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为什么要向高加索扩张

俄罗斯为什么要向高加索扩张

发布时间:2023-03-30 03:48:28

❶ 为何波斯与俄国能为了高加索争夺几百年

高加索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高加索山脉、道路崎岖,以农耕为主的时期不是平原向往的地方。从位置上看,高加索东临里海,西接黑海,是西亚与东欧的仅有的陆上通道。地缘上,高加索北部是俄罗斯,南是土耳其和伊朗(古称波斯),因此这方面的原因也就注定这里会发生无数的纷争。

此后十年俄是高加索的主人,到1735年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高加索北部为俄国,西南为奥斯曼土耳其,东南为波斯,奥斯曼土耳其以及波斯与俄的关系不太好,俄土爆发危机,俄将高加索归还波斯,为的是在俄土间保持中立的立场。俄土战事终结,波斯厄运降临,1796年沙俄女皇进军高加索,势如破竹,波斯无力抵挡,不久沙俄女皇病逝,沙俄撤军。

❷ 俄罗斯高加索问题的由来

这个要回顾俄罗斯的历史,原本高加索地区处在沙俄的统治之下,仿历在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中,橘岩沙俄战败,高加索地区凭借英法的保护,取得独立,但是沙俄一直没放备伍搜弃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这一地区一直是西方国家同俄国较量的主阵地。

❸ 外高加索三国一直动乱频繁,俄罗斯在背后发挥着什么作用

俄罗斯一直都没发挥什么作用,也不尊重他们。三国和俄罗斯本身就有恩怨,但是俄罗斯方面一直都没有好好地处理。

加入苏联后,苏联当局也对三国不重视。随意划分领土给他们,也让三国不满。后来,斯大林开始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把他们强制迁移,还将反对的三国进行了镇压,这直接就把双方的矛盾激发了,后来苏联解体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其中。

❹ 俄罗斯扩张之谜

1547年1月19日,庄严肃穆的克里姆林宫乌斯宾大教堂正在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当满头银发的大主教马卡里把镶满珠宝的莫诺马赫皇冠郑重地戴在年仅十七岁的大公伊凡四世(又被称为伊凡雷帝)头上的时候,俄罗斯 历史 上新的一页开始了。

伊凡四世加冕成为俄国 历史 上的第一个沙皇,这决不仅仅意味着“称号”的改变,而是代表着一个民族帝国意识形态的形成。从这时起,到十九世纪末的仅仅四百年时间,沙皇俄国从一个地处欧亚平原一隅的、面积28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达2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这是一种何等惊人的扩张速度!

从伊凡四世起,象征着沙皇统治的双鹰旗帜,就开始在北半球的上空猎猎飘扬。

那么,沙皇俄国为何如此扩张成性呢?它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环境如何?扩张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它本身所具有的东方基因,又是如何形成和助长了它在东方的扩张?另外,沙皇除了他手中高举的军刀以外,他还拥有什么魔力和法宝,驱使那些好战的哥萨克分子,像决了堤的洪水,向广阔的欧亚平原没有遮拦地倾泄而去?这一系列看似简单实则颇费考究的向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人们无限的兴趣。

一架没有栏杆的婴儿车

俄罗斯发祥于欧亚大平原。它的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大地,既没有高山大川可凭,也没有雄关要隘可守。对于一个刚刚诞生的国家来说,欧亚大平原是一架没有栏杆的婴儿车,毫无安全可言。因此,它饱受过侵略和奴役之苦,那些神出鬼没的草原飞骑和金戈铁马的鞑靼军队,就曾是酷爱自由与独立的俄罗斯的大敌。在经过了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的血与火的洗礼后,俄罗斯终于挣脱了鞑靼人奴役的枷锁,但是,就像胜利来之不易一样,要保卫胜利也是极不容易的。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不得不经常扩张边界,以防止他们的敌人接近他们。

这其实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存规律,一种本能而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教授曾经指出:生存和安全是人的头等需要。一个民族的心理也是这样。俄罗斯咄咄逼人的扩张行为,也只是出自一个单纯的欲望——继续生存的本能,这是一种对地形所造成的危险的直接反映。

近代地理大发现认为,有没有出海口和领海,几乎成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近代 社会 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方面,俄国也有着先天的缺陷。因为濒临俄国北部和东部的海洋,尽管海岸线很长,实际上却不能用于经济上的需要。唯一起着海上大门作用的是阿尔汉格尔斯克——白海上的一个港口,但它一年也有9个月的封冻期。

铁路时代出现前,一个国家没有出海口,就等于与世隔绝,它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将停滞不前,对外贸易也将仰人鼻息。因此,寻找出海口的愿望,也是助长俄国向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到彼得一世时期,向海洋扩张的愿望就更为迫切了。马克思曾经评论说:“‘俄国需要有水域’这句话,成了彼得一生的座右铭。”

此外,人烟稀少的亚欧大平原,还使俄国远离当时世界上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这就导致了俄罗斯文化上的孤立,从而迫使它不断地寻求与西方的一些中心对话。

俄罗斯的这种地理环境,一方面赋予了它对外扩张的内在要求,另外,也提供了它对外扩张的客观条件。既然亚欧大平原只是一架没有栏杆的婴儿车,它没有山川河流作为屏障来保护一个弱小的俄国,同样,它也不会有障碍来阻挡一个野心勃勃而又日渐强大的俄国。遍布于亚欧平原上的横交错的河流网,四通八达的连水陆路,无疑助长了它向南到黑海、向西到波罗的海的大移动。再加上广阔的东部地区人烟稀少,这就给俄罗斯向东殖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空前的机会。

有关地理环境引起扩张的观点,在许多学者们看来也是成立的。尼古拉·伯狄阿耶夫在他的论文《论空间对俄国人精神的抑制》一文中,就清楚地写道:“我虽然不是从亚欧平原成长起来的俄罗斯国家的同情者,但我也认识到它是为控制广阔土地而斗争的产物。我认为是自卫迫使俄罗斯人赶走侵略者,并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坚定地保卫自己,但由于居住的地方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自然保护条件,他们就不得不经常扩张他们的边界·•••••”

从另外一个角度,比如说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尽管早期的俄罗斯就野心勃勃地极欲扩张它的版图,但它毕竟还面临着复杂的周边环境。

西面,与俄国毗邻的有立沃尼亚(约相当于今天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立沃尼亚以南是立陶宛大公国。俄国的西北方则为瑞典(其版图包括芬兰)。这些国家是俄国向西方扩张的严重障碍。特别是立沃尼亚位于俄国进入波罗的海的咽喉之地。立沃尼亚原为日耳曼骑士团的领地,后来成为独立国家。十六世纪时,立沃尼亚四分五裂,内战频仍,名义上是日耳曼帝国的组成部分,并受罗马教皇的庇护,实际上成为它的邻国瑞典、丹麦、波兰、立陶宛长期争夺的一块肥肉,俄国也想染指其间。至于波兰、立陶宛控制下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早就成了沙皇俄国觊觎的对象了。但是,和当时的东北欧强国瑞典、丹麦、波兰、立陶宛比起来,俄国还只是一只初生牛犊,尽管勇气可嘉,毕竟实力有限。不过,随着俄国实力的发展,这些国家也都纷纷成了它的俎上肉。

南面,与俄国连界的是从金帐汗国的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再往南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的前身为突厥人,它们于1453年征服拜占庭后建立奥斯曼帝国,它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地跨欧亚非三洲,特别是控制着黑海与地中海相连结的咽喉要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克里米亚本身实力不强,但它得到了强大的土耳其的支持,不仅堵塞了俄国进入黑海的道路,而且还经常袭扰俄国。

东面,与俄国接壤的是位于伏尔加河中下游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以东则是诺盖汗国,再往东就是失必儿汗国了,这些汗国都是从金帐汗国中分离出来的。伏尔加河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向被俄国扩张主义者称为“天下胜地”。喀山汗国的首都喀山城是通向乌拉尔一带的必经之地,也是东欧、北欧同高加索、中亚地区贸易往来的冲要之道。如果俄国一旦占领喀山,即可获得东进和南下的基地。再加上喀山等诸汗国实力相对弱小,因而就成了俄国扩张主义者的首批祭品。

吉普赛式的斯拉夫人

如果说自然环境造就了俄罗斯的扩张主义的话,那么,这种扩张主义的早期特征则是斯拉夫民族对亚欧平原长达数世纪之久的移民过程。从许许多多生动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喜欢迁徙的民族——吉普赛人。他们携儿带女,轻装简从,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而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似乎也有着吉普赛人的习性,在广阔的亚欧平原上漂泊、游荡,艰难地繁衍着他们的生机和文化。

据编年史记载,斯拉夫人对亚欧平原自愿或非自愿的移民,比俄罗斯扩张主义的所有其它表现要早出现几个世纪。一般说来,斯拉夫农民的漂泊迁移,并不像吉普赛人那样浪漫,而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被迫不断深入内地和向北或向东推进的:寻找没有游牧部落袭击危险的土地;获得自由土地的愿望;希望躲避国家那些贪得无厌的税吏和募兵官。早在六世纪东斯拉夫部落到第聂伯河起,他们就开始利用第聂伯河方便的交通条件来扩大他们的领域。他们顺利地向南移动,远达黑海南岸并且往北到达伏尔加河上游。

从十一世纪开始,斯拉夫人的移民进入第二个阶段。波洛伏齐游牧部落的蜂拥而至,使基辅周围的南部草原生活变得日益不稳定,于是许多斯拉夫人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去,其中许多人的迁移完全超越了过去斯拉夫人的定居线。这批移民的到来,使附近地区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日益强大起来。这个公国位于蒙古人控制的罗斯地区的中心地带,而后来的莫斯科公国,就恰好诞生在这里。

在蒙古人统治的时代,斯拉夫人的扩张主义和移民传统虽然被限定往北方发展,但决不能说它们移民的范围缩小了,恰恰相反,数千逃难的农民逃往卡累利阿以躲避蒙古人的恐怖,因而给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提供了一个要求合并该地区的机会。

斯拉夫族迁徙的第四次浪潮是从十六世纪中期开始的,这时俄罗斯国家已经建立,这次迁徙的浪潮成了任何官方的政治合并的先声,并为俄罗斯后来的边界扩张奠定了基础。当时,立沃尼亚战争在进行,为了反抗无休止的战争加诸农民的横征暴敛和拉枫征兵,也由于响应回到南方肥沃土地去的多年梦想的召唤,数千莫斯科国的农民向南方迁徙,其中大半迁入顿河流域和顿涅茨克河流域渺无人烟的土地。随着最初的农民进一步向南移动,他们建立起一些新的哥萨克社区,这些社区正好处于莫斯科政府的代理人力所不及的地方。因此,俄罗斯向黑海扩张最早的事实就是半逃亡的农民偶然的推进,如果没有他们的先期移民,那么征服和兼并黑海地区的进程就会被大大地推迟了。农民成了俄罗斯扩张的先遣队。斯拉夫农民最后一次迁徙的浪潮发生在十六世纪后期和十七世纪初,这是对开垦拥有诱人的自由土地的西伯利亚的响应,也是再次为反对压在莫斯科国全体农民身上越来越重的横征暴敛的一次无声反抗。提起“西伯利亚”,一般人会感到毛骨悚然,在他们的想象中也许会涌现出沼泽密布、冰雪茫茫的蛮荒景象。人们也许还会认为这里除了偶尔出现几个原始的土着外,就是满山遍野的野狼,间或有几个手持火枪的哥萨克······当然,这只是一般人的想象而已。其实,在一代又一代的拓荒者看来,这里是一片绚丽多彩的土地,到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生活充满艰辛也富有自由。无论是宁静夏日贝加尔湖阳光明媚的景致,或是西伯利亚土着居民的纯朴热情,都令许许多多的拓荒者们心向神往。

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最后一次农民迁徙的浪潮却大大地促进了政治的统一。这次迁徙严格说来是随着皮货商人之后的,可是,在政府推行它的殖民政策之前,农民迁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以商人和教士为代表的俄罗斯官方人士,而且总是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由国家遣往的移民。十七世纪初,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由于农奴制度的强化,自发移居的农民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以后,沙皇政府又严格地规定了农民流入西伯利亚的比例,从此,斯拉夫农民的移民浪潮基本停止。

但是,回顾十七世纪以前的 历史 ,我们发现,俄罗斯农民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是走在国家官吏之前的,因此,他们才是亚欧大草原上真正的拓荒者。为了寻求肥沃土地或为了免遭游牧民的袭击或为了逃避国家的兵税,冒险的俄罗斯农民以他们勇敢而不畏艰辛的行动,扩大了俄罗斯人对于自然界的不幸的是,他们勇敢的行动,反倒给他们力求逃避的那国家开辟了扩张的道路。他们越是走在政府的前头,他们就越是助长了俄罗斯扩张主义加快速度。

金钱的诱惑

在促使向外扩张的诸因素中,贸易是最恒久不变的因素。早在俄罗斯统一国家出现之前,这种商业与扩张互为推动的情况就已经出现了。北欧海盗出身的瓦良格人首先发现了斯拉夫人地区巨大的商业意义:他们的领土能够用来连接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的市场与加罗林帝国的市场之间的贸易路线。于是,瓦良格人南下征服斯拉夫人,建立起基辅罗斯,为了实现他们建立商业大帝国的梦想,最初的几个基辅大公执行着扩张主义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在处理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方面,基辅把对外扩张作为对外贸易的补充,几次发动了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最终迫使后者接受屈辱的条约,为基辅罗斯的商品和奴隶贸易进入拜占庭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俄罗斯国家统一以后,莫斯科商人控制并且主持着罗斯地区的贸易事业,伊凡四世时,因为贸易冲突而引发的国际争端达到了严重的关头。1552年对“天下胜地”喀山的迅速征服被伪装成为一次反对伊斯兰教徒的基督教十字军,而1554年和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时就公然以给莫斯科的贸易打开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为目标。1558年,为了不使俄罗斯被排挤到欧洲贸易活动的外围,伊凡四世冒着极大的危险,发动了耗费巨大的立沃尼亚战争,以求在波罗的海海岸为莫斯科获得一个港口。因为在伊凡四世看来,只要他保有哪怕是最小的一个港口,这个战争就证明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但由于波兰、立陶宛和瑞典三方都反对伊凡插足波罗的海,因而伊凡四世最终一无所得。

在彼得以前莫斯科国领土扩张的最后阶段多半是为贸易事业推动。这种由于经济上的贪婪而引发的对外扩张在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达到了高峰。前面说过,西伯利亚的自然条件是艰辛的,但是那里也埋藏着淘金者的梦想。许许多多希望发财致富的商人和哥萨克分子,冒着生命危险,在西伯利亚寻找着发财的机会,他们中间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则长眠于此。

对于商人们的冒险和扩张,沙皇政府是完全同意的。它先是授予大商人斯特罗干诺夫家族一项政府专利权,允许他们在西伯利亚进行殖民掠夺。对于那些自发前往东方的人们,沙皇政府则通过一种纳贡效忠(以毛皮、牲畜等纳贡)的制度把他们管理起来。到1590年,沙皇政府又派出军队永久驻扎西伯利亚,用来镇压地方的起义。

沙皇政府与商人的紧密合作,不仅巩固了它在西伯利亚的势力,而且主持了不断向东寻求皮货的探险。这个殖民扩张进程于1648年达到了顶点,在这一年里,谢苗·迭日涅夫通过白令海峡自欧亚大陆的东北角到达了美洲大陆。

因为贸易的关系,沙皇政府除了在东方冒险外,还在西方与南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在西方主要是争夺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在南方则是为了打通由黑海到地中海的商路,这一切都在证明,是金钱和贸易的巨大诱惑,促使沙皇政府进行着全方位的扩张战争。贸易与扩张,有一种极为密切的关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占主要统治地位的商业资本,到处都代表着一种掠夺制度,它在古代和新时代的商业民族中的发展,是和暴力掠夺、海盗行径、绑架奴隶、征服殖民地直接结合在一起的。”俄国的商人阶级也是这样,为了保证贸易道路、商业利润以及殖民掠夺,不断地支持和推动沙皇政府向外扩张。

正教的光辉

宗教原则虽然从来没有靠牺牲政治的利益而收到预期的效果,但它却常常成为一个有用的理论,因为它能掩盖扩张者为掠夺金银财富而发动战争的凡俗动机。从988年罗斯军队皈依罗斯人的生活方式,鼓舞和发展了他们个人的和公众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东正教赋予俄罗斯人一种世界观,使他们可以向其周围的人们-东面的伊斯兰教徒和西面的罗马天主教徒-定出自己的方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斯兰教徒和罗马天主教徒都对他们的政治生存因而也对他们的宗教生存摆出了一种威胁姿态。

基辅和莫斯科公国反对信仰其他宗教的国家的大多数军事行动,都是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的,并且以十字军的形式出现:夺取新的领土以扩充东正教的边界。因此,我们除了看到由地理限制引起的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和经济欲望引起的贪婪外,我们还能看到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另一方面,即由宗教的救世主义产生的热诚。既然俄罗斯被信仰其他宗教的列强长期包围,那么东正教在彼得以前俄罗斯的征服理论中就成了坚定不移的信仰。

伊凡四世征服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就是以宗教的名义完成的,有些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征服和扩张有时也假借宗教的名义。莫斯科特列基雅科夫画廊展出的着名圣像《教会的得胜》,就充分说明了伊凡四世是如何假借宗教的名义进行他的扩张事业的。这幅圣像表示沙皇伊凡与大天使米哈伊尔和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并列,表示在崇高的东正教征服者的神圣传统中,伊凡乃是神圣的后裔。当伊凡在劲头十足地与立沃尼亚人进行战争时,就把他们都当做是不信上帝的人。他还三番五次地把自己描绘成基督教的监护人,因而被赋予了统一基督教世界的任务,以便与他的伟大前辈康斯坦丁皇帝媲美。

就俄罗斯教会来说,它在配合莫斯科当局扩大边界方面也是毫不示弱的。从1328年俄罗斯的总主教移居莫斯科起,他们对莫斯科大公们日益增强的野心就更加给予道义上的支持。1453年,当东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陷落使莫斯科国成为唯一自治的东正教的政治体系时,教会在努力发展莫斯科国的帝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呼声变得更响亮了。瓦西里三世时期,僧侣弗洛菲正式提出了“第三罗马”的理论。他在给瓦西里三世的文件中阐述了这一理论,他写道:

“至高至贵的君主,基督教正教的沙皇,大公陛下······您将取代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地位。

“第一个罗马因信奉异端而垮台,第二个罗马一君士坦丁堡的教堂之门也被伊斯兰教徒的战斧所劈开。现在这里是新的第三罗马,保持您的皇位以及神圣使徒的教会,使宇宙之内、普天之下,永远照耀着正教信仰的阳光。

“尊敬的沙皇啊!因为一切信仰基督教的王国将统一于您的王国,您也将成为普天之下基督教的沙皇。

“尊敬的沙皇,请自尊自爱吧!全部基督教王国将统一于您。两个罗马已经垮掉了。第三个罗马屹立着,而第四个罗马永不会有。”

这种呼声就是要莫斯科取代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全世界的基督教王国要统一于沙皇俄国,而沙皇将成为全部东正教徒的沙皇。

虽然都主教和教士们在直接影响莫斯科国的领土野心方面并不成功,但他们能够把救世主和宗教使命的生气勃勃的 情感 灌输进莫斯科国的外交政策。到伊凡四世统治时,整个朝廷受到一种基督教优越感和自以为是的气氛的影响,这种气氛一方面增强了把新教徒赶出波罗的海的欲望,另一方面在东方穆斯林地区加强了基督教广泛殖民的政策。

在十七世纪初,当弗拉莱特总主教与他的儿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沙皇共同统治时,教会有更多的机会指导莫斯科的外交政策。到1633年弗拉莱特死之前,他拟订了计划,以便有朝一日罗曼诺夫王朝的俄国能够进行反对波兰的战争,不仅要报复在混乱时期波兰的干涉,而且要使好战的东正教与好战的波兰天主教打仗。他这样做的时候得到了老百姓的有力支持,因为他们把波兰看成是反对基督的化身。随着1652年尼康总主教的就职,俄国更加转向信奉东正教的东方,并且拟就了解放那个地区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们的计划。一旦波兰被迫宣布中立和东乌克兰被兼并,这种野心就与莫斯科现实主义的计划相吻合,即与土耳其打仗。从十四世纪以来,侵略成性的基督教君主的原则与俄罗斯东正教会的世界野心已经结合起来,到1700年他们终于完全合拍了。这时,沙皇认为,俄罗斯强大到足以向土耳其人挑战了。巴尔干半岛的关键是信奉东正教的各族人民,这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进入巴尔干地区的绝好口实-解放巴尔干。这最终使俄罗斯人的贸易有一个通过战略要津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出口。

沙皇-帝国意识的象征

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俄罗斯的统治者开始把自己说成是罗马皇帝的后裔和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甚至把自己描绘成金帐汗国的大汗继承人。这种努力把自己装扮成正统继承人的做法,在中国 历史 上也曾出现过,但这种情况在西方似乎更多。

就俄国 历史 来说,早在伊凡·卡利达时期,这位号称“钱袋”的大公在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后,就把它(指称号)扩大为“全俄罗斯之王”。伊凡在这样做的时候宣告说:我们是伟大的留里克家族的后裔,留里克王朝的世袭权起先确定在基辅,后来移往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现在已经在莫斯科确立起来了。这种宣称自己为某一个伟大家族后裔的做法并不仅仅是为了一种表面上的虚荣,而是反映出莫斯科公国所逐渐形成起来的帝国意识形态。因为他们的所追求的目标是收回他们的“世袭领地”(遗产),也就是世世代代扩大领土的幻想。

1473年以后,伊凡大帝在许多场合都用“沙皇”这一称呼号,这是莫斯科公国在帝国意识形态方面采取的一个象征性步骤。“沙皇”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皇帝的称号“恺撒”,意思是“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原来是俄国人用来称呼拜占庭皇帝的,后来,俄国人也以此来称呼蒙古可汗。

伊凡大帝的这一举动,关系到下列的事实,即留里克家谱把莫斯科公国的家族上溯到古代罗马皇帝。为了给日耳曼皇帝(他也把自己当作罗马统治权的继承人)以深刻的印象,伊凡还使用了双头鹰的国徽(这原来是拜占庭帝国的国徽),对此,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指出:“当君士坦丁堡刚落入土耳其人之手,莫斯科大公就把拜占庭皇帝的双头鹰加入了自己的国徽,从而宣称自己是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和复仇者;大家都知道,从那时起俄国人就力求占领沙皇格勒即沙皇城(他们在自己的语言中是这样称呼君士坦丁堡的)。后来小俄罗斯的富饶平原又引起了他们吞并的欲望。”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成为“沙皇”,这表明,他也成了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总之,莫斯科的统治者们采用和从战略意义上运用种种称号以及为这些称号附加上意识形态,这不仅想要表示与其他统治者平等,而且等于公开宣布了扩张主义计划,这对于莫斯科的一些敌对国家来说,还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莫斯科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还日益觉得他们是金帐汗国的遗产继承者,并把金账汗国曾经拥有的全部领域作为俄罗斯帝国政策的一种最终目标。在俄罗斯统治者看来,只有它才最有资格提出在前宗主的区域内充当领导者的要求。在对伏尔加河中、下游的两汗国进行征服的过程中,尽管莫斯科曾策动信东正教的俄罗斯人作为一支基督教十字军而进行战斗,可是,莫斯科国的统治者却是以充当早先金帐汗国旧址的当然继承人来进行这次东方战役的。在俄罗斯的思想里,把沙皇的称号与罗马恺撒的概念联想起来以前,沙皇这个称号同“汗”这个称号早就是同义语了。在伊凡三世取得喀山战役胜利之后,他才第一次采用了“沙皇”的称号。当伊凡四世以“沙皇”之尊征服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时,他乃是作为金帐汗国的汗的真正继承人而这样做的。在向东征服的过程中,沙皇政府利用许多土耳其部落和蒙古部落把它当做可汗继承人的这种感觉,为它的征服活动创造了心理上的有利局面。直到十八和十九世纪,对于加尔梅克和布里亚特人来说,沙皇还是他们心目中的“白汗”。

这样,“沙皇”这一明显表露俄罗斯帝国心迹的称号,就成了一个万能的法宝。在向西方推进的时候,俄罗斯的统治者就把自己看作是罗马皇帝的后裔和拜占庭皇帝的神圣继承人;在向东方推进的时候,他又是金帐汗国的继承人了。东正教的俄罗斯尽管曾打着“维护正教信仰”的旗帜对外用兵,但它却是心甘情愿地承认伟大的穆斯林统治者的威望的。实际上,它只不过是利用了自己辉煌的过去——由基辅罗斯以及罗马帝国和蒙古帝国——所提供的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它的勃勃野心添上一层美丽的谎言罢了。但是,从俄罗斯发动的历次战争的动机来看,我们又几乎可以说,正是这种妄想至高无上的勃勃野心,构成了俄罗斯扩张主义的最大动力。

参考资料:《俄国史》

❺ 为何大量俄罗斯人,被迫迁出高加索地区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每个区域人口的迁移,基本上都是相对稳定的,而且都是缓慢的迁移。尤其是对于迁出人口来说,那更是稳定。除非爆发大的动乱,以及有其他的战争或者灾难,才会造成人口大量外迁,最典型中东的战争,就造成几千万人迁出,流落欧洲等地。但是很多地区其实没有发生明显的战争和动乱,反而还是和平的,却也发生大量的人口迁移,这是为什么呢?最典型就是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大量的俄罗斯族人,被迫迁出高加索,而且规模庞大,这到底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只有三个字。

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主要就是指的北高加索地区,大概包括现在俄罗斯的邦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包括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国土面积大概是20多万平方公里。

而高加索地区,在俄罗斯的面积并不大,但是却是非常重要。这里不光战略位置关键,是俄罗斯扼迅槐慎守西伯利亚的屏障,而且更是俄罗斯的能源基地,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所以俄罗斯在征服高加索地区的时候,那是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和人员亩敬伤亡的。

而且为了稳固这里的局势,达到控制的目的,俄罗斯一直有意的在向高加索地区,迁移更多的俄罗斯人进入,以增加俄罗斯人的比重,这样就不会闹出事端来。而且俄罗斯控制西伯利亚,还有欧洲地区,东普鲁士等,都是如此。但是在高加索地区,很悲剧的是,这里的俄罗斯族人被迫大量外迁,回到俄罗斯其他地区。

尤其是很多国家,如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俄罗斯族人大量迁出,占比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4%,很多甚至不足1%。而且就是这很少的俄罗斯族人,也在快速的迁出。按照这个速度,很快,整个高加索地区,可以说,那是连一个俄罗斯族人都要没有了,一旦如此,俄罗斯努力了几百年的成果那是要毁之一旦了。

很多人不理解,到底为何如此呢?其实真实原因只有三个字,那就是 *** 。在俄罗斯, *** 人口占比在20%以上,而在高加索地区,这里更是 *** 区域。而这里的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国,都是 *** 共和国。

而 *** 生育能力膨胀,所以使得高加索地区的 *** 人口暴涨。而 *** 人口暴涨,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不断挤压当地俄罗斯人的生存空间,使得当地俄罗斯族人的生存难度越来越大,逐步被挤压出去;二是, *** 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那是极度的排外的,因为 *** 非常封闭,非 *** 那就是异教徒。

所以一旦 *** 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针对异教徒的歧视,打击,杀戮等。甚至受到直接的生命威胁,这就使得这些在当地的俄罗斯人不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就像当年的科索沃地区一样,科索沃本来明哗那是塞尔维亚的祖宗之地,本来都是塞尔维亚人。而 *** 进来后,快速的生育,使得人口暴涨,最终成为当地最大民族。

而此后 *** 不断的挤压,威胁,打击,暴力,使得塞尔维亚族人,被迫迁移出科索沃。最终科索沃就被彻底 *** 化,成为一个 *** 国家了。所以在高加索地区,其实是一样的,因为 *** 人口暴涨,而俄罗斯族人生育率不行,完全无法跟 *** 相比。

在 *** 挤压和打击下,这里的俄罗斯被迫离开,于是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一旦高加索地区成为彻底的 *** 区域,那么俄罗斯对于这片土地的管控能力将会更加弱。那么未来可能产生很多的隐患问题,类似于车臣战争还会不会爆发,都是未可知也。

参考文献:《俄罗斯史》。

❻ 沙俄为何扩张在辽阔的领土中,俄国哪个不冻港更重要

沙俄为何扩张,在辽阔的领土中,俄国哪个不冻港更重要,下面小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沙俄东扩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扩张的原因:

1、为了得到一个温暖的港口和领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沙俄制定了一项长期战略,以改变其地理位置。从地理上看,沙皇俄国位于气候相对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港口也受到其他国家的限制。虽然海岸线很长,但几乎没有不结冰的港口。拥有一个温暖地带一直是俄罗斯的目标,这也是他艰苦的扩张。

不冻港 :摩尔曼斯克,位于科拉半岛东北,临巴伦支海的科拉湾,是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这座港口纬度更高,大体位于北纬69度,已经在北极圈以内,但令人意外的是,摩尔曼斯克却是一座不冻港。它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而且港口条件极为优良,是俄罗斯通向北极地区的重要门户。现在摩尔曼斯克与世界170个港口建立了贸易联系,在俄罗斯主要港口中地位极高。小编认为摩尔曼斯克更加被重视,毕竟是一个不冻港,还不被欧洲其他国家限制。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的观点了,你觉得呢

❼ 俄罗斯帝国为什么一直致力于领土扩张呢

俄罗斯从创业开始,不断地对外扩张,全盛时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国土面积约2280万平方公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斯拉夫民族那么热衷于领土扩张呢?铭苏先生就从以下6个方面给大家做深入的分析:

五、从地缘关系来看。

15世纪以来,海洋航行技术得到极大地提高,海上贸易逐渐超越陆上贸易,越来越受到重视。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刚开始在波罗的海沿岸和里海沿岸都没有出海口,这极大地限制了俄罗斯同西欧国家的贸易往来。

同时,在航海时代,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强国,要看其海军是否强大,有了强大的海军才能维护海上贸易航线的安全,也才能够称霸海洋。俄罗斯为了实现其帝国梦想,不断地向周边进行扩张,在波罗的海、里海、北冰洋、太平洋等地区都打通了出海通道。

六、民族心理因素分析

东斯拉夫民族从开始创业,到一步步做大做强,经历了600多年的奋斗历程。他们天生都有一种恐惧心理,以前弱小的时候害怕被周边邻国欺压、灭国;当自己通过掠夺变得强大了,又害怕自己拥有的总有一天会失去,毕竟抢来的地盘,别人有可能抢回去。

他们天生的恐惧症逼迫他们通过不停的扩张,先把对手消灭,先把对方占领,自己才不会被消灭和占领。俄罗斯人对外国人一般都比较排外,因为他们天生有民族恐惧症,害怕外来人员抢走了他们的饭碗、抢走了他们的福利这一心理会长久的伴随着他们。

本文是铭苏先生地缘关系第四章解读俄罗斯第三节,喜欢的读者请关注头条号:铭苏先生,后续继续为您做地缘关系相关内容的解读。

❽ 俄罗斯的印度洋情结

有一个“ ”古老的传说”,说的是俄罗斯帝国彼得缓羡大帝临死前留下遗嘱,其中有言“ ”当俄罗斯能够自由进出印度洋时,就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帝国”。虽然我个人对此“ ”遗嘱”内容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彼得大帝去世后沙俄帝国乃至后来的苏联一直有南下印度洋的企图,并且很执着地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对于沙俄帝国和苏联来说,南下印度洋并在印度洋沿岸拥有立足点始终是它们取得全球霸权的重要努力方向。 俄罗斯孙森海军战舰 俄罗斯在历史上曾经是蒙古帝国的附庸国,1480年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独立后不久即走上积极向外扩张领土的道路。起初俄罗斯的扩张与当时的俄罗斯统治者缺乏安全感有关,因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地区皆为大片平原,缺乏高大的山脉为屏障保卫国家。因此俄罗斯不断向四周扩展领土以寻求获得高大的山脉作为国家的屏障。在西面俄罗斯兼并了乌克兰;在东面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控制了广阔的西伯利亚,还侵入到了黑龙江流域,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这一阶段的俄罗斯扩张主要还是以纯占土地为主,还没有主动进军海洋的意图。 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军港中的战舰 彼得大帝上台后曾经秘扰凯拍密前往英国和荷兰学习,在学习期间他不仅领教了当时西欧国家先进的工业技术,而且也学习到了英荷等国深厚的海权观念。自此俄罗斯领导人开始初步具备了“ ”要征服世界,必须征服海洋”的意识。随后的俄罗斯统治者开始努力走向海洋。为此俄罗斯一方面向西与瑞典展开战争,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南则不断与土耳其进行战争,在黑海沿岸获得不少土地。在北方俄罗斯获得了北冰洋沿岸地区,在东边,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获得了土地,并在19世纪中后期趁清帝国衰落之机占据了日本海沿岸的不少土地,包括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至此俄罗斯已经初步实现了走向海洋的目标。 俄罗斯海军博瑞级潜艇 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获得以上临海地区并非就万事大吉了。首先波罗的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周边有一些对俄罗斯存有敌意的国家,俄罗斯想从这里进入大洋并不容易。北冰洋沿岸被寒冰封锁,仅摩尔曼斯克等个别港口通航条件好。在当时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一海区经济价值不大,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由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该区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居民点甚至城市,无法造就经济的繁荣。况且北冰洋沿岸还远离当时欧洲最繁荣的国家和地区。在东面俄罗斯虽然在太平洋和日本海拥有了海岸线,但这些沿海地区一方面远离当时世界主要的经济繁荣地区;再则它们背靠西伯利亚,当时俄罗斯统治者将西伯利亚主要是用来流放犯人,并没有真正想把这里建设好,因此当时俄罗斯的太平洋和日本海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很差,人口和城市不多,而且远离俄罗斯的经济文化发达区域,缺乏与这些区域的有效联系。另外,邻近的日本当时还处于锁国状态,想通过与日本进行贸易促进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发展也不太现实。 俄罗斯海军陆战队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使海洋给俄罗斯带来繁荣和强大,就只有一条路可选,即向南挺进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在当时来说印度洋沿岸地区是世界主要贸易繁荣区,葡萄牙和荷兰都通过控制印度洋沿岸贸易获取了巨额财富。第二就是印度洋气候温暖,在这里拥有立足点尤其是重要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就等于是一年四季都有赚钱的机会。第三就是如果俄罗斯在印度洋沿岸拥有了立足点,一方面可以西进 *** 和非洲并能有效在这些地方扩充势力,二就是可以东进东南亚和南中国,然后获得巨额的财富。这样俄罗斯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世界霸权了。 游弋大洋的俄罗斯战舰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俄罗斯统治者开始将扩张矛头指向南方,一方面是将面积广阔的中亚地区收入囊中,然后南下阿富汗。另一方面俄罗斯向外高加索和里海方向扩张,企图通过伊朗进入波斯湾,然后南下印度洋。虽然当时由于大英帝国的阻饶使俄罗斯的计划没有能够得到成功实施,但通过对伊朗发动战争,俄罗斯还是获得了不少土地,从而扩大了自己在中亚、西亚的影响力。 在黑海海域游弋的俄罗斯舰船 苏联成立以后,为了实现以“ ”世界革命”来“ ”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苏联领导人和过去的沙皇一样同样拥有印度洋情结。为此苏联一方面努力发展与伊朗的关系,试图全面控制伊朗。另一方面对阿富汗下手,企图抄近路直通印度洋。为此1979年12月苏联直接武力入侵阿富汗,但遗憾的是侵阿行动没有成功,苏联最后于1988年2月全部从阿富汗撤军。不久后苏联瓦解,但俄罗斯联邦的领导人心底里还是存在印度洋情结。现在俄罗斯之所以千方百计在叙利亚控制塔尔图斯港,就是想保留南下印度洋的最后希望。最近阿富汗局势出现新变数, *** 的进攻使美国狼狈不堪,俄罗斯现在试图趁机重返阿富汗。如果俄罗斯真的成功重返阿富汗的话,那么它一定会上演新的一轮“ ”进军印度洋”戏码的。

❾ 高加索山脉,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世界有人居住的六大洲中(不包括南极洲),只有亚洲与欧洲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不像亚洲与非洲以狭窄的苏伊士地峡(修建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修建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主要有两条山脉组成。欧洲的东部与亚洲的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为界。欧洲的东南部与亚洲的西北部,以高加索山脉为界。欧洲的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就位于高加索山脉以北。

咱们看地图,原苏联加盟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俄罗斯之间那条崇山峻岭,就是高加索山脉。由于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以南的那条山脉被为小高加索山脉,所以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以北的这条高加索山脉,也被称为大高加索山脉。

咱们对高加索山脉其实并不陌生。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国,都是“一群一群”的。比如有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有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以及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小高加索山脉以南)。

高加索山脉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之一,也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分界线,尤其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边界。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紧张,除了 历史 恩怨,最主要的就是格鲁吉亚不放弃国际上承认属于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就位于高加索山脉南麓。

对俄罗斯来说,他们宁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绝不会放弃高加索山脉。在高加索山脉以北,有一个俄罗斯人刻骨铭心的地方——车臣。俄罗斯为了控制车臣,付出了多少惨重的代价,只有俄罗斯人心里最清楚。

高加索山脉对俄罗斯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从进攻角度看,高加索山脉以南,就是俄罗斯必须参与的中东棋局。高加索山脉以南是格鲁吉亚等三国,再往南就是土耳其、伊朗、伊拉克,以及波斯湾。而波斯湾以外,就是雹手印度洋。

苏联结束后,俄罗斯国力大减,但如果俄罗斯不能在中东显示存在,那必然被美国进一步进行战略打压,最终被“闷死”在高加索山脉以北。

从防顷李守角度看,高加索山脉是中东地区(含格鲁吉亚等三国)与俄罗斯南部的地理分界线。俄罗斯只要守住高加索山脉,就可以阻止敌人从高加索山脉进攻俄罗斯(包括军事进攻与战略进攻)。

高加索山脉对俄罗斯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战略意义。里海,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已经发现储量惊人的石油,而里海以东的中亚地区,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煤炭、棉花等战略资源。

但是,里海和中亚都深处内陆,二地要向西出海,将资源变现卖给欧洲,就必须走高加索山脉通道。俄罗斯本身就是个靠卖油气为生的国家,俄罗斯必须要参与国际能源价格的“圆桌会议”。俄罗斯不惜代价也要参与中东事务,比如叙利亚,就有这个考虑。俄罗斯控制高加索山脉通道,就能在里海及中亚的能源问题上享有更高的话语权。更何况,俄罗斯自己就是濒临里海,里海让人眼红的资源,也有俄罗斯一份。

中亚源乎嫌诸国都是卖资源的国家,而中亚正好顶在俄罗斯中南部的腹背之地。美国找各种借口挤进阿富汗,也是冲着控制中亚,进而威胁到俄罗斯腹背去的。高加索山脉是中亚国家对欧洲出口的主要通道,俄罗斯控制高加索山脉,也能在更深程度的参与欧洲事务,与欧洲讨价还价。

而站在高加索山脉以南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来说,高加索山脉同样是他们的生命通道。阿塞拜疆是个纯资源型国家,高加索山脉是他们通向欧洲的重要通道。格鲁吉亚没有什么资源,但恰好扼守在高加索山脉的咽喉所在。格鲁吉亚开放高加索山脉通道,打个比喻,就是欧洲与中亚(附阿塞拜疆)两头通吃。

另外,美国也早就看中了高加索山脉的战略地位。格鲁吉亚要与俄罗斯抗衡,必须拉着美国,否则格鲁吉亚根本无力对抗俄罗斯。而美国是要看菜下碟的,乌克兰因失去了克里米亚,战略价值在美国看来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格鲁吉亚才对早已失去控制的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绝不松口。

图-格鲁吉亚人

对美国来说,高加索山脉的战略价值,怎么高评都不过分。高加索山脉介于俄罗斯与中东之间,中亚与南欧之间,亚洲与欧洲之间。美国如果能控制高加索山脉,于北可部分切断俄罗斯与中东的联系,于东可控制里海及中亚,在伊朗北部埋下“暗雷”,于西可要挟欧洲。

还有一点,高加索山脉附近的族群问题非常复杂,这一点就足可为美国所用,给俄罗斯制造巨大麻烦。高加索山脉以北的车臣,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却几乎把俄罗斯“拖瘦”,没有美国明中暗里的支持,可能吗?以现在的形势看,俄罗斯与美国(附格鲁吉亚)都不可能放弃高加索山脉,台前幕后的博弈还会继续下去。

❿ 俄国亚洲部分是怎样扩张的

当时西伯利亚里除来西西伯亚的西北部有统一的政权外,其它大部分都是些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游牧族群在生活着。所以俄国侵略者用火武器轻而易举就搞定他们了,就像西班牙对印第安人那样

我建议你看央视的《大国崛起》,里面的解说或多或少可以回答你

俄国的扩张,细究起来,其实应该分为两部分,即在欧洲的扩张和在亚洲的扩张。这两类扩张,其性质其实是不同的。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是俄国的政府行为,无论在规模上和形式上,与其他欧洲强国完全一样,争夺地区相对于亚洲来说面积不是很大,但至关重要,争夺极其艰难。

莫斯科公国建立后的俄罗斯统一战争,类似于金人的内部统一战争。来自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推翻金帐汗国的斗争,则类似于同样来自林海雪原的金人推翻辽帝国的战争。统一俄罗斯之后,莫斯科大公国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首先是伊万雷帝灭掉两个鞑靼小汗国,伊万雷帝还为了争夺北方出海口,发动了长达二十五年的立斡尼亚战争,但未能成功。

俄国在欧洲扩张的突破发生在一百年后的彼得大帝时代。罗曼诺夫沙皇与留里克沙皇在俄国的扩张上是一脉相承的。为了使俄国得到北方出海口,彼得大帝投入了自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血战,彼得大帝终于战胜北方劲敌瑞典,夺得波罗地海出海口,并且兴建了着名的彼得堡。瑞典也经此一战,彻底退出大国行列,变为一个和平小国。

彼得的父亲阿列克赛也对俄国有很大的贡献,从1654年到1667年,他经过与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的十三年战争,虎口拔牙,从波兰手里夺得了半个乌克兰。

而俄国在欧洲的大扩张时代则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时期。通过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俄国击败土耳其帝国,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俄国获得了比北方出海口更为重要的黑海出海口。

此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俄国,扩张起来已经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她轻轻松松地和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波兰彻底消失。波兰七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俄国分得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孙子亚力山大一世,和强大的拿破仑帝国苦苦周旋,战战和和,在惨痛的失败后, 面对拿破仑帝国的强大攻势,绝地反击,以俄罗斯人千百年来在林海雪原中养成的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特性,以及严寒的帮忙,艰难地战胜拿破仑帝国,再次吞并已被拿破仑解放了的波兰。沙俄也就此一跃而为欧洲霸主,独步欧洲。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着力不多,收获很大,这是因为,第一,亚洲北部空地面积很大;第二,亚洲北部居民很少,而且原始,俄罗斯人对付他们,与西班牙人对付印第安人完全一样。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俄国已成为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总观俄国在东西两线的侵略扩张,重点在欧洲,由沙皇政府亲自出马;亚洲非重点,前期主要由民间力量完成,后期由沙皇政府接手。可见俄国由上到下,无不具有十分强烈的扩张性。对外扩张,成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为什么要向高加索扩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7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