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战争与和平》为什么被称为史诗小说它具有怎样的影响
《战争与和平》展现了俄罗则瞎斯历史转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全景、多层次的画面,即战场上的血与火之争、年轻贵族们对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爱国热情、城市与乡村的诗意比较,这些都统一在人民为国而战的主题下,成为俄罗斯历史生活在某一阶段的客观缩影。
无论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历史阶级的反映,还是小说史诗艺术形式的完美体现,《战争与和平》已经“完成”了它的文学使命。但就整个历史而言,《战争与和平》是“未完成”的。在此基础上,作家可以写出人们生活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之所以称其为史诗小说,正体现了史诗小说的完成性与未孙燃空完成性的统一。
另一方面,这部俄国小说作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是最具全人类性。就其内容而言,它不仅是俄罗斯贵族的一幅壮丽的“英雄田园诗”,而且表达了整个人类的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就形式而言,它全面继承了欧洲以往小说的丰富传统,将长篇史诗这一艺段搏术体裁发展到极致。
‘贰’ 为什么俄罗斯小说现在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
俄罗斯小说现在之所以受如此多的读者所欢迎,是因为人们对于俄罗斯的直白式的叙事形态比较的喜欢。和许多的作品不一样,俄罗斯写的作品通常所表达的观点都是非常鲜明的。因此我们在观看这种作品的时候,不需要通过大量的思考去理解文章当中主要表达的观点。也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小说和很多国家的小说都有一定的差异。就比如说俄罗斯小说和日本的小说之间在描写的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俄罗斯的小说非常的直白,并且通过阅读就能够了解到其中所包含的内含,但是日本的小说则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对作者的意思进行揣摩,才能够明白这个作品所想表达的观点。
也正是因为通俗易懂的俄罗斯小说能够受到许多人的欢迎。我们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对于各种类型的书籍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全面的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只是片面的对一种书记进行观看,那么会对自己全局的观念有弱化的现象。
‘叁’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为什么被誉为“空前最伟大的小说”,作何评价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着。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与严整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才之笔,游刃于战争与和平轮灶、心理则扰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主次分明,匠心独具。他把一幅波澜迭起又层次井然地向前推进着的历史画卷写得有声有色。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着名作家屠格涅夫腊盯扮称这部小说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说从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读它“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着作”。
‘肆’ 如何评价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该作写的是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他厌倦了上流礼会生活,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俄国的乡村。在那里他结识了地主拉林家的长女达吉雅娜。达吉雅娜对奥涅金一见钟情。经过迟蔽激烈的思思斗争.她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深表爱慕之情的信。而奥涅金却根本不能理解达吉改慎雅娜的真挚情意,竟轻浮地当面表示拒绝,说什么自己不宜享受家庭幸福等等。后来,奥涅金在决斗中杀死了自己的好友连斯基,便离开了乡村。几年之后,奥涅金在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一次交际活动上又遇见达古雅娜。此时的达吉雅娜已从一个纯朴的农家少女出落成上流社会“女神”般的贵妇人。奥涅金为虚荣心所驱使,为她神魂核旦敬颠倒,拼命追求达吉雅娜。而达吉雅娜则真诚地告诉他:此刻她仍然爱他,却不能属于他,因为她要忠于自己的丈夫。
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首先我们在《叶甫盖尼·奥涅金》种看到一幅描绘俄罗斯社会的诗的图画,并且选取了这社会发展种最有意义的一段时期。”他称这部诗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网络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伍’ 哪些特征定义了俄罗斯文学
共产主义的垮台标志着我们文学的分水岭。它变得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分散,遍及整个地方。但在此之前,俄罗斯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它的贵族基础。除了少数例外,像尼古拉Kluyev,谢尔盖·叶赛宁,“村作者在苏维埃统治的几十年中,它是由罗曼诺夫斯皇家法院衍生而来的狭a受过教育的精英人士的遗产塑造而成,并以此成为我们统治者的进步主义爱好者俱乐部,智囊团和道德法官
弗鲁贝尔(Vrubel)的《堕落的恶魔》(Fallen Demon)下面的画描绘了俄罗斯小说的基本英雄:一个足智多谋,敏锐,好看,经常困惑但基本上是好人—总是表现得很悲伤,混乱,自我破坏。
‘陆’ 【亲近俄罗斯文学的崇高伦理境界】人生最高境界一句话
一 作为世界文学高峰的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其高峰价值既不是仅就单一的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也不是仅就19世纪单一时段而言,而是就整体的世界文学而言。例如托尔斯泰,正如王安忆所说,托尔斯泰就不是靠特征性取李仔核胜的,特征性在他这里甚至不是特别重要的,他靠的是高度。“托尔斯泰永远不怕别人模仿他,也不用怕别人挤了他的地盘,因为他超出地面,站在高处。”托尔斯泰的高处应该是他的作品在情感和精神境界上达到的高度。这种高度永远和作家个人的灵魂质量捆绑在一起,这就是托尔斯泰不怕模仿的原因。托尔斯泰是位很不“惟我”的人,他有这种心肠:看到穷苦人无衣御寒,他会因为自己多有一套衣服而感到耻辱。你模仿《复活》,你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有托尔斯泰那样博大的悲悯情怀,这绝对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只有托尔斯泰一处高峰,而是高峰林立,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契诃夫等都是高峰。
俄罗斯文学的高峰品质,首先在于它是具有伟大而崇高的伦理境界的文学。它是一种充满着肯定性人性内涵和积极情感力量的文学,作家对自己笔下的诸种人物、对读者总是表现出一种健康而温暖的道德情感来。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哪掘义文学,当然不乏批戚槐判意识,不乏尖锐和深刻,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学同时不乏感人的人间情怀,不乏真诚的人类之爱。在社会阴暗、人性弱点面前,俄罗斯作家并不丧失对人的理想和信心。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里就这样说:“人们不是仅仅由无赖构成的;也有真正的圣人――这是怎样的圣人啊!他们自己是光芒四射的,并且为我们所有的人照亮了道路!”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并不认为人生来就是天使,相反,他似乎更倾向于认为罪和恶总是缠绕着人的灵魂,是人必须与之周旋、搏斗的消极力量,而且正是在这种惊心动魄的较量过程中,人展示了自己的精神的丰富和伟大。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主题,《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都力图昭示这一点。
而在我们当代文坛,道德的处境是最不妙的。早就有 口号 :“道德是文学自设的陷阱”。鄙视道德是我们一些作家标榜“先锋”、“现代”的时髦精神标签。有的就以“不用道德眼光评价书中人物”作推销自己作品的广告词。最高的道德感情是爱,是“从停止爱自己开始”的那种对“他人”的爱和同情。拒绝道德的文学,注定是缺爱的文学。“爱一不见,地狱就在眼前。”“爱并不在时间的尽头,如果它不在当下出现,便永远不会出现了。”(克里希那穆提:《爱的觉醒》第4页)在见不到爱的文学里,见得最多的就是别样的东西了。文学的根本道理与人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人间若是不要了道德,人间怕就没有办法与“兽间”相区分了。但是最不好理解的是中国当代文坛却偏要在要不要道德这一点上,将文学划入了不准道德进入的“特区”。这只能说明,在有这种文学“特区”地方的人群里,不可救药地发生了“道德的人”和“非道德的人”的严重分裂。
二
显然,接近俄罗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伟大而崇高的伦理境界,是艰难的。难在这种伦理境界不是由文学技术因素形成的,而是由作家自身的灵魂质量决定的。让当下中国一些“着名作家”从灵魂上接近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境界,差不多需要“换魂”。
我们常常用“才气”称赞一些作家。看来,文学之“才”,主要不是技术,最要紧的还是作家的情感品质和精神走向,是他把自己的情感用在什么地方。“才气”、“才情”并提就对了,讲“气”、讲“情”,就讲到胸襟和精神品质了。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会使用什么技巧(尽管没有技巧也就没有文学),而是因为他在道德和伦理上达到了一般作家难以达到的境界。一个没有善良的情感和健康的道德境界的小说家,永远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仰望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应该获有的心得。
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写作,堪称是一种灵魂写作:以自己的灵魂作抵押书写灵魂。作家自身的精神世界深沉而宽厚,他们对人类不失望,他们对生命满怀着爱意的期待,他们懂得哪里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他们有资格、有能力、有热情用文学为人类建构安妥灵魂的精神世界。灵魂写作绝对是重在书写人物命运、塑造各类人物形象的写作,通过这种写作呈现人的心灵之旅、精神搏斗,成长和堕落、忏悔和救赎。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以塑造出富有灵魂呈现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来作为自身存在的坚实标识的。没有了醒目的典型人物,差不多就等于没有这种文学。典型人物,是这种文学不可动摇的核心精神图景。文学就是用这种高品级的虚构的文学形象,把本来没有行迹的人的精神世界打扮得有了行迹,变得“实在”和具体起来,可以供现实生命通过文学阅读自由地出入其间,去呼吸精神的气息,去到其中寻找、认领或检讨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形状。这种文学里面,现在人们经意朝文学要求的那种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宣达或批判,尖锐、深刻的社会学批评,这种那种的“叩问”、“颠覆”之类,可以是要什么有什么的,但它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却始终是人类的心灵图画,或者说它始终是通过感性的心灵图画从情感上震撼你。这也就是说,你没有办法遮蔽它作为艺术品的审美品性,你必须首先尊它为艺术。这才是有抵抗“异化”能力的文学。
文学给出的非现实的精神世界,只活着两类人物,一类是由擅长灵魂写作的文学家虚构出来的能够在人们心里存活下来的文学形象。另一类是塑造了这种文学形象的文学家,他们是受自己笔下小说人物的“牵连”而在文学给出的精神世界里获得长寿,陪伴着自己笔下的文学形象,享受着人们永远的纪念。
联系到我们的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在塑造人物方面显然有着太多的漫不经心。要以数量计繁荣,当下绝对是空前的。但我们的小说家多数写不出醒目的文学形象来。传媒有的是办法让人们记住小说家的名字,但我们就是不容易记起“着名”的小说家们给出了哪些值得记忆的人物形象来。我们正处在一个“小说家比小说人物更着名的文学时代”。我们不仅从观念上而且也从实践上轻松地摈弃了“文学典型”,于是我们小说家们的“着名”,没有了他们自己笔下人物的坚强支撑,所以才显得雾一样的轻飘不实。而在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面前,我们总是因为小说家给出的人物形象值得记忆,才忘不了小说家的。这种差异不应该视为枝节性质的差异,而是一种连及文学整体境界的差距。
‘柒’ 《俄罗斯森林·列昂诺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作品提要】
波丽娅·维赫罗娃中学毕业后来到莫斯科求学。她此行租枝还有另一个目的——了解父春型陪亲的为人。她的父亲维赫罗夫是莫斯科林学院的知名教授,由于与妻女长期分居以及学术观点不断遭到批判,他的人格使女儿产生了怀疑。后来,她知道了父母分居的原委,了解了父亲崇高正直的为人,解除了误会。卫国战争爆发,波丽娅终于带着无愧的心走上前线。在前线她遇到了父亲的养子谢廖沙,兄妹两人英勇卫国,情感深厚。坎坷一生的森林卫士维赫罗夫则在一场场林学论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的护林思想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理解,最终彻底恢复了名誉,并被任命为林学院院长。新春来了,在家乡延加河畔,互相取得理解的维赫罗夫一家在新希望里欢聚一堂。
【作品选录】
又过了一个月,算总账的日子到了。在切列季洛夫那篇文章的左右下,林学院为维赫罗夫举行了专门的学术答辩会。一个以格拉齐安斯基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调查了伊凡·马特维伊奇的教学活动。人们私下纷纷传说,塔拉坎采夫在读过共有六十三页的调查报告之后,用老年人的尖嗓门说了一句《奥涅金》里的名言:“他死了。”大家心里明白,维赫罗夫的教研室主任是保不住了。人们参加答辩会的唯一目的是: 听听林学界的巨头们说些什么,以便窥测今后的风向……一度曾是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贵族欢跳玛祖卡舞的学院大礼堂,现在又被挤得水泄不通了。格拉齐安斯基的伙计们单独坐在后排左侧的敞廊下面。他们的核心人物安德烈伊契克、叶伊契克和契克表情严峻地坐在中间。契克年岁最大,也最狠毒,两绺灰白的髭须垂落着,戴一副宽边大眼镜。提到上述三位人物,林学界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觉,甚至不敢拿他们姓氏的偶然谐音开玩笑。答辩报告一开始,不吸烟的契克摆出公诉人的架势,在前排落座并且开始做笔记,其余两个“契克”退到走廊里,一边吸烟一边探头探脑,注意着会议的进展。他俩交换着眼神,准备待机而动。格拉齐安斯基本人没有露面,人们在会前不无敬意地传说,他贵体欠安,血红蛋白又急剧地减少了。
这回,伊凡·马特维伊奇很有自知之明,只用规定时间的一半就答辩完了。他没有说教研室的工作,更没有洗刷加给他的种种罪名,而是开门见山地重复了他的理论,态度镇定、执拗,语言深入浅出,就像给小孩子讲课一样,对自己的厄运似乎丝毫不放在心上。他边讲边凭记忆在黑板上写着数字和表格。他知道自己的信誉已经一落千丈,因此只好援引俄国杰出人物关于森林的论述,甚至还引用了不搞林学的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话: 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绝不应该少于我们得到的。尽管他被谴责为罪恶的悲观主义者,但他仍然坚持重复说,要过多少年人工林方能长成,即每公顷出产五百立方米彼得一世时代那种船材林。这就使朋友们都不得不为他捏一把汗了。最后他说,他愿意听取对立派提出的任何积极建议,并同他们展开讨论。这种若无其事的大胆行为不仅激起了敌对营垒的愤怒,而且也使得部分主席团成员懊恼沮丧。
“死到临头,总该有点改恶向善之心嘛,”契克从座位上插言道,啪的一声合上了笔记本。
接着是宣读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为了不使听众感到枯燥,它免去了维赫罗夫“冗长累赘”的统计表格和数字,却在维赫罗夫反对平推式砍伐,认为那会破坏植物生态平衡的结论上,大做文章。结果,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 维赫罗夫认为自然界是自发力量,人类是自觉力量,因此能够随意抑制或强化自然。这样,维赫罗夫就把人类和自然看成了对抗体,人类的劳动成了自然的仇敌。委员会由此推导出另一结论: 维赫罗夫既然认为人类活动不可能同自然协调一致,不可能认知自然过程,那么也就必然陷入不可知论。尽管维赫罗夫力主研究森林规律,掌握自然力量,但是这一点却被作为微枝末节略而不谈了……调查报告接着说,维赫罗夫向学生宣扬人类和自然、自觉和自发、精神和物质的冲突,效果十分恶劣,实质是在宣扬宗教迷信。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维赫罗夫醉心于康德余孽、斯宾塞流毒、马赫主义、教条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说,竟然甘心同愚昧的瓦库拉为伍。瓦库拉·特列佩列先科是学院的老更夫,他拒绝接受新的思想,坚信灵魂不死……接下去的辩论,很像音乐会演出那样生动有趣扒蠢。
奥斯敏诺夫作了十分拘谨的辩护发言。维赫罗夫其他的辩护者同样畏畏葸葸。塔拉坎采夫也发了言。他指出,永久性剥蚀尽管 *** 植物—生物—地理—群落的异化,但是他仍然认为异化不可和退化等量齐观。这之后,对方放出了第一个赤膊上阵的伙计。他毫无顾忌地吠道,维赫罗夫要求森林提供愈来愈多的进益,使人不禁想起普鲁士地主,正是他们主张通过长远的森林经营,使大地变成为富豪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苏联,这是早已遭到唾弃的观念了。这可以说明维赫罗夫对反苏的异国社会经济制度保有浓厚的兴趣……这个家伙还说,仔细地分析一下维赫罗夫同旧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大有裨益的,而过去,这一点恰好被人忽略了……他的妻子出身于德国波莫瑞地方的女地主之家,正是这家地主使我国延加河的森林遭到了洗劫。由此不难看出,不是别人,正是维赫罗夫才是滥砍滥伐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企图用阻挠森林再造的手法,使社会主义的子孙后代陷入绝境。“这里是学术圣地,所以我们且不去说维赫罗夫的政治动机,但这并不等于说,不需要对此采取紧急措施……”他的发言刚刚结束,契克就跳上了讲台。他很像一门攻坚炮,敦实粗壮,走起路来一摇一晃,胡髭间透着轻蔑的微笑,像是在说: 什么大事,浪费了他的宝贵光阴。维赫罗夫座下的地板,也随着契克的脚步嘎吱着,轻颤着。
契克先是开着玩笑,承认他从来没有到俄罗斯森林里去过,尽管从前侨居国外时,常常漫游于蒂罗尔所谓的长生林区……不过那是出于旅行目的,决不是出于对古代残迹的迷恋。对于我们这个先进的时代,森林是什么呢?不过是嘴巴上的胡须罢了。契克断言,作为低效作物的森林,不久就要让位给成熟期较短的植物,例如亚麻或者其他。但使他大为开心的是,瘸教授为缅怀消逝的阔叶林和针叶林而发出的冗长的哀号,这使契克想起了雅罗斯拉芙娜的悲泣和丹尼尔·扎托奇尼克词藻华丽的《祈祷》。
“要我说,方才我们听到的答辩报告,是够令人喷饭的了,”契克喘着粗气,做出受到听众娇宠的演说家神态说道。“它说明,请原谅,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森林人道主义的代表,思想是何等的贫乏啊……尽管在这种惊天动地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绝不会同他的感伤主义妥协,更不会同意把普通的原木奉为图腾。他使我想起了我国另一位林学家格拉夫,他在告别大阿纳多尔林管区时,虽然没有喝酒,但是却逐个地拥抱了每一根树干……如果大家想听,我还可以举出另一个更能让人捧腹的丑角,他是死于一八七四年的护林军上校。他负责管理图拉省国有森林,死前留有遗嘱,希望用枞枝塞满他的棺木,同时请求树木宽恕他这一奢望,嘻,嘻!……我不幸有缘拜读维赫罗夫的大作,对不起,书名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他的热忱呼号和不分青红皂白,对任何思想家都给予五体投地的顶礼膜拜,使我不禁为之咋舌。噢,当然啦,贝纳德·德·克莱沃把橡、榉拟作导师,从而说明其学说道德水平之低下,另外,福玛·开姆比斯基只有在深山老林里,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但是,我国敏感、美好的青年一代的教育者应当知道,为了寻求永不止息的解放的风暴,我们早已摒弃了庸俗的安宁。如果作者已经堕落到必须向苏维埃读者哗众取宠的地步,那么我奉劝他,在他奉若神明的古董里,切不可忘记孔老夫子,因为我记得,孔夫子关于松柏也说过一些类似至理名言的东西!不,我的可疑的同行啊,饶恕我们吧,抛弃您那一套道德说教,从我们的康庄大道上搬开您那些不值一提的死人吧,——就从上述第一次十字军远征的煽动者贝纳德开始吧!不必奢谈瓦兰吉亚人的六百年古史,我们也完全能够搞清我们握有主权的、已经发生某些混乱的森林状况!……不,我的爱森林的同行,请允许我对您说,人类恰恰是从树上落到地面,走出原始森林,来到开阔的平野,才开始具有思维能力的。就是说,森林的毁灭在文化发展史中,即使不是十足进步的现象,至少也是完全合乎规律的……西方国家早已摆脱了阻碍它们发展的森林。尽管多德·多德列早在一六六五年,科利涅则在四年以后都预言过,滥砍滥伐将给他们的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但是事到如今,森林匮乏并没有妨碍它们过富足的生活,或者向一个握有世界森林储量三分之一的大国挑战,嚯,嚯!……维赫罗夫把森林比作巨人阿塔兰特,认为森林是千百年来世界经济的擎天支柱,这使我们不禁想起阿塔兰特的弟兄普罗米修斯。后者的名字,如其说源自希腊语,倒不如说更近似印欧—日耳曼语系的Pr^amathyus,意即钻木取火。不难设想,假如普罗米修斯有幸被我们斥责的教授收作门徒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永远别指望燃起资产阶级的进步之火了!同样,如果维赫罗夫先生对资产阶级采取这样的态度,那么可想而知,他会怎样对待我们无产阶级的进步之火了,——只要他大权在握的话!应该指出,一些资产阶级蛊惑家已经不止一次地因为我们在历史上采取果敢行为,诅咒我们将会自食恶果,我们绝不再允许任何人用‘光秃的地表’那一套谰言,恐吓我们了……特别是,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本人就不是植被的富有者……甚至完全相反!”契克说到这里,抚摸了一下自己光秃秃的头皮。“但是这并不使我觉得有什么不便……除了在美好的女性面前……她们不论怎么说,都不肯原谅我没有柔如波浪的秀发……”
“您可真够厚脸皮的,都一大把年纪了,还那么心术不正!”维赫罗夫坐在那里,摇头叹息说。在这种时刻,他的勇敢无畏精神不免使大家十分惊诧。
契克装作没有听见,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对于这位声嘶力竭地号召咱们退回到莽林中去的林学狂人,确实应该给予妥善的安置,”契克结束发言时说。“我本人并不反对美妙而又低廉的野人生活,我只是担心,像我这种年老力衰、体态肥重的人,难以安稳地坐在枝桠上,即使那是最舒适的枝桠。可以设想,这位颇不值得尊敬的同行能够高度评价我们的由衷愿望: 让他自己摆脱文明的桎梏吧,连同他所占据的职位!祝您一路平安,向后转吧,回到森林中去,in saecula saeculorum,长了胡子的自然之子。”
在高度浓缩的半小时发言里,契克像喷放烟火一样,旁征博引,大耍噱头,但是当他走向座位时,却听不到掌声。他多年的经历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大家都困窘地低头瞧着自己的膝头,只有那群伙计在一旁为伶牙俐齿的契克鼓噪助威。不过看得出,他们有些人也显得胆怯心虚。其余两位躲在门外吸烟的“契克”见势不妙,干脆没有露面。听众一致把同情的目光投向泰然自若的维赫罗夫,正在这时,格拉齐安斯基亲自出马,投入了战斗。他在一位得意门生的搀扶下走了进来。他的整个神态表明,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肯在恶劣的健康状况下,前来履行社会的以及道德的职责。他仪容不整,蹒跚着,似乎每走一步路都是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他穿过鸦雀无声的观众,下巴藏在紧紧裹着的羊毛围巾里,表情既悲哀又庄严,只有为一位久病不死,最后终于谢世的人物举行殡仪时,人们才会有这种表情。尽管格拉齐安斯基缺少大量血红蛋白,可是当他走近自己的猎捕对象时,魔鬼般的欢乐火花还是止不住从拼命垂着的眼皮下面闪耀出来,而且愈来愈强烈。由于他几乎是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参加会议的,所以他不等茫无所措的主席为他安排发言,就径直上了讲台。
大厅里寂静无声。好一阵子,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低垂着眼皮,沉默不语,不知是因为气力不足,还是沉入了千头万绪的回忆之中。
“你好,伊凡……你在哪里,答应一声吧!”终于,他开口了,声音是那样压抑,目光是那样黯然。他看着坐在斜对面的面如死灰的维赫罗夫,两人的距离不会超过五步。“你好啊,从前的兄弟,从前的好友……你看到了,我病得很厉害,但是多年的手足之情所产生的内疚,使我从孤独的病榻上挣扎着起来了,嗳……不单是为了当众忏悔我同你的长期交往,首先是为了同你诀别……几十年的岁月我们一道过来了,虽不能说是手携手,但却是脚跟脚啊!请你相信,我的良心是纯洁的。我尽我所能,曾经上百次地想挽救你,不让你跌入深渊……噢,不,我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克尼舍夫那回事!……但深渊对你竟是那样富有魅力。我承认,我采用的方式方法有时过于激烈,不过对我说来,朋友的社会声誉要比他的自我感受更要紧啊……你想必知道,当从旋涡里拖起一个溺水者时,人们是不会考虑保留他的发式乃至吝惜他的头发的。要是你肯把自己的卡路里和体力,把你那危险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用于另外的目标,你会写出多么完美的着作啊,你会使在座的,嗳……可爱祖国的先进的林学家们怎样地欢欣鼓舞啊!……”说到这里,亚历山大·格拉齐安斯基的声音变得悲痛已极,发出了大提琴一般的低沉的呜咽。
“请谈正题吧,格拉齐安斯基……”奥斯敏诺夫鼓起勇气插话说。他甚至站了起来,但是在对方冷冷的逼视下,立刻又坐了下去。
“在此诀别的时刻,伊凡,我还是要回顾一下那些促使咱俩分道扬镳的严重分歧,”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继续用追荐亡魂的语调说下去。“在当代吃人生番克尼舍夫之流毫不费力地弄断你的脊骨之后,并且企图进一步使我们大家都匍匐在地时,你开始表面上为森林的公民权利奔走呼号,暗地里却想使森林摆脱一切公民义务……是的,我们曾经宠爱过你……可是我们怎么能够依从你的主张,坐等几十亿年,让森林自生自灭,最后变成无烟煤呢?亲爱的伊凡,敞开你的胸怀吧,像对亲兄弟那样,让我们看看那里面郁积着什么样的块垒,嗳……我们可以帮你剜除病根。你能否向我们这些普通人解释一下,你呼吁我们每砍一棵树之前都要斟酌再三,究竟出于什么政治考虑?伊凡努什卡,你这人堪称思路清晰,学识渊博,你不会不知道吧,苏联共有伐木工人一百万,每人浪费一分钟,累积起来就是整整两年啊!……伊凡,处在深渊边沿的你,能否最后坦率地告诉我们,你急于用年成长量阻碍苏维埃的森林采伐,换句话说,给我们的五年计划来一个釜底抽薪,究竟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快去喊民警来……够了,拙劣的表演!”后排有人喊道,但用的是假嗓,免得被人认出来。
会场顿时一阵骚乱。
“森林好比水源,”奥斯敏诺夫再次忍不住插言道,“请问,没有水……让旱风来发动涡轮机吗?”
“不许在公民追悼会上捣乱!……”契克转身反唇相讥道。这时,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说话的嗓音颤抖了,就像遗孀听到头第一次敲在亡夫的棺材上那样。
“是啊,伊凡,我们大家都在异口同声地呼唤你,可你却无动于衷。我们怀着巨大的悲痛同你告别了,我们将用神圣的劳动弥补你至死执迷不悟所造成的损失。我怀着感慨之情撮一捧鲜土,撒向你的新墓,为了早年夭亡的你,为了你赋予我们的欢乐和,嗳……和成了泡影的期望。伊凡,我指的是你年轻的时候以及我们共同从事革命斗争的年代!……”
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走下讲台时,坐在前排的人甚至看到他噙着一颗大大的、浑浊的泪珠,但也许是灯光照射下的幻觉。伙计们立即用大氅把他裹紧,送他回家去恢复血红蛋白指数去了……遗憾的是,他们一伙取得的赫赫战果,随即被学院党组织书记冲淡了。书记是一位年纪较轻的、正在机械化教研室写毕业论文的研究生。他是来自五年计划建设基层的,被提拔担任社会工作领导职务的党内知识分子新秀。他的专业同正在进行的林学之争牵涉甚少,因此并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是答辩会本身却使这位热情、直率、讲求实际的人忿忿不平。他不想维护维赫罗夫的观点,但是尖利地指出,维赫罗夫的论敌采用的论战方式是罕见的、可疑的,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身份毫不相称,特别是在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最重大的任务时,这种方式更是不妥。虽然他对格拉齐安斯基教授的过去极其敬佩,可是他不得不说,教授刚才的发言不过是资产阶级诡辩术的大发作。他认为,要想推翻对方的数据资料,最好是自己拿出数据来。最后,他严厉地抨击了契克同志,因为契克在发言时态度庸俗、放肆,竟把社会批评搞成了烧红的煎锅……他问伊凡·马特维伊奇有什么要说的,后者回答说,不想再说什么了。晚间,人们听说,会议速记记录立即被上级要走了。
人们还听说,第二天傍晚要在维赫罗夫的教研室里改选主任,连无记名投票的选票都准备停当了。与此同时,又有谣传说,被贬黜的维赫罗夫将要到阿尔泰某林管区去任职,切列季洛夫将要兼任教研室主任,——虽然大家一致认为切列季洛夫当个殡仪馆经理还差不多……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选举结果是维赫罗夫获得多数选票。切列季洛夫被从林业科委撤职赶走了。早上,在一大摞贺电中,伊凡·马特维伊奇发现也有惊慌失措的格拉齐安斯基的一份。他的名字签在伙计们之后。电文历数了伊凡·马特维伊奇的优秀品德,并且说,对此从未有过任何怀疑。上述值得怀念的事件发生于一九三六年。它对伊凡·马特维伊奇的健康和社会地位并未产生影响,如果不算他两年之内没有发表一行文字的话。不过,到了大战前夕,他的两卷集《森林科学导论》突然问世了。格拉齐安斯基认为,这是维赫罗夫蓄意撕毁停战协定。他以十倍的力量对这部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与此同时,人们开始认真地传说,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即将当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幸好,这一谣传并未兑现。
(姜长斌译)
注释:
原文为拉丁语: In articulo mortis。
奥地利的游览区。
雅罗斯拉芙娜,源自古罗斯作品《伊戈尔远征纪》,丹尼尔·扎托奇尼克是十四世纪的诗文作者。
阿塔兰特,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奉宙斯命令,用头和双手支撑着天空。
拉丁语: 永远永远。
【赏析】
1953年,苏联着名作家列昂诺夫发表了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在“粉饰现实”、“无冲突论”盛行的50年代初期苏联文学中,这部史诗般作品的诞生一改战后苏联小说单调、呆板的面貌,显示出清新不俗的风格,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堪称作家众多创作中的代表作,并为其带来了首届列宁文学奖的殊荣。
这是一幅广阔的俄罗斯森林盛衰史画卷。轴卷在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中,围绕旷日持久的林学论战展开,画面中心是两位观点与立场相对立的林学教授维赫罗夫和格拉齐安斯基。它探索了一系列哲学与伦理问题,展示了苏联卫国战争前后半个多世纪间苏联社会的变化和城乡人民的生活。事实上,这部小说难于归类,可以把它看作生态小说,亦可以视之为哲理小说。作品中不同道德观、人生观、伦理观,以及人与自然、各代人之间的继承性关系等等矛盾不停地出现并发生冲突——广泛的生活场景与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使它更像一座充满曲折阶梯与附属建筑的古老大厦。小说的艺术手段花样百出,但同时,作家把深邃的寓意和辛辣的讽刺,用时而直率热烈的政论、时而细腻馥郁的抒情熔为一炉,使这清新不俗的创作表达出一种高屋建瓴的全景气势。
从题目上说,在俄苏文学里写森林已不算新鲜,但列昂诺夫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仅仅写森林,通过森林这个小小的支点,他撬起的是困惑当代人类的巨石: 什么样的追求才能真正实现有价值与意义的人生?生态危机究竟是自然的危机还是人类自身的危机?如何才能缓解现代社会进步与道德进步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得这部写森林的看似简单的小说变得不简单,成为最具有现代意义的一部作品。
小说并没有多少 *** 情节,又由于反复运用倒叙与插叙等多种手法,其复调结构使更多的内容像是一段段插曲,蒙太奇般闪现在读者一路的“观光”、想象途中。节选部分林学家维赫罗夫的学术答辩会这一段,就是小说中的一个插曲。虽说《俄罗斯森林》是以护林方法的争论为中心展开的,两位林学教授公开地面对面争论、交锋却仅有这一次。这是一个转折点,看似普通的论争,却审判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场关于贯彻什么样的森林采伐原则的论争过程写得很有趣,其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巧妙的情节结构和人物讽喻读来令人畅快淋漓,是列昂诺夫创作技巧的闪光点。
答辩会像是一场音乐会,以老年人的尖嗓门宣读开始了,过程中大调小调齐鸣、舒缓湍急共奏,煞是热闹。秃鹰们原以为狠狠啄食了普罗米修斯就奠定了胜果,却不料音乐会的演奏越来越像为葬送自己而举行的殡仪。格拉齐安斯基出场时,用压抑的声音与黯淡的目光“发出了大提琴一般的低沉的呜咽”,又用“追荐亡魂的语调”进行他的诡辩术演奏,最后他用颤抖的声音“像遗孀听到头第一次敲在亡夫的棺材上那样”结束自己的表演。只可怜这样卖力的演出,让原本奄奄一息的术士又散失了大量的血红蛋白——巧妙的比喻与揶揄大快人心。
列昂诺夫擅长人物肖像的刻画,早在20年代中期,他就宣称把塑造“永恒的世人形象”视为自己的使命。他无疑是成功的。作品中各色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使得结构复杂的作品有清晰的来龙去脉。在《俄罗斯森林》里,用不同人物的个性、身世来标注框架,使得这部小说没有哪个环节会被遗忘,因为每个饱满的人物形象都很典型。比如在节选的这场独特的“演奏会”上,契克“像一门攻坚炮,敦实粗壮,走起路来一摇一晃,胡髭间透着轻蔑的微笑,像是在说: 什么大事,浪费了他的宝贵光阴。”他的言语大耍噱头、哗众取宠,像喷放烟火般的半个小时发言似乎要将论敌置于死地;奄奄一息的格拉齐安斯基则扮演久病不死的魔鬼,蜷缩在大氅里闪耀着欢乐的火花,随时准备猎捕他的“好兄弟”——然而列昂诺夫却没有让这拙劣的表演得逞。不乏陀思妥耶夫斯基般心理和思维探讨能力的作者,早早就躲在这场审判的幕后,时而调皮讪笑,时而尖刻冷嘲,把审判的权力交给不偏不倚的年轻书记。至于戴着伪装面纱卖弄学问的格拉齐安斯基,纵有一场迷惑人心的病态诡辩术表演,声音再婉转悦耳也难以挽回失败的定局。作者在小说末节里毫不客气地形容其为附在海象身上的皮虱,恰如其分。
小说里负载重大主题的主人公,形象必然是高大的。如同黑格尔所说,史诗人物的胸中集合着整个奥林比斯山,心里充塞着一组神所具有的力量。维赫罗夫是俄罗斯千千万万个优秀知识分子的写照,同时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全书花了大量笔墨塑造这位永远以国家的命运、事业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并以社会原则排挤了个人荣辱与情感,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的人物形象。也许他唯一的缺点是喋喋不休的说教,比如在求婚时大谈森林、与女儿相认时的话题是人生哲理等等。但在这场学术答辩会上,这个理想人物剔除了唯一的缺点,列昂诺夫让他达到更加净化的道德完美境地: 面对格拉齐安斯基们的咄咄逼人,维赫罗夫只摇头叹息地在与森林无关的话题上,回应了一句指出对方“心术不正”的话。主角似乎放纵论敌而显得过于憨直与软弱无力,然而奇怪的是,他的创造力却不因此退色——这正是作者艺术形象塑造的魅力所在。从小说的整体结构上说,答辩会这个插曲显然不是维赫罗夫形象塑造的重点,可“好大喜功,孟浪浮躁”的格拉齐安斯基在亦幻亦真、模棱两可、不择手段后,却被作者以退为进的一招击中,反衬出维赫罗夫原本就“踯躅于深山野岭,徘徊于无名川溪”的稳重而不争功名、更加踏实的理想学者形象。
从这里可以充分看出列昂诺夫艺术技巧的老练和精湛,细节看似普通,实则蕴涵深刻的美学考虑。小说中的每个部分都代表着特定的世界,每个人物都是作者哲理思想与创造理念的载体: 创造与破坏、真实与虚伪、谦虚与自傲——形象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而这个联系的枢纽就是小说最大的主题——俄罗斯森林。这无疑是作品最重要的象征意义所在,寄寓了作者的诗心。大自然最为公正,事实上无言的森林才是答辩会的最终审判官。它在这场论战中已然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物,而是一块鉴别真伪善恶的试金石,是一面能够照出人类美丑妍媸的镜子。
贝娄曾说:“艺术从森林开始。”弥漫在俄罗斯森林间的神秘与沉静,造就了列昂诺夫深沉宁静的心理,使《俄罗斯森林》充满哲理内涵。这部以林学问题为主线的小说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广阔的时间跨度上,历史地理、哲学伦理、社会道德、林学、美学——无所不包,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生存与哲学都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无愧于“二十世纪俄国社会网络全书”的美誉,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罗巧玲)
‘捌’ 如何解读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
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是他描写人与自然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他的主要思想是保护森林。作家在作品中描述了人们为了发展而毁坏自然、乱砍滥伐,最终导致一系列恶果,提倡保护人类的绿色朋友,留给后人美丽的绿色。列昂诺夫是俄罗斯着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写作生涯近70年,他曾说过,祖国和人民是他创作的中心,他的作品饱含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关怀,而其作品中富有科学性的生态作品深深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评论家的眼球。他首次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富有哲理性地思考了生态环境问题;森林,可以说是俄罗斯民族的魂灵,在这部作品中列昂诺夫提出了保护森林。《俄罗斯森林》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正处于苏联文学发展阶段,它的出版引起了苏联文学界的关注,俄罗斯森林可以称为大自然的代表,也可以称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保护俄罗斯森林即保护俄罗斯民族。纵观俄罗斯文学史,从生态角度提出保护森林的作家当数列昂诺夫,作者揭露了人类破坏森林、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呼吁为祖国的明天和后代而奋起保卫我们的绿色朋友——俄罗斯森林。小说中,主人公维赫罗夫和格拉齐安斯基的性格形成对比,他们的各种观念都有诸多不同,在亲情上最为突出。维赫罗夫因为对森林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林学界学术思想上很有建树,维赫罗夫论述了森林及保护森林的意义,他明确提出了森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类应该保护它。只有保护森林人类才能永续发展。目前就笔者掌握的资料,国内还没有研究列昂诺夫和他的《俄罗斯森林》的专着。仅大学者王诺先生的《欧美生态文学》、青年学者杨素梅和闰吉青的《俄罗斯生态文学论》及周湘鲁的《俄罗斯生态文学》三部着作对其有所涉猎。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评论性文章是袁建平在1999年《中国社科纵横》杂志上发表的《列昂诺夫和他的〈俄罗斯森林〉》,文章解读了作者选题及写作意图,评价《俄罗斯森林》是具有哲理内涵的杰出生态佳作,小说论及社会、道德、伦理问题,有深刻的哲理性,列昂诺夫善于运用丰富的哲理思想刻画俄罗斯人的魂灵——森林。
黑龙江大学硕士生董冬雪的《生态视角下的〈俄罗斯森林〉研究》分析了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认为小说从保护森林、保护自然的角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有力批判,并从哲理的高度对破坏森林的丑行进行了谴责,谴责了人心的不古及伦理道德的沦丧。论文从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意识两个方面对《俄罗斯森林》进行深入的探究,论证了作家具有的预警生态忧患意识及对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还有几篇较有研究价值的评论:《透过〈俄罗斯森林〉重识生态道德》和《〈俄罗斯森林〉时空范围纵横》、《列昂诺夫和他的〈俄罗斯森林〉》等等。《俄罗斯森林》一书在俄罗斯生态文学界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可想而知的。有很多硕博士研究俄罗斯生态文学,却很少有人研究《俄罗斯森林》,因此目前成果颇乏。
‘玖’ 如何评价《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的结尾分析了历史的成因,卖坦与一般的思考不同。它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产生的原因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与历史演变的关系,而不是过去以他人的唯心主义视角片面地看待历史的演变(小说中提到的英雄人物来决定历史的进程显然是唯心的、不合逻辑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小说的另一点。悲伤却平静,快乐却不优雅。它以全面客观的视角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虽然这部小说分为浪漫主义小说,但我认为《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更好的结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
最后一章,经过几场战斗,俄罗斯终于赢了。皮埃尔碰巧在莫斯科遇到了娜塔莎,两人成了情侣。安德烈公爵的妹妹玛丽亚也嫁给了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平是美好的,但也需要武力来维护。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互相侵略,互相争斗,弱肉强食。人们在享受和平的同时,决不能沉溺于享乐、放荡和颓废,而应时刻保持勤奋、警惕和发展力量,这样才能确保长久中陵桐的和平。
‘拾’ 《俄罗斯套娃》经典读后感有感
《俄罗斯套娃》是一本由三三着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一):后记:谢谢你们来看这场表演
写这个标题时,我设想了一位小丑。四十年来,他每天都戴一副红白假面表演。他害怕失误,害怕被窥探,害怕某个邻居突然认出他说“啊,竟然是你呀”——幸好这些终究都未发生。在他从业的每一天,当演出结束时,他都认真鞠躬,心中默念:谢谢你们来看这场表演。他真挚地感谢观众,而这真挚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自己的宽慰。他试图靠感谢来抵消观众的好意,一种关系始终维持着平衡,也就是说,他们互不亏欠。到他退休这一天,自然,他完全厌倦了这种感谢仪式。他的做法是,大声将这句话喊出来,歇斯底里地,为了破坏他辛勤维护过的一切以及因此承受的孤独。
“谢谢你们来看这场表演——”
我没想为这位小丑套上任何象征服饰。他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这都与我无关。但他的台词,是我此刻想对读到这里的人说的。同样,带着对精美、意义、安全、逃避、快乐(维度真是五花八门)的厌倦。
这些小说多写于2015至2017年间,最早一篇《悲伤岛屿》写于2014年,其中便开始有一种笨拙、恐惧重重地向某种东西靠近的姿态。
小说集最初想叫《黑洞与十二故事》。“十二故事”发生在相应的十二个月,互无关联;如今把七月放在第一篇,原因也相当任性,因为七月怀藏着我的生日。“黑洞”则也是字面意思。爱丽丝.门罗在《亚孟森》里写一个男人反悔婚约后,开车将女孩送往回多伦多的火车站,女孩的感受是“每一次拐弯都像从我剩下的人生中剪去一块”。女孩想必还年轻,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对心中的黑洞无动于衷——当然,那也是一种安全法则。
在2013年出版《离魂记》时,我仿佛表现得像一个并不坚定的写作者。我自诩懒散(那也是真的),是唯恐对写作抱有期待会拔苗助长,“期待”是毁灭平等的利器。而一旦与写作的关系不再平等,那就会失去“真实”。没错,在此我想讲讲自己写作的原因:我希望通过它抵达“真实”。所谓真实究竟是何物,我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它需要被凝视才能慢慢呈现出一种轮廓。并且因为我们的无能,它将永远在相对概念的范畴内。假如有一天你以为自己确切捕捉到它,那么恭喜你又为盲人摸象提供了一个例证。非要归纳一个通用的法则,那暂时可以说的是:沉下去,继续观看,不要轻易下结论。很多年来,为了不影响被观测的事物,我尽可能以温和、弱势、隐形的形态来观察它们,我甚至通过控制意识消除了自己的表达欲,在此也感谢写作稍微容纳了一些反噬的力量。
最后,祝大家都有好运气。
2021.7.24
台风将临的时刻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二):未来已定
这是三三的第二本小说集。读完后,我折服于那些细腻绵密得令人感到芒刺在背的叙述和对一个凝滞的现实与无法挣脱的庸碌日常的静默观察。人们往往用固定搭配来描述日常之事,但是三三却不断地击毁着它们,在那些出其不意的词语中散发着奇特的色彩,这是人生被重新观察的印记。因为有着自我的观察方式,三三的这些作品都显得格外成熟。尽管有一些别人的影子,但读来依然让人沉迷。
在这些小说中,我读到的并不是被加缪所定义过又被人们用来安慰自己的西西弗斯精神。如果说三三在小说里给出了一些类似生活真相的东西,并且这些发现足够准确,那么就无需西西弗斯来站台。三三所发现的东西其实就是“俄罗斯套娃”,她用俄罗斯套娃象征着生活。这样的生活仿佛是静态的景象,而非西西弗斯那般动态的劳作。
在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俄罗斯套娃》中,三三赋予了这个玩具关于生活的沉重含义:“从大到小,所有套娃都长得一样,这意味着我们本质上也不会有长进——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痛苦将无尽地循环。”这句话从一个研究黎曼函数的数学家嘴里说出来,而他长期的研究最终向他展示了一个更沉重的真相:“人的命运本来就由数据组成”。一个人的一生是预定的,也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
看见而不是预知命运,这是一种奇妙的能力,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能力。可如果我们真的看见命运,会是一件幸事吗?会和从前不一样吗?
这样的能力令人想起了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在一种外星语中,语言有着奇特的对命运的展现功能,人们在说话的同时便看见着命运。不同的是,三三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和命运的悲观,而非肯定。不过这种悲观却使得小说拥有了一种超脱的、空灵的、轻盈的结局与质地。
在《俄罗斯套娃》这篇小说中,那位数学家最终在精神病医院消失了。或者说,他依然存在,但对我们隐身。仿佛命运对我们收起了它的面目,它只对那些敏锐的灵魂偶尔展现。同样的,在另一篇叫做《补天》的打通现实与神话的小说中,那位坚信自己是女娲选中重新去补天的叫做一藏的网友,最终消失在了星空之中,尽管在他的叙述中是如此:“换句话说,我比你们先看见未来”。而此时地上的“我”,坚信了那个坚固的现实,选择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或者说自认为是这样的人,“未来对我而言失去了美妙的形态”。
未来依然存在,然而它不再展现自己。因为我们不愿意看见它。在这些小说中,家庭是很重要的存在。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成员彼此互相折磨,甚至发展出一种受虐倾向的表演。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如何磨损了随机,回应着一个必然的呼应。
未来已定,是这些小说中许多角色共同的感受。或许也会是读者的感受。这种感受攀附在那些日常事物之上,痕迹是如此之深,无不强烈地提醒着你肉身对现实的无奈。这些感受也同时攀附在那些将唤醒未来记忆的事情上,但却只有在未来时日你大脑中关于遥远现实的通路才会打开。三三所揭开的套娃,正是这样的一条通路。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三):《俄罗斯套娃》——当我们看透生活的真实,又该如何面对?
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有鲜花,有欢笑,也有眼泪和孤独,生活有时如同梦幻般美好,有时又真实得让人不得不直面所有的苦痛,而当我们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我们该符合面对生活呢? 《俄罗斯套娃》是90后实力作家三三的蜕变之作,这本书由十二个短篇小说组成,这十二个由月份做导引的故事,讲述了十二次生活中国的沉潜,也是作者对于生活进行的十二探问。这探寻直指生活的本质,这探问直指我们的内心,我们会在这些故事中看到人生的百态,也会在这些故事中与内心的自己展开一次直击心灵的对话。
十二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故事,她们是晚年与旧爱重逢,却仍与丈夫妹妹在情感上撕扯的女子;他们是收到补天者发出的求助信却无法信任的怀疑者;他们是身份成谜的研究黎曼函数的男子;她们是把金鱼当做珍贵宝物,却又被生活逼迫着将金鱼倒入油锅的女孩;他们是找回自我,离开不忠贞丈夫的女子;她们是因为父亲意外身亡,与母亲隔阂半生的女孩……每一个故事都有着曲折的剧情,也许我们也会在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挣扎,那些痛苦,也许我们都曾经经历过。
作者在《俄罗斯套娃》中对套娃就两种不同的解释,在我看来,一种是就像受伤的我们,每次受伤都要和过去的自己剥离,变成一个和以前相同又不同的自己;一种是每一个套娃,都是我们自己,痛苦将无尽的循环。那么,当我们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们都会对俄罗斯套娃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也许与我们的经历有关,也许与我们的成长有关,因为,这也是我们对于人生的参悟啊。也许当我们参透了这复杂却又真实的人生,也能找到我们生活的方向。
这十二个故事也许并不那么美好,是的,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个受伤的灵魂,一个个在沉浮于往事、挣扎于现实的灵魂,而每个故事尽管有阴郁的那一面,但从未放弃给予期望,就像书封所说,这本书是“致每一个从深水中上岸的人”,是的,哪怕生活是无边的海,哪怕我们总是在这海中浮浮沉沉,但我们总能努力伸手触碰到岸边,找到新的自我。
生活总是无法完满,每一个受伤人的都遭遇了生活的磨难,这伤痛也许是时间都无法抚慰的,但生命终将在某一个时刻,给予每个人一次机会,让她能够与过去重逢,让她重新审视自己,让她能够与那个在苦痛中挣扎的自己和解,而这,也许就是生活最美好的地方吧。 这一刻,当我们看透生活的真实,当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残忍与温柔,我们是否就会懂得应该怎么去面对生活?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四):三三的情书
三三的情书
来源:《西湖》|2019年03月26日08:57
在我一直觉得茫然又灰暗的少年时代,身边总是穿梭着一些生机勃勃的小伙伴。他们去陌生城市实习,必须住在吵闹和繁华的市中心,保持每年几次的出国行习惯,追随潮牌当季新品,又或者谈论着我不知道的冷门外国作家、艺术家、小众独立音乐,让我这个当时从来不逛街也无法对旅行感兴趣的人,常常对他们所谈论之物一脸懵。好在自己特有的迟钝和超长反射弧,让我即使对毫无了解之物,也并不表现出窘迫,只是时而呆滞时而好奇地望着大家,让我并没有被他们拒之门外,反而有机会和这些小伙伴成为朋友。
三三呢,她既知道我的这些小伙伴们知道的一切,却又十分守拙地保持沉默。她看起来是善解人意的软体动物,实则是内心暗藏宇宙的“傲娇”萝莉。她不像那些喜欢源源不断展示自己所知一切的年轻女孩,也不对我这种总是莫名其妙不按常理出牌之人常常的出神与茫然表现出一丝急躁。她更像那个明明知道一切的人,安静地聆听每一个伙伴的意见,然后在或冷静或欢脱的饭局中,给出一些自己客观的想法,又或者根本不发一语,只是听完大家的喋喋不休。在很多人都学不会闭嘴之前,三三最先学会了沉默。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喜欢跟三三做朋友、信任她的原因。
然而,在这份成熟抵达三三内心的小小宇宙时,她的少女心并未远离她。她娇小的身躯总是保持着端正的坐姿,在某些伙伴情绪的灰色瞬间,给出三三特有的卖萌式安慰。三三也时时在微博和朋友圈写一些脑筋急转弯般的段子,写她暗地里被我们戏称为“撩妹指南”的美丽情书,让我觉得她应该去“开放麦”,并取一个诸如“法律界最会写小说的女辩手”或“比我妖艳的没我可爱,比我可爱的没我妖艳”之类的slogan,成为综艺界新生代小S。当然,这是玩笑了。
实际上,2009年我刚认识三三时,她是我心中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女。她很早就开始写诗,诗风华丽又有层次,细节绵密且言之有物,思考角度新奇。她高中时代写下的短篇小说《章鱼公园》,刚在上海作协创办的“新创作网”上贴出时,我觉得简直惊艳,直到现在也常常会说《章鱼公园》是当时那些文章里最具才气的作品。也因为有了对三三早期作品的印象,我们第一次在上海见面时,我对她莫名信任。尽管很多细节都已经淡忘,我仍记得她穿着高跟鞋(也许没穿)半低着头从上海作协某间办公室的东头走到西头,说起自己将要读的大学。那一幕,在或远或近地看着她成长为更成熟的青年女性时,反复在我心底出现。我总觉得,三三是很早对自己人生有判断的人,所以她即使在比较莽撞的精神时刻,也不会冲动地让自己置身并不合适的情境。这份对自我无比珍贵的审视,于我,是写作和生活都遇到巨大问题之后,才开始展开的自我教育。于三三,则在成长初期,就缓缓灌入她的言行。也因此,在同龄人中,我一直都十分关注三三的写作。尽管我更多是因为其人,而并非因为写作将三三引为朋友,但同样也因此,在才华之外,对三三总是格外留意些。我觉得自己很早就认出了三三的天分与才华,一直关注着她,关注她的作品,关注她如何使用自己可以称得上得天独厚的感知力。
很高兴的是,虽然三三低调,老说自己写得不多,多次坦言——她能一直坚持写作,源于一些前辈对她的不断鼓励,她不愿意让那些鼓励自己的人失望。但如果是一个真的不愿意把心思花在写作上的人,又怎么可能像三三这样写了十年?大学毕业前后,三三交出了《离魂记》这部古灵精怪的小说集,既总结了她的青春期写作,又在小说结构、故事世界观、人物精神质地等方面,露出她的野心。近两年,她又在《花城》、《西湖》等很多杂志上发表了中短篇小说。在写这篇印象记前,她发给我她近期的三篇小说——《恶有恶报》、《补天》、《凤凰于飞》。三个小说,《恶有恶报》最复杂,《补天》最空灵,《凤凰于飞》让人降落到密密匝匝的日常生活。我的惊喜是,抛开那些成熟华丽的笔调,依然能在三三的小说中看到她少年时代的影子。那丝善意,却又冷眼旁观的色彩;那丝感动,却坚决不变的决绝——不论是她每隔一段时间的出国游,又或者在我不知道的那些时间,她也曾带着另一些朋友一起穿过另一些河流。
相比擅长比喻的三三,我或许只能粗糙地说——正是对她写进小说中的暗淡生活信任而了解,三三才一次次想要暂时离开她身处的上海,在朋友圈留下土耳其或者塞尔维亚的足迹,留下她涉水而过时拎着相机的身影……正是她有这样的心怀,她笔下才有像《补天》中的一藏那样只身上天之人。在日常生活缝隙中,有人看见人间璀璨,有人则希望从中看见银河。三三是后者,而我期待她的银河直达宇宙,不只是逃离的方式,更不会是坠回泥泞的河。也许聪慧如三三,人生与写作最大的难题,早已不是如何书写,而是究竟向谁诉说。