩了,最终死在了征服西夏的战场上,这也是蒙古大军对西夏深恶痛绝的原因之一,这无疑是对蒙古大军巨大的打击,成吉思汗留下遗言,把党顶人全部消灭掉。然而党项人有可能利用这最后的机会逃亡,在国相高良惠的主持下一部分党顶精英逃出中兴府。

        在北京居庸关是长城沿线的要塞,在居庸关云台券洞的石壁上,刻有六种文字,其中一种就是西夏文,云台券是元代建筑,为什么有西夏文呢?元史中记载,这项工程的主持者叫高智耀(高良惠孙子),原来西夏灭亡后,一部分党项精英选择了为元朝效力。

         历史终究没有忘记西夏王朝,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这是西夏的荣耀,也是中华文明不能忘怀的荣耀。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党项人也未曾消失,他们以另一种形式融入到了中华的血脉之中,今天的中华大地上遍布他们的影子。

3. 俄罗斯冬宫保存着我国国宝“黑水城双头佛”,它是如何流失的有何价值

如今,每一个对西夏感兴趣的中国人,要研究这个中国中古时期的西夏王朝,就必须去俄罗斯,因为黑水城出土的近万件文物,如今全在俄罗斯。

对于每一个走进黑水城和研究西夏历史的人、任何一个到俄罗斯参观西夏遗物的中国人来说,黑水城都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4. 探访神秘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景区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想了解宁夏的 历史 ,此处不可不来。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 历史 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政权,建国时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因其势力主要在黄河以西,故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是历代西夏帝王的陵墓。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西夏王陵景区的大门由两座西夏风格的阙楼构成,阙楼墙体上有四个粗看以为是汉字,细看却不认识的西夏文字。导游介绍说,这四个字从右到左对应的汉字是“白大国迟侍高”,翻译成汉文就是“大白高国”,即西夏国。大门前的广场上,南北各立有一块复制的残碑。

南侧一块刻有西夏文,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北侧的一块为汉字,在网络上搜索其中容易识读的“太后亲征怀德军”,得知这是一块在编号为M182的陪葬墓旁出土的残碑,上面记载了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北宋和西夏军队在平夏城(怀德军)交战的情况。碑文的相关内容在两国的史书中都有记载,互为佐证。

西夏王陵景区内现存9座帝陵,即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献陵、显陵、寿陵、庄陵、康陵。9座帝陵的排列按古代宗法制度昭穆宗庙次序,左为昭,右为穆,父曰昭,子曰穆,形成东西两行。此外,陵区内还有254座陪葬墓。

现在对游客开放的是1、2、3号陵。

进入景区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西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建成于1998年9月,基本陈列包括由西夏 历史 、西夏王陵和西夏学术研究成果两个部分。

序厅迎面这座白色大型人像碑座雕塑,是根据西夏陵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石雕人像碑座”制作而成。这块碑座上的人物双眉如角,双目似铃码拿吵,鼻梁粗短,颧骨突起,獠牙外露,面相狰狞。特别是肥大的双乳格外夸张,应该是有某种象征意义。在中原文化中,驮碑的职责多由赑屃来完成,而党项人却要用人来担此重任,让人匪夷所思。这种人像碑座并非孤例,在陵区内先后发现过八九块之多。

序厅之后,是疆域沙盘厅。这座西夏疆域沙盘以1:200000的比例制作,面积达到60平方米,是我国专题博物馆中最大的沙盘模型之一。

在西夏 历史 展览中,有一块“西夏文字创制规律例表”,大致介绍了西夏文字的创制规律。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属表意文字,是汉藏语系的羌语支,与汉文关系密切。西夏文字由西夏大臣野利仁荣奉李元昊之命创制,共有5000余字。据说,当时为了推广西夏文,还曾编写了字典。

展览中有丰富的文物展出,只是时间有限,来不及细细品味。

展览中有一个西夏陵墓规制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党项人王陵的布局形式和建筑样式,让我这个以为西夏王陵就是夯土堆的人大跌眼镜。原来当年在夯土堆外面是有砖木建筑的,岁月的风雨和人为的破坏,才让那些建筑不见了踪影,只留下这些夯土堆。

博物馆北面不远,是“西夏史话艺术馆”。导游并没有安排大家进去游览,我迅速跑到院子里,左、中、右各拍了一张,转身赶紧追赶队伍。

从西夏史话艺术馆稍向西行,再转向北,远远的即可以看到整个陵区规模最大的陵墓“泰陵”。尽管没有非常直接的证据,但从泰陵的超大规模和其在全陵区所处的突出地位来推断,泰陵应该属于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

李元昊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其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末为党项族首领,因协助唐军平定黄巢义军有功,封夏国公,赐国姓李,拜夏州(今陕西横山县一带)节度使。之后,这支党项人的势力逐渐扩大到以夏州为中心的夏、绥、宥、银四州。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并于北宋仁敏塌宗宝元元年(1038年)登基称帝。

泰陵并非纯粹的正北正南,而是略微偏向西北,不知道是受地形制约,还是有意为之。

陵园最南端是左右两座阙台,构成陵园的大门。是否有阙台,是帝陵与陪葬墓的重要区别之一。阙台由黄土夯筑而成,平面呈圆形。从阙台表面残存的一些痕迹来推断,阙台表面原来是敷有红色墙皮的。在阙台附近地表以下曾经发现的红陶材质的嫔伽、摩羯、海狮及塔刹等装饰构件,则暗示阙台应该是喇嘛式的佛塔建筑。

阙台往北应该是碑亭的位置,现在只存有两座砖砌的台基,上面的木结构亭类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因为周围围着铁栅栏,看不到台面上的情况。但有资料介绍说,台面上有一字排开的四尊石刻力士雕像,估计是用来驮碑的支座。博物馆序厅正中的那尊雕像就是以这里的雕像为蓝本的。

此外,据说在台基上还曾发现大量西夏文碑铭残块。

过碑亭,可见一夯土墙围城的区域。在陵墓布局中,这个区域叫“月城”或“瓮城”,位于陵寝所在的“内城”前面。泰陵的月城呈东西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长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内城的南墙相连。和阙台一样,当年月城的墙面上也敷有红色的墙皮,墙顶也有出檐和覆瓦。按照以前各个朝代的惯例,月城御道两侧一般都立有石像生,也就是石兽、石人。

但四下观瞧,并没有石像生的影子。经导游提示,才在御道旁边杂草中发现了几块石像生碎片。从这些碎片释放的信息来看,这些碎片的形成不会是大自然的风销雨蚀,显然是人力所为。而这里所说的人力应该不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零打碎敲,而是强大集团力量的有组织破坏。史载,西夏献宗保义二年(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西夏末主李晛投降,不久后被杀害,西夏王陵被蒙古军队严重破坏。对战败一方的祖陵进行破坏,是中国历朝历代的通行做法,但一般也只限于象征性的破坏,泄泄胜利者心中的怒气而已。而像蒙古人对西夏王陵的这种不仅把木结构完全烧毁,而且把石碑、石像生都砸碎的摧毁性破坏,亘古少见。蒙古人为什么如此痛恨西夏人,这其中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翻开宋辽金 历史 ,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纵观西夏189年的 历史 ,我们会发现,这个夹在蒙古、金、宋、吐蕃、西辽之间的小国,始终奉行的是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外交方针,力求在周边强权中博取最大国家利益。这是小国、弱国的生存之道,本无可厚非。但在喜欢直来直去的蒙古人眼里,首鼠两端的西夏人却是十足的小人,以致“恶其狡诈多变”。此外,成吉思汗驾崩于蒙古人征伐西夏的过程中,也让蒙古人把这笔账记在了西夏人的身上,以至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被攻破后,发生了屠城、毁陵的极端事件。

过月城,即是陵园的核心部分“内城”。内城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180米,东西长160米。内城的城墙称“神墙”,墙基宽约3米,以黄土分段夯筑。

为使墙体更为稳固,墙基筑成须弥座状,因此把这种神墙又叫须弥座式神墙。

内城东西南北四面均辟有城门,建有门阙,每个门阙由三个圆锥形夯土基座组成;神墙四角还建有角台。

在内城四座城门中,以南门的等级最高,两侧原各有一座高台式塔形门阙,现在只能看到两堆夯土。从南门台基上残存的柱脚来推断,原有的南门应该是一座面阔五楹、进深二楹的门楼。

进南门北行约25米,是用于祭祀的“献殿”残址。残址为一座八角形砖砌台基,内为夯实的黄土,台面上散落着数十块铺地花砖。旁边的简介说献殿为“正方形9间开敞式殿堂”,我不以为然。因为从台基的形状来看,献殿应该是座八角形的亭类建筑,而亭类建筑何来“9间”之说?如果是9间的正方形建筑,那该是何等的规模?要知道,北京故宫保和殿也不过是面阔9间,进深5间啊!

与其它帝陵墓道深埋于地下,一般在地面不留痕迹不同,泰陵的墓道在地面上有用砂石填成的形似鱼脊的隆起。用砂石来填充墓道,除了就地取材之外,主要还是利用了砂石的松散特性,以塌方来威胁盗墓者知难而退。这条墓道隆起为南窄北宽的梯形,自南而北呈二十几度的缓坡,长约50米。

隆起的北端有一个直径超过20米,深达5米的大坑。关于这个大坑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盗坑,是盗墓者所留;一说是日寇轰炸所致。把这个大坑“归功”于日本鬼子,其实是抬举小日本了,因为能够造成如此巨大弹坑的炸弹小日本在侵华期间可能还造不出来。如果说这真是一个盗坑,那么这个“贼”肯定不是一般的盗墓者,而一定是类似“摸金校尉”那样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曾对泰陵进行物探,探查结果表明,泰陵的墓室并未遭到盗扰,那位“摸金校尉”并没有成功。

有人可能会问,盗墓者为什么不采取掏洞的形式,而要采用需要大量人力的全面开挖式?答案很简单:一是人力对盗墓者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二是西夏帝陵的墓室并不在陵塔之下,而是在陵塔偏南的地下,即大坑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巨大的夯土陵塔其实并不具有封土的作用。

绕过盗坑,就是整个陵园的标志性建筑陵塔。泰陵陵塔残高达24米,状如翻扣的“窝头”,其表面可以看到多达七层的砖砌结构。一些学者由此猜测,最初的陵台应该是一座七层密檐实心佛塔式建筑。经导游提醒我才发现,陵台原来并不在陵门、献殿所在的中轴线上,而是稍稍偏西,这一点与中原帝陵有所不同。究其原因,有人说与党项人笃信藏传佛教有关,因为在藏传佛教中只有佛祖才有坐北面南的待遇;也有人说是受“五音利姓”风水观的影响。

可能是时间已经太晚的缘故,游览完泰陵,电瓶车并没有把我们载往1、2号陵遗址,甚至远观的机会都没提供。大家心里也明白,没有了砖木结构建筑和碑刻,所有的西夏皇帝陵墓都应该差不多。

5. 西夏王陵的历史文物遗产在哪里

银川,石嘴山, 贺兰山地区

6. 西夏文的造字起源

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的“六书”理论,采用合成法进行造字,即先创造了一些文字符素,即常说的字根或母字,然后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
西夏文是方块形的表意字,分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单纯字较少,合体字占绝大多数。合体字中,与汉字会意字类似的会意合成字和与汉字形声字类似的音意合成字最多。比如用西夏文“水”和“土”的各一部分,合成西夏文“泥”字。反切上下字合成造字、互换字、对称字很有特色,是西夏造字的特殊方法。
在西夏文中,除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直接采用文字符素创字外,绝大部分是合成造字。包括会意、音意、对称、互换、反切、长音等六种合成法。如:
会意合成法:西夏文“水”字中的一部分+“土”字合成(泥)
音意合成法:读音为“令”的西夏文的一部分+西夏文“绢”字的一部分,合成西夏文“ ”
互换合成法:(指)——(趾)(逃)——(服)
对称合成法:(双)(明者唇)(中)(分)
反切合成法:读音为“妻”的西夏字的一部分+读音为“因”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合成汉族“秦”姓的西夏字。
长音合成法:读音为“阿”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含意为“长”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合成阿长音。
西夏文创制后,元昊即下令推行国中,诏令国民悉用蕃书。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西夏文的地位,并于建国初期设立“蕃字院”,选拔西夏贵族子弟加以教之,以期传播。因此西夏文很快就在西夏国中通行。西夏灭亡后,西夏文一直到明代中期尚有少数党项后裔还在使用。此后便被历史所淹没,变成了一种死亡的文字。1804年(清嘉庆九年),《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被发现后,学者根据该碑上的汉字与西夏文对照及记年,才重新确认了这种文字即是衰亡已久的西夏文。 20世纪中国在历史正锋文献方面有几次重大发现,这些发现使人文科学很多重要领域有了重大突破,如殷墟甲骨、敦煌石室文书和大量简牍的发现。然而还有一项重大发现应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那就是上世纪初在西夏黑水城遗址出土的珍贵西夏文书。
1908年、1909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组织了两次对黑水城的考古,发现了大量西夏相关的文物、文献。俄藏黑水城文献以西夏文献为主,数量与完本比例很大,有8000多个编号,数千卷册。黑水城西夏文献有500多种,其中仅世俗文献就有近百种。20世纪前,世上还见不到一部西夏文献,进入21世纪,西夏文献已占中古时期文献的很大比重。可以激清薯说,黑水城西夏文书的发现改变了中国古籍分布的格局。
着名探险家英国人斯坦因在1914年到黑水城寻找发掘,得到不少西夏遗物,藏于大英博物馆。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也得到了一些西夏文献,分别藏于法国的巴黎图书馆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民族学博物馆。此外,印度、越南也都藏有一些自中国流失的西夏文献。
1917年在灵武县(今属宁夏灵武)发现了不少西夏文佛经,大部分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一部分藏于宁夏、甘肃,一部分流失日本。这些文献使中国国家图书馆成为国内入藏西夏文文献最多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的天梯山、敦煌、武威,宁夏的银川、贺兰山,内蒙古的黑水城、绿城等地都发现了不少西夏文献。形成了以俄罗斯所藏黑水城文献为主要、国内外多处收藏的西夏文献宝库。这些文献都是珍本、善本,学术价值极高。 西夏文作为打开西夏文化的钥匙,完整破译西夏文,对于有关西夏的研究至关重要。经过着名西夏学学者李范文整整25年潜心研究,1997年,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西夏文字典《夏汉字典》出版,这为破译西夏文、打开西夏文献宝库提供了一把“金钥匙”。2008年,在李范文主持下,《简明夏汉字典》修订出版。
2012年10月11日—12日,在银川市举行的西夏学学术研讨会上,宁夏大学西夏学学者张迎胜认为,“几代中外学者对西夏文与汉字的形体对应关系,西夏文字形、音、义的基本要素,西夏文的构造方式,西夏文的读法,西夏文意义的解索,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讨论。目前西夏文的研究已经接近建立完整体系的阶段。”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则说:“在21世纪,在西夏学研究中,数字化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西夏文献数据库、西夏遗址数据库、西夏文物数据库、西夏研究数据库等将建成并向学术界开放。” 北京市北郊着名的居庸关下,有一座用汉白玉石砌成的精美云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台座下部有南北向拱券,门洞宽6米多,可通车马。云台门洞内壁也由巨石砌成,上镌刻6种文字,布列两壁,形态各异,书法不同。其中早已知晓的有梵文、汉文、藏文、八思巴文、回鹘文,还有一种是不为人知的文字。英国人伟烈在1870年考定这种文字是12世纪金朝创制的“女真文字”。12年后,法国学者德维利亚判定此种文字不是女真文,因为它与已知河南开封宴台碑的女真文不同,怀疑它可能是西夏文。又过了13年,他再次撰文论述这种文字为西夏文,但仍难决断。为此英法学者打了近20多年的笔墨官司。
在此之前,清朝着名学者张澍于1804年(嘉庆甲子年)在家乡武威养病。在游清应寺时拆开了寺内一座前后砌砖,封闭已久碑亭,拆开后,见一高碑,上面所刻文字体形方整,字体好像都能认识,然而仔细看却无一字可识。碑的另一面刻有汉文,其中有建碑年款:天祐民安五年岁次甲戍十五年戊子建。天祐民安是西夏年号,张澍以此断定碑前所刻不识文字为西夏国字。这通石碑就是有名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张澍的这一偶然发现不仅使这一重要文物重现于世,也使已死亡的西夏文再次为世人所知。张澍是第一个明确识别出西夏文的学者。他把这一重要发现记在《书西夏天祐民安碑后》一文中,于1837年收入《养素堂文集》中刊出。然而张澍的重要发现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英、法学者在反复讨论时,早有张澍的现成答案。法国学者德维利亚直至1898年考证了《凉州碑》后,在《西夏国字研究》一文中,才确认这种文字就是西夏文。

7. 西夏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该馆珍藏着西夏文物3000多件,除了世缺举世闻名的西夏碑外,还有反映当时高超建筑水平的国宝级文物木缘塔;造型简洁古雅,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西夏铜壶、金碗、金链;全国现存唯一的西夏容量器具金撮;记载西夏经济发展状况的西夏文书;反映西夏佛教发展的西夏泥活字版本佛经《搜蔽辩维摩诘所说经》及各类西夏文经卷;记载西夏商业活动情况的西夏卜辞;反映当时贵族生活的西夏木版画;还有大量的西夏木器、瓷器、金属器皿和西夏文书等等。它们无不体现出武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反映了古代武威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成就和聪并信明才智。

8. 科兹洛夫挖走的西夏文物在哪里

许多黑水城遗址的文悉坦明物都在俄罗斯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还有信陆英国国家图书馆。我们要记住睁告这些强盗小偷。

9. 神秘的西夏引人遐想,来银川别错过这个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头牛

在我看来,宁夏就是一处宝藏之地。相比国内其他省份,她的存在感并没有多强。

处于大西北腹地,面积只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被内蒙古、甘肃和陕西三省夹在其中,实在很不起眼。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宁夏,和初次见面一样,依旧满心欢喜。第一站还是直奔银川,这是宁夏的省会城市,也是赢得我好感的西北之城。

银川是一座有着悠久 历史 的塞上名城,早在三四万年前,境内的水洞沟遗址内就有过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

不得不感慨生而为人的顽强,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何种环境,都在努力创造着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

而对于迷恋西夏国 历史 的我来说,银川,也就是当年的兴庆府,作为西夏王朝的国都,颇为神秘莫测。

要快速了解一个地方,靠双脚去丈量固然不错,终究过于耗费时间。而花上大半天时间,前往当地的博物馆一探究竟,反而更能见到成效。

作为宁夏两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的宁夏博物馆,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来游客兄枝扮,都值得花点时间和心思去逛上一圈的。

现在的省博物馆,是位于金凤区的新馆,作为献给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大礼,宁夏博物馆继往开来,以全新的面貌书写一段新的 历史 。

自2008年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便成了来银川不可错过的必打卡景点。

宁夏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总数超过5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150余件,价值不菲。

还没进到馆内,宁夏博物馆恢弘的外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方方正正的构造,“回”字型的精妙设计,无一不透露着建造者的诚意与用心。

参观博物馆前,记得提前在网上预约,简单的一个登记流程和测温后,就能入内啦。

博物馆共有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展览。

游博物馆,本来就是一项极为主观的活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把精力放在哪些展厅或者展品上。

毕竟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除此之外搭仿,还可以留意当地独特的一个属性。比如说起宁夏,我会首先想到西夏,然后会联想起承载着中西方交流的古丝绸之路。

宁夏地区作为北朝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重镇,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断然是不能被忽略的。

馆中对此也有一个独立的展厅,为大家展示考古发掘出的有关丝绸之路的一些文物载体。

从一些出土的人像陶俑中也能看出,当时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的,因为有着不同的人种,他们形态不一、栩栩如生。

在玩味古人的精细制作的同时,也为这些小物件穿越 历史 ,打破时空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感叹。

武士俑、天王俑等造像也是神态各异,十分生动。记得从前在某博物馆参观类似的陶俑时,简直就是看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情包大赛,很是有趣。

记得留意一下你看过的陶俑的表情,绝对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早些年,知名羡灶导演金铁木曾经执导过一部关于西夏王国的纪录片,名为《神秘的西夏》。集数不多,寥寥十集,可内容包罗万有,无比精彩。

在这里,我也想要安利一下这部纪录片,建议大家在前往宁夏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曾经诞生于这片土地上的一个神秘王国,一定会大有所获。

博物馆中也专门开辟有一个关于西夏的“大夏寻踪”展厅,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部分。

门口立有一尊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策马杀敌的雕像,威风凛凛地开启了一段长达189年,却不为太多人所知晓的 历史 。

博物馆有一镇馆之宝,出土于西夏王陵,也有着“西夏第一牛”之美誉,这就是有着国宝地位的鎏金铜牛。

鎏金技术是一门极为古老的工艺,把金和汞混合,均匀涂抹在金属制品,比如铜的表面。再通过加热的手段,让汞蒸发掉,剩下来的金子便会紧紧附着在金属表面。

乍一听,这种鎏金工艺和现代看来要简单得多的镀金很相似。

其实大同小异,只不过电镀技术不过百来年的 历史 ,在古人看来,未掌握该技术时,能想到如此迂回却实用的方法,也足以让人叹服。

关于鎏金的 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博物馆中的鎏金铜牛,虽说表面金子早已脱落,可也能从中窥见当年工匠了不得的技术。毕竟,以汞作引,难免受到有毒元素的侵害。

西夏除了具备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从出土的众多铁剑等铁器来看,他们所具备的铸铁工艺也是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程度。

从寥寥的一些记载中,心里浮想联翩,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呀。

除了关于西夏的一些展品,西夏的文字同样格外有趣。

西夏文字和汉字一样,都是方块字,只不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加以重新创编。在展厅中,有一个关于西夏文的构造举例,能让人有所悟。

不过,一般人是不可能说出个所以然的。毕竟那么多大家来研究这个字体,单单看个博物馆就能读懂了其中奥秘,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有一点共性倒是可以与你们分享一下。

仔细看来不难发现,西夏文和汉字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就在于,汉字笔划参差不齐,而西夏文字整体比较均匀和统一,故而显得更加饱满和瑰丽。

无论是汉字,还是西夏文字,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笔珍贵的财富呀。

给各位透露一个小秘密,西夏文可是有自己字典的呢。相信部分读者会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吧,那就自行查阅啦。

西夏国遗存下来的建筑,基本都化为了尘土或土堆遗址。对于那个年代的想象,只能通过一些残垣断壁来推断了。

鸱(chī)吻本是屋宇正脊两段上的装饰物,单独拿下来摆放在展柜中,得以凑近观赏,不得不说,龙头鱼身子的造型真的很酷。

连装饰物都这么大,可想而知当年的宫殿,是如何的恢弘大气呀。

偶然发现有一条展示古代壁画的观光长廊,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中,来一次古今的对话。对于美的赏别,从来如此。

如果你恰好在银川市内休整,甭管那么多,给自己安排至少半天的博物馆之旅吧。不为别的,古物不语,已是千年。

小花絮: 博物馆旁边还有两座辨识度很高的建筑,分别是宁夏图书馆和宁夏大剧院。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西夏文物在哪个博物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7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